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初一地理第二单元知识点

  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好多学生会觉得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各科的学习任务,其中地理科目算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要想学好初中地理,必须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初一地理学习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部编人教版初一地理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一..知道全球海陆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占71%,陆地面积占29%

  世界海陆分布特点:1.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

  就南北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就东西半球来说,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2.地球上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海洋彼此相连 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大小不同的陆块

  二.学会运用地图判别大陆、半岛、岛屿、大洲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海洋的中心部分

是洋的一部分,位于大洋边缘,面积较小,靠近大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六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

  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最小的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三..熟练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轮廓特点(课本34/35页)。

  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按面积由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按照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南极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欧洲

  四.看图写出特殊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180°)经过的大洲大洋(参照课本最后一页的世界地形图)

  主要位于北半球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

  主要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

  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主要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主要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完全在东半球——非洲,完全在西半球——南美洲

  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海拔最高的大洲——南极洲

  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

  赤道横穿的大陆是——非洲大陆,南美大陆

  赤道横穿的大洲是——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亚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

  南回归线穿过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同时被南北回归线穿过的——非洲、大洋洲

  地跨热带、温带、寒带大洲——亚洲、北美洲

  没有热带的大洲——南极洲、欧洲

  没有寒带的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非洲

  寒带面积最广的大洲——南极洲

  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大西洋,穿过欧洲非洲

  0度纬线既赤道,经过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80度经线经过北冰洋、太平洋

  被五大洲环绕的大洋:太平洋、大西洋,被四大洲环绕的大洋:印度洋,被三大洋环绕的北冰洋

  五.熟记大洲之间的分界线。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补充南美洲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欧洲与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

  (参照地图册16页)能通过读图说出各海峡、运河沟通的海域或大洋

  巴拿马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

  苏伊士运河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红海和地中海),

  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

  白令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北冰洋

  六.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关系(课本35页第一题)格式参照——例如:亚洲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西部与欧洲相邻,西南与非洲相邻。北冰洋被亚洲,欧洲,北美洲包围。

  七.参照课本36页和生活21页画一幅大洲轮廓图,注意这些特殊经纬线是否经过。填上大洲、大洋、洲界

  第二节:海陆变迁

  一、海陆变迁的原因,配上实例(课本37、38页活动题)

  1.自然因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主要原因)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如填海造陆

  二、大陆漂移学说的提出者、内容、依据

  1.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

  2.内容: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原始大陆才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

  3.依据:大洲轮廓线的相似性(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十分相似),动物的相似性,古老地层的相似性与连续性

  三、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重点,以下内容要完全掌握)

  1.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3.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间交界地带比较活跃。火山地震多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两个板块发生张裂,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红海;两个板块发生碰撞,在陆地常常形成山脉,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

  四、两大火山地震带名称:①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②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主要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五、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①红海不断扩张、②地中海不断缩小、③阿尔卑斯山④喜马拉雅山、⑤科迪勒拉山系形成的原因⑥日本、我国西南地区多地震形成的原因

  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相互碰撞挤压运动造成的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红海在不断扩大,是因为板块发生张裂运动造成的

  阿尔卑斯山(欧洲):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相互碰撞挤压,

  喜马拉雅山(亚洲):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脉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相互挤压,科迪勒拉山系由落基山和安第斯山组成,落基山是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撞击形成的,安第斯山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撞击形成的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我国西南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我国东部地区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

  初中地理的学习方法

开学两个多月了,同学们应该经历过地理考试了,班里同学的成绩一定差距很大,有些同学信心满满,也有些同学迷茫无奈。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好多学生会觉得手忙脚乱,疲于应付各科的学习任务,其中地理科目算是一门难度较大的学科。要想学好初中地理,必须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才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简要介绍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流程与方法。

一、学习流程

1、课前预习。每节课前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要认真预习,由于地理不同于其它学科,很多知识都要落实到图上,所以在预习时,除了要了解文字内容外,还要看图,如果遇到问题,做个标记,课堂上针对问题认真听老师讲解,如果还没听懂,就要及时追问,直到学懂为止。

2、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这是学好地理的关键。上课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努力完成老师发出的各项指令。因为老师上课之前是经过认真备课的,对每节课的过程都是精心设计的,每一步操作都是有目的的要达到一个效果的,如果你落了一个环节,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后续学习。如果疏忽课堂学习,带来的损失是难以弥补的。

3、课后复习。每次上完课后要及时复习,温故知新,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有问题常找老师和同学探讨,养成刨根问底,穷追不舍,不搞清楚决不罢休的学习习惯。每一章节学完后,要把整个章节的知识进行全面复习,归纳总结,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期中期末考试前也要针对考试范围全面复习。

二、学习方法:

1、以课本为依据,通过记忆和理解学习地理。课本里的文字内容、插图、表格、课后活动,都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既要记住又要理解,才能从根本上学懂地理。所以,认真听讲,读熟课文,看懂图表,学会做题,都是很重要的。

2、以地图册、地球仪为辅助工具学习地理。地图是学习地理的主要工具,地图上的地理信息很丰富,可以判断方向,量算距离,识别高低、冷热、干湿,查找地名等。读图能力的考查在各种地理考试中都会占很大比例,很多考点都以图的形式呈现。比如我们刚学过经纬网知识,试卷里会出现大量经纬网图,在以后的学习和考试中也都离不开地图。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注重读图训练,提升读图能力。此外,利用地球仪对学习经纬网、地球运动、大洲大洋等内容帮助很大。

3、总结规律学习地理。地理知识表面上看比较零散,其实好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南北纬度、东西经度的分布,气温、降水、气候类型的的分布等很多地理知识都是有规律的,通过总结规律学地理会事半功倍,轻松很多。

4、比较异同学习地理。如经纬线、经纬度、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理区域等都可以通过对比异同来学习,这样不易混淆,效果更佳。

5、分析成因学习地理。如东西半球的划分初一学生学的比较艰难,但是如果搞清楚为什么不从0o和180o经线划分东西半球的原因后,就会比较容易学懂了。很多地理事物之间都是有关联的,比如位置决定气候,气候决定植被,气候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经济的发展等。可以思考为什么神舟飞船的回收选择内蒙古。通过分析成因可以锻炼地理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地理思想,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