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唯美句子汇总(通用句子(精选5篇)

此诗虽然没有用一个“愤”字,但是胸中那郁积之“愤”在字里行间仍然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爱国之情将永远感染着每一位读者。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失去唯美句子汇总(通用句子(精选5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书愤 篇1

书悟

当你头顶烈日在沙漠中踽踽独行,当你身处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当你伫立凝神在长长的书架前与智者进行心灵对话,你是否有渴的感觉?生理上的渴容易满足,物质上的渴也不难消解,然而精神上的渴呢?高尔基说: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

原来,书籍是沁人心魂的甘霖雨露。

假如生活是一片无边无垠的海洋,人的生命便是一叶游弋其中的帆船。在适当的时机,帆船储够了力量,鼓足了劲头,便要告别温暖安全的港湾启航了。机遇与挑战是风,劫难与挫折是浪。有人以金钱为帆,他们的船必然会樯倾楫摧,中途抛锚;有人以名利为帆,他们的船最终将断臂残肢,搁浅海滩;而以书籍作帆,当海浪吹起风帆时,知识便化作动力,引领我们到天之涯、海之角,遨游四方。

原来,书籍是生命之舟乘风破浪的帆。

书愤

陆放翁说:“早岁哪知世事艰。”辛稼轩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尽管如此,我依然不可抑制我幼稚但真实的情感―――尤其在书的世界里。我要为杜诗圣打抱不平,他的怀才不遇,他的历经沧桑,看萧萧落木、滚滚长江,凭轩涕泗流;我要为梵高谱一曲颂歌,生前历尽风雷劫难,肉体消逝后,灵魂造就的艺术却永恒,化作光彩熠熠的恒星;我要为李后主拟一阕悲词,国破家亡,飘泊无依,诉不尽的忧思,理还乱的愁绪,恰似一江春水,流尽悲伤泪。掩卷沉思,我们是应如屈原一样忠贞不屈、至死不渝,还是要像孔明先生那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或是如陆游那般挥写《书愤》?

书缘

从未刻意研读经典名著,从未受过家庭的文学熏陶,却不知不觉地与书成为挚友、知己。无须众里寻它千百度,那流光溢彩的文字、那跌宕多姿的语言,似闪烁着不朽的光芒,照耀着我、吸引着我……“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慧巧,数学使人精细,博物使人深识,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书籍,是望世界的窗口,是改造灵魂的工具,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书山莽莽,书海淼淼,情结于书,无怨无悔。

书愤 篇2

【关键词】 古诗歌鉴赏 诗歌一言一语 关键词句 标题 景物、人物描写 抒情句 把握诗歌主题思想

古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内容,在高考试题中占可观分量,然而不少学生由于古文素养低下,诗歌基础差,积累不够,加之诗歌自身的跳跃、倒装、含蓄、晦涩等特点,根本就读不懂诗,或不能准确全面理解诗,在此情况下却匆匆下笔答题,结果往往是堆砌术语、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似是而非。

高考古诗歌鉴赏主要考查诗歌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两个方面,而要解答问题的前提是读懂诗歌。我们知道古诗歌的篇幅极其短小,语言极其精炼,无一赘字,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隐藏在这一言一语中,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诗歌有限的文字品味出诗人或喜或悲、复杂含蓄深沉的感情。只有体会出诗人的感情,把握了诗歌的主题思想,也才具备解答诗歌思想内容这一方面的能力,故本文将从通过分析诗歌一言一语,(即关键词句,包括诗歌的标题、诗中的景物、人物描写及抒情句等),把握主题思想的角度来探讨诗歌鉴赏的方法。

1 从题目看主题思想

在诗歌的标题中往往就流露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以我们一看标题便可推知其主题思想。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之“喜”就流露出对春雨的喜悦之情;陆游的《书愤》之“愤”的愤怒之情。下面以《书愤》为例作以分析:

例1:陆游《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以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分析: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主张北伐,但投降派把持朝政使“世事艰”,他赞叹诸葛亮,渴望像诸葛亮那样建立千古伟业,然而“镜中衰鬓已先斑”,他的满腔抱负无法施展,这怎能不让他愤怒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矢志北伐的决心,对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愤怒之情。

