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教案

  《赤壁赋》一文属文赋,文质兼美,音韵和谐,乃苏轼之传世名篇。尽管文章抒发的情感,反映的思想有些深奥,但文章在诵读、鉴赏、审美等各方面,均可视作古代散文的经典。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教案一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赤壁赋》 执教者 刘桂凤 课时 两课时 所属教材目录 《赤壁赋》是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必修二模块第三单元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中的第二篇。 教材分析 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它往往包含着抒情和说理的成分。这个单元的作品内涵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单元的教学设计,应引导学生在文本审美的基础上欣赏自然,感悟自然,思考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本文被放在这个单元中,应侧重引导学生把握由自然景物引发的人生感慨。本文就在描绘自然风物的同时倾诉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但也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精神。但这些情感的表达并不是明显的、直接的;而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和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的则更是达到化境的上乘之作。苏轼的《赤壁赋》就是这样一篇独具特色的“以文为赋”的上乘之作,它兼具南北朝骈赋和唐宋古文的双重特点,文质兼美,情理并茂。将纯理念的对社会人生的抽象认识通过欣赏风月,凭吊古人的方式来完成,在主客观的契合间发出哲理的意蕴。文章“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但无论是意境、情感或是理趣,都应该注重对文章语言的鉴赏,即揣摩意境,感悟情感,探讨理趣。这也就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在对《赤壁赋》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鉴赏”二字,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这也体现了新大纲中要求的“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和整体能力的提高,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 学情分析 1、 高一阶段的学生,在初中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知识,所以借助工具书,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再加上和其他同学的相互探讨,关键时刻老师加以点拨,就能具备读出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的基础和能力;但另一方面对没有多少人生经历的学生而言,感受文辞之妙、情景之美尚可以努力做到,但要理解千年之前的苏轼此文在人生哲理上的感悟并能产生一些思想情感的共鸣却还是并非易事。

  2、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在心理上都渴望成长,渴望体验丰富的人生。但对世界的美好想象,常与现实产生反差,因此常常会产生挫败感,并伴随着对人生的迷惘。学习苏轼面对挫折的那种坦然、达观的态度,将对学生起到良好的教育和启发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目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掌握相关的文言知识,流畅地翻译全文 、背诵全文。

  2、能力目标:鉴赏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学习情景理交融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理解并学习作者乐观旷达的情怀。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诵读体悟和鉴赏优美、形象语言的能力。

  2、培养对精美诗文的整体把握能力,能知人论世领悟文旨,理通思路,赏析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坎坷,笑对苦难的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学习和积累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知识及特殊用法。

  2、体会文章情、景、理交融的特点。

  3、主客问答中的哲理内涵及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难点 体会情、景、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重点突破:

  以情感为线索分析全文,以课件为辅助手段表现作者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简单明了。

  难点突破:

  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名句引用、讨论探究等方式解决。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走近作者,知人论诗。

  (15分钟)

  2、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30分钟)

  ?

  3、鉴赏诗歌,解读情感。

  (35分钟)

  4、探究延展(10分钟)

  ?

  5、课后拓展诵读 一、走近作者,知人论诗

  1、苏轼和黄州

  2、解题

  (1)赤壁的有关话题

  (2)赋的特点及演变

  二、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1、欣赏录音朗诵,聆听体悟,进入境界。提醒学生注意读音,语句节奏的缓急和变化。边听朗读,边想象苏轼笔下的赤壁美景。

  2、指导诵读,指导学生读出词语的抑扬顿挫,文句的舒缓轻重,为背诵作好准备。

  3、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文言现象。

  三、鉴赏诗歌,解读情感

  1、整体把握情感。诗人情感变化明显,既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原因,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苏轼在泛舟赤壁时心情有怎样的变化?跳读诗文,找出表达情感的词或句。

  2、赏赤壁景,品泛舟情

  第一段情景交融,脍炙人口,以鉴赏为主,力求入境入情。

  3、闻箫歌之音,辨悲情

  第二段诗人情感由乐转悲,歌声箫曲有深意,当细细辨之。

  探讨话题: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你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

  4、听主客问答,悟理趣

  第三、四段是背诵的难点,抓住悲情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况”,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来理清思路,用表示矛盾关系的词语来概括层意。

  (1)客悲从何而来?

  (2)面对人生短促而功业难就的悲哀,苏轼如何从苦闷悲情中走出来?默读第四段,找出作者的观点。

  (3)探究活动:你认为当时真的有这样一场主客答问吗?

