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精选4篇)
眼看着班级牌变成了大二班,脑子里依稀记忆着他们刚入园时哭闹不休的样子,可眼前的孩子都长高了,长壮了,做事能力强了,速度快了,孩子嗓门也大起来,跑动的速度也快了,班级里总是熙熙攘攘的。上课前,我总是狮子半大吼一声,他们才静下来。一天一位老师帮我带班,下午,她向我反映:孩子们太吵了,今天我来到这个班上,用了各种方法,喊破了嗓子,叫他们安静,可总是安静不下来。该怎么办?怎么凶他们呢?我陷入了思考……平时也有老师说我不够凶,可是我觉得除了凶还是应该用别的方法来吸引幼儿,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或运动欲望。一味地凶,什么都不能,什么都不许,就安静地坐那儿,象木头一样,我认为从幼儿身心方面来考虑都是不合适的。于是我就会允许幼儿在活动中小声地交流,或小范围地活动。如音乐活动中自己找地方和同伴结伴跳舞做动作等。可是有时候,我的好心并没有得到好报。有个别幼儿会自由地穿梭,或故意捣乱,推挤边上小朋友,引起告状。于是,接下来,我把跳舞的事情先放一边,把他们先训一通。接下来孩子们安静多了,可是我和他们的心情已经没有了刚才的轻松和愉悦,活动只好草草收场。面对这种情况我应该怎么办?从同事那儿找到了一些方法:
1、加强培养幼儿的常规让幼儿明白上课要安静的听老师,课余是孩子的时间可以自由玩.上课时间不能长,整顿好纪律,马上讲课。你的课要提前做好准备。要生动,拟人化,要把孩子吸引住。在讲的过程中,要动用全身器官,声音、表情,动作都要吸引孩子。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稍微有孩子要乱了,你要用手势去制止,不要用声音。不要因为一个小朋友不注意,而分散了大多数小朋友的注意力。
2、让幼儿有事情可做孩子们都是一样的,爱玩爱闹。常规固然很重要,但是孩子们吵的原因是他们没事情可做啊,你应该让幼儿有可以做的或者是想的,这样他们才不会去闹啊,方法很多。首先要了解孩子,了解他们的特性,你就会发现很多。根据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给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安排好他们的学习、游戏时间,孩子会配合老师的,常规自然就会好起来。
3、及时分析原因大班幼儿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对孩子的吵闹现象,我们应该及时分析原因。如今天的活动内容是否合适,活动准备是否恰当,对幼儿的指导是否清晰等等。有时候往往是一个小的细节,影响了整个活动。有时当孩子做错事了,如果是小事,我通常不先说什么,而是先没有表情的望着他,他就会改正自己的行为。若是打人、疯闹,我也会先看他几秒钟,然后再问他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你觉得这件事做的对吗?他说不出,就先问旁边的孩子,再让他自己说。孩子大了,都懂事了,可以让他们自己判断对错,学习自己管自己。
4、选派一些小队长和值日生大班的孩子喜欢帮助老师做事情,所以请一些能力较强的幼儿当我们的小手、小脚、小耳朵,来约束某个别幼儿的自由散漫,也是有一定效果的。另外,有时候也可以对个别幼儿实施换位思考。如,某幼儿比较吵闹,就安排他来管大家,跟他交代清楚要求,让他体会一下,大家一起吵闹所带来的无序和危害。提醒他自己自我约束,一起改善班级常规。
5、在孩子们的心里建立起威望让孩子真心喜欢你,其实也不难。如注意自己说话的技巧:对全体孩子们说的,要声音洪亮,节奏放慢些,眼睛要不时的扫向每一个孩子,根据语气和说话的内容或微笑或皱眉。注意在提要求时,表扬某个孩子。(例如,“请小朋友们把椅子搬到教室里去。真能干,搬了两把椅子!很能干,椅子摆的好整齐!对,排队走真整齐”在幼儿搬时,看着他们微笑。。
写了很多,看看好象都有用,可是在实际中可能又都成了纸上谈兵。不管怎样,个人认为坚持大方向,针对个别,给予修改和调整,在整齐划一和个别对待的相辅相成中,相信我们的孩子会越来越懂事,班级常规也会逐渐改观。
孩子们在厕所里围成一团,七嘴八舌地重复着这样的语言。
“对不起”应该是和“没关系”连在一起的,为什么会没有用呢?这是怎么回事呢?我顺着孩子们的声音来到厕所,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原来是浩则上小便时,不小心将尿,尿到了宇城的裤子上,浩则连忙说,对不起,而这是宇城说:“没有用,没有用”,正好成浩听到了也跟着说,“没有用,没有用,已经尿到裤子上了”,旁边围观的孩子也顺势加入了其中……于是便出现了开始的一幕。
