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笑场》读后感(精选10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酒鬼李诞同时也是个诗人。
诗人并不好当。如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他总爱说“开心点儿,人间不值得”。到了新书《宇宙超度指南》的扉页,只剩下了“人间不值得”。听起来颇像病友间交流世界观的暗号。
他说“尊重生命”和“珍惜生命”是两回事,而我们的生命本也如同水、风、流星一般无意义。唯当范围限定、情景具体、意义赋予叠加,他才喜欢,然而喜欢也不等于尊重。于是这一场“来的偶然,去的必然”,李诞说:“我随时准备灰飞烟灭”。他的“尽其当然,顺其自然”,不过是给这一遭面子二三,虽活,不求死,不求生。对命运无能为力的无能为力决定了,人间不值得,只好开心点儿了。
最初从脱口秀节目认识他,此前并不了解,听他说总觉得跟别人哪里都不一样。我是个喜欢快进的人,暗示了对生活的百般挑拣,在诸多的不满意中我相中了让人满意的李诞。他对自己这部分创造的妥协,没有不满意,因心力投入也不能称敷衍,但却给我“笑场”的不适感。
在跟许知远的对话里,聊到幽默和脱口秀,也并不觉得高级的幽默才是幽默,它的终极只是让人开心,开心就够了。所以能看见的是,脱口秀大会的节目上,有卡姆这种颇为低俗的,也有爱讲历史的王建国、不按常理出牌的池子。有些英雄不问出处的意味。
然而做策划人搞脱口秀时改掉、撤换的暗黑稿子和故事,从未自他肚子里撕掉。因为笑太重要,解构生活的沉重乏味,敷衍人生的无聊无常,面对真相难免喘着气想逃跑。拎着酒瓶的李诞一摊手说:“你看,就是这样”。
不知李诞的脑中是否有内容变现的概念,又或者在警惕这种概念。早年他也写,时代慢慢变化,节目火了,书又出了,他该写什么还写,想写什么就写,总是喝多了就话多,拉着人说个不停。
起初在看节目时的那种宛如吃了一肚子垃圾快餐的轻微不适感,从开始读《笑场》就化解了。从第一章的“序”到第二章“扯经”,戏谑讽刺之意尽显。我内心有些激动,李诞终于不是那个“脸上笑嘻嘻心里骂人”,虽妥协但丝毫不屑因为人间不值得心里不在意的狗样子了,翻开书就一句:“爱看就看,不爱看拉倒”,然后就背着手飘走了。
众生平等,不是说众生都有一样的价值,而是说众生都一样没有价值。
整本《笑场》,从澈丹和尚与遗寺的短故事后,暗黑童话、预言、科幻交织,基本都是硬挨着在读,时时刻提防幻灭感灭顶。于是数次忍受着,不合上它然后移出书架。想是对冒犯本身和被冒犯感都应给予尊重。而我确实是喜欢这种被冒犯的,全然是不客气的痛感。
什么是笑场,你我众生蝇营狗苟。
看清至看破者,又如何假装镜片上有雾呢?
