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1500字以上优秀7篇,您的肯定与分享是对小编最大的鼓励。
英语书上有一句谚语“Don'tjudgeabookbyitscover。”意思是“不要以貌取人。”其实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不要根据一本书的封面来评判这本书。”就像看电影电视时,很多时候我们可能是冲着演员是谁而去的。看书也如此,一本书,你是否会去看它,是否能坚持看完,往往取决于很多因素。但是,归根结底,还在于你与这本书是否有缘,它是否触动了你的兴趣点,又是否能激起你的内驱力,从而升华为你内心的一种渴求!
说实在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多少年前就知道了它的名字和作者,但是不好意思的是我一直提不起兴趣去读它。因为总觉得这种革命性的书籍太专业化,内心不知不觉间就给它贴上了标签,心想里面八成就是大堆大堆的理论,而我最怕看理论性强的书了。再者,一个外国人写我们中国的革命,能写得有多深入?有多全面?关于中国革命的书籍,我想我们有太多可以读的,学校发的很多党员必读的书都还来不及读呢,谁又在乎这一本呢?
没想到上学期,它突然成了女儿初中的必读书目,所以就买来了。女儿看完后说很好看,听说还有电影的,想再看看电影,拉着我要我陪她一起看。没想到电影看完了,颠覆了我对它的看法,于是我也迫不及待地把书找出来看了。
《红星照耀中国》曾经译名为《西行漫记》,我觉得也是很贴切的,因为这就是作者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期间,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极佳的游记。斯诺以他充满热情和生动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了他所到过的每一个地方,他将自己看到、听到、采访到以及亲身体验到的点点滴滴用一种洒脱而有魅力的文字付诸笔端,文笔优美、纪实性强,却又不失幽默,让读者读来无不身临其境般的为之赞叹!
当然,我更喜欢《红星照耀中国》这个书名,因为作者斯诺在文中讲述的就是当时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的实际情况,包括长征和一些著名的战役,并从这些人的家庭环境、青少年生活及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追溯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在作者心中,他们就犹如一颗颗闪耀的红星照亮了穷苦劳动人民的生活,照进了他们的世界,给他们带来了光和希望。尤其是文中给予大量的篇幅引用了毛泽东的自述,这份自述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部中国革命史。在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那个气势磅礴的诗人毛泽东,而是一个平易近人、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的天才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当然文中还有周恩来、贺龙、徐海东、朱德等红军领袖以及那些“红小鬼”们的故事及一些历史事件,从他们的故事中,作者拨云见雾,向人们说明了为什么千千万万的中国青年愿意投奔红军,愿意参加共产党,愿意为了建设一个新中国而不惜牺牲自己年轻的生命!读来甚是震撼!
每一本书的诞生都是来之不易的,尤其是在当时“白军”统治下的中国去写“红军”的报道。但是总有些人愿意追求真相,即使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斯诺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尽管心中忐忑,却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那个被人称为“土匪”当道的红色地区。带着无数的疑惑,带着一份冒险与英勇,带着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无限好奇,斯诺历经艰难却又兴致盎然,他将“红色中国”真实地介绍给了全世界,从而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也让今天的我们能从另一个角度回顾、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
斯诺无疑是成功的!“红色中国”也是成功的!正如埃德加·斯诺在书中写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如一颗闪耀的红星照耀着中国的西北,且必将照耀全中国。”今天,中国共产党已如一颗闪闪红星照耀着全中国,并影响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书籍点亮人生!读着这本书,我的眼前常常浮现出那些抗战电视剧中为了祖国的未来而浴血奋战的人们;那些相信中国必胜的隐姓埋名在各条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那些因为信仰即使倍受折磨也永不叛党的革命先烈们……
他们就是书中的人物,书中的人物就是千千万万的他们!
有一部历史,值得重温;
有一种精神,值得传承;
有一份信仰,值得坚守!
