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关于时间的名言句子送给你们,希望你们喜欢。问学必有师,讲习必有友,下面是敬业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关于时间的名言优秀10篇。
[有 关 时 间 的 名 言]
(一)时间是金,其值无价。
Time is money. (时间就是金钱或一寸光阴一寸金。)
Time flies.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Time has wings. (光阴去如飞。)
Time is a file that wears and makes no noise. (光阴如锉,细磨无声。)
Time stays not the fool’s leisure. (时间不等闲逛的傻瓜。)
Time and I against any two. (和时间携起手来,一人抵两人。)
Time is life and when the idle man kills time, he kills himself. (时间就是生命,浪费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
Time spent in vice or folly is doubly lost. (消磨于恶习或愚行的时间是加倍的损失。)
(二)时间是风,去而不返。
Time undermines us. (光阴暗中催人才。莫说年纪小人生容易老。)
Time and tide wait for no man. (岁月不待人。)
Time cannot be won again. (时间一去不再来。)
Time is, time was, and time is past. (现在有时间,过去有时间,时间一去不复返。)
Time lost can not be recalled. (光阴一去不复返。)
Time flies like an arrow, and time lost never returns. (光阴似箭,一去不返。)
(三)时间是尺,万物皆检。
Time tries friends as fire tries gold. (时间考验朋友,烈火考验黄金。)
Time tries truth. (时间检验真理。)
Time is the father of truth. (时间是真理之父。)
Time will tell. (时间说明一切。)
Time brings the truth to light. (时间使真相大白。时间一到,真理自明。)
Time and chance reveal all secrets. (时间与机遇能揭示一切秘密。)
Time consecrates: what is gray with age becomes religion. (时间考验一切,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就为人所信仰。)
Time reveals (discloses) all things. (万事日久自明。)
Time tries all. (时间检验一切。)
(四)时间是秤,衡量权质。
There is no time like the present.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Take time by the forelock. (抓住时机。)
To choose time is to save time. (合理安排时间就是节省时间。)
Never put off till tomorrow what may be done today. (今日事,今日毕。)
Procrastination is the thief of time. (拖延为时间之窃贼。)
One of these days is none of these days.(拖延时日,终难实现。改天改天,不知哪天。)
What may be done at any time will be done at no time. (常将今日推明日,推到后来无踪迹。)
(五)时间是水,淘金流沙。
Time works wonders. (时间可以创造奇迹。)
Time works great changes. (时间可以产生巨大的变化。)
Times change. (时代正在改变。)
There is no end to learning. (学无止境。)
Live and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有关友谊的名言警句
1 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 人生在世无朋友,犹如生活无太阳。
2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患难见真情。
3 Friendship―one soul in two bodies. 友谊是两人一条心。
4 When a friend asks, there is no tomorrow. 朋友之求不可怠。
5 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distant land near.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6 Admonish your friends in private, praise them in public. 在私底下要忠告你的朋友,在公开场合又要表扬你的朋友。
7 A good book is a best friend who never turns his back upon us. 一本好书,莫逆之交。
8 Between friends all is common. 朋友之间不分彼此。
9 Friendship multiplies joys and divides griefs. 友谊可以增添欢乐,可以分担忧愁。
1、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2、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3、我以为世间最可宝贵的就是今,最易丧失的也是今。因为它最容易丧失,所以更觉得它宝贵。——李大钊
4、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7、余生平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欧阳修
8、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但丁
9、在所有批评家中,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10、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11、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12、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好的成绩来。——华罗庚
13、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14、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15、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抛弃他。——莎士比亚
16、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
17、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
18、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19、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0、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德国诗人歌德
21、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22、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23、正当利用时间!你要理解什么,不要舍近求远。——歌德
24、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鲁迅
25、永远不要把你今天可以做的事留到明天做。延宕是偷光阴的贼。抓住他吧!——狄更斯
26、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有所作为的时间。——托尔斯泰
27、时间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时间给空想者痛苦,给创造者幸福。——麦金西
28、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29、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
3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1、人的全部本领无非是耐心和时间的混合物。——巴尔扎克
32、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33、你热爱生命吗?那幺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34、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35、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魏源
3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7、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38、在世界上我们只活一次,所以应该爱惜光阴。必须过真实的生活,过有价值的生活。——巴甫洛夫
39、当许多人在一条路上徘徊不前时,他们不得不让开一条大路,让那珍惜时间的人赶到他们的前面去——苏格拉底
40、应当赶紧地,充分地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突然结束他的生命。——奥斯特洛夫斯基
41、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鲁迅
42、光景不待人,须叟发成丝。——李白
43、庸人费心将是消磨时光,能人费尽心机利用时光。——叔本华
44、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45、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46、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斯宾塞
4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8、最不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最爱抱怨时光短暂。——拉布吕耶尔
49、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而也就等于延长了人的寿命。——鲁迅
50、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费里奇
51、一个钟头有六十分钟,一天就超过了一千分钟。明白这个道理后,就知道人可做出多少贡献。——歌德
52、利用时间是一个极其高级的规律。——恩格斯
53、任何节约归根到底是时间的节约。——马克思
54、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关键词 孔子 语言哲学 教化 对话 意义 名言 道
