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春天的古诗词中大家能有多少是已经背下来了呢?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描写春天的古诗经典7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1、《春游曲》
【唐】王涯
万树江边杏, 新开一夜风。
满园深浅色, 照在绿波中、
2、《春运》
【唐】 (杜甫)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3、《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绝句》
【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词故事: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相传他于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乐,唱新作《虞美人》词,声闻于外。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夜月
【唐】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杆南斗斜。
今日偏知春气暖,虫声渐透绿纱窗。
【赏析】恬谧的春夜,万物的。生息迁化在潜行。“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正是诗人全身心地去体察大自然的契机而得到的佳句。
村居
高鼎(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归。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枊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赏析】运用绘画技法,从不同空间层次描写春天的景物,首句描绘的是远景,次句是近景,第三局是中景,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跃然纸上。
《登科后》/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
城东早春
杨巨源(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望江南·超然台作
宋代: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作酒趁年华。
译文
春天还没有过去,微风细细,柳枝斜斜随之起舞。登上超然台远远眺望,护城河只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城内则是缤纷竞放的春花。更远处,家家瓦房均在雨影之中。
寒食节过后,酒醒反而因思乡而叹息不已,只得自我安慰:不要在老朋友面前思念故乡了,姑且点上新火来烹煮一杯刚采的新茶,作诗作醉酒都要趁年华尚在啊。
鉴赏
公元1074年(宋神宗熙宁七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苏轼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公元1076年(熙宁九年)暮春,苏轼登超然台,眺望春色烟雨,触动乡思,写下了此作。这首豪迈与婉约相兼的词,通过春日景象和诗作人感情、神态的复杂变化,表达了苏轼豁达超脱的襟怀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生态度。词的上片写登台时所见暮春时节的郊外景色。
首以春柳在春风中的姿态——“风细柳斜斜”,点明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老。“试上”二句,直说登临远眺,而“半壕春水一城花”,在句中设对,以春水、春花,将眼前图景铺排开来。然后,以“烟雨暗千家”作结,居高临下,说烟雨笼罩着千家万户。于是,满城风光,尽收眼底。诗作人写景,注意色彩上的强烈对比作用,把春日里不同时空的色彩变幻,用明暗相衬的手法传神地传达出来。
下片写情,乃触景生情,与上片所写之景,关系紧密。“寒食后,酒醒却咨嗟”,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寒食,在清明前二日,相传为纪念介子推,从这一天起,禁火三天;寒食过后,重新点火,称为“新火”。此处点明“寒食后”,一是说,寒食过后,可以另起“新火”,二是说,寒食过后,正是清明节,应当返乡扫墓。但是,此时却欲归而归不得。以上两句,词情荡漾,曲折有致,寄寓了诗作人对故国、故人不绝如缕的思念之情。“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写诗作人为摆脱思乡之苦,借煮茶来作为对故国思念之情的自我排遣,既隐含着诗作人难以解脱的苦闷,又表达出诗作人解脱苦闷的自我心理调适。
“诗作酒趁年华”,进一步申明:必须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一切,而抓紧时机,借诗作酒以自娱。“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应合。全词所写,紧紧围绕着“超然”二字,至此,进入了“超然”的最高境界。这一境界,便是苏轼在密州时期心境与词境的具体体现。
这首词情由景发,情景交融。词中浑然一体的斜柳、楼台、春水、城花、烟雨等暮春景象,以及烧新火、试新茶的`细节,细腻、生动的表现了苏轼细微而复杂的内心活动,表达了游子炽烈的思乡之情。将写异乡之景与抒思乡之情结合得如此天衣无缝,足见诗作人艺术功力之深。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是典型的借景抒情。上片之景,有“以乐景衬哀情”的成分,寄寓苏轼对有家难回、有志难酬的无奈与怅惘。更重要的是,整首词表达苏轼思乡的感情,苏轼以茶聊以慰藉尤其突出。
1、大林寺桃花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2、赋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4、绝句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5、春运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
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6、江畔独步寻花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1《咏柳》——贺知章(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4《绝句》——杜甫(唐)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江畔独步寻花》(选一)——杜甫(唐)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6《春夜喜雨》——杜甫(唐)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7《渔歌子》——张志和(唐)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8《滁州西涧》——韦应物(唐)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9《竹枝词》(选一)——刘禹锡(唐)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10《乌衣巷》——刘禹锡(唐)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1《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2《大林寺桃花》——白居易(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13《绝句》——僧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4《题都城南庄》——崔护(唐)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5《清明》——杜牧(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16《江南春》——杜牧(唐)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7《惠崇—春江晓景》——苏轼(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8《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宋)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9《春日》——朱熹(宋)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0《游园不值》——叶绍翁(宋)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峨眉山月歌】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
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
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
月光长照金樽里。
【挂席江上待月有怀】李白
待月月未出,望江江自流。倏忽城西郭,青天悬玉钩。
素华虽可揽,清景不可游。耿耿金波里,空瞻鳷鹊楼。
【望月有怀】李白
清泉映疏松,不知几千古。寒月摇清波,流光入窗户。
对此空长吟,思君意何深。无因见安道,兴尽愁人心。
【雨后望月】李白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
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月】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初月】杜甫
光细弦岂上,影斜轮未安。微升古塞外,已隐暮云端。
河汉不改色,关山空自寒。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
【江月】杜甫
江月光于水,高楼思杀人。天边长作客,老去一沾巾。
玉露团清影,银河没半轮。谁家挑锦字,灭烛翠眉颦。
【月圆】杜甫
孤月当楼满,寒江动夜扉。委波金不定,照席绮逾依。
未缺空山静,高悬列宿稀。故园松桂发,万里共清辉。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杜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
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十六夜玩月】杜甫
旧挹金波爽,皆传玉露秋。关山随地阔,河汉近人流。
谷口樵归唱,孤城笛起愁。巴童浑不寝,半夜有行舟。
【十七夜对月】杜甫
秋月仍圆夜,江村独老身。卷帘还照客,倚杖更随人。
光射潜虬动,明翻宿鸟频。茅斋依橘柚,清切露华新。
杜牧描写春天的古诗:江南春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千里江南,到处莺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现在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著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著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