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来时,红色的扉页被悄悄翻开,白纸黑字,字字分明。屏气凝神,倾听它的絮语,听!是埃德加·斯诺走过中国时的脚步声,是人民对和平的殷殷期盼声,是中国共产主义对共产国际的热切响应声。在这个大步迈进先进化,民主化,现代化建设的时代中,读《红星照耀中国》这样一本好书是再好不过的。
带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埃德加·斯诺踏上了去西安的慢车……从而用他的汗水浇注成了一部不朽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
埃德加·斯诺自1936带着无数个当时无法理解的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危险来到了苏区,正是他这一行为,使他注定成为采访苏区的西方第一新闻记者。他一生虽没有享尽荣华富贵,但是他将无数个珍贵的答案保留下来,震惊了全世界。可以说《红星照耀中国》是忠实描绘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本著作,无可比拟,那种精神,那种力量,那种欲望,那种热情,一个接一个地被我们窥知。斯诺是人们永远不能忘怀的,在种种冒险中所引起的激情和中国人民真挚的情感,所以说“红星照耀中国”,甚至还照亮了全世界,带着一份憧憬与期待,来到那个世界。
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他们勇敢斗争,生活的形象深深地在我的脑海刻下了烙印,“二万五千里长征”期间,伴随着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许许多多革命青年的身上散发着一种乐观主义精神,洋溢着不屈从,不畏惧的勇敢色彩,似一团火焰,不会熄灭,命运一次又一次地向这些人抛出困难,又不只一次地给予他们眷顾,一场旷日持久的免不了再次打响。戎马倥偬,也在所不辞,在大渡河上方,有条有名的桥叫淀定桥,有着百年的历史,铁索悬成,用厚木板做墙面,狡诈的敌军早在到达时,撬走了二分之一的木板,空空如也的铁索,并未吓退红军,他们果断出去,在对方援军到来前,历尽千辛万苦把桥占领,投出手***,将敌人无情扼杀,长征离我们很近又很远的名词,让所有人震颤,这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业绩之一,他不但继承了民族精神,而且丰富和发展了民族优秀,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内容,激励着我们。至于为啥有如此大的成就,那在于他们的初心一如往昔。
我的内心澎湃亦激动,他们作为我们的伟大领袖,何不为之自豪?
一本书闭,今日之中国,已经能成为自立根深,独立强大的国家了,而遭人凌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这不就是红军心之所向吗?他们身上的韧劲会一直在我们心中,我们诞生在和平年代,自然没有感受过战场的残酷,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无法无天,更应抓紧时间一心一意扑在学业上,一丝不苟,更应追求坚持不懈的精神,大无畏的气魄和顽强不屈的品性。历史已成过去,像红军一样,勇攀知识的高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红色的天际映衬在红色的扉页上,显得更加耀眼闪亮,我仿佛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发展无比光明。
初读《红星照耀中国》,全书只是叙写政治军事,记录红色中国的状况及一些重大事件,觉得枯燥无味。再读《红星照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卓绝的抗战经历和舍身取义的革命精神,令我肃然起敬,震撼不已。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过重重封锁,深入苏区根据地,客观翔实地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在和红区领袖毛泽东数十个日夜促膝长谈中,了解了许多关于苏维埃政权的制度政策,解开了军民为何鱼水情深的谜团;在红军十五军团司令徐海东的讲述中,了解了鄂豫皖苏区的诞生、发展与壮大;一方面军总司令彭德怀讲解了游击队百战百胜的原因: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在红色中国,遍地都藏着闪闪发光的星星——无数革命者炽热的赤子之心。
在共产党人曲折的革命道路上,最令我震撼的当属红军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军事壮举。在国民党第五次围剿中,因战略决策失误,红军战士死守几个月后,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新的革命根据地。一路上,红军战士既要行军,又要同尾随的国民党军队打仗,境况苦不堪言。当时物资十分匮乏,红军战士吃树皮、喝马尿、穿草鞋,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四渡赤水,凭着顽强的意志挺过了难关。真可谓: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强渡大渡河是长征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它决定着红军革命的命运——是继续前进还是全军覆没。敌人为了阻止红军的前进,将大渡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泸定桥上的大多数桥板拆下,只剩下冰冷的泛着寒光的铁索。“狭路相逢勇者胜”,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抓着铁索前行。在一个个红军战士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下,创造了“飞夺泸定桥”的奇迹。“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红军历经二万五千里,于1936年10月22日,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是中国革命由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
