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是一个人的风景;仰望,是寂寞的姿势。很久很久以后,遥远的天际模糊了思念的路线,原来怀念也已经没了方向。
12年前,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许多年迈父母的期盼。12年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口流动的加速,“空巢”老人增多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越来越多的老人与老伴相依为命,在城市或农村的一角独守。远在他乡的子女也因工作繁忙、生活琐事而与老人聚少离多。去年,本刊曾报道:国家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老年法》)修订草案基本完成,并于春节前已上报国务院法制办。虽然修订草案还需经过多轮法律审定程序才能正式生效,但其中“精神慰藉”一章中“家庭成员不得在精神上忽视、孤立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等条文,还是引起了争议。
“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修订草案的背景是什么?将精神慰藉细化成这样具体的法律条文,能否真正拯救儿女失落的孝心?如何才能解决“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
新闻背景
孝心失落助推《老年法》嬗变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的加速,儿女或因出外求学、工作而远离父母,或因成家立业与父母分开居住,造成对老人的精神照料越来越少,让老人们感到儿女的孝心越来越淡,甚至完全失落。
背景一:
声声呼唤儿女常回家看看
“我儿子5年没回家了,电话号码也换了,我和老伴很难找到他。你们能帮帮我们吗?”前不久,一条被网友称为“最揪心的求助”的信启、在微博上转发。博文称,求助者是一对来自湖南郴州的老年夫妻。由于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老夫妻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但短短的几十个字却无不透露出老人的无助以及对儿子回家的强烈期盼。
类似郴州这对老年夫妻处境的老人还真不少。
记者在湖南某老年公寓采访时,看到78岁的张婆婆不但穿着干净整洁,而且每餐都有鱼有肉吃。张婆婆说,她在这里生活很好,唯一感到遗憾的是女儿对她的问候太少。一年前,她的在外地做生意的女儿、女婿把她送到这家老年公寓后,只打过两次电话,之后就再也没有了音讯。渴望亲人的慰藉,张婆婆忍不住让老年公寓的负责人给女儿打电话,叫她来看看娘老子。女儿却在电话中说:“我生意忙,抽不开身。”
女儿的冷淡薄情,常常让张婆婆感到心里难受。是啊,人是不能缺少亲情的,缺少了亲情的慰藉,人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背景二:
精神赡养官司遭遇判决难
前不久,在长沙市某法院民庭调解室,办案法官与一起赡养纠纷的当事人双方之间出现了这样的对话:“你母亲提出‘精神赡养’,要求你们一个月回去看她一次,和她一起吃顿饭,可以做到吗?”“你儿子儿媳答应你的请求,并让我转达他们心中的歉意。”
这样的调解内容在法院的日常审判工作中并不多见,却也是无奈之举。该案原告于婆婆今年73岁,有3个子女,老伴几年前病逝。随着年纪越来越大,于婆婆希望子女能常陪伴在身边。然而3个子女却以住得远工作忙为借口,很少回来看她。一气之下,于婆婆到法院3个子女,要求他们每月必须轮流回家看望她一次。3个子女接到法院的书后,认为母亲足无理取闹,法律根本没有子女必须“常回家看看”这样的规定。
对此,法官也感到棘手。父母要求子女尽精神赡养义务虽有法律依据,却缺乏操作细节。《老年法》里也没有“常回家看看”这样的具体条文,只能从道德的角度来进行调解。法官了解情况后,反复与老人的儿女沟通、交流,儿女们也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终,在法官的主持下,于婆婆与子女们自愿达成了精神赡养协议。
背景三:
七成子女不常回家看望父母
在新浪网开展的一项网络问卷调查中,针对“你平时多长时间回家看望一次父母”的问题,71.4%的网友选择“一年没几次”或者半年一次,20%的网友选择“一个月一次”,8.6%的网友回答“一周一次”。由此可见,能做到“常回家看看”的人并不多。
2011年春节前后,央视播出了一则《让爱回家》的公益广告片。“别让父母的爱,成为永远的等待”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鉴于以上背景,一些法律界人士和老龄问题专家认为,我国1996年通过的《老年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现实的需要,建议予以修改。2007年,国务院正式将老年法修订列入年度立法工作计划,民政部和全国老龄办会同国务院法制办、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门成立了修订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起草工作办公室。办公室在认真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中央及地方有关部门、老年人代表和专家学者意见的基础上,于2010年底形成了《老年法》修订草案。草案增加了“精神慰藉”内容,强调子女须“常回家看看”,同时增加了社区护理、保障房优先安排等内容。
各界热议
法律能唤回失落的孝心吗‘?
对于把“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法》修订草案,有人表示赞成,也有人表示反对,大家争议的焦点就是――把“精神赡养”细化成相关的法律条文,能否真正唤回儿女们失落的孝心?
