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入木三分范文精选3篇

入木三分这个词语很多人都听过,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词语跟大书法家王羲之有关的呢?这其中的故事,为大家精心整理了成语入木三分范文精选3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成语入木三分的故事 篇1

【原文】

晋(1)帝时,祭北郊,更(2)祝版(3)。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

(南朝宋·羊欣《笔阵图》)

【注解】

(1)晋:此处所指应为东晋。

(2)更:改。

(3)祝版:古代祭祀所使用,写有祭文的木板。

【故事阐述】

东晋时,**在北郊举行祭祀的仪式,必须更换原本已写有祝祭文的木板,工人们在削去王羲之写过的木板时,发现他的笔迹竟然透入木板有三分之深!由此可见王羲之雄厚强劲的笔力。

此事见于南朝宋·羊欣《笔阵图》。王羲之在三十三岁时写的“兰亭集序”,以及三十七岁时写的“黄庭经”,一向被誉为书法艺术中最好的小楷范本,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而羊欣用来形容王羲之笔力的“入木三分”,后来演变为成语,用来比喻评论深刻中肯或描写生动逼真。

【讨论】

(1)东晋**为什么不直接更换一块新的木板来举行祭祀,而命人将原本已写

有祝祭文的木板上的字迹削去重写?

(2)王羲之的书法能够写得很好,而且笔力雄厚强劲的原因是什么?

造句练习】

例:书法名家一出手的确是不同凡响,这个“吮字写得是笔力浑厚,入木三分。

例:她把戏中的悲剧人物演得入木三分,难怪会得大奖。

【相似成语】

力透纸背;鞭辟入里

【课后时间】

请写出有关“出”、“入”的成语。

1.出( )入( )

2.出( )入( )

3.入( )( )出

成语入木三分的故事 篇2

一、入木三分的成语故事

王羲之字逸少,晋朝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有名的书法家,因为他曾经做过右军将军,所以后人又称他为王右军。

王羲之的书法,可以称得上冠绝古今,他的字秀丽中透着苍劲,柔和中带着刚强,后代的许多书法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他的。所以,学习书法的人很多都以他的字作范本。现今在他留下来的书帖中最著名的有《兰亭集序》、《黄庭经》等。

王羲之的字写得这样好,固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摩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

他曾经在池塘边练习写字,每次写完,就在池塘里洗涤笔砚。时间一久,整个池塘的水都变黑了。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他在练习书法上所下功夫之深了。

据说他很爱鹅,平时常常望着在河里戏水的鹅发呆,后来竟然从鹅的动作中领悟出运笔的原理,而对他的书法技艺大有助益。

有一次,他到一个道观去玩,看到一群鹅非常可爱,便要求道士卖给他。观里的道士早就钦慕他的书法,便请他写部《黄庭经》作为交换。王羲之实在太喜欢那些鹅了,便同意了。于是王羲之给观里写了部《黄庭经》,道士便把那些鹅都送给了他。

还有一次,当时的**要到北郊去祭祀,让王羲之把祝辞写在一块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时非常惊奇,王羲之写的字,笔力竟然渗入木头三分多。他赞叹地说:“右军将军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入木三分的寓意

王羲之的字写得好,虽然与他的天资有关系,但最重要的还是由于他的刻苦练习的结果。他为了把字练好,无论休息还是走路、心里总是想着字体的结构,揣摹着字的架子和气势,而且不停地用手指头在衣襟上划着。所以时间久了,连身上的衣服也划破了。这种持之以恒、孜孜不倦、勤奋好学的精神,使王羲之达到了这种入木三分的书法最高境界!小朋友们要向他学习,坚持不懈,天天向上精神哦!

二、入木三分材料

【发音】rù mù sān fēn

【出处】唐朝·张怀瓘《书断·王羲之》:“晋帝时祭北郊,更祝版,工人削之,笔入木三分。”诗句:写人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郭沫若评价《聊斋志异》

【解释】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三分等于1厘米) 深。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文章或见解深刻、透彻。

近义词】力透纸背、铁画银钩

反义词】略见一斑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举例】鲁迅不但“入木三分”的揭露了旧的“蒙童读物”对儿童毒害,为“打掉毒害小儿的药饵”作出了贡献,而且对新的儿童读物的创作,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同时他自己曾亲自搜集儿歌,翻译外国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和科学小说。

成语入木三分 篇3

关键词:有效语文教学;逗趣;浸润;引着走

看朱则光老师和韩军老师的示范课《木兰诗》《南来北往》,对语文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自我审视和深度思考,也有了一些感想和收获。

一、对“逗趣”的思考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大多数老师都注重了教学中的“逗趣性”。 有的是为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而逗趣,有的是为逗趣而逗趣。朱则光和韩军两位老师也都会逗趣,再逗趣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朱老师在讲《木兰诗》时有几处逗趣。先是在导入时,说木兰是济宁人,下面的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说是商丘虞城营郭镇的,老师和学生争名人,就争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在分析木兰“叹息”时,故意说:“木兰不是很消极吗?”学生马上说:“那不是消极,那是……”很快师生就进入了对话之中。在分析木兰征途中的情感时,朱老师又说:“木兰怎么不像一个英雄呢?她没到战场就想家了。”学生马上说:“木兰是英雄,但她也是女人,……”朱老师的逗趣,就像是投湖的石子,能把学生的心及时地激起思考的涟漪。逗趣之法很高妙。

