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童年记忆的散文随笔7篇

童年记忆有很多很多,像一片片破碎的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耀眼的金光。每一片都是那么珍贵,不会遗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描写童年记忆的散文随笔7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童年记忆的散文随笔篇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童年,但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自己的色彩,都有自己的篇章。我的童年是在读书的快乐与帮家里干农活的痛苦中度过,是在写作业与玩耍的矛盾中度过,是在给牛喂草时牛是否吃饱的担惊受怕中度过,是在穿过稻田的小河里抓鱼、游泳中度过,是在摘山上的野果中度过,是在偶尔犯些小错误中度过……童年是一朵含苞未放的花蕾,它等待着雨露的浇灌,阳光的照耀;精心的呵护,细细的打磨。终有一天它会绽放成五彩的花朵。童年是一条涓涓的小溪,它总是朝着心中的海洋流去,一路上汇聚成江河,滔滔不息。童年是一张未曾描绘的白纸,可以任由自己随意涂鸦,画出心中的彩虹,画出心中的理想。童年是一个幻想的世界,想着自己能像小鸟一样自由的在苍穹飞翔,想着自己能像鱼儿一样在大海中穿梭;想着自己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富翁,做自己想做的事……

在学校我是一个乖巧的学生,总能按时按质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总是第一个把要背的和不要背的课文都背了,总是能团结同学。在家我是一个乖巧的孩子,总会帮爸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砍柴,放牛,拔秧,摘菜……

玩起来我是个疯子。和小伙伴一起在独木桥上奔跑,不知多少次掉入水中,也不知多少次爬起来继续追逐;和小伙伴们在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里与鱼儿为伴,同鱼儿共舞,即使差点被小河带走了生命,也没一点惧意;多少次和小伙伴到山上砍柴,就会有多少次在山上吃了一些说不出名字的野果,它们是那么的酸甜可口,至今都回味无穷;又有多少次为了抓老鼠把大人们堆好的稻草推倒,甚至有时因没抓到老鼠而恨起这堆稻草,于是就点把火让它化为灰烬……

童年是美好的。那巍峨的山上的野果一年四季都有,任我采摘。春天,映山红漫山遍野时,我们吃着茶树上的肉叶,欣赏着迷人的风景;夏天,杨梅树上结满鲜红的杨梅,就如一个个小灯笼挂在树梢;秋天,长满刺的野板栗咧开嘴在像你微笑,打着招呼;冬天,那偶尔被遗忘的野芒果被发现时,是多么地快乐。

草地就是我们的战场,那一件件沾满草汁后洗不干净的衣服就是最好的见证。摸爬滚打,草地就是我们的床,累了就以地为床,以天为帐。甚至有时把小伙伴分为两半,来场痛快的摔跤比赛,有多少次摔得鼻青脸肿,又有多少次弄得伤痕累累,但从不喊痛,更不曾流泪。

小河是鱼儿的家,更是孩子们的游乐场。夏天一到,我们就喝着河水来解渴的。哪一天我们不要在河里度过两三个小时呢?瞧,一群光着屁股的小孩又在水里嬉戏,有时一个接一个地从高处往水里跳,有时他们潜入水中找一块做好记号的石头,有时他们在水面上飞快地游着,更有时他们在水里打起水仗,呛得一个个喘不过起来……玩着玩着,忘记了夕阳西下。突然,某个伙伴大喊一声:“太阳快下山了。”于是一个个惊恐地从水中跑出,迅速的穿好衣服,赶着那头被系在树桩上的可怜的老水牛去喂草。