语言是哲学之思的重要对象。从先秦到近代,语言问题与哲学思维总是难分难解地联系在一起。孔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哲学家,但长期以来,孔子哲学的语言之维似乎尚未引起论者的足够重视,正名的要求与“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等命题的理论内涵似未得到合理的阐释。有见于此,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证在孔子哲学中存在着一个语言哲学的向度:①通过整理古代文献并应用于教学实践,孔子对语言之为文化载体及其教化功能有所意识,他不仅②揭示了主体间对话的有效性条件,③提出了操作论的意义理论即“正名”论,而且④在中国哲学史上对名言与道的关系问题作了最初的探讨。
一
相对于老子对人化过程及其产物(文化)的疏远与否定,孔子自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下引此书仅注篇名),所谓古,首先就与周礼相联系:“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周礼凝聚了完美的文化成果,周代代表着理想的社会形态。在孔子缅怀旧制的保守心态背后蕴含着一种更为深层的价值取向:周礼不仅是往古的陈迹,同时也是广义的文明象征。于是,“从周”就意味着确认人类文化创造的历史意义。
与肯定文明的价值相应,出于对文化成果之历史延续的关注,孔子对古代文献加以自觉整理和传述,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伟大的古代文献整理家和传述者。从历史上看,“惟殷先人,有典有册”(《尚书·多誓》),在商朝时已有史官掌管典册。继殷而起的周代及各诸侯国均有史官记言记事,积累了大量文化典籍。孔子其时,周室衰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导致“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左传·昭公十七年》),这种混乱局面使得流传下来的古代文献残缺不全,散失很多。在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而终不见用之后,孔子晚年回到鲁国,专力从事文化教育活动。出于教学的需要,他着力收集散落民间的鲁、周、宋、杞等故国的文献,或作,或述,或删,或定,整理出《诗》、《书》、《礼》、《乐》、《易》和《春秋》等作为教材。除去后来散失的《乐》,其余五种典籍被后世尊为“五经”。在中国文化史上,这些典籍不同程度地保存了夏、商和周,尤其是春秋时期社会史、思想史的原始资料,既有氏族时代原始民主及原始思维的遗存,又有文明时代早期的社会风俗、历史事件、典章制度和观念形态。作为儒家的经典乃至整个中华文化的元典,此五经代代相传,为中国文化的承传与开新作出了重大贡献,对研究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政治社会史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1]
一般来说,语言具有两种现实的存在形式:书写下来的语言(文字)和口头讲述的语言(言语),二者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地位。从主体间的交往与沟通看,言语要优于文字;就文化的历史积累与延续说,文字要优于言语。这种区分也就是中国传统语言观所主张的“言为心声”(《法言·问神》)和“文以载道”(《通书·文辞》)。可以说,正是注意到文字的如上作用,伽达默尔才认为“传统在本质上是文字的。这一事实的全部解释学内蕴在书写下来的传统中变得清晰了。语言所具有的与言说的可分离性源自这样一个事实,即前者可以被书写。在书写形式中,一切传统与任何当下都是同时的。而且,就当下意识具有自由通达于一切在书写中被传递下来的东西的能力而言,传统卷入了一个独一无二的与过去和当下的共在。”[2]
就此而言,我们有理由认为对六经的自觉整理和传述,表明孔子已经对语言(文字)之为文化的载体有了初步的意识。《论语》中记载:“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此所谓“文”,朱熹释作“道之显者”,即“礼乐制度之谓”(《四书章句集注》)。程树德《论语集释》引金履祥《论语集注考证》云:“所谓文者,正指典章文物之显然可见者。盖当周之末,文王、周公之礼乐悉已崩坏,纪纲文章亦皆荡然无有,夫子收入散亡,序《诗》《书》,正礼乐,集群圣之大成,以昭来世,又作《春秋》,立一王之法,是所谓得与斯文者也。”无论是道之显者,还是典章文物之显然可见者,都说明孔子所言之“文”更多地是指记载着文王、周公所创制的礼乐典章制度的文献。这就是说,文化传统必须形诸文字,借助典籍文献的形式才能得以保存和流传。
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凝结着一个民族的族类记忆和集体经验,积淀着人们在历史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知识结构、道德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以至于洪堡认为“每一语言里都包含一种独特的世界观”[3]。反过来看,掌握一种语言,也就相应地意味着接受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和文化传统。因此,作为文化的载体,语言具有教化(Bildung)的功能:“唯有语言才使人成为人性的”[4]。语言的教化不仅是主体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同时展开为文化传统通过语言来塑造和教化主体的过程。孔子十分注重教化,教化的主要手段是学习,而学习的内容首先就指向古代的典籍。无论是“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还是“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述而》),这里的“文”均是指作为“六艺”教材的《诗》、《书》等文本(texts),其中蕴含着由书写固定和传递下来的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那么,孔子为何要选用六经作为学习的教材呢?《礼记·经解》引孔子之言作了很好的解释:“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致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六经之教有益于为人,质言之,对于六经文本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德性、完善品格和教化人性。
在六经当中,孔子非常重视《诗》。春秋时期,人们在交往辞令中往往好借赋诗以言志,仅《左传》上记载的各国君臣赋诗引诗就达251次之多 [5]。当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季氏》)时,似已有见于学《诗》可以锻炼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有助于从政、出使等交往性活动。又如“《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作为凝结着先民所创造的文化成果的文本,《诗》所具有的教化功能不仅表现为对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更重要的在于能给人以知识,陶冶人的性情,提升人格境界,使其自觉地承担好某种社会角色。在论及理想人格的培养时,孔子曾把学《诗》作为成人之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主张“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这实际上又从另一侧面突出了他对于《诗》之教化作用的自觉。
要言之,从语言哲学的角度看,如果说对古代文献的整理折射出孔子对于语言之为文化载体的初步意识,那么,把六经应用于教学实践则说明他对语言的教化功能已有了相当的自觉。
二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主体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同时,语言也在塑造和教化着主体,就此而言,语言可以被视为存在的社会本体。语言的这种社会性决定了它在本质上是公共的,与之相应,以语言为社会本体的主体,其在世的过程本质上不仅是独白(monologue),而且是与其他主体的不断对话(dialogue)。
孔子在教授弟子、门人时,设有德行、言语、政事和文学“四科”,其中“言语”序其二(《先进》)。语言不仅是文化的载体,作为工具,它也是主体间交往得以实现的中介:“不知言,无以知人”(《尧曰》)。那么,如何确保主体间对话的有效性呢?或者说,主体间对话有效性之所以可能的条件是什么?相异于庄子因语言的遮蔽性而否认主体间对话的有效性 [6],孔子在此问题上展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致思路向。
按孔子之见,主体间的对话首先要求参与对话的双方应诚实笃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为政》)以车之?喻言之有信,言语的诚信要求似乎被提到了主体间对话应当遵守的首要准则的高度。进一步看,言语的诚信准则大致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言而有征:“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也。”(《八佾》)所谓文献足,则能征之言之,强调的正是言语必须有证据,不可凭空捏造。其二是言必可行:“言必信,行必果”(《子路》),说到做到是诚实可信的表现;如果言过其实,说而不做,那就违背了言语的诚信准则,故君子当“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
在社会生活中,主体间的彼此理解、沟通以及行动的协调必须借助一定的规范、制度等形式化的程序才能实现,因此,与言语的诚信相联系,对话双方的言语还应合乎社会规范。如果说“言思忠”(《季氏》)是从正面强调言语应该合乎礼,那么,“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颜渊》)则是从反面重申了这一要求。这里,作为仁道的外化,礼所代表的正是一种广义的交往形式和规范。从言语的合规范性出发,孔子对违仁背礼的言语提出了严厉的批评:“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花言巧语,虚颜假色,那是很少有仁德的。“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公冶长》),若一个人强嘴利舌而不顾情实地去辩驳他人,就会因违仁背礼而常常被人讨厌。由此,孔子强调言语应以达意为目标,反对过分的文饰和修辞对达意的遮蔽与扭曲:“辞达而已矣。”(《季氏》)
以言语的合规范性为前提,孔子进而主张在对话过程中言语应该恰当,应该重视言语的内容与方式同语境(context)的协调性。所谓言语同语境的协调,似可包含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在对话中应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言说方式:“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卫灵公》)只有注意到言说对象的不同,才可能既不失言又不失人。就传道授业而言,教师应根据对象接受能力的不同,采取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言说方式,“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其二,在主体间的交往与对话中,应注意言语的时机,适时而言,见机而语。《论语》中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时人流传公叔文子“不言,不笑,不取”,孔子对此不大相信,就向公明贾询问,后者回答说:“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宪问》)公叔文子并非不言,不笑,不取,而是言、笑、取均能审时度势,故为人所不厌。对于“时然后言”的言语原则,孔子作了进一步的阐释:“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季氏》)既然与君子对话容易犯急躁、隐瞒、瞎说三种过失,那么,为了保证与君子对话的有效进行,就应注意言语的时机。可以说,言之不躁、不隐、不瞽,正是对“时然后言”这一准则的最好注释。