  四、探究延展

  话题:苏轼与明月意象——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 一、走近作者,知人论诗。听,做笔记,拓展相关知识。

  二、倾情诵读,涵咏情致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教案二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思想,积累相关的文学常识。

  2.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3.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弄清字音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积累第一自然段的重点文言字词,学习文言文中特殊句式的翻译。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拔法,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讲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作者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历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对于《念奴娇?赤壁怀古》,我们很熟悉了,同学们一起背诵上学期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首词上阕写景,描绘了壮美的景象,下阕怀古,追忆了功业非凡的英俊豪杰,抒发了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未能建立功业的思想感情。而苏轼在《赤壁赋》中又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情感呢?是否与《念奴娇?赤壁怀古》相似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赤壁赋》。(板书课题、作者)

  二、作者、写作背景及解题

  1.走近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与其父、其弟同列“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 韩愈 、 柳宗元 和宋代的 欧阳修 、苏洵、苏轼、苏辙、 王安石 、 曾巩 )”,后人称之为“三苏”。他诗,词,赋, 散文 ,均成就极高,且善 书法 和绘画,是 中国文学 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 欧苏 ;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共为豪放派词人;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后经苏辙等人营救才免罪释放,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从“乌台诗案”到流放黄州是苏轼人生的重要的转折,政治上失意彷徨,精神上孤独苦闷,但是生性旷达的诗人在老庄佛禅和山水之乐中寻求解脱,自号“东坡”居士,并写了千古绝唱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这样充满哲学意味、凝聚人生思考的名篇佳作。

  2.背景链接.

  元丰五年(1082),苏轼被贬黄州,在这里,他经常来赤壁矶头游览眺望,或泛舟江中。1082年,苏轼又来到赤壁。这时他已年迈半百,站在矶头,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业的抱负也付之流水,不禁俯仰古今,浮想联翩,写下了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这年七月十六日和十月十五日,苏轼又两次舟游赤壁之下的长江,写下了著名的《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这时苏轼谪居黄州已近四年。作者无辜遇害,长期被贬,郁愤之情,实在难免。但他又能坦然处之,以达观的胸怀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不被颓唐厌世的消沉情绪所压倒。他在这篇赋中自言愁,而又自解其愁,便反映了这种复杂的心情。

  前后《赤壁赋》在我国文学艺术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为以后的戏曲、绘画、雕塑等提供了创作题材。宋代画家李火麟、明代画家唐寅都画过苏轼舟游赤壁的画。

  3.文体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选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像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三、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读课文,纠正字音,结合课下注释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诵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壬戌之秋( )( ) 歌窈窕之章( )( ) 扣舷而歌之( )

  倚( )歌而和( ) 苏子愀然( ) 舳舻千里( )( )

  酾酒临江( ) 举匏樽以相属( )( ) 挟飞仙以遨游( )

  渔樵( ) 举酒属( )客 徘徊于斗( )( )牛之间

  山川相缪( ) 驾一叶之扁( )舟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 )也

  少( )焉 冯( )虚御风 桂棹( ) 嫠( )妇

  横槊( )赋诗 麋鹿( ) 枕藉( ) 江渚( ) 蜉蝣( ) 肴( )核 狼藉( )

  检查预习,纠正字音,熟读课文。

  3.速读课文,了解本文的感情思路 (小组讨论,后有一人总结发言,教师引导)

  作者以优美的文笔描述了主客泛舟江上,观赏赤壁美景,饮酒放歌吹箫以及探讨人生态度的生动场面,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发出了世事变幻、人生短暂的感慨,表现了作者身处逆境仍然乐观旷达的情怀。作者以“乐—悲—乐”的情感线索贯穿全文,自然融合,构思精巧,思路缜密。

  四、分析第一段

  1、疏通文句,落实重点文言知识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十六日)

  ②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句式为:介宾短语后置 )

  ③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劝酒 )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修辞格为:互文 )

  ④少焉(一会儿 ),月出于(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句式为:介宾短语后置 )

  ⑤白露横(笼罩)江,水光接天。

  ⑥纵(任凭 )一苇之所如( 动词,到 往 ),凌( 越过)万顷之茫然(句式为:定语后置 )。

  ⑦浩浩乎(形容词词尾 )如冯(通“凭”,乘)虚御风,而(表转折 )不知其所止;

  ⑧飘飘乎如遗世(遗弃尘世 )独立,羽化而( 表順承 )登仙。

  2、本段写诗人夜游赤壁的情景

  ①看到的景色有: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教案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有关文言实词和虚词,提高理解文本分析能力

  过程与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品鉴景、情、理三者交融的写法

  态度与情感:了解苏轼的思想,学习他豁达乐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品味语言美。

  2、体会景、情、理三者交融的写作方法,品鉴技巧美。

  课时分配: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上世纪50年代末期,有几位日本学者来中国登泰山,在赞叹景色优美之际,看到路边石壁上刻有“虫、二”两字,他们百思不得其解,后有人请教郭沫若。郭看了这两个字,沉思片刻,提笔在“ 虫 二”两个字外边各加两笔,郭沫若笑道:“这两个字应读作‘風月无边’,今天要学习的赤壁赋就是借用无边的风月来抒怀,作者是?(苏轼)

  三.解读文本

  (一)听朗读课文。要求:

  1、注意字词的读音及断句;2、注意段与段之间有什么关系?作者的情感有何变化?

