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该页是勤劳的小编为大伙儿收集的歇后语孔夫子搬家优秀6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孔夫子的弟子——闲(贤)人
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比喻:做事总是失败。
孔夫子也即“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家中肯定尽是藏书,因此,孔夫子搬家,净是书,取“书”的谐音“输”,喻指做事总是输(失败)。
1、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2、按老方子吃药——还是老一套
3、八级工拜师傅——精益求精
4、拆了的破庙——没神
5、肚皮上磨刀——好险
6、肚子里敲鼓——心中乱扑腾
7、飞机上吹笛子——唱高调
8、飞机上点灯——高明
9、怀里抱冰——心寒
10、近视眼看月亮——好大的星
11、开弓不放箭——虚张声势
12、拉磨的驴断了套——空转一遭
13、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14、鲁智深出家——毫无牵挂
15、毛驴和牛顶架——豁出脸来干
16、没病抓药——自讨苦吃
17、秦琼卖马——没办法
18、头上点灯——高明
19、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20、哑巴挨打——痛不勘言
21、哑巴吃饺子——心里有数
22、月亮跟着太阳走——借光
23、芝麻开花——节节高
24、猪鼻子插葱——装象
25、庙里的钟——声有肚里空
26、眉毛上放爆竹——祸在眼前
27、眉毛上荡秋千——玄乎
28、麻雀嫁女——细吹细打
29、麻雀饮河水——干不了
30、麻雀掉在面缸里——糊嘴
31、麻雀鼓肚子——好大的气
32、麻绳穿绣花针——通不过
33、麻袋绣花——底子不好
34、麻线穿针——钻不进
35、密封船下水——开口是祸
36、密封船下水——随波逐流
37、猫头鹰唱歌——瞎叫唤
38、棉花堆失火——没救
39、棉花地里种芝麻——一举两得
40、媒婆夸闰女——天花乱坠
41、蒙住眼睛圭咱——不行正道
42、蒙上眼睛拉磨——瞎转悠
43、麻杆打老虎——不痛不痒
44、一二三四五六七——忘(王)
45、猴子拉稀——坏了肠子了
1、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2、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3、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6、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7、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埋没人材字
9、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10、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11、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12、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13、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14、孔夫子肚皮:书橱(舒徐)
15、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16、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17、孔夫子的手巾:包书输
18、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19、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20、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21、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22、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23、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24、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25、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26、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27、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28、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29、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30、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31、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32、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33、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34、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3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36、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7、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38、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39、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40、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41、孔夫子门前卖文章:自不量力
【拓展阅读】
孔子的洒脱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地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非要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妄。“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硁硁然小人哉”)。其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孔子,如果能顾及他的全人,对他的哲学或许也会有些新的认识吧。
歇后语积累 引言: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语,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就称为歇后语。
一年级
1、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2.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3、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 窗户上的纸——一捅就破 5. 打破砂锅——问到底
6、 丢了西瓜捡芝麻——因小失大 7.断了线了风筝——有去无回 8.猫哭耗子——假慈悲 9.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10.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11.手拿鸡蛋走路---特别小心 12.泥鳅上水------争先恐后 13.倒吃甘蔗------一节更比一节甜 14.青出于蓝而胜蓝------后来居上 15.和影子交朋友---十分孤单
二年级
1、。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3.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4.六月天,孩儿脸——说变就变 5.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7.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8.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9.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10.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11.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12.芝麻开花——节节高 13.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14.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15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三年级
1、碗底的豆子----------历历在目。(粒粒在目)。
2、卖布不带尺----------存心不良。(存心不量)。
3、穷木匠开张----------只有一句。(只有一锯)。 4.打灯笼搬石头--------照办。(照搬)。
5、大水冲走土地庙------留神。(流神)。
6、耕地裏甩鞭子--------吹牛。(催牛)。
