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在我眼前不停地变换着,我看在眼里,享在其中,细细品味着。
在一场茫茫的大雪中,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题记。
寒冷的冬天已早早的过去了,可我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在一个春风习习的春天,竟下了一场令我们喜笑颜开的春雪。
傍晚,坐在窗前发呆的我亲眼目睹了雪的降临,轻飘飘的雪花像落叶一样随风飘荡,最终落在大地上,房顶上、窗台上,也落在了我们的心中,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我看着一片片的雪花落在窗前,一不注意,窗台上的积雪已经有“半尺”高了,白皑皑的雪把窗台覆盖了,就像水装满了杯子的表面,那种仿佛随时都会溢出来的饱满。
已经深夜11点了,可楼下依然有小朋友在玩耍的欢乐声。看向天空,原本黑乎乎的夜晚变得如此明亮。月光通过雪地的反射被泼洒在空气中,这颜色就像夜晚的夕阳,也像西红柿炒蛋,更像清晨的暖阳。
一层层雪落在树梢时,树枝开始摇摇欲坠,树枝被压得弯下了腰,有的还被压断了,落下来横挡在了马路中间,裸露着的树枝就好似裸露着的血淋淋的骨头,看着就替大树疼痛,却只能发出无声的呻吟。
在这场无情的春雪之中,虽然环境变得恶劣了许多,但却没有一棵小草在雪中死去,只有这样,它们才能更加适应环境,在春天绽放光芒!
闷热的傍晚,凝滞的空气,窗外蝉声,蛙声一片,甚是心烦。:蓦然间一阵银光闪过,紧接着雷声轰隆轰隆而至,电闪雷鸣之后,大雨如期而至,其阵势犹如天神劈开天空,将天河之水引入人间。
狂风怒吼,忽的吹开了门扉,豆大的雨珠砸到地面,溅起银珠点点,狂风袭过树干,吹折枝丫,吹落树叶。
在傍晚,奏起一曲哀乐,在豆大的雨点之下,行人丛丛忙忙,奔跑躲雨,隔壁邻居家的孩子确突然拿着伞跑了出去,他的妈妈在屋内大声说到“跑慢一点”
大雨猛烈的敲打着屋顶,冲击这玻璃,在这夜幕降临之际,奏出一曲动人心弦的乐章。点点水珠突破了窗户的层层阻隔,蜿蜒曲折,缓缓前进,在墙壁上留下一到到水迹。
正在窗外看雨的我,忽然看见了邻居家的小男孩,穿着小黄鸭的雨衣,拿着一把雨伞,小心翼翼的帮楼下一株玫瑰花苞遮雨,出于好奇与无聊,我便拿上雨伞出门走到孩子旁边询问,男孩说这是他从爷爷家带了的,即将要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不能受到损坏。男孩的爸爸下班回来了,父子两人好似心有灵犀一般,父亲从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折叠遮雨棚,在帮玫瑰花撑好遮雨棚后,父子两人便一起说说笑笑的回家了。
夜幕降临,振奋人心的铿锵乐章慢慢的变得舒缓起来,犹如平静,温馨的助眠曲,抚慰着身心疲惫的人儿。随着雨滴而来的还有丝丝缕缕的香气,清清淡淡,难以追寻。
看向窗外大雨渐缓,两旁的花朵都展现出一种雨打风吹去的凄凉之感,而那一朵玫瑰花苞确在风雨之后洗去尘埃,慢慢的舒展开枝叶,蓄满精力只为绽放作准备。
“叮咚,叮咚”随着门铃的响起,一阵香气袭来,是给妈妈买了花到了。
大家都知道,日食是百年都难得一遇的天文奇观,有些人活着,一辈子都不能见到这般绚丽的美丽景致,所以,千百年来,日食,一直是人们的探索对象,也一直是我们内心的渴望和梦想。
我也很想亲眼看看日全食。可是,妈妈提醒我:“孩子,其实你早就看见过日食了,只不过你那时才六岁,记忆模糊罢了。”听妈妈这么一说,我的脑子顿时像擦亮了一根火柴,里面遗失已久的一帧帧画面都回来了。真的,那还是一年盛夏,那天下午,我真的邂逅了一场日食。
院子里很安静,我和哥哥跟着当时年迈的奶奶坐在凳子上,正在择菜。因为天气阴暗,没人陪我玩,所以我有些闷闷不乐。“好了,别生气了,好好做事。”奶奶提醒我。“噢。”我低着头,继续择菜。
