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以下是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整编的11篇除夕夜习俗作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灯笼等习俗。
夏历腊月除夕,人们喜欢贴红对联,放鞭炮,这也有个来历。
传说,很多很多年前,森林里有种非常凶恶的野兽,叫做“年”。每年夏历腊月除夕那天,它都要出来大吼大叫,专门吃人和牲畜。当时没有人能够制服它。为了躲避“年”的灾难,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夭杀猪宰羊敬供年,让它胀满肚子,才不伤害人畜。
有年腊月除夕这天,人们忘了杀猪宰羊来敬“年”,“年”一来就大吼大叫,要想吃人。人们没法只好关上大门,爬到竹楼上去躲着。“年”从这家走到那家,到处转来转去找东西吃。它见到处空空荡荡的一无所得,不由气得发疯嚎叫。这时,邻近一家的竹楼失火了,火势很大,烧得竹子“劈劈啪啪”地乱响。“年”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响声,吓得逃回森林去了。
躲在楼上的人们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每到腊月除夕这一天,便去砍许多竹子来烧,竹子“劈劈啪啪”一爆响,“年”就被吓跑了。同时,人们还发现“年”怕鲜红的颜色,于是又把桃木板染成红色,挂在大门的两边,这就是批符。以后发明了鞭炮和纸,鞭炮就代替了爆竹,红对联代替了批符。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都不同,在我的老家河南,你知道是怎么过年的吗?跟着我一起去看看吧!
每年的除夕早晨,大人们早早起床,家家户户都会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通通的春联、年画、窗花等,贴在大门或窗户上装扮,春联上的吉祥话儿、美丽的窗花、造型不一的年画,让我们瞬间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儿。这一天还会大扫除,寓意是将一年里的晦气全部扫出门,有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意思。
今年的这一天,奶奶和妈妈在家包饺子,准备丰盛的年夜饭。我则约几个小伙伴一起去附近的地方放鞭炮去了。
到了晚上,大家围着桌子坐下,桌子上摆满了美食,有饺子、火锅、腊肉等。爸爸看见我正在吃饺子,于是问我为什么要在春节吃饺子?我想了想回答到:“好像是为了预防耳朵被冻伤。”爸爸笑着说:“不错,饺子是医圣张仲景为了治疗老百姓得的冻耳所制作的。后来不断模仿改良才有了现在所吃的饺子。_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很快就吃完了年夜饭。我们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春晚开播。
除夕,就像一首轻快的乐曲环绕在我的心头,让我陶醉其中。
“过年了,过年了!”我们大喊着,这可是一个最重要,最热闹,最红红火火的节日!我们过除夕总有一些习俗,下面我来说说我们过除夕的习俗。
首先,过年怎么能少了贴春联。这次,可是我自己亲手写春联。我拿来几张红色底的纸,再拿起毛笔蘸墨,便在这红红火火的纸上挥起毛笔,开始了我的书法作品之旅。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未免有些失误。把撇写长了,蚯蚓变成了长蛇,或是手一晃,直直的线条成了上下起伏的波浪……最后写成的作品,简直是“千疮百孔”,“破烂不堪”,所以,只好再写一张。这一张,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认认真真,专专注注地写,一定要写好!终于,一副美观的春联展现在大家眼前,妈妈还把它贴在了我家门口,别提有多高兴了!
