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读后感5篇

所党政领导重视并支持在青工中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为全所每名青工赠送了活动指定用书《踏上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青年读本)。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读后感5篇,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踏上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读后感心得感悟范文一

《踏上新征程,建功新时代》这本书讲述了建国以来一些人的奋斗故事,他们是各时代的追梦者,也是各时代的代表者,其中有一个人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他就是“故宫男神”王津。看完书后,我继续追了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它从另一个角度向我们呈现了文化的传承。

这部纪录片是故宫九十周年院庆的献礼片,短短3集,重点记录了故宫书画、青铜器、宫廷钟表、木器、陶瓷、漆器、百宝镶嵌、宫廷织绣等领域的稀世珍奇文物的修复过程和修复者的生活故事,这些“给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文物治病的医生”他们的手艺传承了千年的温度,穿越古今,与这些文物进行直接的对话,相遇而相知。

王津,宫廷钟表修复专家,新晋故宫男神。有一个片段是他望着橱窗里自己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身后是来来往往的游客。有些事,一做就是一辈子,一个修复者,一生可能只能遇见一两件十分珍贵的文物,看着自己的作品,也是跟自己的人生对话的过程。当破损严重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在倾尽了他八个月时间的修复后,栩栩如生地恢复表演功能时,那一刻,就是纯粹的“燃”,感动到泪目。

因为对生活的热爱,让这些修复者们赋予文物新的生命,而除去纷繁复杂的专业修复场景,他们也有着生动有趣的故宫生活。“又到了可以吃杏子的时节了”,这句话旁白平淡的说出,却隐隐透着一种满溢出来的欢欣与雀跃,木器组靠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打着幌子,挪用盖文物的公纸接下打的杏子。在去北院考察的大巴上,他们也调侃自己,青铜组手上是锈,漆器组是漆,书画组是浆糊,木器就是鳔,不同组的手都不一样。

耐得住寂寞,做到极致,这些人身上有着这个时代泱泱大国的匠人精神,虽千万人吾往矣。“做复制品,必须得跟原物的方位都得一样,有时那颜色调不出来,一个礼拜都调不出来,难受死了”、“就是这儿,说实在的,我觉得和当代挺脱节的……一进那个大宫墙,之后外面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就感觉到另外一个世界似的,静得我都不敢说话你知道吗?”……不同的世界,也许我们无法体会到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或许就是静安先生所说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人生第二境吧。

每个人的性情和对佛的理解,都造成刻出的佛像各不相同。在屈峰的一段独白中,很直接的感受到了一名文物修复者对文物保护的心声,他随手刻着佛头,一边说,“文物其实跟人是一样的,中国古代人讲究格物,就是以自身来观物,又以物来观自己。”格物而后致知,文物的修复,并不只是让文物这个物件存在于世,而是将自己的感受融入修复的文物中,让它能够继续保留和传播文化,才有意义和价值。

对技艺的传承,一门手艺,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那是心中深远处的理念支撑。当一件件负载文化的孤品能够在工匠的双手上再现生机、诉说历史,无他,唯手熟尔。我想,有一流的心性,必有一流的技术。

我们作为新时代铁路人的同时,也是一名小小的匠者,我们的每一次提速、每一次新线的开通、每一次国外铁路的援建都倾注了我们特有的专注,就如同文物修复一样,它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变迁也追忆着几辈人勤恳的付出。作为后来人,我们也定将发扬工匠精神,用真心的付出灌注并记录属于我们新时代铁路人的风采,择一事,终一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