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战争一战知识点

读了高三历史,才知道世界发生过两次大战。中国也是因为这两次大战逐渐站起来,今天小编先带你们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历史战争一战知识点,希望你们能感兴趣阅读!

高三历史战争一战知识点1

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的布平衡性加剧,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造成新的矛盾,从而导致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出现,并最终引发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次战争对人类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但战争也引起了革命,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世界上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_对国际关系格局应掌握的基本认识:所谓国际关系格局,实际上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的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必然随之调整乃至完全打破旧的格局。所以说,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根本原因是实力对比的变化。这里所说的实力,应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和政治影响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一流强国,上述三个方面的因素可能兼而有之,也有的在其中某一两方面的因素比较突出。例如,英国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实力已经下降,但其军事实力(特别是海军雄踞全球各国之首)和传统的政治影响仍十分强大,所以仍保持着一流强国的地位。

一、背景

1、(1)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

(2)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法德、俄奥、英德——英德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

(3)矛盾的实质: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2、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疯狂扩军备战

3、导火线:1914年6月8日,萨拉热窝事件

_英德矛盾被认为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主要矛盾的原因

(1)英德之间的争夺具有全局性。当时法德矛盾主要在西欧;俄奥矛盾主要在巴尔干地区,都是区域性的。英德矛盾则是全局性的全面争夺:在商品市场上,德国在欧洲与英国展开争夺;在殖民地问题上,德国的“赤道非洲帝国”计划与英国的“开罗—开普敦”计划尖锐对立,“三B铁路”是德国“向东方进军”的工具,是“架在英属印度上面的一把利剑”,严重威胁英国以印度为基地的势力范围:德国还通过扩充海军法案,同英国争夺海上霸权,并在短期内使海军力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紧追英国之后。

(2)英德矛盾的发展和演变,直接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发展和演变。随着英德矛盾的不断发展和突出,其它矛盾逐渐降居次要地位。如英法在瓜分非洲问题上的尖锐矛盾,英国与俄国在伊朗、阿富汗、中国西藏等问题上的矛盾,都随着英德矛盾的上升而得到协调,并通过分辨签订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而结成伙伴关系。

(3)英德矛盾还是新老世界殖民体系之间矛盾的核心。老的世界殖民体系以英国为中心,以法、俄等为主要成员国,英国在19世纪中期掌握着海上霸权、殖民霸权和工业霸权。德国是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发展迅速,赶上并超过英国,德国统治集团因此从争夺欧洲的“大陆政策”转向夺取全球霸权的“世界政策”。这样,企图摧毁老殖民体系、另建立起一个新的世界殖民体系的核心国家——德国,与老殖民体系的核心国家英国之间的矛盾,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而是新旧两种殖民体系之间的一种斗争和矛盾的集中表现。这一矛盾自然成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主要矛盾。

_英国最初要置身于两大军事集团之外的原因

1892年法俄同盟的建立,标志着欧洲以德意奥为一方、以法俄为另一方德两大军事集团对峙局面的出现。但此时,欧洲的另一个强国英国,却置身于两大集团之外,而采取所谓的“光荣孤立”的政策。

英国统治集团长期依赖,惯于利用欧洲大陆列强之间的矛盾,来达到保持和加强自己称霸世界的目的。帕麦斯顿曾经说过:“我们没有永久的敌人,也没有永久的盟友,我们只有经常的、永久的利益,我们应当以这种利益为指针。”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在1896年把英国的这种政策运用于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后的形势下,名曰“光荣孤立”。英国之所以奉行这一政策,一是因为当时英国不但与法、俄有矛盾(在非洲与法国有矛盾;在中亚、巴尔干与俄国有矛盾),与德国在非洲也有矛盾,因此它不愿参加任何一方。二是因为它考虑到,不加入军事集团,不但可以不受条约约束,而且还可以挑拨和利用两大集团的对立,使其互相牵制,以便自己乘机在世界各地扩张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三是英国自信即使没有同盟国也足以保卫自己安全。

但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德国实力的增强和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不得不放弃“光荣孤立”政策而与法、俄结盟。

高三历史战争一战知识点2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

基本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

发展要求: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1、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世界性的战争成为可能

2、生产力和科技进步,为世界大战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3、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性加剧(原因、表现、后果)

4、具体原因:帝国主义国家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激烈的斗争。三对矛盾日益尖锐(法德矛盾、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最终形成了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疯狂地扩军备战,巴尔干成为火药桶。(原因)

5.导火线(直接原因、借口、偶然性):1914年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

基本要求 :(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欧洲三条战线的主要交战国及其重要战役;认识新式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感受现代战争的残酷性。(2)了解美国参战、中国参战、俄国退出战争等史实;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标志。

发展要求: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演变为旷日持久战争的原因。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集团失败的原因

1.双方:同盟国:德、奥匈、奥斯曼、保加利亚共4国

协约国:英、法、俄、意、日、比等,后美、中等加入,共27

2.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塞尔维亚、比利时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战争性质)