国共形成抗日统一战线的重要事件是“西安事变”。日军大举入侵我国东北,而国民党总司令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要一心一意地“清剿赤匪”,引起了许多军队的不满。于是,以张学良、杨虎城为首的国民党军于西安将蒋介石扣押,逼迫其“停止内战,一致对外”。自此,中国才真正团结起来,一起对抗共同的敌人。
读完《红星照耀中国》,我对革命先辈的敬佩之情倍增。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照耀着全中国,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虽然我们现在身处和平时代,但一定要居安思危,铭记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仍要弘扬革命精神,学习革命烈士坚忍不拔的品格和持之以恒的做事风格。牢记“祖国的伟大复兴梦”这个初心,秉承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发愤图强,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添砖加瓦。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不错的,《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深刻而生动地阐释了这句话的内涵,共产党人艰辛的革命历程也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红星照“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的主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由中国革命青年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使本书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的记录与解释,那就是因为这是他们的书。”——埃德加·斯诺
七十多年前,埃德加收集军事将领的谈话,工人、战士、知识分子的谈话,揭示了中国红军的真正形象以及与日本战士,国民党的坚定斗争,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在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阅读着这一本书,我们生长在和平年代,通过这一张张薄薄的书页仿佛回到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战场,仿佛看到了共产党员们流下的鲜血,仿佛看到了他们无私的品德。我走近了他们,一幕幕就如同放映着的电影一般出现在了我的眼前。读书让人了解了历史,更加让人学会了思考。前辈们经久不衰的一腔热血感染了我,我要学习他们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我要学习他们为中华崛起克己奉公的无私,我更要学习他们在强大敌人面前不服输、勇敢克服困难的难得精神!我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尽自己的一份力守护祖国,守护这一来之不易的和平。
红星是什么?是红星就是红军,他们照耀着中国。同时,中国也是红心,他照耀着整个世界!
愿红星永远照耀中国。
“当我们被整个世界遗忘的时候,只有斯诺来到这里来认识我们,并把这儿的事情告诉外面的世界。所以我们将永远记住斯诺对中国的巨大帮助。”这是毛泽东对斯诺这个伟大的记者的评价和感激,是他的《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感受到红色中国的美丽、强大,更钦佩于红色精神的不朽和伟大!
这本书描写了美国记者斯诺在苏区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了他苏区人民的采访,体验的苏区生活,真真正正地报道了当时的情况,介绍党的政策,这是在那时不为多数的客观记者。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难忘的便是那红军十万八千里长征。红军的长征,是一场战略性的撤退,其中的困难重重,红军战士不怕苦不怕累,过草地,爬雪山,与生死决斗。在最困难的时刻,大家甚至吃皮带,扒树皮。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伟大的共产党人仍旧用战士们的血肉拼力杀出重围,创造了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等这样的光辉战绩!总有一天,会有一个人,把这激动人心的史诗写下,显现出中国人民的红色精神,而这个人,就是斯诺。在斯诺看来,他感受到红军高度的政治觉悟,他认为红军是中国唯一一支从政治上来说是有着红色精神的铁打的军队、真正的红军。
这就像红军的军官们习惯说的“弟兄们,跟我冲!”而不是“你们都给我上!”同样是六个字,差别却是很大的。第一种是把自己与士兵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亦兄亦弟,与士兵心连心,共奋斗;而令一种却是把自己与士兵们做了不仅仅是等级上的区分,更是生与死的差别。