这时,再看看浩则,他不断的环顾着周围的小朋友,一脸的无助与无奈,怎么办?已经说对不起了,可是没有用,已经赔礼道歉了,可是人家不原谅。这是我已有点生气了,便问宇城:“对不起,为什么没有用?难道你不原谅云帆?宇城抬起头眼睛看着我,不说话。那是谁说的,“对不起,没有用”?我的嗓门提高了八度,周围一片寂静……“是老师说的”(毛毛说)老师说的?“哪个老师,什么时候说过这句话?“就是那天彦博的头让浩则给碰起了一个包,你说对不起,有什么用,已经起包了,没有用”……噢!我想起来了,那是上一周,浩则在教室里跑,一不小心把彦博撞倒在地,头碰到地上,起了一个包,彦博哭了,当时我一看到他的头,情绪很激动,而这时浩则也很害怕一直说,“对不起,对不起,”当时的我根本没把他的道歉当会事,只顾着彦博的头,道歉有什么用?头都起包了,说对不起能把她头上的包给消了,没有用……当时的我是在气头上,根本没把自己的话当回事,没想到,这样不逊的语言倒让孩子们给吸收了, 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作为幼儿园老师面对着这些尚未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幼儿来说,安全是“重中之重”,当出现孩子的安全受到侵害时,情绪会受到很大的干扰,对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所作所为往往是没有知觉,出言不逊,而这样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到其他的幼儿,给孩子们形成一种错误的概念,今天,孩子的直言告诉了我,也提醒了我,在这个岗位上自己的一言一行要谨慎,不管遇到什么事情要冷静,心平气和的处理每一件事情,因为,我们经营着是一份特殊的职业。
当年幼的孩子有点滴进步时,我们—定不要忘记夸奖他,这样会给孩子增强自信心,让孩子获得成就感——这是在我工作以来给我触动最大的一点。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不同程度地拥有八种智能,每个孩子的优势智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孩子学习方式的差异是由其优势智能决定的。比如,有的孩子语言智能突出,有的孩子空间视觉智能突出,有的运动智能突出,所以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通过鼓励、表扬、引导克服不足,尽力弥补他的短处。
记得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女孩子——不敢看着老师的眼睛说话;当老师一靠近她时她就会紧张,从来不举手回答问题。因此,语言表达、音乐表现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比其他孩子发展的要慢一些,看到这样的孩子,我很心疼、纠结。是什么造成了现在的她,我们已无从去追究,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从现在开始给她新的教育,新的起点。于是,我们关注她的一举一动,希望捕捉到她的亮点和进步的地方,给她鼓励,给她赞美,给她机会和希望。当我们发现她在绘画和运动方面很出色时,就在全体孩子前面表扬她,并让她做示范。当她在老师的引导下和老师打招呼的时候,我们会抹抹他的头,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当她在老师的要求下能简单地回答老师的问题的时候,我们会给她鼓励的掌声以及一个小粘纸……在这些不同的赞许、鼓励下,她渐渐大方起来,眼睛也敢正视老师了,这些进步就是简简单单的鼓励与夸奖就能改变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人就是教育他对未来的希望。”而我们给孩子希望的一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不断的夸夸他们,鼓励他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的爱是纯真的,孩子的爱是无暇的。有时似丝丝春雨,滋润着你的心田;有时似缕缕阳光,温暖着你的心底。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成天围绕在孩子们中间,吃饭、睡觉、穿衣服、上厕所……几乎形影不离。时间久了,孩子们对你就会有一种妈妈的依恋。如果有一天见不到你的影子,他们会千百次的追问别的老师。就像一群鸡宝宝找不到妈妈一样,那种感觉。
前天,我因病请了一天的假。入园后,孩子们没有发现我的踪影,急急地各室搜寻一遍,未果,便跑去问跟我同班的刘老师。刘老师告诉孩子们“你们徐老师病了,在家打吊瓶”。听到老师病了,孩子们更是着急了。“老师病的重不重?她什么时候能来?她打针疼不疼?刘老师,您打电话问问我们徐老师怎么样……”孩子们一个个像热锅上的蚂蚁。刘老师被纠缠得束手无策,无奈之下只好拨通了我的电话。电话里听到孩子们诚挚的问候,电话这头的我感动的眼泪夺眶而出,声音都有些哽咽。我安慰孩子们:“明天我就去幼儿园。”听到我的声音,孩子们那颗不安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第二天,我刚到园,小班的孩子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老师来了!”那股热情劲就像久别的人见到老朋友,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的笑容。我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每一个小脑袋,让孩子们也感受到爱的回报。活泼的梦雪小朋友还在我的脸上轻轻的亲了一下,这给了我意外的惊喜。当时在孩子们的包围中,我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孩子的爱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够激起我们工作的积极性,甚至使你忘记疲劳,忘掉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