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
关键词: 普遍联系 廉价报 教育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思辨的方法是我国新闻历史研究和教学的传统方法。在我国出版的外国新闻传播历史类教科书,现已经过全盘照搬外国新闻历史书籍的阶段,发展到本土化阶段。但外国新闻历史史实浩如烟海,目前我国任何一本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都不能将所有重要新闻史实都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除讲授基本史实和发展规律外,还应该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分析新闻历史史实的能力,让学生探讨感兴趣的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教师善加引导,以达到提高研究水平的目的。普遍联系的观点就是外国新闻历史教学和研究中,适用性强,并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工具。
一、普遍联系基本原理
联系是哲学范畴,通常指事物或现象之间及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相互连接、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相互关系。联系不是个别事物之间暂时的、特殊的关系,而是一切事物、现象和过程所共有的客观的、普遍的本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发生联系;世界是万事万物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体现普遍的联系。
二、普遍联系的宏观应用
运用马克思主义普遍联系的观点重新审视外国新闻史教材,不难发现其中的问题。如以往的外国新闻史教材体例,要么是以时间为经线,以新闻媒介形式为纬线,进行历时研究的国别体;要么是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为经线,以国别为纬线,进行共时研究的断代史。两种外国新闻史体例各有所长,比如国别史便于让学习者抓住一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历史脉络,符合认知心理规律,易学好记;而断代史便于让学习者对同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新闻事业现象进行比较,分析总结各国新闻事业发展规律和不平衡性,有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两种体例之所长恰恰是对方之缩短,而且一般不能互相补充,只能通过教师引导,尽力弥补教材的不足之处。如果将普遍联系的观点渗透到外国新闻史教学和研究中去,可在历时研究中兼顾共时研究,或者在共时研究中兼顾历时研究,发现新问题,总结新规律。
三、普遍联系的微观应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的统一性是无限多样的,世界的普遍联系与此相一致,也包含丰富的特殊性的普遍联系。而区别在本质上也是联系的一种方式,即以对立的方式发生的联系。一切事物都同其他事物既相区别,又相联系,二者的辩证统一体现了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具体史实,既能找到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又能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差异,真正在认知领域“同化”此知识点,达到“掌握”的程度,而且不“遗忘”。比如以往的外国新闻史教科书通常使用共时研究的方法,分析廉价报的产生原因,并将原因归结为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变革,还往往从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城市化和商业化等方面详细分析。这或可解释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廉价报产生的总体原因,却不能解释为什么最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其廉价报的产生和早期发展状况不仅落后于其殖民地――美国,而且落后于隔海相望的法国。因此,应该使用普遍联系的观点重新审视这段历史,引入历时研究的方法具体分析各国国情。比如就受众素养而言,欧洲各国呈现明显的不平衡特点。英国虽然1861年的《教育法典》明文规定了“小学教育的‘阅读’‘书写’‘算术’的教学内容和要求”[1],但并未使英国的初等教育有长足进展。直到1870年《初等教育法》的颁布才真正改变英国初等教育的状况。该法案主要涉及小学的数量和质量、入学的年限和开办小学的资金来源等方面的内容。此后,英国几次修订和补充该法案,使其义务教育的普及率大大提高,有的地区甚至普及初等义务教育。至此,英国才拥有了大量能够读懂新闻的潜在受众。而法国1833年颁布《基佐教育法》,主要内容是:国家有权征收特别税款作为教育经费,在全国普遍设立小学;在各省设立师范学校培养初等学校师资;设立小学教育鉴定委员会,规定所有小学教师必须接受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才能任教该法案的实施是法国初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步骤,推动了法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发展。而1881年颁布的《费里法案》其要旨是宣布实施普及、义务、免费和世俗的初等教育;规定儿童6岁入学,初等教育为义务教育;小学和学前教育是免费的;废除法卢法案中关于教会对学校的特权,取消公立学校的宗教课,改设道德和公民教育。该法案为近百年间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大洋彼岸的美国于19世纪20年代后致力于公立初等学校的建立与发展,并形成公立学校运动,实施普遍的国民初等教育。主要是设立州教育委员会;建立地方税收制度,筹集办学经费:兴办公立小学;制定义务教育法,推行免费义务教育等。由此可见,美国的免费初等教育普及明显早于英法,更早地为廉价报兴起提供合格受众并培养潜在受众群的阅读习惯。