时间:1914年——1918年 主战场:欧洲 主战线:西线(决定性作用):英法比——德;东线:俄——奥匈德

3.经过(1)第一阶段:1914年 主动权在德方实施“施里芬计划” 西线马恩河战役,东线俄军进攻东普鲁士战役,德速战速决计划破产

(3)第二阶段:1915—1916年 主动权转移到协约国一方 三大陆上战役:西线的凡尔登、索姆河战役(坦克)和东线的俄军夏季攻势;海上英德日德兰海战

(4)第三阶段:1917—1918年 美、中等国参战(原因、影响);俄国退出战争(原因、影响);1918年11月德宣布投降

美国参战 (1)1917年4月

(2)美参战原因:A 美德关系:一战爆发前,美德关系紧张;德国宣布“无限制潜水艇战”, 为美参战提供借口 B 美国与协约国关系:经济联系的加强密切;为保证巨额贷款能归还,希望协约国能胜;俄国二月革命,战争形势有利于同盟国,美国担心自己利益受损 C实质:分享胜利果实,凭借经济实力,争夺世界霸权。

(3)参加一战影响:A首先在军事上对协约国直接援助。美国对德宣战后,先手派遣200万军队开赴欧洲战场;1917年6月派遣几十艘军舰协助英国海军,进一步限制德国,使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归于失败。

B在财政和军需供应方面,更给协约国带来了巨大好处。美国不仅中断了对德、奥的军火供应,而且大幅度提高对协约国的贷款,达350亿美元,从物资上为协约国的最终胜利准备了条件。

C美国参战,影响了许多其他“中立”国家。美国宣布参战后,中国等国纷纷参战,加入协约国集团,协约国扩大到27个国家,形成了对同盟国的绝对优势

4.结果: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来分析原因)

同盟国失败原因:(1)在经济实力方面,同盟国集团处于劣势;同时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十分明显。

(2)国际力量对比的改变不利于同盟国集团。A战争爆发后,日本参战,夺取德国在太平洋的殖民地,B意大利背弃盟约,倒戈协约国。C美国参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 D一大批国家加入协约国作战,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

(3 )、同盟国的内部矛盾。长期战争激化了参战各国的矛盾,而同盟国表现得更加明显

(4) 俄国的退出。美国参战加强了协约国的力量。而俄国的“二月革命”把交战国的反战运动推向高潮。十月革命的胜利不仅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且使俄国退出了战争,从而改变了交战双方的力量对比,还掀起了各国人民的反战运动,迫使各国政府不得不考虑和平问题,这也成为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推动力。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

基本要求: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后果,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感悟追求和平、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1)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人员、物质和精神损害

(2)以西欧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受到挑战(欧洲国际地位下降,美日崛起)

(3)促使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俄十月革命等)

(4)推动人类向整体化方向发展。战后出现了人类历第一个世界性的国际组织---国联

(5)成为新技术的发展的催化剂(飞机、汽车、化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6)促使政府的职能发生转变(开始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7)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及和平主义思想影响深远)

高三历史战争一战知识点3

一战后到二战前的东西方世界(1917-1939年)

此阶段的历史相当重要,历来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此阶段又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1)1917-1923:两块内容:一块是以十月革命为中心的世界性革命高潮(三小块:俄国,欧美,东方)一块是帝国主义战后瓜分世界的分赃体系:凡尔塞-华盛顿体系的确立。(2)1923-1929年:一块是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块是帝国主义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和隐含的尖锐矛盾。(3)1929-1939年:一是大危机沉重打击下帝国主义阵营分化成民主阵营和法西斯阵营;二是苏联的建设和斯大林体制;三是法西斯的疯狂扩张和大战的酝酿。总的来说是三条基本线索:一是帝国主义由一战后的动荡调整到形成暂时稳定局面,再到大危机后走向新的动荡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核心是帝国主义彼此间深刻而又复杂的矛盾;一是俄国经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后经过曲折巩固政权,恢复经济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一是东方的革命运动进入新时期,到三十年代和反法西斯结合起来。理解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明确此阶段是在一战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的20年。

1.理解十月革命发生在俄国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阶级、政党、大战、演习)十月革命的经过(两个过渡: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设想过渡到暴力夺权。集中体现在四月提纲中。)熟练掌握二月革命后俄国的复杂形势。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2.如何理解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

3.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苏联的建立、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斯大林体制的政治经济特点和评价)。

4.、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含义,内容(宰割战败国;重分殖民地;协调大国利益和矛盾;策划反俄;建立国联)。如何评价该体系(反动性为主;但注意其三个积极意义?)通过分析该体系隐含的复杂矛盾理解其必不能持久的必然性。

5.掌握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四国条约,五国公约的内容和作用。理清英,法,美,日之间的关系。

6.大危机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7.大危机下美德不同选择的历史原因。(经济,政治,思想,历史传统,外交,个人因素。)

8.理解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特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理论意义。)

9.日本法西斯和德国法西斯上台的不同点。

10.三十年代后期世界形势的特点。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活动和影响。

11.慕尼黑阴谋和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2.理解绥靖政策的历史背景,表现,影响。

13.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的原因和过程。同盟建立后采取的重大军事行动。大战后期召开的会议的内容。


高三历史战争一战知识点相关文章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