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稼先》教学教案范文

  《邓稼先》是杨振宁写的一篇记人传记型文章,以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为背景,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邓稼先》教学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邓稼先》教学教案范文一

  一、课文分析:

  单元提示上明确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杰出人物的相关事迹,学习目标是探寻并学习杰出人物的精神和“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据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理解邓稼先精神并从中获得启示。但细读全文就可以发现,作者没有空洞地描述邓稼先的品质,而是用饱含真情的笔调,描述邓稼先的贡献与品质,以此来表现邓稼先的精神,这也是本文最大的特点。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将此作为全课的主线。通过引导学生感受至情的内涵,品读至情的含义来解读邓稼先的精神意义。再引导学生思考文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志向,来认识本文的现实意义。

  二、课前准备:

  在第一课时中,要求学生们通读全文,完成两个目标:1、掌握文中出现的成语,大致理解引用的内容。2、从描写的主要内容与目的出发,概括全文六个小节的主要内容并理清文章思路。

  内容提要:

  (1)概述历史——贡献背景

  (2)生平贡献——两弹元勋

  (3)人物对比——性格气质

  (4)破除谣言——民族骄傲

  (5)艰难创业——精神品质

  (6)高度赞扬——贡献意义

  全文可以概括为两大部分——赞颂邓稼先的功绩,描写邓稼先的精神品质,而赞颂邓稼先的功绩贯穿全文,描写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则是在探究他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要求学生勾画出文中作者表达自己观点与自己情感的相关语句,作为下节课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品读作者的“至情”,理解邓稼先精神的内涵。

  2、通过思考作者“至情”产生的原因,了解他精神的现实意义。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

  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杰出人物,赞扬他们的伟大精神品质。作者或用语言、外貌、动作描写来塑造人物,或通过描写人物的典型事迹来塑造人物形象,这些手法在本文中也有体现,但本文也有自身的突出特征。作者的妹妹杨振玉女士如此评价本文:“这是一篇至情的文章,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可见,饱含“至情”是本文最主要的特征。那么,什么是“至情”?(至真至诚的情感)我们可以从文中感受到哪些“至情”?能从“至情”中品读出哪些内涵?思考出什么意义?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要目标。

  (二)感受“至情”的内容。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哪一部分中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永恒的骄傲》)朗读最后一部分,说一说你在其中可以感受到什么样的“至情”。

  (学生齐读,回答)

  归纳:骄傲。

  “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

  可见,作者认为邓稼先的生命中有值得人们永远铭记的内涵,这也正是邓稼先的生命价值。但我们知道,邓稼先是在去世后十余年才被追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长期以来鲜为人知。而杨振宁先生1957年与李政道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至今仍活跃在世界科研的前列。无论是声望,还是成就,杨振宁都远远高于邓稼先,但他却为邓稼先而骄傲,甚至感到敬佩,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品读文中“至情”的内容,解答这一问题。

  (三)品读“至情”的内涵。

  杨振宁为什么称邓稼先为自己的“永恒的骄傲”?(根据文章内容来回答)

  “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这两点为什么让作者为之感到“永恒的骄傲”?

  (速读文章前五部分,划出作者评价邓稼先贡献及精神的语句。)

  (1)巨大贡献:

  归纳语句:

  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这些日子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的重要日子,是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新生日子。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这封短短的信给了我极大的感情震荡。一时热泪满眶,不得不起身去洗手间整容。

  提示:

  ①核武器研制成功为什么标志着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地位,获得了新生?(中国之所以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国家贫弱无力,核武器研制的成功意味着中国人有了保卫自己的力量)

  ②邓稼先那封短信为什么能够震动了杨振宁先生?(说明中国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达到了世界科研领域的最高峰,中国人自己挽救了自己的命运)

  补充材料:

  ①周总理说,如果没有1964年***爆炸的一声巨响,就没人理睬我们。

  ②张爱萍将军说,再穷的叫花子,也要有根打狗棍。

  ③洋务运动只重引起外国的技术,结果被外国先进武器武装起来的中国军队依然不堪一击,在甲午战争中被新兴的日本军队打得一败涂地。

  齐读上面引用的语句,读出作者为邓稼先所感到的骄傲之情。

  总结:诗人艾青说:“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作者同样对于这片土地满怀着热爱,所以他才会痛惜国家的贫弱,才会为祖国的复兴而感动,会为对祖国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邓稼先而骄傲。

  《邓稼先》教学教案范文二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2、自主探究课文内容,发现课文中精妙之处。

  3、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朗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学生搜集邓稼先的故事导入)正如大家材料收集的邓稼先就是这样一位高尚的、伟大的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杨振宁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邓稼先》。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授新课

