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
我的爷爷小时候住在瑞安乡下,父母以种田为生。爷爷一家七口人,兄妹五个,爷爷排行老大。在那个时候,普遍有重男轻女思想——两个女孩吃得最少,三个男孩给多些。那时,14岁的爷爷责任是很大的,父母种田去了,他要照顾弟弟妹妹;中午,他又得去田头给父母送饭去。有时父母太忙,爷爷还得过去帮忙。“干农活啊,夏天站在太阳下晒,我也不想干,可没办法呀!”爷爷这么说。
有一次,爷爷边吃饭边玩,结果一不小心,哎呀!把饭打翻了,米饭洒了一地!如果是现在的我们,把饭洒了,妈妈倒不会打骂我们。但那时食物多珍贵呀!父母自己都只吃粗粮,尽量把米饭省出来给孩子们吃,米饭太贵了!饭洒了,怎么办呢?爷爷惊恐地看着地上的饭,又偷偷看了看太爷爷和太奶奶。他们不生气才怪呢!太奶奶青着脸,厉声叫爷爷回房,“不能吃饭了!”过了一会儿,太爷爷拿着一块木板到房里,干吗?体罚呀!太爷爷叫爷爷伸出手,在他手心打了几下,骂道:“下次再这么玩,以后都不用吃饭了!”这斥责声把窗户都弄得一震一震的,吓得爷爷大气不敢出,连弟妹们都怕了。“手心红了,我都快哭了,可世上哪有后悔药啊!”爷爷叹了一口气,摇摇头。我听完爷爷的回忆,心想:比起过去的孩子,我们现在太幸福了,可我们却身在福中不知福。小时候苦了,现在,爷爷应该可以享福了吧,我想。
爷爷现在身体挺好的,对我也特别好,就是太静了点,反应也有些慢了。有时我叫他,“爷爷!”都没人答应。我往书房里一看,原来爷爷在专心读报呢,这么专注,那我就不打扰他了。爷爷已经八十岁了,我希望他永远健康!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我国的端午节了。在这天,祖国各地都有各自的习俗,有赛龙舟、舞龙、吃粽子等。
说起吃粽子,不得不说说它的来历。战国时,有位叫屈原的`人,在朝廷为官。他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疾苦,写了许多描写人民辛苦劳作、生活场景的诗歌,因此人们都很爱戴他。可是,由于奸臣的陷害,屈原最后跳江而死。人们异常悲痛。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在五月初五这天,大家纷纷聚集在一起,包了很多粽子往江里扔,以免鱼儿伤了屈原的身体。几千年过去了,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因此,每到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包粽子,并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当到了这一天,我们小朋友是最开心的,因为我们既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又可以看龙舟、舞龙灯了。
我们家吃粽子的时候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谁吃到包有一颗红豆的粽子就要说个笑话。有一次,我吃到一颗红豆就说了个笑话,笑得大家久久地合不拢嘴,真开心啊!今年的端午节又快到了,这真让我激动不己,我仿佛又可以想象到了那快乐的场景了。不过每当这天,我也会想到伟大的屈原。我暗下决心,我也要像屈原一样,不能只顾自己,要多为别人着想,做一个值得大家敬重的人。
同学们,听了我的讲解,你是不是也很想吃粽子了?我国还有很多有趣的传统文化,有时间,让我们一起去多多了解了解吧!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特别的艺术特色,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地方是——广东。
广东人爱喝凉茶是出了名的,他 如果广东人出去出差,但车上没有凉茶,一'两天没事,三四天如果还没有一口凉茶,那这个广东人可能就会有下车的冲动。喝过广东特有的凉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个字“苦”,而对广东人来说,喝这种凉茶就是一种享受!
广州还美称“花城”,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以为世人瞩目。春节前夕,广州的大街小巷都摆满了花,特别是除夕先三天,各街搭起彩桥,四乡花农纷纷涌来,摆开阵势,售花卖桔,外地人如果有幸看到这一幕,可真是永身难忘啊。
广州已种花为业,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早在五代南汉,珠江南岸庄头村一带,就有许多关于素馨花田的故事,南汉王刘帐的宠姬素馨就是庄头的种花女。那时候有些东西都象征着什么:金桔象征着“大吉大利”,与其类似的的还有很多,他们都象征着好的一面,都象征着美好的希望。
当然,广东还有很多民俗,我就不一一说明了。每个地方都有他们不同的特色,都等着我们去发现他们呢!
