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戏曲有关的谚语(精选110条(通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都接触过一些耳熟能详的谚语吧,谚语内容非常广,类别繁多。还苦于找不到优秀的谚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助大家收集的和戏曲有关的谚语(精选110条(通用5篇)。

关于戏曲的谚语 篇1

一、开展英语课前热身的方式

1.齐读。齐读的过程就是后进生向先进生学习朗读方法与技巧的过程。教师可以吩咐课代表安排全班学生齐读单词或课文,这种练习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进英语课堂,还可以帮助学生练习发音,增加学生与单词“见面”的机会,帮助学生对该单元单词的记忆。同时,齐读也是帮学生培养语感和进行个性化阅读的需要。齐读能提高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示范、激活语感的作用,让师生在情感交叠中和谐发展。

2.课前演讲。一般而言,学生在小学阶段天真无邪,不会害羞,而到了中学,就变得害羞起来。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后学生没有一点反应,都以躲开老师的视线不被叫到为幸,哪怕是知道答案,学生也不喜欢表现出来。甚至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这都是平时缺少锻炼的结果。一个人的胆量是锻炼出来的,课前热身活动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使学生更主动地阅读课文、查找手头的各种资料,从而更深入透彻地去了解学习内容,锻炼自身的口才、胆量。

3.师生互动单词比赛。教师可安排学生自由分组,在黑板上给出一个相同的字母,然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说出以该字母为首的单词,不能重复。例如”d”,学生可能会说出delicate,definite,delicious,destruct,disable,dislike等单词。分组合作游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只要有了竞争,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就可以提高了,而只有学生内在的因素起作用了,他们学习起英语来也就不难了。同时,分组合作游戏的方式也可以为学生枯燥的单词记忆增添色彩。

4.背经典谚语及绕口令比赛。谚语的主要特点是言简意赅,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说明带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若能背诵一些经典的谚语,不仅可以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语言素养,而且可以培养其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例如: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

Pride goes before a fall. 骄傲必败。

Health is better than wealth. 健康胜过财富。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是成功之母。

He who laughs last laughs best. 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好。

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自助者,天助也。

英语谚语短小精悍、音韵和谐、琅琅上口,非常适合于背诵。例如:No pains,no gains.(不劳无获。)Grasp all, lose all.(贪多必失。)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学生如果能够每天记忆三两句谚语,长期坚持,烂熟于胸,其英语水平定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同时,学生也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将英语脱口而出,收到贴切、生动、幽默、风趣等意想不到的语言效果。英语课前热身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唱简单的英文歌曲,说一些简单的英语歌谣,准备一些简单的英语话剧,讲一些英语笑话等。

二、开展英语课前热身应注意的事项

1.注意“放”和“收”

一方面,教师要舍得放手,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学生“活”起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组织学习小组,自己探究,自己合作学习。只有多合作、多交流才会有提高、有进步。同时,教师在“放”的时候又不能无组织,让课堂成为一盘散沙,教师需是开展课前热身的推动者,要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这是一项长期的挑战,需要教师做好长期学习的准备。

2.控制课前热身时间,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切勿喧宾夺主

关于戏曲的谚语 篇2

论文摘要:英语谚语是英语语言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类的活动与思想息息相关。从英语谚语中人们可以洞悉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宗教、生活实践、思想观点等一些列的人文知识。作者从人类情感、道德思想、宗教思想、民生思想等角度挖掘、分析英语谚语中的西方人文思想内涵,捕捉英语谚语的人文色彩。