不知道你看没看过林长治写的《沙僧日记》,后来还被乐视网、辛迪加影视等拍摄成网络剧,很颠覆的搞笑喜剧,说这些你可能还不会有什么直观印象,我就给你透露一些经典段子:长治2年3月8日长治2年4月24日唐三藏:“不要以为我不敢和妖精战斗!我的字典里就没有‘害怕’两个字!”猴皮精:“你字典缺页了吧?”猪满肠:“呵呵,你字典是盗版的吧?”这些还不算什么,还有一段沙僧的独白:“二师兄果然是一个生性浪漫的猪,说出的话都那么有诗意。整个晚上我一直保持沉默,大家都夸我心如止水,将来定能成佛。我才不稀罕呢,成佛有什么好?还是当妖精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特别是可以三妻六妾……真令人神往啊!……好!就这么定了。”
为何拿《沙僧日记》做铺垫呢?那是因为接下来我隆重推出李诞著的《笑场》与其有着同样“笑果”。不卖关子,还是先做点剧透:“师傅,一切如梦幻泡影,可在梦里我还有哭有笑,甚至还有了一头长发,梦幻泡影虽易逝,也比这循环往复的无聊强太多了。”“你睡醒了再跟我说话。”“师傅,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昨天那个女施主。”“你怎么知道?你也在想?”“那是大方丈的外甥女,想也白想。”“小和尚,听说你喜欢我?”“不好说喜欢,只是看见你会乱。”“听说你还想娶我?”“不好说想娶,只是想永远和你在一起。”“油嘴滑舌,你丫天秤座的吧?”“阿弥陀佛,心直口快,女施主别不是天蝎座的吧?咱俩正合。”“合你大爷,你们佛门弟子还信这个?”好了,不能继续剧透了,否则会以为我是凑字数。这些还好都是网上公开的一些内容,恰好你没看到网上的,恰好你只读了我的文章,那这些估计够吸引你了。
当然这些仅仅是这本书中《扯经》中的片段,为何要把《扯经》突出一下,是因为作者就是靠写这些片段赢得口碑的,后来他又写了很多黑色幽默的文字,但是作者很冷静地分析了一下,觉得这个世界上属人最挑剔,于是他对自己书的评价是:写得不太好。其实自己写的书好还是不好,真不是自己说的算,读者自然会给你的书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喜欢的自然赞誉之词不断,不喜欢也会给你一棒槌。然而这些又如何呢?不要去在意别人的看法,写好自己的文字就可,我是非常喜欢这本《笑场》,读着轻松诙谐,就像听相声一样,不时地有包袱抖出,让你哈哈一笑,我觉得这就是功力。
现在写书的人越来越多了,可是看书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为何有人那么热衷写书,而很多人又那么排斥读书呢?当然现在书的内容太杂了,成书的速度也太快了,有些时候拼拼凑凑也能出一本书,还有些书就是一个噱头,没内容,不过不得不说每一本书都会有一定的受众群体,或许你批判它不值一读,还有人苦苦寻觅呢,我从不去否定任何一个人,因为我也没资格去评价人家文字的优劣,我只能从我读书的角度做一些对比,如果这本书我读后很开心,那我写的读后感自然也很顺畅。如果这本书我读起来费劲加迷茫,那读后感自然也是乱七八糟不知所云。因此,从我的文字中,你自然能够读出我对这本书的真实看法。
李诞的这本书内容很杂,最后还有他的几首诗歌。读了他的整本书,你会发现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写作风格,不管写的是故事还是诗歌,如果他骨子里就带着幽默,那么他写的文章里都会透着诙谐,喜欢这样轻松文字的人,自然可以读读,放松一下自己也好。
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我诉一诉衷肠,自扯自蛋。你如果笑了,那就是扯蛋成功。
说实话,李诞确实是个有才华的人,综艺节目表现也是可圈可点,有些“丧”,“丧”的还有点可爱,有一种让人见了就想说“你好烦”的气质。
当时买《笑场》这本书的时候,是冲着扯经那段去的`,一老一少,有来有往的扯皮,扯出了经典语录的即视感。
读完第一章扯经之后,后面的故事也就没细研究了,除了那篇《我们说了沉默就沉默到底》。
开始的时候,是因为他在朋友微博里看到她的一条分手微博,“七年,不过几个秋”。有些人在一起了七年,最后还是会分手,而有些人,认识不过三天,就有了专属彼此的信任和默契。当然,我们并不清楚,他和她现在,到底算不算认识了。
两个人约会的时候,他问服务员“我女朋友漂亮吗?”,整个过程,可爱的快要笑场。结账后她故意留下手机,他追出去,她坐在出租车的后座,给他开了车门,他上车,可谁也没有多说一句话。
她说:我们说了沉默,就沉默到底。
故事进行到这里,就结束了。这是属于两个人的秘密约定,如果两个人继续沉默,可能过了暧昧期限,做回陌生人也不是不可能;可一旦有一方打破沉默,建立新的关系,又偏离了故事的本意。所以啊,就这样吧,在故事最精彩的时候。
最初,在网上看自扯自蛋的《扯经》,是当段子看的。有些段子写得像滑稽剧,一看就觉得好玩儿好笑。《扯经》则有点像幽默剧,爆笑的时候少,更多的是放下书,想一想,不由一笑,觉得写进了心里。
什么样的段子能写进心里?
