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可爱的小编演员给家人们整编的化学谜语及答案(精选4篇),欢迎阅读。
关键词: 初中生合理运用 语文参考答案 教育教学资源
语文老师都谙熟各种语文参考答案,深知学生由于不合理运用语文参考答案所带来的种种不良后果。如:依赖答案,学习惰性大;养成抄袭答案的恶习,导致学习能力下降,逐渐丧失语文学习兴趣等。身为老师,不能听之任之,要引起足够重视。其实,语文参考答案也是一种教育教学资源。它蕴含着人文性,有心的老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教育教学资源,在指导学生合理运用语文参考答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参考答案也浸透着命题人的智慧和对学生的呵护与关爱。他们在制定参考答案时,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他们搭建创新平台,真心实意地呵护学生“创新的幼芽”。我们有责任指导学生合理利用这种教学资源,发挥其导向和示范作用,让学生能灵活有度地运用,成为答案的主人,这也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指导初中生合理运用语文参考答案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和指导学生使用语文参考答案。
所谓“参考”者,在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参阅查考有关材料或参照有关事物也。参考答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其导向和示范作用,对于老师的“教”和指导学生的“学”具有指导作用。
教师对参考答案有了正确认识后,就能理解参考答案的真谛,真正发挥其“参考”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才能指导学生对参考答案有全面的认识并合理运用。本着“意对即可”的原则,灵活有度地运用,发挥其导向和示范功能,避免学生走上“僵化”或“失控”两种极端的路子,其中尤以“僵化”为甚。何为“僵化”呢?所谓“僵化”,即学生把参考答案看成唯一的“标准答案”,盲目信任、依赖,从而丧失独立思考能力,束缚自己的思维,导致学习能力下降,从而产生厌学情绪。若要把此弊端造成的后果降到最低,老师要引导、教育学生不要迷信参考答案。因为参考答案也是命题人制定的,即使是主观题答案,也是由两三个命题者共同完成的。即使命题者再权威,再考虑到答案的多元化,与成千上万个学生相比,它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不过“参考”而已,是命题者主观思考的产物。因此要教育学生全面理性地看待它。
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挑战参考答案的权威。
针对客观题答案,老师指导学生要善于给参考答案“挑刺”。此法意在培养学生自查疏漏并及时纠错订正的优良学习习惯,也让学生自查基础知识的积累与掌握情况。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同理,老师也要教育学生不能完全相信参考答案,要敢于大胆质疑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在学习课文《陋室铭》时,就引导学生质疑教材“注释4【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的解释,我又出据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卷八P164“白丁”条2:“指不学无术或缺乏知识的人。唐·刘禹锡《陋室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其余例证从略)。”让学生探讨辨析,经过讨论达成共识:教材对“白丁”的解释不甚恰当。此举意在鼓励学生不要盲从书本上的答案,要敢于挑战参考答案的权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大胆批判的创新精神。
三、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另辟蹊径,敢于编写答案,亮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参考答案。
教师应先指导学生把握主观题参考答案“意对即可”原则。语文参考答案明确说明:“凡主观性试题,大意正确,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学生对于主观题的回答,只要与参考答案的意思相符即可。”其实,一样话可以百样说,中国五千年孕育的语言就是丰富多彩的。语文主观题考查的是学生对语言信息的搜索能力、感悟理解能力、评价鉴赏能力等。除了参考答案外,还可以鼓励学生采用相同意思而不同风格的语言来表达。如《紫藤萝瀑布》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写景的妙处。“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的白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船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教师用书上的参考答案是:用帆与船舱比喻,细致地描写了紫藤萝花盛开的状态,显得生机勃勃。比作笑容,更显得美好可爱,也抒发了喜悦的心情。我先引导学生审题,揣摩命题人的用意:通过揣摩景物的语句描写,实质上,主要是揣摩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效果,以达到增强语感、领悟写景技巧的目的。