其三,言语与语境的协调还表现在言语应区分不同的场合。一个有效的主体间对话,总是要求根据不同的场合,使言语符合身份,适合对象,切合当时的言谈背景和环境气氛。在这方面,孔子可算得上是一个行家里手。据载,孔子在教学、仪礼等庄重场合均使用“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又如,“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偏偏言,唯谨尔。”(《乡党》)处父兄宗族之所在,不可浮夸虚诞,故言语应恭信肃穆,有所收敛,尽量做到“似不能言”;而在礼法政事之处,由于场景威仪庄重,既需严肃认真地明辨问题,又应小心谨慎地言谈处事。
总起来看,要确保主体间对话的有效性就要求言语必须诚信,合礼,恰当。孔子的这一思想无疑有其值得注意之点。哈贝马斯曾对主体间交往的有效性做过相当细致、深入的考察。所谓言语行为的普遍的有效性要求,包括表达的可领会性、陈述内容的真实性、言说主体的真诚性以及行为成分的正确性(或合规范性)。依哈贝马斯之见,只有对话双方满足了这四条有效性要求,主体之间以语言为媒介、以理解为目标并通过理解而协调彼此行动的交往行动才可能顺利地进行。因此,“一个交往性的、成功的言语行为除了语言学表达的可领会性以外,还要求交往过程的参与者准备达到理解,要求它们高扬真实性、真诚性和正确性等有效性要求,并且相互地予以满足。”[7]
孔子所揭示的对话的有效性条件与哈贝马斯所说的言语的有效性基础在内涵上当然并不重合,不过,他主张一个有效的言语交往应该满足诚信、合礼和恰当的要求,无疑又表现了与后者相近的思维趋向,即对主体间对话的普遍的有效性基础作规范性的分析。需要指出的是,与哈贝马斯普遍的语用学立场不同,孔子的分析更多地带有某种实质性的色彩:主体间的交往固然离不开语言层面的对话,但同时又表现为个体存在价值的相互确认。单纯的言语交流往往只能使人明其意义(meaning)并彼此理解,而一个完整的主体间交往还要求借助得其意味(significance)的相互沟通,建立主体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无论是以“爱人”规定“仁”(《颜渊》),还是要求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卫灵公》),“周而不比”(《为政》),“尊贤而容众”(《子张》),均表明了这一点。从一般理论层面看,尊重和确认每一主体的内在价值,既肯定主体自我实现的意愿,又要求主体间真诚地承认彼此的存在意义,正是仁道原则的基本精神。因此,主体间的有效交往与对话,就不再仅仅表现为言语的诚信、合礼和恰当,它同时要求把仁道原则作为交往的基本原则。
三
言语的诚信、合礼和恰当,都是为了保证语言表达的意义明确,从而有助于对话双方的相互理解和彼此沟通。因此,与对对话之有效性条件的分析相联系,意义理论同样构成了孔子语言哲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肯定言语的交际功能的同时,孔子非常注重言语的成事功能。《论语·子路》中记载鲁定公问孔子:一句话便可以振兴或丧失国家的情况是否存在?孔子认为尽管不可以这样简单地下断言,但是,在一定意义上的确存在“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可以丧邦”的情况。正是注意到人们借助言语表达能够完成某种行为,造成某种社会后果,他认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孔子对言语之成事功能的肯定,很自然地让人联想到现代哲学家的某些思考。奥斯汀曾把语言的使用分为完成行为式话语(performative utterance)和记述式话语(constative utterance),并认为与后者被用来描述事态、报告情况不同,完成行为式话语是用来做某件事情,实现某种意图 [8]。孔子所说的言语的成事功能与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当然具有不同的内涵:前者是在事实层面上对人们可以借助言语来完成某种行为的认知,而后者则是在理论层面上对语言的用法进行归类整理,并由此构成探讨语言意义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过,孔子从言语之成事功能出发,进而突出言语的语用学向度,提出了“正名”论的意义理论,就此而言,与奥斯汀通过研究言语行为去研究语言的意义问题,似乎确有某些相近之处。
孔子“正名”论的系统表述见于《论语·子路》:“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根据历代的解释,此所谓“名”具有两重含义:一曰名位,二曰字词。与此相应,“正名”就包含两方面的意思:其一是正名分,即纠正当时社会政治伦理生活中名分等级混乱的现象,明贵贱,别善恶,治纲纪。例如,鲁国大夫孟孙、季孙和叔孙三家在祭祀时使用《雍》就反映了名分等级的混乱。《雍》本是天子祭祀祖先完毕后撤席时所唱的诗篇,但三家身为大夫竟尊卑部分,违背周礼的规定,故孔子质问:这如何能用在三家的庙堂之上呢?(《八佾》)其二指正名实,即针对具体器物在名实关系上的混乱,要求别同异,辨真伪,明是非。如觚本是古时盛酒的礼器,上圆下方,腹部与足部亦作四条棱角。孔子其时,这种酒器的名虽未变,但其形已变。有见于名实不相符合,“觚”之名无法把不具备上述特征的酒器排除在其外延之外,他感叹道:“觚不觚,觚哉!觚哉!”(《雍也》)按孔子之见,无论是正名分还是正名实,正名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君子于其言,无所苟”(《子路》),措辞说话要意义明确,不可随便马虎。
正名既以意义的明确为其基本要求,那么,“正名”论与意义理论之间的联系也就显而易见了。在“名实”之辩方面,公孙龙认为“夫名,实谓也”(《公孙龙子·名实论》),名是对实的称谓。后期墨家亦主张“以名举实”(《墨辩·小取》),“举,拟实也”(《经上》),名是用来指称、摹拟实的。从意义理论的角度看,公孙龙和后期墨家的上述言论实质上都把一个语词的意义理解为它所指称的外部对象,因而是一种指示论的意义理论(denotative theory of meaning)。孔子的“正名”论在内涵上与它们不尽相同。借助对关乎名分等级与具体器物的名称言语之意义的澄清,孔子一方面希望能够纠正礼崩乐坏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秩序,作到名正、言顺、礼乐兴、刑罚中、手足措;另一方面则希望纠正器物在名实关系上的混乱,通过明确名称所代表的等级名分来实现名实相符。
显然,无论是正名分还是正名实,孔子强调的都是言语的成事功能,突出的是语言的语用向度(pragmatic dimension),由此,“正名”论主要就不是一种指示论的意义理论,而是一种操作论的意义理论(performative theory of meaning):一个语词的意义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它所指称的外部对象,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的行动;理解一个语词的意义,也就是掌握某种规整正当行为的原则,并根据这种原则来范导人的行动。于是,相异于公孙龙、后期墨家对名称与对象之关系的讨论,孔子则更多地把名称与行为、言语与行为方式的关系纳入了自己的关注范围:“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子路》)只要语词意义明确,言语就一定顺畅通达,而顺畅通达的言语必定能行得通。就此而言,下面这段文字似已注意到孔子“正名”论在讨论意义问题时的如上特点:“在古代中国的文献中,占主导地位的关注之点不是名称与对象之间的关系,而是名称与行为,一个人的所言与其如何为之间的关系。”[9]
语词与概念总是彼此联系,互为表里。如果从操作论的角度去理解语词的意义,那么往往就会对概念规范现实的作用给予更多的关注。孔子十分强调概念规范现实的作用,不过他所提及的概念主要涉及伦理道德的领域。由于这些概念具有调节人际关系、范导主体行为的重要功能,因此他多次批评了与这些概念相关的名实不符的现象以及由此而来的行为失范。例如,八佾本是天子才能享用的一种礼乐,大夫只能用四佾,而季氏身为大夫竟越君僭礼,“八佾舞于庭”,所以,针对“八佾”之名不能有效地规范现实及其所导致的贵贱不分、等级混乱,孔子指出,“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八佾》)作为有关伦理道德的概念,“八佾”反映着特定的礼制规范与等级名分,而孔子对名实不符的抱怨以及概念不能有效规范现实的批评,正说明“当名称因其有助于表现和区分社会—政治差别而被孔子视作非常重要时,它们真正的价值就在于此:它们能够被用来规范(prescribe)而不仅仅是描述(describe)那些差别。名能够而且应该被用来规范实——这一观念构成了孔子正名计划的核心。”[10]
在概念的双重作用中,以指示论的意义理论为前提,公孙龙更多地强调了概念对现实的摹写作用:“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则不谓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则不谓也。”(《公孙龙子·名实论》)概念必须与对象相符合,并随对象而改变。对于名实不符的纠正,孔子的做法并不是象公孙龙那样以实正名,把概念规范现实的作用建立在正确摹写现实的基础上,而是以名正实,把周礼作为正名的基本标准。“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依孔子之见,“政”的意义就在于周礼所规定的为政之道:君按为君之道行事,臣按为臣之道行事,父按为父之道行事,子按为子之道行事。否则,君不能称为“君”,臣不能称为“臣”, 父不能称为“父”,子不能称为“子”。用体现旧制的周礼去衡量业已发展变化了的现实,并要求后者符合“名”的旧有规定,否则就不承认其实或者称为实之不正,这种把概念规范现实的作用绝对化、凝固化的做法,表明概念对现实的摹写及其与规范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基本上还处于孔子的视野之外,如何把意义的指示论与操作论统一起来,仍然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或许就是孔子对正名的强调被子路视作“子之迂也”(《子路》)的原因所在。
四
无论是作为主体间对话与沟通的中介,还是要求意义明确从而能以言行事,此层意义上的言语更多地与日常世界和知识经验领域相联系,而与此相对的则是名言与道的关系问题,后者作为中国传统语言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并没有越出孔子的哲思视野。
先秦时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对于形上之道的把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按老子所见,作为存在的终极根据,道并不构成言说的对象,无论是“道可道,非常道”(《老子·一章》),还是“道常无名”(《三十二章》)都表明了这一点。以此为前提,老子进而主张“为道日损”(《四十八章》),要求悬置和解构已有的经验领域的知识体系、名言系统,并以此作为把握道的前提。事实上,在孔子哲学体系中同样蕴含着一个形上关怀的维度:“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尽管“不语”、“罕言”以至“不可得而闻”,但是孔门弟子仍然特别强调这一事实,这就说明在当时人们对于“性”、“天道”、“天命”等超越日常经验之域的终极性问题有着普遍的关心与议论。而孔子之罕言天道,当然不是指缺乏形而上的关怀,它所表明的勿宁是:天道首先不是一种可以用名言来言说和思辩的对象。
就名言与道的关系看,日常语言是名言的本然形式和原始形态。一般地说,知识经验所指向的是存在于特定时空中的对象,它总是分别地把握具体事物或事物的某一方面,并以确定的名言概括认识的内容。就此而言,日常名言与知识经验之间无疑有着一致之处。但是,在把握普遍之道方面,日常名言却有其自身的限度:与知识经验不同,道的智慧所指向的是世界的统一原理和发展原理。它的目标是求穷通,也就是把握宇宙万物的第一因和人生的最高境界,揭示贯通于宇宙人生中无不通、无不由的统一原理,并进而会通天人,达到与天地合其德的自由境界。由此,道的智慧所涉及的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无限的东西。显然,以特定时空中的具体存在为对象的日常名言,往往难以完全把握道的这种无条件性、绝对性和无限性。显然,无论是老子还是孔子,他们强调普遍之道对于日常名言的超越性,无疑是有所见的。