探险是我们的最爱,那种刺激、心跳的感觉至今难以忘怀。每次出门都要做些准备,说准备其实也挺简单的,就是瞒着父母带好饭菜和镰刀,我们就出发了。一座座高山留下我们的足迹,一颗颗大树下有我们的身影。还记得第一次爬上我们村里的最高山——石门寨。那种经历千难万险后战胜困难,最后站在高山之巅俯视群山小的感觉,那种手握命运的感觉,至今留在脑海深处。更记得那次去河对岸的山崖的崖壁缝里探险,一个伙伴差点丢了性命。经过多次的探路与计划,我们在一个阳光高照的初冬的上午出发了,进入崖壁缝的一条必经之路的下面是高达百丈的乱石,每隔一两尺才有一个不到半尺的落脚点,那个伙伴就在这里一脚踩空,所幸的是他抓住了岩石,最后被我们拉了上来。吓得我们每个人都冷汗直流,躺在岩石上大气都不敢出,一个个面色铁青。大概过了半个小时,我们还是一致决定继续探险,最后全部有惊无险地走进了崖壁的缝里。

也记得有一次去战时留下的碉堡里探险,我们沿着木头往下爬到碉堡里。一到里面,我们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学着当兵的人走起路来。最后走累了就躺在里面,一个伙伴蹲在一角掏着泥土。突然,那个伙伴大叫一声:“快来看了,我找到了个铁球。”于是大家就围拢起来研究这个铁球,最后什么也没发现。带着这个铁球我们从碉堡里出来了,来到了山脚下,我从那个伙伴的手里拿过铁球,说:“看看我能扔多远。”说完我就用力下一扔,“轰”的一声把大家都吓瘫在地,原来我们捡到的是一个手雷。

每到过年,爸妈总会在一年的收入中挤出一些给我和弟弟买件新衣服,还记得我第一次穿中山装,还记得第一次穿有四个口袋的衣服,还记得第一次拥有一支钢笔……

童年也有忧伤的时候。最伤心的是爸妈的吵架,每一次他们吵嘴我的泪总是往心里流。其实他们吵架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天天累死累活的做事,但是口袋里就是没有钱,有时连最起码的开支都没有,于是就用吵架的方式发泄出那种对生活的无奈。每次看到爸妈那疲惫的身影,每次听到爸妈那沙哑的声音,我都会暗暗下决心要做个懂事的孩子。

最烦恼的莫过于在双抢的时候的中午去放牛。每到抢收抢种的夏天,每天清晨都要起来放牛,上午跟着大人去田里干活,中午又要去看那个伙伴——那头老水牛,下午继续和大人一起干活,傍晚还要放牛。如此忙碌着将近一个月,有时甚至连下河洗澡的时间都没有。

童年的我还有许多的故事,故事中有苦有甜……

描写童年记忆的散文随笔篇二

一、小河

不知什么时候,家乡仅有的一条小河早已干涸成路,昔日潺潺流响的河水和我的童年一样一去不返,裸露的河床上垃圾成堆,沟壑纵横,满目疮痍。

而在我的记忆里,儿时的小河何曾惨不忍睹至此?

整个夏季,我和小伙伴们几乎就在小河里渡过,常常脱光了衣服,在暖暖的河水中游泳。一般情况下,小河是温顺的,流着股不大不小的溪水,清澈见底,河底的鹅暖石硌的人脚疼,几种我们叫圆鱼和扁鱼的小鱼在大石头底下藏匿,稍有响动,便迅速游动,搅得石底的沉淀物上下翻动。那时候,天空好像总是很蓝,阳光总是很明媚,空气总是很清香,经常相约小伙伴去小河捞鱼,盯准小鱼藏匿的地方,用担粪的篓子在深水中使劲猛划,忽地提起,许多张着小口急促呼吸的小鱼在篓子里活蹦乱跳,很紧张的样子。捞着鱼的心情是欢畅的,惊叫着让同伴快速拿来盛鱼的瓶子,稍有迟慢,便破口大骂,很有“将军”的意思!

可鱼儿是需要在更广阔更自由的河水游弋生存的,小小的脸盆是容不下它们渴求自由自在游动的心怀的。不出几天,这些小鱼便翻着白白的肚子,圆睁双眼,挺着硬硬的身子在脸盆中横漂着,一副死不瞑目的样子。面对漫漫一盆死鱼,心情竟是无名的悲伤。

当然,小河也有粗暴的时候。接连几天的暴雨之后,小河便开始暴涨,浑浊的河水带着怒吼从上游翻滚而来,有胆量的大人就在河中捞“浪渣”,看着那些不惧大水的大人和浑水搏斗,我们这些小孩别提有多羡慕了!

