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最新余光中散文《听听那冷雨》原文(优秀4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从传说落到现在,从霏霏落到湃湃,从檐漏落到江海,问你啊,蠢蠢的青苔,一夜的雨声说些什么呢?”这首诗《雨声说些什么》,让我认识了余光中。
闲暇之余,我读了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
“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烟雨茫茫,蓄着丝丝寒意,嘀嘀嗒嗒,淅淅沥沥,如断珠一跃而下。春雨绵绵,打湿了老人两鬓白霜;冷风凄凄勾起了老人的思绪。朦胧中是那乡愁,透过雨什么也看不见,对故园的思念一点点,让雨来诉说。
“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在,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身在异乡,看不见故园的杏花春雨,看不见牧童遥指的杏花村,看不见细雨浥轻尘……作者借雨写愁,化用了中国的古典诗词,把自己心头忧忧的愁绪融于景中,我想,这也可见了余老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吧。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短小精炼的文字,没有各种华丽的词藻,却可以让人有所触动。“听听”“看看”“嗅嗅闻闻”“舔舔”把文字上的雨写活了,雨好像有种多样的情态,拨动了心弦,滋润万物。
少年听雨,那时的雨是奔放欢乐,显现了“少年不知愁滋味”的风华正茂;中年听雨,是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沧桑;白头听雨,是古屋中想到的亡国之悲痛。余老一生饱受分离之苦,尝尽了漂泊异地,久不见故园的心酸,如风雨中行船的客舟,找不到归宿。
小时读“小时的伞”、“湿了的鞋”,只觉句子有一种风趣和可爱,如今再次回味,才明白那其中蕴含着的是余光中美好的回忆和对过往留恋。
古屋不再,且听听那冷雨,且听听雨诉说的乡愁。
像喜欢王维的诗一样,一直很喜欢余光中先生的文章。余光中的笔仿佛有一种魔法,可以将文字变成石上的清泉,松间的明月,或是空谷的幽兰……他的文字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感,假若你在雨夜半倚轩窗,看雨打芭蕉忽地一阵筝音入耳,那便是我读余光中的文章的感觉了。就像这一篇《听听那冷雨》。
“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听听那冷雨。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再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在窗外喊谁。”
文章紧扣一个“雨”字,说雨可看、可嗅、可舔、可听。他写江南的雨,写美国的雨,写四川的雨……雨缠缠绵绵如梦境,凄凄切切如情思。于是作者的思乡之情,也如雨般飘飘摇摇弥漫在字里行间。
文章一唱三叹,洋洋洒洒。以第三人称叙述,纵观全文可知是“他”在厦门街雨巷中的思绪。“他是厦门人,至少是广义的厦门人,二十年来,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算是安慰。”。以“雨”的角度,似乎涵盖了“他”一生沧桑事,而余光中先生内心汹涌激荡的情感亦浓郁地进跃全篇。
“雨天的屋瓦,浮漾湿湿的流光,灰而温柔,迎光则微明,背光则幽黯,对于视觉,是一种低沉的安慰。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文章中大量叠字的运用,可谓是锦上添花,给全文增色不少,生动细腻地描摹了景物的同时,悠长的乡愁若隐若现,如雨似珠。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别辟一境。”
“冬季到台北来看雨,别在异乡哭泣。”这是台北的雨于我的最初印象,凄迷而又诗意。
“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雨天,先生倚门而立,细雨蒙蒙,打湿了他的思绪,凉凉海风,吹乱了他的发丝。苍穹依旧辽阔,只不过已变了两样,归心似箭却望不到故土。
