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词语和句子通用6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这里是整理的秋天的词语和句子通用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秋天的词语和句子 篇1

显然,这个句子是欧化句子,按汉语的表述习惯,是绝不会说什么“我的不远千里”的。另外,“的理由”三个字也显多余,去掉它,前后分句的因果关系同样存在,还较含蓄。比如,按汉语的习惯,是不说“我的到这里来的理由,也不过想看看你”。如果硬要保留“的理由”三字,我们则习惯说“我到这里来的理由,是想看看你”,而不大说“我到这里来的理由,也不过想看看你”。由此,文中的句子可改为:我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二、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这个句子逻辑性不到位。“味”对应的是“尝”,“色”对应的是“看”,“意境与姿态”对应的是“赏玩”,如果把这个句子复原,该是“秋的味,总尝不透;秋的色,总看不饱;秋的意境与姿态,总赏玩不到十足”。显然,这种说法精练不够,而合并说就该是:“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尝不透,看不饱,赏玩不到十足。”这样的照应才合逻辑。我们不是说“味道十足”“秀色可餐”吗?其实,这种合说是一种修辞手法,由来已久。比如《韩非子・五蠹》:“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句中的“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就是“桀暴乱而汤征伐”和“纣暴乱而武征伐”二语的合说,这种缩略后的语句的意义其正确表达就是由相关语词的对应关系来保证的。所以,“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就不可以说成“桀纣暴乱,而武汤征伐”。再如,“君父至尊亲”(杨恽《报孙会宗书》),是“君至尊”“父至亲”的合说,不能说成“君父至亲尊”。又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刊刑赏”(《出师表》),分说就是:“若有作奸犯科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若有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赏”,反之,那就颠倒黑白了。这种合说的句子还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典说・论文》),“夫自衔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也”(《求自试表》),“冀以尘露之微补益山海”(同上),“轮匠执其规矩”(《墨子・天志上》)等等。

三、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看到这个句子,你知道作者到底有多少年“不逢北国之秋”了?恐怕回答不上。问题出在“将近”和“余”两词的并列出现。“将近”的意思是“(数量等)快要接近”(《现代汉语词典》),如“将近掌灯时分”“中国有将近四千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它相当于“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中的“且”。而“余”指的是“大数或度量单位等后面的零头”(《现代汉语词典》),如“一丈余”。在这个意义上,“余”与“多”相等,我们也说“五百多斤”“一丈多”。从“十一年”到“十九年”都属“十余年”的范畴。“将近”一词如果接数字,应该接具数,不能接概数。所以,我们可以说“将近五点钟”“将近两千字”,或是“五点过钟”“两千余(或多)字”,而不能说“将近五点过钟”“将近两千多(或余)字”。回到文中,如果是几年不逢北国之秋,就得说成“将近十年了”;如果是十多年,就要说“将近二十年了”或“十余(或多)年了”。

四、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这个句子简直太唆。既然是“家虫”,那当然是“养”的了;既然是“养在家里”,那不是“家虫”还能是什么呢?难道有“养”在“家”里的“野”虫?根据意思,这个句子可以表述为:“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着的一样。”也可表述为:“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着的虫子。”

五、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句中将“欧阳子的秋声”和“坡的赤壁赋”并列不够妥当。如果都是指文章,那就应该说“秋声赋”而不能只说“秋声”,这里不可以蒙后省。另外,如果指的是他们写的作品,当然该用上书名号才是。教材在解释“欧阳子的秋声”时说:“指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秋声赋》”也正是这个意思。

那么,作者的意思是不是这样呢?笔者认为是肯定的。既然先认定了“文字”里有什么样的“成语”,那么接下来说“读本”里该有什么?当然是有什么样的作品了。也就是说,如果“文字”对应“读本”,那么,“成语”就该对应作品。

综上所述,该句可以表述为:“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赋》与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