语言具有明显的文化特征:语言是有规律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语言是后天习得而来的川,。因此任何语言都是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的。谚语是意义相对完整的句子,是语言中一种重要的熟语。谚语往往反映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制度、社会观点和态度,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蕴涵着劳动人民千百年来在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智慧的积淀与结晶,有着较强的群众基础和旺盛的生命力。它以语言文化的内涵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他所具有的音美、形美、意美使人们容易记忆、便于传诵,帮助人们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思想道德规范。谚语文化以其思想性、艺术性、哲理性折射出丰富的人文思想。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古代希腊产生的智者学派,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观点,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humanism)的最初体现。与智者学派同时代的苏格拉底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追求人生真谛。从广义上说,凡是关心人的问题,注重人本身的发展的学说都属于人本主义。人是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的原动力,人文思想根深蒂固地扎在每个人心中,成为超越时空的心底呼声。人的问题包括人的情感、生活、道德、信仰等一些列的受到很多思想家的关注,这种关注同样反映在英语语言的谚语之中。

一、英语谚语与人类情感

有许多谚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Love begets love(爱产生爱),Love is the mother of love(爱是爱的母亲)等多反映了一种博爱的人文思想。古希腊先哲至近代西方哲学家对爱情的思考主要集中在人与爱情、爱情的本质与特征、爱情的价值与意义、爱情的形式与艺术、爱情与婚姻、爱情中的嫉妒等六个方面。这些思考为正确认识爱情与婚姻的关系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其中一些思想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也是正确和深刻的。这些观点常反映到英语谚语里。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非常的人性化,如Love is blind(爱是盲目的),意思是相爱的人往往看不到多方的缺点。这条谚语来自人们非常熟悉的古希腊罗马神话,在神话中裸体男孩丘比特身长双翅,手持弓箭,却被蒙住了双眼,只能在空中飞翔的过程中盲目地发射“爱情之箭”,凡是被他金箭射中的人就可以得到他的爱情。他不关心也不知道谁会被射中。这种爱情神话既表达了人们对爱的迷茫,又表达了人们对爱的渴望与神秘向往,体现了深厚的人文特点。Lovers live场love, as larks live场leeks(情侣靠爱情生活,正像云雀靠韭葱生活一样),体现了人类情感的不可忽缺性。In the very smallest cot there is room enough for a loving pair(哪怕是最小的茅舍,对一对恋人来说都有足够的空间),刻画出人类情感的美好画卷。某些时候人们对爱情的追求会使人走向极端,有人因爱而拘情,有人因爱而决斗,西方人为美丽的海伦进行长达十年的战争,这些行为都是以生命为代价。All’s fair in love and war(爱情和战争是不择手段的)正反映出人们对爱情的追求有时会白热化。As the best wine makes the sharpest vinegar, so the deepest love turns to the deadliest hatred, 意思是美酒可制成烈醋,热爱能变为深仇,反映了人的情感的可变性;Love asks faith, and faith asks firmness(爱情要求忠诚,而忠诚要求坚贞)是从人性关怀的角度对人在情感处理上作出忠告。

家庭是社会的单位,是人身心休憩的港湾。人类的家庭亲情是人类情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谚语中有大量的谚语反映了人们对家庭亲情的重要性。A mother’s love never changes(母爱永恒)体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永恒。夫妻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兄弟姐妹之情在英语谚语里多有反映,如Man’s best possession is a loving wife(男人最可贵的是有一个贤淑的妻子)、One father is more than a hundred schoolmasters(一个父亲胜于一百个教师),Rear sons for help in old age; and store up grains against famine(养儿防老)、The wife is the key of the house(妻子是一家的钥匙)等。

人类社会在探索自然与自然作斗争的同时也关注人自身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包括爱情、亲情,也包括友情。人为了生存,为了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获胜,组成了暂时的联合,正是在这种联合中人们建立起了超脱自然的情感。A house pided against itself cannot stand(家庭内让难维系),A friend is easier lost than found(得朋友难,失朋友易)、A father is a treasure , a brother is a comfort, but a friend is both(父亲是财富,兄弟是安慰,朋友兼而有之)都反映了人与人建立情感的重要性。Love thy neighbours as thyself(爱邻如爱己)还反映了人们对邻里关系的重视。当然在西方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拜金主义的影响,西方的友情观在功利主义的冲击下被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功利主义色彩。这一点在英语谚语中也有反映,Hunger knows no friend,意思是饥饿不识朋友,即人在饥饿时就顾不到朋友;He that has a full purse never wants a friend告诉人们钱包丰厚的人从来不需要朋友。这些谚语反映了西方扭曲的友情观。

