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数学要循序渐进,只要打好了根基,才能逐步提高,节约时间,提高做题速度和质量,提高应变能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二数学学习方法必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记忆——是基础
数学虽不像语文、英语那样要背很多东西,但同样也离不开记忆。试想一下,小学的加、减、乘、除运算要不是背熟了“九九乘法表”,你能顺利地进行运算吗?所以,数学中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要先了然于心。数学就像游戏,它有许多游戏规则(即数学中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等),谁记住了这些游戏规则,谁就能顺利地做游戏;谁违反了这些游戏规则,谁就被判错,罚下。所以,记不住数学的定义、法则、公式、定理就谈不上学数学。
二、审题——是关键
每次数学考试后,让同学们总结反思,几乎每个同学都会提到——“粗心”,这个毛病总阴魂不散地缠着每个同学。这个毛病的症结,很大部分其实是出在“审题”这一环节。审题和做题相比较,我建议你审题要慢,做题要快。对于信息量较大的题目可通过“指读”迫使自己慢下来,必要时可以划线,边读边在图形处标记,深化对题意的认识和理解。审题中,一审条件与目标、再审挖掘隐含信息、三审联系与转化、四审遗漏的条件和数据。如果你能在审题上严加把关,那“粗心”的毛病肯定会和你渐行渐远的。
三、分析——是核心
很多同学学习数学的苦恼是——明明老师上课讲的我都懂,但为什么题目一拿过来还是不会做。其实,课堂上,有的学生的“懂”只是懂得了解题的每一步,是在教师讲解下的懂,因为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引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想不起来,说明学生的“懂”不是真“懂”。
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学家波利亚先生说过:“学生学习任何东西的最好途径是自己发现。”此话一针见血地指出,学习如果过分地依赖传授者,那么,尽管教师讲得很透彻,但学生所学到的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知识,谈不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借助别人的点拨,依靠自己分析、归纳、总结、探索而获得的知识,才能成为自己的知识,且能培养学习的能力。
所以,在数学的学习中我的建议是——“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做一遍不如讲一遍,讲一遍不如辩一辩”。
四、总结——是提升
数学题目是无限的,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却是有限的。一个善于学习的人,一定是个善于总结的人。首先要学会总结解法,一题多解,其实就是在一道题目中复习了更多的知识点。其次,要总结题型,类型化的题型接触多了,由量变引起质变,遇到此类问题自然迎刃而解。第三,要善于总结错误。不夸张地说,每个学霸都有一本自己的错题集。错题集要经常阅读,也可以互相交流错题集,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这是个事半功倍的好方法。
初中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阶段。虽然小学也一样有数学课,然而初中数学不再是单纯的计算,而是数学内容进一步拓宽、知识更一步深化,从具体发展到抽象,从文字发展到符号,由静态发展到动态……要求学生在认知结构上发生根本变化。
一、课前预习方法的指导
初一新生必看的初中数学学习方法
初一学生往往不善于预习,也不知道预习起什么作用,预习仅是流于形式,粗略地看一遍,看不出问题和疑点。在学生预习时应要求学生做到:
一粗读,先粗略浏览教材的有关内容,了解新课的重点和难点。
二细读,对重要概念、公式、法则、定理反复阅读、仔细体会、认真思考,注意知识的发展形成过程,对难以理解的概念作出标记,以便带着问题去听课。
二、听课方法的指导
在听课方法的指导方面要处理好“看”、“听”、“思”、“记”的关系。
“看”就是上课要注意观察,观察教师的板书的过程、内容、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
“听”是学生直接用感官接受知识,应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明确:
(1)听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学习要求;
(2)听新知识的引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
(3)理解教师对新课的重点、难点的剖析(尤其是预习中的疑问);
(4)听例题解法的思路和数学思想方法的体现;
“思”是指学生思考问题。没有思考,就发挥不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古人说的好“学而不思则罔。”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对于老师的讲解,学生不仅仅只是会做,而且要经常思考;在思考方法指导时,应使学生明确:
“记”是指学生记课堂笔记。初一学生一般不会合理记笔记,通常是教师黑板上写什么学生就抄什么,往往是用“记”代替“听”和“思”。有的笔记虽然记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在指导学生作笔记时应要求学生:
(1)记笔记服从听讲,要结合教材来记,要掌握记录时机;
(2)记要点、记疑问、记易错点、记解题思路和方法、记老师所补充的内容;
(3)记小结、记课后思考题。使学生明确“记”是为“听”和“思”服务的。记笔记有助于将知识简化、深化、系统化。
三、完成作业方法的指导
初一学生课后往往容易急于完成书面作业,忽视必要的巩固、记忆、复习。以致出现照例题模仿、套公式解题的现象,造成为交作业而做作业,起不到作业的巩固、深化、理解知识的作用。为此在这个环节的学法指导上要求学生每天先浏览教材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及笔记,回顾课堂讲授的知识、方法,同时熟记公式、定理。然后独立完成作业,解题后再反思。
(1)如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2)如何将推理思考的解题过程用文字书写表达出来;
(3)正确地由条件画出图形。刚开始可有意让学生模仿、训练,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今后的学习都十分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1)制定计划明确学习目的。合理的学习计划是推动我们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计划先由老师指导督促,再一定要由自己切实完成,既有长远打算,又有短期安排,执行过程中严格要求自己,磨炼学习意志。