秋天的词语和句子 篇2

五谷丰登、秋风萧瑟、硕果累累、春花秋月、天高云淡、寒蝉凄切

秋风瑟瑟、层林尽染、果实累累、秋收冬藏、秋雨绵绵、落叶知秋

一日三秋、雁过留声、秋风送爽、春秋鼎盛、春去秋来、金风送爽

秋风习习、秋阳杲杲、北雁南飞、金桂飘香、天朗气清、叶落知秋

望秋先零、枫林如火、秋行夏令、一丛金黄、霜气横秋、秋色迷人

霜天红叶、晴云秋月、一丛火红、玉露生寒、秋风败之、秋高气和

2、赞美秋天的句子

(1)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2)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5)人人解说悲秋事,不似诗人彻底知。

(6)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7)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

(8)蟋蟀独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声多。

(9)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秋天的词语和句子 篇3

关键词:文采 词语 句式 修辞

文学来源于生活,语文课堂也应该贴近生活,将体验性、参与性、互动性、创造性引进来,努力打造生活的、动态的、趣味的、创造的语文。比如《学习写得有文采》一课,就可以用生动的实例,让学生在创造中,感受文采与非文采的区别,学习如何才能写得有文采。

一。锤炼词语

锤炼词语,可以使语言变得形神兼备。比如这样一个句子:秋风吹响了树叶,小羊在叫。这是一个极普通的句子,通过锤炼词语,可以变普通为不普通。选用传神的动词,这个句子可以写成:秋风劲吹,摇得树叶狂飞乱舞,小羊惊惧的眼神四处张望,伸长脖子号叫着。这样一改,秋风、树叶、小羊的动作、神态可触可感,而且有了意境。巧用拟声词绘声,这个句子可以写成:萧瑟的秋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小羊咩咩地号叫着。用了拟声词,秋风声、羊叫声如响耳畔,绵绵不绝。运用形容词绘色,这个句子可以写成:暗淡的秋风吹响了枯黄的树叶,雪白的小羊在昏黄的旷野里号叫着。秋风、树叶、小羊、旷野都有了颜色,不带想象,画意已足。精心选用叠音词,这个句子可以写成:咧咧秋风呼呼地刮着,黄黄的树叶纷纷扬扬、沙沙作响,白白的小羊在黑黑的天幕下咩咩地叫着。连用叠音词,自然读者口香,听者耳悦。

传神的动词,使句子有动态美;形象的拟声词、叠音词,使句子有音乐美;丰富的色彩词,使句子有画面美。锤炼词语,句子变得富有诗意,音、诗、画都有了。

二。变换句式

变换句式,可以使语言变得生动活泼。比如这样四个句子:你又睡着了。你又睡着了?难道你没睡着吗?又睡着了,你!这四个句子分别是:陈述句、疑问句、反问句、倒装句兼感叹句。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不同。这可以通过模拟情境来体验。假使是在课堂上师生间发生的一幕:

一个学生睡着了。老师轻轻走到他面前,把他推醒,平静地说:“你又睡着了。”这个学生没反应。老师再平静一下说:“你又睡着了?”“没有。”学生回答道。老师发怒了:“难道你没睡着吗?”不一会,当老师回过脸来时,发现他又睡着了。老师大怒道:“又睡着了,你!”

接下来的情境还可以是这样:

老师平静地说:“你出去吧。”学生照样无回应。老师假装再平静,用商量的口气说道:“你出去吧?”“不!”学生斩钉截铁地说。“难道你不该出去吗?”老师忍不住了。学生照样没反应。老师大怒:“出去吧,你!”