二、英语谚语与道德思想

道德价值与理想作为经验现实的人质或人格,终究要与人的主体存在根基相联系,因此道德思想是人文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君子在德不在衣”( It is not the gay coat that makes the gentleman)是对人的一种内在要求。Kindness is the language that the deaf can hear and the dumb understand,意思是善良是语言,聋子能听见,哑巴懂心间,告诉人们美好的品德能给人带来温暖。人类社会的道德思想对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约束作用,特别是在法制不健全或法制意识单薄的社会,这种作用犹为突出。谚语措辞简练、音韵和谐、生动活泼,充满生活气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道德概念不尽相同,对不同的人道德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不同的社会都有许多共同的道德思想。英语谚语中有许多谚语赞颂不同社会都认同的道德思想如勤劳勇敢、勤俭节约、诚实可信、谦虚热情、待人以善等。这些道德思想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Virtue is bold , and goodness never fearful这一谚语出自莎士比亚的戏剧,意思是说美德是勇敢的,善良从来无所畏惧。Paddle your own canoe(自食其力),Penny and penny laid up will be many(积少成多)鼓励人们热爱劳动,勤俭节约;Bare words,no bar-gain(空言不能成交易)、Be honest rather clever(诚实比聪明更要紧)、Good for good every man can do , good forbad only a noble man can do(以德报德,人人都能做到;以德报怨,只有高尚的人能办到)要人们真诚待人、学会做人;Fortune smiles upon the brave and frowns upon the coward(幸运喜欢勇敢的人,而不喜欢怯懦的人)要人们勇敢想上,追求进步;It is impossible that a man who is false to his friends should be true to his country(对朋友不义,不可能对国家效忠)还要求人们热爱忠于自己的祖国。

在19世纪的西方,一些人对传统的人文主义产生了怀疑,其中一种是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而出现的科学主义,另一种是唯意志论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认为情感、意志和本能是唯一的实在。尼采认为人是万物的根源,“自我”对人们来说最为重要。Look after number one(照顾自己)中的number one就是“自我‘’。另一则谚语Self comes first(自我第一)与其相比可谓是异曲同工。这种个人为上的思想形成了西方独特的道德思想。如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的关系问题上,西方文化受到唯意志论的人道主义思想的影响,将个人情感与作用无限扩大,反映这种思想的谚语如:Every man thinks his own geese swans(每个人都把自己想象为天鹅).Self – preservalion is the first law of nature(自我保护是自然第一法则)等。有一则谚语Never catch at a falling knife or a felting friend,意思是说不要千万不要帮助一个落难的人,否则会殃及自身;Lend and lose , so play fools(借出等于失去,所以装傻吧)反映了同样的待人理念。这些谚语体现了个人为上的社会道德思想。当然,这些只反映了西方道德思想的一个侧面,在分析研究英语谚语时要考虑到道德观念是随着历史时期不同而不同的,从谚语中反映出的思想道德内涵具有相对性,因此不能绝对化。  三、谚语与宗教思想