  明确:由乐转悲,再由悲转乐

  (二)集体朗读

  作者为什么乐,又为什么悲?怎样从乐转悲,又如何从悲转乐的?我们一段一段的分析。

  (二)研读第一段

  1、默读,要求疏通句意:斗牛,冯虚御风

  2、朗读,赤壁之景到底怎样,找出描写赤壁之景的句子

  明确: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万顷之茫然 除却诗酒何所癖,独于山水不能廉。(“廉”即不苟取、不贪,本是褒意,讲对山水不能“廉”而应“贪”,尽情享用。意思是除了喝酒作诗之外没有其他的爱好,应当享用眼前清风明月的美景,显示旷达超脱的情怀。)

  3、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风月无边的赤壁秋景图。

  明确:清风和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幽雅而宁静,苍茫而朦胧,风月无边,秋景如画。

  板书:画意—美

  4、“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这清幽朦胧的景色中,主人公心情如何?哪些词句最能直接传达这种泛舟秋江的心情?

  明确:“诵”、“歌”,古人在心情愉悦的时候最爱做的两件事就是喝酒、唱歌。表现出泛舟秋江赏美景的愉悦;“纵”,是放纵吗?不是,大家看一下注释怎么解释的,任,在这里有听凭、随意的意思。主人公在茫无边际的江水中从流飘荡、任意东西,于是“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自己在辽阔江面上泛舟,仿佛在浩荡的太空中乘风飞行,毫无阻碍简直就要远离人世,飘飘升入仙界里去了,令人陶醉其中。

  如此之美景使人心旷神怡,此一乐也――山水之乐、诗酒之乐

  板书:诗情—乐。

  5.作者开始游赤壁时,景色如何?心情如何?

  景:皓月当空,碧水万顷,月光朦胧,清风徐徐,景象澄沏,如梦境一般。

  事:友人相聚,泛舟江上,畅饮美酒,咏诗诵文,迎风赏月。

  情:“乐”。舒畅飘逸,***,超然物外,陶醉于良辰美景。

  6、齐读第一段,要读出羽化登仙、飘然世外的欢快之情

  (三)研读第二段

  1、朗读,疏通句意。舞,泣,使动用法。

  2、开头继上文写泛舟时的欢乐心情,“于是饮酒乐甚”,古人抒发欢乐之情往往是饮酒赋诗,此处也不例外,“扣舷而歌之”就是写照。作者不仅歌“窈窕之章”,还歌“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3、这首歌有谁的风格?(屈原) 屈原为什么写离骚?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苏轼也要寄托忧愁吗?

  明确:苏轼的政治遭遇:这篇赋写于宋神宗赵顼元丰五年( 1082 )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被贬的起因,是谏官李定、舒禀、何正臣等人从苏轼的诗作里摘出一些讽刺新法的诗名,告发他反对新法,结果苏轼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到黄州,名义上任团练副使,实则等于充军。。检查预习.

  用病逝前两个月所作的《自体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首诗正是作于作者被贬黄州作团练副使时,大家说这时苏轼的心情如何啊?(忧愁)

  4、再回到课本,看第二段,第一句延续上段写乐而歌,紧接着感情由乐转悲。那么他是从哪里开始转悲的呢?他的情感转折点在哪里?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而清人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篇》中说:“篇中所言,不过随时行乐,惟‘美人’二字,则公真意所在。”问:你们认为文中由乐转悲的原因是什么――是客的箫声,还是苏轼歌中的“美人”二字本身就蕴含着悲意?(前后讨论后发言)

  教师发表见解(供参考):美人,在离骚中,屈原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将美人比作楚怀王。这个意象从离骚起,就开始具有政治寓意,或者比作君王,或者比作自己的政治理想。比如李白在《长相思》中“美人如花隔云端”。苏轼在这里借用离骚的意境,正是为了写出自己与屈原相似遭遇引发的相似的心境,写出了苏轼忠君的殷切,希望君主能重用自己,希望自己能为大宋分忧,而自己却遭受贬谪,理想无法实现,悲从中来。所以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就感叹“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作者的心情于是由对天地自然界的浩渺的赞美引出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而这种悲情借客人箫声的悲凉反映出来,“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泣孤舟之嫠妇”。苏轼借助夸张,想象,比喻等手法,把洞箫那种低回的哀音表现得十分形象,真切。

  3、朗读:体会苏子在唱歌时流露的悲情。

  (四)研读第三段

  1、朗读,先疏通句意。

  2、问:这一段,作者写了几层悲意,都有哪些悲呢?