这最后一句是倒装句兼祈使句兼感叹句,语气是最重的,老师的神态是可想而知了。

最后,老师让学生分别用主动句、被动句描述结果,用否定句、肯定句作出评价。四句话可以是这样:他把老师气坏了。他被老师逐出去了。他上课睡觉是不对的。老师管他是对的。

通过这样的情境设置,自然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句式,表达不同的情感。变换一下句式,收获一份生动。

变换句式,是为了最准确、最生动、最新鲜、最活泼的表达。好比买衣服,选择一件最理想的。适合的就是独特的,一个一个独特的个体也就组成了多样化的整体。

三。巧用修辞

巧用修辞,可以使语言变得多姿多彩。比喻、拟人能使表达形象生动、富于想象;夸张、排比能增强感染力、渲染情感。运用修辞,需要一颗童心,往往一些小学生口吻的比喻句、拟人句等,都新颖别致,天真可爱。可以搜集一些,展示给学生。比如这样一些比喻句:

梦,像一条小鱼,在水里游来游去,想捉它,它已经跑了。

在图书馆趴着睡觉的时候流口水,就像晚年石钟乳一样。

打呼噜像放长线的风筝。

荷叶像一把小伞。

那柿树的千枝万杈,挑起了一盏盏红灯笼,在秋风里摇荡,在蓝色天幕上闪烁。

夏雨,写给荷叶的一首诗。

第一句把梦比喻成在水里游来游去的小鱼,符合梦飘忽迷离、不着边际的特征,写得活灵活现。第二句把口水和石钟乳对等,显得调皮而有谐趣,新颖别致。第三句把打呼噜声比成放长线的风筝,似化听觉为视觉,又似用风声摹拟呼噜声,留给人绵绵无尽的遐想。第四句引发人无尽的美感想象,把笑容如花的幻觉美活画出来。第五句简单而丰富,再形象不过了。第六句把柿子比喻成盏盏红灯笼,本已充满梦幻、迷人的魅惑力,又赋予它动态,更加撩人了。第七句简直就是一首诗。雨的垂直美,叶的铺展美,声的远近美;再加上雨的萧疏、叶的青绿、声的悠扬。简直让人醉了。

人常说距离产生美,也常说美是通过比较才显示出来的,那么站在彼物的角度来看此物,或是用彼物来衬托此物,则美越是明显。这也许是比喻能引发人美感联想的原因之一吧。实则美是相通的,所以形式不同的事物之间可以划上“美”的等号;形式相近的事物之间,则更具备划等号的潜质。这也许是比喻能成立的原因之一吧。

再欣赏一组拟人句:

天空中的星星眼睛一眨一眨的。

月亮弯成一弯眉。

风翻开了书页。

蜘蛛把苍蝇拖来拖去,等苍蝇累得筋疲力尽,蜘蛛才高高兴兴地享用这顿美餐。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第一句虽很常见,但它的准确性、形象性、生动性,已使它成为一个经典比喻句。第二句把月亮形容成一弯眉,本是一个比喻句,但因用了“弯”字,又似乎成了一个拟人句。不知它是笑弯了眉,还是皱弯了眉。“眉”字不仅绘出了它的形,而且传出了它的情,形神兼备。第三句的妙处在于它似乎让人感觉不到拟人的存在。风吹起书叶本是一个极常见的现象,然而一个“翻”字,却引发人美丽的猜想:风是有意还是无意?它是明察还是偷窥?书中藏着什么?它的主人哪里去了?第四句画出了蜘蛛的贪玩、狡猾,苍蝇的挣扎、窘迫,充满谐趣。在看似调皮的文字里面,演绎着自然生命的传奇。第五句中的蟋蟀,好似“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的雅士。静中生动,以动显静,似乎已有了意境。

作者佩戴上敏感的眼镜,穿越物种交通的隧道,发现一个个生命的跃动,然后巧用拟人的手法,把那些神秘的、灵性的、美丽的瞬间,捕捉到字里行间,带给读者丝丝新鲜的愉悦。这也许就是拟人发生和结果的奥秘吧。这也许也是儿童说出大人觉得很可笑的话,而实则很返璞归真的所在吧。

再看一组夸张句:

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她还没有端酒杯,就醉了。

第一句夸大了瓜的香味,读着仿佛也满口生香,想要吃上一口了。第二句用“缩小了一半”,巧妙地表现出华老栓的畏惧神态,反衬出黑色人的凶狠。第三句正因她“醉”得超前,才显出酒的香醇,似乎也隐隐透出她的醉态迷人。只十个字,却令她、酒、读者都醉了。