除受众教育水平因素之外,新闻事业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一方面受经济基础制约,另一方面还受本国政策影响。比如英国的“知识税”在1712年到1861年的150年中,钳制了报业的发展,廉价的逃税报纸虽然在民间发行,但面临随时被当局取缔的危险,广告商也不可能信任可能会被查禁的报刊,广告额较少,使得英国的廉价报举步维艰。而美国殖民地政府1765年颁布印花税法案,比英国本土推迟50年,该法案只实施1年,英国政府就因殖民地各界的抗议、指责而被迫撤销。同年制定的汤森法案,规定征收的税种中包含纸张税,仍有三分之二的报刊抵制这一法案。此后1776年爆发美国独立战争,英国殖民当局的纸张税自然不了了之。美国独立后,1791年通过了《权利法案》规定:国会将不制定任何法律――剥夺言论或新闻出版自由。因此,美国报业在1791年之后,就获得更宽松的政策环境和法律环境。在相似经济条件下,美国的廉价报发展自然比英国更有优势。
综上所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对外国新闻史史实进行教学和研究,普适性强,可操作性强,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哲学工具。
参考文献:
我家有一个爱看新闻的人,那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说,读高中的时候因为要考时事政治而关注新闻,慢慢地看新闻就变成了他的一种习惯和爱好,每天都要抽时间看新闻,哪怕是累得只想躺着,他也要躺在沙发上看着新闻入睡。我没说错吧,我爸爸绝对是个新闻迷。
爸爸看新闻可有特点了,有时会哈哈大笑;有时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有时又微笑又点头地;有时还会莫名其妙地生气,妈妈跟他说几句,他还会跟妈妈吵架呢,这真叫那个看得投入呀!更可气的是当他要看新闻的时候,我就别想再看我心爱的动画片了,用哭哄他心疼我也不管用,到了新闻时间我只能可怜巴巴地一边呆着或玩别的。
看,爸爸又在看新闻了。看着看着,只见他皱着眉头自言自语地说道:“怎么还没找着呢?”。是什么让他这么担心呢?我跟着看看电视,也看不懂,就问爸爸怎么回事。原来是马来西亚的客机失事,搜索了好长时间都没找着,飞机上有一百多名我们的同胞,家人们担心极了。
我安慰着爸爸说:“爸爸不用担心,您不是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强地站起来。我相信,只要他们团结在一起,就一定能找到线索。”爸爸听后没说话,摸摸我的头把我搂在怀里一起看电视。
靠在爸爸的怀里,看着电视里那些焦急的人们,我觉得自己好幸福!我爱我爸爸,一个爱看新闻的爸爸。
关键词:初中;资源;延伸;知识;焦点;新闻联播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7-0211-01
目前,随着农村初中校点布局调整,国家义务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及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已成必然,寄宿制学� 农村寄宿学生中,留守学生居多,介于条件的限制,他们了解国事、天下事的机会处于相对隔绝状态,上网聊天、玩游戏成为了他们的爱好。由于上述原因,造成现在的初中生对中外大事知之甚少,不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也不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笔者愚见,应将《新闻联播》作为初中课程资源的延伸,引发学生对中外大事的关注,对初中各学科知识的补充,收看新闻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为祖国建设学习的信心,从小立大志,为祖国好好学习,从而达到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新闻联播》作为初中课程资源的依据
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每天晚上七点到七点半的《新闻联播》是一个综合性的节目,它不仅及时向公众传递新信息,而且几乎涵盖了初中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的相关内容,可以说是新课程的延伸和补充。
首先,对于政治学科而言,《新闻联播》及时为课堂教学提供新的信息和论证素材,让学生了解当今世界的发展动态,引发学生对当代热点、重点、焦点问题的哲学思考。同时它又为复习考核给予导向和启发。纵观历年初中毕业会考政治试题,“以生活为主线,以问题为中心”的命题思路将当今社会重点、焦点问题作为压轴考点的基调始终没有变。