观点一:
“不孝子”就得靠法律管
郭大爷(65岁,退休公务员):对不孝儿女来说,道德的约束显得苍白无力,一定需要法律管制。我的一位老同事和他的女儿住在同一个城市,但父女俩已经有近3年没有见面了,实在让他寒心。像这样的不孝子女,亲情、孝道在她心目中一文不值,只能用法律手段来管管他们。
张小姐(26岁,民营企业老板):有些做儿女的打起麻将来通宵达旦,喝起酒来从早到晚,外出旅游几天几夜,说明他们有的是时间,可他们总是强调工作忙,没空,实质上是一种缺少孝心的表现。把“常回家看看”写入法律,给老人一份法律权利,给儿女一份法律义务,以法律推动亲情孝心走进新时代,是法治精神的升华。这样的举措,能够唤醒儿女的亲情良知,走出给钱给物就是孝敬父母的误区。
观点二:
立法细则需进一步完善
王仁辅(65岁,退休工程师):在当今这个利益格局多元化的时代,强调“常回家看看”没错,但在立法细则上还需进一步完善。比如究竟多长时间为“常”,是一周,一个月,半年还是一年?还有怎么“看看”的问题。是买点水果往家里一扔,拿一沓钱往床头一撂就走?还是坐下来和父母家长里短地唠唠嗑?另外,儿女是不是常回家看看了,该由谁来监管?是社区还是街道办事处?
张晓岚(35岁,媒体工作者):如果子女“常回家看看”入法,涉及诸多细节问题需要
考虑。比如,在外地工作的子女回家探亲的假期不够怎么办?老 否则,法规就不具有实际操作性,容易流于形式。
观点一:
孝心不是逼出来的
吴民久(45岁,律师):对于父母来说,谁都希望子女能够守在身边照料自己。但作为子女来说,也有他们的无奈。不是他们不想回家看望父母,而是工作的压力大,没有时间常回家看看。强调用法律来规范孝心,还可能造成一种形式主义的“伪孝”:一个尽到赡养义务的子女因工作繁忙无法经常回家,是“违了法”;一个经常登门“啃老”的不孝子,倒可能成为“守法”的好公民。瞿经和(70岁,退休干韭):子女看望父母,应该属于道德问题,不应该上升到法律层面。即使上升到了法律层面,也未必能解决矛盾。试想,假如老人因此子女不常回家看望自己,法院判决子女必须看望父母,子女带着一肚子怨气去看望父母,父母心里会好受吗?这种强制的孝心非但不会长久,还可能对老人的心灵带来二次伤害。
观点二:
相互理解就能化解矛盾
刘晓(58岁,退休):虽说孝顺父母天经地义,做老人的也要理解儿女的难处。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儿女必须全身心投入到工作和事业中去,否则就会被淘汰。谁家的父母愿意自己的子�
孟圆(27岁,白领打工族):我在竞争激烈的深圳打工一年多了,只回过一次家。如果父母要告我不常回家看望他们,我也没办法,只能当个不孝儿子了。其实,孝敬父母不一定非得天天守在父母身边。工作在外,打个电话、写封信汇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况,让父母放心,也是一种尽孝。
“空巢”老人需要全社会关注
“常回家看看”从道德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折射出我国在老龄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精神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子�
“常回家看看”入法虽有积极意义,但单纯依靠法律强制孝心的回归,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空巢”老人的精神养老问题的。它需要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合力解决。
[关键词]阅读差异调整
新课标阅读的宗旨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从中考复习层面来讲,现代文阅读教学可分为常规性阅读和考试性阅读。常规阅读指平时以语文教材为文本的教学阅读或课外阅读;考试阅读是指学生进行考试复习或参加各类测试、中考模拟训练的阅读。常规阅读与考试阅读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区别。
一、学生常规阅读表现为:
阅读的时间多而充裕。学生平常对课文文本或课外文章随时随地都可进行阅读,不用考虑花费阅读时间的多少,也不用急着将内容阅读完,可以长时间看一篇短文,也可短时间阅读一篇长文。
阅读时可参考不同的辅导资料。平常阅读,学生手中有或多或少的参考资料,如遇到难解的问题,有的即刻翻阅参考资料,从中找出答案;有的找人商量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有的直接问老师、同学,帮助解决问题;辅助阅读的形式多种多样。
阅读的思想简单且少思。学生平常阅读作品的随意性很强,不用带着过重的思想负担,也没要求自己付出过多的思考去读作品。阅读时,思想处于一种意识流式的状态,出现不懂的问题,可以一瞥而过,不用寻找标准答案,也不用太多的思索,只求一时的慰藉,便完成了一次思想简单的阅读活动。
阅读的行为是不动笔、自由式的。平常阅读,一般没有明确规定做什么题,定什么标准。因此,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觉动笔做题便因人而异了。爱好动笔的同学,会做些题,做点批注,写些读后感,但这部分人不多。不爱动笔的同学,看完文章就算数,有的连笔都没拿出来,不用说动笔。一般来说,阅读一次作品,想动笔就动笔,不想动就不动,阅�
阅读的心态是不怕错的轻松的欣赏。平常阅读中,一边阅读一边欣赏,心情很惬意,很放松。因为是欣赏,学生不需要考虑自己阅读的对与错。即使出现了阅读错误,学生也不用担心因答案错误而造成的负面心理,甚至还可以一笑了之。
二、学生考试阅读表现为:
阅读的时间少而不足。近三年广东省中考试卷,按考试的分值划分,第一篇现代文11-14分,第二篇现代文15-19分,时间分配合约30分钟。在这个时间里完成二篇规定阅读任务的文章,解答考点设置的试题,学生既要考虑解答时的速度,又要考虑答题的准确度,从操作心理上说,时间非常紧迫。
阅读内容时缺少参考材料或没有参考材料。考试阅读一般是闭卷,不允许考生带任何的参考资料,而考题中也没有给考生提供文章作者的情况、写作背景和动机等较显现的参考材料。考生最多只能从极少数词语的解释或题干中寻找一些隐性的参考信息。有的考题连极少的词语解释都没有,几乎消除了参考信息的来源,只能凭考生的即时阅读理解回答考题。遇到难解的题也只能读之任之,没有人帮助,也没有参考,考生不管答案是正是误,完成就好。
阅读的思想复杂又多思。考试阅读的针对性很强,按《广东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要求,阅读考试考查的内容包括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会从词、句、段、篇的角度出题,这种出题并不是按照考生原有的思想和阅读习惯出题,甚至有意避开考生的思想。这无疑增加了考生的阅读思想难度,要完成这些阅读,考生需要抛开原来的定势,重新审视阅读要求,按要求构建阅读新思想。这一新思想需符合作者或出题人的思想,因而复杂而难解。考生要完成这些针对性的题,需要进行多层次的思维、判断,还要高度地总结这一阅读的过程,其阅读思想活动,是综合思维、综合能力的体现,因为学生简单而少思的阅读思想难于完成这一阅读过程,即使完成了,也是非思想性的完成。
阅读的行为是强制式的动笔过程。考试阅读不只是动脑、动思想的过程,考试本身也是强制性要求考生完成动笔的过程。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没有动笔就没有文字,也就没有答案,即使你动脑很多,动思想很多,没动笔就无人知晓你有没有阅读,有没有完成答题,这种强制性的动笔阅读给每一位考生以强大的冲击力,爱动笔的考生自然能承受,不爱动笔的考生难承受也要承受,一句话:考你没商量。