答好此类题目不太容易,应让学生在把握句意基础上细心感受比喻、拟人的表达效果。例如句1写藤萝花盛,要想象瀑布的气势和光彩,体会这样写景的妙处。再引导学生以参考答案为例,认真学习揣摩,鼓励学生采用相同意思而不同风格的语言大胆仿拟出自己的答案。甲生:“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帆和船舱作比喻,详细描写紫藤萝花开放的状态,显得勃勃生机。又比成笑容,更显得可爱美好,抒发作者惊喜之情。”乙生:“把盛开的紫藤萝花比喻成帆和船舱,生动形象,细致描写了它们盛开的情状,充满生机与活力。又喻成笑容,更显得紫藤萝花的美丽与可爱,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学生拟定的这两个答案,既可以补充教师用书上的参考答案,又让他们尝到积极思考所带来的成功果实,使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盎然。
四、引导学生根据参考答案的功能,懂得参考答案的“规矩”,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自己拟写答案。
为了便于阅卷,阅读题答案常采用得分点制。老师在平时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参考答案时,应让学生懂得并在此“规矩”指导下,进行采点答题。
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参考答案时,要让学生懂得:(1)学生做主观题时,所拟答案应充分阅读语段,在文中找到阅读理解题答案的依据,才有可能接近参考答案。(2)学生在解答“揣摩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这种题型时,教师应让学生懂得:不能离开语段,妄自揣测语意。要熟读语段,必须联系语境。何为语境?语境是运用语言的环境,包括外部语境(如:社会背景、文化背景、人际关系等)和内部语境(如:文章中心、上下文等)。如果命题者没有特地为学生提供写作背景等外部语境,那么,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就主要依靠内部语境。即根据文章的中心和联系上下文。如:2008年重庆市中考现代文阅读——《别踩疼了雪》第15(2)题是“第(16)段画线句子‘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有什么深刻含义?”引导学生熟读全文,概括文章主旨,尤其与(16)段紧密联系的上下文,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夜黑”、“雪白”、“压”来拟写答案。方法是:先概括文章的主旨:歌颂女儿纯洁的童心和对妈妈的至爱之情。上下文的语境是:“我”仅是个目击者,是次要人物,文章通过“我”对女儿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意在陪衬女儿,为主题服务。“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这是一句写实的景物描写,也融入了我的情感。联系上下文语境,即是该句的深层含义:女儿纯洁童心和对妈妈至爱之情,在黑夜里显得更加熠熠生辉,抒发我对女儿纯洁童心和她对母亲至爱之情的赞美。再引导学生与参考答案作比较,进一步补充完善自拟的答案。(3)引导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注意审题,尤其要关注题目的分值。因为命题者为了便于阅卷,阅读题答案采用得分点制。学生明白了这个“规矩”,在平时进行阅读理解训练时,便先参照参考答案,找出得分的点,进行采点拟写自己的答案。如:《不一样的幸福》第17题第4段:写“他”的手机不时响起,这一细节有何用意?(3分)老师先引导学生分析该题分值的配给,“3分”:意味着该题的答案若1个点1分的话,该题至少要答2个点才能得3分。细读该段内容,若能找出3个点来答,3分一定满得。根据这样的分析,我让学生先学习参考答案:手机不时地响起,可知他是个大忙人,接人的事可叫下属去做,但他却安静耐心地等待晚点的飞机,侧面反衬出他对父母的重视,对他们的爱高于一切。细读语段,再分析参考答案引导学生找出给分的点至少有3个:①手机不停地响,可知他是个大忙人;②他那么忙,完全可以安排下属去接人;③一个大忙人却耐心安静地等待一架晚点的飞机。(4)引导学生揣摩作者这些细节描写的用意:这些细节描写侧面反衬出他对父母的重视,对父母的爱高于一切。此法意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五、指导学生合理运用开放题的参考答案,鼓励学生学以致用,大胆仿拟符合题意的答案。
课程改革使语文教学中的人文价值得以提升,品德修养、审美情趣、价值判断、情感态度等人文教育浸润了学生的心田,体现在开放性题目的选用。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学习、揣摩参考答案中的示例,因为开放题示例最能代表命题者的意图,从认识到表达都是可参考的靶子。其次,提醒学生正确把握开放性题目参考答案“言之成理”的尺度。开放性题目答案具有多元化的特点,但不是无限地泛化,它的开放,是相对的开放。语文开放性题目的答案,一般是可以穷尽的。其答案首先要受到试题本身的制约。如,2008年重庆市中考文言文阅读第12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的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对这个问题就只有三种回答,不可能出现其他答案。其次,答案内容还要受到具体语境的制约。如仿写题,不管学生怎么去发挥,都必须遵循例句在修辞、句式、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要求。例如2008年重庆市中考第5题,是一个开放性的仿写题,参考答案在给出两个“示例”后,还有两条规定:“比喻恰当2分,表意清楚2分。”这就大大提高了开放性题答案的可控性。学生只有在“可控”的范围内拟写答案,才符合要求,否则就是错误的。再次,答案中的言之成理的“理”,也是“有界”的,即无论你的观点多么标新立异,都须符合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把价值尺度,否则就是错误的。最后,指导学生根据命题意图和题意,从态度立场和语言形式两个角度来把握。参照开放题参考答案中的示例,鼓励学生放胆拟写贴近它所要求的答案来。这既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又让他们体验到创新的快乐。
