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读后感1000字(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最近,我看了一部生动搞笑的电影《微观世界》。这是一部无声电影,影片中拍下优美的自然风光,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就展现了昆虫们的五彩缤纷的生活,还把小动物们拉近、放大,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黎明,太阳还没有升起,草丛中,池塘里,泥缝间小动物们开始了新的一天。蚱蜢停在草叶上贪婪地吸着自然的甘露,没想到螳螂已挥舞着大刀悄悄靠近,蝴蝶出茧,天牛打架……小昆虫们的动作让我看得目瞪口呆。
在影片中,有许多场面让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队毛毛虫在地面上排着队前行着,它们首尾相连像一列行驶中的“火车”,井然有序,就算前方有障碍物,它们也能巧妙地绕行,屎壳郎也不闲着,后腿抓紧球,头朝下,用前腿走路,快速的把粪球运回家,不料途中出现意外,粪球被树枝绊住了,只见它左转转,右瞧瞧,想尽一切办法把粪球艰难地从树枝上解救下来。要想把食物顺利带回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遇到上坡路一次又一次的滚下来,但是它从不气馁,经过自己的努力,最后把粪球运回家。午后,暴雨刚过,太阳从乌云后面跳了出来,到处还湿漉漉的,蚂蚁的家园被大雨冲得一塌糊涂,天刚放晴,蚂蚁们又忙碌开了,有的抓紧时间重建家园,有的外出觅食,忙得不可开交。这些不起眼的小昆虫们让我大开眼界,让我明白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力量。一只蚊子的出生,更让我惊叹不已,它挣扎着破壳而出,那动作像一名正在翩翩起舞的舞蹈家。
在《微观世界》里,我听到了虫鸣,看到了花开、看到了挥着大刀的螳螂、看到了喝水的瓢虫、看到了排着队前进的毛毛虫,看到了蜘蛛张网以待,手脚并用地,把误入网中的小虫缠的严严实实,让我明白了在我们脚下竟然有这样一个神奇的世界。在它们眼里,茂草转成了树林,小石头转成了高山,小水滴形如汪洋大海。
我是第一次如此清晰的看到这么多昆虫,它们在它们的世界里自由自在的生活着。昆虫虽小,但它们的智慧和勇敢令人敬佩,不怕困难,团结一致。它们之间也有亲密无间的友情、亲情,互相爱护。
电影看完了,影片中那精彩的画面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在生活中我从未去注意观察它们,但是它们的世界依然那么自然而完美,它们的心灵,它们的工作多么令人起敬。我们人类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与所有生命和谐相处。
由于工作繁忙,也没有好好地看完节目,孩子因为要上课,而且最近眼睛有点发炎,让他早早地睡了,就我看的那部分给我的感受就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在平时的生活中的一些表现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包括平时说的话,一些口头语都在不知不觉当中灌输到孩子脑中。
我们家宋靖文其实是个比较文静的孩子,从小到大带起来都不会说太累,但是他也有一些毛病,现在的家庭多数是一个孩子而且生活条件都不错,对孩子自然是溺爱一些,尤其是爷爷奶奶,靖文在家也是,爷爷奶奶基本上都得听他的,有时说的话像个小大人似的,还说不过他,他有一道酷爱的菜,土豆丝,油炸的,我不让他多吃,跟他说一个月只能吃一次,他记下了,就前天,靖文跟他奶奶说要烧土豆丝一个月都过了,他奶奶答应了,但是最后没烧,他就这么说他奶奶的“你是骗骗小孩子的”,可能他奶奶就只是觉得挺好笑的,居然能说出这么一句话,也可能这种事在带孩子的过程中(尤其是爷爷奶奶)发生过不少,我觉得大人在对孩子作出承诺后一定要兑现,不管事情大小,否则他会觉得有些事说了也可以不用做,当然第二天还是做了土豆丝。
节目中有一段是说孝的,小辈孝顺长辈,我觉得现在谈不上有什么具体的做法,最主要的是不要在孩子面前和长辈顶撞,也不要在孩子面前吵架,别在生气的时候和孩子说谁怎么怎么不好,我觉得这样最不好,有气也别在孩子面前发,平时吃东西的时候就可以教育孩子要懂得分享,我不需要他学孔融让梨,但最起码做到不自私,愿意把自己的零食拿出来大家吃,愿意把自己的玩具拿出来大家玩。