可见夸张,虽在事理之外,却在情理之中;看似不真实,实则很真实。

最后自主欣赏一组排比句:

人们爱春天,爱她的春和景明,爱她的鸟语花香;人们爱夏天,爱她的艳阳高照,爱她的枝繁叶茂;人们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硕果累累;人们爱冬天,爱她的银装素裹,爱她的冰清玉洁。

春蚕死去了,留下了华丽的丝绸;蜡烛燃尽了,留下了灼灼的光明;画眉飞去了,留下了美妙的歌声;雷雨过去了,留下了七彩的霓虹。

美是游荡在蓝天上的几缕白云,美是跳跃在碧海上的几朵浪花。美是偎依在高冈上的几点残雪,美是回荡在密林中的几声鸟鸣。

修辞,是一种表达艺术。用好一个修辞,也就收获一句诗。怀揣一颗童心,肩插两只羽翼。用童心看世界,用羽翼去想象。那么新鲜的、奇妙的、优美的诗国疆土,也就会不断被开辟。

四。结语

锤炼词语、变换句式、巧用修辞,是写得有文采的好途径。当然也不是唾手可得,它需要“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卢延让《苦吟》)的斟酌精神;需要“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的推敲精神;需要“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贾岛《题诗后》)的坚持精神。用心做事,能把事情做好,追求文采也是如此。

另外,讲究文采并不是堆砌华丽辞藻,它的前提是有真意,有了真意再去谈点技巧。如叶圣陶说的“讲究技巧,最要紧的是选择最切当的语言,正确地把真意表达出来”。切忌“滥用形容语和形容句子”,“以为用得越多文章越漂亮”(《作文要道》)。粉饰、做作、卖弄,根本上不是什么技巧。让我们在讲究文采的同时,牢记鲁迅《作文秘诀》里的四句话: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

参考文献

[1]倪宝元。修辞[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4.

[2]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秋天的词语和句子 篇4

[关键词]张培基;《故都的秋》;文学翻译

“自古逢秋悲寂寥”,悲秋作为中国传统文学中一个源远流长的主题,具有永久的魅力。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所有悲秋作品中的佳品。该文是郁达夫1922年从日本东京留学回国,辗转北平、武昌、广东、上海、杭州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并在1934年8月回到北平后应朋友之约而写就的。郁达夫主张散文应写得情景兼到,“既细且清”而又真切灵活。他的《故都的秋》便如同他的主张一样:情景高度融合,意境悲凉、韵味隽永,是一曲沉郁、幽远的秋的悲歌。

正如朱曼华所说,近百年来把西方一些知识分子的思想或理论译介给国人者不乏其人,中国人中自己把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存在于散文中那些鲜活的思想译介给外国人的学者却并不多见。而中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无疑弥补了这一缺憾。张培基先生在《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序言中表达了他翻译现代散文的初衷:一是为了消遣,二是出于对英文和散文的爱好,三是为了向国外介绍一些优秀的中国现代散文作品。作为现代优秀散文之一的《故都的秋》也人选其中。这不仅是中国文学之幸,也是外国读者之大幸。张培基先生以其自然流畅、准确细致的译笔让读者再次感受到了《故都的秋》所表现的悲凉的意境、隽永的韵味。

一、理解准确

理解是翻译的前提和基础。正如杨武能所说,翻译家绝非一般意义的读者,绝不能满足于只对原文和原文作者有大致的把握和了解,而必须将其读深钻透,充分理解,全面接受。从译文可以看出张培基先生对原文的理解非常透彻,他并不局限于原文的字面意思,而是着眼于句子的内涵意义,理解准确而又到位。

例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

Autumn,wherever it iS,always has something torecommend itself.

“总是好的”在该句中不能按字面直译,它的意思是总有可取的、值得称颂的方面,译者很巧妙用“have somethingto recommend itself”这一短语,令译文准确而流畅。

例2: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

Not only poets,even convicts ln prison.Isuppose,have deep sentiments in autumn in spite ofthemselves.