从强调道与日常名言的距离出发,老子对名言如何表达形上之道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他提出“正言若反”(《老子·七十八章》)的表达方式,主张通过以否定形式表现出来的名言来概述有关道的智慧。从理论上看,尽管名言与道之间存在着某种张力,但二者之间并非截然隔绝。宇宙的第一因和人生的最高境界诚然具有超越日常名言的一面,但亦并非完全隔绝于名言之外:在认识的历史展开过程中,通过概念的辩证运动,人们能够不断地在有限中切入无限,在相对中把握绝对;而辩证概念在拒斥静态形式的同时,本身也包含着确定性的要求。就此而言,老子在对辩证的思维形式有所注意的同时,似乎尚未全面把握名言与道的关系以及名言自身的确定性。
同样是有见于道对日常名言的超越,孔子哲思的重点似乎不在于提出一种表达道的智慧的独特的言说方式,而是强调对道的把握并不是一个离开人的自身存在的玄思过程。孔子曾把“好学”解释为“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此所谓事,也就是人的日用常行,而学则包括对于性与天道的把握。于是,为学主要就不是表现为言语的辨析,而是在日用常行中体认形上之道。又如,“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阳货》)程树德《论语集释》引李中孚《四书反身录》云:“夫子惧学者徒以言语文字求道,故欲无言,使人知真正学道,以心而不以辩,以行而不以言。”言语文字的辨析首先指向言语所说的对象及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它往往以成就知识为特点。就其与道的智慧之关系而言,言语文字的辨析将后者视作理解的对象,从而使二者的关系呈现为能知与所知二元对峙的格局。如果执着于知识层面的理解,那么,以言语文字求道势必流于炫人以文辞,道的智慧也就将始终处于言说者之外,无法成为实有诸己的真实存在。因此,只有实现从言语文字求道向身体力行、心上自悟的转化,才可能真正把握道。由是,孔子所谓的“予欲无言”,就既不同于消极意义上的沉默,也不同于外在的语义辨析,它实质上要求从对象性的认识转向内在的自悟,并由此而将对形上之道的体认,融入主体的意识结构之中,使之与人自身的存在合一。
一般地说,道作为统一原理或最一般的存在(being),总是具有超越于人的一面,但是,对于道的追问与把握,并不仅仅表现为一种辨析言说的抽象玄思,它总是与人自身的“在”(existence)联系在一起,并通过人自身的“在”来获得确证 [11]。从内容上看,道的智慧不仅是对本体世界的知,同时也是主体自身精神的提升;世界的存在与人的存在,对第一因的追问与人自身境界的转换,本质上是相互联系的。把握世界的统一原理和发展原理,也就是在有限中切入无限,在相对中体认绝对,而人自身也由此逐渐达到“内不觉其一身,外不察乎宇宙”的物我、主客统一的境界。得道的智慧之境虽可用名言来描述,使他人在抽象义理的层面上知其境界,但这种境界对于主体所具有的内在意义确实又有不可言说的一面:它已凝化为主体的一种内在的精神结构,渗入人的整个存在之中。
就名言与道、言说与体认的关系说,无论是“敏于事而慎于言”的要求,还是“予欲无言”的警示,都表明孔子在认同道对于日常名言之超越性的同时,又把道的这种超名言维度具体理解为普遍之道与个体存在的统一。正是以上述认识为前提,当二三弟子以为孔子在传道授业方面有所保留时,他才说:“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述而》)所谓“无隐”,《四书反身录》解作:“夫子以行示范,而门人惟言是求,故自明其无隐之实以警之,与‘天何言哉’之意同。”质言之,性与天道之学是以主体的存在而不仅仅是名言知识来彰现的。
1.类型学研究中,形名关系(形容词修饰名词的结构关系)一般被看成类型学意义不大的参项,因为形修名语序灵活,形名/名形与VO/OV、前置词/后置词这两个最重要的语序类型参项相关度低,没有什么语序和谐性,与同是名词修饰语的领属性定语和关系从句定语相比,也看不出优势语序的存在,但与指示词定语、数量定语共同修饰名词时存在优势语序(Dryer1992)。我们在藏缅语的研究中,看到以下三个现象:1)形容词作为构词成分和作为句法成分与名词的关系不一样,也就是说,形修名复合词和形修名短语这两个层面的形名关系可能不一样。2)形修名短语中,形容词定语前置还是后置于核心名词在形式和功能两方面都有所区别。3)形容词定语和指示词定语、数量定语共现时存在制约关系。
上述现象可以引导我们作出如下两个假设,而这两个假设可能补充或修正已有关于形名关系参项共性的论述:1)构词层面的形名关系可能具有不同于句法层面的形名关系的类型学意义;2)形容词定语和指示词定语、数量定语共同修饰名词时,不一定共同处于名词的某一侧;即使是同处于一侧,由于量词的介入,Greenberg(1966)的第20条共性总结的“指示词+数词+形容词”(前置于名词或后置于名词)或“形容词+数词+指示词”(后置于名词)这两种语序的限制可能被突破,从而发现包括量词这一参项的新的蕴含共性。
2.基于上述现象和假设,本文至少可有以下两方面的研究目的及若干考察重点:
1)用藏缅语的语言事实检验已有关于形名关系参项的基本观点,以确定藏缅语形名关系与世界语言的共性。重点考察:形名/名形与VO/OV的相关性,与领属性定语、关系从句定语修饰名词的差异。
2)用藏缅语的语言事实来证实上述两种假设,从而发现形名关系参项新的蕴涵共性。重点考察:复合词与短语形名结构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形容词定语前置与后置于核心名词在形式和功能方面的差别;形容词定语和指示词定语、数量定语共同修饰名词时可能出现的语序及其等级序列,影响等级系列的条件等等。
3.样本语言的确定及语料的收集方法
1)考虑到语言的地域分布及结构特点(形态、动宾语序等),我们选取安多藏、羌、普米、景颇、独龙、纳西、凉山彝、哈尼、白、克伦等十种语言为样本语言。
2)问卷法、特定语序测试法(如指示词定语的单复数测试、数量定语“一”缺省的测试)、准语篇(自然语境会话)。
二 复合词与短语的比较
(一)复合词的形修名
十种语言中,除白语是“形+名”外,大都以“名+形”为主。如:
附图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语言的“形+名”复合词,似乎不难找到形容词前置的理据。如形容词往往不是原型的形容词,或不具备典型的形容词性;表度量的形容词一般不出现在前面;出现在前面的形容词,有不少是动词性较强的。
(二)短语的形修名
“名+形”为主的九种语言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类,“名+形”和“形+的+名”两种语序并存,可重复,可预测。如安多藏语、景颇语、纳西语、哈尼语。
附图
两种语序形式不同,功能有别,主要体现为:
1)“名+形”有双数节律要求,常体现为双音节或四音节,并容易出现语音变化,如声韵母改变、音节缩减等;而“形+的+名”一般没有节律的要求,也没有语音变化。如景颇语:
附图
2)“名+形”结合较紧,不能插入别的成分,结构特点类似复合词;而“形+的+名”结合较松,形容词定语可根据需要扩展(如加状语、补语性的程度副词、或重叠等)表达复杂的概念。如:
附图
3)“名+形”的语义焦点在核心名词上,而“形+的+名”则在形容词上。因此,语用中若需突出事物的属性,多用后者;而强调事物整体时,多用前者。如安多藏语:
附图
第二类,“名+形”为主,只有少量的“形+名”,且用法上受到多种限制。如彝语、普米语、克伦语。
1)彝语即使是复杂的定语,也用“名+形”表示。若形容词定语和数量词组定语共同修饰名词时,数量词组后置,若数词为“一”时,“一”要省略。如:
附图
但彝语也有少量“形+的+名”的语序,只是它不能像第一类语言那样转换为“名+形”,且多用于较新的概念中。随着人们表达概念的日益复杂,这种语序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2)普米语形容词修饰名词只有“名+形”这一种语序;即使是和数量词组、并列定语同现时,也保持“名+形”的语序。因此不可能像第一类语言那样用两种语序来分别强调属性或强调整体;而且只有当形容词前出现程度副词时,才能将形容词前置。但前置还是后置,语用功能不同。具体为:“名+形”用于表达常规焦点;而“形+名”则用于表达对比焦点。如:
附图
以上语言事实引起我们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形修名的复合词语序在多数语言中基本一致,而且比较固定:除白语是“形+名”外,其余基本倾向于“名+形”(纳西语较特别)。即使在少量的“形+名”式中,也有不少能对其成因做出解释。因而可以认为原始藏缅语形修名的复合词只有“名+形”一种语序。至于短语,现在是两种语序并存,孰先孰后,或是两种语序都有?先有“形+名”、后有“名+形”的认识能找到以下几个理由:
1)“名+形”是无标记的,形容词紧跟名词之后;而“形+名”是有标记的,大多要加结构助词“的”。从词源上看,结构助词“的”在藏缅语里无同源关系,即使是亲缘相近的大多也无同源关系,应是后起的。既然“的”是后起的,以“的”为标记的“形+名”结构应当也是后起的。
2)如前所述,“名+形”是不能扩展的,而“形+名”是可以扩展的,即结构单一的定语后置,结构复杂的定语前置。这在藏缅语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扩展与不能扩展的相比,后者应当是更为稳固的或先出现的。两种语序似乎是为了满足人类认知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但要证实以上认识,还需要解释以下事实:为什么彝语简单的或复杂的形名短语都只用“名+形”一种语序,普米语只有当程度副词介入时才出现“形+名”语序。
2.形名短语主要用哪种语序与语言的形态是否丰富、动宾语序无关。因为:普米语在几种样本语言中,是形态较丰富的;而彝语则相对贫乏,可二者都主要用“名+形”。白语和克伦语都是动宾型语言,但选择完全相反的语序:白语只用“形+名”一种语序,而克伦语只有“名+形”一种语序。白语的语序无疑与汉语的深度影响有关,而克伦语与东南亚区域的形容词后置有关吗?Dryer(1998)认为地理分布是形名结构的语序选择的主要因素,但究竟有多大的解释力,则值得怀疑。
三 形容词定语和指示词定语、数量定语共同修饰名词时的制约关系
Greenberg(1966)的共性20指出,“当任何一个或者所有下列成分(指别词、数词、描写性形容词)居于名词之前时,它们总是以这种语序出现。如果它们后置,语序或者依旧,或者相反”。这条共性告诉我们:第一,形容词定语虽然不是重要的类型学参项,不如领属定语、指示词定语、数词定语那样与VO/OV、前置词/后置词等参项高度相关,但和其他定语还是存在互相制约的关系,仍是有用的参项。第二,当这三个定语在名词之前时,只有一种语序:“指别词+数词+形容词”;在后时,也只有两种语序:“指别词+数词+形容词”或“形容词+数词+指别词”。相对六种逻辑上的可能而言,存在明显的优势语序:数词居中,形容词离核心名词最近,指别词最远。第三,这条共性实际上有更深远的意义,它体现了包含多个成分的语序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两大类语序:一是各个成分彼此之间的相对位置,二是各个成分相对于另一成分的亲疏度(相对距离或者说相对接近度)。因此,在名词前的三个定语的语序既体现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也体现它们相对于中心名词的亲疏度;而后置于名词时无法同时保持名词前的这两种语序,于是只能选择保持其中之一(刘丹青 2002)。
上述的语序共性及其所遵循的原则是针对没有量词的语言总结出来的,是否适用于普遍具有量词的藏缅语呢?先看语料:
附图
从上表中不难归纳出以下基本事实:
1.安多藏语、景颇语、独龙语、白语中出现三个定语分别置于名词前后,其他语言都是后置于名词,没有三个定语都前置于名词的语言。
2.数词都必须居后,没有数词强制性居中的语言。
3.在三个定语都后置于名词的语言中,除彝语的指示词(单数)比形容词更靠近名词外,其他语言都是形容词比指示词更靠近名词。
由此看来,藏缅语中三类定语和核心名词的语序基本不符合Greenberg指出的第20条共性。各语言都不出现该共性原则指出的两种语序中的任何一种,其中最重要的不同在于数词不居中而基本居后。原因何在?我们自然会归因于个体量词这一新的参项的介入。如果将量词也纳入参项,那么量词和三项定语之间关系如何?具有哪些语序属性?