红军的长征是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武装巡回宣传,是一个奇迹,它体现了共产党强大的精神世界,非凡的心里素质,而这些也只仅仅占了全书的一小部分,占了红军历史上的一小段时间,但红色精神一定会在历史长河中永垂不朽。
(一)
在第四章中,毛泽东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变化以及成长为红军领导人的过程。在毛泽东童年时期,父亲性情暴躁,两人之间常常发动“战争”。在上学时,毛泽东喜欢看一些“关于叛变的”“老教师仇恨的”“非法的”书籍。到了十三岁时,毛泽东离开学堂,白天干活,晚上记账,同时如饥似渴地读书。后来毛泽东因为厌恶劳动逃离家庭。期间湖南的饥荒暴动事件影响了他的一生,也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后来毛泽东在求学与参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四章第四节——《国民革命时代》。在读到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大会时,我想起了现在正在热映的电影《1921》。在《1921》中,电影详细讲述了首批中国共产党员为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艰辛。当时共产党的处境非常危险,面临着军阀与反共分子的压迫,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希望。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由毛泽东,李达,刘仁静等十二位中国共产党员以及两位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克尔斯基参加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租界望志路106号和浙江嘉兴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孔焕然一新。
回到书中,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在全国大规模推行。在1923年召开的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中,“这次会议通过了一个历史有名的决议:参加国民党,和它合作,建立统一战线反抗北洋军阀。”但到了后来蒋介石的领导,陈独秀的“温和让步”等一系列原因,致使国共合作破裂。后来毛泽东,朱德等人发动南昌起义,红军就这样被组织起来了。
每一个年轻人都有理想,我们要学习共产党员为理想而奋斗,为真理而献身的精神。让我们铭记历史,在未来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二)
20世纪初期,硝烟四起,烽火连天,却有人逆火前行,从光明走进了黑暗之处,一人穿过石雨江,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中国带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著作,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将近一个世纪以后,在阳光下幸福生活的我们又捧起了《红星照耀中国》。这部记录了中国红军点点滴滴的纪实作品,在阅读中感悟历史,收获成长。
此书可把红色中国写的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在这些小小的书中,红色中国全然不是我懵时期想象的死板,紧张,这里有着好几百万的人民,而苏区的管理可谓井井有条,学校,工厂都有。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在当时共产党被苏区外的国民党围剿压迫,苏区的生活十分艰苦,甚至连学校里的课本用的纸都是从敌方得来的传单,枪械更是从乾县府和的,但是在这种艰苦的生活环境下,老百姓仍然十分爱戴红军,我想这是因为红军不欺压百姓。反之,还帮百姓从大地主手中夺回了自己的土地。要知道在旧中国,土地就是劳动人民的命。红军可谓是人民的军队。试问,这样一支为人民着想,为人民服务的好军队,会有谁不去爱戴呢?
在书中我还认识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领导人。譬如我们最伟大的毛主席,书中的第四章,对其有详细的描写,透过这些文字,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一直歌颂敬畏的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以前,还干过许许多多的大事。原来毛主席童年时期也是个有点叛逆的孩子。毛主席十分善良,对待老百姓可好了。这可真让我大开眼界,我情不自禁的把第四章读了好几遍。
从小爸爸就给我讲长征的故事,而在这本书中,我真正体会到了红军的长征精神,不管前方是崇高峻岭,还是在湍急大河,我们的红军战士都从不退缩。他们不畏艰险,克服重重难关,也许即将到来的是死亡坑和红色信息深深铭刻于战士们心中,他们绝不放弃,这就是红军的长征精神,既然红军战士可以取得胜利,我们也可以。
读《红军照耀中国》,体红色世界、感红军事迹、记长征精神,我想,这便是这本作品想告诉我们的了。
《红星照耀中国》书本记述的1936年是中国国内局势大转变的关键一年:日本依然用高压手段威胁中国接收广田三原则,大规模增兵天津和华北,德国和日本签订防共协定。战争一触即发,智慧之光何时照耀中国引导全民合力抗战?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斯诺于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进入陕甘宁边区,成为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它不仅仅是一部采访录,还是一部详尽的历史资料。在诞生后的七十多年里,一向是许多国家的畅销书,是国外研究中国问题的首选读物。
