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如何拓展

  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拓展?对于数学教材的适度拓展,可以开阔学生思路,开发学生智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当然,这里的拓展,不是指盲目超脱课程标准与教材,不是任意地拔高和加深。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拓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初中数学教学如何拓展

  首先,对“知识与技能目标”,表述不全面,存在缺漏,尤其是情感点,这是数学的终极教学点,往往在设计时被遗漏。这与教师教育长期以来受应试教学思维的影响较为严重,重视知识教学,忽视数学教育有关。更与教师长期以来以“教教材”作为了数学教学的全部,忽视了对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把握有关。更是因为忽视了数学知识系统教学,尤其忽视了数学之外的无数教学资源的客观存在,对于教材与课堂之外的数学生活熟视无睹,眼界狭窄,画地为牢,自成一统。限制了自己,更限制了学生。

  其次,对“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设计过于笼统,不能形成对学生的认知的引领。设计过程中未从单元知识的特点出发,更忽视了学生对于这个单元学习的认知需要。按照课程标准要求,“过程与方法目标”,要给学生提示或明确学习“知识与技能目标”中的知识点需要经历怎样的思维过程,应该使用哪些方法实现对该知识的学习,进而形成有价值的学习指导。这是对学生学习行动的一个指向,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学生的认知方向,进而直接影响认知水平与效果。

  其三,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表述要么笼统、要么肤浅、要么偏离方向。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数学教育”是新课标赋予数学的责任,因为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和谐发展意义重大。数学教学要从培养兴趣出发,引发积极的学习情感,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离开了数学教育,这些目标的达成都是根本不可能的。或者说只重视“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浅层次的、功利的,甚至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数学教学就要在教师对课标、对教材深刻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上找准“动情点”,找到引导学生的价值认同的渠道,以循序渐进的培养并形成积极地价值观。

  2数学的创新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在课题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小组合作学习为学生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朋友学生集体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尝试探索,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教学中,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系统材料和问题展开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取长补短,而且增强了整体竞争意识,也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创新精神的形成,发挥自己动创新才能。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中,(1)先给学生出示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和一块长方形的土地,让学生比较他们的大小,引起认知冲突,(2)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一张长方形纸片和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进行研究,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有关;(3)启发学生想象:怎样把平行四边形纸片转化为长方形纸片,小组合作,有的画,有的剪,有的拼,能力差的同学也在其他同学指导下,激发了创新思维,能力好的同学通过小组合作开拓了思维。(4)转化后的图形与原图性比较,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乘宽,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5)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和讨论得出结论。学生在小组合作实践中获得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创新思维得到体现,更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创设活动情景,促进创新思维

  人人都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只是如何把它开发出来。动手操作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声动,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学生的创新火花往往就在不知不觉的实践研究中点燃了。荷兰数学教育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也必须扎根于现实,并且应用手现实。”把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互结合起来,这样不但符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而且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但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掌握了学习技巧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放手做,边动脑,边动手,去质疑解疑,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教师在教学“10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时候,让学生利用小棒,自主探索,动手操作,探究出不同的算法。这一过程,教师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己思维的广阔舞台,学生能够集思广益,不拘一格,充分挖掘自身的潜能,由此可见,在教学中只要相信孩子,给孩子充分的空间时间,让他们动手操作,自主活动探究,孩子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又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中,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度有没有关系时,我让学生拿出活动角,动手操作:(1)使活动角变大,边是不是也变长?(2)使活动角变小,边是不是也变短,(3)用剪刀把角的两边剪短,角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剪活动角的边,得出结论:两边的长短和角的大小没有关系。学生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索规律,攻破难点,掌握知识,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

  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多加参与

  这种教学方法充分重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适当地发挥引导作用,让学生在理解和尊重中学习和提高。那么教师如何实现这种教学方法呢?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解答。然后,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解答,提出各种猜想,并运用制作模型、实践等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学生之间通过观察和交流,探索课堂中的问题,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同时教师也应注意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自主研究问题的能力。现在的数学题目不同以往,更加灵活多变,往往一道题有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提问中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一题多解,触类旁通,遇到一个问题,能提出多种不同的解答方式,并且遇到同类型的问题,也能够快速地解答。这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拓宽了思路,拓展了能力,有其特有的创新性。

  注重生活应用,运用多媒体

  现在无论哪个科目的教学都主张生活和实际相结合,使学生把课堂所学知识广泛地运用到每天的生活中去。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例如,当学生遇到商家打折促销的情况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把所学的计算和统计知识加以运用,算出商家这样做是否亏本,能够赚多少。又比如某幢大楼正在建设,在注重生活应用的培养加强之后,学生应能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在脑海中模拟出大楼的模型,估算其边角的角度,并且自己给自己提问,自己解答。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才是学习的关键。

  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在图片、视频、模型等多媒体内容中提高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能力。大多数学校都已经引进多媒体技术,并应用多媒体教学,其带来的优点也越来越明显。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原本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化、立体化,在几何课程学习中的作用尤为明显。有书本知识作为知识基础,又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作为辅助,使单调的课堂增添了不少趣味。学生学得更加扎实,老师也教得更加轻松,学生在多媒体课件的引导下进行探索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减少了数学学习中的枯燥,增加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4数学自主教学模式

  把握好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原则。运用数学思想方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宏观的数学思想方法,如相关的数学哲学思想与建模思想,以及数系扩张思想方法等;同时还有大量一般科学方法应用,如归纳与演绎,联想与分类方法等。当小学生在这一系列数学活动中把握好这些思想与方法后,自然能够获得智力提升,相应的小学数学互助教学的图景就会进一步变得清晰而美丽。

  把握好学习数学化的原则。客观说,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实践与智力活动,数学的主要特征就是数学化,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推进过程。与其说学生在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生学习数学化。而数学学习化就是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去考察现实,进而运用数学的方法去解决问题[2]。因此,如果将这一原则用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上,本质上就是要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运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或建构数学。

  把握好问题驱动的原则。对学生提出或学生之间开展互助提出问题是数学的内在灵魂,数学类型的教学必须用问题驱动。小学问题构成线索并且可以用问题驱动相应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可以通过不断变化的数学问题,为小学生提供合适的数学学习空间,帮助小学生多角度地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并建立本质的数学联系。

  把握好适度形式化的原则。数学的形式化有助于数学理论体系的进一步简单化、严格化与系统化。对现有的数学知识的形式建构好结构,可以很方便地为探索和确定未知的数学形式结构提供出猜想、类比的基础的形象化的模型。数学的形式化一般包括三个层面,即符号化、逻辑化与公理化。数学实际上是进行符号化的形式化语言。适度运用一套表意的数学符号,驱使去表达数学对象的结构与规律,以便对具体数学对象的研究转化为对符号的研究并生成演绎的合理的体系,这个过程就是数学的形式化过程。而小学数学形式化的过程应该把握好适度的原则。


相关文章

1.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与策略有哪些?

2.初中数学教学方法有哪些

3.老师怎样教好初中数学

4.初中数学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

5.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