阅读的心态紧张,害怕任务不能完成。考试阅读规定了一定数量的考题,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考生遇到自己熟悉的题型还好一点,如果是陌生的题型,特别是中考,就目前来说是决定个人命运的关键一环,谁都害怕出错,又承担不起出错,考生非常谨小慎微,掩饰了平常阅读的那份洒脱自如,相反增加了心情的紧张,增大了出错的概率,这就影响了考生正常阅读水平的发挥,其中苦味难于言尽。
三、阅读差异的三种主要特征。
一是读者情感与作者情感的不同
平常阅读,读者总带着自己的喜怒哀乐愁悲泣,情随境迁,阅读的效果也随情变,乐景乐情乐读,哀景哀情哀读,没有过多考虑作者的情感,基本属于读者自我泛情式的阅读心理。然而,考试阅读是从探究作者思想感情角度出题,理解也应该从属于作者,答案更要符合作者的身份、背景、写作时代及目的,阅读者需站在作者的角度解答试题。
二是个性化阅读与指向性阅读的不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常规阅读对作品的理解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首先,新课程标准下,常规阅读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习惯,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提倡个性化、多元化,学生可充分表达自己对文本的不同理解,不同看法。如阅读《藤野先生》一文,就对文章主旨的分析,学生议论纷纷,见解不一,有学生认为:既然标题是“藤野先生”,那课文主旨就应该是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也有学生认为: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那主题就应该是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还有学生认为: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主题是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其次,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不同个性、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存在着深浅、轻重、多少等不同的层面解读。如,同是对文本《喂——出来》一文主题的理解,就有“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等观点。但是,考试性阅读是一项专一的、指向性明确的阅读活动。统一了问题,统一了题目数量,统一了分值,一致性很强。如,2005年广东省中考现代文阅读(一),第11题A“鼻行动物最大的特征是”,“评卷补充说明”规定“鼻子多,千姿百态,功能多,作用大给满分”、“鼻子千姿百态或奇怪,给1分”、“功能多或作用大给1分”。所有考生必须解答完整正确的,才能得到满分2分。统一的指向性取代了阅读的个性差异。
三是自由式阅读与规范性阅读的不同
常规阅读不需要考虑阅读的对与错,不用考虑是自己个人的理解还是文本的理解,完成的阅读量可多可少,也不用顾虑个人出身、年龄大小、身份高低和性格差异,如遇急事,可以随意中断阅读。一系列阅读活动显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考试阅读则不同,出题者必须从考试大纲规定的要求出发,兼顾考题的内容、容量、数量和分值分配,指向性非常突出,就连答案也是接近标准化,考生不敢越雷池一步。否则,就是不达规范、不够标准,评价得分自然就是低档次了。
四、阅读角色调整。
当前的阅读教学,学生存在着轻经典重时文,阅读的面窄、量少、速度慢、能力偏差、效果不高的现象,师生特别是面对课程复习、面对中考的初三师生,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共同调整角色,实现角色三转换:读者向作者转换,零碎理解向整体理解转换,随意阅读向规范阅读转换。这有利于提高阅读的速度、能力和效果,实现新课程目标。
实现读者向作者转换
叶圣陶先生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平常以自身角度理解文本的习惯,转向于从作者角度去阅读理解文本。如,2006年广东省中考现代文阅读(二)《词典的故事》,第18题“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一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请体会这一细节,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的心理活动”,便是从“作者”角度设题。学生在阅读时,应时时提醒自己:自己就是作者。把自己当成作者,设想作者的思想情感、时代背景、写作目的和文章表达的内容,尽量从作者的角度解释作品,解答问题,这就可以避免读者自我理解与作者写作思想之间的偏差,尽可能地接受标准化理解。
实现零碎理解向整体理解转换
过去的阅读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首先分字词句理解,然后分层理解,最后总结写作特色和中心思想。这种阅读过程是对文本的一种割裂,理解是零碎的,即使是最后获得的总结,也是支离破碎式的生硬总结。现在的阅读教学,特别是中考阅读复习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首先是对文本的整体阅读感知理解,包括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主题意境,然后是用整体感知的认识去理解字词句段的含义或表达效果,因为任何一篇文章的字词句段都是为中心或主题服务的,文章的主旨是理解词句的金钥匙。最终转变过去的“零碎—整体”阅读为现在的“整体—零碎”阅读,实现考试阅读教学的目标。
实现随意阅读向规范阅读转换
新课标下的中考阅读教学,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改变平常的随意性阅读、随意性答题的做法,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答题转变。目前的考试阅读,解答题干的要求还是有规可循。例如,2007年广东中考现代文阅读《鼓神》,第17题,“本文有不少精彩的句子,请在画线的A、B两处任选一句作点评。”B处标准答案是“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神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笔者总结为“文章开头段作用”的答题规范是:技巧的基本作用+文本效果。类似的题型如引用、插入、举例、细节描写、烘托、铺垫、伏笔、照应、比喻、对比、排比、比拟等表达技巧的好处或效果的回答,都可结合“技巧的基本作用+文本效果”去理解。这就可以减少答题点的遗漏,减少无意义的文句,提高答题成效。
总之,师生如果认识阅读差异,做好角色调整,以规范模式的不变应对试题的万变,师生不仅有条件达到阅读结果的标准化要求,而且还可从品赏中享受到成功阅读的快乐,进一步提高鉴赏能力和语文修养。
参考资料:
《广东省2007年初中毕业生语文学科学业考试大纲》
一、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为老人物质生活提供保障
