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这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会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政治复习七大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复习七大方法
1.关键词法
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上要注意发现、归纳和概括出基本概念和原理中的“关键词”以利于记忆和理解。比如,文化概念,相对政治经济而言的,主体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包括社会意识形态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再如,传统文化的继承,不是原封不动的承袭传统文化,而是有所淘汰、有所发扬,目的是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关键的概括和总结可以自己进行,也可以上课听老师的总结。
2.事例法
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尤其是比较难懂的),一定找到一个比较典型的事例辅助理解,作到抽象理论具体化。比如: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结合书上“元妃省亲”的事例记忆。说明价值观念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和行为。事例的寻找注意上课从老师那里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事例应该是材料、图表、漫画、数字等直观形象的东西。
3.对比联系法
对比联系法:对于相近的、相反的概念和原理,把他们放到一快加以对比和联系,比单纯对一个要好理解和记忆。比如,潜移默化是指因受到外来影响而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变化。深远持久,深指文化对我们的影响程度而言;远主要是就文化影响的空间范围而言;持久主要指文化对人们的影响在时间上有延续性的特点。这样记忆的好处是印象深、持续时间长、效果好,有利于达到学习知识、加深理解的目的。因为对比记忆法所进行归类和比较的过程,就是对事物、对知识的理解、判断和分析的过程。另外要注意老师上课在这方面的总结和参考书上面的总结。
4.结构体系记忆法
此种记忆方法多用于复习。学完一节、一课、一本书总要进行复习巩固,这就需要学生必须了解所复习内容的结构体系。
首先找出贯穿于知识的主干部分,再根据知识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把分支内容串联在主干之上,抓住主干顺序记忆分支内容,再把每一分支中更细小的内容填充进去,个个知识点犹如“冰糖葫芦竹签串”,可以有效地避免遗漏或张冠李戴的毛病。以节为例,文化创新的途径,讲两个大问题文化创新的途径和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一个根本途径,两个基本途径;坚持正确方向的关键,四个错误倾向。两个基本途径都有具体的展开,有具体的要求。
5.五官并用记忆法
心理学认为,记忆实质上是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痕迹,所以靠多种感官感知则比单靠某一感官感知留下的痕迹要多、要深。在日常的学习中,大多数同学只知道用单一感官感知,要么只用眼看,要么只读,要么只是手写,而很少多感官并用,故记忆的效果就差。为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记忆过程中,尽可能调动多种感官,协调记忆,做到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记,其中最重要的是心记,切莫心不在焉。
6.化整为零记忆法
化整为零记忆法的根据就是整体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要素、环节构成的。一本书、一课、一节、一框都可看作是一个整体,都是由若干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构成的,要把握所要掌握的知识,就需要化整为零,循序渐进地记忆。如掌握有关文化的作用知识时,可把它分解成以下若干小问题,化整为零记忆法使复杂、繁锁的问题简单化,强化了记忆的效果。
7.典型错误对应法
选择题中典型错误的说法心理有数。
总之,记忆知识的方法很多,以上7种是比较常见且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了好的记忆方法,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化繁为简,提高记忆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二学霸学习政治的建议
制定计划,明确任务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人区别于物的特点就在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的活动总是有目的、有计划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能制定一个合理有效的学习计划是学好思想政治的基本保证。如对每一天、每一周、每一月的什么时间看政治、看几遍、要掌握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等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目中有书,千万不能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尤其是要转变那种认为“政治学科只要考试之前突击看一看背一背就行了”的错误观念。另外,在学习当中同学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自行作出调整。
养成习惯,掌握方法
“细节决定成败”。良好的习惯往往会让人终身受益,能够促进人的成长和发展。学习更是如此。因此,同学们课前一定要预习,将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标上记号。老师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讲,并且要做好课堂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后还要将所学的内容及时整理消化。平时训练和检测时也要养成卷面整洁、书写规范、条理清晰等好习惯。
定期总结,查漏补缺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告诉我们,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没有总结就没有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的内容也就越来越多,而且有很多内容会容易产生混淆。这时及时进行总结反思、查漏补缺就显得非常必要。一般地,每个星期应找个适当的时间进行一次周总结、每个月进行一次月总结、期中考试后进行期中总结、期末考试后进行学期总结。一方面对自己在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扬长避短;另一方面将相关或相近以及容易混淆的内容及时进行归纳、总结。
学习高二政治要善于抓住重点
一、学习目标
1、知识基础目标
(1)识记: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2)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
(3)运用;能结合实例,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的道理;能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阐释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能用主次矛盾及其相互关系原理,分析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
2、能力发展目标
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自己进一步培养辩证思维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运用哲学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引导学生处理好“以学为主”和“兼学别样”的关系;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等,这既可以理解为方法论,也可以说是一种觉悟。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如何正确处理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即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2、学习难点:主、次矛盾的含义。因为它容易与下一框内容即矛盾的主、次方面的概念相混淆。
三、学法指导
通过学生自己联系典型事例阅读教材本框内容,了解基础知识要点,明确和把握主干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然后在老师有针对性的启发、点拨、引导下,进一步归纳、总结和升华,最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学习思路
1、问题引领,走进新知识
(1)搜集并思考问题:
①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在著名战役—辽沈战役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你认为应如何处理?
②你看到或听到的学校里的各种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你认为应如何处理?
③作为学生,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矛盾中,什么是主要矛盾,你认为应如何处理?
④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中遇到的一些矛盾中,主要矛盾是什么?我国是如何处理的?
2、自学导引 (揭示知识要点,把握知识主干)
(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背景材料:从目前来看,“三农”存在很多问题,突出表现是:农村发展滞后,农业难以增效,农民收入增幅减缓。近七年以来,党中央和国务院连续七次提出“中央一号文件”关注“三农”问题,可见,“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三农”工作的中心是农民增收。不能以城市繁荣掩盖农村一些地方的贫穷,也不能用少数人的增收掩盖局地方农民的减收。平均数代表不了大多数,大多数低于平均数,对这个现实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比如: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这是多年来政策含金量较高的全方位的关于农业和农村政策的文件。涵盖了降低农业税税率、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支持主产区农业土地开发等诸多政策。尽管农民增收问题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但中国政府选择了知难而上。
在上述材料中请找出什么是主要矛盾? 哪些是次要矛盾?(回答:对于经济发展来说,“三农”是主要矛盾;对于“三农”来说,农民增收是主要矛盾。对于整个经济发展来说,农业之外其他产业的矛盾是次要矛盾;对于“三农”来说,农民是主要矛盾,农村和农业是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
次要矛盾是指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
注意:复杂事物的主要矛盾只有一个,而次要矛盾可以是多个,也可以是一个;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数量比例是1比多或1比1的关系。
(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第一,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请自己举例说明)(略)
第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原来的主要矛盾解决了,或者基本上解决了,这时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某种矛盾就会突出起来,成为主要矛盾。另一种情形是原来的主要矛盾虽然并没有解决,但由于出现了新的条件,也会发生主次矛盾的相互转化。
高二政治复习七大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