在生活上靖文还是不错的,会自己收拾东西,会帮忙打扫房子、拖地,还会自己洗毛巾、收拾碗筷,每次去超市也很理性,选两三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够了,多了也不要,不会拽着你要这要那,有次他说想要买遥控飞机,我就跟他说你还太小,这个飞机不好控制很容易坏掉,等你十岁的时候我再买给你,他也能接受,当然他一直记得,哈哈,好吧,十岁的时候一定买。他也不会缠着要坐摇摇车,每次我看其他的小孩都那么爱坐,就主动提出来让他坐一下,每次都被他拒绝哦。
有时候做错事的时候他会撒个小谎来掩盖,这个事我是相当生气的,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个小孩在做错事后怕被骂都会选择撒谎,每次我知道后都会跟他说,做错事没关系,但一定不能撒谎,我希望老师能多讲讲这方面,因为老师的话他是很听的。
我希望他能更开朗活泼一点,能交更多的朋友,能在上课的时候大声地回答问题,能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能尊老爱幼,让我们父母和孩子一起努力。
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的成人,不仅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而且也被允许在孩子的世界里生活,这是一件多么愉快的事情呀!——津守真
这本书是津守真老师在一所特殊学校12年工作历程的`记录,是一段他与儿童一起生活的回顾与总结。他用爱心、耐心、恒心以及深厚的专业功底构筑的让教育常态回归原点的境界。书中无处不凸显着津守真老师的教育观点,其中的观点引人深思,让人感触颇多。
一、孩子的行为是有其意义的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不理解孩子,强迫孩子们听从大人的劝导。可是,我们是否真的做到关注到了孩子的内心,从关爱每一个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还是忽视了他们的感受,仅仅把我们的主观意愿强加给他们。因为我们不能够很好的知道孩子的每一个做法背后有着他自身的什么意义,而作为成人就应当去发掘孩子行为的意义,从而更深刻的和孩子进行更深入的互动。
二、和每一个孩子活在"现在"
“如果只出于完成任务的动机,在和孩子接触时是不可能从心里感到快乐的。只有轻松地享受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即使时间很短,也能和孩子用心沟通。”生活里,成人看到孩子,不是逗他们,就是打断他们。很少会有停留在孩子“现在”的状态。当成人开口与孩子说话,成人并没有与孩子连接,孩子心里是不喜欢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成人发现,自己并不会与孩子交流的真正原因。
所以和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现在”都是成人和幼儿沟通的时刻,也是双方看到彼此内心世界的最好方式。
三、孩子是通过身体来探究世界的哲学家
孩子T和F老师一起把塑料胶带拉长成一个斜面,并用手指上下移动做着下滑的动作。前几天F老师在旁边看到过T玩滑滑梯,所以当T拿塑料胶带玩的时候,F老师就想到T的心里是在想着滑滑梯时的感觉,并马上把T的游戏提升到象征性游戏的层次。
教育工作与观察思考是密不可分的。保育者在和孩子接触,以身体动作进行互动的同时,也在解读孩子的行动,并对孩子做出回应。
作为教育工作者,每天都是要重复着怀疑、尝试、感受和思考,当疑问解开的时候也是孩子们向前迈进一大步的时候。而这些疑问的解开就是要教师知道孩子是通过身体来探究世界的哲学家,这样,你便会很欣慰的看待每个孩子制造出来的各种状况了。.。.。.
从津守真老师的书里,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我们应该先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观察孩子,理解孩子。作为一名“保育员”,津守真老师记载了12年时间里的许多生活场景和对它的思考。该书的最大价值也在于:“放弃”自己的立场,从孩子的本真中去理解他们,也许这正是教育工作者真正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