我国老年人口中大部分是70岁以下的年轻型老人,他们多数能够自理。然而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逐渐老化,对于疾病侵扰的抵抗力大大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因疾病和体力缺乏,老年人不能正常参加活动。在城市,老人主要依靠退休金保障生活的衣、食、住、行,其余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依无靠的“三无”老人靠政府救济。而在农村,绝大多数老人无退休金,土地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具备劳动能力时依靠个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维持生活,一旦丧失劳动能力,则主要依靠家庭成员供养。其决定因素是自己的健康状况及经济来源状况。经济状况决定老年人的就医保健能力,身体健康状况又影响老年的经济收入,而且农村老年人多数收入微薄,还要担负养家教育子女的责任,无力积蓄,晚年生活受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的影响极为严重,对家庭的依赖也有所增加。
我们应该认识到养老不仅是晚辈的一种反哺,更是全社会的责任。老年人对我们的付出远远大于我们对老年人的回报。然而部分家庭不愿意赡养老人,原因有:(1)经济负担难以承受,尤其是农村家庭收入总体偏低,部分家庭生活停留在解决温饱的程度,加之老年医疗保健匮乏、医疗费用高等导致老年人有病不能医、不敢医的就医难问题。(2)无力照顾老人,表现在与工作、事业、子女抚养的冲突。(3)思想上与老人和不来,一些人受不良思想的影响,过度重视物质享受,金钱至上,淡漠亲情,视老人为负担。因此要把这些老年人的晚年经济保障从以土地和家庭为主的保障向社会保障过渡,及时采取措施,建立相应的养老保障体系,其中需重点解决的应是养老金来源问题,以减轻居家养老的负担,这是十分必要的。
二、建立多元化资金渠道,保障老人养老之需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生老病死是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要解决老年人所面临的诸多问题,解决老人的经济来源问题应放在首位。因为养老金不足很难保障老年群体的基本生活需要,要进一步挖掘养老资源,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的渠道,准备充足的养老金,以保障居家养老之需。
1.家庭赡养费。我们从小到大,步入社会的全过程都得益于老人的帮助,理所当然地要在经济上供养老人,保证老人的基本生活所需,为鼓励子女尽赡养职责,有必要签订赡养协议,并制定优惠政策,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一定的补贴,对高收入家庭减免税收,以及在住房等问题上给予一定的照顾。
2.社会援助。在相关部门的协调下,统一组织,倡导由个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等进行专项集资捐助,加之政府税收中专项用于老年人生活的救济金,对贫困老年人进行医、食、住、行等方面的救助。
3.为贫困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凝聚着老年人的贡献,他们理应得到晚年生活的保障,然而城市老年人多数有养老金、医疗费,而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和“三无”老人得不到退休金和公费医疗。如果说老年人社会救济是针对贫困老年人的社会福利计划,那么老年人的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则是一项涉及绝大多数老年社会成员的公共计划。要针对贫困老年人的特点,以个人缴纳、社会资助缴纳、国家补偿等方式,实现为贫困老年人争得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的目的,这同时也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是争取社会各界援助老年人的一种手段,具有社会互济性。但是农村养老保障事业一定要用法律来规范和调整,才能保证它的稳定持续发展。
三、重视老人的精神慰藉,规划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空巢老年人家庭越来越多。专家认为: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提高之后,消费相对低的老年人更注重的是心理需求的满足,精神上的交流对老年人意义很大。老年人与社会联系的纽带主要是子女,但由于社会发展与进步产生了“一个闲、一个忙,一个需人陪、一个没时间陪”的矛盾,出现了老年人精神赡养不足问题。由于长期缺乏感情交流,老人易产生感情漠然、灰心等不良心理,进而导致各类心理和生理疾病,因此要高度重视老人的精神慰藉,规划好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1.来自家庭子女的亲情慰藉。亲情这一特殊的感情是其他人无法替代的,在老人的精神慰藉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角色的变化,社会活动范围相对缩小,心理上会发生很多复杂的变化,老年人不仅要求有满意的物质赡养,更渴望情感的关爱、心灵的慰藉,期望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要解决子女在工作、事业、子女抚养、社会交往与老人的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社会、家庭和老年人的共同努力。尤其是做子女的,有空要带着孩子常回家看看老人,实在抽不出时间也要经常打电话与老人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身体情况,通过言语上的沟通,排遣老人的寂寞,调节老人的情绪,让他们以平和、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
2.来自社会的关心。老年人由于年龄和身体等原因,与社会接触少了,容易与社会脱节,产生封闭思想。要动员全社会的积极力量为老年人参与社会提供信息并大开方便之门,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引导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生活,消除老年人对社会的疏离感。