科学、艺术、宗教都是人类认识和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生存的方式。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语中的religion(宗教)一词来自拉丁语religareo Liga二的意思是“to bind(捆绑)" , religion就是说“bind tightly(紧紧地联为一体)”。英国和其他英语国家主要信仰基督教,耶稣被认为是上帝允许赐给人的拯救者。上帝高于一切(God is above all),信仰耶稣督教的人将得到永恒的生命。《马可福音》中记载“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的权威可从他的教导、制服神灵的能力和赦罪看出。”可见上帝是万能的。凭借对基督的信仰,人才有自由。这些宗教思想反映在英语谚语里有:Heaven’s vengeance is slow but sure(上帝的惩罚是缓慢但确实的)、God never shut one door but he opens another(天无绝人之路)。尽管如此,在西方以基督教为统治地位的宗教信仰中仍然宣扬人人平等,条件是人人服从上帝,即承认“我们每个人都是亚当的子孙(We are all Adam’s children)"。从现实主义角度来看,以基督教为代表的西方宗教思想关注人的存在,关注人的地位。Every one is a master and servant; A cat may look at a king说的是每个人既是主人又是仆人;一只猫也可以盯上皇帝。从这些谚语里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宗教思想中倡导的“平等、自由”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了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追求。

与西方宗教思想相关的英语谚语透露出浓浓的人文主义思想内涵。基督教的宽容思想建立于上帝对人的创造上,人是按上帝的形象创造的,因此人人都是平等且自由的,基督教的宽容精神具体表现在效法基督,提倡平等,拒绝报复,爱人如己,施舍饶恕等方面,这些也是基督教道德实践的具体内容。在基督教义中,任何人都有罪,正如谚语所说:" Our sins and our debts are often more than we think(我们的罪和债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但任何人都可以赎罪,都能得到宽恕,都能得到永生。从这样的谚语所透露出的宗教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人会因为自己犯了错或罪而受苦受难,但不一定会下地狱,信仰基督的人可以得到重生。另一方面,西方宗教思想尽管给“有罪”的人以机会,但也鼓励他们做出自己的努力,这一点体现在下面的两条谚语里: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那些自助的人);We must not lie down and cry : God,help us(我们不要躺着叫喊:上帝啊,帮助我们吧!)。

四、谚语与民生思想

谚语来源于社会实践,这些社会实践也反映在各民族语言的谚语之中。英语中有谚语Experience is themother of wisdom(经验是智慧之母),反映了人民对劳动实践的重视。有许多的谚语都是反映劳动人民生存的法则:Labour is often the father of pleasure(勤劳常为快乐之源),Labour is the capital of our working men(劳动是劳动人民的资本),Lazy folks take the most pains(徽汉多吃苦)。英语谚语涉及鱼、渔民、航海、水手等词汇的特别多,这是因为英国等许多西方国家不象我国是农业大过,许多人以航海探险、出海捕鱼为生。如:Never勿a fish till it’s caugh“捉到鱼,才煎鱼),In a calm sea, every man is a pilot(在无风险的海上,任何人都是好水手)、Life is compared to voyage(人生好比是航海)等。这反映出人们为了生存和自然作斗争的社会实践活动,同时我们还可以从英语谚语中看到一个民族通过劳动实践形成的对事物的朴素的观点、看法,如二Saving is getting(节约等于收人),As the tree, so the fruit(种什么树,结什么果)、Still water runs deep(静水流深)、Every rose has its thorn.(每朵玫瑰都有刺)。这些谚语蕴涵丰富的哲理,而这些哲理又是来自于与民生密切相关的劳动实践。

许多谚语关注人的地位、生活和发展。Eat, drink and be merry, for tomorrow will die(及时行乐,因为明天说不定就会死亡),这一谚语尽管反映了人们对待生活的消极态度,但也表现出“生活及为存在的”人文思想。英语谚语中表达出这种思想的很多,如Fear not the future; weep not for the past(不要为未来担优,不要为未来悲切);Goods are theirs that enjoy them(能享受自己财产的人是财产的真正主人);Gather roses while you may(当你能摘玫瑰是就把他摘下)。

关于戏曲的谚语 篇3

【关键词】京剧;习俗;成因;特点

导语习俗,顾名思义,是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的风俗。按照民俗学家姆斯的定义,它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如古时候的举(manners),风俗,仪式(observanees),迷信,民曲(ballade),谚语等等。”

