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短篇散文【精选4篇】

如下是美丽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余秋雨短篇散文【精选4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余秋雨散文 篇1

关键词:散文 艺术

余秋雨,作为学者散文创作的一员。其散文创作以其独特的审美取向、文化取向、语言取向和价值取向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并独步文坛。笔者在此对其散文的艺术特色发表以下拙见,供大家参考:

一、余秋雨简介

余秋雨的散文集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秋雨散文》、《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禧日记》和《千年一叹》,尤其是《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在读者中产生了强烈而深刻的反响,颇受读书界的欢迎和好评,在台湾和海外华人文化界和出版界也引起了轰动,其作品发行量之大令人鼓舞。其读者上到学者教授下到平民百姓,可谓雅俗共赏。文学作品有如此之大之广的效应,是当今许多学者难以望其项背的。基于这一点,笔者认为余秋雨的散文是成功的文学作品。

二、余秋雨散文的艺术特色

1、写作手法上以议论为主,而非抒情

纵观余秋雨的散文,其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乳交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如《阳关雪》中“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原……”“这儿应该有几声胡笳和羌笛的,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可惜它们后来都成了兵士们心头的哀音。”正是这种抒情与议论的结合,才使人们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文化所经历的苦难历程,中国文人所独有的悲剧性命运,促使人们反身自问,文明是什么?文化是什么?我们在哪里遗落?又怎样才能找回。可以说,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2、独特的视角,哲学的思辨

余秋雨的散文大多触及了历史,而且对历史传统文化,投入哲学的思考,重新判断和审视,余秋雨在《都江堰》对我们民族心理的“长城情结”不敢恭维,后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读了康熙不修长城的一段话,简直找到了一个远年的知音。他的批判精神更充满了理性思辨的色彩。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作家指出:“无数的事实证明,在我们中国,许多情绪化的社会批判规范,虽然堂皇地传之久远,却包含着极大的不公正”,“偷看自己心里从小埋下的历史情结和民族情结,有多少可以留存,有多少可需要校”。他的散文多了自己的理解,指出:“山庄的营造,是一代政治家在精神上的强健”。对待历史人物,用诚实的理性的态度去对待,不受任何主观因素的影响。众所周知,秦桧是南宋的奸臣,人们都痛恨他咒骂他,没有人会为他说话,但余秋雨还是客观地理性地留出空间让他申辩。而对于苏东坡的好友沈括,也不避揭露其短,他曾因妒忌而陷害过苏东坡,他所检举的诗句,正是苏东坡分别时送给他的诗句。秋雨散文不同于以往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理性审美意识所支撑起的恢弘气度。

3、历史现场还原似的虚拟,丰富的艺术想象

一般认为,散文应当是写人的真情实感,历史散文的内容应当符合历史事实。但是,许多历史散文作家,就是由于太拘束于历史事实,导致其散文成了考古学,枯燥而无新意。余秋雨他认识到这一点,并不局限于传统的散文创作规范,而采用了虚拟性的小说手法,发挥了合理的想象,把抽象而概括的历史材料,给予生动形象的艺术再现。如《阳关雪》中,描写王维“他瞟了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点好的行囊,微笑着举起了酒壶……”我们都没有身临其景,都不知道王维的友人是否帮他打点行李,也不知道他是否“瞟了一眼”,是否“微笑着”,但是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渲染了朋友离别的气氛,呈现给我们一个具体而生动的画面,让我们更加容易理解王维当时的心境,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作者就是通过合理的想象,让历史再现,让人如身临其境。