就艺术设计这一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名称来说,它是伴随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和器物文化的出现而出现的。它实际上就是“人类为生存而进行的造物活动,是人为实现实用功能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物化劳动形态。这种造物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和精神价值,因而是一种艺术质的造物。”⑴所以,虽然艺术设计在20世纪以前没有能成为一门系统的学科,没能作为一种特殊的职业出现,但是其上述的一些特点却能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被体现和发挥得淋漓尽致。按照以往的社会发展来看,人们拥有关于衣、食、住、行、乐的各种造物所包含的形式及功能基本能达到相互统一。然而,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地到来,随着科技进步引发的又一次工业革命地出现,艺术设计所应囊括的各种价值及功能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些偏差和遗漏。至少就现阶段而言,艺术设计所要体现的慰藉功能没有完全得以实现。这是始料未及的。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新阶段,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各类产品都得到极大地丰富,而作为弱小个体的“人”由于被分布在一个节奏飞快、人造物充斥周围的环境中,其心理及生理则难免会出现种种不适。这时,属于上层建筑文化领域的艺术设计应该分担起缓减这一压力的重责。而本文试图将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与艺术设计相联系,谈点有关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
一
丹纳很早就在《艺术哲学》一书中阐述过艺术作品须臾不可与环境分离这一观点。同样的道理,在谈及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之前,我们应该先分析艺术设计正处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以及这种环境对艺术设计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艺术设计是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它应该对社会生活作出反映,同时还要反作用于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学技术跳跃发展的时期。所谓“跳跃发展”是因为当今人类进步呈现出连锁式的阶段性飞跃。由于人们在有限的生命中不可能始终获取直接经验,只能借助于纷繁复杂的各类知识、信息及技术等间接经验,才能进行再加工再创造。所以,当一件新的造物出现以后,以该造物为基础的其他产品会应运而生,从而使这个世界以比以往快几十甚至几百倍的速度迅猛发展。人们最熟悉的例子便是建立在大科学和大科技基础之上的计算机的发明及应用。它标志了又一轮科技革命地到来,并始终以其独特地生产方式不断地为现代社会注入发展的活力。而设计的本质是“为人造物的艺术”⑵,它在这种“跳跃发展”中更能体现自己的优越性,不仅可以借助科技成果丰富自己的素材及制作手段,而且还反作用于科技,为其提供具有艺术特征的产品。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科学和技术对生产方式的改变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日益与艺术设计相联系,与其共同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同时,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研制开发及应用为艺术在形式及内容的多样性上提供了可能因素。“仅以现代家具为例,就有单元系统家具、塑胶吹气家具、纸板家具、聚脂家具和超高堆积家具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⑶此外,科学技术对思维方式的改变产生了新的设计理念及思维,使艺术设计呈现多元趋势。特别是后工业时代的波普艺术、欧普艺术、幻觉艺术、偶发艺术等等都对现代生活观念及设计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艺术设计在这个时代更能体现风格化创作倾向,同时其系统化和专业化的程度也伴随着科技进步而更为加深。
二
但是,科学技术一直被誉为一把“双刃剑”,它既造福了人类,变革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全球性问题、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布热津斯基说过:“世界正在形成一个‘技术电子’的社会:一个在文化、心理、社会和经济多方面都按照技术和电子学,特别是计算机和通讯来塑造的社会。”⑷所以,如果科技的负面影响波及到整个社会的时候,其产生的破坏力是相当惊人的。一直困扰人类的能源短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膨胀、粮食匮乏等问题就是最好的证明。
艺术设计在这种环境中所受到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就现状而言,很多艺术设计作品给人的印象多是局促、不安、焦躁、机器味过重、多种类设计间缺乏必要的联系和沟通。尤其是电脑艺术兴起以来,人们更加依赖计算机这种工具,想方设法摆脱传统思维方式和传统手工工艺的设计,制作。尽管在一定时期内计算机与网络艺术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开拓了多种新的设计领域,但是机器痕迹过于明显的问题一直是电脑与网络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与艺术设计领域一样,其他艺术创造领域也在不同程度上被这个尖锐的问题困扰着。就拿音乐创作来说,计算机技术赋予其自身主题和风格以过分的焦灼和狂乱。使人与人之间好像产生了机器零件相互摩擦碰撞的特殊感受。例如,西方社会在80~9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种电子舞曲--Techno,它的诞生使一种动作狂乱、奔放不羁的新舞蹈“锐舞”(Rave)变成人们发泄焦虑不安的渠道。“Techno音乐、昼夜狂舞的Rave舞蹈以及舞场上广泛使用的,给人带来的,是被一些英国作家称为‘集体脑休克’和‘借助化学手段对黑夜无感知’。”⑸但是,无论在哪种形式下的艺术创造领域,这种发泄终归不是一种健康的方式,它那种特有的畸形的性格可能会最终没落社会文化艺术。人类自身已在这个社会下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社会进步的步伐迈得越大,走得越快,人们内心的局促、不安、恐慌及压抑的感觉就越强烈。如果再对其精神世界给予缺乏人情味的冲击和刺激的话,人类心理和生理状态必然会相应地产生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变化。
虽然,20世纪人类社会的经济基础在科技的影响下取得了一系列成功的变革,但是文化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却表现为时不时地利用可能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甚至落后的意识形态阻碍着经济基础的长远发展。因此,缩小到艺术设计领域中看,人们正需要一种全新的观念来寻求一种解放自己心灵使身心压力得以缓减的有效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将健康的思维方式投入到正常的物质生产实践中去。这时,设计艺术慰藉功能就应该被立即提上议事日程。
三
