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他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整理的转化学困生工作总结【优秀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即是:在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本事和心理品德等方面存在着缺陷的学生,智力得不到正常的开发,本事目标、知识目标等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为此,我根据这些问题学生构成的原因,有的放矢地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措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为了总结经验,更好地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现对本人工作总结如下:
一、尊重学困生。帮忙他们找回自尊和自信。
学困生在团体中往往受冷落,不被重视,大都存在自卑感,失落感,缺乏自信;孤独、烦恼又不便诉说。他们更加渴望得到关怀、同情、理解和尊重。所以如果对他们冷眼相待,甚至讽刺挖苦,只会伤害他们已经脆弱的自尊和自信、损伤他们已经很小的学习进取性,使需要帮忙的学生困上加困。所以,我们对他们帮忙的首要的工作是尊重他们。
1、和他们交朋友,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忙他们分析自我的优势与不足,指出前进的方向。
告诉他们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能够战胜他们的人才是生活中的强者,鼓励他们敢于正视现实,扬起梦想的风帆,发挥自身潜能,战胜困难和挫折,找回自尊和自信,做一个欢乐的人,一个自强不息的人。
2、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也能享受成功的欢乐,找回自信和自尊,激起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力争上游。
3、宽容他们,允许他们有失误、有反复。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需要帮忙的学生由于基础差、本事弱等原因,学习好就更不容易。他们对于较浅显的、比较容易掌握的知识,学习兴趣更浓一点,学习效果也搞好一点。反之就会又产生畏难情绪,导致作业错误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这时,最需要教师真诚的关心和体贴。
二、改善教法,指导学法,提高需要帮忙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当代杰出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回答教师“怎样教”这个问题时提出:“必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办法是使这个学科值得学习”。教师启发引导他们自悟明理,尝试成功,感受乐趣,给他们注入学活知识的灵丹妙药,从而充分发挥脑力功能。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1、联系实际,讲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讲课时注意增强趣味性,重视课堂练习的教学。
2、借用有关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与教学资料有关的意境,提出有关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
3、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需要帮忙的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途径。
4、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对需要帮忙的学生合理定标,分层分组,加强辅导。平时布置作业、考查区别对待,平时布置作业、考查区别对待。
5、学困生不愿动脑思考,一遇问题就问教师和同学。例如我班的永青同学,意志力较差,平时做题在学习上遇到难题总不能认真思考,只想从教师和学生那里寻求帮忙。为培养该生良好的意志力,我平时就注重对该生单独进行训练,例如,出两道难题,即比平时学的知识稍难一点的题,给该生必须的时间,让他攻克。在给题的同时首先给他讲出题的目的和锻炼要求,让该生能独立地克服困难完成。经过训练不仅仅激发了该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取胜的喜悦。
总之,经过努力,我班学困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虽然取得了必须的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育、教学方法、手段还有些不成熟,还有待改善。我坚信只要为师者能晓之以理,持之以恒,教学得法,自我不丧失信心,每个学困生都能从不一样程度上得到转化。今后我会继续努力,争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一学期的时光转眼即逝。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我深知学困生转化的重要性。因此,为了在以后能更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学工作搞上去,特将本学期的学困生转化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为目标,以教材为依据,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深入贯彻课程改革,把学习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我班大部分学生基本学会学习,方法教为灵活,并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差,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记忆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差,成绩相差很远。
三、用爱心融化差生的心灵,课堂采取优先提问,作业优先批改原则爱,对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阳光。
由于学困生往往有一种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对老师时时戒备、处处设防。在这种逆反心理的作用下,老师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东流。有言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只有达到心理相容,学困生那紧闭的心扉才能向老师敞开,才能达到教育的良好效果。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更多的爱,更多的真情,用温暖的爱熔化他们心中的冰山,达到“精神所至,金石为开”的奇特效应。
