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成语吧,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还苦于找不到好的成语?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本文是可爱的编辑帮家人们收集整理的囫囵吞枣的成语故事(7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囫囵吞枣成语故事 篇1

从前有一个呆子,家中很有钱。有一次,他到市场上去买水果。摊主不厌其烦地向人们介绍各种水果的好处。呆子听了很高兴,一下子买了很多的'水果,坐在市场旁大吃起来。

正在他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一位医生路过,见他这种吃法,就对他说:“小伙子,梨可不能多吃,虽然它对牙齿有好处,但你吃多了会伤脾的。”呆子一听,就不再吃梨,而是一个接一个地吃枣子。医生又说:“红枣虽然对脾有好处,但吃多了会伤牙的,所以也不能多吃。”

呆子听了医生这些话后,不知如何是好了,都不敢吃了。呆呆地坐在那里想了很久,过了一会儿,他兴奋地说:“我有办法了,吃梨的时候,只用牙齿咀嚼,而不咽到肚子里,这样对牙齿有好处,又不会伤脾;而在吃红枣时,我不用咀嚼,就一口吞进肚子里,这样可以不伤牙齿,又对脾有好处。”说完,就把红枣一个一个地扔进嘴里,囫囵地吞下去了。医生见此情景,忙说:“你这样把枣囫囵吞下去,肠胃不能消化和吸收,对脾也是没有好处的。”

囫囵吞枣造句 篇2

1) 我们要认真理解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切勿囫囵吞枣。

2) 他只是把这首诗囫囵吞枣地背下来了,至于什么意思一点儿也不清楚。

3) 理解肤浅是因为看书时囫囵吞枣,所以我们要认真读书,反复思考。

4) 不懂得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能囫囵吞枣。

5) 水子回到家,将布克写给自己的信囫囵吞枣地看了。

6) 不懂的问题一定要清楚明白才行,不可囫囵吞枣。

7) 培训讲课有点粗糙,囫囵吞枣,还得回家好好研究。

8) 要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提倡积极思考,反对不求甚解,囫囵吞枣。

9)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要读到内涵,读到中心才能读好。

10) 行为主义的交替反应之说便用以补救这种囫囵吞枣之弊。

囫囵吞枣成语造句 篇3

1、读书就像 www. 品茶一样,囫囵吞枣是喝不到其中的味道,只有细细品味才能享受其中的乐趣。

2、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小忌是走马观花。

3、我们要细心体会课文的意思,不能囫囵吞枣。

4、张老师告诉我们,学习上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别人的理论。

5、读书,学习要善于思考,囫囵吞枣会收效甚微,是一种不良习惯。

6、一次专心学习胜过百次囫囵吞枣;一次深思熟虑胜过百次轻率行动;一次真诚相助胜过百次怜悯同情;一次见义勇为胜过百次豪言壮语!

7、学习不认真,贪多求快,囫囵吞枣,一知半解,这是一种要不得的学习态度

8、读叔本华的书,我们不能囫囵吞枣,要含英咀华。

9、读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自己需要的东西。

10、学习中的大忌是囫囵吞枣;读书中的是走马观花。

11、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一目十行,虽看不知精神。

12、他看书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书虽看了很多,但收获很小。

13、生活压力大,鲜枣来帮忙;囫囵吞枣引腹胀,细嚼慢咽帮减压,空腹睡前易烧心,加餐用来效果佳,鲜枣亦防胆结石,注意饮食用处广!

囫囵吞枣的典故: 篇4

有个青年人买了一堆水果,有梨儿,也有枣儿,坐在路边上吃。有个老头儿看见了,对他说:“小伙子,梨儿可不能多吃呀。这玩意儿对牙齿虽然有好处,可是多吃了会伤脾[pí]。”青年人就问:“那么枣儿呢?”老头儿说:“枣儿倒是补脾的,可惜伤牙齿,也不能多吃。”青年人看看梨儿,又看看枣儿,想了一会儿,说:“那好办,我吃梨儿就光用牙齿嚼,不咽到肚子里去。那枣儿么,我就把它整个儿吞下去,不用牙齿嚼它。”他拿起一个枣儿放在嘴里,伸直了脖子吞了下去。他没想到,囫囵的枣儿到了肚子里不会消化,对脾当然也不会有什么好处。

囫囵吞枣近义词 篇5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囫囵吞枣出处 篇6

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

囫囵吞枣释义 篇7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