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是一个汉语词汇,一指典制和掌故;二指诗文中引用的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三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事件。
胶柱鼓瑟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史记·蔺相如廉颇传》。瑟上有柱张弦,用以调节声音,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变换。比喻拘泥教条不知变通。赵括就
是这样的人。
那是战国时代,秦国攻伐赵国,赵王任命赵括为大将,指挥全国,抵抗秦兵。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从小就很聪明,他把父亲所有的兵书,早已读得烂熟,谈起来头头是道,俨然是个天才军事家c但是他父亲奢总说他不行,.认为他毫无作战经验,理论完全脱离实际,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
可是赵王竟然任命赵括为大将。这时,他父亲赵奢已经去世。他母亲知道了,立即上书赵王,请求取消任命。蔺相如也不赞成赵括当大将,说道:“赵括徒有虚名,叫他当大将,那真好比皎柱而鼓瑟!他只死读了他父亲的一些书和笔记,根本不懂得灵活运用。”但是,赵王不听,还是任命这位“纸上谈兵"、“胶柱鼓瑟”的赵括当了大将。结果赵国大吃败仗,赵军损失重大,赵括也送了命。后来赵都邯郸还被秦军包围了一年多,要不是楚、魏等国的`援救,几乎亡国。
鼓瑟时胶住瑟上的弦柱,就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宋李纲《桂州答吴元中书》:「故在靖康之初,有备则当守,靖康之末,无备则当避,岂可胶柱而鼓瑟耶?」
●《警世通言•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荆公胶柱鼓瑟,三峡相连,一般样水,何必定要中峡。」
●《红楼梦》第五一回:「这宝姐姐也忒胶柱鼓瑟,矫揉造作了。」
近义词:一成不变 按图索骥 刻舟求剑 食古不化 胶柱调瑟
反义词:随机应变 通权达变 标新立异
胶柱鼓瑟的成语故事说的是齐人跟赵人学习瑟这种乐器。他不去刻苦钻研演奏瑟的技术,却依照赵人预先调弄好的音调,将瑟上调音的短柱用胶粘固起来,就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乡。齐人回家后,摆弄了多年,总是弹不出一支曲子。
1 、胶柱鼓瑟的故事
齐人跟赵人学习瑟这种乐器。他不去刻苦钻研演奏瑟的技术,却依照赵人预先调弄好的音调,将瑟上调音的短柱用胶粘固起来,就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乡。齐人回家后,摆弄了多年,总是弹不出一支曲子。他还觉得奇怪呢!后来,有人从赵国来,了解到是怎么回事,觉得这个齐人的举动是多么愚蠢啊!
2 、胶柱鼓瑟材料
【发音】jiāo zhù gǔ sè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解释】原意就是用胶把柱粘住,使音调不能调整。现含贬义色彩,指不能灵活变通。多用于书面语中。胶柱鼓瑟”,亦作“胶柱调瑟”。比喻拘泥成规,不知灵活变通。
【近义词】胶柱调瑟、刻舟求剑
【反义词】随机应变、通达权变
【成语举例】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 ★明·无名氏《鸣凤记·桑林奇遇》
【成语】:
胶柱鼓瑟
【拼音】:
[jiāo zhù gǔ sè]
【解释】:
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
【出处】:
汉·扬雄《法言·先知》:“以往圣人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举例造句】:
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
【成语故事】:
赵孝成王听信了秦国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军最怕马服君的儿子赵括担任将军。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蔺相如劝阻说:大王凭名声用赵括,就像是把胶把瑟上的弦柱粘住来弹瑟,音调不能变通一样,他不懂得随机应变。赵王不听。结果,赵军被秦军打败,40万大军被活埋。赵国几乎灭亡。
1.可是当他作诗时,只是借怀古以抒写胸中的感慨,既是借酒浇愁,当然无需细究史实,否则便是胶柱鼓瑟了。
2. 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胶柱鼓瑟。
3. 这个时代环境瞬息万变,假如做人胶柱鼓瑟,因循守旧,就会被淘汰。
4. 哪有人如此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5. 要突破目前的外交困境,胶柱鼓瑟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6. 时代前进了,措施也得跟上去,胶柱鼓瑟是不行的。
7. 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8. 时代前进了,思想得转变,胶柱鼓瑟是不行的。
9. 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10. 若胶柱鼓瑟,牵拘于文献,而欲揭发古代之真相,则恐其南辕北辙。
猜你感兴趣:
1.有关瑟字开头的四字成语
2.有柱字的成语
齐人跟赵人学习瑟这种乐器。他不去刻苦钻研演奏瑟的技术,却依照赵人预先调弄好的音调,将瑟上调音的短柱用胶粘固起来,就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乡。齐人回家后,摆弄了多年,总是弹不出一支曲子。他还觉得奇怪呢!后来,有人从赵国来,了解到是怎么回事,觉得这个齐人的举动是多么愚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