小结:这种愤怒之情可从题目《书愤》中“愤”看出。当然除看题目外还要具体阅读诗歌,如临其境地去品味,如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抒发了诗人贫居孤独中见到表弟卢纶的喜中有悲、悲中有喜、悲喜交加的感情。

2 从诗歌景物、人物描写看主题思想

写景是为了抒情,诗人往往将眼前的景与虚幻的景写入诗中,这些景物寄托着作者的感情;而一首诗不可能纯粹描写景物,当然有人物的介入,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找景物,分析景物的特点、象征意义及写人的词语,即人的动作行为、心理感受去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下面以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为例作以分析。

例2: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分析一:找出诗中景物与人物描写的关键词。①诗中的景物,景物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缺月、疏桐――凄清冷落的深秋;漏断――夜深人难眠;孤鸿――飘泊不定、无以为家;孤鸿的动作(惊起、回头、拣、不肯栖)――惊恐、忧虑、坚守;寒枝、沙洲――凄寒、孤独。②描写人的词语。幽人――幽居之人,被贬的作者;人的感受(独、恨、寂寞、冷)――孤独、怨恨、凄冷。

分析二:通过找出的关键词分析主题思想。北宋文学家苏轼因刚正耿直,在王安石变法中触犯权贵,为新党旧党所不容,一贬再贬。此诗是乌台诗案后苏轼在贬所黄州寄居定惠院时所作:深秋的夜晚一弯残月斜挂在叶子稀疏的梧桐树梢,已是夜深人静,词人心事重重难以入眠便来到室外,猛然发现一只鸿雁因见人而受惊飞走,它一边飞还一边回头,眼神似乎充满了忧虑怨恨,它在树林中孤独地飞来飞去,却不肯随便停下栖息。看着凄凉深秋景和寂寞孤独的鸿雁,会让我们联想到内心忧虑寂寞孤独的词人,此处明写孤鸿,实则表现作者的心境,即在树枝间徘徊的孤鸿正是不肯依靠任何人的正直的苏轼,所以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寂寞孤独而又高傲的情怀。

3 从诗歌抒情句看主题思想

一首诗除描绘景物,表现人物的行为、感受外,还通过一些语句直接抒情。如秦观的《画堂春》中“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表达惜春伤春无奈之情;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就抒发了诗人的思乡情怀;李商隐的《锦瑟》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表达了诗人追忆年华时的怅惘与苦痛之情。下面以李清照《声声慢》为例,分析从抒情句看主题思想。

例3: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分析:这是李清照后期词的代表作。面对国破家亡夫死,词人悲痛欲绝,想摆脱而不能――酒无法浇愁;菊花因无心欣赏由盛开到败落;黄昏细雨点点,不是打在梧桐上,而是打在词人破碎的心上。最后一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直接抒发深沉的悲痛、无限的哀愁,词人的悲愁无法形容,所以“怎一个愁字”能说完呢?故此词以“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来直接抒情。

诗歌固然晦涩、朦胧、含蓄,但诗人或喜或悲的感情就潜藏在诗歌有限的语言中,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抓诗歌一言一语,提炼关键词句(即诗歌的标题、景物、人物及抒情句)来把握其主题思想。当然,在实际做题中我们还要综合运用、参照互补其它方面,比如看作者、明背景、看注释、抓典故等,而在平时还要多读诗、多感悟、多总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日积月累、坚持不懈,诗歌鉴赏能力自然就提高了。掌握了鉴赏诗歌的方法,把握了诗歌的主题思想,那么诗歌鉴赏题也就不再面目可憎、令人惧怕了。

参考文献

1高一语文必修4教师教学用书

2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黄山奇石教学反思 篇3

《黄山**》这篇课文,通过对黄山奇石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的黄山风景秀丽神奇,尤其是奇石更有趣,激发了学生们对祖国黄山的喜爱,同时也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的山河,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在教本课时充分运用了电教**,使学生真实、生动、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更准确、更直观,同时对文章中的重点词有帮助学生理解的`重要作用,黄山风景真实地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利用挂图,布置在板书里,例如“仙桃石”的挂图对应着板书文字,“仙桃石”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感知文字与文字所表现出的画面,生动、活泼,教学效果较好。在本案例中,我是站在新课标理念的高度精心设计的,具体体现在:

1、侧重思维的深度训练

在学生自学“仙桃石”,进行交流时,我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仙桃石”形状的基础上,启发道:“仙桃石”为什么不叫“蜜桃石”或“桃子石”呢?学生多读了几遍课文,再深入思考便发现这是因为“仙桃石”形状巨大,而且又落在山顶,不太可能是人间的东西,课文中一个“飞”字和“落”字,便形象地写出了“仙桃石”的神奇。

2、侧重思维的发散训练

在欣赏了“猴子观海”的画面后,我引导学生想象:几千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的呢?它到底在想什么呢?此问犹如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有的编故事,有的大胆猜想,在愉快而热烈的议论中,他们既有机会表达出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了黄山奇石的有趣。

3、侧重思维的广度训练

在本课的最后,我出示了一些没有名字的奇石,要学生根据他们的外形特征,给这些石头取名字,学生对此也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积极开动脑筋,赋予奇石们以各种有趣的名字,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

《书愤》原文及译文 篇4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赏析】

这首陆游的晚年之作,抒发了作者内心慷慨激愤、报国之志难酬的抑郁之情,激昂中透着悲怆。

年轻时不知道世事艰难,满怀兵定中原之干云豪气。雪夜驾战船巡视瓜州渡,秋风驭铁马缰大散关。胸中自有万里长城,自认可以保疆卫国,恨不能仿效诸葛卧龙,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白发照镜,国未复、民流离,壮志难酬!

诗中“气如山”之“气”可解释成“志气”“壮气”“豪气”。

首句“早岁那知世事艰”一句,暗写诗人晚年已知世事艰难并流露出愤激不*之意,感叹自己早年不懂得世事的艰难。第二句“中原北望气如山”,“气”字可解释成“志气”“壮气”“豪气”等,全句可解释为“北望中原产生决心恢复失地的英雄豪气如山”。

颔联用了“列锦”手法(即意象直接组合),把分别表示**、时令,地名的名词并列叠加在一起,构成了雄健激越的艺术画面:乘楼船,冒夜雪,奋战在瓜洲渡;骑铁马,顶秋风,激战于大散关。这两句诗,洋溢着战斗的豪情,展示出报效祖国的雄心。句中的“气”字解释为“志气”“壮气”“豪气”,才更能与颔联昂扬之气、雄浑之境相“匹配”:首联为概述早年的豪情壮志,颔联是诗人恢复之志的具体化。

律诗,在章法上颇讲究起承转合。本诗第二句中的“气”字唯有解释为“志气”“壮气”“豪气”等,才能构成突“转”,使得诗歌前两联与后两联形成强度对比,吻合起承转合的章法。首联写早年胸怀收复中原的如山气概,是起;颔联回顾铁马秋风的战斗经历,是承;颈联抒写壮志难伸的悲愤,是转;尾联于感叹无人可与诸葛亮比肩中流露出悲怆之情,却又不失豪壮之气,是合。

特殊是“塞上长城”典故的使用,诗人是以檀道济自况。这种比况,当有首、颔两联“英雄豪气”的奠基与辉映才能够使怀有满腔爱国热忱的诗人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

陆游生于北宋末年,少年受爱国思想的熏陶。虽为官屡遭贬黜,却有不失恢复之志的性情操守。这种“气”表现在诗中,便具有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巨大精神力量,这是陆游诗歌的内核,体现了他的诗歌风格。《书愤》第二句“中原北望气如山”的“气”字,当是具有阳刚与健美的英雄豪气,它集中反映了诗人早年的书生意气和志士愿望。正是早年这种意气的浓烈和愿望的宏大,才使得诗人在鬓发斑白的晚年因“塞上长城空白许”而倍感人生失意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痛,于是胸腔中涌动出无法抑制的悲伤、怨愤之情。这种因心理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而产生的失落与悲愤,凸现了诗歌的题目——“书愤”。

尾联,诗人引用诸葛亮的典故,感叹自己不能像诸葛亮一样实现“北伐”愿望而流露出失意、悲怆之情,也体现了诗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一腔爱国情怀。

《书愤》原文及译文 篇5

原文:

书愤

陆游〔宋代〕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如此艰难,北望中原,收复故土的豪迈气概坚定如山。