在该句中“不能自己”是指不由自主地,译者用短语“in spite of oneself”来译显得非常地道;根据上下文,“深情”指一种深深感伤的情怀,作者在此想表达秋天的凄美触动着每个人的心弦,甚至是监狱里的囚犯,译者用“deepsentiments”表达出了“深情”一词的内涵。

二、表达流畅

散文贵在散,散文往往没有完整的情节,语言结构灵活多样,以表情功能为主,强调语言的艺术美感。郁达夫是位卓越的语言大师,《故都的秋》充分展示了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整篇文章好像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作者的闲情漫话。从开篇到结尾,没有丝毫文字雕饰的痕迹,但每个词语、句子却又好像未经“炉火”而已到了“纯青”的程度;好像从生活中而来,平凡极了,可是却又那么精当、优美。

作者在文中用了很多节奏感强的排比句,加强了文章的音乐美,也表达了作者对故都所饱含的眷恋之情。译者在翻译这些排比句时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手法,做到了神形兼备。

例1: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

There iS Of COUrSe autumn ln the South too,butover there plants wither slowly,the air lS moist、thesky pallid……

上句中三个小句的结构相同, 动词后面均以结构助词“得”,形式整齐划一,给人一种整体的美感。做谓语用的形容词“慢”、“润”、“淡”表现出了南方秋天那种平淡而细腻的意味。译者同样用平行的结构译出了原文的节奏感。

例2: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When I am in the South,the arrival of eachautumn will put me in mind of Peiping's tao Ranting with its reed catkins,Diao Yu Tat with ttsshady willow trees,western Hills with their chirpinginsects,Yu Quan Shan Mountain on a moonlighteveDKlg and Tan Zhe Si with its reverbrating bell.

该句五个并列的“的”字结构读来整齐、流畅,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作者头脑中充满了故都秋天的美景,一触即发,说不尽,也数不完。译者在翻译时巧妙地采用了“with”结构,还原了原文的形式美。

三、意境深远

散文贵在散,而散文又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故都的秋》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北国的槐树、秋蝉、秋雨、秋果、秋之人的描写,从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多个角度展现了作者对秋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深刻感悟。作者那落寞以及对国家民族危亡命运的深深忧虑的情怀,形成一种美丽而又悲凉的意境,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文中用了很多表达悲凉和落寞之情的语言,字里行间流露出无比孤独和伤感的情怀,让读者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北国之秋的赞美与眷恋。译者很好地把握了原文这种悲凉而忧伤的意境,

例1: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淼帽凉。

In the north China,however.it ls pa rticularly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

“清、静、悲凉”三个形容词形成整个文章的感情基调。译者用“limpid,serene and melancholy”三个形容词让英文读者深深体会到原文美丽而悲凉的意境。

例2: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All that goes to show that all live creatures andsensitive humans alike are prone to the feeling ofdepth,remoteness,severity and bleakness.

句中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四个形容词再次概括了北国秋天的特点,与文章前面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形成呼应,让悲凉的感情基调贯穿全文。译者在此将四个形容词转译为抽象名词,符合英语多用名词的表达习惯,而且抽象名词更具有概括性,让整个悲秋的意境显得更为无和寂寥。

四、结 语

秋天的词语和句子 篇5

纵观现在的小学语文课堂,“人文感悟”、“文本对话”成了热点,“训练”一词几乎成了语文教学的忌讳。而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对语言的理解、积累及表达上,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怎样处理好“人文感悟”与“能力训练”二者的关系,下面我结合《秋天的雨》第二段的教学,谈谈自己是如何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提升语文素养的。

一、在“理解词语”训练中,感知文本

中年级阅读教学的训练重点之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怎样让课文中的词语真正内化成学生的语言,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呢?

