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习之隋唐历史

  唐朝是一个伟大的朝代,炎黄子孙都自豪的称自己是唐人,满世界的唐人街,那是我们对那个时代深深地致敬。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隋唐历史,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隋唐历史

  看待历史,应该懂得历史唯物主义,一定要贯穿历史纵横来看,要通过前因后果来梳理出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可以吸取的经验教训,历史不是割裂的,历史是继承和发展的,要理解唐朝的很多现象,就先要对孕育大唐的隋朝进行简单的梳理。

  历史上,大家都习惯性的称秦汉、隋唐,隋唐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出现在历史上。的确,隋唐之间存在了大量的继承关系,就好像汉承袭秦朝制度一样的紧密。那我们先来跨越时空,了解一下大唐之前的中国历史。

  隋唐大一统之前,是从汉桓帝开始的东汉内战、经历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三国混战几十年、西晋八王之乱、后来五胡乱华、侯景之乱、淝水之战等南北朝混战,将近400年的超级乱世。

  虽然西晋有过短暂的统一,东晋王朝有过偏安一隅的安定。但是因为战乱,人口从汉朝巅峰期的6500多万下降到了1000多万,汉人一度被胡人当作两脚羊,随意驱赶屠杀,老百姓被驱赶着当作军粮吃,人民朝不保夕,要多惨有多惨。

  这段历史是最黑暗最惨不忍睹的历史,那时候的北方人民活在水深火热中,民不聊生,曹操有诗云“白骨露於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

  隋唐盛世在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候绽放出来的穿越历史时空的的璀璨光芒,如果没有隋唐,中华民族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应该感恩隋唐英雄们对中华民族和国家统一做出的伟大贡献,虽然有一些不足,但是从当时的惨状来看,作为后人再怎么夸赞也不为过。

  唐朝开国不久,就迎来彪炳千古的贞观之治,发展速度是让人震撼,这是因为大唐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个巨人就是大隋,隋朝的时间非常短暂,仅仅38年,隋朝建立的时间是公元581年,公元619年完结。

  虽然时间短暂,但是对历史做出的贡献很大,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隋唐历史一

  从安生立命角度,中原政权要站稳脚跟,首先要经受得住蛮夷胡人的冲击。五胡乱华和南北朝就是胡人对汉人的超级大损害。

  隋朝的时候,是胡人强盛的时候,那个时候的大隋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威胁最大的是北方号称控弦百万的突厥,此外还有西边鲜卑后裔建立的吐谷浑的不断地侵扰,东北则有高句丽的不停搞事情,南边还有陈国。

  可以说是身陷重重包围之中,四个方向都有强敌。

  突厥那时候强盛一时,突厥一直想南下吞并中原,幸好隋文帝提前统一了北方,不然真的是不堪设想。突厥南下一旦得逞,五胡乱华必然重现,人民又要受罪!

  突厥喜欢劫掠汉人,他们抢劫的对象除了财物,还要掠夺人口。汉人在他们看来是优质人种,汉人都被抢去做改善突厥的品种。突厥每次冲击都是几万甚至几十万骑兵,一路上劫掠杀人,给边境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破坏,给隋朝的安定带来巨大的威胁。

  北方人民刚在隋文帝的努力下建立北方统一的政权,人民也都非常珍惜这个汉人政权,这也是汉人时隔几百年后在北方大地建立了属于汉人自己的政权,军民一心,拼死抵抗,拒绝五胡乱华的再次发生。

  有一次十几万突厥骑兵冲击隋朝边境,三千隋朝将士拼死抵抗,最后大家武器都打坏了,就脱下盔甲对打,盔甲也打烂了,就用拳头打,最后让突厥付出了一万多人死亡的代价后,看占不到便宜就撤退了,但是隋军也阵亡了十之七八,幸存下来的大部分拳头都出来了白骨,肉都磨光打碎了。可见隋军当时的士气高昂,作战勇猛。

  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对中原政权带来极大的威胁,从西周开始一直到隋朝都没有消停过,其中最强大的就是匈奴和突厥。在隋文帝平息了内部的纷争后,隋朝决定了主动对突厥作战,隋朝对突厥的自卫反击战一共是三次,其中杨广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突厥的最后一击也是杨广率领的。