雨落在地上,圈圈涟漪缓缓荡开,不知故土的土地上是否也是一样的景?先生的泪滴落在地上,分不清是哪滴是雨,哪滴是泪。“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的怀里,被她的裙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恭之情。”先生饱受国家分离之苦,只能隔着一湾浅浅的海峡相望,咫尺天涯。游子的根在故土之上,离开了自己的根,他们就像无根的浮萍一样漂浮不定,寻不到家的温暖,找不到灵魂的归宿。
旧时的雨落在屋瓦上发出碎玉之声,而今已成绝响。岂只是台北,恐怕祖国大地也很少再能听见这种天籁之音。无数的高楼耸立,城市俨然一个水泥森林,披着钢筋水泥的怪物高傲地俯视着地下的芸芸众生。
越多的人愿意早起一小时来看一下股票状况,而忘记了倾听动人的鸟鸣;越来越多人低头刷着手机看琐碎信息,而忘记欣赏沿途的风景;越来越多人忙于追名逐利,而忘记内心的栖息……先生不由扼腕叹息,发出:“古屋不在,听听那冷雨。”的感叹。冷雨冷的不仅是肌肤,更是给燥热的降温,让人归于平静,放慢脚步感受生活。
雨于我也是特殊的存在,苏童曾说:“假如有铺满青瓦的屋顶,我不认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母亲曾经在雨声中为你缝制新衬衣,我不认为你会有一颗孤独的心。”无论是轰然巨下,还是珊珊来迟,雨悄无声息地滋养着内心的种子,淅淅沥沥也好,滂滂沱沱也罢,浓郁、热烈的情感随雨轰然而至,将人逼近情感崩溃的边缘。忘不了《雨世》中父亲转身后苍老的背影与小四无措的哭泣,忘不了老屋青瓦上笼罩的雾气与暴雨击打时发出的碎玉之声,忘不了三毛在雨中狂奔的无拘无束……
听听那冷雨,闻闻那冷雨,嗅嗅那冷雨,舔舔那冷雨……雨淋湿了我的眼,我的心、我的孤单岁月。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初读《听听那冷雨》,不由大惊:散文可以如此写?细读之则手不释卷。余光中曾戏称:“右手写诗,偶尔左手写散文,算是副产品。”但这样的副产品在当代散文家中有几人能出其右?
诗一样的充满跳跃联想的语言是《听听那冷雨》的最大特色。作者在文中大量动用了迭字句。文章开始,就对雨作尽情的描绘: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一句就写出雨的形声。接着他跳跃联想,写道:······即使在梦里,也似乎把雨伞撑着······这句奠定了整篇一种“忧伤”的基调。马上,他大胆的想象:整个中国整部中国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这样下着雨。此时,我窒息般地感觉到余光中内心那种深深的乡愁以及爱国情怀。
本文恰似一首长诗,字字句句,充满令人惊奇的诗的意象。作者笔下的雨时而是“黑白片子”,时而是“宋画”,时而是“一滴湿漉漉的灵魂”,时而是“温柔的灰美人”等等。作者凭非凡的才力和卓越的想象力,把乡愁化为种种意象,而意象又于作者的某段人生遭遇及心灵历程相连相融。可谓情丝和雨丝交织。
余光中用诗样的语言对雨进行视觉、听觉、嗅觉等多方面感觉进行描写,字里行间,古诗韵味俯拾即是,例“牧童遥指”,“剑门细雨渭城轻尘”,“杏花春雨江南”。爱好古典文学者看本文,时时会心一笑。而喜爱现代风格的读者也不会失望,例“雨是潮潮湿湿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一句,已令许多所谓的现代诗人汗颜。
语言是思想的载体,语言没有音乐味,何能成为作家呢?同样,思想不深邃,更是不成作家。余光中将思想完美融入语言,正如他所说:一位出色的散文家,当他的思想和文字相遇,美如盐撒于烛,会喷出七色的火花。我读书,常爱划句,但是读《听听那冷雨》,竟然摘不下一句,因为每一句话都这么美。
文坛宿耆柯灵说:《听听那冷雨》直接用文字的雨珠,声色光影,密密麻麻,纵横交织而成。这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对中国文字和现代文学的表现力增加一点信心,也应该承认这在五四以来的散文领域中,算是别辟一境。评论毫无过奖,也深刻公道。
附注:这是旧作,写于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