写进心里的段子,就已经不是简单的段子,而是人生哲理了吧?
是的,《扯经》看起来好笑,叙述的其实是泪中含笑的哲理和启发,是作者隐藏的“衷肠”。比如,“都看得很明白,都活得很不明白”。
比如,“澈丹,半夜诵经,你要疯吗?驱蚊虫啊,也驱鬼神,也驱心魔……这是清凉油,这是带符板砖,这是安眠药,对症下药,赶紧睡觉。嗯,蚊子来了喂安眠药,鬼神来了拿清凉油泼,心魔起了,给自己一板砖,对吧?好孩子,快睡吧”。
再比如,澈丹跟师父说,“一切如梦幻泡影,可在梦里我还有哭有笑,甚至还有了一头长发,梦幻泡影虽易逝,也比这循环往复的无聊强大多了。”师父回他,“你睡醒了再跟我说话”。
想一想,梦不真又易逝,却为什么依然会让人觉得比无聊好呢?人生追求的,究竟是什么?说到底,人生的一切,不就是梦幻泡影,又何必在乎真假?
在《扯经》中,这样值得掰开揉碎仔细思忖的智慧火花,作者的片片“衷肠”,俯拾皆是。
《笑场》这本书中,收录了扯经全部内容,以及作者的短篇小说,散文,和诗歌。在序言里,作者说,他不是那种这辈子非要做成什么事儿的人。但是做事的话,会认真,这本书也是认真写的。
看过书后,再翻看这样的序言,忍不住笑起来。这序言就跟李诞在扉页上写的那句“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场完了听我诉一诉衷肠”一样,有种“隐”的意味。他把自己的衷肠隐在看似不经意写就,甚至会引起一阵笑场的文字中,但文字背后,绝对是他的真心真意真感情。因为实在想像不出,无真情,能写出任何带有深情的文字。
扯经自不必说,每一段都像是得道高僧的偈语。“奇趣”部分的小说,“想法”部分的散文,以及“缓一缓”部分的诗歌,文字看似平和,却包含着浓烈的感情。
比如小说“这首悲伤的智利民歌一直没有停”,以对话为主,讲了个略显怪诞的小故事:只有主人公“我”能听到那首智利民歌,所以不知这是幻听,还是因为“我”疯了。“我”忧伤地一直在哼这首歌,虽然大家都知道我在找这首歌,可惜无人听到。一直到故事的最后,“我”终于遇到了一个同样能听到这首歌的人。可惜,那人说,“赶紧关了回去吧”。
就像是永远走不进人群的孤独者,终于找到同道,那人还不愿与他同行。
就像是苦苦在人间寻觅知音,但他认为的知音,却不愿跟他携手。
还像……
这样小且简单的故事,几乎可以有一百种解读,也是作者李诞的“衷肠”——小故事,大道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借古讽今。
这本书里的文字,几乎全是这样。即使是看起来快快乐乐的“段子”,传递的也是这样的情绪。不可否认,虽叫《笑场》,但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甚或是诗歌,无论是古怪荒诞的小故事,还是一段心绪,一点感想,内里都有种读得出的悲伤意味,恍若梦幻空花。或许有人会觉得沉重,但在我看来,无论怎么样的喜剧,怎么样的幽默,凡可以跨越时空的,内核都是悲观的。像卓别林、周星驰的电影。
同样,《笑场》虽然是一本读着读着就会沉思的作品,但绝对值得反复读。即使读出“一切皆空”的禅意,也应该读下去。内核的悲伤,并不代表作者是悲观主义者。也不代表他希望传递的是忧伤。
英国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教授福克斯曾说,真正的乐观主义不是永远戴着粉红眼镜看世界,而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克服各种困难与阻力,甚至为了长远的更大回报忍受眼前的痛苦。