韩军老师的逗趣也有着他自身的特点。在介绍自己时,问学生认识自己吗。学生说:“您是韩军先生。”韩军老师随口说:“是,我是比你们先生。”就这么一句幽默的话,就拉近了老师和学生的距离,就撤掉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藩篱。为师生合作创造了一个和谐的环境。韩军老师在背诵课文的时候,故意留下了三个破绽,背完之后,问学生自己背的有什么不足吗,学生马上说出背错的地方。而韩军老师就抓着这三个错误进行教学。这真是精妙的预设。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两位老师逗趣的手段都很普通,没有借助多媒体和其他形式。但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何也?是他们都摒弃了浮华的形式,而专注于文本。他们的逗趣是既注意到“乐”又注意到“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知之者不如乐知之者。”“好”和“乐”不是目的,“知”才是目的。课堂上,该是以“知”为重,辅之以“乐”才是正经,否则,就是念歪了经。相声界的大家马季先生说过类似的话:相声是逗乐的,但是两个人站在台上,什么都不说,一人拎起一桶水倒在另一人头上,也能让观众乐。那,不是相声。语文课堂教学也如此。所以,“逗趣”之法,应该用的恰到好处。

二、“教什么”和“怎么教”的思辨

一般的语文老师不发愁“教什么”,大都发愁“怎么教”。王荣生教授说:“教什么永远都比怎么教重要。”这无疑是给广大语文教师指出了一条明路。可是能实践此说的又有几人?

而朱则光老师在作报告里也强调了王教授的话。在《木兰诗》的教学中也是认真落实了这句话的。朱老师没有哗众取宠的花架子,课件也很简单,不花哨。他教了什么呢?教了字音、词义、翻译、朗读、情感体验、人物形象分析等。他怎么教的呢?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老师或旁敲侧击或故意设置障碍或引而不发。对木兰的形象分析更显他的匠心独运。作为女性,木兰叹息、思亲、还乡、爱美。尽显一个柔弱女子的形象。作为英雄,木兰备战、征战。时代的机遇和个性的张扬,促使一个柔弱的女子变成了一个刚强的英雄。这一点的发掘,真是独到。

韩军老师在教《南来北往》时,他教了排序、点题、铺叙。他是怎么教的呢?激情诵读。韩军老师在作报告时说:语文教学就要时时刻刻抓文字,分分秒秒抓效率,丝丝缕缕抓考试,来来回回有情趣。两位老师都打破了许多老师坚守多年的语文教学范式。他们的教学也都达到了高效教学的目的。

在比较“教什么”和“怎么教”时,我感觉弄明白“教什么”要比“怎么教”难得多。“怎么教”只是一个形式,可以叫“器”。 “教什么”则是内容,可以叫“物”。寻找一个容器要比寻找一个有价值的“物”容易。好多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时候,大都避重而就轻。一门心思地搞起花架子来了。“重视文本”的提法也有好长时间了,但收效甚微的原因也许是对文本的“怕”造成的。那种唯教参的马首是瞻的做法还很多。但是朱则光和韩军两位老师的示范应该给有志于此的老师以鼓励。

三、“催熟”和“浸润”的比较

在现在的教育评价体制下,学生的成绩是评价老师成绩的唯一标准。唯成绩论的老师则各显身手。有的手段是好的,有的则明显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就像有的食品还没长成熟,而施一催熟剂,外面看着红润鲜亮,而里面则青涩难吃。现在好多学生就像是一催熟产品。所以,朱则光老师在作报告时指出“有效教学”的重要性。他说“有效教学”不可能速效,也很难追求高效。应该是春雨化物般的“浸润”。在朱则光老师的课堂语言中没有“这是考试重点”,“这应该记住”,“哪一年的中招题就从这儿出的”等太专注于成绩的话语。有好多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是讨厌老师那味同嚼蜡的教学。老师或冷冰冰地把学生当作考试机器,或者苦口婆心地劝学生进行“题海战术”训练。语文中的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意韵之美则无暇感受。韩军老师则是一开始就配乐诵读,把学生带进一个优美的有文字组成的意境中。听这样的课怎能没兴趣呢?

所以,“催熟”和“浸润”的优劣不言自明。仔细分析这两种做法的区别,还是在于老师的心态。急功近利者为了自己的成绩往往会拔苗助长,就采用“催熟”之法;有爱学生之心的老师则会为了学生的成长而采取“浸润”之法。学生是喜欢把老师比喻为园丁的,他们可能更喜欢有爱心的老师。

四、“打着走”,“牵着走”和“引着走”的优劣

中国有“欲速则不达”的古训。“打着走”和“牵着走”都是老师一方主观上想让学生快学好,但实际效果却不佳。“引着走”是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因素,学生真正有选择权利。所以主动性就高,效果自然也很好。而朱则光老师和韩军老师的课,在他们看似随意的说话中,包含着巧妙的引导,学生不知不觉间就被带上了语文学习的正确路径上来。现在语文教学面临着一个少慢差费的窘境。如何能打破这种窘境?恐怕得从正确的“引导”入手。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