其次,对于语文学科而言,《新闻联播》为学生学习语文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它以语言传输为主要载体,播音员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不仅给学生以美的感受,而且同时也为学生学习普通话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范本,新闻材料简洁规范的采写风格,对学生的写作也是大有帮助的。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鲜活的写作素材,而且它倡导的主旋律还可以为学生瞄准初中毕业会考中作文动向提供帮助。
第三,对于历史、地理学科而言,《新闻联播》将重大的历史事件回放,让学生重温历史,引发久远的思考和关注,在这不经意间,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闻联播》还将传递优美的画面,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外风土人情,各地人文地理,将课堂学习在感性认识上立体化、形象化。同时,对《新闻联播》关注的热点问题,热点地区,又可为学生拓展地理知识,增强空间想像力提供帮助。
第四,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科而言,《新闻联播》展示的自然科学方面的新发现、新发明、新创造,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阅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欲望,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为进一步学习科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五,对艺体学科而言,《新闻联播》展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成就,或多或少可以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也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鉴赏美、欣赏美的能力。
二、《新闻联播》作为初中课程资源的重要性和时代性
1.《新闻联播》倡导的主旋律,充分体现了时展的脉搏,反映了当代学生品德发展的主流,有利于学校思想教育把准教育方向,做到有的放矢。
2.《新闻联播》的本质内容与课堂学科教学有关联性,如果开发得好,不仅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新闻联播》可以培养学生开放的胸襟,哲学的思维,创新的意识,让学生真正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把准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4.《新闻联播》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生活,让学生紧张的神经得以舒展,缓解学习压力,给沉寂的校园生活注入鲜活的空气,让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发展。
三、《新闻联播》作为初中课程资源的可行性
早上,我看了一下最近的军事新闻,这使我大吃一惊。中国打算在2017年,用一架无人驾驶的飞船绕月球一圈,再返回地球。这艘飞船比以前的载人航天飞船要长,但速度慢一些。当它环月时,是弹跳前进,预计要一周的时间,最后会落在蒙古草原上。
我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得真快啊!2003年神州5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它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了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完成载人航天飞船的国家。我相信三年后中国一定能成为第一个完成“环月”的国家。
下午和爸爸到广州体育馆游泳,今天的水凉多了,有种透心凉的感觉,超爽。游了半个小时就上水,上水后我的右脚抽筋了,爸爸提醒我:上水后要及时保暖。
今天中午吃完饭,我刚要写日记,突然电话铃响了,我急忙去接,是妈妈打来的,电话里传出了妈妈激动的声音“儿子,你们班又被评为书香班级了,并且还有一个人评上了阅读天使,你知道是谁吗?”我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我连猜了两位同学,妈妈都说不是,“难道是我?”妈妈说“答对了,就是你儿子。”
我听了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没放下话筒,我就一蹦三尺高,结果电话也被我摔地上了,爸爸指责我的时候,我被高兴冲昏了头,嘻皮笑脸完全没放在心上。我快速冲进书房,登陆校信通,刚进到自己的博客,我就看到了左侧的“皇冠”标志和醒目的红字,下面还有武凤霞老师给我的点评:“你的读书心得写得非同一般,既有内容简介,又有词句摘抄,还有读书感悟,更让我欣赏的是你的妈妈也参与到了对你笔记的直接指导中,而且很有见地。作为阅读小天使,应该说当之无愧!”我反复读着这些文字,心里像喝了蜜,我连着两次被评为“阅读天使”,这怎能不让我高兴呢!我太喜欢书了,每当我拿着书的时候,总是先闻一闻它的气味,那种淡淡的、香香的书的味道,让我陶醉。
今天我获得的荣誉是和妈妈分不开的。每当我想放弃,想退缩时,是妈妈鼓励我,给我加油,给我自信。她总是牺牲休息时间给我发表文章、打扮博客,我要谢谢妈妈!我还要感谢校信通的工作人员和这里的叔叔阿姨,小博友们,是他们的关注给了我前进的动力,我才会有今天的成绩。谢谢大家!
