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汉语常用字,读作sì,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本以为两倍于二的正整数,后引申为序数第四。
四分五裂
[sì fēn wǔ liè] 形容分散、不统一、不团结。《战国策·魏策一》:“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危机四伏
[wēi jī sì fú] 到处都潜伏着危机。
朝三暮四
[zhāo sān mù sì] 有个玩猴子的人拿橡实喂猴子,他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后来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所有的猴子就都高兴了(见于《庄子·齐物论》)。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家徒四壁
[jiā tú sì bì] 家里只有四面墙。形容极其穷困,一无所有。《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 徒:只,仅仅。
居徒四壁
[jū tú sì bì] 徒:只,仅仅。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三番四覆
[sān fān sì fù] 三、四:指次数之多;番、覆:反复,翻悔。形容变化无常,反复多次。
一谦四益
[yī qiān sì yì] 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八万四千
[bā wàn sì qiān] 本为佛教表示事物众多的数字,后用以形容极多。
吃四方饭
[chī sì fāng fàn] 和尚道士到处化缘为生,也指一般人走到任何地方都能生活。
三老四少
[sān lǎo sì shào] 1.老少众人。
四邻八舍
[sì lín bā shè] 指左右邻居。
四角俱全
[sì jiǎo jù quán] 比喻完美无缺。
没三没四
[méi sān méi sì] 不三不四,不正派或不像样子。
四海升平
[sì hǎi shēng píng] 升平:太平。天下太平。
丑声四溢
[chǒu shēng sì yì] 声:名声;溢:外流。丑恶的名声到处传播。形容臭名远扬。
四衢八街
[sì qú bā jiē] 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四近之臣
[sì jìn zhī chén] 皇帝身边的近臣。
四海飘零
[sì hǎi piāo líng] 四海:代指全国各地。飘零:比喻遭到不幸,失去依靠,生活不安定。指到处飘泊,生活无着。
四海承风
[sì hǎi chéng fēng] 指全国都接受教化。
四方辐辏
[sì fāng fú còu] 比喻四方的人才或货物像车轮上的辐条聚集在毂上那样汇集到一处。后引申为从各方聚集的意思。
张三李四
[zhāng sān lǐ sì] 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再三再四
[zài sān zài sì] 重复好几次。
四面八方
[sì miàn bā fāng] 泛指周围各地或各个方面:人们从~来到北京。我们小组里的人来自~。
四面楚歌
[sì miàn chǔ gē] 楚汉交战时,项羽的军队驻扎在垓下,兵少粮尽,被汉军和诸侯的军队层层包围起来,夜间听到汉军四面都唱楚歌,项羽吃惊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为什么楚人这么多呢?”(见于《史记·项羽本纪》)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
挑三拣四
[tiāo sān jiǎn sì] 挑肥拣瘦。
不三不四
[bù sān bù sì] 1.不正派:不要跟那些~的人来往。
四平八稳
[sì píng bā wěn] 形容说话、做事、写文章稳当,有时也指做事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四脚朝天
[sì jiǎo cháo tiān]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形容人死去。
五湖四海
[wǔ hú sì hǎi] 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
文房四宝
[wén fáng sì bǎo] 指笔、墨、纸、砚,是书房中常备的四种文具。
低三下四
[dī sān xià sì] 形容卑贱没有骨气。
颠三倒四
[diān sān dǎo sì] (说话、做事)错乱,没有次序。
四通八达
[sì tōng bā dá] 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方便。《子华子·晏子问党》:“其途之所出,四通而八达。”
说三道四
[shuō sān dào sì] 随意评论;乱加议论。
志在四方
[zhì zài sì fāng] 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四大皆空