李诞忧伤的诉说,却拥有属于乐观主义者的力量,他的文字,能令人认清生活本质,穿上铠甲,在荆棘中勇往直前。
这是他的“衷肠”。
这是一本看起来天马行空却又直白地说着生活的书。最初的扯经,师徒几人在遗寺中生活的故事,荒诞中透漏着人生的本质。扯经中一部分是澈丹对小北追逐的执着,絮絮叨叨,简单却又深刻,他说:小北,我想你,没有特别的花样,可说出来就显得悲壮。阅读中让我想起了王小波写给李银河信,其中最喜欢的一句:我把我整个灵魂都给你,连同它的怪癖,耍小脾气,忽明忽暗,一千八百种坏毛病。它真讨厌,只有一点好,爱你。每一个喜欢着的人都是诗人。
小说的第二部分是作者的一些小故事,简短,犀利(称作睿智也许更好),不做作。你似乎永远都想不到作者的下一句会是什么,却在读完之后有一种这些故事也许正在某处真实发生的感觉。
故事的最后是作者的一些小诗。天马行空,看不懂。也许对李诞而言,读者能否并不是那么重要,他只是写下了他想写的东西而已。
整本书的基调有点“丧”,可我却觉的作者在传递着一种向上的力量。在这个悲凉的世界中积极地活着。
看完整本书,因为太多不理解,很快也就忘记了故事的内容,可有什么关系呢,读过即存在,不会因为你的忘记而消失。
开心点吧朋友,人间不值得。
愿有人能听你一诉衷肠。
——读《笑场》有感
可好像读完了,也没有笑。就比如李诞名为《笑场》讲了一纸笑话,自己也无常。题序:未曾开言我先笑场,笑完过后听我一诉衷肠。何人在诉,诉何衷肠。
听吧,《扯经》(书开头的第一章)中的徒弟与师傅在庙中追求小北,一日一月一年未修正果反被小北嘲讽一次又一次……就当是闲杂趣文看了。作者说写的时候实在开心,确实,有时细读,平常的话竟变得浪漫,纵然小僧的七情六欲也值得感概,没有了肉麻的字眼,也不妨描绘苍白的生活。第一部分,就这样草草地过了,太多的感慨叫做自作多情,这个年纪还没学会如何利用自作多情。
后面堆积的短篇小故事,像日记,像写意,有的还没有明白具体想表达些什么,但我觉得大多一致。人活了,死了,有了,没了,去了什么地,经历了什么,爱了什么人,散了几些地……有的用荒诞形容最恰当,到处充斥日常言语的画面被修改的像“童话”一样。
“王大爷说,自己在家炖肉,在快熟了的时候,会听见炖肉说,孤孤独独、孤独孤独”“此世不乐,来世就乐吗?这些人真痴”“人要先感到幸福,才能看到玫瑰”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李诞的独特,甚至很体面的真实。《笑场》一书,不只是笑笑的快乐,而是文字的力量,作者李诞自诩是没梦想的人,没做成过什么事,从始至终在细写人生的落差。或许大多数人皆如此,平淡无华一生,这是真实,真实的温暖。
当决定要表达自我的时候,也意味放弃社会层面的意义。在公众前大胆表达自己,源于一份自我,做勇敢真实的表达,不仅意味值不值得,而是能否有人听有人为此快乐,结尾的短诗是很喜欢的部分。我相信,人生的感慨,社会的批判,爱的人成了疯子,都会缓一缓,抱怨的人是懦夫,好像世界花花鸟鸟川流不息,真的有够嘈杂,嘈杂到慢慢失去最质朴的话语,简单的表情被打上标签,人山又隔着人海,慢慢、慢慢都被忽略。既然人死后剥开皮都是一团肉,何不更温情,更通透的去度过剩下的大好时光!
这些下来,也没聊到一诉衷肠,倒是听我言语一堆。作品中有句“近来因机缘获得一点儿开悟,找到活下去的理由——人生确实没有意义,但人生有美。”是啊,人生有美,怎么能看到悟出呢?作者李诞在写作品的过程中收获的美,而读者在李诞的文字中分享了美,祝所有的人的将来,都能抵过风风雨雨,翻山越岭后竟笑场,笑场过后诉尽衷肠,愿有人能听你一诉衷肠,致有缘人!
