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考生高考语文的散文阅读总是得不了高分,这是因为考生没有掌握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技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2022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的答题思路,欢迎阅读分享。
句子含义理解类题型
词语含义分析题:这个词语表达了……内容,这么表达有……作用(词语本身的准确性、生动性,联系段落中心或文章中心回答)。
句子含义分析题:(内容+手法+作用)这句话用了……手法(表现手法:想像、联想、象征、渲染、衬托、对比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写出了……的内容(解释句子意思),突出某一景象或人物的……特点或者强调上文的……内容;表达了作者……的态度、感情或者揭示了……的道理或者点明了文章的主旨。
2.标题类题型
一是具体的意思(文中具体的--),二是与主题相关的意思。
3.形象分析类题型
人物形象分析:他是……的人(概述,总说),从他的……言行中(文中语句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描写)看出他……的性格(分说),可见他是一个……的人(总说),具体起到了线索作用;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升华了主旨。
4.技巧分析类题型
这个语句或段落用了……的方法,写出了……,在文中起到了……的表达效果,或者运用了什么手法+某手法(技巧)运用得怎么样(一定要回归原文,结合原文内容进行具体分析。)+某手法(技巧)运用好在哪些方面。
5.文章内容或主旨类题型
内容概括:一划分本文或段的层次,二提取要点词语,三整合答案。
主旨概况:本文通过记叙(描写)……,表现了……,表达了……,揭示了……主题。
6.人称类题型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自由的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便于对话,便于抒情,加强感染力,有呼告的效果,用于物有拟人化的效果。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的展现丰富的生活,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形式上:①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描写、叙述、议论熔为一炉;②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③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④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做到“形散神不散”。阅读散文时,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返回目录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技巧
1.树立主题意识。
2.树立整体意。
3.树立思路意识:以写人为主的散文,要先把握写了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这些事有什么共同点和意义。 以记事为主的散文在阅读中要先搞清是什么人,做了什么事,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这件事情蕴含的深层意义是什么。写景状物的散文,在阅读中要理清作者借了什么景或物,抒了什么情,这个情是怎么抒发出来。
4.树立问题意识:带着问题去读书能大大提高阅读的实效性。高考中的散文阅读是为了回答问题的,而绝非平时的含英咀华。树立问题意识就是为了提高阅读的针对性,在最短的时间内捕获最有用的信息。
(一)归纳分类,强化记忆(字音、成语、名篇名句)
对字音、成语、名篇名句这些识记层级的考点,要归纳整理,以强化记忆。
对于名篇名句,要准确记忆,还要在理解和赏析的基础上,分类整理。
(二)结合语境,辨析细微(实词、虚词、成语)
正确使用实词,要注意准确辨别词义,分清词语的搭配关系,明确具体语境,弄清语体,辨清轻重,辨明色彩。近义词的辨析,重在区别不同语素,如遏制与遏止,前者重在制,即控制,后者在止,即阻止。要根据上下文来推断,在具体语境中确定应该使用的词语。对于虚词,要注意辨明语法关系,弄清搭配组合,明确位置顺序,注意成分完整。对于熟语,要注意感情色彩,不要褒贬不分,要准确理解词义,不能望文生义,故意曲解,不要谦敬失度。
(三)熟记类型,掌握方法(辨析并修改病句)
要熟记病句的六大类型,掌握辨析和修改病句的一般方法。辨析病句是客观题型,可以采取语感感知法、句子成分分析法和逻辑推断法来确定病句的类型。修改病句是主观题型,原则是不改变句子的原意,要对症下药,一般方法是增删换调四个字。辨析并修改病句是语言表达题中综合性很强的题目,历年来得分率都很低。考生要掌握规律,并抓住典型题目和重点病句反复训练,以提高辨析和修改病句的能力。
(四)抓住意象,善于表达(诗歌鉴赏)