(2)课前预习是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课前预习不仅能培养自学能力,而且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的主动权。预习不能搞走过场,要讲究质量,力争在课前把教材弄懂,上课着重听老师讲思路,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尽可能把问题解决在课堂上。
(3)上课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学然后知不足”,上课更能专心听重点难点,把老师补充的内容记录下来,而不是全抄全录,顾此失彼。
(4)及时复习是提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有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效,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对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5)独立作业是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对我们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我们对所学知识由“会”到“熟”。
(6)解决疑难是指对独立完成作业过程中暴露出来对知识理解的错误,或由于思维受阻遗漏解答,通过点拨使思路畅通,补遗解答的过程。解决疑难一定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做错的作业再做一遍。对错误的地方没弄清楚要反复思考。实在解决不了的要请教老师和同学,并要经常把易错的地方拿来复习强化,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把求老师问同学获得的东西消化变成自己的知识,长期坚持使对所学知识由“熟”到“活”。
(7)系统小结是通过积极思考,达到全面系统深刻地掌握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的重要环节。小结要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以教材为依据,参照笔记与资料,通过分析、综合、类比、概括,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以达到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的目的。经常进行多层次小结,能对所学知识由“活”到“悟”。
(8)课外学习包括阅读课外书籍与报刊,参加学科竞赛与讲座,走访高年级同学或老师交流学习心得等。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补充和继续,它不仅能丰富同学们的文化科学知识,加深和巩固课内所学的知识,而且能够满足和发展我们的兴趣爱好,培养独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激发求知欲与学习热情。
一、课前预习
在老师上课之前,将所学内容先预习一遍,心中有个大致的印象,也有困惑,这样带着问题去听课,学习上就占有了主动权。不预习听课是无目的,被动的,预习后在听课是有目的,主动的,学习效果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异。
二、课堂听讲
课堂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战场,在课下需要较长时间弄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老师讲解几分钟就可以弄明白。所以提高学习效率的关键就是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保证课上时间全身心的投入,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每个问题,不留“夹生饭”,这样可以为完成课下作业带来充裕的时间,省去课下的许多麻烦。
三、整理笔记
俗话说得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理解记忆的过程,课堂上要记老师讲的重要结论,典型例题,典型的解题方法,课下要记作业检测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建立自己的“背忘录”,以备复习参考。
四、复习功课
“重复是记忆之母”,“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等都是表明复习对于学好功课的重要性。复习有天复习,周复习,月复习,考前复习之分,复习的过程是先在自己大脑中“过过电影”,回忆不起来的知识点在看笔记,问老师或同学。
五、作业解题
做作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复习当天所学内容,培养规范的答题习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作业题都是老师精选的题目,做作业要按照先复习,规范作答,再检查的顺序进行,不存在敷衍了事不规范答题和抄袭作业的现象。
六、独立探究和合作探究
新课程提倡学生要学会“独立地,探究地,合作地学习”,这样能使他们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七、记忆表达
有的同学认为数学能力是靠理解和大量做题获得的,不是靠记忆获得的,这种观点不全对。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公式和结论是必须记忆且要记住的,例如有的同学在利用导数解题忘记了导数公式,在解三角函数问题时忘记了三角变换公式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也是需要记忆的。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要自觉地培养用数学语言交流的能力,例如立体几何中,不会将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互相转化,解答概率问题和应用题时存在“掐头去尾烧中间”现象等都是不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的结果。
八、应试
一个学生考试成绩如何不仅取决于其实力,会取决于其在考试过程中的发挥。在考前要精心备考,调整好应试的心态,暗示自己“我已胸有成竹,我能行”,在考试过程中要“我易人易不大意,我难人难不怕难”,力创佳绩。