片段一:词语训练,感知“五彩缤纷”

本片段的教学,我抓住“五彩缤纷”一词展开训练,首先直面词语:“五彩缤纷”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五彩缤纷”就是表示颜色多时,带领学生阅读文本,画出课文中表示颜色的词,并以填空的形式提炼出各种颜色及相关事物,如:(黄色)的银杏树、(红红)的枫树、(金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果树、(雪白)的。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演示金黄的银杏树、火红的枫树等动画图片),增加学生的感官体验,然后提问:秋雨还有哪些漂亮的颜色?让学生仿照上面的短语形式拓展训练,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有了丰富而深刻的体验,学生的思维一下子鲜活起来,对“五彩缤纷”有了更生动的诠释:就是许多美丽的颜色混在一起,形成的美丽的画面。再如一个学生用打翻了颜料盒作比喻,“五彩缤纷”的意思就像是打翻了颜料盒,许多美丽的颜色流淌了出来,很鲜艳、很生动。在词语的训练中,我巧妙地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原来静止的词语动起来、活起来,从而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提升。

二、在朗读训练中,感悟文本

语文新课标提出:要加强学生朗读训练的指导,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训练重在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入境入情,加深对语言文字及其所描写内容的感悟。

片段二:朗读训练,感悟“五彩缤纷”

1.边读边想像。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仅从字面上是很抽象的,只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把同它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深刻领会内涵、体会其实质。我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像银杏的样子,仿佛眼前出现了“一把把黄色的小扇子扇哪扇哪”的动态画面,达到入境入情的效果。

2.有感情地读。有感情地朗读的前提是学生对文字内容的深刻理解,有感情地朗读作为外在的表达,源于内在的感悟。在读“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一句时,我因势利导:“看到果园里一片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多喜悦呀,下面我们就带着喜悦之情齐读这句话。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读,做到了“情”因“感”而生,“情”由“悟”而深。

3.读好重点词。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往往是一个句子的点睛之笔,读好重点词对领悟文本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我抓住“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这个句子中的“飘哇飘哇”一词指导朗读,让学生放慢语速,边读边想像,把风托着叶片慢悠悠飘落下来的样子读出来,从而体会到读好重点词的重要性。

三、在仿说训练中,升华文本

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往往只注重理解课文内容,却忽略了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语言。我们不仅要抓理解,同时也要抓运用,这样课文中的典型句式以及修辞手法等,就能在脑子里形成各种写作的“范型”。

片段三:仿说训练,升华“五彩缤纷”

为了升华对“五彩缤纷”的理解,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仿说训练。

师:出示文中句子“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让学生说说这句话写得好在哪里。

生:这个句子把红红的枫叶比作邮票,太形象了。

生:“飘哇飘哇”这个词用得好,把一片一片枫叶在秋风中慢慢飘落下来的样子写得活灵活现。

师:这个句子好在把事物写活了,让我们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鲜活、生动的画面。我们也来学学课文的样子,说说五彩缤纷的秋天,好吗?

师出示:秋天的雨把____色给了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呀呀,_____。

师举例:“秋天的雨把紫色给了葡萄”,请同学接着说,“__ 像______”。

生:一串串葡萄像紫色的玛瑙。

师:比喻得好,接着说。

生:摇呀摇呀,摇出了丰收的喜悦。

师:请大家仿照刚才的句式,说出自己精彩的句子。

生: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小姑娘的脸蛋,笑呀笑呀,笑出了秋天的香甜。

师:太精彩了,你将来一定会能成为一个诗人。还有谁想试试。

秋天的词语和句子 篇6

贺裳提及的另一首词《一丛花》,为宋代张先(字子野)的作品,全词如下:

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离愁正引千丝乱,更东陌、飞絮蒙蒙。嘶骑渐遥,征尘不断,何处认郎踪? p鸳池沼水溶溶,南北小桡通。梯横画阁黄昏后,又还是、斜月帘栊。沉恨细思,不如桃杏,犹解嫁东风。