以下是对《笑场》这本书序言的看法,希望我的生活里永远有美的东西
更新kindle时偶然看到了这本书,忘了是自己以前下的。还是YY下的,反正看就是了。
最近冥思苦想生命的意义,想我除掉对家人的责任和感情、除掉对YY和妹妹的爱,假如我在这世上孑然一人,那我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读了那么多书,记得最清楚的,还是北岛《城门开》里他爸爸说的那句:人生,不过是个来去。生老病死,都可以被这句话概括,太精炼了,像定理一样存在,无可辩驳,谈意义都显得多余。人一出生就奔着死亡而去。所以,我常常想,最爱的人和狗都离我而去,再过几十年对家人的责任也没了,我该以怎样的方式奔向这个终点…除了对别人的爱和责任,当我自己孤单单一个人的时候,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呢?
诞诞在这本书的序里说,生活没有意义,但是生活有美。突然恍然大悟!
就因为这句话更喜欢诞诞了,他简直是个诗人。翻译过来就是,想那么多干嘛,就是干啊。快乐有快乐之美,忧愁有忧愁之美。小新狗子真是可爱透了!妹妹在我记忆里永远是我最爱最爱的可爱狗!他们会在我脑子里,陪伴我一辈子。有意义吗?没有。可是,好像有了这些东西,能让人在人生这条道路上至少不那么匆匆忙忙地奔向终点。
《无问西东》里沈母说家里对沈光耀不要求功名利禄,只愿他能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得到乐趣。深以为然,本来想当成我的育儿座右铭,但觉得不可能有小孩后,便将此作为自己的一个小小愿望。万卷书万里路有什么意义?美就行了啊!很庆幸我已经做到了一半,至少我能从读书中体会到纯粹的乐趣。
我是一个悲观的人,想法也经常变,甚至想出了一套东西让自己对死亡竟然有点期待。不知道之后会怎样,至少在现在,我会为了这些美去留念去珍惜,开开心心奔赴另一个世界时,心里也不留遗憾。
人生就是哈哈一笑
——评《笑场》By Rene-summer
桶桶问:“你在看什么书?看起来挺有意思的。”
我说:“笑场。”
桶桶说:“什么书啊?”
我说:“书名就叫《笑场》。”
桶桶说:“......”
一本书的名字引来了我和桶桶之间的神对话,瞬间让人忍俊不禁的笑出来,而当我看完整本书,更是哈哈笑不停。从字面意义上来看,“笑场”是指演员在演出中脱离剧情于人物而失笑, 破坏了舞台艺术的严肃性与真实感。而《笑场》这本书是《今晚80后脱口秀》策划李诞的首部奇思妙想故事集,其中包括《扯经》故事、短篇小说还有散文随笔以及诗歌等。
我们常常在探讨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说,人从哭声中诞生,又从哭声中离去,留在人间的仅仅就是匆匆一瞥。也有人说,人生就是吃、喝、拉、撒、睡、上学、工作、娶媳妇。而李诞却说,“人生确实没有意义,但人生有美。”他在写作中收获了“美”,并且把这些“美”分享给我们。
《扯经》在网上很流行,讲述了遗寺中的师傅和小和尚的生活,文章里面没有什么华丽的辞藻,只是幽默的对话,看似是天马行空的胡乱一说,但却成功的塑造了逗师傅的形象,也仿佛就像是在我们面前。还有那个爱提问的澈丹,名字读起来的谐音寓意深刻,和《扯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澈丹和师傅的对话,让我们看了都忍不住就哈哈大笑,或许这就是作者的愿望,希望书能带给读者一点点“美”。
公交车上被非礼,可能是我们听过的,也可能是我们见过的,亦或是我们亲身经历过的。如果换做是你我经历这些事情,第一反应肯定是义愤填膺,把那个流氓揪出来,而李诞笔下的被非礼的女白领,虽然也有自己的愤怒,埋怨流氓,也埋怨那些装模作样帮她的人,但更多的是因为生活的所累,就像太阳明天依旧会升起,被非礼的女白领明天依旧会搭乘这趟公交车。她太累了,工作、生活的压力,只能无力的说一句“麻烦让让,我要下车了”,这就是社会,这就是社会现实真实的写照。