童年死去的鱼儿,就像夏季的一阵风,很快地消逝在岁月的流失中。只有今天,当我重新面对干涸的小河,往事如溪水样汩汩流淌起来,没有停止的意思。

二、沙梁

童年的饭菜大多是谷面干馍、玉米面糊糊、洋芋蛋蛋、苜蓿坨坨。偶尔的,能偷吃到一口沙梁上满槐树的槐花,也算是一种“高级”享受吧!

那时候,为了防止小河发大水淹没村子,家乡人在小河的旁边修建了一条长长的沙梁,梁上栽满了槐树。一到夏天槐花开放的时节,满川飘着浓浓的香气,能把人醉死。槐树的花是洁白的,串串如珍珠的花朵映亮了半边小川,夏风吹落的花瓣漂浮在水面上,惹的小鱼吐着泡泡打转,就连蠢笨的青蛙也躲在小河深处偷偷观望,很有哄抢的架势。

描写童年记忆的散文随笔篇三

离开家乡已有数十年了。每每回家乡,都如歌谣般亲切。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路,家乡的一切,是那么的熟悉。每年春节前夕,回到家乡,我都会踏着那些熟悉的小路,去寻访那些似曾相识的儿时的故事,去寻觅那些快乐而悠长的多姿多彩童年时光。那石头,那水沟,那山坳,那洞穴,那绝壁……见证了我童年的精彩华章。

回家 过年,是我一年中最愉悦的时光。

那时,父亲健在。他退休后,领着令当地村民艳羡不已的退休金,舒舒坦坦地过着美丽的田园生活。而母亲的身体也棒棒的,在家里喂着几头大大的肥猪,养着一群野性十足的鸡鸭。就等着我们几个儿女回家,过上快快乐乐的春节。

每次放假之后,我将城里的家安排妥帖,携着妻子,牵着女儿,买了些家乡觉着稀罕城里却随处可见的东西。坐上客车,一路欢欢喜喜回老家过年。下了车,一路上遇见亲朋抑或家乡人,递上香烟,问候几句。那亲切的乡情乡音,漫溢在那弯弯的乡间小路上。

那些年,一个农村娃儿,能调到城里工作,那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儿。所以,到得家乡,倍感自豪。也常常因此,怀揣几包香烟,去拜见那些长辈或者相邻。亲切叫上几声,攀谈几句,那幸福洋溢在心间,那喜悦绽放在脸庞。这不是炫耀,也非自傲。那是乡情的自然流露。

这些年,随着进城务工人员的递增,家乡的田地许多都已荒芜了,杂草滋长,树木丛生,十多年前那光秃秃的山岩山坡,如今浓荫覆盖,满眼翠绿。虽说生态有了大大的改观,但我的心里似乎有些许失落与怅然。

回到家里,我尽力帮助母亲多做点事。让她在忙碌了一生的日子里过几天 稍微轻松的时日。母亲辛苦了一辈子,等待的就是春节期间家人的团聚。我家几姊妹,都结婚在外。所以,春节回家,是母亲最快乐的,最幸福的时光。

记得有一年,过完春节。我们几个儿女,有的远离故土,去省城读书;有的要去城里上班,而爸爸呢,也要离开家乡,去外县工作。母亲早早的起床了,等我们起来的时候,那香喷喷的饭菜已摆好。 我们吃了饭,背着已经收拾得鼓鼓的行囊,那里装着母亲准备的腊肉,也装着母亲的牵挂与惦念。我们几个在前面走,母亲却跟在后面。我忽然间回头,看母亲眼眶湿润,默默无语。我的心里酸酸的,涩涩的。我说,弟弟,我们还玩几天吧。弟弟也明白我的心思,我扶着母亲,又回到家里。