记得在瓜州渡痛击金兵,雪夜里飞奔着楼船战舰。秋风中跨战马纵横驰骋,收复了大散关捷报频传。

自己当年曾以万里长城来自我期许,到如今鬓发已渐渐变白,盼北伐盼恢复都成空谈。

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

赏析:

全诗紧扣住一“愤”字,可分为两部分。前四句概括了自己青壮年时期的豪情壮志和战斗生活情景,其中颔联撷取了两个最能体现“气如山”的画面来表现,不用一个动词,却境界全出,饱含着浓厚的边地气氛和高昂的战斗情绪。后四句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但悲愤而不感伤颓废。尾联以诸葛亮自比,不满和悲叹之情交织在—起,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这首诗意境开阔,感情沉郁,气韵浑厚。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追叙自己早年的宏图大志和气壮如山的爱国热情。既有对世时艰难的慨叹,又有对自己当年抗金复国的壮心豪气的袒露。作者青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宏愿。孝宗即位后,陆游曾向他陈述了有关定都、备战和革新**的建议,使得朝廷主战气氛甚浓。隆兴二年春,陆游积极**爱国将领张浚北伐,符离之役失利,朝中主和**日炽,张浚被罢免,陆游也受牵连而免了官职。乾道八年,陆游抵达南郑,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任干办公事兼检法官,八个多月的从军生涯是他一生中身临**最宝贵的时光,他身穿戎装,斗志昂扬地驰骋在西北国防**。他考察了南郑一带的山川形势和民情风俗,形成了他的“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的战略思想,积极向王炎陈“进取之策”,但南宋朝廷无法容忍他策划北伐的活动。最后王炎被朝廷召回,幕府也被撤散,陆游殷切收复中原的主张成为泡影,他的内心非常失望和苦闷但爱国热情并没有消减。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二句,写作者在镇江**时,雪夜遥望瓜洲渡口宋军高大战舰;在南郑**上,乘秋风,跨铁马,奔驰在大散关道上。这是陆游亲历的两次难以忘怀的抵抗金兵战斗。“瓜洲渡”在江苏省扬州市南面的瓜洲镇,此事指宋孝宗隆兴二年,陆游任镇江通判,劝说**张浚用兵,准备北伐事。“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是当时宋金的边界,此事指宋孝宗乾道八年,陆游做王炎幕僚,曾筹划恢复中原大计,领**强渡渭水,策马直驱大散关**与金人作战。作者采用列锦手法,两句用六个名词简洁却巧妙地写出了战斗的情形和作者想抗金杀敌的心情。宋朝的**曾经在东南瓜洲渡和西北的大散关打败过金兵,一处是在冬天,一处在秋天!一次是兵船作战,一次是马队交锋。作者在追述早年的快意征战生活,流露出抗金复国的豪情壮志。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岁月不居,壮岁已逝,志未酬而鬓先斑,这在赤心为国的诗人是日夜为之痛心疾首的。陆游不但是诗人,他还是以战略家自负的。可惜毕生未能一展长材。“切勿轻书生,上马能击贼”(《太息》)、“*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夜读兵书》)是他念念不忘的心愿。“塞上长城”句,诗人用刘宋名将檀道济典明志。以此自许,可见其少时之磅礴大气,捍卫国家,扬威边地,舍我其谁。然而,如今诗人壮志未酬的苦闷全悬于一个“空”字。大志落空,奋斗落空,一切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衰鬓先斑,皓首皤皤。两相比照,满是悲怆。这一结局,非诗人不尽志所致,非诗人不尽力所致,而是小人误人,世事磨人。作者有心而天不予。悲怆便为郁愤。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

全诗除了巧用典故,还巧作对比,一处是理想与现实作对比,本希望大家能同心同德抵抗金兵,但现实却是自己被排挤不能继续抗战,恢复中原愿望无法实现;二处是自己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作对比,早年是“中原北望气如山”,而到了晚年却“镜中衰鬓已先斑”,表明自己想杀敌报国却屡次遭受排挤打击的悲愤;三处是用三国诸葛亮慷慨北伐同当今南宋朝廷妥协不抵抗作对比,以古鉴今,褒贬分明。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陆游。这些诗句皆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无法比拟的。

创作背景:

公元1186年(宋孝宗淳熙十三年)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这已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想到山河破碎,国家动荡,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