  明确:赞颂曹操的功业并不是主要的,“而今安在哉?”一句才是重点。就是这么个一世之雄,随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是何等的黯然。这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出去”之悲,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悲。一、英雄不在之悲(板书)。

  3、问:客除了悲叹英雄不在,还有何悲?(朗读“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羡长江之无穷。”)

  (渔樵,作动词,打鱼、砍柴;侣、友为意动词,以鱼虾为侣,以麇鹿为友),

  (“寄蜉蝣于天地,涉沧海之一粟。”――“蜉蝣与天地,沧海与一粟”对比,说明人的渺小。)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吾生之须臾和长江之无穷对比,说明人生短暂,如匆匆过客。)此二悲也。这是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之悲,是人生短暂之悲。(板书)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骤,是多次的意思。说明理想美好,却难以实现。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此三悲也。理想现实矛盾之悲。(板书)

  客之三悲一由古(一世之雄)今(而今安在)历史对比生悲(英雄不存),一由人生短暂(寄蜉蝣、哀吾生)感触生悲(人生不永),一由理想(挟飞仙,抱明月)现实(不可骤得)矛盾生悲(脱世不得)。以上三悲都是从小我的观点得出的。几层悲情转换中,有一个其关键作用的虚词,是?(况):“况吾与子……”之况。一个况字将作者从怀古转为忧今,从感叹他人转为哀叹自己。

  4.如何理解“客”之所“悲”?

  “客”之所以“悲”,在于触景伤怀,有感于人生短暂。眼前之景,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曹操的诗句,进而联想到曹操兵败赤壁的惨状,这么个“一世之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默默无闻的平庸之辈就更连影子也不曾晃动一下便悄然消失了。表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和虚无主义思想。虽为客语,实际反映了作者本人思想中的消极面。

  5、通过第三段,看情景理如何结合?

  通过客曰,写眼前的江水明月,是写景;由此想到曹操周瑜的“而今安在”,揭示人生短促之悲,是议论,怀古见己之渺小,自然生出“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是抒情。情景理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二.研读第四段

  1、朗读第四段,疏通文意。

  2、问:面对客人的回答,苏子是怎样表达自己的观点的?

  明确:苏子以明月江水作比,从“变与不变”的角度阐发,说明世界的万物和人生,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物我无尽,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不变的。因此,用不着羡慕江水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板书:由情入理

  3、问:那苏子认为该怎样度过人生呢?

  明确:大自然是个无穷宝藏,江上之清风有声,山间之明月有色,江山无尽,天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正可徘徊其间而自得其乐。

  正是用这种观点看待万事万物,作者的悲怨也就得到了思想上的解脱。回归自然,融于自然,在恬淡幽静、气氛清新的清风明月中找到了精神的寄托。思想矛盾解决了,心胸也随之旷达超脱起来。

  苏子二论:“何羡”论(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共适”论(清风、明月吾与子共适)。议论层次转换的关键虚词:“且夫天地之间”之“且夫”。由此番议论可观照苏子内心世界及自我超脱情怀。

  作者丢开个人的愁怀,抒发欣赏大自然美妙风光的豁达开朗的心情。“苏子”的回答,照应文章开头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和明月的永不增减,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

  课堂小结: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黄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乐观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人格,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后作业:

  1、总结一下课文中出现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和此行活用的地方。

  2、有人说苏轼《赤壁赋》之赤壁并非赤壁大战之地,苏轼写错了地方,而清代诗人朱日浚却这样说:“赤壁何须问出处,东坡本是借山川。”对这问题你是怎样看的?

  板书设计:

  赤壁赋 苏轼

  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情 英雄不在之悲

  月初东山,徘徊斗牛 人生短暂之悲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理想现实矛盾之悲

  理:盈虚有数,物我无尽

  清风明月,与子共适

  山水之乐 景(乐) 达观之乐 理(乐)

  情(悲)

  情因景生,景因情显,移情于理

  三.课堂讨论:

  (一)提示,找出本篇中描写“风月”议论“风月”的句子。(前人称《赤壁赋》“以江山风月作骨”“风月”描写之主景,抒情之触媒,议论之载体。把握住这些句子,也就把握住了背诵全赋之骨。)

  明确:

  描写风月:

  月出: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月照:明月……吾与子之所共适。

  月消: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高中语文《赤壁赋》教学教案相关文章:

1.高中语文必修三《赤壁赋》教案范文3篇

2.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赤壁赋》

3.高中语文《赤壁赋》知识点整理

4.高中语文文言文《赤壁赋》知识归纳

5.高一语文课文《赤壁赋》教材视频

6.高中语文《师说》优秀教案设计

7.高中语文必修二《念奴娇》教案范文三篇

8.高中语文《氓》教学教案范文

9.高中语文必修二《声声慢》教案优秀范文3篇

10.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案设计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