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高三生进入8月份就要开始高三第一轮复习,高三一轮复习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的一个巩固。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归纳一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影响近代中国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外因: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在交通、通讯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科技成就,并逐步传入中国。
2.内因:向西方学习潮流的影响;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政府政策的影响;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二、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影响?
1.积极方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助于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改变;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2.消极方面: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归纳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有何特点?
1.主张在政治思想等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的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的色彩。
2.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扬了儒家的“仁政”民本思想。
3.以传统儒学为核心,兼采各家思想以丰富和发展孔孟学说。
4.适应了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受到统治者的重视,迅速发展成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对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何认识?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新儒学以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同时,“罢黜百家”并不是要消灭其他各派学说,而是把儒家思想作为其统治的主导思想而加以扶植。
1.背景
(1)汉初的黄老之学无法解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汉武帝急需新的学说来维护统治。
(2)董仲舒兼采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使其具有综合性、时代性和实用性。
(3)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汉武帝能够通过思想统一来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2.实质:思想文化的专制。
3.评价: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由此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也是中国政治史上的一件大事,儒学确立了在政治思想上的主导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归纳三
历代经济政策
1.历史
纵观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史,统治者如能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及发展生产的政策,就能调动人民群众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能促进古代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1)秦国: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战,禁止弃农经商。
(2)秦朝:统一货币、度量衡。
(3)唐朝:沿用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
(4)清朝:宣布“更名田”;实行“摊丁入亩”。
2.政治
(1)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原理分析认识古代的经济政策:历代经济政策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当这种调整与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时,则促进当时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2)运用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的辩证关系分析认识历代经济政策:从动机上看是为发展封建经济,维护地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但在效果上则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符合人民和国家利益,因此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3)联系:“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政策。理解我国农业政策的得当与稳定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4)联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税费改革,理解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经济、哲学原理。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的政治与经济的辩证关系;体现国家的对内职能;体现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原则;体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的组织活动的原则。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体现税、费作为国家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与不同;体现国家宏观调控职能。
农村税费改革体现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原理;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原理。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归纳四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一、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异同。
1.相同点
(1)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2)内容:都在农业、工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斯大林模式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
(3)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
2.不同点
(1)内容: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在工业方面;戈尔巴乔夫则从所有制和商品经济入手,后来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
(2)结果:前两者的改革在前期取得一定成效,后期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经验和教训。
1.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必须从实际生产力水平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2.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和中心环节。
3.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好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必须坚定地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但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5.坚持改革开放,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
6.必须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归纳五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原因、阶段和影响。
1.原因
(1)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2)国际分工的差异和经济竞争的需要。
(3)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的推动。
(4)国际局势总体上趋于缓和。
2.阶段
(1)20 世纪五六十年代: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主要出现在欧洲。
(2)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一方面,欧洲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地区性经济集团也纷纷出现。
(3)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区域集团化发展掀起了新的浪潮,进入了较为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时期,出现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三大区域经济集团。
3.影响
(1)积极影响: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国际分工和生产专业化;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了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极化格局。
(2)消极影响: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交流;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将加剧;不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国家主权的概念将受到冲击。在集团内,随着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各成员国必须作出的主权让步也相对增多。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1)二者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都是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发展的。
(2)经济区域集团化实际上是经济全球化的阶梯。从整体上看,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因为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有所削弱,世界经济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反而得到加强。
(3)二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区别
(1)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2)经济区域集团化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
高考历史必考知识归纳相关文章:
1.
2.高考历史必备知识要点整理
3.高考历史必背知识要点汇总2020
4.2018年高考历史大题必背知识点
5.高考历史复习必备知识点
6.高考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7.2020年高考历史重点知识整理
8.高考历史复习必备重要知识点
9.高考历史重要知识点汇总
10.2020高考历史必背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