【论文摘要】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是从西学东渐开始的,从20世纪初至今,中国的新闻教育经历了一个艰难而又曲折的过程。虽然现今中国新闻教育事业呈现高速度大规模,多元化的发展,但是在这种繁荣气象下却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时间为脉络,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通过课程设置来研究中国教育的发展与演变,希望从中可以为现今的新闻教育提供借鉴,对中国新闻教育未来发展找到恰当的途径和方法。
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到现如今新闻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我国的新闻教育走过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路程。随着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新闻教育的重要性,新闻教育研究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早在1912年,我国的报界就有一种认识:“欧美名记者,往昔佥谓报馆为最佳之报学馆,实用方法恐难于教室内教授。故报业教育初兴之时,颇遭报业之轻视。然自此种人才(受过新闻教育)加入报界之后,觉成绩优良,远过于未受专门训练者,于是报界之怀疑始去,而乐与教育界携手。”①由此可见,我国早期对于新闻教育就有了较深的认识。本文将从中国新闻教育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情况来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萌芽及创立时期(1918~1927)
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研究会成立,它是我国新闻教育的一个开端,标志我国新闻教育从此步入正轨。
在这期间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燕京大学。燕京大学的新闻教育得益于与有着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合作。燕京大学新闻系的《本系学则》指出:“新闻学乃多方面之学科,与人生任何部分均有关系。因此,新闻人才,不但具有专门的知识与训练,对于各种学识皆宜有清晰之概念。所以本学系对于专门学识极为注重,而同时对于其他与新闻有特殊关系的学科亦为重视”②
燕京大学新闻学课程,按这一要求分为四类:
1、必修基础课:国文一年、英文两年,16学分;法学院政治、经济、社会学基础课2门;理学院数、理、化、生物基础课选一门;历史基础课一门;共20学分。并按全校本科生必修体育的规定,修完三年体育,共6学分。
2、主修课:新闻专业课程,包括实习(共有三方面:(1)本学系之刊物;(2)报纸杂志之投稿;(3)假期间及毕业后在报馆之实习。)和论文,共44学分。
3、副修课:选定一门学科,不得少于20学分。
4、选修课:依本专业学习需要及本人志趣选修其他学科,约30学分以上,4年修满136学分。学生编级,按各人所得学分编定。
当时美国新闻教育已经开始融合多学科,这种理念也影响了中国的新闻教育。燕京大学新闻专业课程约只占全部课程的三分之一,而副修课相当于让学生有了第二专业,多学科的选择非常符合美国当时的通识化教育。而多方位的实习理念,就更加贴近密苏里大学新闻教育的特色,它的创始人沃尔特·威廉对于新闻教育的思想和原则就是:最好的学习新闻和广告的方法就是实践。③由此可见,在中国新闻教育发展之初,是完全沿承美国的教育模式,通识化和职业化教育十分明显。
二、初步发展时期(1928~1949)
北伐战争之后,******于1928年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承认,中国至此实现了名义上的统一。在这期间,战乱平息,内外政策重新制定,使得新闻教育在这一时期有了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中国新闻教育由此得到了初步发展。这一阶段一共创办了33所新闻科系和院校,超过了以往的总和。④虽然此时新闻院校数目繁多,但比较有代表性的还是燕京大学和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在1929年9月调整科系,原中国文学科分为中文和新闻两个系,新闻专业从中文系独立出来,谢六逸担任新闻系首任系主任。当时的《复旦大学新文学系简章》规定4年制本科生的培养目标为:“养成本国报馆编辑人才与经营人才”。