7、酱缸裏泡石头--------一言难尽。(一盐难进)。 8.牵著羊进照相馆------出洋相。(出羊相)。 9.十八个钱放两下------久闻久闻。(九文九文)。 10.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11.盲人吃汤丸——心中有数
12、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13.礼义廉——无耻
14、泥水佬开门口——过得自己过得人 15.竹篮子打水—— 一场空
四年级
1、按着牛头喝水——勉强不得
2、按鸡头啄米——白费心机 3.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4、矮子推掌——出手不高
5、案板底下放风第——飞不起来
6、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7、矮子骑大马——上下两难
8、暗室里穿针——难过
9、矮子坐高凳——够不着 10.岸边的青蛙——一触即跳
11、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12、巴掌穿鞋——行不通;
13、走不通 拔了毛的凤凰——不如鸡
14、芭蕉开花——一条心 15.八十老人吹灯——喘不上气 五年级
1、斑马的脑袋——头头是道
2、半斤对八两——不相上下;彼此彼此;
3、半山崖的观音——老实(石)人
4、想得倒美 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
5、稻草人救火——引火上身
6、茶壶有嘴难说话——热情在里头
7、嫦娥跳舞——两袖清风
8、葱头不开花——装什么蒜
9、大门日的石狮子--成双成对
10、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11耳朵里塞棉花——装样(羊)
12风前蜡烛--说灭就灭
13橄榄屁股——坐不稳;坐不住
14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5隔年的春联——没用处黄连树下种苦瓜--苦生苦长 16隔山打鸟——见者有份 17赶场走进死胡同——行不通 18猢狲穿衣裳——象个人似的 19黑旋风的本名——理亏(李逵 20胡萝卜就烧酒——图个干脆
导语:仰起头,闭着双眼,有人擦去滚落的泪珠,原来,繁华落尽,有个人在等我!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歇后语大全孔夫子搬家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歇后语大全孔夫子搬家
1、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2、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3、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6、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7、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埋没人材字
9、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10、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11、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12、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13、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14、孔夫子肚皮:书橱(舒徐)
15、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16、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17、孔夫子的手巾:包书输
18、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19、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20、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21、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22、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23、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24、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25、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26、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27、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28、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29、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30、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31、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32、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33、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34、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3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36、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37、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38、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39、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40、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41、孔夫子门前卖文章:自不量力
【拓展阅读】
孔子的洒脱
我喜欢读闲书,即使是正经书,也不妨当闲书读。譬如说《论语》,林语堂把它当作孔子的闲谈读,读出了许多幽默,这种读法就很对我的胃口。近来我也闲翻这部圣人之言,发现孔子乃是一个相当洒脱的人。
在我的印象中,儒家文化一重事功,二重人伦,是一种很入世的文化。然而,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其实对于功利的态度颇为淡泊,对于伦理的态度又颇为灵活。这两个方面,可以用两句话来代表,便是“君子不器”和“君子不仁”。
孔子是一个读书人。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门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孔子却坦然地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也确实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地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吧。”
其实,孔子对于读书有他自己的看法。他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不赞成为求知而求知的纯学术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自己,鄙夷那种沽名钓誉的庸俗文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他一再强调,一个人重要的是要有真才实学,而无须在乎外在的名声和遭遇,类似于“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这样的话,《论语》中至少重复了四次。
“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说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说出了他的人生观。有一回,孔子和他的四个学生聊天,让他们谈谈自己的志向。其中三人分别表示想做军事家、经济家和外交家,唯有曾点说,他的理想是暮春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大小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林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子听罢,喟然叹曰:“我和曾点想的一样。”圣人的这一叹,活泼泼地叹出了他的未染的性灵,使得两千年后一位最重性灵的文论家大受感动,竟改名“圣叹”,以志纪念。人生在世,何必非要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孔子实在是一个非常通情达理的人,他有常识,知分寸,丝毫没有偏执狂妄。“信”是他亲自规定的“仁”的内涵之一,然而他明明说:“言必信,行必果”,乃是僵化小人的行径(“硁硁然小人哉”)。其要害是那两个“必”字,毫无变通的余地,把这位老先生惹火了。他还反对遇事过分谨慎。我们常说“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也出自《论语》,只是孔子并不赞成,他说再思就可以了。
也许孔子还有不洒脱的地方,我举的只是一面。有这一面毕竟是令人高兴的。研究孔子,如果能顾及他的全人,对他的哲学或许也会有些新的认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