“名+形”为主的九种语言中,根据是否有个体量词,量词是强制的还是可选的,可分为以下三类:1)安多藏语、景颇语:没有个体量词;2)普米语:有少量个体量词,但大多数是可选的,独龙语个体量词稍多,但有时也可省略;3)其他五种语言都具有较丰富的个体量词,且多为强制的。尽管我们看不出这些语言间语序属性的明显区分,更难以用一条共性来概括这三类语言的语序共性,但还是可以尝试地用一组相关的共性进行如下概括:
1.当形容词、单数指示词、数词这三种定语共同修饰名词时,如有个体量词,那么:
1)主要和数词、指示词这两种指称性定语相关,和形容词定语关系不大。在数词、指示词中,除数词是“一”外,与数词的关系又大于与指示词的关系。因此,个体量词与三类定语关系度的等级如下:数词>指示词>形容词。
2)个体量词倾向居后,并按关系度等级与数词或指示词共同居后。即:有数词时,与数词居后;没有数词时,与指示词居后(独龙语特殊,但其量词与指示词之间需加助词,并可与助词一起省略)。
3)如个体量词是强制的,单数指示词不可前置于名词。
2.当形容词、复数指示词这两种定语共同修饰名词时,语序倾向为“名词+形容词+复数指示词”。
从上述初步的分析中,我们足以发现藏缅语形修名语序的复杂性。尽管跨语言的类型比较可以揭示语序一些基本的规律,但更多的问题,更深层的理据,甚至是一些特殊现象(如纳西语的形名复合词语序的自由)都还有待于更翔实的语料的收集和更全面入微的分析。
【参考文献】
1 戴庆厦 2001 《景颇语的形修名语序》,第34届国际汉藏语暨语言学会议论文。《民族语文》即刊。
2 刘丹青 2002 《汉藏语言的若干语序类型学课题》,中央民族大学语序类型学研讨会论文,《民族语文》即刊。
3 Dryer,Matthew S.1992 The Greenbergian word order correlations.Language.Vol.68,
Num.1:43-80.——1998 Word order in Sino-Tibetan Languages from a typological and geographical perspective (Draft).
4 Greenberg,Joseph H.1966/1963 Some universals of grammar with particular
关键词:英语电影片名;顺应论;汉译;语言结构
1语用顺应论与英语影片汉译概述
电影片名翻译是ESP翻译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与其他类型翻译相比,电影片名汉译应具备一定的娱乐性与竞争性,且汉译的电影片名又要有能够吸引观众的独到之处。因此从这个视角来看,英语电影片名汉译在语用顺应论的参与下进行,能够达到良好的表达效果。顺应论又称为语言顺应性理论,语用顺应是指人们使用语言过程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电影片名具有音律性、修辞性、悬念性、可记忆性、跨文化性等特点。电影片名在电影的宣传、推广和观看中发挥着信息功能、美学功能、商业功能等,因此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要遵循信息传达、经济效益和可读性原则,而常见的翻译方法有音译、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等。
2顺应论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
2.1对语言结构的顺应
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语用顺应论下的语言结构顺应是指从多方面对语言做出选择,包括选择语言、语体、语码以及话语构建成分。电影是面向大众的,因此考虑到大众属性和特征,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需要结合面向观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将语言结构面向观众进行动态的顺应。在我国不同地区,观众语言存在较为明显的地方特征,即方言现象,维索尔伦将这种方言形式定义为可区分的变体,也就是所说的“语码”。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可结合面向的观众,选择方言顺应,这种方法在港台的翻译版本中较为常见。从体现音律上的独特优势视角来看,选择四字词语顺应是对语言结构动态顺应的又一种表现。汉语的四字词语包容量大,而且伸缩性极强,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和概括力,且在我国语言体系和语言结构的审美方面具有独特的音律美感优势,这对于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具有积极的作用。比如“TheCuriousCaseofBenjaminButton”翻译为“返老还童”,“NoCountryforOldMan”翻译为“老无所依”等。
2.2对文化语境的顺应
从英语到汉语,在普通翻译中需要关注语言的背景文化的改变,即跨文化现象。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同样需要关注对文化语境的顺应,使观众在理解电影片名时不会因文化差异而产生不理解的现象。文化语境是指某一种社团特定的社会规范和习俗,而翻译则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它需要面对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之间的顺应转换问题。尤其是在电影片名翻译中,需要考虑到观众对不同文化的理解。由于不同观众所生活的文化氛围和世俗观念不同,这就需要在片名汉译中对文化进行语用顺应,尤其是涉及到忌讳、偏好等问题时。比如对“sex”或“sexy”的翻译中,往往不直译为“性”或“性感”,通常采用“不译”或“意译”的策略,例如“SexandTheCity”译为“欲望都市”。
2.3对受众心理的顺应
对受众心理的顺应在英语电影片名翻译中的作用更为突出,对受众心理的顺应程度越高,影片对观众的吸引力越大,越容易激发观众的消费行为动机,并在消费过程中获得满足感。通常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对受众心理的顺应主要包括对受众审美心理的顺应、对受众猎奇心理的顺应、对受众寻求刺激心理的顺应等。针对我国民众的审美偏好,在电影片名汉译中顺应受众审美心理则能够使其产生美好的想象,比如“She,sAllThat,WivesandDaughters”译为“锦绣佳人”,“BlueMoon”译为“月色阑珊”等。此外,在汉译中还可借助受众的猎奇心理进行翻译,比如“Crashing”译为“出轨”,“Pandorum”译为“深空失忆”。把握受众寻求刺激的心理,在电影片名汉译中同样具有突出的作用,比如“DestinationFinal”译为“死神来了”。
2.4对商业效应的顺应
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不仅需要关注受众心理顺应、受众文化语境顺应以及语言结构顺应,还会关注对商业效应的顺应,毕竟电影拍摄的目的多数是为了实现盈利。电影拍摄通常需要高额资金的投入,而资金投入方多为企业,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市场本质,因此绝大多数电影具有典型的商品属性,在这种背景下,票房则成为衡量影片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在电影片名汉译中,为了满足群众的猎奇心理,吸引观众的观看欲望,往往会出于商业考虑和吸引眼球而“打球”。比如“WheninRoom”译为“许愿池艳遇”,“HighNoon”译为“正午迷情”,“40Daysand40Nights”译为“禁欲40天”等。
3顺应动态交际过程语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
3.1对时间的顺应
在语言翻译中,时间和动态顺应有很密切的关系。通常时间顺应是指语言的产生和理解会因时间差异而出现变化,人们会在使用语言时做出调整和顺应。在当前网络普及时代,各种“新用语”“新词”“网络词语”不断涌现,这就需要电影片名汉译对时间顺应。随着时间的推进,语言在不断更新,英语电影汉译需顺应时间的需要,保留原语言的原汁原味的感觉。比如“TrumanShow”以往翻译成“戏剧人生”“特鲁门节目”等,而当前许多翻译则直接将“Show”保留,比如“真人Show”。比如电影“Casablanca”以往译为“北非谍影”,但现在更倾向于译为“卡萨布兰卡”。
3.2对程度的顺应
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由于翻译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顺应过程,当不同文化之间碰撞时,需要做出程度顺应。随着世界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英语中一些词语在我国已经被观众所熟知,这使得电影片名汉译不需要全部意译,比如“Santa”可译为“魔王撒旦”,“ReturnToHalloweentown”可译为“万圣节归来”。此外,由于文化认可上的不同,往往会出现被译界所批判的字眼,这些字眼的出现往往是为了极力引起人们的观看兴趣和欲望,进而获得高票房。比如“Scream”译为“夺命狂呼”,“EndofDays”译为“末日浩劫”。
3.3对社交世界的顺应
语言并不是抽象、干巴巴的存在,而是在社会世界中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是社交的工具。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对社交世界的顺应十分必要。社交世界的顺应是指社交的场合和环境对语言使用者要求的准则和规范,电影片名翻译中必须谨记所选择的择语必须符合择入语的交际规范和要求。由于引入的英语电影是面向我国观众的,因此电影片名汉译需顺应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顺应社会价值观体系,顺应宗教因素。比如“DeadPoetSociety”直译为“死亡诗社”,但“死亡”在电影中所表现出的意思与我们所理解的意思并不一致,而且我国民众对“死亡”一词具有“忌讳”心理,在这个翻译中,人们很容易理解其为恐怖电影,其实则不然。
参考文献
[1]张艳萍,贾德江。顺应论视角下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J].海外英语,2010(9):174-175.