李诞将这本书定义为没有意义的书,其实不然,《笑场》看似是无病呻吟,但却蕴含人生哲理,将人生付诸于幽默之中,能哈哈一笑,也就足矣。
看完这本书,心里既觉得趣味横生又隐约感觉有点奇怪,荒诞的故事似乎隐喻着什么,黑色幽默的写法令人感觉故事远远不够。虽然书早已看完,但属于故事的真正后续正在现实轮番上演着。
在《像所有村子一样》里村民向会魔法的小李讲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从前这个村子里人们养了很多狗,有一天狗们都染上了狂犬病,于是人们决定夜晚把狗都杀掉,结果那晚狗杀掉了所有人。之后狂犬病症减退,出乎意料的是狗在几年后变成了自己杀掉的人,于是他们都低着头说话,免得看见曾经要杀掉自己的人面孔。最后那个村民问的两句疑问,令人不禁思索良久:村子里的后代们是人是狗?诸神们允许吗?小李的一番话又令我豁然开朗:在这片大陆上,有几个存在是诸神允许的呢?像其他的所有村子一样,好好的活着,普通一生,好好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上天给予的最大恩赐了。养狗不需要经过诸神同意,因为这世上本没有那么多道理可言,快乐的活着才是人生中最大的希望。
年少时曾思考很久,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为了考试成绩?父母的期望?自己的理想?都不是,但为了什么至今还未找到。后来看人们在生活中不自知的活着,不知不觉的努力奋进;仿佛不为了什么,只是生活有那种惯性在一直推着你往前走,令人根本没有气力去思考别的与生活无关的事。毫无目的的活着,心无城府的大笑,或许是这红尘中最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吧。那些或许在哲学家眼中不懂生活意义看起来愚蠢的人们,也许才是人生中真正领悟到活着意义的参禅者呢。
有时候就需要洒脱的抛却那些大道理和世俗的价值观,世上有很多事是常人所预料不到的。《笑场》的作者李诞并没有多大的梦想,他只是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荒诞的想法。他在写时也不会刻意去想自己的文字是否符合读者的意思,更不会刻意讨好读者。也许恰恰是因为这样吧,作品刚看时感觉有些另类,但其中另(☆)类里所带来的黑色幽默却是其他作品远不及的。
他能让你在上一秒不知道为什么笑出来,下一秒就收起笑容反思这些话语的意义和隐喻。也许这样的故事会有挑剔的读者不喜欢,但给人带来的乐趣和享受却是无法否定的。而且作者在序言所说的:看着喜欢笑就笑,喜欢哭就哭,不喜欢可以不看。这句俏皮话也颇有一番趣味呢。
很喜欢书中“某未被少林吞并的小寺的爆笑师徒对话”,偷懒的小和尚对师傅说自己忧郁,师傅并未好言安慰,只是说忧郁也要讲究外形的,妙趣横生的一句话让徒弟好气好笑得浑身上下不得劲。几句幽默的调侃就令徒弟再也不敢偷懒。
都是篇幅不长的故事,却让人在意外之中收获一份惊喜。读完后感觉远远不够。师徒之间的爆笑日常还在红尘之中上演着,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人或事,就会发现每一次另类的对话都是一次笑场,而观看的我们也在上演着一场场黑色或幽默的故事。
荒诞的故事却有着生活的气息,这也是作者写作的独到之处,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你在笑过之后又开始深思。哎,干脆放弃细细思索,把书再看一遍,毕竟红尘不过笑一场。
两年前看他的那期《十三邀》,实实在在有被影响到,看完整个人感觉十分压抑,但又十分过瘾。平日里见他嬉笑怒骂,我们总是会想当然地猜测他背后应该有点东西,而那期《十三邀》恰好就对上我的胃口了。
大家都是普通人,长得一般、不会唱跳、没有才艺、没有成就,但我们都想讨人喜欢,这个时候我们看见了李诞,他在屏幕里什么都没做,一副慵懒废物的样子却实实在在地逗我们乐。哇!这也太高级了,我们发现幽默才是最高级的吸引人的特质,恰恰这一点门槛又最低,于是我们有很多人都想成为李诞。