  第一次对突厥反击,隋文帝采取“远交近攻,离强合弱”的分化策略,乘突厥内乱和天灾的时候发动进攻,让突厥分裂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并且逼迫一部分突厥人投降隋朝。这样就大大缓解突厥的压力,第一次作战,隋军大胜。

  第二次反击,再次大败西突厥,逼迫蓝可汗仅仅带着几十个随从大败而逃,并在逃亡过程中被部下杀死,西突厥势力大损。突厥见识到了隋军的威力,从此开始不敢频繁进犯边境。

  第三次反击战,隋军又打败突厥,击败启民可汗缴获大量物资和人口。另一个可汗处罗可汗则迫归附隋,成为隋朝的臣子。几次战役杨广都参与了指挥,所以突厥人都是非常惧怕杨广,后来杨广去北方视察的时候,突厥可汗都跪拜隋炀帝,把自己肩膀上的肉割下来烤起来给杨广吃。可见隋朝是彻底把突厥人给打服了。

  唐朝之所以有比较安宁的周边环境,因为杨广帮李唐都先清理了一遍。李唐王朝是需要感谢杨隋王朝的,特别是隋炀帝杨广。

  杨广是当时不世出的天才将领,隋文帝是不出门打仗的,破突厥、平南陈靠的都是杨广领兵作战。李渊靠的是三个儿子,三个儿子都很优秀,李建成和李世民是不相上下。而隋文帝依靠的主要就是杨广,杨广就是杨坚手上的战神,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厥剿灭后,隋文帝就可以腾出精力来统一中国,他命令杨广率军出征平定南朝陈,杨广不负众望,很快的用较小的代价统一了陈国,终结了中国四百年来的割据分裂的局面,这点上,杨广居功至伟。杨广被称为隋朝时代的第一战神。

  在统一了中国后,西边的吐谷浑也一直骚扰不断,杨广又把目光瞄准了不安分的吐谷浑,后来杨广突袭吐谷浑,直接灭国战役,隋朝的国土得到大大的开拓。

  这样,威胁隋朝四大力量被剿灭了三个:收服突厥,灭掉陈国和吐谷浑,只剩下最后一个牛皮癣高句丽。战神杨广当然不希望这个麻烦留给自己的后人,他希望自己辛苦点,自己这代人把麻烦都给扫清了,后人就可以安享太平了,这个就是后来著名的杨广三征高句丽。

  所以,唐朝要感恩隋朝,是隋朝帮大唐减轻了边患,让唐朝可以更多的精力放在内部的经济建设上面,这也是唐朝开国就能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隋唐历史

  隋朝给大唐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西周到西汉初期,是分封的崛起与灭亡的历史。从西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唐朝灭亡,这是中国历史门阀崛起与灭亡的历史。西汉末年到唐朝终结这个阶段士族门阀把持政治,享有很多特权,著名的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是东晋南朝时期门阀的代表,还有时间更长根基更深的关陇门阀。下面文中会提到。

  隋炀帝后世评价他最大的一个功劳就是修建京杭大运河,大大增强东部经济的发展,沟通了南北,强化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杨广是雄才大略的,同时进行众多超级大工程,和秦始皇可以比肩。

  除了几次大战中外,隋炀帝还修建了洛阳东都,开凿大运河,还在运河沿岸兴建几十座繁荣的商业城市,还造就扬州(含杭州)、西安(含洛阳、开封)、北京(含天津)三大世界级都市圈。这些都是唐朝赖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杨广为什么要这么迫不及待的做几个超级大工程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还原到当时的政治形势。北魏、西魏、北周、隋、唐,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那就是关陇门阀和皇权的博弈。

  关陇门阀兴起于西魏的府兵制,这里暂时不展开。就说几个人,想必大家就知道这个集团的势力很大。

  府兵制下面是八大柱国和十二将军,他们都发迹于内蒙古的武川镇,这个小镇诞生了4个王朝,西魏、北周、隋朝、唐朝的开国皇帝都来自这里。此外,还有史上最强的岳父三个开国皇帝的岳父独孤信,有瓦岗军的首领李密的曾祖父,有杀害杨广的宇文化及曾祖父。