斯诺首先在当时苏区临时首都保安(即志丹县)和毛泽东同志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搜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保安,由保安顺利地到了西安。当他回到北平时,正是西安事变爆发前夕。他在北平首先为英美报刊写了许多篇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然后汇编成一本书,书名是《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正在成长中的红色苏区一幅幅立体而丰富的影像,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忍不拔、英勇卓越的革命斗争,以及西安事变爆发前夕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徐海东等中共领导人对时局的看法以及他们各自的传奇经历。除了领导者,斯诺还描述了许许多多的黎民百姓,从火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员,还有穿得破破烂烂、头上拖着辫子的农民,这些普通人是组成陕北苏区最真实鲜活的画面。
“我以前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随着我更深入苏区,我发此刻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青年运动的蓬勃精神。”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随后接触的那群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战士震撼,“有时我几乎不能相信,只是由于这样一批坚决的青年,有了一种思想的武装之后,竟然能够对南京的千军万马进行了群众性斗争达十年之久。”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力量,也是中国的期望。
“读史使人明智”,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之际,中华民族复兴之时,再读《红星照耀中国》,不仅仅让我们重温抗日战争那段非凡的历史,领略真实鲜活的红色中国,更能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并成功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因。
我在第一次看《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红色经典时并没有什么感受,特别是前几章,提不起兴趣。但是看着看着,我突然发现,我看这段历史的角度跟本书作者埃德加·斯诺是差不多的,都是以一个探寻未知、了解红色政权的态度去看这段历史,这可能是因为我对近代史了解得并不多,因此在看到许多章节时会有跟作者一样的感受,经常有共鸣,所以后面我也能一直兴致勃勃地读下去了。
作者对毛泽东的采访令我印象深刻,毛泽东主席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决心令我惊叹,毛主席说抗日战争一打,日本必定会内部发生革命,垮掉是迟早的事儿。毛主席还就别国会不会援华跟作者讨论了一番。从这些对话中,我了解到了抗日战争军事上和政治上的趋势,红军与国民党之间关系的变化。这一长串的对话,体现出毛泽东对战况发展趋势有着精准的预测,这也使我更加敬佩毛主席了。除了毛泽东,书中还有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人,就是——徐海东。徐海东,我以往对他了解甚少,甚至一开始我都压根不知道有这个人,所以在看到斯诺说他的脑袋悬赏金不下彭德怀时,我大吃一惊。之后才知道他可是大名鼎鼎。他身体健壮,烟酒不沾,身体几乎每处都负过伤,在他打仗的十年中,负伤八次,最严重一次是子弹从他眼下穿过脑袋,再从耳后穿过。他还笑着说:“我不怎么怕受伤,从小就挨打,现在已经习惯了!”真可谓是战神啊!这一英雄人物在斯诺的笔下栩栩如生,斯诺刻画人物的优美精炼文笔令我赞叹。
这本书还介绍了长征,包括强渡大渡河、过大草地等等。这本书让我第一次了解长征这一英雄历程,斯诺在回美国时也曾给外国人讲述了长征,他说比起长征,汉尼拔翻越阿尔卑斯山,就如同假日的远足罢了。强渡大渡河让人触目惊心,红军在只有几块木板的铁索桥上跟白军对抗,渡过了泸定桥,击溃了对岸的白军。过草地时,红军也是不畏艰险,只用在藏民地收割的少量粮食作给养,竟然度过了难关。红军长征一共368天,相当于一年的时间,有100天基本都在打遭遇战,这条件可谓艰难得不可思议。
看完长征,再看斯诺跟红军战士们一起上政治课,就觉得轻松饶有趣味了。他们的政治课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和一些抗日宣传,每个人站起来都是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最让我惊叹的是红军战士们对自己军队和革命的认识非常深刻。
全书中我认为最有趣的,非红军剧社表演不可。军队本来是严肃庄重的',但红军剧社却充满了幽默和诙谐。演出前,各种人都像潮水一样涌过来,看戏有学员、骡夫、士兵、农民,甚至毛主席、林彪等人也都来看。他们散坐在草地上,丝毫没有国统区的阶级意识。剧场是露天的,短剧的内容大概是以抗日为主,最好笑的是漫游的羊群也想来凑热闹。红军给我的感觉不仅是庄严肃穆、激情热血,而且还在轻松、愉悦中掺杂了幽默搞笑。
《红星照耀中国》里面包含了红色中国的很多内容,这些以前是不被外界所知的。我读完本书的心情,跟作者斯诺四个多月来体验苏区的心情是一样的,充满了震撼和惊叹。斯诺的文笔非常优美,读他的书特别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那个时代的红色中国,充满了朝气,让人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