1、把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2、时间待人是平等的,而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
3、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地去工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李大钊
4、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
5、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6、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弗洛姆
7、时间能使隐藏的事物显露,也能使灿烂夺目的东西黯然无光------(意大利)
8、每一点滴的进展都是缓慢而艰巨的,一个人一次只能着手解决一项有限的目标----贝弗里奇
9、必须记住我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时间有限,不只是由于人生短促,更由于人事纷繁--我们应该力求把我们所有的时间用去做最有益的事情----斯宾塞
10、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11、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12、过于求速是做事的最大危险之一----培根
13、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郎费罗
14、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培根)
15、一个人越知道时间的价值,越倍觉失时的痛苦呀!--但丁
16、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罗曼罗兰
17、起早外出的跛子追不上--(日本)
18、时间乃是最大的革新家(培根)
19、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伊朗)
20、懂得生命真谛的人,可以使短促的生命延长-----西塞罗
21、光阴有脚当珍惜,书田无税应勤耕
22、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23、关于时间的名人名言--三联阅读
24、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DD陶渊明
25、节约时间,也就是使一个人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26、你热爱生命吗?那幺别浪费时间,因为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富兰克林
27、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柬埔寨)
28、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
29、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唐·孟浩然
30、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三国志·魏书·王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31、想成事业,必须宝贵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徐特立
32、谁对时间越吝啬,时间对谁就越慷慨--
33、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34、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晋·陆机
35、落日无边江不尽,此身此日更须忙----陈师道
36、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季米特洛夫)
37、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
38、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39、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英国)
40、时间是审查一切罪犯的最老练的法官(莎士比亚)
41、光阴潮汐不等人--(缅甸)
42、谁把一生的光阴虚度,便是抛下黄金未买一物--(伊朗)
43、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
44、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唐·李峤
45、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鲁迅
46、最浪费不起的是时间(丁肇中)
47、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肖伯纳
48、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布莱克)
49、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50、“年”教给我们许多“日”不懂的东西(爱献生)
51、时间是一条金河,莫让它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拉丁美洲)
5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3、合理安排时间,就等于节约时间----培根
54、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55、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爱惜每一分钟----达尔文
56、时间比理性创造出更多的皈依者--(汤姆·潘恩)
57、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布封)
[关键词]名实关系论;王弼;言意之辨;语言的空观;无言之美
对于魏晋时期学术思想,后人或以清谈误国批评之,或以风度雅致赞美之,褒贬不一。然而,上自汉末下迄南北朝统一,玄风大盛,学术思想的自由解放、往复辩难的气息浓厚,对于语言的哲学反思继先秦、两汉之后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诸如名实关系论、言意象之辨、“理胜”与“辞胜”之辨、佛经翻译中的“格义”和“合本”等关乎语言的哲学论辩层出不穷。这一时期语言哲学思想,既有本体论的也有工具论的,既有认识论的也有境界论的。本文将分别从语言,政治、实在,翻译和文字训诂等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简要论述。
一、正名主义——从名实论到名理学
葛瑞汉曾经认为,中国语言哲学关注的主要不是本质问题而是名实相符问题。把握名实关系,不仅仅是研究整个中国古代语言观的一条主线,也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观的一把钥匙。名与实,在先秦名家和墨家那里,一般被规定为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即作为共相的名称、概念与其所指称的具有共同本质属性的实在之间的关系。但是汉魏时期的名实关系论则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已不单是一个语言学或逻辑学问题,而主要是一门如何认识、选拔、使用和评价人才的知识论和政治学。它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品鉴的名实,它主要关注人才的流目品题与实际才能之间的关系。二是才性的名实,主要研究人的才能与德性的离、合、同、异关系。它的兴起与曹魏时期唯才是举的人才选拔制度有着密切关系。三是律学的名实,它主要研究的是官职的权责关系,以便进一步“参伍形名”——综合比验官吏的实践效果与法规的文字规定之间的对应关系。
魏晋士人在“清谈”或“谈坐”这一学术社交活动中,十分讲究逻辑、修辞技巧,尤其是对辩论的技巧方法有着高度的自觉。所以,清谈其实就是一门关乎语言技艺和思想历练的活动。徐干在《中论·核辩》中指出,“夫辩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口也”,表明辩论的目的是辩明义理而非卖弄语辞,应该遵守“在彼犹在己”的原则,以求得以理服人的效果。刘劭亦在《人物志·材理篇》中认为,“夫辩有理胜,有辞胜理”,指出真正的辩论不能以辞害意,应该以辩明物理与人伦之定则为目的,看重的是言辞意义而非言辞的逻辑规则。绝大多数魏晋士人与徐、刘一样,皆对运用形式逻辑进行诡辩的方法持排斥态度,视诡辩为纯粹的游辞和狡辩。这是因为诡辩固然可以使人关注到词与物的关系,不过极有可能将人类认知引向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困境,对人类追求理论知识的真确性构成了威胁。该时代的人们只偶然会提及先秦名学论题,如西晋鲁胜《注墨辩序》便对名家予以了高度评价,然鲁胜又说:“自邓析至秦时名家者,世有篇籍,率颇难知,后学莫复传习,于今五百余岁,遂亡绝。”这表明先秦名家的语言逻辑学传统几成绝唱。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语言之自觉大都集中在了如何超越语言的形式性和有限性上面,阻碍了增进语言与逻辑工具之细致严密性的努力。
二、言意之辨与语言的功能问题
与魏晋南北朝士人从语言逻辑转向形上玄思的趋势恰恰相反,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通常是以拒斥或悬置形而上学为口号的,认为形上玄思才是对语言的误用。维特根斯坦在他的《逻辑哲学论》中曾说:“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他要求人们老实承认形而上学的东西不可言说。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传统思维虽然承认形而上学超出了语言的范围,不过却一直致力于“说不可说”的思想任务。
魏晋士人以深受老庄思想浸润的王弼(公元226年一公元249年)为代表,采取了与先秦道家语言观相近的立场,不仅认同“得意忘言”,而且认同“得意忘象”。王弼空前重视超越于语言和形象之上的“意”,是义理派易学兴起的关键人物。王弼《周易略例》所谓“得意在忘象,得象在忘言”,是说从理性言诠和经验直观中类推出来的意理,乃是对理性与经验的融合与超越,是超绝言、象的。“意”在这里,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不属于特定之物的理”——物理,而应该理解成认识主体通过卦言与卦象所表达的物理中所可能得到的启发或感悟。与物理相对,我们可以将这种由人的启发或感悟的东西统称之为“心理”或“意理”,包含了对于物——我关系的把握取舍与价值判断。
结合王弼的《老子指略》来看,“意”的超越性与“道”的超越性有相似之处,都是终极而超越的,具有“无形无名”的特点,既超越形象亦超绝语言。反过来说,形象与语言皆由于其有限性,而无法表诠终极、无限、全体之道的,正所谓“名之不能当,称之不能既”。语言之所以存在局限性,王弼的理由是“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名言皆有所指,然由于其所指皆为有限、具体的事物,对于无所不指之道是无能为力的。不仅于此,称谓皆有所诠,然由于其所诠皆为事物某个或某些方面的属性,对于事物的真正本质是无法穷尽的。因此,王弼所说的“意理”是更接近于一种终极体验和人生境界,要么是一种整体,要么是一种个人性的经验,而语言表达是分析性的、公共性的,故“意理”本身是不可说的。王弼“言意之辨”的焦点,并不是在说明思维——语言——世界之间的关系,而是意在界定物我关系,以此来解决人们在这个世界中应该采取何种生存方式的问题。因此,王弼从一开始就没有站在语言本体论和语言中心主义的立场,而是始终坚持了工具主义的语言观。可以说包括王弼在内的大多数中国思想家,都强烈质疑用语言文字来充分表诠终极义理的可能性。对“道”的终极体悟要求人们越过词与物的鸿沟,使人与物直接共处,达到一种物我交融的境界。王弼对终极本原的体悟,使得他的语言哲学思想既重视了思想的主体,又暗含了超出其主体自身之外,具备了一种介于主客体之间的“主体间性”的现代思维模式的特征。