词中抒写一个女子跟情郎分别后的思念之情。她满怀愁绪,时而登高远眺,时而徘徊池边,时而举头望月,眼前景物无不引发她对往日缠绵情意的怀想追忆。最后,她在深重的离愁别恨中细细思量,终于领悟似地说道:“我竟不如那桃花杏花,她们还懂得要嫁给东风。”女主人公为何会羡慕桃杏有幸能嫁给东风呢?乍一看似乎不合情理,但细想之下就领会到其中奥妙――东风总是一年一度按时归来,而女主人公所爱的人却迟迟不归,她是在抱怨自己怎么爱上了一个不回家的人!痴情女子内心的无限怨恨,就这样通过无理之语曲折地表达出来。正如贺裳所言,此处写法和“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两句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贺裳所举两例,是作者在诗词中代人言,摹拟女主人公愤激时的无理话语,曲折而巧妙地传达出她们内心的强烈情感。与此类似的“无理而妙”,古诗词中并不鲜见。比如李白的《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从末句可知,诗中主人公是一位思念征人的女子。在一个明月朗照、秋风吹拂的夜晚,长安城中回荡着千家万户赶制冬装的捣衣声,此时的女主人公满心忧虑,苦苦思念着远在边关的丈夫,她多么盼望早日平定胡虏,丈夫能平安归来,从此不再远征。其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之句造语奇特,颇可寻味。秋风可以扫落叶,却不会吹动人类的情感,怎么能指望秋风吹尽“玉关情”呢?诗人用这看似无理的诗句,展现了思妇情感活动异常激烈的内心世界。试想,一阵阵带着凉意的秋风吹过,抚慰了人世多少忧伤的心灵,或许思妇也曾希望风儿能带走她的烦忧,然而,事实是秋风不断送来捣衣之声,使她不禁想到边关的苦寒,忍不住忧心忡忡:远征的丈夫能否得到寒衣呢?在她眼里,那阵阵秋风是恼人的,不仅没能吹走她的愁情,反而更加撩拨起深重的忧思。这样的诗句可谓无理而妙。现今诸如“秋风/这阵秋风/吹乱我的思绪/牵动我的情”(李志刚《秋风》歌词)“为什么一阵恼人的秋风/它把你的人/我的情/吹得一去无踪”(孙仪《恼人的秋风》歌词)之类,似乎都是这两句诗的翻新。

而诗词创作中更多的情形是,在诗人自己内心十分激动的时候,真挚而强烈的情感往往以无理的语句表现出来,从而取得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效果。例如,李煜的《清平乐》词: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全词句句都写离恨别绪,其中“路遥归梦难成”一句曲折别致,令人回味无穷。还家的梦能否做成,跟归路的远近毫无关系,这是一般生活常识。而作者却说由于路途遥远,连归梦都难以做成。这看似无理的词句,让读者想见远行之人内心的焦虑和无奈。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回家,所以只希望能在梦中回家,可偏偏回家的梦也做不成,怎不使人恼恨?于是竟然忘了常识,认为是路程太远以致归梦难成。这样“无理”的想法,恰恰表现了极为急切深沉的思乡怀归之情,将天涯孤客抑郁悲凉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

古诗词中诸如此类的“无理”,只要仔细体味,就能感觉到其中妙处。再如,范仲淹的《苏幕遮》词: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首词的上片纯是写景,而把羁旅之思、怀乡之情都寄寓在所写景物之中,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下片通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将“乡魂”“旅思”表现得淋漓尽致,笔法曲折摇曳,抒情意味强烈。末尾的“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两句,乍看无理,实则大妙。从事理上讲,酒喝入肚中是不会化为眼泪的,但这无理的词句,让人仿佛看见作者因思乡怀远而愁肠百结、泪眼迷茫的形象――他本想借酒浇愁,却不料“举杯消愁愁更愁”,杯酒下肚以后,不仅没能消释胸中块垒,反而使得思念越发深重,于是,伤感的眼泪禁不住涌了出来。“莫不是那酒化作了相思泪!”这也许就是作者在那一刻的真切感觉,他无暇也无须去深入细想,而直接将之写入词中,就有了这无理而妙的句子。

其实,“无理而妙”的生动例子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存在。如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有一段著名的曲词: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