何为京剧习俗?叶涛在他的《中国京剧习俗》中给出了定义和研究范畴。“京剧习俗京剧从业人员在艺术生产(艺术实践活动)和生活旧常生活)过程中长期以来约定俗成习俗事项。京剧习俗主要包括京剧演员的生活和社会活动习俗、京剧演出的组织与舞台表习俗、京剧剧场形制与观众观赏习俗。”’从总体看,仍没有超出“京剧中的习俗”和“习中的京剧”两个范畴。

1成因

1.1京剧艺术自身发展的结果

京剧,源于徽汉,同时又吸收了昆曲、梆子等剧种的元素,在京城文化的影响下,慢形成一个独立的剧种,具有独具特色的审美品格。同时,在京剧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特有的习俗,为京剧从业者所遵守。

京剧艺术的形成,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从京剧的发生角度来看,早期的京剧演员或源徽,或源于汉,经过他们的努力才慢慢形成京剧的品格。这些早期的徽、汉剧演员自身,受其所在剧种的诸多习俗影响。在京剧形成的过程中或形成的初期,这些习俗,很多作为剧习俗被沿袭了下来。如京剧的衣箱制度,即受到早期徽班及更早的昆弋班影响。

京剧在发展过程中,也将戏曲发展历史中的一些习俗现象,作为传统继承了下来。比如说京剧的行话,除了仅在京剧演员中通用的一些特殊用语外,很多行话都是历代戏曲艺人总结出来的,是历代艺人的艺术经验的积淀。这些传统除了被京剧所继承,在其他剧种中也都有所体现。再比如京剧的“摆台”仪式,就可以从元代杂剧演出中找到源头。

另外,京剧习俗中的很多现象都可以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很多内容都是历史的继承。

就这样,京剧在形成过程中,为了保持自身艺术的独立性,为了保持行内的秩序,慢形成了很多京剧特有的习俗,要求京剧从业人员遵守。

1.2受其他剧种的影响所致

京剧的习俗,在成形时,都有一个京剧化的过程。而京剧所吸纳的很多习俗,都来自与它同时期或早于它的剧种。在京剧形成过程中,明显受到京剧的前身徽调、汉调习俗的影响。同时,京剧的习俗,也同样受到了早于它的昆弋、梆等剧种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京剧习俗,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其他剧种中承袭过来的比如说戏神崇拜。京剧班社所供奉的老郎神、喜神、五(武)猖神、九皇神、音神等,在其他剧种中也是祭祀对象。这些神,或为附会,或为乌有,甚至有的戏神还杂蹂着不同说法,看似荒诞不经,其实却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都是戏曲从业者的精神支柱。虽然这里面有强烈的迷信色彩,但这些迷信的东西,却成为凝聚行业人心的力量。所以,梨园行的祀神运动才能够历百代而不衰。京剧在形成的过程,也将对与戏相关的神灵的崇拜作为传统继承了过来。

1.3为保持京剧艺术从业人员的自身独立性而存在

对于京剧而言,京剧习俗是京剧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呈现出独立性的一种需要京剧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较低的社会认同度与低社会阶层的状态,使得这个行业与其他社会行业相比,有着更多特殊的地方,或者说同是江湖行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有着对外界人来说的一些神秘色彩。而这些特殊性与神秘性,主要是通过受社会外部因素影响,但又与外部社会不作太多交流的习俗来体现。京剧的许多习俗,使得这一行业以一种独立的社会群体而存在。京剧行业神崇拜。京剧的行业神称“老郎神”,目前有多种说法,其中包括唐明皇说、后唐庄宗说、楚庄王说等等。无论哪一种说法,都是以皇帝作为尊奉的对象来加以祭祀。

“尽管仍有人认为,以唐明皇这样一个大唐帝国的皇帝来充当‘梨园神’未免有点不近情理,但是,对于那些艰难地生存着的戏曲业来讲,他们豁出血本请一个风流皇帝来支撑门面,以此抬高本行的低贱地位,当是理在其中的事情。”