施教方针“则在灌输新闻学知识,使学生有正确的文艺观念及充分之文学技能,更使之富有历史、政治、经济、社会与各种知识,而有指导社会之能力”。⑤课程设置本着“理论与实践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精神,安排4类课程。第1类为基础知识(必修课),如中国文学、英语、第二外国语、心理学、伦理学;第2类为专门知识课,如报学概论。新闻编辑、新闻采访、报馆组织与管理、广告学、发行、照相术、绘画、印刷术;第3类为辅助知识课,如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地理、外交概论、法学概论;第4类为写作技术课,如评论练习、通讯联系、新闻写作、速记术、校对术等。一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知识与辅助知识课,三四年级注重专业知识与写作技术课。在业务实践方面,低年级结合课程学习,去报社参观;高年级学生,课堂学习时间减少,除去报社实习外,在校要参加校刊《复旦五日刊》的采编工作。从上述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相比较新闻教育初创时期,此时的新闻教育更加注重专业课的技能训练,比如速记术,照相术,绘画术之类的技能也首次在课程设置中出现。但是,我认为,由于专业技能课程的增多,减少了相关扩展学科比如自然学科的安排,美国的通识化教育在此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值得提出的是,复旦大学的实习安排相对合理,明确指出了不同年级的学习重�
1942年9月,陈道望新闻系主任。他主张“做一个记者,除熟悉新闻业务之外,最好还掌握一门专长”。这个时期的课程设置增加了政治外交和三民主义等政党性课程,从一定侧面开始体现中国特色的新闻教育,到现今,这种政党特色依然鲜明。另外,调整后的课程设置出现了按兴趣分组这一全新理念,这种设置可以让学生们真的“有所专长”,在现今的大学中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综上,这一阶段的新闻教育是以技能化教育为主,出现了很多专业性强的课程,专业性记者的培养初见端倪,政党性教育也开始发展但是相比萌芽时期通识化教育有所淡化。总体来说,这一时期的新闻教育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在战争频发的年代,这种发展也是得来不易的。
中国的新闻教育在曲折中开始,也在曲折中发展,虽然经历各种难关但依然顽强发展。回顾这近百年的新闻教育发展史,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认为初创和发展时期的课程设置是我心目中的理想模式,这个时期的新闻教育,沿袭了西方教育界的职业化和通识化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新闻人才是全面的,可以直接上手的,也是现今社会急需的。所以我认为,各个高校应该重新审视各自的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精心研究出一份适合当下的新闻课程安排,为学生的未来做好科学的准备。
参考文献
①李建新:《中国新闻教育史论》,新华出版社,2003
②李寿朋、王士谷等:《燕京大学史稿》,人民中国出版社,1999
③黄鹂:《美国新闻教育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早上,我来到学校时,门还没有开,吴静、昝慧、王亚茹、阮先已经在哪了。
我正准备招呼她们,王亚茹冲上前说:“不行,你退后10步,不许看。”我百思不得其解,问:“为什么啊?有什么秘密?”我朝她身后看去,王亚茹连忙用手挡住我的视线,说:“不行!”纸是包不住火的,我瞥见了吴静,呀,不得了了,吴静剪短头发了!我一脸吃惊:“吴静,你怎么,怎么剪头发啦?”吴静抱住了头,尽量不让人看到她的短发。吴静那自然卷的马尾可是令许多女生羡慕的呀,像拉面一样,剪了头发的吴静,让人真是看不习惯。
门开了,昝慧开玩笑的说:“吴静,要不我先去班上宣传宣传,免的到时候同学们承受不住,变成神经病了怎么办?”吴静说:“去你的吧。”到了班上,昝慧大声说:“吴静剪头发啦!”大家都跑来看,说:“乖乖龙地东,吴静,你好帅啊。”弄得吴静好不尴尬。说真的,吴静剪短头发也确实挺好看的。后来的同学听说此事,书包都还没有放下来,就跑上去看吴静的头发,笑嘻嘻的说:“怪怪,吴静你剪头发啦!”像吴静这样受群众关注的“小明星”的一举一动当然会引起班上同学们的注意力啦。要是别人剪了头发,同学们说不定还发现不了呢,发现了也只是清淡描写的说:“你剪头发啦。”
特大新闻,特大新闻:吴静剪头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