那晚,我们耍了很久才睡。可是,我怎么也睡不着了。批了衣服,轻踏半夜那清凉而冰冷的月色,独自一人,轻轻走在屋后那光秃秃的沙岗上。

那沙岗,留下许许多多我童年的美好的足音 。小时候,颇为贫瘠的乡村,也只能在的吃饭时候点个煤油灯,更不用说电灯了。每当夏夜来临,人们不约而同的端着凳子,聚集在那沙岗的平地之上。听他们讲那神秘而古老的神话,还有那动人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哭到长城的悲凉,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婉,牛郎织女的艳遇……听得我如痴如醉。夏夜的山野吹来清凉微风,融融泄泄的月光洒满沙岗。沙岗似乎也沉醉在那些凄迷、温婉的故事中。

然而,那晚的冰冷的月亮却冷眼盯着我走在那冰凉的沙路上,陪伴我的只有那寂寥的夜 色。孑然的我游走在沙路。是啊!母亲已然年老,作为儿女,陪伴他们还有多少时光呢?人生短暂,我们不要等待,也不能等待。我常常想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句话。母亲辛劳一生,将我们养大,她有收获什么呢?不就是希望她在有生之年,多多陪伴在她身边么?可是,作为儿女的我们,常常沉溺在“人际交往”抑或"自顾游走"之中。甚而还有的迷失自我,迷失方向,让他们在牵挂中度日,在度日中悲痛,在悲痛中憔悴。

家乡,是生我养我的 地方,是我的根的所在。那里承载我童年的许许多多的梦想与企盼。回忆是美丽而甜蜜的,他让我们懂得珍惜,懂得责任,更懂得担当。

我的家乡,被青山拱卫着,南边被 一条弯弯河水缠绕着,高高的悬崖呵护着家乡。

站在悬崖之上,家乡的一切尽收眼底。于是乎,坐在悬崖之巅,看家乡,看家乡炊烟,是我的最爱。

特别是在除夕之日,我便会独自一人,慢悠悠的从家乡背后的石级,登上那高高的山崖,看那永远也看不够的故乡。

那石级,呈“之” 型,踩在那光溜溜,亮油油的石头之上,说不出的兴奋与欣喜。那也是我童年美好时光的见证。

登山崖之巅,静坐山崖之边。头顶蓝蓝的天空,身体被暖暖的阳光抚着。山野的风 ,趟过葱郁松林,轻抚我的脸颊。家乡的房屋,就躺在我的脚下,被那青青翠竹罩着。房前屋后,是那翠柏,是那苍松,是那长长逶迤的沙岗。层层梯田,已然失去了春的忙碌,夏的喧闹,秋的成熟。不过,冬正蕴蓄着她的能量,也许是让大地休憩一会吧!

我在遐想着,似乎闻到那稻花的清香,转眼又是那金黄一片;还有那金黄的油菜花。春夏秋冬的家乡,如一张张精美图片,一幕幕在我脑海闪现。

山鹰的叫声,拉回了我的思绪。眼前,一只山鹰正盘旋飞翔,身姿飒爽 。双翅伸展,轻微扇动,在盘旋中缓缓下降。一会又振翅高飞,那份自如,那份轻盈,让我的心也随之飞扬。我的目光,随之移动,远望着它飞向山的那一边,才收回目光。

我就这样静静坐着,看着故乡的山山水水。不觉间,炊烟升起,那是人们在做年夜饭了 。袅袅的炊烟,从房顶上冒出来,飘起来,如一幅美妙的写意画。那画里,有母亲甜甜的笑靥,也有鸡鸭在撒欢。

快过年了,有的游子,漂泊在异乡。那悠长的思念,牵扯着日思夜想的故乡。我是幸运的,因为我可以在除夕之日,陪伴母亲,陪伴家人。我也少了路途的劳顿,更是少了在异乡辛劳。

小时候,一进腊月,就掰着指头,等待过年。因为过年,有白白的大米饭,有那香香油油的菜板肉,还有那嫩嫩的豆腐,那才叫过年的味道。每到除夕之日,我们一大群孩子,早早的把牛羊赶去山上。 做着儿时的游戏:打棍棍、丢石子、跳飞机板、抑或荡秋千。荡秋千是我们儿时的最爱,忽高忽低,荡荡悠悠,如鹰临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