学他的底色悲凉。他说“一切都没有意义”的样子我们太认同了,我也这么觉得,无聊、空虚、迷茫等感觉伴随着我们,我们觉得他深刻,我们就希望能逗乐我们的人就是这么悲观,这样才性感才符合我们的常识。
我也不敢妄加推断他是不是无病呻吟,吃太饱了,抛开他对外界痛苦的敏感程度不谈,单说他的生活境遇,比他有资格感慨人生的人多了去了,我家就在矿挖尽的资源型西北城市,我也没觉得有文艺作品渲染的那么苍凉,下岗潮我家也经历了,其实他对我们反倒是一件好事,我有这种感觉可能是我的幸运吧。他满不在乎无所谓的样子真的是我们都想成为的模样,我有一段时间觉得这就是酷,这就是通透。
我变了,我发现他也变了。其实人哪有通透的,都是跌跌撞撞过来的,何况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人又哪有什么都不在乎的,可能不是装的,但我已经不觉得那种样子很酷了。尤其今年《脱口秀大会》上能明显看出他对这个事业的认真,他就是在以全局观来办这个节目,从很专业的角度来帮助演员们成长(对一些演员寄予厚望,为节目效果排灯控制,假借骂人保护演员,真诚地提出建议并洒泪……他得统筹,很累),这一季我是实打实看出来他的认真了,能看出来他害怕节目没办好,他是在乎的。
包括他的采访和表达,这一年绝对让他成长了很多,以前觉得随便的事情让他敬畏了起来。纵然他显得仍然是很娱乐,甚至给人包装太重得感觉,但谁也拿捏不好这个度,完全坦诚恐怕伤害会更大。我也觉得,认认真真,不丢人。
我想了解这个人。这次是看他的访谈谈到“真诚”,他讲内容不一定是真的,但情绪一定真诚,恰好我最近对真诚有一些共鸣,便再次把《笑场》找来看,想感受感受他的真诚。为什么不看《候场》呢,其实一个人不可能做到一本书跟一本书完全不一样,一定都是他自己,相应的,第一本书反倒是他憋了多年的大招。
我之前翻书的时候看不进去,前言不搭后语,不知所云,整体看下来太跳跃,像是故弄玄虚一样,也可能是我境界低读不懂。但这次我逼着自己看完了,因为我相信一个人再怎么伪装掩饰,他都会言多必失暴露自己,总能窥见他内心的真实,从而达到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人的目的。
明星、商人轻易都不会接受采访,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一旦说一点真心话总要被过度解读、别有用心。所以他们就发发自拍,转转广告,保全自己,学会闭嘴。但出书你就做不到功成身退了,总有一些蛛丝马迹,你不写些真心话你都支撑不起那么多字的创作量,就写些片汤话自己也感受不到创作发泄的快感啊,自己也痛苦。真诚才足以滔滔不绝,这是我写东西的一点感受迁移。编、演,一点个人情绪和思考都不带,正常人做不到,我就编个选择题答案,都编不动了,何况编这么多字。我们总觉得书是写给别人看的,但自己才是自己写的东西的第一读者,我们都是写给自己打气的话。
我们总因为一个作品而喜欢上一个人,所以我们就希望他能出更多的作品,对他有更高的期待,恨不得他天天出,也希望他的作品能一直保持自己被吸引的那个水准,但一个人的创作能力是有限的,物就是以稀为贵,经典可能已经把这个人掏空了,我们要表示理解,明白这个规律也就释然了。
这本书里我读到的是他的小聪明,有点自以为是,炫技的语言游戏,想解构又没能力只能以玩笑盖过。他在“想法”这一章里记录了很多自己的观察和推测,都是发生在他身边的事,飞机场啦,医院啦,出租车啦……我平时也要多留意多记录记录描述描述。
这本书实在不怎么样,但它就好在我读完竟然想说的很多我很开心,就跟有些老师自己水平不怎么样却善于启发学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本书也达到了这个效果。
还有一点就是,我很感谢李诞对”写诗“的提起,我一直很不解诗有什么好的,但他那句”年轻人怎么会不写诗呢?”听起来过于浪漫,也让我打开心扉,主动去欣赏这种美,人生有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