下面介绍一下,我们老家东阳的特别习俗——灌糯米肠。顾名思义,就是用糯米灌的肠子。灌糯米肠是个细活,工艺特别讲究,稍一马虎就坏了。如果糯米太多了,就会像***一样,煮的时候会炸掉,但是如果太少了,吃起来就会不香。做好的糯米肠,十分滑,像一条泥鳅一样,仿佛要从我手中逃脱。灌糯米肠给工我们让除夕“年味十足”生活“多姿多彩”。
最后,就是一个最重大的习俗——吃年夜饭。一碗一碗香喷喷的饭菜从厨房中端了出来,有绿油油的青菜,犹如一块块绿翡翠,还有金亮亮的大黄鱼,在灯光的照耀下,像一块金子似的,闪闪发光,还有白胖胖的在年糕,它可是寓义着年年“糕”(高)的含义……这顿年夜饭,我们吃的干干净净,心满意足,似乎还想再吃一次,令人难以忘怀。
中国的节日十分繁多,其中最传统、历史最悠久的节日就要属除夕了。在这一天里会开展许多民俗活动,使大年的气氛更加浓厚,使漫漫冬日生机勃勃,获得新春的气息。我很爱这中国的传统节日——除夕。
除夕这一天早上,蓝天衬托着洁白的流云,仿佛也在期待新春的到来。人们都张灯结彩,贴上对联、挂上倒福、剪好窗花来精心布置自己的屋子。冬天的百官街道变得意气风发、喜气洋洋、热闹非凡,用红红火火的场景、用新年的气氛迎接新的一年——龙年。我也在这个美好的节日中散步在河边,感受新春的气息,期待龙年的到来。
到了傍晚,霓虹初上,节日更是进入了高潮。每个人回家的欲望油然而生,有谁不想早点回家过年?许多回家的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这些车灯也如同一条光龙昂首期盼着龙年。
渐渐地,路上车辆、行人越来越稀少。家家户户也开始吃团圆饭,这是除夕夜的传统习俗,全家一起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吃几颗汤圆,意寓着在新的一年和和满满、团团圆圆。
酒足饭饱之后,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就开始了。那些优美的舞蹈令人痴迷,悦耳的歌声令人动情,精彩的魔术令人赞叹,搞笑的小品令人捧腹,还有那精美炫目的舞台、巧妙的相声令人佩服不已。我坐在床上欣赏着这壮观的场景,心中涌起一种特别的感觉,那是为祖国自豪、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的感觉。
十二点的钟声缓缓敲响,外面的爆竹一声比一声震耳。许多人走出阳台、来到空地,融入这放爆竹大军中。我也不例外,放起了早已准备的焰火,星星点点,灿烂无比。漆黑的夜晚被照得如白昼一般光亮,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放爆竹这也是除夕夜的传统习俗,古代是用来赶走“年”怪,而现在,人们是为了迎新春辞旧岁,祝愿在新的一年里飞黄腾达、万象更新,更上一层楼。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的最后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以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摊”的仪式,击鼓驱逐病疫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除夕是一年中最使人留恋的一晚。除夕之夜,是最为热闹的,天一抹黑,孩子们或者半大小伙子,早已拿着香火,东一声、西一响地放起鞭炮来了,胆大的放大炮仗,年幼的一只手捂着耳朵。,远远地探着身子点,其他小孩两手捂着耳朵,紧张而又焦急地等待着……此情此景,即使人到白头也都还能记得。
除夕的主要活动有三项:吃团圆饭,祭祀,守岁。
春节来临,兴奋的我心里想着可以逛花市,买年画,放烟花,吃美食……喜滋滋地帮妈妈整理着年货。
大年初三,爷爷奶奶给我准备了好多吃的,我最喜欢的是烤羊肉串,肥而不腻的羊肉串,用竹签穿起来烤,金黄色的皮肉,上面撒满了白色的芝麻,渗出大片明晃晃的油汁,肉香飘浮,让人口水直流。烤好了,那色泽就好似红彤彤的火焰一样,色泽鲜艳。我忍不住尝了一口,外面是焦的,里面的羊肉粉红,又软又嫩,再撒上辣椒粉和孜然粉,更是难以想象的香甜,难怪被人誉为美食之王,大家吃了都赞不绝口。
晚上和家人们一起逛花市。犹如古老的花市:有嵌着灯谜的花灯,有各样的纸烟花,也有各种小摊儿,这小摊儿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出来。花灯有很多种,有一律是玻璃的,有清一色的牛角的,还有上面绘画着《红楼梦》《西游记》的各种传奇故事。有的老店在晚上的时候店前挂着两盏灯笼,就说明客人们可以进去参观了。各种各样的灯笼环绕,让人看了眼花缭乱。
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一阵轰隆隆的声音,一会儿又噼里啪啦地响在空中。先是变幻成了一朵花,接着就像流星一样划过,色彩缤纷,光芒四射,让人忍不住惊叹几句。又连续放了几个烟花,各色烟花在天空中飞过,像是一瞬间的星火灿烂一样。我闻到了烟花的独特的味道,这烟花有浓浓的年味儿。有小孩拿着烟花在手中摇晃,像一个彩色的光圈,一会儿就消散呢,还发出“嗤嗤”的声音,烟花真是让人赏心悦目呀。
春节我最喜欢家人们坐在一起,边听着鞭炮声,边看着绚丽多彩的烟花,还品味着好吃的羊肉串……我喜欢过春节。
等啊等,盼啊盼,终于等到了一年中的最后一天——除夕,也就是大年二十九,今年没有三十。满溢着喜庆和温暖的春节是炎黄子孙心中永远难以割舍的符号。
早上,我刚起床,就听见厨房里锅碗瓢盆唱起了交响乐,原来是爸爸在杀鸡,准备祭祖宗。我快快洗漱完毕,来祭祖宗。首先,摆上一只鸡、一大块猪肉、两碗饭,舀饭时,爸爸特地交代我:“ZZ啊,舀饭时要一勺舀,不要添勺啊,记住啊。”我点点头。舀好饭后,烧上三柱香、两根蜡烛就行了。然后,我们一家人陆续向祖宗拜了三拜,求他们保佑我们全家幸福安康、团圆和睦、和和美美,保佑我学习进步。
中午,开始贴“福”字和换对联了。首先,先贴对联,对联有什么“一帆风顺”啊、什么“横财就手”啊等等,在每个房间的门上都贴。然后,就贴“福”字了。因为我不够高,所以由妈妈来贴。妈妈告诉我:“这个‘福’字必须反过来贴,看见了的人都会说福倒了,讨人家说句‘福到了’的吉利话,寓意福到了的意思。”我点点头,原来,新年之始盼的就是“春满人间福满门”。
晚上,我们全家换上新衣后,就到奶奶家准备吃年夜饭。吃饭时,丰盛的菜肴摆满一桌但这几年来,合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享受满桌的佳看盛撰,也享受着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冷盆、热炒、点心……还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有鸡有鱼,鸡和“吉”谐音,鱼和“余”谐音,是象征“吉庆有余”,也喻示“年年有余”。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效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烈火烹油”。桌上有羊肉,表示“吉祥”、“祥和”;还有生菜,寓意“生财有道”;最后是一碗汤圆,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团团圆圆。