要学会鉴赏诗歌中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意象,能够赏析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语言风格,能够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特别是诗歌的抒情方法,表现手法,用典和诗歌的风格。同时,还要能够评价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的主题,以及诗人的思想情感。在本轮复习中,应该以抓住意象,体悟意境和书面表达为重点。要特别注意表达训练,答题要有观点有材料,用观点统帅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
(五)注重迁移,举一反三(文言文阅读)
对于文言实词,平时要结合教材认真积累,特别是要能够根据具体语境确定词义,注重迁移训练。对于18个文言虚词,要反复训练,掌握规律。信息筛选有分类和匹配两种题型,要分别训练。综合题是文言文阅读的难点,要注重解题技巧。文言翻译是主观题型,要熟悉评分标准,树立得分意识,加强踩点训练。要把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有关知识落实到译文之中,做到直译与意译结合,力争信达雅。
(六)警惕陷阱,弄清题旨(社科文、科技文阅读)
要整体阅读,宏观把握文意,同时弄清
各段的侧重点和段落的转换过渡。从题型上看,除了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宁夏、海南是主客观综合题外,其余都是客观题型。做客观题要读懂题干,弄清说明或评论的对象,找准对应的阅读区间。要对照题目研读原文,注意细心核对。要熟悉并善于识别命题者设置的偷换概念、以偏概全、转移话题、无中生有、断章取义、张冠李戴、因果倒置、强加因果、武断绝对、误用模式、错用时态等陷阱,做题时能够对号入座,迅速准确地找到答案。
(七)分清类型,有的放矢(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主要是主观题型,一般有理解关键性词句、信息筛选整合、归纳内容要点、归纳主旨、理清文思、推断和想象、表达技巧、审美鉴赏等类试题,考生要分清类型。要把握文章选用的材料和作者的情感,结合语境深入领会,注意上下文的过渡和照应。命题者设题,有的是简答题,只需问什么答什么即可;有的是论述题,还需要到原文中去找材料来证明你的观点。要按要求答题,有的放矢,不能挂一漏万。
(八)明确题型,有备无患(语言表达与运用)
语言表达与运用包括扩充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正确使用修辞手法几个考点,是近年来考查的重点。命题形式新颖多样,每年都会出现新题型。命题的语言材料贴近现实生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具体形式有写广告语、串台词、情景对话、增补文段、写点评等。这类题多属于应用文,在本轮复习中要对可能出现的各种题型进行必要的训练,做到有备无患。
(九)勤于动笔,规范训练(作文)
写作是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平时必须严格训练。基础等级的六项要求,要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打好写作的底子。在本轮复习中,要按文体训练,认真写好几篇记叙文和议论文,并适当训练说明文,熟练掌握这些文体的基本写法。同时,重点训练发展等级的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个方面的内容,力争在一个方面有所突破。另外,还要特别注意两个方面。一是积累材料,包括直接的生活材料、间接的书本材料;二是训练写作技巧,如拟题、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可以采取大小作文结合的方法进行训练,如等级训练、文体训练采取大作文方式,技巧训练采取小作文方式。总之,在本轮复习中,要将作文的重要性真正地体现在训练中。
在方法上,要做到五结合。一是训练点与能力点结合。要把能力点作为训练的目标,注意总结类型题的解题思路,解题训练中着眼于提高某种能力或某几种综合能力,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摸索更多的解题技巧。二是着力点与考查点结合。做每一道题,都要清楚这道题和《考试大纲》中哪一部分有关系,弄清试卷结构,清楚每一部分的考查重点和每一道题的考查点。 三是常考点与新特点结合。常考点是重点,不要因为已经考过而忽视它。同时,每年的高考题也有创新的一面,应该密切注视每个考点的新特点。四是得分点与失分点结合。我们平时训练,关注得比较多的往往是得分点,很少注意失分点。就拿高考作文来说,很多考生往往把重点放在如何审题立意和语言表达方面,而忽视了减少失分点,造成已经得到的分数又一点一点地流失。有的不拟题目,造成丢分;有的无视字数要求而失分;有的错别字多,卷面不整洁,结果被扣分。本轮复习时,要建立自己的错题本,把错误的地方分类记载下来,经常对薄弱环节进行训练,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五是解题训练与心理训练结合。高考复习训练不要只关注解题,还要关注心理训练。在第二轮复习中,特别是语文学科,有些学生可能会产生一种焦虑和急躁的心态,觉得自己好像什么都不会,处处是漏洞。有些考生无法建立知识网络,无法形成系统,总觉得自己掌握的知识是一盘散沙。其实,语文学科虽然涉及的面广,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引起重视,不断积累,反复训练,认真梳理,就可以使语文知识系统化。
总之,第二轮复习不仅仅是积累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形成知识网络,掌握解题方法,形成能力。只要我们了解自己,有的放矢,用科学的方法复习,不断积累,语文是能够得到理想的分数的。
高考语文散文阅读答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