另外,梨园行话,对于保持梨园行的独立性与神秘性,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行话,因行业不同而不同,只在本行业人员中流传,非从事本行业的人,听到这些行话,如闻天书。这就叫“隔行如隔山”。京剧的行话,也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比如说对剧目的一些简称,如《英会》、《借东风》、《华容道》,简称为“群借华”;《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简称“大探二”;《失街亭》、《空城计》、《斩马傻》,简称为“失空斩”等等。

此外,用行话进行交流,也能起到保密的作用。因为,行外人基本上理解不了行话所达的意思。这时的行话,就带有“隐语”的性质。

京剧的行话,在业内人员使用起来,也同样起到了保持行业机密不外泄的作用。如“盖口”(与相声术语相同)、“夯儿”(指嗓子)、“范儿”‘指京剧演员唱念做打的技巧要领和窍门,与此相关的还有“起范儿”、“晃范儿”等)、“皮儿厚”(指戏剧情节进展缓慢)、“吃栗子”(指演员在台上忘词或念错词)等等,既有表演方面的行话,也有对演员技艺评价的行话。这些行话,在业内人员进行技艺交流时会大量使用。而且,能否使用和理解这些行话,也是检验对方是否业内人的标准。

所以,京剧的行话,同其他习俗一样,仅适用于京剧界人士,在利用行话进行交流时,有效地避免了非本行人对行业内部事实的掌握,保证了行业独立发展。

2、京剧习俗的特点

2.1、代代相传的传承性

京剧习俗的产生,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很多的内容,都承袭于其他剧种,受到民间习俗影响而产生。习俗一旦形成,并为大多数人所认可、遵奉,它在行业内就有一定的权威性;如果这些习俗经过实践证明,起到了规范和指导艺术发展,凝聚业内人士量共同促进行业发展等作用时,它们就可以在业内被代代传承下去。这就是京剧习俗所呈出来的传承性。

对于京剧艺人来说,自从他开始学艺,京剧习俗就在自然地影响着他的言行与思维方式,由早期的强制性守到后来的自然而然,在潜移默化中,他就成为京剧习俗的遵守者与传递者。

这种传递,往往会发生基于习俗固有精神的变化。也就是说,京剧习俗在传承过程中,变化是相尹的,而稳定却是绝对的。

纵观京剧习俗的内容,发展至今日仍然为京剧从业者所遵守的内容己经越来越少了。主要的是时代选择的结果。我们应当看到,虽然现在很多习俗事项已经仅见于文字上,而有人遵守,甚至知晓者亦罕见了。但是,京剧习俗中所潜在的精神,却在京剧从业者身上在着,而且仍然在传递着。比如对师承的重视,对京剧行当设置的遵守,观众看戏叫好习的保持等等。

2.2仅限业内流传的隐秘性

京剧习俗,顾名思义当是指仅限于京剧界流传,为京剧从业人员所熟知并遵从的习俗项。这些习俗,有的体现了行业的,如戏神崇拜;有的规定了行业规范,如各类行规、班规;有的表现的是京剧演出习惯及禁忌,如演出方式、演出程序及演出宣传手段等有的则制定了行业内交流的方式与相关语言,如各种行话等。这些习俗,无论是承载对象,还是流传领域,都未超出京剧从业者(可分为专业和业余两类)这个范围。它们在京剧行业内存在,并被有意或无意地将流传范围固定了下来。