突然,我发觉周围的景物都暗淡了下来,就连我身边的哥哥和奶奶的影子都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而且,这种暗淡不同于以往的天色阴沉下来的那种黑,而是一种奇怪的黑暗笼罩了周围,让人觉得有些压抑。我抬起头,发现天空也在发生变化。
先前直射着我们的那刺眼的太阳,此刻正悬挂在天空,蓝天顿时变了颜色,不再是先前的明媚,而像是一位画家用笔把天空的颜色改变了。周围的云层也都不见了。我还来不及反应,那好似一个红色圆盘的太阳又发生了让我们始料未及的变化:它仿佛被什么东西啃住了,消失了一大半,慢慢地,又褪去了一点光亮,一点一点,一半一半,太阳由最初的样子变换成一个被咬了一半的大饼,又变成一弯细细的月牙儿,最后,是剩下了一个小小的圆点在那里。
天空顿时黑了下来,完完全全黑了下来,这黑色,就像给天空泼了一桶墨,让人感到可怕,也让人震惊。我和哥哥呆呆注视着眼前不过几分钟的画面,半天发不出声音。我们看了看表,这时候不过才下午四点半,而此刻的天空,已经是黑夜。
“哟哟!天空在变魔术了!”我和哥哥手拉着手在院子里大喊大叫。旁边,是奶奶笑而不答的脸。
时间过去了好几年,我这才醒悟:那一场天空变的魔术,其实就是震惊世界的日食!
在故乡的田园间散步,竟不知不觉,又遇见了这一墙的蔷薇。
它旧了。在这有了裂痕的老墙上。这墙是荒芜的院子中的一堵,白色泛了黄,还留下了许多光阴的痕迹,它怕是被过去遗忘了的,孤独地立在这里。
蔷薇是从墙后面探出来的,它们寂寞地趴在墙头上。看得出,它们曾经都那样粉嫩,嫩得要滴下来似的。现在,他们的粉色旧了,泛着黄,蒙了一层时光的尘埃。
它们是那样美,美得怅惘,美得蚀骨,美得让人横生悲伤来。我竭力想用语言来形容出来,却没有一个词能恰如其分地描述出来。我也舍不得出声,怕毁了这寂然而哀丽的气氛,便始终只是看着,无言,无言。
我开始慢慢地会议那些温暖又略带哀伤的往事来,它们像这些旧蔷薇一样美丽又寂寞地躺在心底。回忆的时光是昏黄色的,它微微照亮了我心,有没有惊醒那些不愿醒来的记忆。一切都沉默着,充斥着神秘。
一阵微风悄悄拂过鼻尖,一种朦胧的`香气充满肺腑,我在这忧伤的香气里捕捉到了一星点熟悉的气息——那是嫩蔷薇浓郁的香,而这是旧蔷薇蒙着光影的香。这香显得有些内敛,但我仍不会上前去收集更多味道,因为这份清雅与朦胧才是醉人的地方,多一分则艳,少一分则淡。我也不愿上前去细细观赏或轻轻抚摸它们,要是抚掉了许多光阴下来,这美好到不容一丝破坏的氛围也要如梦幻月,终究只是沫影罢了。
可这花,最后会怎么样呢?是散成泛着昔日的粉的黄色花瓣孤寂地落在老墙根,还是任时光老去仅是趴在墙头变黄?显然我不得而知,但我也着实不愿得知——没到一种境界是不忍看其结局的,免得一阵空欢喜,到头来倒是横生悲寂。
所以,任它们随着时光老去,化成梦的精灵,让我在睡梦中再次遇见那一墙旧蔷薇吧。
秋天,收获的季节,带给我们的是幸福,是喜悦,是陶醉。
小草不知什么时候脱掉了嫩绿的衣裳,换上了金黄色的衣冠。给大地带来了无边的风景。松树最臭美了,不舍得脱下那绿衣裳,穿上那闪闪发光的帝衣,坚强不屈。
秋天的夜空那可是赞不绝口的。满天繁星,一闪一闪的,连在一起犹如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项链,像迷梦一般,看到这我便想起一首童歌“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中秋到了,我们可以看见那犹如白玉盘的中秋月,那么洁白无瑕,晶莹剔透,显得那么有魅力,有时也能看见一个影子飘过,人
马上就凌晨了,公鸡就高高地站在屋顶上,好像一位高高在上的帝皇,仰起头,大声叫:“喔喔啼”。这几声叫声就能把沉睡在床上的人民叫醒。天渐渐亮起来,就能看见一群农民来到了果园,有女的,男的。他们带着梯子、篮子,一起来到那儿,男的摘果子,女的选品种,安排的真有顺序啊!看到那摘下来的苹果、梨……就想流口水。看到果农的院子我简直陶醉在这神奇、迷人的秋色之中了!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夏天是美丽的,但饱含丰收喜悦的秋天更加可爱!