就字面理解,慰藉有抚慰,安慰的含义。功能则是指事物应发挥的作用。但是,要想在较深层面上去了解其含义,先从艺术设计的目的性方面着手分析则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艺术设计发展到今天,大概不会有很多人否认其明确的目的性。“不过,这种目的有双重本质:既是具体功利的,又是社会的”。⑹根据设计的本质可以推导出艺术设计是一种按照美的规律为人造物的活动,是一种具有艺术质的造物行为。因此,它所具有的社会目的性是通过作为“人类与世界调解的工具”⑺这一面貌展现的,它具有多种的复合价值。既然是调解工具,艺术设计在满足功利目的的同时应更多地关注如何实现社会价值。换句话说,艺术设计不仅是通过造物和实现物品的实用性来服务于人类群体,还必须给人以审美的享受,在某种程度上表达一类人的情感,并非只就是设计者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则是体现社会价值的一种载体,肩负起就设计领域来说应该具有的抚慰、安慰作用。一方面,人们在享受艺术设计成果时净化解放了心灵;减轻了身心压力;抚慰了焦躁的情绪;舒缓了疲惫的感、知觉。另一方面,艺术设计为达到这一目的(内容)而采用了适应人类心理及生理的功能外在手段(形式)。因此,慰藉功能实际上是内容与形式在为达到统一过程中而努力具备的一种合目的性的理性因素,它的任务是在快节奏的社会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各环节中调节人际关系,引导竖立较为正确的生活消费观念,舒展和升华人类灵魂,使人们在体验物质生产发展成果的同时更加重视精神文化领域的同步发展,逐渐达到人类全面发展,从而既体现人的自我价值,又服务于社会,改善社会发展所具备的综合素质。
艺术设计的目的性决定着其功能性,但这些目的归根结底还源于人类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所以功能的概念也应该是多层次的。设计者的职责便是将人们朦胧的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功能目标。在当今时展中,人类物质需求虽然复杂并且繁多,但对这种要求的功能性满足相对容易实现,且较直观,甚至具有可视性,易于衡量。然而那种在局促焦躁环境中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却不是很直观的,可具体操作的。满足这种需求就要以一种包含在设计作品中的气质或魅力为载体的慰藉功能来实现。诚如李泽厚先生曾经说过:“……吃、穿、用等物质需要都有一定限度,比较起来容易满足。但精神的追求却不是这样,它常常是无限的,不好解决,难以满足。”⑻所以,艺术设计才必须在造物的同时考虑到其产品的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体现的精神气质或魅力在目标市场的精神追求中寻求到共鸣时,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这其实遵循了格式塔心理学派所提出的“异质同构”原则。也就是说,当艺术设计作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中所定位的目标群体的心理感受能在该或该类艺术设计作品中得到肯定的释放的时候,或者说,艺术设计作品使目标群体在心理和情感上获得一种最简单,最规范和最对称结构的时候,艺术设计才慰藉了目标市场,从而使其在精神上感到满足。说到底,这是一种心理平衡。人类由于前述的各种原因,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或多或少失去了一种内心的平衡机制,而艺术设计则可借助多种手段来平衡人们的内心机制,使其在精神上感到舒适。如果从这个角度上讲,艺术设计慰藉功能还是从属于功能实用性的,是其实用功能在精神方面的体现,即因为它可以满足人类精神需求,所以应该是有用的。
不过,艺术设计的这种慰藉功能最终还必须通过物质手段表现出来。这里就涉及到表现方式的多元化。正如李泽厚先生认为的那样:“真理是一个由许多方面构成的整体。因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不同的问题、不同的要求去接近它……”⑼从这层意义上说,慰藉功能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这也进一步丰满了艺术设计作品,从多种角度改善其质量提高数量,满足人们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此外,马斯洛曾经把人的基本需求分为五种: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设计的慰藉功能则可通过各种物质手段,根据这五种需求由浅入深地逐一实现,体现不同阶段功能目标。而在这层意义上,慰藉的对象不同,被要求的内容不同,最终导致其表现方式的不同,这也从某种意义上规定了慰藉功能的多样形式。
然而,强调多样性不等于孤立统一性。在保证表达方式由多种语汇构成的同时,还应该将设计作品的品格统一到对目标人群进行心灵安慰及教化这一主旨上来。任何设计都不能以牺牲这一原则为代价来获得谄媚于多样性的途径。如果舍本逐末,脱离其慰藉功能宗旨抽象地谈论多样性,那么结果只能使设计作品得不到共鸣,实现不了其社会价值,而仅
综上所述,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找到合理解决科技发展与文化心理之间矛盾的方法,实现自己多种价值结构,服务社会。然而,目前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还未能得以充分体现,这不能不说是艺术设计要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之一。因为,为了实现慰藉功能就必须先了解社会问题,研究造型心理、色彩心理、人体工学等等各类复杂学科。只有从这些方面入手才有可能在一般意义上体现艺术设计对目标市场的抚慰效用。如果要更深地把握慰藉功能的实质的话,还应该研究历史、哲学、民族民俗学等等。这些学科从某种意义上更能让人们在作品中得到共鸣,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简单性研究活动,而是几代人共同努力,不断摸索的长期过程。所以,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所牵涉的问题是很广泛的,它不是单靠一两句话就能完全解释清楚的。但是有一条原则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艺术设计的慰藉功能应该注重“以人为本”,而此处说的“人”并非指单个的人,而是整个人类群体。只有坚持这一理念,艺术设计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就能起到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作用,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更大的价值,从真正意义上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
-----------------------------
参考文献:
⑴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M],13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⑵诸葛铠。图案设计原理[M],65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8.
