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好奇心作文(精彩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上一个月,我无意间望向天空,看到有几只麻雀在天上飞翔,时而快,时而慢,当时我就预感到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午餐之后,我与一个同学一起走进了地下超市,他买了一包方便面,我想让他把调料给我,让我尝尝调料包到底味道如何。虽然父母一直不让我吃垃圾食品,但也挡不住我那颗好奇的心。
尝了一尝,发现了没有什么味道,我又生出一个想法:要不要把这包剩下的调料,倒进我的水杯。我说干就干,回到班中,拿出我的水杯去饮水机旁,倒了满满一杯的热水,把调料倒入水中,那杯水瞬间就由清晰的水变为淡红色的一种水了。
我想了一想,如果这杯水有毒怎么办,真不行,哈哈,先让别人尝一尝怎么样呀?
但我又放弃了这个想法,可不能因此而去伤害了别人。我拿起水就开始喝。第一次比较胆小,没有喝太多,发现即使只喝了一点儿,但那种味道仍在攻击着我的味蕾,使我的味蕾最后一道防线,成功的被击破。
碍于面子,我还装出认真品味的样子,违心地说了一句:“还真好喝。”但我同桌从我的神情中发现,我应是违心的,但他没有直接揭穿我,而说了一句:“好喝,你就把全部喝完。”我直接呆在那里几秒后,最后发现了他应该在玩我,但我又有什么办法,只得一口闷了。
喝完之后,我感到我的胃已经不是我自己的了,那种难受的感觉,似乎要我把刚吃的饭全部给吐出来,而意识似乎已经升上了天堂,而不在人间了。那种感受,至少也持续了半个多小时。
哎!都是好奇心在作怪,以后再也不能干拿自己的生命作实验的蠢事了。
我是一只猫,刚死没多久,身体还未僵硬,目光已失去了焦点。
西方有民谚说:“好奇心害死猫。”我就是被好奇心害死的。我所好奇的是一种叫做“人”的动物。
我不是高贵的波丝猫,不会在贵妇人怀里撒娇,但我是一个运动健将,抓老鼠的本领全小区第一。人类称我作“流浪猫”,对我并不友善。小的人常常用石头砸我,老的人会用扫帚打我。我想可能是我抓老鼠的本领没排到全市第一吧。于是我更加努力抓老鼠,可是他们依然对我不好,我就开始好奇,人们为什么总喜欢昂贵无用的东西,比如那只住在别墅里却不会抓老鼠的波丝猫?
奶奶80岁了,眼不花耳不聋,还能眯着眼在屋里做针线。大她三岁的爷爷便不行了,不愿走动,总是坐在藤椅上晒太阳。
相隔不过几米,奶奶过几分针,便会放下活儿,喊一声:“老头子!”
爷爷不应,奶奶便急,迈着碎碎的步子走到跟前。爷爷好好的呢,在藤椅上睡熟了。于是奶奶孩子般地笑嗔:“这个死老头子,人家喊了也不睬。”
这样的事天天发生。
我很好奇。
是奶奶闷吗?没有人说话?那她为什么只喊一下而不是和爷爷唠嗑呢?
我想起奶奶每次看见爷爷好好的,便满意离去的背影。阳光总是以最完美的角度铺在奶奶身上,这样的画面每每闪烁着温暖的光辉。
是不是只要有人答应便好呢?
再有这种事发生时,我便捂住嘴,学爷爷的声音迟缓地答:“唉——”可每每奶奶都能辨别出来,“小丫头在这儿捣乱……”奶奶皱纹满布的手会轻拍我,以示责备;微微笑。
我的好奇心不减反增,“奶奶,你老这么喊来喊去做什么呢?也不嫌烦。”
奶奶宽容地笑答:“丫头,你不懂的。知道他好好的,才心安。”
心,被濡湿了,是花蕊中的一滴露。连日以来如同小虫一样不断噬咬我心的好奇得到了满足。
你在,就心安。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风景。粗茶淡饭有什么要紧?年华老去有什么关系?你在,就心安。
我想,所谓爱,便是如此。只要我所爱的人,我惦念的人,在我看得见的地方,好好地存在着。
我庆幸我拥有好奇心,才得以知晓奶奶一辈子的关心、温情与爱。原来,那声声呼唤是在说——有你在,整个世界,都在。
我们的童年大概是在“十万个为什么”里过完的。碰到一切新奇的、感兴趣的事,我们都喜欢用手指着问:“这个是什么呀?”这完全是出于我们的好奇心。
何谓“好奇心”?对我来说,不过三个字而已:“好”“奇”“心”。
“好”是一种欲望,求知欲学的愿望,孔夫子早就告诫子贡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好”是一种态度,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陆游曾告诫后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也是对他人负责,面对别人的“好”,“贤者以其昭昭而使人昭昭”。总之,“好”是认识一切事物的前提,有了“好”这种意识,才能去探求大千世界各种各样令人着迷的“奇”。
何谓“奇”?不过是遇到“奇”,发现“奇”,使之不“奇”。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人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待世界。然而,“猎奇”的人常常会挖掘出一些阴暗、落后的事物,这并不是真正的“奇”。
这里所指的“奇”是牛顿对于苹果为什么会掉在自己头上的疑问;是伽利略对于亚里士多德铁球落地理论的质问;是李四光对中国“贫油论”的反问。
对于未知,我们“奇”;对于书籍,我们发现更多的“奇”。人类在“奇”的带领下越来越深入地了解我们所居住的美丽星球,并走向黑暗之中的宇宙太空去探秘。“奇”是我们必须拥有的探求品质。
“心即理也”,明代的王阳明这样解释心与理的关系。虽有夸张和唯心主义的色彩,但却能看出人们对于“心”的重要性的认识。
古人说过“心如止水”。由此可见一份平静如水的心境是多么重要。假如你带着浮躁之心,尚不谈研究学术,恐怕自己也会被这情绪所左右,再也无法发现和创造了。《礼记》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放在第一位,修身即修心。当“心如止水”时,你的视野将扩大,你的思维将更加活跃。
好而不奇是庸才,奇而无心是蠢材,只有用心好之奇,才会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人生凭“好奇心”而活,人类凭“好奇心”发展延续,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