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氧化碳》教案与高一化学学习方法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或能否提出好的问题标志着他的学习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从学生学习化学情况来看,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一化学《氧化碳》教案

  从CO和的化学式可以看出:CO分子比分子少1个氧原子。由于分子构成的不同,两者的性质有很大的差别。(结构决定性质)。

  1.物理性质:CO是无色无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提问:制取CO气体时应如何收集?

  归纳: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因CO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很接近,而且有剧毒。应采用排水法收集。

  2.化学性质:

  (1)一氧化碳的可燃性:

  现象:发出蓝色火焰、放热。

  特别指出:和其他可燃气体一样,点燃CO之前必须先验纯。

  提问:为什么要验纯?怎样验纯?

  明确:若CO不纯,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因CO的爆炸极限是12.5%~74%。验纯的方法同氢气的验纯。

  讲述: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CO在燃烧时所产生的。(引导学生看图课本第97页5-22)。水煤气是CO和的混合气。

  引导回忆: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还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如氢气还原氧化铜。

  设问:CO是否也能夺取某些氧化物中的氧元素?

  演示:

  指导学生思考:①实验的仪器、药品有哪些?②课本上图5-23、图5-13、图5-18有什么明显区别?③主要操作步骤有哪些?

  要求学生观察:①玻璃管中发生了什么变化?②澄清石灰水溶液中产生了什么现象?

  让学生分析有关现象得出正确结论。

  归纳并出示小黑板:

  药品:CO、CuO、溶液。

  仪器:铁架台、玻璃管、单孔橡皮塞、双孔橡皮塞、酒精灯、导管、细口瓶、气球。

  步骤:

  ①先通一会儿CO气体;(为什么?)

  ②点燃酒精灯加热;

  ③停止加热;

  ④处理收集到的尾气。

  现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固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CO使CuO还原成Cu,同时生成。在该反应中,CO是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

  (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强调:

  ①CO必须干燥、纯净。这样有利于反应的进行,也避免了实验事故的发生。

  ②增加尾气收集装置是十分必要的。因从导管进入细口瓶的气体中或多或少含有CO,而CO不允许直接排放到空气中。

  ③尾气的处理方法不是唯一的,课本99页图给出了处理尾气的另一种方法。

  提问:还原CuO、C还原CuO、CO不原CuO,三个反应有何异同点?

  归纳:①反应CuO中均为氧化剂,、C、CO分别作还原剂。②前两个反应属置换反应,最后一个不是。

  讨论:CO有哪些重要用途?(提示:性质决定用途)

  归纳并板书:

  ①作气体燃料;

  ②作冶金工业上的还原剂。

  高炉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是:

  讨论:如何实现CO和CO2之间的相互转变?

  归纳并板书:与CO之间的互相转变。

  提问:煤气中毒是怎么回事?

  讲解:煤气的主要成分是CO,煤气中毒就是CO中毒。因为CO能跟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的输氧功能受到破坏,从而导致体内缺氧,产生头痛、昏迷,严重时发生死亡。

  3.CO的毒性:

  CO剧毒!!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

  讨论:如何防止CO中毒?

  讲解:使用时应注意通风、排气。在液化煤气中添加具有特殊气味的物质能帮助人们判断是否发生了煤气泄漏,避免中毒、爆炸事故的发生。

  提问:空气中有无CO气体呢?如果有,会产生怎样的危害性?

  阅读:99页中间部分。

  明确:①空气中气体污染物有CO、、等。②CO主要来自汽车排放的尾气等。③空气污染的危害性极大,直接威胁人类的生存。

  4.CO对空气的污染。

  CO危害严重!造成环境污染有很多人为的因素。每个人都应增强环保意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

  化学学习中学会提出问题

  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能否发现问题或能否提出好的问题标志着他的学习水平的高低和能力的强弱。从学生学习化学情况来看,提不出问题或者提不出好的问题,往往成为中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学习过程中基础知识不牢靠、不善于抓住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不善于善于观察和思考等。由于这些缺陷的存在,导致许多学生对问题视而不见,无法发现问题。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因此,不会提出(发现)问题也就不能主动学习,从而导致学习水平低下。

  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是在对事物进行全面观察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正向和逆向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它具有一定的方法和途径。下面介绍中学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些方法,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方法一:逆向思考,提出问题

  这种方法的具体做法是对某些化学事实从反向进行思考,改变某一或某些化学事实的叙述方式,变正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为逆向叙述,从逆向提出问题。例如,《序言》中提到: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从逆向的角度提出“伴随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等现象的发生的反应是否一定为化学变化?”问题。

  方法二:觉察异常,发现问题

  该方法通过观察某一事物或某一过程中的“异常点”,从而有针对地提出问题。由于“异常点”中往往隐含许多问题,于是,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异常之处发现问题。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用容器盛装固体物质,容器的口总是向上的,而《序言》[实验4]中,盛装固体碱式碳酸铜的试管其管口却是要略微向下倾斜,这是为什么?

  方法三:善于对比,发现问题

  化学事实往往存在相同或相异的地方,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对不同的事物或化学事实进行对比,通过比较事物间的不同提出有关问题。氧气和臭氧均为只有氧元素组成的单质,那么,“它们是否属于同中物质?其性质是否一样?”又如,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氢气必须“早通迟撤”,而酒精灯加热却要“迟到早撤”,这是为什么?能否调换顺序?

  方法四:穷追不舍,刨根问底

  具有某种属性的物质往往有多种,而且某种物质通常具有多种属性(如用途)。课本限于篇幅或其他原因,不可能对有关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罗列。学习过程中,应学会穷追不舍,发现问题。如,课本中有谈到“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这里说分子仅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那么,“除了分子之外,还有那些微粒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呢?”

  方法五:联系实际,发现问题

  实际生产生活中存在许多化学现象,其中隐含许多化学知识,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如“油库为何要严禁烟火?”“干燥的夏天为何常见鬼火现象?”等等。

  方法六:探求因果,提出问题

  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这是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知道,元素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存在下列关系:

  用途 结构 性质 制法 保存

  于是,学习过程中,抓住“果”(物质的性质或用途)来探求“因”(物质的结构或性质);或抓住“因”推到事物的“果”。如进行氧气用途的学习时,可以提出“氧气为何可以用于炼铁、航天和气焊?”问题。

  方法七:改变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提出问题

  化学概念包含内涵和外延两部分。内涵所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而外延是指概念的对象范围。如“单质”和“分子”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可以表示如下:

  概 念 内 涵 外 延

  单质是指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同种元素组成 纯净物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 物质化学性质 微粒

  通过改变概念的内涵或外延,可以提问:(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2)“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微粒”。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上面介绍七种常见的发现问题或提出问题的途径,掌握这些途径,将有助于发现问题。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利用以上途径,经常问一问、想一想,努力提高学习能力。


高一化学《氧化碳》教案与高一化学学习方法相关文章

1.高一化学学习方法和技巧大全

2.高一化学学习方法经典化学学习方法技巧

3.高一化学学习方法与技巧

4.高一化学学习方法指导与学习方法总结

5.高一化学各章节高效学习技巧和记忆方法

6.学好高一化学五步骤

7.高一化学氨教学设计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