经过长达三小时的车程以后,我们一行人终于浩浩荡荡的开到了黄山山脚下,因为要赶时间,所以我们来不及休整,匆匆用了午饭后就准备开始上山。动身前,导游特意提醒到,一定要买好雨衣和干粮,因为山上天气多变,与说来就来,必须有防御措施才行,而且我们明天早上还要去黄山的最高顶看日出,如果明天一早再动身上山,那可就迟了,所以我们晚上必须得住宿山上,而因为毕竟是在山上嘛,条件有限,所以是不提供晚餐的。于是一行人老老少少都开始给自己的包里装着这两样必备品。我和爸爸一样都没带,这可急坏了我们,我一眼瞥到路边有个兜售杂货物的小店,便拉着爸爸一起去买。这是,爸爸瞧见店里有卖黄山拐的,便也想去买一个。但我怕别人看见笑话我们,就执意不要。可我到底是拗不过爸爸,不管我找什么借口搪塞,爸爸都解释得有板有眼的,于是我只好买了一个,而且同时在心里想到,如果有人笑,就说这时代给同学的一个小纪念品吧。
我们准备好登山用品,便随着导游齐齐来到后山的索道口。在来黄山的路上,我们就一直听导游说,黄山是后山险峻,前山秀丽,以至于在来到索道口要坐索道上山时,我们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实在是太险了嘛,这么险的山,谁敢去开发呢?只好任其一直险峻着。
以前在很多登山景点中, 可等我见到黄山的缆车后,才不得不惊叹叫绝。那鱼我之前坐过的缆车都不一样,以前坐的那些缆车,一个距离一个就只有那么几米,小小的空间,最多可以坐四人。而眼前的缆车,显然要比那些小缆车大许多,可以坐的也不只四人了,我快速的看了眼说明,好像是说,此缆车可容纳一百人左右。最令人吃惊的是,整整那么长的索道上就只有我们这一个缆车,我想,大概是怕危险吧,毕竟要这么多人呢,万一出事故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估计是等着一辆安全抵达了,才会再发一辆吧。
容不得我多想,缆车就载着我们缓缓开动了。缆车的速度并不快,可到底是五岳之一的黄山,即使是坐着这么平缓的缆车,我也依然能感到黄山山峰的波澜起伏。正当我习惯了缆车保持半倾斜的状态慢慢上升时,缆车乍一下又开始往下滑去,这猛地一晃,引得全车人都惊呼起来。在我还处于惊吓之中时,只见周围的人都拿起相机开始拍照,我也忙拿出相机,同他们一起一边拍照一边欣赏着黄山的奇景。放眼望去,四周青松一片,远处的高峰一座连一座。记得导游来时曾说,黄山共有七十二峰,各峰有各自的特点,各峰又积聚了其他名山的姿态。我在半空中向下俯视、向远眺望,仿佛真的见到了好多好多名山。
出了缆车,我们就真正踏上了黄山,还真如导游所讲的,黄山的气候十分宜人。清风徐徐,绿荫绵绵,许多穿的薄的人都开始往身上加衣服,谁都不敢想象,这酷暑时节还有如此凉爽的室外温度。
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叫做“排云亭”,一个普普通通的小亭子,可这却是一个难得的观景好地方。我们一起向下望去,峰与峰底之间夹出一个细窄的几乎看不见的峡谷,绿谷深不见底,一旁的导游告诉我们,那叫“西海大峡谷”,现在正在筹建中。导游把手中的旗子指向绿荫中一条曲曲盘旋的小路,然后对我们说道,那就是通往“西海大峡谷”的路,一会给大家一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能走多远就走多远,但一定要记住一小时以后在这里集合。
还不等导游说罢,我便率先向下走去,一下子冲在了众人的前头。我沿着这条路向前走去,匍匐下了一会山后,又变成了耗人体力的上山路,走着走着,我就有些撑不住了,也没有了刚来的那股冲劲。我回过头一看,爸爸还有好些人早都走不动了,有多半的人都已经坐在原地歇着了,只剩下我还有少数几个人还在坚持着。我们歇了一会儿后,又继续往前走去,不多久就见到了一个奇景,两块大石斜斜的靠在一起,中间夹出一点点缝隙,而脚下的路,就是传向那里面的。我一步步稳稳的走过去,只觉得凉风习习,一个趔趄手一把扶住石壁,感觉潮潮的,再仔细一看,石壁多半都是湿的。我们不觉奇怪,因为没看见这附近哪有水哇!
