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是一门相对复杂的学科,地理学科注重理解和知识点的累积。要学好高中地理不要试图用记忆来学习,要通过多种途径理解复杂的地理模型,才能从本质上提高地理课程的成绩。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
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时间管理,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上的各点太阳高度小于0。
(3)晨昏线永远平分赤道。
(4)晨昏线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圈重合。
(5)晨昏线在夏至、冬至时与极圈相切。
(6)晨昏线自东向西移动15°/小时,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
4.晨昏线的移动
一般地,如果地轴的倾斜方向不变,晨昏线在如图1~3范围内移动。1、2、3分别表示冬至、春秋分、夏至日时晨昏线的位置。即3月21日与9月23日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导致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摆动幅度,导致北半球昼最长,南半球夜最长;12月22日摆动幅度也,导致南半球昼最长,北半球夜最长。
知识点总结
1.提供能量:●太阳的主要成分:氢和氦。
●太阳辐射是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来源:内部的核聚变。
●纬度差异热量差异:纬度低,太阳辐射强,生物量多;反之。
2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从外到内分为:日冕(最外层)、色球、光球(太阳表面、最亮)。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黑子(周期11年)。
耀斑也是重要标志,它是太阳活动烈的显示。
●太阳风在日冕层;太阳风暴发生于太阳表面。
●太阳活动的三大影响:
(1)太阳电磁波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2)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电磁场产生磁暴
(3)带电粒子流进入大气层产生极光。
高中地理真的特别难吗
高中地理难度是比较高的,原因主要如下:
一、内容较为抽象。高中地理虽然不像数学公式那样复杂,但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很容易变得迷糊起来。知识点一旦多起来,学生记忆起来就容易乱。不仅如此,山峰究竟有多高、河流究竟有多长、水域究竟有多深,这些都是比较抽象的概念。
二、符号公式繁多。如果遇到难的符合和公式,学生们就会计算出错,加上公式之间相似度高,很容易把题都做错。
高中地理怎么学习
要学好地理,基础知识是不能少的。经度纬度,简易的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是一定要熟练掌握的。关于这一点,我周围的一些同学有个误区,就是他们觉得记地图就是不停地照着画,背下每个区域的轮廓。然而考试的时候,不一定考熟悉的区域;它可能会给个陌生的区域,然后给你经纬网。如果只背下区域的大致样子,没掌握经纬网的话,那遇到这种情况就翻车了。而熟悉经纬网以后,一看就大致能定位,它在哪个洲,什么气候,濒临哪个洋,或者在内陆,然后就能推出其他自然和人文方面的信息。题目再怎么考,也跳不出这个范围了。
地理的学习,离不开地图。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地图,在看文字描述的同时,对照图片来帮助理解和记忆。我中学时代很喜欢看地图册,因为相比纯文字的说明,图文能够降低阅读负担,清晰简明的图片能够第一时间吸引人的注意力。地图是不用刻意去背的,但是要有个感性的印象,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需要时把它从自己的头脑中还原出来。
高三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