⑶张夫也。外国工艺美术史[M],535页。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⑷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05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⑸金元浦,王军,邢建昌。美学与艺术鉴赏[M],520页。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⑹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3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⑺〔美〕约翰•拉塞尔。现代艺术的意义[M],400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96.
⑻李泽厚。美学四讲[M],46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⑼李泽厚。美学四讲[M],20页。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TheDevelopmentoftheModernSocietyandtheSolacefulFunctioninDesignArt
HANChao
(ArtDept.,SuzhouUniv.,Suzhou232001,China)
关键词:孝文化;养老;农村家庭养老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7-0060-02
近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但从总体上看,农民的生活水平还有待提高。在中国绵延了几千年的家庭养老模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农村主要的养老方式。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以传统孝文化为文化根基的家庭养老在当前农村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逐渐呈现衰弱的趋势。面对“未富先老”的人口老龄化浪潮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社会养老保障基本缺失的现状,解决好农村养老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因此,研究如何弘扬传统孝文化,对于传承民族先进文化,维护广大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庭养老”是以家庭为责任单位,在尽可能的情况下由家庭负担起对老人赡养的责任和义务,为社会分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责任。完整的家庭养老包括物质供养、日常照料和精神慰藉三个层面。研究家庭养老问题,需要从这三方面来考察,进而试图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内在优势,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一、家庭养老在农村养老保障中的功能呈现弱化的趋势
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转型,一方面,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居民不断向城市流动,“空巢家庭”日渐增多,导致家庭养老保障功能下降。另一方面,现代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以及老年人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都使家庭养老的负担越来越重。传统的价值观念不断受到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的冲击,家庭责任观念、家庭义务观念等都在不断淡化,使部分年轻人不愿承担养老责任。总之,传统意义上的家庭养老功能日渐衰弱,家庭养老这一养老模式在农村正面临越来越强烈的冲击。
1.“奉养”观念淡化,子女不赡养老人的情况存在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一些人的思想观念形成负面影响,赡养老人的观念日渐淡薄。部分年轻人过分强调自我,忽视赡养的义务,形成从社会到家庭“重幼轻老”的趋势。有代表性的是甘肃榆中一农民生有五个儿子,五子推三阻四,不赡养老人。原因是“一父五子嫌子少,五子一父嫌父多”。还有某农村一老人向儿子讨要生活费时,被儿子和媳妇一顿棒打之后,撵出家门冻死在路旁。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农村,类似虐待老人的事例不在少数。从中可窥见: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不赡养老人,虐待老人,侵犯老人合法权益的情况比较常见。
2.家庭养老的社会化削弱了农村家庭养老的日常照料功能
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使子代向亲代提供资源的数量和方式发生了变化。首先表现在农村部分老年人有社会发放的固定养老金,减少了对子辈经济供养的依赖,其次,子女的尽孝方式将由直接地供养、照料向间接地供养、照料演化。这种养老的社会化趋势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在社区中购买养老服务以尽孝。如家庭料理、家庭理疗、全日制看护、日托、临托等。第二,社会支持、赞助老人在社会养老机构中养老的尽孝方式。部分老年人经济独立及自主意识的增强,自主选择到社会养老机构养老。同时,由于家庭规模的缩小,空巢老人的增多,也愿意到社会性的养老机构中集中养老。
3.“精神赡养”仍存在一定真空,不少老年人缺少精神慰藉
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内容与其他群体不同。“年轻时重事业,年老时重家庭”,老人年迈体衰,家庭成为其人际关系的中心,家庭的天伦之乐,是老人最主要的精神慰藉。他们希望得到子女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尊敬。希望与子女进行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供养,更多的是家庭亲情与精神慰藉。一项关于湖南、江西、新疆三地的农村家庭养老的实地调查结果显示:46.5%的 这表明有近半数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老人除了有物质需求之外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这种“精神赡养”的真空状态,极大地影响了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的养老质量。
二、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方式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与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在这种“未富先老”的现实情况下,家庭养老仍将负担起历史的重任。而且家庭养老的内在优势也已为西方国家的正反经验所证实。这便意味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家庭养老依然是农村养老保障的基石,是农村养老的最主要方式。
1.家庭依然是农村老年人物质上的重要依托