除了山东,又是好一段上山路,我们向前看� 奇怪的是,顺着这条路向前看去,居然也可以看见“排云亭‘。呵,原来这是条环山路啊!目标在望,即使我们都累得走不动了,但还是拿出少许干劲,往回走去。在湖区的路上,我瞧见不远处有个大胡子的老外在拍风景,于是我便走不动了,想和这个面善的老外合张影,眼看老外就要走了,我们几个还是没有人上前去打招呼,我便心一横,硬着头皮说了一句‘hello。’老外先是一惊,随后向我笑了笑,我便像是受了鼓励,不太熟练的说了句:‘CanItakeapicturewithyou?’(我能和你照张相吗?)可我立刻就焉了。原来,不只是我太紧张了,语速太快,还是语法有问题,还是怎么怎么地,在,可我和十几个人却依然选择走下去。在下山的时候,我们都一咬牙一步步坚持着。下山的路不比上山的路省多少力,再加之还没有导游(导游带领大多数人坐缆车去了),可我们中没有一个人喊累或说走不动了,我和爸爸一不小心把脚崴了,也一步不停的紧跟着大家,在苦苦走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我们终于下到了山脚下,与大部队会合了。
坐上驶离黄山的汽车,我在心中呼喊道,“黄山,我来了!黄山,你被我征服了!”
夏天是一个炎热而欢乐的季节。夏夜是一个凉爽而宁静的时光。
傍晚,火烧云上来,同学们放学而归。有的孩子在田野里欢快地玩耍,追赶着牛群;有些爱音乐的小孩子,坐在树下,静听蟋蟀与小鸟表演的合唱曲;有的孩子在河边,玩弄着河边的鸭子,有的骑在鸭子的身上;有的把鸭子的头按进水里;甚至还有的孩子们把野鸭捉上来,赶进自家的竹笼……
千姿百态的火烧云就像被泼一盆水,渐渐暗下来。与此同时,在田地里忙碌一天的农民伯伯们纷纷回到家里。
夜幕缓缓地走来,雨点般的星星紧跟在后面。它们走不久,就停下来。那蓝得出奇的天空是那么的美丽;那么出奇;那么迷人。星星如宝石一样挂在夜空,闪烁着晶莹的光芒。数不胜数的星星比调皮的小朋友一样可爱。
河里的野鸭回到洞穴,垂下头,在河下找东西吃;田野里的牛,正在一口一口地吃着那新鲜而甘甜的青草。人们把饭桌饭椅搬到院子里,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小鸟是他们的清洁工,吃着地上的饭粒。
人们吃过饭,还是坐在椅子上,并没有想离开的样子。看他们的表情,好像是在等什么似的。过不久,一阵阵歌声飞跃过来;鸟儿在空中飞翔,做出优美而惊险的动作。忽然盘旋而上,忽然垂直降落。
夜深,野鸭、牛、鸡、马都不在吵闹,回到它们的家,沉沉地睡,人们也睡。此时此刻,房前屋后都变得非常宁静,街上一个行人都没有,田野里风刮着白花花的荞麦花,吹起的花粉向雪一样纷飞着。正如古人所说的夜晚:“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处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啊!夏天的夜晚真是一段多么美妙的时光呀!