“当——当”钟声响了“拜年了,拜年了!”吃罢团圆饭,孩子们都会守在长辈旁边,等待着长辈们发压岁钱。我祝奶奶身体健康,福如东海。奶奶祝我健康成长,祝爸爸妈妈事业有成,恭喜发财,红包拿出来。爸爸妈妈哈哈大笑,他们祝我学业进步,我笑嘻嘻的收下压岁钱。我心满意足地接过压岁钱。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中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在古代的中国,一些_官员甚至放囚犯回家与家人团圆过年,由此可见_团年饭_对古代中国人是何等的重要。
家庭是华人社会的基石,一年一度的团年饭充分表现出中华族家庭成员的互敬互爱,这种互敬互爱使一家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家人的团聚往往令一家之主在精神上得到安慰与满足,老人家眼看儿孙满堂,一家大小共叙天伦,过去的关怀与抚养子女所付出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这是何等的幸福。而年轻一辈,也正可以借此机会向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感激之情。
孩子们在玩耍放鞭炮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了,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_劈劈啪啪_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说到除夕的刀砧声,邓云乡撰写的《燕京乡土记》却记载着除夕一个十分凄凉的故事:旧社会穷人生活困难,三十晚上是个关。有户人家,丈夫到三十晚上很晚了尚未拿钱归来,_家中瓶粟早罄,年货毫无。女人在家哄睡了孩子,一筹莫展,听得邻家的砧板声,痛苦到极点,不知丈夫能否拿点钱或东西回来,不知明天这个年如何过,又怕自己家中没有砧板声惹人笑,便拿刀斩空砧板,一边噔噔地斩,一边眼泪潸潸地落……,这个故事让人听了。确实心酸。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盛馔,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_鱼_和_余_谐音,是象征_吉庆有余_,也喻示_年年有余_。还有萝卜俗称菜头,祝愿有好彩头;龙虾、爆鱼等煎炸食物,预祝家运兴旺如_烈火烹油_。最后多为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这天,即使不会喝酒的,也多少喝一点。古代,过年喝酒,非常注意酒的品质,有些酒现在已经没有了,只留下许多动人的酒名,如“葡萄酒”、“兰尾酒”、“宜春酒”、“梅花酒”、“桃花酒”、“屠苏酒”等等。
扫尘
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年画
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随着木板印刷术的兴起,年画的内容已不仅限于门神之类单调的主题,变得丰富多彩,在一些年画作坊中产生了《福禄寿三星图》、《天官赐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迎春接福》等经典的彩色年画、以满足人们喜庆祈年的美好愿望。我国出现了年画三个重要产地: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和山东潍坊;形成了中国年画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国现今我国收藏最早的年画是南宋《随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的木刻年画,画的是王昭君、赵飞燕、班姬和绿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一幅《老鼠娶亲》的年画。描绘了老鼠依照人间的风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场面。民国初年,上海郑曼陀将月历和年画二者结合起来。这是年画的一种新形式。这种合二而一的年画,以后发展成挂历,至今风靡全国。
爆竹
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现在,湖南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浙江温州等地区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花色多,品质高,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同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由于登门拜年费时费力,后来一些上层人物和士大夫便使用各贴相互投贺,由此发展出来后来的“贺年片”。
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压岁钱有两种,一种是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另一种是最常见的,即由家长用红纸包裹分给孩子的钱。压岁钱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时,由家长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头底下。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
除夕在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每一年的最后一天晚上就是除夕了。在这一天,爆竹声声响,烟花处处开。
除夕晚上要吃饺子,寓意团团圆圆,平平安安,甜甜蜜蜜,再配上自制的蘸料,简直是人间美味了。这一天,人们可以放下所有的坏心情,释放所有的压力,悠闲自在,乐此不疲。到了晚上,才是重头戏。
除夕因位于其年之末,人们便更加有兴趣。再加上美味可口的食物和长辈们送出的红彤彤的压岁钱,小孩子们是“吃嘛嘛香,喝嘛嘛乐”了。大人们也不例外,他们可以放手自己的孩子,任他们肆意逍遥,只要注意安全。然后自己找个麻将摊玩上两把,输赢亦是快乐。有的不赌钱,就“赌”胃,找上几个好友,买上几瓶价格居中、上得了台面的酒,再配两个小菜,人间天堂啊!