前文中所言及的京剧行话,之所以称为“行话”,就意味着它只能在京剧从业者中流传,其所指代的意义,也只有京剧从业者知晓。对于行业外的人来说,这些行话就相当于江湖“黑话”。再有,京剧的诸神崇拜,也都具有强烈的行业特点。如果说“老郎神”除了京剧以外,很多戏曲剧种都在供奉的话,那京剧界供奉的神灵中,还包括一些京剧界所特有的神,如京剧界供奉的“九皇神”、管盔箱的人员供奉的“青衣童子”,戏班中专门为旦角梳头者供奉的“观世音”等,都可称为是京剧行业的专门神。这些,对于京剧行外的戏曲人士,可能是陌生的;对于梨园行外的人们,就更带有强烈的神秘性了。再如行业规矩,无论是班规、前台演出规矩还是后台管理规矩,都具有强烈的行业特点。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京剧习俗都具有隐秘性。有些习俗是由观众和从业人员共同创造和维护的。比如说京剧节令戏、庙会戏的形成与民间、民间节庆仪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观众观剧环境的变化对京剧演出过程的影响;观众的欣赏趣味带来的京剧行当设置的变化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京剧习俗中的部分内容,是属于开放性的,从而也体现了京剧习俗与社会习俗之间的关系。

另外,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京剧习俗虽然具有一定的隐秘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神秘的习俗已经为除京剧从业人员外的更多人士所熟知。这多是通过各类出版物的出现而实现的。

所以,随着京剧习俗为更多人所关注,其行业性和隐秘性也就随之被打破了。

2.3对从业人员的约束性

所有的民俗,都具有集体性的特点,也就具有约束性。这种约束作用,反映到京剧习俗上,也非常明显。比如京剧有严格的师徒相传的规矩“手把徒弟的培养方法与科班不同。……即使一切都没有变化,所学的技艺完全符合本人条件,搭班演出时也还要另拜一个老师,称‘带道师’,否则,同行不予承认。”

比如京剧习俗中的班规。梨园界一度曾有“十大条款”(或称“十大班规”)的说法,对于各种规矩、禁忌,都有明确规定。虽然这些条款,缺乏成文,多为梨园行内人士口口相传,但演员们都要严格遵守,不得违犯,否则会受到处罚。

而京剧行话中包括很多谚诀,对演员的表演技艺方面提出了要求。比如:“一台无二戏”、“千斤话白四两唱”、“文不温,武不躁”、“宁穿破,不穿错”、“戏要三分生”、“神不到,戏不妙”等等。这些谚诀,是一代代京剧(戏曲)艺人们经过多年舞台经验总结出来的,里面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哲理,是京剧演员进行艺术创造的原则和准绳。而这些习俗内容,对于京剧演员从艺就提出了规范要求,需要他们去遵守,去实践。

所以,京剧习俗中的许多内容,都对京剧从业者具有很强的约束力量,需要他们遵守。

当然,更多的内容是希望从业者自愿服从的;如果有冒天下之大不匙者,京剧界也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以示警戒。

3 结束语

京剧习俗一直散见于自清末以来的文人笔记,各类评剧说艺文字及艺人的从艺回忆之中,它们随着京剧的产生而产生(有些习俗是京剧从其他剧种中承袭过来的),随着京剧艺术的成熟而稳定。同时,京剧习俗更多地表现为在其艺术发展过程中,研究这些习俗,有助于我们把握京剧艺术的发展脉络和艺术特质。而且,从目前来看,虽然有些学者对于上述内容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但多停留在习俗现象表述的层面上,也较为分散,在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还留有很大的空间,希望以此文为砖抛出去能获得更多的学者专家的金玉良言。

参考文献

[1]王娟《民俗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2]叶涛《中国京剧习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3]陶立潘《民俗学概论》阅,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8月第l版

[4][汉]班固《汉书》,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5]廖奔《中国戏曲史》叫,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