4、戏剧形态与散文形态的相互融合

余秋雨文化散文具有戏剧的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把散文与戏剧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故事情节的塑造,有连续性、完整性、生动性的特点。而传统散文为了体现主题只是截取一个历史事件或某一场景,用以凸现主题。如《风雨天一阁》给我们讲述了天一阁作为文化象征传承流转的整个过程。如创始人范钦在为官生涯中如何费尽心力地收集书籍孤本,对于天一阁的文化传承如何处心积虑,清代姑娘钱绣芸为了自己的文化渴求如何嫁到范家;而同时对范钦的健全的文化良知、天一阁对《四库全书》编纂的历史贡献,以及民国初年遭到盗毁的打击等等进行了具体描述。对于故事的完整性、生动性的情节塑造,非常到位。特别是生动的细节描写:“ 钱绣芸小姐哀怨地仰望终身而未能上的楼板,黄宗羲先生小心翼翼地踩踏过的楼板,现在只留下偷儿吐出的一大堆枣核在上面……”这些戏剧性的表现形式:如倒叙式、细节性描写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转换,悬念设置等,使散文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5、“雅俗共赏”的语言

余秋雨散文 篇2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文人;忧患意识

余秋雨先生在《文化苦旅》里说“十分惶恐地向读者道歉,麻烦他们苦苦累累地陪我走了好一程不太愉快的路”是的,我们跟着秋雨先生所走过的路十分沉重,在那里山水名胜已不再是自然的山水,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历史的演变,无情的景观因为太多人的参与而变得碎落,复杂,悲壮。鲁迅先生曾指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①而秋雨散文正是带领我们看了太多太多的美好的破灭,珍贵的消亡,我们越走越沉醉,越走越难过,越走越深思。这一幕幕造物主的恩惠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了破落?在悠悠时空岁月里又是谁在暗中操纵着这一切?也许一切答案都显得是那样的迷糊和苦涩。然而辛辛苦苦作了一次旅程总该是有收获的,秋雨先生知道“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也许还是会回来的。

(一)对中国文化的忧患

秋雨散文大多是借文化古迹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脚迹,思考中国文化和文人的命运奠定了大多数秋雨散文的基调,作者从每一景,每一物中看到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中国文人的心态演变,并夹着着历史的沉重感去思考着,于是导致从没有哪本散文集像《文化苦旅》这般充满了深深的忧患意识,一开篇《道士塔》就走的这样悲壮而沉重,敦煌文化,“沙漠中的牡丹”中国文化的精粹,却在一个龌蹉的道士手里败下阵来,而作者对这样的一个将敦煌文化卖给外国侵略者就像“两枚针换一只鸡,一颗钮扣换一篮青菜一样随意”的行为会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和无奈。王道士只是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就是这样的一个小丑,却在中华民族的心坎里留下了如此深的一笔伤痕:

1905年10月,俄国人勃奥鲁切夫用一点点随身带着的俄国商品,换取了一大批文书经卷;1907年5月,匈牙利人斯坦因用一叠银元换取了24大箱经卷、5箱织绢和绘画;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又用少量银元换去了10大车、6000多卷写本和画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用难以想象的低价换取了300多卷写本和两尊唐塑;1914年,斯坦因第二次又来,仍用一点银元换去5大箱,600多卷经卷……②

先辈的勤劳和心血都在这一刻化为乌有,一个个数字很是刺眼,每个数字都是对王道士沉重的审判,也是作者无尽的忧伤,这样的原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是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这样的悲剧仅仅是因为偌大的中国因为穷而无力保护自己的文化,是么?可是作者却一针见血的发现:

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付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王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

真的是穷么?只是他们更愿意把钱花在花天酒地,更愿意把这些东西作为讨好官僚作为晋升工具的谄媚而已,面对这样的事情,作者很无奈,也只好逼着自己相信一个很难说服自己的现实: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于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终究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它停驻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我好恨!