  这个集团是当时最有权力的,他们拥有军权、行政权力、地位和崇高的民望。并且互相之间依靠联姻实现政治联盟。

  李渊的祖父李虎西魏时期是柱国将军,杨坚的父亲杨忠是西魏北周时期军事将领。后来受封随国公。

  李渊的姨父就是隋文帝,姨妈是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李渊的第一份工作就是牵牛背身,给隋文帝当贴身侍卫。

  隋朝到唐朝,相当于老板从大姨妈家到小姨妈家,从表哥传给了表弟。

  隋文帝起家的时候,依靠的也正是关陇门阀的支持,隋文帝治国也采取了“关本位”,那就是依靠关中力量来控制全国。

  到隋炀帝接班后,杨广经历过了几次大的政变,也看着自己的父亲依靠们阀的支持从北周那里得到天下,胸怀大志的杨广肯定是不甘心被关陇门阀所制约影响,他继承皇位后,就开始采取打压、疏远关陇门阀的政策,具体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迁都洛阳,远离关陇门阀的势力范围。

  第二,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从寒门选拔人才对抗门阀。

  第三,修建大运河,沟通南北方交通,发展东部经济。

  第四,强化和南方的联系,特别是陈国势力的支持。

  杨广在促进南北交流花了很大的功夫,他有很长一段时间在扬州做父母官,他甚至学会了江南方言,用江南方言和当地百姓沟通。他还重用江南的人才,比如禁军最高将领来护儿,麦铁杖等都是来自江南的,他重用江南的寒门来对抗把持军权上百年的关陇集团,这个也为以后的李唐对抗关陇门阀提供了新的思路、民意支持和人才储备。

  隋炀帝杨广一共巡游七次,三次北巡,一次西巡,三次南下江都。前面三次都是西天取经一样的磨难,去的都是苦寒不毛之地,隋炀帝杨广横穿祁连山途经大斗拔谷,遭遇暴风雪,士兵都死了不少人,隋炀帝杨广却挺了过来。跟着他出差实在太辛苦了,士兵都不愿意去。

  连他姐姐隋朝公主都在出差的路上冻死了,随从的几万人冻死了一半人。下雨了,下属让他穿着雨衣,他不肯,他说他怎么能穿雨衣,他穿雨衣随行的将士们都不穿,这就是对将士们的不公平。最后三次下江南,可以说是在偷偷的搬家,因为杨广可能希望在扬州也做一个都城。

  扬州的人一直是感谢隋炀帝的,隋炀帝刚到扬州,他就宣布老百姓五年之内都不用纳租赋,扬州总管府辖区所有的老百姓三年以内也不用纳租赋。所有的犯人都免除羁押之苦,可以回家。从这可以看得出来,他是挺爱民的。

  就是杨广的这些举措,让南北方的距离感大大减少。唐朝在安史之乱后之所以能维持一百五十年,财政收入就是依靠江南地区。东南藩镇,是最忠于中央的一部分势力,这个和杨广当年的悉心维护民情有很大的关系。

  杨广后来被杀后,扬州人还偷偷收拾了他的尸骸,并给以高规格待遇的厚葬,就是因为他对南方人真的做了很多实实在在和深得人心的好事。他在南方大兴教育,提拔寒门,编撰教材和图书,造福江南人民。

  南北朝的时候,南朝的人以汉人正统自居,鄙视北方人,说北方都是胡人。隋炀帝下江南的时候,故意把他的旗帜和仪仗队搞得非常的雄伟和壮丽,用大型精美羽仪,他的目的是让令一向以文物自傲、看不起北方人的江南士人不能不心服口服,相当于北方人的文化巡游展览,这个就减少了南方人对北方人的鄙视,加强南北的融合和团结。