教育无小事,初中语文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从语文参考答案这种教学资源中借鉴吸纳有利于自己教育教学的技法。遵循语文教与学的规律,指导初中生合理运用这种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其导向和示范功能。要利用参考答案中的人文教育因素,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指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把学会求知和学习做人结合起来,在教书育人中彰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
参考文献:
[1]丁锋。发挥“参考答案”的导向与示范作用。语文教学通讯,201 0,4.
[2]骆孝伟。参考答案应彰显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2008(12).
关键词:语文课堂 小组讨论 反思 优化
课堂上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前排的同学唰唰地回头,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四人小组里,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几分钟后,老师一喊“停”,学生立即安静下来,站起来发言的学生一张嘴就是:“我怎么怎么看。”“我觉得应该如何如何。”学生关注的仍然是“我怎么样”,而不是“我们小组怎么样”。(摘自《新课程优秀设计与案例》,海南出版社,2002年9月)
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它是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使用现状的生动写照,虽然形式上很热闹,而实质上却没有效果,结果只是为了使用小组讨论学习而使用小组讨论学习。
深入剖析,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要求不明确
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给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答案,但没有明确给出答案需要达到的要求。许多学生得出自己的答案后,由于缺少明确的要求,他们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否合格。通过小组讨论,也难以得出最佳答案。
二。时间不合理
教师要求学生讨论时,都会规定相应时间,但是往往不到时间就让学生举手回答。一方面学生的讨论时间不充分,讨论不够深入,达不到效果;另一面,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也受限,影响部分学生的讨论积极性。然而,有时候却因为讨论时间过多,同学们难免聊到无关问题的事情,浪费课堂时间。讨论时间过少或过多都是不合理的,都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三。反馈不及时
课堂上小组讨论氛围看似很好,大家都七嘴八舌说的很开心。然而,可能有些小组成员并没有参与,甚至部分小组在讨论其它话题等。大家的讨论情况如何,甚至是否真正在讨论等,教师都不得而知。因此,得不到及时的反馈,讨论容易流于形式,热闹的讨论背后是无效甚至是低效。
四。参与不积极
小组讨论后,大部分教师一般让小组长或部分优秀的组员发言,久而久之,组内的其它成员就会懒散,讨论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师采取组内轮流发言的形式,虽然改变了部分学生“独角戏”的情况,但许多同学没轮到的时候仍然懈怠,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仍受影响,以至于讨论的结果往往是个人的答案。
五。评价不全面
小组讨论过程中,学生通常交流评价哪个是最佳答案,但没有自我评价这一环节。自我评价能深化相互评价,是不可或缺的。小组讨论后,教师一般只是总结答案,也没有深入的进行分析评价。学生只知道自己的答案对或不对,并不知道自己思考误区在哪。
基于以上关于小组讨论学习的反思,笔者提出了以下优化意见。
1.明确要求,便于评价
提供明确的要求,相当于给学生一个评价的标准。学生可以自主对照要求,评价自己答案以及组员的答案达到了哪级要求,并适当做出完善。如让学生讨论作者在《相信未来》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情感时,要求简洁、准确、全面(三个要求逐级提升)。学生在讨论过程中依据这三个要求先审视自己的答案,进行自评,再通过互评,最后得出最佳答案。总结最佳答案时,如果语言不简洁,就简化语言;如果不准确,就细究文本;如果不全面,就补充要点。