“黄金白玉兜,玉珠浴清流。”诗句中的“白玉”和“玉珠”形容的是德清有名的美食——洛舍鱼圆。
洛舍鱼圆美味爽滑,柔绵而有弹性,白嫩宛若凝脂,但你们知道它的由来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相传于楚文王时代,文王第一次吃鱼时,被鱼刺卡住了喉咙,当即怒斩厨师。此后文王吃鱼,厨师必先斩鱼头,剥鱼皮,剔鱼刺,剁细制成鱼圆,文王吃来觉得香鲜可口,完全不用担心鱼刺会卡在喉咙里,连连叫好。从此,将鱼肉制成鱼圆成了荆楚一带的风气,慢慢蔓延至了江浙一带。
我的外婆是一个洛舍人,我有幸看到了鱼圆制作的全部过程。
外婆先从菜市场买来一条鲢鱼,外婆说:“买鱼可考究了呢,不能大也不能小,大约四斤左右的鲢鱼最适合做鱼圆。太大了肉质粗糙,做出的鱼圆不够鲜美,不细腻;而太小了,可以做鱼圆的肉就很少,肉质太嫩,粘稠度不够,做出的鱼圆数量太少。”鱼买来了,外婆沿着鱼背切开,将鱼分成两半,把其中一半固定在木板上,再用锋利的。刀,把鱼背和鱼尾上的刺剔下来,把肉刮下来,剁成肉泥状。肉泥装在一个大容器里,慢慢分批次地倒入1.5倍的水,用手搅打成粘稠状,再把它捏成圆形,冷水入锅烧熟,这样一个个白白胖胖的鱼圆就出锅啦。
它们白嫩宛若豆腐,口感如凝脂般丝滑,轻盈如浮萍般漂浮于锅中,垂涎三尺的我连忙捞起一个放入碗中,一阵阵鱼香萦绕在鼻尖,一口咬下去,极富弹性,略微咀嚼即化,我禁不住诱惑,一口气吃了六七个。
洛舍鱼圆果真名不虚传,味道如此鲜美,我一定要传承外婆的好手艺,到时候欢迎大家来我家品尝哦!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马上端午节就要来了,我家也热闹起来了。有的采粽叶,有的包粽子,有的`煮粽子……
邻居家也来一起准备端午节啦!我们小孩任务就是采粽叶,家长们主要是包粽子和煮粽子。我们小孩子出去采粽叶了,我们一边哼着歌一边跑到了小区后面的小河边,看能不能找到一些粽叶。真好,在小河边还真有几十根芦苇在近岸的水边轻轻地摇头晃脑。我们开心极了,狂跑过去采摘,好像怕别人抢着采摘一样。我们采完了,一共采了一百多片苇叶。到家后,大人们一边清洗采来的粽叶一边说:“采晚了,天已经变得热了起来,上面都长虫了!”我们大吃一惊,都光顾着采了,没人注意苇叶好不好。大人们接着说:“这些粽叶大部分还是可以用的,先洗干净后再放在锅里煮一煮,增加韧性。”我们长叹了一口气!
大人们先把准备好的糯米和粽馅入到了桌上,然后把它们和到一起,接着用粽叶把它们包住,最后用棉线紧紧捆扎,粽子经过这些过程就算做成了。我们小孩也做了几只不成形的粽子,为什么叫不成形的呀?因为是第一次做的,所以说它不成形。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水煮,屋里开始弥漫清香,等到掀开锅盖,我们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自已做出来的粽子美味可口,入口即化,好吃极了!
我爱吃粽子!
明天是端午节,可今天一放学,妈妈就把我和弟弟叫到厨房,指着锅里热气腾腾的满满一锅粽子让我们吃。我走到锅台边一看,粽子有大有小,大的颜色又青又绿,显得十分新鲜,小的却已经煮得泛黄了,好像是过了几天似的。
面对这大大小小香气扑弃的粽子,我馋得直流口水。可是,吃哪个好呢?我想,我才没那么傻呢,要吃,当然要挑又大又青的。于是,我眼疾手快,不顾那袭人的热浪,伸手就去拣大的。挑来拣去,终于挑到了一扎个大色青的五只粽子。弟弟因为怕烫,只在上面随手提了一扎个小色黄的,却也笑嘻嘻的。我想,弟弟真傻,不知道拣大的。
谁知道,傻的不是弟弟,竟是我这个当姐姐的。原来,我拣的那一扎个大色青的。,一个个都是中看不中吃的。剥开后,看上去好像熟了,咬上一口,才知道里面尽是生米粒。接连五只,只只如此。我怎么这样“霉”呀?再看看弟弟,正吃得津津有味呢。五只粽子,只剩下最后一只了。这不,他一边吃一边看着我傻笑,好像在说:“聪明的姐姐,这次犯傻了吧?”望着弟弟傻笑的目光,我的脸真不知往哪儿搁才好。
这时,我才领悟到:原来,中看的东西,未必中吃。看待其它事物也是这样,不能只求表面好看,只有全面地观察、分析、品尝,才能知道它的真实面目。
这就是吃粽子给我的启示。
艾饺是我们绍兴当地清明节前后家中常吃的美食,清明食艾饺,能驱邪排毒,越谚有“清明吃艾饺,不怕阵雨浇”之说。
清明未到,我和妈妈也在家里做了一些鲜美的艾饺。我们在田间地头采来一些艾叶,挑去老叶、艾梗,清洗干净。接着是煮艾叶,待锅中的水沸腾后,倒入这鲜嫩碧绿的艾叶,煮艾叶时不能盖锅,还要拿筷子不停地搅拌,防止它颜色发黄。煮到艾叶软嫩,汤水碧绿,就关火,等到水有些凉了,就来和粉。先准备一个盆子,将米粉和少量的糯米粉一起倒在盆子里,再舀上煮好的艾叶和汤水,周围顿时清香四溢,一边用手使劲和着面粉,一边根据面团的湿软程度添加汤水或面粉。
妈妈双手不停地和着面粉,最后揉成了一个均匀的绿色团子,软乎乎如气球,绿莹莹如翠玉,还散着一阵淡淡的幽香。开始包艾饺了,我洗净手从面团上扯下一个小团子来,把它揉成一个小圆团,再用手一压,变成了一块小圆饼,然后双手拇指和食指轻捏四周,小圆饼成了一个碗状大小的圆片,中间厚四周薄。接着把馅料裹进去,我加的是炒熟的芝麻糖粉和葡萄干,当然根据个人的喜好,也可以加其他的馅料,如咸菜竹笋等,最后小心翼翼地把它四边开口捏紧,这样一只艾饺就包好了。
我和妈妈忙碌了两小时,包了四十多只艾饺,看着这一只只千姿百态的艾饺:有的像枝头未成熟的柿子,有的如海面跃动的海豚,有的`似林间觅食的小兔,心里美滋滋的。妈妈把这些可爱的的艾饺被放进了锅中蒸,二十分钟后,当锅盖被掀开时,香味扑鼻而来,口水在我的嘴里不觉地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