老人们终于不再孤独,儿孙在庭院里疯玩,老人们就坐在一旁看着,时不时警告上几句,要小心些;或和几位老友聚在一起玩扑克,不拿钱,就图个快乐。
小孩子们最为猖狂。手里捏着打火机,兜里揣上几盒炮,尽管有些恐惧,也要放上一盒。虽然家长叮嘱不要玩炮,不要***,可到了这时,好奇心胜过了妈妈的话,必定要玩。这是男孩子们的活动,有些女孩或许也会参与。再来说说大部分“仙女”们都在干嘛,她们到了过年也不安静,小的到处抱大腿要红包,再拿去买糖;大的则聚在一起跳皮筋,讲故事。
可是,如今这个时代,电子产品高端又实用,过年没了热闹的气氛,刷视频,玩游戏等等,占据了一整天。年味走远了,真的回不去了吗?
今年,希望热闹一点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贴春联: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再简化为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春联的另一是春贴。古人在立春日多贴“宜春”二字,后渐发展为春联。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据清人陈尚古的《簪云楼杂说》中记载,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幅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但庙宇用黄纸,守制(服孝未满)用白、绿、黄三色,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绿纸,第三年黄纸,第四年丧服满才恢复用红纸。因满族尚白,清宫廷春联用白纸,蓝边包于外,红条镶于内。
除夕快要来了,大家一家忙得马不停蹄。姥爷天天都要去办点年货,到超市、菜场买些东西。我与父亲去买烟花、爆竹等。母亲和姥姥则在家打扫清洗,筹备迎除夕的到来。
姥姥在家做年糕,五香肠累得汗流夹背;母亲在家洗窗帘床单,累得腰酸背痛;我就在家给大人打杂,弄得我成了一个“大花猫”。虽然一家人忙里忙外,累得不堪一击,可每一个人脸上都挂满了笑容。
除夕来了,早上七点,大家全家起床,个个换上新装,喜气洋洋。父亲拿着对联,还有倒‘福’,贴在门上。母亲拿着花筹备插在花瓶里。说是筹备迎接除夕。
中午到了,母亲和姥姥筹备了一大桌的饭菜,真是把我乐坏了。我急急忙忙把爆竹、旋转地雷等拿到屋外让父亲燃放。砰……,午饭开幕了,大家高开心兴的吃着,那甜蜜的笑容挂在大伙的脸上。
刚吃完午饭,舅舅一家就到家来拜年,大家开心的接待了他们。大家有说有笑的聊了一个下午,看到大伙如此的彼此关心他们,我霎时感到欣慰无比。
夜幕即将来临,大伙围在圆桌前,看着这桌美味佳肴,我都不禁流下口水。姥姥在向大家祝福,舅舅开始说祝酒词:祝大伙新年快乐!身体健康!心想事成!万事胜意……
吃过晚饭,大家围坐在一块看精彩的春晚。在那一个个精彩的节目的背后,凝结了演员的汗水和智慧。
到了深夜十二点,父亲点燃了烟花。那一朵朵绽放的花朵太美了,在这里我许下了两个愿望:一个愿望是,我期望在新的一年里大伙都幸福。二是期望大伙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烟花放完之后,香喷喷的饺子来了,大伙争先恐后的吃着一个个像金元宝的饺子。除夕匆匆来到,又匆匆离去,但直到除夕已过去几个月了,我还沉浸在甜蜜的幸福之中。今年的除夕你快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