不同的问题,可以提出不同的要求。一些概括类问题可以要求简洁、准确、全面,而一些开放式问题则可要求真诚、细腻、个性化之类的。学生依据这些要求,就不会茫无目的的讨论。
2.给予时间,充分思考
讨论,是主体间的讨论,在讨论前,学生要有自己的看法和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讨论时大家才有会有话可说,讨论才会深入。因此,在讨论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并给予相应的独立思考时间,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
同时,教师也应给予合理的小组讨论时间。小组才讨论到一半,教师就让大家停止讨论,开始呈现讨论结果。大部分学生说的还是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小组讨论出来的结果。抑或一个只需要简单交流就可达成共识的问题,老师需要及时喊停,避免学生谈论其它话题而浪费课堂时间。
如果能够合理安排讨论时间,一方面能够引起讨论的紧迫感,讨论积极,另一方面讨论也会更深入。教师应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学生认知情况等合理安排讨论时间,如难度大的问题要多给些时间,相对较简单的问题可以适当减少时间。
3.记录关键,及时反馈
许多小组讨论都采取分工合作的形式,有的学生负责记录,有的学生负责发言等。虽然分工明确,有利于讨论的顺利进行,但语文课堂讨论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是建立在个人思考基础上的讨论,人人都需要动手记录,人人都要做好开口发言的准备。
上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准备学习纸。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动手记下关键字词,讨论过程中记下最佳答案的关键字词。有了记录这一环节,将学生参与讨论的思考外显化,教师根据学生的记录情况,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信息。
4.随机抽点,积极参与
传统的小组讨论结果都是由小组长呈现,很有可能讨论的答案就只是小组长的答案而已。部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不高,因为反正有小组长在,自己思不思考都没有关系。这种“搭便车”的现象非常明显。或者经常让已经准备好的小组发言,这样容易导致成为部分小组的课堂,许多小组只等着优秀小组呈现答案。无论哪种情况,都不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讨论积极性。
如果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随机抽点学生代表小组发言,先说说自己的答案,然后在说小组交流的最佳答案。由于每个学生都有被点到回答问题的可能,因此大家都会认真思考讨论,时刻保持警惕性。这样就避免了部分学生和小组偷懒的状况,也避免了学生讨论无关话题的现象。
5.多方评价,利于提升
小组讨论交流时,每位同学先自我评价,然后相互评价。教师随机抽点同学回答问题时,让学生养成先呈现答案再评价的习惯。同时,其它小组的同学可以对发现组进行评价,这样有利于最佳答案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评。通过这样的评价方式,无疑优于学生起来说出答案,然后教师给出简单评价,接着出示“正确答案”。
优化后的小组讨论学习应用示例:
问题:阅读课文第二段,作者对北平的爱表达了吗?他又是怎么表达出来呢?请你选择一处有感触地方进行评点。
要求:简洁、准确、全面。
时间:3分钟左右。
组织:每位同学先独立思考,并在学习纸上写下关键字词。完成后上下桌四人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根据要求得出最佳答案,同时记下交流结果的关键字词。时间到后,教师随机抽点组内任一成员回答问题,先说说自己的答案并自我评价达到了哪一级要求,再说说小组最佳答案也评评达到了哪一级要求,或其它小组来评价。最后教师做适当点拨评价,并说说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方法来深化学生的理解。
我有点怀疑这个美国小男孩是不是从法国作家贝尔纳那里受到了启发,二者答案思路如出一辙。法国有家报纸一次搞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一道题是:“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救哪一幅?”报纸收到上万张答题卡片,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奖金,其答案是“我先抢救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不知在那些未获奖答案中,有多少人选择了《蒙娜丽莎》。
其实,上述民意调查也好,智力竞赛也罢,多少都有些“脑筋急转弯”色彩,因与答题人无利害关系,答得上答不上,答对还是答错,皆无关大局,亦无伤大雅。不过面对那则古老难题,当你母亲、妻子、孩子同时落水时,你先救谁?回答注定不会如此轻松。
人类自从学会选择,同时也就面临困惑。母亲、妻子、孩子同时落水,先救谁?在吾土,“百善孝为先”,答案不言而喻,不难理解。在美国,答案殊途同归,有点出人意料。美国有位中学教师在课堂上提出“先救谁?”问题,学生都回答先救母亲和儿子,没人说先救妻子。老师分析说,要看你重感情还是重名誉?如果名誉排第一位,当然牺牲妻子,因为牺牲母亲和儿子会遭唾骂,牺牲妻子比较保险。如果感情排第一位,只好牺牲母亲和儿子。母亲年事已高,人生之旅已近终点;只要保住妻子和感情,再有儿子不成问题。