[sì dà jiē kōng] 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印度古 )
丢三落四
[diū sān là sì] 形容马虎或记忆力不好而好(hào)忘事。
三从四德
[sān cóng sì dé] 封建社会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规范。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意思是妇女的思想品德、言语举止、仪容态度以至家务劳动,都要严格遵守封建礼教的约束。
名扬四海
[míng yáng sì hǎi] 四海:天下。名声传扬到天下。形容名声很大。
三妻四妾
[sān qī sì qiè] 妻妾众多的意思。
二十四友
[èr shí sì yǒu] 指 晋惠帝 时以文才而屈节出入于秘书监 贾谧 之门的 石崇、欧阳建、陆机、陆云、刘琨、左思、潘岳 等二十四人。
浩气四塞
[hào qì sì sài] 浩气:浩然正气。
四时气备
[sì shí qì bèi] 四时: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
差三错四
[chā sān cuò sì] 颠倒错乱。形容差错很多或虚假不实。
传三过四
[chuán sān guò sì] 传闲话,说是非。
三求四告
[sān qiú sì gào] 指再三求告。
萧然四壁
[xiāo rán sì bì] 萧然:寂寞冷落;四壁:四面墙壁。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接三连四
[jiē sān lián sì] 接连不断。
四不拗六
[sì bù niù liù] 指少数人拗不过多数人的意见。
四清六活
[sì qīng liù huó] 形容机灵干练。
缺三短四
[quē sān duǎn sì] 形容物品残缺不全。
四海他人
[sì hǎi tā rén] 指没有亲戚关系。
三三四四
[sān sān sì sì] 犹三三两两。形容人数不多。
三邻四舍
[sān lín sì shè] 泛指邻居。
四海晏然
[sì hǎi yàn rán] 四海:天下,国家;晏然:平静,安定。指全国各地太平安定。
四冲八达
[sì chōng bā dá] 指四通八达的要道。同“四冲六达”。
四肢百骸
[sì zhī bǎi hái] 人体的各个部分。泛指全身。
狼烟四起
[láng yān sì qǐ] 四处有报警的烽火,指边疆不平靖。
富有四海
[fù yǒu sì hǎi] 充分享有全国的一切财富。
坐四望五
[zuò sì wàng wǔ] 文化的程度。
眼空四海
[yǎn kōng sì hǎi] 形容自高自大,什么都看不见。
横三竖四
[héng sān shù sì] 犹言横七竖八。
四亭八当
[sì tíng bā dàng] 亭、当:即停当,妥贴。形容一切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贴。
四通辐辏
[sì tōng fú còu] 辐辏:车辐凑集于毂上。比喻四方人才或货物像车辐聚于毂上一样地汇集在一起。
四方云扰
[sì fāng yún rǎo] 扰:扰乱,纷扰。指天下纷乱,如同乌云翻涌。形容局势动荡不安,到处骚乱。
四时之气
[sì shí zhī qì]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吼三喝四
[hǒu sān hè sì] 〈方〉大声吆喝。
骈四俪六
[pián sì lì liù] 骈:并列,对偶;俪:成双,成对。指多用四字、六字句对偶排比的骈体文。
推三挨四
[tuī sān āi sì] 找各种借口推托。
挨三顶四
[āi sān dǐng sì] 形容人多,连接不断。同“挨三顶五”。
四壁萧然
[sì bì xiāo rán] 四壁:四面墙壁;萧然:寂寞冷落。屋里空荡荡的,没什么东西。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迈四方步
[mài sì fāng bù] 一句半口头语的成语词,在不同环境下其意义也可截然相反,可以是褒义的形容人不慌乱心中有定,也可以是贬义形容人慢吞吞。
偏三向四
[piān sān xiàng sì] 指偏向、袒护某方。
倒四颠三
[dǎo sì diān sān] 颠:颠倒。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
四百四病
[sì bǎi sì bìng] 指四肢百体的四时病痛。泛指各种疾病。
四海波静
[sì hǎi bō jìng] 比喻天下太平。
半三不四
[bàn sān bù sì] 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察三访四
[chá sān fǎng sì] 指爱打听调查别人的事情。
三番四复
[sān fān sì fù] 三、四:指次数之多;番、复:反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国之四维
[guó zhī sì wéi] 指治国的纲纪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