  (一)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说出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小组合作讨论,全班讨论交流。

  3、教师评析学生发言,归纳讨论意见

  作者热情赞美邓稼先为国家、民族建立的功勋,表达了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二)重点研读

  1、教师: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先把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句段用小圆圈标示出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句、段)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准备精彩发言。

  《邓稼先》教学教案范文三

  【教学目标】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在行文顺序、材料安排方面的特点。

  2、学习文章的结构方式和多变的句式特点。

  3、学以致用,读写结合。

  4、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感情,学习邓稼先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精神。

  【学习步骤】

  这是一篇回忆性人物传记,学习这样的文章可以这样学:

  〖读〗

  积累阅读

  1、读《怀念邓稼先院长》

  天府杨柳塞上烟,问君此去几时还?

  实验场上惊雷动,江河源头捷报传。

  不知邓老今何在?忠魂长眠长江畔。

  这是邓稼先的朋友们怀着无比悲痛、崇敬的心情献给他一支挽歌。他的朋友为何如此深沉怀念、崇敬他呢?是因为被他的精神与人格魅力所吸引。

  2、积累关于邓稼先和杨振宁的材料事迹。

  3、关于“两弹一星”:

  4、词语积累:邓稼先 元勋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选聘 无垠 殷红殷切 鲜为人知 新鲜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直到死了为止。形容辛勤地贡献自己的一切。鞠躬:弯着身子,表示恭敬谨慎。尽瘁:竭尽劳苦;瘁:辛劳。已:止。

  当之无愧: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没有愧色。当:承当,承受;无愧:不惭愧。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明白、都知道。喻:明白、了解;晓:知道。

  截然不同:断然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截然:分明地,显然地。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英勇作战,死于沙场。

  层出不穷:接连不断地出现。层:重迭,重复;穷:穷尽。

  二、面式阅读

  1、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全文用“横式结构板块”拼接的方法,巧立六个主题式的小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杰出贡献放在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示人物的性格和优秀品质,使人物形象显得悲壮豪迈,伟大而崇高。

  2、整体理解文章内容:

  用一句话分别说说每一“板块”是从什么角度展现了邓稼先怎样的形象?例如:

  第一板块:影响了人类历史、树立了民族尊严的邓稼先。

  第二板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愧两弹元勋的邓稼先。

  第三板块: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邓稼先。

  第四板块:让民族自豪、祖国骄傲的邓稼先。

  第五板块:才智超凡、意志坚强,身先士卒、甘于奉献、执著追求的邓稼先。

  第六板块:忠诚纯正、成就卓越,有着明确的人生方向和价值观,为祖国和人民的事业无怨无悔地奉献了自己一生的邓稼先。

  三、线式阅读

  1、理清文章结构脉络。

  ⑴ 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这六部分紧密关联。1引子──2、3介绍生平和经历,对比中突出他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4侧面描写贡献大,是对2的扩展──5重点写他非凡的创造才能、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是2的具体化──6总结全文。

  ⑵ 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⑶ 为什么把邓稼先和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⑷ 作者为什么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最高奉献的儿子?”为什么引用唐代李华的《吊古代战场文》和作者儿时从父亲口中学到的《中国男儿歌》?

  巧妙地写出邓稼先工作、生活环境的艰苦,从而更显示出邓稼先奉献精神的可贵。

  作者是把这首歌曲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再次充满深情地将邓稼先与改写中华民族历史的伟大转联系起来,让读者跟着作者把眼光射到历史深处,以突出他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显示邓工作地点的荒凉、工作的艰辛,增加了邓精神的悲壮色彩。作者建议采用五四时代的这首歌作背景音乐意在说明邓稼先阿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同时他又赋予这种精神以新的内容,那就是向上、求实、勤奋、创新。这样写含蓄、委婉,耐人寻味,与前文的正面描写互相映衬,达到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

  总之作者写这些的目的是为了说明:有了中华文化,就能孕育像邓稼先这样的优秀儿女,也正是因为有了邓稼先一类的杰出人物,我们的民族才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2、理清文章情感脉络。


《邓稼先》教学教案范文相关文章:

1.七年级下册语文《邓稼先》教案设计范文3篇

2.初中七年级语文《邓稼先》经典教案设计

3.《邓稼先》教案及反思

4.小学五年级语文《“两弹元勋”邓稼先》优质教案

5.邓稼先教学反思

6.初中七年级语文《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范本

7.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出人物的精神作文教案设计范文3篇

8.七年级语文《风雨》教案设计大全

9.七年级语文《咏雪》教案设计

10.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写作:学写人物小传》教案设计范文三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