这种分析听起来头头是道,其实也是纸上谈兵,对于危急时刻两难选择,难说有何参考价值。大多数人所以对“先救谁”问题一笑而过,一是因为这种假设要成为现实,几率微乎其微,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二是觉得这个问题太难回答,无论怎样选择总会留下遗憾。当然,一个人从来没想过这个问题,并不等于永不回答这个问题。前些年发大洪水,有位农民从滔滔洪水中抢救出妻子,而孩子和母亲却被洪水卷走了。事后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救对了,救得好;有的说救错了,该救母亲和孩子。更有人刨根问底,探寻救人动机。农民说,洪水来时妻子正在我身边,我抓住她就往高处猛游。等我返回再救母亲和孩子时,他们都被洪水冲跑了。
平安岁月,享受生活美好,人们大可从容不迫;危急时刻,面对生活残酷,当事人往往苦于无从抉择。因此,有人认为,“先救谁”之类的问题,只是人在平安无事时拿来玩的,只有从未救人经历者才会将它当成一个问题。因此,“先救谁”从来都是个伪问题,出手还是袖手,才是真问题。
说明:资料整理于2020年6月18日;
适用专业及层次: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和英语(教育方向)专科;
考试登录平台网址:www2.;“我要考试”成绩即为学员终考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库
1.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答案]冯特
2.成就动机的高低会影响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心理学家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倾向于(
)。[答案]选择独立决策较少的职业
3.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答案]性格特征
4.从情绪调节过程的来源分类,情绪调节可分为(
)。[答案]内部调节、外部调节
5.从心理状态来理解,心理健康是(
)。[答案]一种认知和情绪的良好状态
6.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或环境中出现种种干扰学习的因素时,我们通过意志的努力,使注意力坚持在要学习的材料上,这种注意是(
)。[答案]随意注意
7.短时记忆的容量是(
)个单元。[答案]7±2
8.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反映的知觉是(
)。[答案]时间知觉
9.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本我遵循(
)。[答案]快乐原则
10.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大约是(
)。[答案]0.25秒~2秒
11.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答案]绝对感觉阈限
1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的速度表现为(
)。[答案]先快后慢
13.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普拉切克的研究,下面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答案]焦虑
14.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将能力划分为(
)。[答案]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15.根据思维运作方式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
)。[答案]聚合思维、发散思维
16.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体现了人格的(
)。[答案]稳定性
17.理论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答案]习性学观点
18.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的实验,证实了(
)现象的普遍存在。[答案]从众
19.梦是我们都经历过的一种现象,绝大多数的梦发生在(
)。[答案]快速动眼睡眠阶段
20.能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保证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是(
)。[答案]能力
21.强调丘脑在情绪中有重要作用的理论是(
)。[答案]坎农—巴德情绪理论
22.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的学派是(
)。[答案]精神分析
23.人耳能感受到的纯音的频率范围是(
)赫兹。[答案]20~20000
24.人格测评有很多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自陈量表式测验的方法是(
)。[答案]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25.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称为(
)。[答案]再认
26.人有结交朋友的需要,这属于(
)。[答案]自我实现的需要