生态园是一个小花园,里面有花有草,小动物也在里面安家落户。
一进生态园可以看到一个池塘,池塘里有小蝌蚪、小金鱼和小鸭子。小蝌蚪在池塘边成群结队;小金鱼被脚步声一吓,便沉进了水里;小鸭子在水里自由地觅食。
再走一段石子路,前面有花圃、有种水果蔬菜的小农场,右边有一个动物区,养着有猫、狗、兔。为什么小动物要在小农场的右边呢?大概是工人们方便给小动物吃东西。农场的左边有一片沙子,沙子里藏着贝壳,有很多时间的时侯我也会来这里找贝壳,不只有贝壳,还有鱼鳞、鱼骨头,鱼牙……有时侯同学们都挤在一起找贝壳,一不小心,小脚就踩到了湿漉漉地泥巴。
生态园里最美的地方是大花坛。大花坛中间就有一丛菊花,一到秋天,菊花丛中就有许多小蜜蜂在这菊花上采蜜呢!也有一些农民摘下几朵菊花来泡茶。菊花旁边有小花朵,那些小花朵环抱着菊花,小花有不同的颜色,第一片小花朵是红色,第二片是黄色,第三片是蓝色。中间粉色的小花朵摆成了“生态园”三个大字,它是多么耀眼啊!
我们学校的生态园美丽吧!不信你可以来参观一下。
一片片的各种形状绿叶开始慢慢地从中渗透出一种惨淡的深黄色,不久变成几张干涩的枯叶,我似乎渐渐理解悲秋的`那些情怀,毕竟陪伴了大半年的绿叶,也要转瞬化为尘埃。转念一想,倒也没有人能逃脱这样看似可笑的宿命,或许我们所有恃无恐的,只是比绿叶那么稍稍长一点点的生命。最终,我们也将散落在泥土里,幻化成尘埃。
今天,当母亲告诉我,今天开始了立秋,或许是感叹着时光在不知觉间的悄然远逝,亦或许仅仅是缅怀那条在鱼缸中死去的小鱼。不知为何,一种悲凉爬上心中,占领了我的大脑,或许有一种恐惧。但悲凉过后,将目光放大,眼前的却又不失为一副美景,各色的叶,纷纷扬扬,洒在阳台上,汇聚成一道道完美的图案,让人不知觉间沉浸在了姹紫嫣红过后这种单纯的美丽之中去。鸟不再那么叽喳,反而变得安静沉稳,只是扑腾着翅膀,悄然从空中划破了那原本的寂寞。
或许这仅仅是单纯的美景,正如秋天那么纯洁,直率。但让我看到的却是古人眼中闪烁的波动,是诗意的波动。虽然没有山,但却有水,有鱼、有竹、有鸟,或许便已经可以算作都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人神往,也令我开始感叹。为何悲秋,或许从树枝上采集下的瓜果早已用它们的香醇来证明它们的执念。秋,如此美丽动人,如此单纯可爱!她将她自己的生命,化作无数星星点点的新生,来借此证明她的完美存在。
打开玻璃窗,静静地为那条刚刚死去的鱼儿祈祷,继而让它安静地沉睡在深沉的土壤深处,将一切在这个世界上的不快抛开,安安静静地获得新生,或许它会变成一粒种子,一粒枝头上的种子,一个秋天的孩子。
秋,如此美丽,何苦悲秋?
俗话说“一年之季在于春”果然不错,春天太美丽了!今天下午,老师带领我们三年级同学一起去政法找春天。
一路上,只见小草从地上探出头来,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树木才抽出几片叶子。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有的像小花猫,有的像花……千姿百态,有趣极了!
我们到了政法的毓秀湖,每一眼就看到了柳树姑娘,它远看像一把把大伞。千万片柳叶,挤满了纤细的柳枝,柳枝千条万条,轻拂绿波。在春风的吹拂中微微摆动,那羞涩、飘逸的情态仿佛是一个窈窕少女。你瞧,春天的第一个使者来了,它就是燕子。燕子正在表演呢,有的斜着身子,在天空中飞,有的横掠过湖面,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桃花也开了,颜色有的粉得如霞,有的红得似火,有的白得如雪。我觉得有一种白里透红的桃花最神奇,雪白雪白的花瓣上,被春风给花瓣抹上了粉红的胭脂。桃花的姿态很多,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展开了,还有的是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最后我们上了湖中的继业岛,这个岛是圆形的。那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山茶花。山茶花盛开着足有碗口那么大,像在比赛一样,比谁开得艳,谁开美!
春天确实如朱熹的诗中写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