  这个是隋朝给唐朝留下的第二份遗产:强壮的骨架。

  隋唐历史

  隋朝有强大的粮食储备。

  杨坚和杨广都是属松鼠的,他们很喜欢储藏粮食,可能是见多了兵荒马乱时候人民的凄惨,想给人民买一份保险

  隋朝是一个基建狂魔,除了大运河,还在全国兴修水利工超和超级粮库,隋朝的粮仓规模很大,他们的粮食可以供全国在发生极端天灾情况下坚持60年,这些粮食后来都作为遗产留给了大唐,隋朝的粮仓一直吃到了李世民去世,粮食还没有吃完。

  他们还有很先进的储藏技术,现代也有出土了隋朝的粮仓,里面的粮食居然还能当种子,还能发芽。

  李唐王朝就是继承了隋朝给他留下的巨大粮食储备,就可以轻徭薄赋,人民压力就可以缓解,这样才快速的进入到贞观之治。所以唐太宗李世民是应该感谢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两个基建狂魔,给他留下了那么好的物质财富。

  隋唐历史

  制度建设,唐朝的重大制度基本是沿袭隋朝,在隋朝基础上做了修改。比如土地制度的均田制,军队制度的府兵制,科举制度,三省六部制度,还有大唐律法基本也是延续了隋朝的法律体系,隋文帝实行宽减刑法制度,制定了《开皇律》“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原来有一些酷刑,割鼻子,跺脚这类的酷刑,都在隋朝被废。

  唐朝根据隋的《开皇律》制定了《唐律》、《永徽律》等大批律法,基本是做了简单的修改而已。

  隋唐历史

  文化遗产。《四库全书》的源头就是杨广,杨广是热爱读书的人,他把图书整理分类为甲、乙、丙、丁四目,成为后来的“经、史、子、集”四库书编撰的依据。

  隋朝还还创造了精准的历法,这是唯一没有正式颁行但却载入正史的历法:《皇极历》。这个历法精准的引进了岁差,可谓动态精准。《皇极历》同时考虑日、月视运动不均匀性的定朔法,也是国内已知的最早考虑不规则运动测算的历法。

  唐朝很有名的《麟德历》,其实就是李淳风根据隋朝的《皇极历》做了优化而来。

  隋朝很短,却涌现出一大批科技专家,自然科学、重大发明喷涌而出。隋朝虽短,但是科学技术典籍的编撰是最多的一个朝代,隋朝短短三十八年,就有八百六十多部自然科技图书。这些科技都留给了大唐,赵州桥、雕版印刷术、《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都是隋朝留给后代子孙的遗产。

  隋唐历史

  强大的国际声望,隋炀帝重新疏通了被荒废几百年的丝绸之路,并且在大业年间是第一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天朝上国、万国来朝,朝。

  “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隋书·志·卷十》。

  隋炀帝用万国来朝的形式大大振奋了被蛮夷欺凌了几百年的华夏人的精神,杨广再次向世界宣布:那个辉煌强大的汉王朝重新回来。

  杨广的“万国来朝”是杨广的一种根深蒂固的骄傲: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华夏政权是所谓“天朝”,华夏之外,则视之为夷狄、藩国;藩国在文化上无法与“天朝”分庭抗礼,它们应该做的只能是温顺地臣服,并按期进贡,从而获得“天朝”的册封与赏赐。这份骄傲,后来也被李世民继承了下来。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无论出身如何,考试选拔人才。打破几百年的高门士族体制,让寒门可以晋升,让阶层实现流动。

  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度量衡。实现了分裂了几百年的南北大一统,并且再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而且给唐朝留下了六十年粮食储备,一直吃到贞观之治以后。

  隋朝给唐朝留下了大运河、水利体系、道路基础设施建设。

  隋朝又再一次激发了汉人的创造力,涌现了大量新的科技发明,隋朝开创了万国来朝的外交方式,让低迷了几百年的汉人重新找到了自尊心和自豪感。

  唐朝的崛起最难的障碍,都被隋文帝和隋炀帝给扫平。

  所以,后人把这个时代统一叫做:隋唐,以此来纪念伟大的隋朝,虽然仅仅短短的三十八年,但是隋朝终结了从汉桓帝开始到魏晋南北朝的几百年的乱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作为后人我们也一起替大唐感谢下大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吃水不忘掘井水人。感恩是中国人的优良品性,需要一直坚持下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