[6]中国戏曲志编辑部,《中国戏曲志・湖北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年l月

关于戏曲的谚语 篇4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课堂教学 情趣

一、情趣教学的基本内涵

情趣教学主要指教师用自己的教育和爱心来唤起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学科的一种积极情感;同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蕴含的好奇、好问、好学的求知热情和探索精神,给予尊重、爱护和引导,使学习成为学生富有情趣的活动。情趣教学中的“情”,主要指师生之间的情感和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教师将爱倾注在学生身上,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自觉地爱戴教师、喜欢教师,以及延至他所教的课程。情趣教学中的“趣”主要指趣味,教师通过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悦耳动听的音乐、令人开心的游戏、体现才思敏捷的竞赛、富有深奥哲理的谚语、活泼轻松的舞蹈、使人身临其境的多媒体、逗人开怀的小品等。从情趣教学的内涵可以看出,其实质上是一种情感教育,它要求教师用爱心来培养和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情感。

二、初中情趣英语教学的实施

1、从“情”出发,优化课堂教学

(1)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俗语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信其道才能从其学。”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教师对学生的爱,对他们个性的尊重,对他们的信任与鼓励,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一旦对英语产生了兴趣,就会主动地、自觉地参与英语学习的各种活动,从中获得学习的乐趣。因此,这就要求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尽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沟通师生情感,时时用爱心去关心学生、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2)创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课堂氛围如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极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为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全心地投入课堂教学,精神要保满,表情要轻松,态度要和蔼,举止要大方,谈吐要简洁,语言要纯正、流利,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同时要“寓教于乐”、“动静结合”、“学用结合”、“师生配合”。

课前,可根据教学内容,由教师用学生听懂或大致听得懂的英语讲一个幽默笑话、一则谚语,或由学生进行课前三分钟英语会话练习、自由演讲、集体唱一首英语歌曲,从而活跃气氛,完成教学前的热身运动。一堂课不仅要有一个好的开始和发展,也要有一个好的结尾。根据情况,教师下课前可给学生设置一个新的悬念、留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放一遍课文录音、让学生小结一下课堂主要内容、唱一首歌曲等。总之,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兴趣盎然。

2、从“趣”出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之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

(1)用英语组织教学,激发兴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课内课外都完全置身于一个英语语言环境中,不论从视觉上或是从听觉上接触到的都是英语,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长此以往,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兴趣。

(2)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例如,教师扮演服务员,学生扮演顾客,顾客要喝饮料时说:“Could I have some bottles of milk(pears)?”服务员就拿出该件商品回答:“OK.”然后问:“How many would you like?”顾客答:“Two.”服务员就拿出顾客想要的东西说:“Here you are.”顾客说:“Thank you.”实践证明,表演的过程就是巩固操练句型的过程。这样表演了数遍之后,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新的句型。

(3)开展游戏,增强兴趣。中学生天生好动,喜爱游戏活动。如果能将英语学习融入游戏之中,学生就会乐意学,教师也会喜欢教,教学效果就会比较好。例如,在上课前,播放“小象要回家”的歌曲,伴随着歌曲的旋律,学生摇摆身体,边摇边唱:Ten little elephants stand in a line!Ten little trunks waving!Hello,hello,hello,Oh!Time to go!

和戏曲的谚语 篇5

1、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2、玩艺儿是假的,精气神儿是真的。

3、打你今朝有过,为你将来成人。

4、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5、汤武净,文武生,桓文丑末,古今人俱是角色。

6、宁赠一锭金,不传一句春。

7、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

8、千斤话白四两唱,三分唱念七分作。

9、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10、四五人能当千军万马。

11、救场如救火。

12、艺人的肚儿,杂货铺儿。

13、台上无大小,台下立规矩。

14、要想人前显贵,就得背后受罪。

15、教会徒弟,饿死师父。

16、只有状元徒弟,没有状元师父。

17、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18、扮(戏)三光,晚扮(戏)三慌。

19、要想学好艺,先得做好人。

20、一清二混三不见。

21、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22、拳不离手,唱不离口。

23、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24、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5、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26、学到知羞处,方知艺不高。

27、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28、没有君子,不养艺人。

29、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

30、南京到北京,人生活不生。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