此段道出了作者对敦煌的深爱,对敦煌破坏的痛心疾首,对偌大的中国文化被任意破坏,作践的忧愤。民族的悲哀在余秋雨先生的心里疯狂的撕裂,他恨不得上前去阻止这一切,哪怕粉身碎骨也再所不惜,可是他又怎能阻止得了呢,他只能面对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然而作者发现这样巨大的一个民族悲剧竟然只得让一个小小的道士来抗的时候,除了恨,再也找不到其他方式来宣泄心中的悲愤了。但是一句“我好恨”恨的是多么无奈,恨的多么辛酸,恨的多么痛苦。

余秋雨用深厚的学问功底、深刻独到的思想见识、丰富雄浑的想象力与精湛博大的思考能力相结合,表达出了对中国文化命运深沉的忧患和反思,发人深省。而用理性的眼光去发现忧患,反映忧患俨然成就了秋雨散文反省文化的最重要一笔。作者揭示的现实如一盆冰冷的水泼向了每一个中国人,我们的祖辈呕心沥血创造的灿烂文化,到了我们这一辈手中到底该何去何从呢?古语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道士塔就像一面镜子,丑陋的王道士,低俗的官员都是一面面镜子,我们可以一一对照,今天的我们是走在破坏还是建设的道路上呢?在思考过后,余秋雨先生使我们新一代的中国人对那些破坏民族文化的行为义愤填膺,燃起了我们下决心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一切,好好珍惜五千年积累下来的博大精深。

(二)对中国文人的忧患

余秋雨先生首当其冲是一个文化人,文化人在关注文化的历史命运之时又不得不将笔端指向了自己――中国文人。中国的历史太长,文化太重,在中国当一个文人,一个堂堂正正的文人又谈何容易呢?在《文化苦旅》里,先生的笔端在山水翱游之时也不得不涉及他们,而一旦涉及就难以轻易脱身,轻松离开。

1.文人命运多舛

忧国忧民常常是中国文人特有的写照,范仲淹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对中国文人最好的概括。在《文化苦旅》里我们很容易发现中国文人艰难多舛的命运历程,如《柳侯祠》里那个颠簸流离的柳宗元:

他是中国人,他是中国文人,他是封建时代的中国文人。他已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却又迷惘着自己的价值。

个人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王朝宠之贬之的臣吏,只有父亲的儿子或儿子的父亲,只有朋友间亲疏网络中的一点,只有战栗在众口交铄下的疲软肉体,只有上下左右排行第几的坐标,只有社会洪波中的一星波光,只有种种伦理观念的组合和会聚。不应有生命实体,不应有个体灵魂。

我们有着长期的封建专制政治桎梏,在一种畸形的社会下一个文人的命运注定要坎坷难行,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文人们往往又走向了山水,去寻找他们精神的家园,追求人生的价值。而《文化苦旅》又是余秋雨先生在踏寻山水之后的力作,在与山水的亲密接触之中自然和山水背后一代代文人的生命历程发生了联系,使得《文化苦旅》站在今天的时代带着沉重的笔调去探索中国文人的成长历程和人文价值,描述了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文人的艰辛和他不得不与命运抗争的迷惘。

2.文人成长艰辛

在书中涉及文化人的篇目很多,如《风雨天一阁 》和《青云谱断想 》等文章,直接把笔触指向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了中国文人艰难的心里路历程,为了延续那份文化良知,为了文人心中的那份信仰,他们必须“超越意气,超越嗜好,超越才情,因此也超越时间的意志力”才能实现文化的延续。然而当这些艺术家用一生的热情和时间创造的成果在今天陈列在各大博物馆的时候,当秋雨先生面对熙熙攘攘的游客为现代艺术家欢呼的时候,又怎么能不为我们历史上那么多文人耗尽一生,守着的一份艺术信仰的品质正在悄然流失而忧患呢?秋雨散文清晰而冷静的指向了这里,满含深情的告诫我们:

人民和历史最终接受的,是坦诚而透彻的生命。

我相信这是余秋雨先生发自肺腑的心声,是在看了太多,走了太多之后对中国文人精神遗落的哀叹,也是对中国文人深深的希冀。

3.文人生活不易

另外如《藏书忧》等文章 ,把笔端指向了中国文人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种种危机和烦闷 ,用这些细小的物像作为切入口,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当代文人如何面对传统的丢失和文化难以继续的忧郁。文化靠的是积累,世世代代的传承,然而文化最难抵挡的敌人却也是时间本身。在面对文人藏书这个“嗜好”时,本来藏书对一个文人是一件乐事,可是在这里却越发的悲凉,秋雨先生将自己的忧患意思运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时刻在思考着,审视着,对藏书的痴迷的赞赏,对藏书的困难的担忧,对藏书的难以传承的悲哀。秋雨先生的忧虑是不无道理的,而且他又是看的那么真切:

一个学者,为了构建自我,需要吐纳多少前人的知识,需要耗费多少精力和时间。苦苦汇聚,死死钻研,筛选爬剔,孜孜LL。这个过程,与买书、读书、藏书的艰辛经历密切对应。书房的形成,其实是一种双向占有:让你占领世间已有的精神成果,又让这些精神成果占领你。

这样的情况在文人眼里必然会产生不安的忧患,一个爱好藏书的文人更能够切身的感受其中的快乐与辛酸,藏书变成了他们生命的一部分,这部分包括时间和空间,是书成就了他们,又因书而变得两难。所以使得他也不得不在书里感叹:

嗜书如命的中国文人啊,你们的光荣和悲哀,该怎样裁割呢?

余秋雨发现关乎文人的东西太多,时间太长,内容也太沉重。对文人命运的关注注定不会太轻松,这也很贴切的印证了书名《文化苦旅》中的“苦”字,艰难苦涩的文字不是无病呻吟,作者所作的也不是一次带着欢声笑语的游玩,他是带着看破五千年文化和文人的哲学家眼光、历史学家眼光去仔细地审视华夏大地,再用文学家包涵深情的笔墨写出来。忧患心态笼罩着全书,不管是物也好,人也吧。但是这些文化名人虽然历经劫难, 但却在劫难中迸发。万般劫难磨砺了他们的意志,激发了他们更大的智慧,绽放出更加灿烂的生命之光。这一点,应该是余秋雨选择以这些文化名人的悲剧命运和艰难生活为题的主要原因吧。(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注解:

① 袁红兵,《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伤痕油画”悲剧意识研究》,《西南大学》2009年。

② 余秋雨,《文化苦旅》,东方出版社,1992年,第5页。

参考文献

[1] 余秋雨。《文化苦旅》[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1992年。

[2] 刘华。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与创作风格[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6).

[3] 白晓明。优雅而深邃――余秋雨散文语言解读[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02).

[4] 冯俊锋。从《文化苦旅》看余秋雨的散文创作[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

余秋雨散文 篇3

关键词:余秋雨 散文创作 特点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阅读余秋雨的散文读者可谓是享用了一顿文化大餐,读者不仅可以听故事、学艺术而且可以探历史、寻文化,在其作品中感受哲、史、思、艺的文化魅力,也正是这样丰富的内涵使得余秋雨的散文容量宏大、内涵深广、篇幅较长其中也蕴藏着做种独具特色的写作手法。对余秋雨的解读,无论是从饱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苦旅》的角度、亦或是阐述立身处世的《霜冷长河》、还是对比几大文明的《千年一叹》,都可以感受到余秋雨散文集创作中的金典之处,这些作品品也成为了新时期散文文化回归的先河。在余秋雨先生的众多散文作品中都蕴含着它独特送的创作风格,具体来说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通过游历山水名胜把握文化的脉络

在创作的过程中,余秋雨有着明确的写作目标,始终本着意气为先的原则,按照主题先行的风格来创作。它的散文,看似在写山水,其实,究其本质,是在进行文化寻根。他散文中的山水,所发挥的只是背景作用,是为了衬托而出现的,而真正的创作目的所在是要从山水中找寻生命之真谛、寻求文化之根源,用一句很形象的话来形容,就是:余秋雨的散文是“走”出来的。比较典型的就是《千年一叹》一文,这是一篇自序,其中让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话理解起来是这样的:相比较于笔端,我个人更加注重脚步;相比较于文章,我个人更关注生命;相比较于精细,我个人更倾向于粗糙。