嵇康(公元223年一公元262年)也认识到了语言的有限性。他在《声无哀乐论》中说:“夫言非自然一定之物,五方殊俗,同事异号。趣举一名,以为标识耳”,明确指出了名言只是标识事物的符号,存在形式性与地域差异性,本身并不具有实在性和绝对普遍的意义。嵇康还分析了“言”与“心”的关系,亦即语言与思维的关系。他主张“心不系于所言,言或不足以证心也”,认为主体心智并不受所言、所言之事物的限制,而标识事物的语言亦不足以表达人的主观意识与心智感受,强调了语言的局限性及思维主体的自由特质。在语言工具论这一点上,嵇康与王弼等的观点是一致的,而与当代解释学所坚持的语言本体论观点——思维就是遣词造句的过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得意忘言式的语言工具论,不仅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语言思想的主流,也是以后历代语言思想的基调。但是也有特例。这一时期的欧阳建(?一公元300年)则明确地提出“言尽意论”。欧阳建认为,语言指称实在,指即其所指,名言不可能指称不存在的虚无。既然语言代表了实在或者就是实在,那么反过来说,欲想了解世界则可以通过研究语言来实现。这既是语言实在论又是语言本体论。但是,在工具主义和功能主义盛行的中国语言哲学思想传统中,绝大多数思想家都将语言看成是一个指称和表意的工具,既没有把语言看得与实在同等重要,也没有把语言看得与思维同等重要。欧阳建虽然提出了言能尽意的观点,但他对语言本体论视角其实也是持排斥态度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这显示出“言尽意论”自身内部难以解决的一个理论难题——本意是为了重视实在,却可能不得不与重视实在一样去重视语言。至于名言能否表达实在之外的东西,如王弼所说的“意理”,欧阳建没有明说。他将言意之辨的焦点完全集中在名实关系上,属于认识论的领域,因而与先秦墨家名实论有某种内在联系。他没有直接触及到王弼所关注的言意问题的实质,可以说他的“言尽意论”并没有驳倒这一时期主流的“言不尽意论”。
三、文字训诂与经典解释
语言文字是随着时空条件的转移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表现出明显的历史性与地域性特点。历时性的语言固化为文字,思想固化为经籍。而作为经籍研究主干的经学在汉代如日中天的时代过去之后,随即跌入低潮。魏初荀粲曾说:“六籍虽存,固圣人之糠秕。”经典文本的神圣性遭到了人们的普遍质疑,对于如何对待和阐释经典文本则涌现出新的观念,就阐释学的方法论而言,王弼的“得意忘言”论堪称魏晋南北朝时解释经典文本的主要范式。在魏晋人们看来,经典文本并不是僵死不变的教条,其本身说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阐释者透过文本而与自身的经验和理性相契合、相贯通。因此,经典文本不仅应向历史开放,也应该向当下(主体经验)开放;对文本的阐释与其说是一种还原,不如说是一种创造。这就是说,经典具有历史性的同时,还更应具有时代性。这与现代解释学的某些观点不谋而合。这样一来,魏晋义理之学对汉代注疏之学进行了一次解释学上的革命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语言文字“非自然一定之物”,反对“前言”的绝对性与神圣性。嵇康在两种基本的经典阐释方式——“借古义以明之”与“多恃前言以为谈证”之间,选择了前者。他固然承认经典文本对个人认知具有借鉴、印证和启发的作用,但他更为强调主体经验所得乃是了解自然之理的前提基础。否则,正如其所言,“多恃前言以为谈证,自此以往,恐巧历不能纪”,对于经典文本的阐释只能越来越繁琐空洞,愈来愈远离个体的生存经验。魏晋玄谈的主要对象是“三玄”,即《易》、《老》、《庄》,相关的注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大都侧重注释者对文本哲理层面的发挥,而非文字的疏解。另外,在南朝经学、玄学和佛学的讲解与互动过程中,出现了登座讲经的义疏或讲疏这一注释经典的新形式,其主要内容是对经典文本及前人传注解释的再解释和疏通,以期更准确地理解经典原意。在唐代统一经典文本及其注疏出现之前,无论是注释还是义疏都是比较自由的,可以综核诸家,参以己意做出裁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文字训诂是经典解释的基础,虽非直接与语言哲学有关,但却包含了语言哲学的一些要素。中国文字是以“依类象形”为基础的象形文字,它同时包含了音、形、义三个要素,掌握字音、字形是了解字义的基础。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于文字三个要素的态度是有着不同侧重的。早期的文字观,得益于对汉代经学的反动以及“得意忘言”思维模式的影响,一般较为看重文字音、形要素背后的意义。南北朝末期则开始出现重视文字音、形要素的呼声。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勉学篇》中已经指出了通晓文字(尤其是字形、字音)对于经典解释的重要性。他不再一味强调经典义理的发挥,转而重视起对文字的音、形、义的知解,正预示着一个和解释经典密切相关的新型语言文字观的出现。
四、文学与翻译中的语言哲学问题
魏晋时期的文学艺术与语言哲学思想之间亦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有了上述“得意忘言”式的语言工具论思维,才会有魏晋南北朝时期高度发达的文学艺术传统。无论是陆机的物——文——意问题,还是刘勰的物——辞——情问题,与魏晋言——意——象之辨显然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哲学背景。刘勰说:“况乎文章,述志为本。言与志反,文岂足征?”文章以“述志为本”,明确表明他坚持了“诗言志”的文学传统。语言文字以得情、得志、得意为最终目的,一旦实现了这一最终目的,语言文字本身随之消融在其所要实现的目的之中。由于整个时代都倾向于用文学语言来表达自我情感及作家个人的自由意志,张扬了“诗言志”的传统,使得这个时代的文学艺术显示出性灵、隽永和自然的独特风格,并最终指向了无言之美、无言之意境。
1、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伏尔泰
2、抓住现实的每一分钟,胜过想象中的一年。
3、笨蛋自以为聪明,聪明人才知道自己是笨蛋。——莎士比亚
4、最严重的浪费就是时间的浪费。
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6、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8、时间像弹簧,可以缩短也可以拉长。
9、一件事实是一条没有性别的真理。——纪伯伦
10、时间就是生命,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其实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11、对一个人来说,所期望的不是别的,而仅仅是他能全力以赴和献身于一种美好事业。——爱因斯坦
12、盲人无白天,醉鬼无时间。
13、在时间的大钟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14、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15、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16、钉子是敲进去的,时间是挤出来的。
17、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
18、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章炳麟
19、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德莱赛
20、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21、现在优于其他一切时间它是我们自己的。
22、人的一生是短的,但如果卑劣地过这一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23、眼前的瞬间是一位威力强大的女神。
24、忠诚可以简练地定义为对不可能的情况的一种不合逻辑的信仰。——门肯
25、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26、利用寸阴是任何种类的战斗得胜利的秘诀。
27、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28、等时间的人,就是浪费时间的人。
29、我需要三件东西:爱情友谊和图书。然而这三者之间何其相通!炽热的爱情可以充实图书的内容,图书又是人们最忠实的朋友。——蒙田
30、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1、读书使人心明眼亮。——伏尔泰
32、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欧文
33、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令人 后悔的就是时间。
34、友谊是一棵可以庇荫的树。——柯尔律治
35、将人生投于的赌徒,当他们胆敢妄为的时候,对自己的力量有充分的自信,并且认为大胆的冒险是唯一的形式。——茨威格
36、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3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38、严格说来,生活在现在的人很少,但几乎没有人准备生活在别的时代。
39、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力量。
40、谁对时间最吝啬,时间对谁越慷慨。要时间不辜负你,首先你要不辜负时间。放弃时间 的人,时间也放弃他。
4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42、时间是由分秒积成的,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43、时间,每天得到的都是二十四小时,可是一天的时间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和力量,给懒 散的人只留下一片悔恨。
44、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奥斯特洛夫斯基
45、不晓得明天该做什么事情的人,是不幸的。
46、勤勉的人,每周七个全天;懒惰的人,每周七个早晨。
47、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48、即使最无足轻重的今天和最无足轻重的昨天相比,也具有现实性这一优势。
49、大豆不挤出油,时间不挤白会溜。
50、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的悲哀。
51、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样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
52、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53、起早外出的跛子追不上。
54、做事情拖泥带水是时间被偷。
55、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永远找得到充裕的时间。
56、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57、懒汉从来没有时间。
58、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
59、勤奋的人是时间的主人,懒惰的人是时间的奴隶。
6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61、不达成功誓不休。——陈潭秋
62、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程端礼
63、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
64、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
65、坚强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业。——马尔顿
2、时间若走在阳光上的影子,不是真实的触摸可感,却一直相伴随,温暖着那个幽灵的一袭黑色,想要远远丢掉它,就没有了回忆;想要赶到它前面,未来却遥遥不可及。
3、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德国诗人歌德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
6、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歌德
7、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唐·刘禹锡
8、真正的敏捷是一件很有价值的事。因为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如金钱是衡量货物的标准。——弗·培根
9、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盒进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的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子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朱自清
10、睡得多的人学得少。——西班牙谚语
11、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培根