27.人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称为(
)。[答案]流体智力
28.认知治疗模式—ABC理论中B是指(
)。[答案]你的思维方式
29.上课时,学生被窗外的声音吸引,这种心理现象是(
)。[答案]不随意注意
30.生理学家们在实验动物的(
)发现了“饥饿中枢”。
[答案]下丘脑
31.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答案]音位
32.是人们日常语言交际的基本单位,是按照语言的一套规则把词汇和短语组合起来而形成的。[答案]句子
33.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答案]注意
34.是一种与心境相反的情绪,它是一种爆发快、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体验。[答案]激情
35.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答案]思维
36.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答案]词
37.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答案]记忆
38.睡眠可分为(
)个阶段。[答案]四个
39.斯腾伯格的三成分理论认为爱情由激情、亲密和(
)三块基石组合而成。[答案]承诺
40.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答案]沙洛维和梅耶
41.通常在(
)岁以后,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答案]20
42.外部的物理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刺激的属性,进而认识了这些属性的过程是(
)。[答案]感觉
43.习性学观点是(
)提出的。[答案]康拉德洛伦兹
44.下列(
)活动最容易出现沉浸体验。[答案]爱好运动电影
45.下列不属于无意识现象的是(
)。[答案]幻视
4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成分的是(
)。[答案]成就—成功智力
4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注意品质的一项是(
)。[答案]注意的选择性
48.下面(
)不是语言的功能。[答案]宣泄的功能
49.小明总是情绪平稳、安静稳重、沉默寡言,反应迟缓,善于忍耐,他的气质类型是(
)。[答案]粘液质
50.小张阅读《西游记》是,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孙悟空的形象,这是(
)。[答案]再造想象
51.心理旋转”实验主要说明了表象具有(
)。[答案]可操作性
5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答案]心理现象
53.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是(
)。[答案]倒U型曲线关系
54.心理学研究方法很难重复,对结果也很难进行检验和证实,对所得结果很难进行精确的分析。[答案]观察法
55.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映了注意的(
)。[答案]注意的分配
56.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反映的是(
)。[答案]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57.一般认为,(
)是儿童语言获得的关键期,处于该阶段的儿童的大脑结构更易于接受和获得语言。[答案]1岁半至5岁
58.以下(
)不是心理健康的标准。[答案]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
59.以下(
)不是影响攻击行为发生的因素。[答案]环境因素
60.以下不是情绪调节的策略(
)。[答案]即时表达策略
61.用一套预先经过标准化的问题来测量某种心理品质的方法是(
)。[答案]心理测量法
62.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是(
)。[答案]动机
63.有机体反映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态度体验是(
)。[答案]情绪
64.幼儿在学习加减法运算初期,常常借助于数手指,这种思维活动是(
)。[答案]动作思维
65.与多血质气质类型相对应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表现为(
)。[答案]强、平衡、灵活
66.语言理解的最高级水平是(
)。[答案]语篇的理解
67.在大脑中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及个别属性分解出来称为(
)。[答案]分析
68.在判断时间的精确性方面,最好的感觉通道是(
)。[答案]听觉
69.在头脑中把同类事物或现象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抽取出来,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是(
)。[答案]抽象
70.在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中,稳定的、内控的因素是(
)。[答案]能力
71.在写作的过程中出现的“一气呵成”、“才思如泉涌”的状态都可称为(
)。[答案]沉浸体验