余秋雨的散文被誉为文化大散文,他的作品在创作中注重的是文化的含量、其取材往往与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内涵的自然事物和人文景观相联系,常以文化的视角观照生活,作品往往附着着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觉的文化意识。在其作品《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

这些文化创作一方面体现出了余秋雨深厚的文化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也是作者通过山水名胜把握文化脉络的典型写照。

二、通过历史文化名人来感慨和反思

在历史长河中遨游、在古今中外游走的余秋雨,对历史演绎的感悟是内心的由衷,是随心所欲之作,他借助历史名人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通过自己内心情感的抒发不断自我反思。在余秋雨一生的苦旅中,和一个个历史名人进行了真心的交流与沟通,在恳切的交谈中,共同探讨生命的真谛。比较典型的就是《苏东坡突围》一文,文中体现了他对苏东坡先生的无限崇拜之情,他会为东坡先生被小人攻击而愤慨,通过他的这种愤慨之情也让作者感慨中国人不懂爱惜自己,从而引发无限的伤感的情怀。

余秋雨心中总是怀有作者,无论如何在历史长河中游荡,他总是将作者放在自己的心上。在与古人对话之后,余秋雨以对话式的议论向读者介绍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这不仅让作者被感亲切,同时也增强了散文作品的现实感,使得文章的张力和空间得以拓展。对作者来说这更具有吸引力。

三、通过抒情的写作手法来议论

较其他散文中的议论抒情而言,余秋雨作品创作过程中的议论抒情略显不同,余秋雨散文中的议论有其独特的风格,首先它以议论为主,再辅之以抒情手法;此外,巧妙的通过抒情的方式,把所要议论的问题完整的体现出来,这种抒情和议论的有机融合,更为其散文增添了些许睿智,增加了几分情趣,从而给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

余秋雨除了利用抒情的写作手法来议论之外,其语言上体现出来的典雅、灵动以及对语言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是其散文创作中的另一个亮点。

通过阅读余秋雨的散文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雅致的语言美,也许更能吸引读者的是在这些优美语言的背后还包含着历史的理性,这是一般的写作者难以企及的。

余秋雨除了运用语言的巧妙之外,在创作的过程中他还把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排比的巧妙运用一方面增强了表达的力度和气势使作品的语言不在矫情,相反是更具张力;另一方面,他在散文创作中还注入曲折动人的小说手法和立体的戏剧剧场效果。在其代表作《道士塔》第二节中,就有人物,有动作,有语言,有道具,甚至有音响和不同颜色的舞台背景,像散文、像小说,更像戏剧剧本。

总之,余秋雨散文创作中,注重的是对历史文化的解读,强调的是对经典的诠释,即便是没有相关学理的支持,其散文也一样能够十分形象,它的题材之宏大,可以说是无所不纳,并最终体现于文化上,也是因为此,才让我们感受到其作品风格和和其他著名散文家作品风格的不同,从而被称为是真正的文化散文,其特色之独特,更赋予了余秋雨当代散文史中极富特殊贡献的文化散文家。

参考文献:

[1]徐赣丽。历史语境中的文化人与旅游[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余秋雨散文 篇4

【关键词】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艺术真谛

在上世纪90年代,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以其独特的美感在散文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他的写作风格激情却不煽情、通俗却不艳俗,当然,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价值并非在于其品读快感,而是具有更加深层次的内涵。