12、人生有一道困难,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即是一寸生命。
13、好花盛开,就该尽先摘,慎莫待,美景难再,否则一瞬间,它就要调零蒌谢,落在尘埃。——莎士比亚
14、把时间用在思考上是最能节省时间的事情。——卡曾斯
15、不要老叹息过去,它是不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决意志投入扑朔迷离的未来。——朗费罗【美】
16、时间像一把枷锁,紧紧锁住我们的双脚,让我们不能挣脱,因为前方又是漫长的黑夜,晨曦在明天才会到来。
17、上帝绝不会只赋予你使命,而不给你时间去完成。——约·罗斯金
一、名人代言人及其引发的危机
(一)名人代言人与品牌
⒈名人代言人
品牌代言人一般指的是与品牌一起出现在广告中的人物,一般来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名人、专家、典型消费者。以上三类代言人都因为自身的特殊性而在广告传播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使得广告的吸引力和说服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首先,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某些领域的专家垄断性地掌握着特定商品的相关信息,因此对相应消费者的决策和购买形成有力的影响。其次,一些典型的消费者因为拥有了某些商品的消费经验和接近于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也能够有力地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最后,名人代言人因为其社会典范的身份形成了巨大的社会示范力,其代言的广告在吸引力和说服力方面都有保证。McCracken认为名人代言人是任何一个拥有公众识别度,并且利用这种公众识别度去代表一种消费品并与之共同出现在一个广告里的个人。[1] 拥有公众识别度的可以成为广告代言人的名人范围很广,从体育明星到娱乐明星,从政治大腕到草根名人不一而足。
⒉名人代言人与品牌
除了依靠过硬的质量外,塑造和传播品牌形象的核心是吸引公众的关注并获得其认可,尤其是在注意力资源稀缺的当下,获得公众的关注是保证传播效果的前提。名人不论属于哪一类都拥有较高的公众识别度,他们本身就是注意力的焦点,因此可以说名人具有代言品牌助推品牌的潜质,名人与品牌是天设之缘。如果使用得当的话,名人代言广告,可以达到有效推广和促销产品的效果。一般来说利用名人进行代言较易使公众产生对广告和品牌本身的正面评价。利用明星代言有三大优点:首先,明星的超高知名度必然会给产品带来超高的关注度;其次,受众对名人的喜爱往往会产生爱屋及乌的移情效果,增加公众对品牌的喜好,名人的形象魅力也必然会带到品牌当中,塑造和强化品牌的形象。再次,名人代言可以为商品带来良好的促销效果。
(二)名人代言人身上存在的潜在危机因素
名人代言人对于品牌和企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在帮助品牌聚焦注意力塑造良好形象上有重要作用,同时其本身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危机因素,而一旦危机爆发将对品牌造成重度伤害。
⒈不可控因素诱发危机
名人身上存在诸多不可控因素,这些因素都对名人自己和所代言的品牌有着深刻的影响,往往导致危机的出现。比如娱乐明星的个人负面新闻和体育明星的伤病,前者如陈冠希“艳照门”事件,后者以刘翔受伤最为典型,这两个人所代言的品牌都受到来自代言人不小的伤害。正如Louie与Obermilk指出的那样:“受到负面事件影响的代言人会对其代言的产品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因此代言人的有效性是动态的,它取决于名人及产品本身,也许还会受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广告和时间地点的影响。”
⒉可信性缺乏造成危机
企业热衷于寻找名人代言,由于品牌众多而真正合适的具有公众识别度的名人数量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代言人供需不平衡的问题。于是一个名人代言多个品牌的情况层出不穷。比如刘翔所代言的品牌就有耐克、伊利、VISA、凯迪拉克、安利纽崔莱、可口可乐、白沙文化、杉杉男装、千里马汽车、联想、元泰、奥康、中国邮政EMS、中国移动等十几个。名人代言品牌过多势必造成印象模糊、混淆等问题,也使得广告本身的可信性大打折扣。Tripp等人在1994年的研究中就指出为多个产品代言的名人与只代言一个产品的名人相比,其可信度更低。
⒊代言人强势加重危机
代言人供需上的不平衡使得代言人成为稀缺资源,这样以来企业与代言人之间的关系就很难做到平等,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认为能够邀请到名人、明星进行代言已属高攀,更不敢提出要求,这势必造成代言人与企业的权责协议中较为偏向代言人一方,造成代言人一方的事实强势。另外,目前国内很多商家在使用代言人上缺乏相应的管控方式和应急系统,这给企业在发生因代言人而起的危机时的维权问题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三)名人代言人危机给品牌和企业造成的影响
优秀的名人代言人其个性、形象往往涵化为所代言品牌的价值内涵和形象的核心,代言人危机将带来品牌乃至企业的危机。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传播在速度、深度和广度上都是空前的,引起争议的名人代言人及代言的品牌会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当事人的负面信息会迅速蔓延到所代言的品牌上,导致品牌形象受损并会进而影响产品和企业的销售。例如“艳照门”事件后,当事人张柏芝代言的洁尔阴洗液的广告被网友恶意恶搞,严重损害了产品的形象,相关企业不得不迅速撤换重金打造的广告,造成相当的损失。可见代言人危机带来的不仅仅是巨额广告代言费用的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可能造成品牌和企业形象的受损。
二、广告代言人的危机公关处理策略
(一)广告代言人的危机公关
公共危机的主要特征包括:突发性、关注性、影响性、破坏性,由名人广告代言人而引发的危机符合上述特征。危机公关是组织结构出现危机时领导人员和公关人员为缓解事态,消除危机而应立即开展的公共关系工作。它是公共关系的特殊行动领域,是现代企业必备的行动意识与能力。它准备处理的是发生紧急情况时的传播问题,目的是使组织机构摆脱危机,重新树立良好的信誉形象[2]。广告代言人危机是企业危机中的一种,处理广告代言人危机是企业品牌传播中的重要问题。在代言人、品牌和消费者三者之间存在一个认知关系,消费者作为主体有自己所喜爱的明星、名人,而对于品牌也有着喜好与偏向,当消费者喜爱的名人代言他偏好的产品时,三者关系处于平衡的理想状态。而当消费者意识到产品本身存在着如质量、性能等问题或代言人自身负面新闻、不良影响的情况下,三者的关系就处于不平衡状态,消费者会通过改变对品牌的态度或改变对代言人的态度进行调整,从而使不平衡状态恢复到平衡,而这个调整对于品牌和企业来说就是危机。
为应对代言人危机,企业应通过组织有目的、有步骤的展开相应的传播活动,使危机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少企业的损失,恢复品牌和企业原有的良好形象,甚至进一步巩固、提升企业的形象,并避免新危机的发生,也即展开代言人危机公关活动。
(二)名人代言人危机公关策略
⒈做好危机预防工作
(1)保证产品质量做好相应准备
企业和商家聘请名人、明星代言做代言广告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做好相应的准备和配套机制建设,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名人代言人的作用,也才能够避免和减小名人代言人危机对品牌和企业带来的危害。
首先,必须不断保证和提高产品质量,一个优秀的品牌必定要以过硬的产品质量作为保证。同时在名人代言人与品牌之间不能本末倒置,代言人是“末”品牌才是本。浙江理工大学卫军英教授就指出“代言人只是打造、强化企业品牌的手段之一。现在的代言人用得太滥了,企业应该考虑自己的财力、产品、品牌特点再决定是否用代言人。成功的广告关键在于好的创意,而不是代言人”。
其次,必须建设好与使用名人代言人相适应的价格策略、渠道策略等。杭州蔡丹红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在2006年《浙商》1月刊中就指出“请明星做广告,不是简单的事,你的企业是否具备请明星的条件,首先看你是否为它准备了相适应的价格策略、渠道策略”。
再次,注意选择代言人。选择名人代言品牌必须要考量代言人与品牌在个性内涵、形象等方面的契合,只有如此才能够达到吸引注意、强化品牌的目的。同时我们认为,为了避免或减少代言人危机带来的损失,在选择代言人的时候必须对代言人做综合评估,不能只看名气、专业、外在形象等,也必须对代言人的品质、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因为代言人危机的形成往往是由于代言人这些方面的欠缺而引发。
(2)建立代言人管控机制
名人代言人与企业合作的基础是双方签订的合作合同,合同中会对双方的权责利做出明确的规定,因此双方的合作合同也是代言人管控机制的核心。在签订的合作合同中企业必须注意对己方利益的保护,特别是对由代言人自身问题引发的品牌传播危机要设立相应的索赔条款。合同中应该约定代言期间名人、明星的一些言行规范,以及违反合同后的赔偿条款。目前名人形象代言人的合同一般都签到3年以上,为了规避风险,代言费用应该采取分期支付的方式进行。企业可以每年在确定代言人维护了其健康形象后,再支付代言费用,或者把代言费用交给第三方托管,在企业确定了代言人履行了合同约定后,再通知托管方垫付代言费用。另外企业为了处理与代言人之间的合作,可以专门设立一个部门或者增加已有某些部门的职责,来处理代言人聘请、使用、管理等事宜,一旦出现代言人危机这些结构应该给企业决策层提供危机评估及处理意见。
(3) 做好应对危机的备案
古人云“有备无患”,在使用名人代言人代言品牌时应该注意做好应对危机的备案,比如说运用多代言人、多广告版本的策略,一旦出现代言人危机可以临时置换代言人和广告。比如耐克选择刘翔做广告代言人,在刘翔参赛前不仅为刘翔准备了刘翔赢的广告,还为刘翔准备了输的广告。在刘翔退赛后,耐克便在第一时间内就推出“要把它再赢回来”的广告。
⒉利用公关、新闻会等信息活动应对危机
企业一旦遭遇代言人危机不能自乱阵脚,一定要冷静应对、沉稳处理。面对代言人危机企业要注意开展公关、新闻等信息传播活动,增加与社会和大众的沟通,主动承认问题、做出解释、表达态度,以获得公众的理解进而重获认同。信息传播活动中首先要做到迅速,第一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进行危机干预,这样既给公众一个负责的企业形象,又有利于把握主动权,使得企业的正面信息获得传播的机会。其次,要做到坦诚,开诚布公的应对危机,不回避问题,不逃避责任,这样才能重新获得信任。再次,注意对公众和媒介质疑的回馈。只有对质疑的声音进行较为直接和迅速的反馈才能够防止谣言的产生和蔓延,也才能使得对于企业正面的信息获得更好的传播。
⒊及时更换代言人
代言人的形象力都是有限的,名人代言人危机的情况下,迅速撤换广告和广告代言人是一种选择。2006年的世界杯,英格兰战败给葡萄牙,贝克汉姆的光芒不再,吉列牌刮胡刀广告商毅然换掉贝克汉姆,而启用在英国选秀节目《X Factor》击退75000名对手赢得冠军被封为“歌坛贝克汉姆”的尚恩・沃德,而他的蜡像也代替小贝夫妇,进驻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VIP厅。
⒋奇巧广告创意化解危机
通过巧妙的处理化危机为机遇的事例也很多,面对名人广告代言人危机时,推出具有良好创意的广告版本不但可以化解危机,甚至可以在代言人不便的情况下给企业带来新的惊喜。刘翔退赛后,耐克公司就推出了它的应急广告――“要把它再赢回来”。可口可乐公司在2009年为刘翔打造了一个新的广告,广告词如下:“我不会忘记我爸跟我讲的‘你知道你跨了多少栏吗?十万零六个!这不过是又一个栏而已……”。这个广告创意良好,不但应时应景,而且巧妙的化解了刘翔退赛给代言品牌带来的不利影响。
⒌恢复、重塑良好的公众形象
代言人危机处理之后,企业应该针对性地开展活动恢复和重建良好的公众形象。例如临时开展的打折促销活动可以短期内重新获得受众的关注,特别是要注意开展以公益活动为核心的公关活动,增强与社会公众的沟通交流,恢复和重新树立企业和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正面形象。
企业聘请名人代言品牌不能盲目,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和代言人的选择。面对危机的时候要及时冷静的处理,运用公关、新闻等信息手段加强与公众的沟通,可以考虑更换代言人,推出良好创意的广告版本,考虑措施恢复企业形象。
注释
① 董雪:《广告中名人代言的营销策略》[J],《传媒论苑》,2008(8):7―9
② 王保江:《危机公关在企业重塑形象中的重要性》[J],《机械管理开发》,2005,(04):3―5
参考文献
[1] 王保江:《危机公关在企业重塑形象中的重要性》[J],《机械管理开发》,2005,(04):3―5
[2] 王裕民、于洪波、汪淑涓:《论我国企业的危机公关策略》[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