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些人会把数学成绩的高低与孩子的智商说在一起。智商的高低确实会对学习数学有着一些影响,但绝对不是起决定性作用。其实发挥决定性作用的是学习习惯,而非智商。
学习过程中主要是要养成“听课”和“练习”的良好习惯。所有人都知道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是学好功课的基本前提。那么到底上课到底该怎么认真听讲,作业练习该怎么去认真完成呢?很多人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正如上面说的,数学这门学科更多是讲究一个理解和运用。而“理解”地好坏首先取决于听课效率的高低。目前中学一节课的时间是45分钟。处于学龄阶段的孩子,受生理和心理的影响, 45分钟都全神贯注地听讲是很难做到的。一节课下来有10分钟左右的时间走神实属正常。但关键是这10分钟是在哪个阶段。有些孩子一上课就开始神游,等回过神来就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了。所以,要让孩子养成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尤其是老师在刚开始讲课以及重点内容时段不能走神。其次,在听课过程中与老师思路同步也很重要,这就要求课前做些预习了,预习时没有必要事无巨细,只要大致了解新课的大概内容即可。曾有学生说,自己课后做很多补习却赶不上某些孩子课后练习做得少的同学,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就是听课效率低的问题了。除了上课时的听讲外,也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参考书。
然后是关于作业和练习的习惯。大多数孩子把做练习当成是完成任务,他们不明白做练习其实是一个巩固复习、查漏补缺的过程。现在大多数学校的老师对每天的作业或练习都会进行批改和校对答案。孩子或多或少都会遇到错题或是不会的题目。出错或者不会就意味着有问题存在,订正题目其实就是在解决问题,也就是补漏洞了。这个时候很重要!很多学生直接把正确答案写在题目边上就完事了,下次碰到类似题目还是照样出错。这不叫订正,而是“写答案”。必须要做到把解题方法理解透彻,以后碰到类似问题不再出错才算是真正的“订正错题”。平常要做到把练习当考试,把考试当作业才行。同时还希望孩子们要脸皮厚些,更主动些。遇到不会或不清楚的一定要及时请教老师或同学,千万不要堆积问题。那些考试分数低的同学十有____就都存在有不懂却不去问的情况,积累的问题太多到最后来弥补会十分辛苦。要学好数学没有所谓的捷径,多做多练才是王道。
这里还有个关于计算的问题。很多孩子不喜欢计算,惧怕复杂的计算题,甚至平常练习会使用计算器来逃避计算。这种现象很危险!因为计算是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但能确保做题的正确率还能提升解题速度。而该能力的提高关键还得靠熟能生巧,因此大家必须重视,在平常练习中要有意识地去多算多练。
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的学习方法
1、概念的学习方法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如何让学生正确地掌握概念,应该指明学习概念需要怎样的一个过程,应达到什么程度。数学概念是反映数学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的定义方式有描述性的,指明外种延的,有种概念加类差等方式。一个数学概念需要记住名称,叙述出本质属性,体会出所涉及的范围,并应用概念准确进行判断。这些问题老师没有要求,不给出学习方法,学生将很难有规律地进行学习。
下面我们归纳出数学概念的学习方法:
(1). 阅读概念,记住名称或符号。
(2). 背诵定义,掌握特性。
(3). 举出正反实例,体会概念反映的范围。
(4). 进行练习,准确地判断。
2、公式的学习方法
公式具有抽象性,公式中的字母代表一定范围内的无穷多个数。有的学生在学习公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而有的学生却要翻来覆去地体会,才能跳出千变万化的数字关系的泥堆里。教师应明确告诉学生学习公式过程需要的步骤,使学生能够迅速顺利地掌握公式。
我们介绍的数学公式的学习方法是:
(1). 书写公式,记住公式中字母间的关系。
(2). 懂得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推导过程。
(3). 用数字验算公式,在公式具体化过程中体会公式中反映的规律。
(4). 将公式进行各种变换,了解其不同的变化形式。
(5). 将公式中的字母想象成抽象的框架,达到自如地应用公式。
3、定理的学习方法
一个定理包含条件和结论两部分,定理必须进行证明,证明过程是连接条件和结论的桥梁,而学习定理是为了更好地应用它解决各种问题。
下面我们归纳出数学定理的学习方法:
(1). 背诵定理。
(2). 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
(3). 理解定理的证明过程。
(4). 应用定理证明有关问题。
(5). 体会定理与有关定理和概念的内在关系。
有的定理包含公式,如韦达定理、勾股定理、正弦定理,它们的学习还应该同数公式的学习方法结合起来进行。
三、总结建议
第一,重视基础理论学起。近几年数学中考试题分值比例为“六三一”,即基础题分值占60%,中等题占30%,而难题占10%。可见打牢基础是应对中考的关键。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每一个理论或者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前一个基础理论为前提的,是环环相扣的理论链的关系。带着这种观点去学习也就不必去死记硬背一些定理、推理之类的知识了,学习起来自然就显得更加容易了。
第二,培养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多孩子或许天生就有对数学这方面有很大的兴趣,能快乐的学习数学。目前,在中考的压力下,很多孩子都是被动地学习,导致学习效率不高。我认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孩子求知欲;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启发孩子的创造力;引导孩子思维多元化。
第三,选择课外辅导要谨慎。近几年,课外辅导机构犹如雨后春笋遍地都是。有些培训机构甚至打着某某名校,某某专家的名义开班授课,而且价格不低。其实,往往这些辅导机构并非很好,一边找老师上课(其中大多数是在校大学生,没有很多教学经验),另一边找生源,他们提供个教室就开始上课了。建议家长在选择辅导机构时一定要,并多和授课老师沟通了解情况,避免花冤枉钱。
上面提到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大家是否记住了呢?大家要相信,任何一门学科只要你用心去学习了,就一定会有收获,数学当然也是不例外的。只要你掌握了方法,并且用心去学习了,你就会发现数学其实也不过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