72.在心理学研究中主张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知觉和思维的组织结构,考察知觉意识的心理历程,而不是分解知觉和思维的学派是(
)。[答案]行为主义
73.在一个有很多人的屋子里,突然听到有人说你的名字,你不但听到了自己的名字,还能回忆起别人在说你的名字前刚刚说的几句话。这就是(
)记忆在发挥作用。[答案]感觉记忆
74.在整个科学大家庭中,心理学是一门(
)。[答案]中间科学
75.指人们对某一类人产生的概括而固定的看法是(
)。[答案]社会刻板印象
76.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心理障碍是(
)。[答案]应激性相关障碍
二、多项选择题库
1.巴甫洛夫发现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包括兴奋和抑制过程,这两个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是(
)。[答案]灵活性;平衡性;强度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答案]准备阶段;验证阶段;顿悟阶段;酝酿阶段
3.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答案]精致性;灵活性;新颖性;流畅性
4.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是(
)。[答案]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生理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
5.个体心理一般分为(
)。[答案]动机与情绪;能力与人格;认知
6.根据记忆的内容可将记忆分为(
)。[答案]语义记忆;情景记忆
7.行为主义心理学的重要特点是(
)。[答案]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主张用实验法
8.吉尔福特提出智力三维结构模型包括(
)。[答案]操作;内容;产物
9.记忆的过程主要分为(
)。[答案]存储;提取;编码
10.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
)。[答案]童年期和少年期能力发展迅速;成年期能力发展最稳定;能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
11.气质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包括(
)。[答案]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气质类型影响人的职业适应性;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12.亲社会行为的发生过程(
)。[答案]权衡成本和利益;个人的责任;决定如何给予帮助;知觉到需要
13.情绪表达的非言语形式主要包括(
)。[答案]姿态表情;语调表情;面部表情
14.情绪的功能包括(
)。[答案]交流功能;组织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
15.情绪的认知评价理论包括(
)。[答案]拉扎勒斯的情绪理论;阿诺德的情绪理论
16.情绪是一个多成分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
)三种成分组成的。[答案]外部表现;主观体验;生理唤醒
17.人格的特征有(
)。[答案]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
18.人们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主要来自(
)。[答案]肌肉线索;单眼线索
19.社会偏见具有以下特征(
)。[答案]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偏见中含有先入为主的判断;偏见中的认识成分是刻板印象
20.社会性动机包括(
)。[答案]权力动机;交往动机;兴趣
21.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人眼视网膜上的两种感光细胞,二者在形态上和功能上都有不同,其中锥体细胞主要感受物体的(
)。[答案]颜色;细节
22.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方法(
)。[答案]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树立学习榜样;让学生经常体验成功
23.外部感受器位于身体表面,接受外部世界的刺激,产生的感觉包括(
)。[答案]视觉;嗅觉;听觉
24.威廉詹姆斯将多种多样的自我内容概括为三大类(
)。[答案]精神自我;社会自我;物质自我
25.心境障碍包括(
)。[答案]躁狂发作;抑郁发作
26.心理辅导中建立关系的技术包括(
)。[答案]真诚可信;温暖与尊重;积极关注;同理心
27.心理学的功能是(
)。[答案]预测和控制;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
28.遗忘的原因主要有(
)。[答案]消退说;压抑说;干扰说;编码和提取失败
29.以下是内部动机的激发策略的是(
)。[答案]培养学生的胜任能力;提高课堂中的学习兴趣;建立一个自主支持性的课堂
30.意识的定义(
)。[答案]意识是一种觉知;意识是一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意识是一种心理状态
31.意识的状态包括(
)。[答案]睡眠;白日梦;梦;催眠
32.影响从众的内在原因是(
)。[答案]获得正确的信息;减缓群体压力;获得他人的接纳和喜爱