较之西方的“先富后老”,我国的老龄化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目前,即便是在城市,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资金、制度,人才等各方面都还缺乏应有的准备,人口基数庞大又缺乏前期储备的广大农村更是力所不及。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问题在短期内是难以得到彻底解决的。显然,那些暂时无力领取养老保障金的绝大部分农村老人的物质供养仍离不开他们的家庭。
2.子女仍然是农村老年人的主要照料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该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成员有“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大多数资料表明,需要生活照料的老年人95%以上居住在农村。即使比较富裕的农村老年人住在养老院,仍离不开家庭,也需要家庭成员在生活上的照料。
3.绝大多数子女仍然比较关注父母的精神需求
家庭是人们情感的归宿和生活的港湾,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主要的精神慰藉和情感维系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除了温饱外,年迈体衰老人对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更多希望在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安度晚年。而且,代际“反哺”“老吾老”等伦理道德规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早已深入人心。家庭对于绝大多数子女来说,是一种牵挂、一种责任,他们会在百忙之中,“常回家看看”,让老年人能够得到情感满足。从关于湖南、江西、新疆三地的农村家庭养老的实地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46.5%的 这说明尽管有近半数的人还没有意识到老人还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但值得欣慰的是绝大部分
三、弘扬传统孝文化,发挥农村家庭养老的优势
孝文化是“孝”和“文化”的集合体。《文化词典》认为“孝的文化是古代文化的一种范式。它是指孝的观念、规范以及孝的行为方式的总称,是关于处理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关系的理念与行为规范”。“孝”本是一种客观的个人或家庭行为,无文化可谈。但这种行为一旦融入民族的观念系统,囊括了孝的观念、孝的内涵、孝的准则、孝与社会系统的关系等,就演化为一种特定的文化。
1.加强孝德教育,使孝观念深入人心
目前农村为数不少的老人处境艰难,拒不赡养、虐待甚至遗弃老人的现象屡屡发生,农村家庭养老模式受到了极大地冲击,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子女道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加强孝德教育,使孝观念深入人心,是提高老人生活质量的道德保障和必要手段。首先,必须重视学校教育在孝文化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加强青少年的孝德教育,使青少年从小树立良好的孝德观念,道德意识。其次要加强社区孝德教育,使农村青年正确理解孝文化的内涵和实质,将道德内化为自觉行为。树立正确的孝德观念是自觉承担父母养老的前提。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合力作用,使孝德代代相传,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家庭和睦与社会稳定。
2.弘扬孝文化精华,为“居家养老”奠定文化基础
《礼记》指出:“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勿辱、其下所养。”意思是说,“奉养”是小孝,“敬养”才是大孝。这种传统孝文化提倡孝养父母,认为奉养是孝的基础,敬养才是孝的本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养老出现社会化趋势。但社会养老只能保障老人的物质生活,而无法满足老人的精神需求,这就需要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方式之间寻求最佳结合点――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养老,养老资源除由子女、配偶和自身供给之外,还需社区或社会服务人员来协助解决的养老模式。它在减轻家庭养老经济负担的同时,提高了养老质量。在农村构建居家养老的养老保障模式,挖掘孝文化资源,加强舆论宣传、法制建设,形成有特色的孝文化资源。同时也要带动社区进行家庭道德、人际关系以及精神文明建设。
3.鼓励“精神赡养”,满足农村老年人的亲情需求
老年人需要的精神赡养,决不只是需要儿女回家看看、吃顿饭就走,或打个电话简单问候一下,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关爱,他们企盼多方面的心灵慰藉。因此,老年人的精神赡养应遵循以下六大原则。
1.尊重人格 满足老人自尊
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重老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老人顺心,对老人的爱好和生活、饮食习惯,不要过多干涉。即使是对老人身体健康不利的不良习惯,也应慢慢好言相劝,不要动不动就与老人争吵,说老人是老糊涂、老顽固,让老人生气。总之,不要好心办成“坏事”。
2.精神慰藉 重视情感关怀
老年人希望享受天伦之乐,得到家庭温暖。所以,有空常带着孙辈回家看看,平时多与老人通电话、写书信报平安。小辈们的虚心求教与玩笑,也会使老人感到莫大的欣慰。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但老人对子女的牵挂却是不变的,作为儿女等晚辈各方面平安健康,不让老人牵挂,都是在尽自己的孝心。
3.语言沟通 排遣孤独寂寞
儿孙们多与老人在一起唠唠家常,会使老人感到精神愉快,有利于排遣孤独。若老人因故没与儿孙们生活在一起,最好走出家门,或与好友聊天,或去老年大学上课,或去社区参加文体活动,精神面貌会因此大大改观。聊天不但可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排遣寂寞和忧愁,还可增长知识,获得信息。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对调节精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都大有益处。
4.关心生活 满足生活需求
晚辈要主动关心老人的生活需求,小至穿针引线,大至一些重体力活。如果经济条件许可,给老人请个保姆,是非常必要的。
每个老人的性格、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不同,其精神与生活需求也不相同。如长期患病的老人,由健康人转变为“病人角色”,一时很难适应,情绪上容易焦虑、烦躁,这时他们最需要精神安慰和生活上的支持与帮助。通过子女和亲友的体贴、关心和细心照顾,尽可能使老人在患病期间精神愉快、安心养病,有利于老人尽快康复。
5.环境幽雅 保证生活舒适
老年人需要一个美观、整洁、舒适、安静、向阳、空气流通的居住环境。在给老人购买住房时,不但要考虑住房本身的结构,也要注意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优良舒适的居住环境,对保证老人的身心健康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