一、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的主体价值

阅读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可以看见大量“我”的形象,他注重描述“我”的价值观与情感体验,直接的表达出来,让读者看到了“我”的个性。在他的历史文化散文中,“我”就像是一个向导一样,为读者讲述历史故事,带领读者* *游览古迹,更兼顾着评论员的身份,为读者来解读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在《抱槐山西》中,“我”用感性的语言为读者描述具有历史风味的古宅,让读者感受到豪迈的场面,从这种场面中领悟到山西商人的人生风采,跟随着“我”的讲述,读者不知不觉的走入作者的情感中。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都带着自己浓厚的情感体验,从开始的困惑、思索、惊讶和彷徨转到最后的寻根式追逐。这是作者的叩问,也是读者想要从历史中获取的答案,利用“我”的追寻,作者将读者带进了主体情感世界,完成了历史的寻根。

二、余秋雨文化历史散文中充满诗意的语言

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与学者散文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可置否的是,余秋雨的文化历史散文集成了前人学者的文风,在语言的表达上实现了感性与知性的融合,有着独特的风味。在他的文化历史散文中,作者利用“我”的价值反思和情感体验来确定主题,并用充满诗意的语言来表达,知性蕴含着感性,强调“审智”,他不会过多依赖自身的情感,他会从原生的世界中寻求多层次的美感,实现了逻辑和审美之间的转化。得益于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我”的形象变得更加生动、丰满。

三、利用故事来抒发情怀

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有着浓厚的主体意识,利用讲故事的叙述模式满足了读者的窥探行心理。在《一个王朝的背影》中,穿插了大量帝王的奇闻异事,很好的将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起来,此外,余秋雨也常常在自己的作品中推测历史人物的想法,这与苍白的文献相比,独具趣味,可以很好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例如,在《遥远的绝响》中,作者描述到:“阮籍傻傻地看着泥塑木雕般的孙登,突然领悟到自己的重大问题是多么没有意思。那就快速斩断吧,能与眼前这位大师交流的或许是另外一个语汇系统,好像被一种神奇的力量推动着,他缓缓地啸了起来。啸完一段,再看孙登,孙登竟笑眯眯地注视着他,说:再来一遍。阮籍一听,连忙站起身来,对着群山云天,啸了好久。啸完回身,孙登又已平静入定,他知道自己已经完成了与这位大师的一次交流,此行没有白来”。

在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之中,这种故事是非常多的,但是他却往往不会用详细的笔墨来表述,这种表达方式满足了读者的兴趣习惯,读者并不需要进行反复的咀嚼和回味,可读性非常强。在很多情况下,余秋雨会代替文章中的人物来发言,饱含深情的为读者讲述一个个的故事。在部分情况下,余秋雨还会应用传奇式的表达技巧,为文章赋予了新的韵味。这些曾经不屑被很多大家运用的技巧,余秋雨却娴熟地将其融入进自己的散文中,使他的历史文化散文更亲切,行文更自由。散文显得生动活泼,不拘谨。当然,有时候洋洋洒洒地讲述可能有累赘之嫌,但读者却乐此不疲。即便如此,余秋雨的历史文化散文并不流俗,这主要是因为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中渗着一股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

四、以独特的视角探索中国文化

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独特的视角去看待中国的山水风古迹,更加人道主义,更加深刻、透彻。《都江堰》中,作者认为,都江堰比长城要伟大得多,长城是雄伟的,但更多的是排场,背后是让人惊悸的残暴。而都江堰是质朴的,它造福千年,永久地滋润和灌溉了中华民族。“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 而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有了它,才有诸葛亮、刘备的雄才大略,才有李白、杜甫、陆游的川行华章……”作者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不掩盖历史的创痛和丑恶,指出了长城背后的残暴,而肯定了都江堰的实用与贡献。

参考文献:

[1]宋坚。跟随余秋雨心灵的脚步一起舞蹈――解读余秋雨的《心中之旅》[J].名作欣赏。 2011(03)

[2]孙晓东,翟其敏。“为文而造情”――试析余秋雨历史文化散文的“滥情”倾向[J].理论导刊。2010(06)

[3]张历。冷僻与承载――浅析余秋雨文化散文用语“陌生化”现象[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0(02)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