33.影响能力发展与差异的因素包括(
)。[答案]遗传素质的影响;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人格特征的影响;实践活动的影响
3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包括(
)。[答案]生物遗传因素;早期童年经验;社会文化因素;学校教育经验;家庭环境因素
35.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有(
)。[答案]渠道特征;信息接收者特征;宣传说服者的特征;信息特征
3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案]定势;问题的表征;功能固着
37.有意想象可分为(
)。[答案]幻想;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38.语言产生的过程包括(
)。[答案]执行阶段;构建阶段;转换阶段
39.语言的特征包括(
)。[答案]语言的产生性;语言的意义性;语言的结构性;语言的社会性
40.语言获得的理论主要有(
)。[答案]后天学习论;先天因素说
41.长时记忆的提取方式有(
)。[答案]回忆;再认
42.知觉的组织性中,图形的组织原则包括(
)。[答案]邻近原则;同域原则;闭合原则;相似性原则
43.自我调控系统有(
)三个子系统构成。[答案]自我监控;自我认知;自我体验
三、判断题题库
1.表象是指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答案]正确
2.表象只有视觉表象。[答案]错误
3.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基本情绪的表达是不相同的。[答案]错误
4.短时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答案]错误
5.对学生的评价,一般来说,批评应多于表扬。[答案]错误
6.感觉记忆只有图像记忆。[答案]错误
7.行为主义观点的代表人物是马斯洛。[答案]错误
8.黑和白的感觉是由视杆细胞产生的。[答案]正确
9.健康心理学的大量研究成果揭示,心理因素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答案]错误
10.美国心理学家艾克曼的实验证明,人脸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表情作用,例如眼睛对表达快乐最重要。[答案]错误
11.面对的活动如果是高挑战性、低技能性时,人们就容易产生沉浸体验。[答案]错误
12.气质主要是后天的,性格主要是先天的。[答案]错误
13.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在12~18岁之间到达顶峰。[答案]错误
14.人格品质是影响人际吸引力的最稳定因素。[答案]正确
15.人们通过感官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头脑的分析与解释后,产生对事物的整体认识,这就是知觉。[答案]正确
16.算法策略与启发式策略相比,效率更高。[答案]错误
17.态度与行为联系密切,两者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答案]错误
18.同一个姿势在不同的文化中会有不同的意义。[答案]正确
19.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答案]正确
20.现在各心理学学派对于梦的功能的解释趋于一致。[答案]错误
21.心理学家的实际研究发现,阈下刺激仍然会对人的情绪或行为产生影响。[答案]正确
22.性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这个独特的模式包含了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答案]错误
23.研究表明,在学习成绩方面,社交动机水平高的学生优于社交动机水平低的学生。[答案]正确
24.研究发现情绪最基本的维度有三个。[答案]错误
25.一般来说,一个人在他人眼里越有权威,则在模糊情境下别人越可能跟从于。[答案]正确
26.一个能力强的人较易获得知识和技能,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比较。[答案]正确
27.意识不对人所觉察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扩大刺激输入的流量。[答案]错误
28.语言的获得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答案]错误
29.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漫长的社会生产和文化建设过程中,通过高度结构化的声音组合,或通过书写符号、手势等元素构成的一种符号系统,同时又是一种运用这种符号系统来交流思想的行为。[答案]正确
30.欲望理论认为幸福的生活就是快乐最大化、痛苦最小化。[答案]错误
31.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语言与人类的很多其他特征一样,是后天作用的结果。[答案]错误
32.在控制的条件下,操作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是个案研究法。[答案]错误
33.在智力发展方面,遗传比环境有更重要的影响。[答案]正确
34.长时记忆的容量几乎是无限的。[答案]正确
35.知觉是人们对外部刺激属性的初级加工。[答案]错误
36.知觉适应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