课堂提问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激发学生探求新知欲望的重要手段。在实际教学中,让优生“包场”,学困生冷落一旁的现象常有发生。久而久之,学困生听课的注意力就会分散,身在课堂、心在窗外。我觉得教学过程中优先提问差生是使之得到转化的一个很好途径。由于他们的基础和能力都比较差,所以教师设计问题时要讲究层次性,让学困生也能跟着老师的提问而积极思维,做到学困生经过思考能回答的问题绝不让优生代劳。充分给予学困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每年在每节课上都能体会到成功与收获的喜悦。这样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逐步达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业练习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作业批改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优生的作业书写规范,正确率高,批改起来心情舒畅,学困生的作业往往被老师放到最后草草写个“阅”字完事。这样一来就导致老师不认真批阅、学困生干脆不做作业的恶性循环。这极不利于学困生的转化。我认为,学困生的作业应该受到特殊的优待才对。
四、及时表扬法
学困生虽然缺点多,但他们同样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和表扬,如果这种期待总得不到满足,他们酒会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在他们取得进步或是成功时,及时肯定,诚挚表扬。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做了同样的好事,取得了同样的进步,教师应优先表扬学困生,借此机会增加其自尊心,确立其自信心,强化其正确行为,并且将这方面的优势或进步迁移到其他方面。对学困生的要求要一步一步提出。开始要求要低,让他们没前进一步都得到及时表扬,产生成功的情绪体验,从而使他们更加信心十足地实现老师提出的更高要求,这样利用及时表扬,唤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求知欲。逐步形成变后进为先进的内驱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任重而道远,但是只要我们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用发展的观点去看待学困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将学困生转化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全面落实素质教育,为之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尝试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成功是一种荣誉,更是一股激励学生上进的强在精神动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为学困生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甜头。如课堂提问,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设计,使优生高有所攀,学困生有望进步。学困生往往害怕老师提问,我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提问的技巧和内容,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且让学困生回答问题不感到吃力,答对了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答错了,也尽力引导,启发学生自己纠正过来,逐步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2、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学习兴趣的前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能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良好氛围里学习。师生情感融洽,使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任意驰骋,让学生敢想敢问敢说。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是得到了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的人,只有对他们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
二、指导学法,让学生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
要让学生能尽快适应初中数学的学习,作为教师应针对小学初中数学在学习方法上的不同,根据情况对学生加以个别指导,指导他们如何记忆、如何观察、如何思考、如何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上课如何听课、如何作笔记等。对于在预习中已经掌握的内容可以放松地听讲;对于已经看懂,但仍有一定难度的则要认真听讲。对于自己所不懂的则要认真听讲,积极主动地思考,这样能够迅速解决自己的疑问。
三、改进教法,适应当代初中学生的特点
在指导学习方法的同时,教师还应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困难,学困生在课堂上听课时,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对自己的疑惑和不解之处常常是说不清道不明,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教师备课时,必须要备好学生,一定得在课前充分估计、了解学困生的学习困难,多为学生着想,上课时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恰当的例子,帮助学困生形成正确的思维:结合生活实际,使陌生问题熟悉化;通过直观的教具和数形结合,引导学生一起通过观察、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等手段将抽象问题具体化;还可以故意设置陷阱,暴露他们的思维薄弱环节,再加强数学严谨性的针对训练,在解题教学中,应先通过典型示范再结合适当的练习,逐步提高学困生的审题能力和思维的各种品质。
四、灵活处理,因材施教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及运用程度,直接关系到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的讲解,加强基本方法的培养和运用及对基本思想的渗透和强化,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可以使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下来。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数学学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物理、化学、等许多学科的学习,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尽量减少学困生。只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认真、细心地引导培养,那么我们的汗水定会得到回报的。
学困生是每一个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面对并需着力解决的结点,转化学困生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方面,是提高教学效果、解决教与学深层矛盾的关键点,更是每个教师矢志不愈、呕心沥血的升华点。让每个教师笑逐颜开、自豪不已。正因如此,自20xx年3月起,我校各学科全面启动了学困生转化计划,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汇报如下:
一、学校各学科开展学困生转化工作的背景
联群小学10个教学班,学生380人,地处马踏镇边远山区,学生来源复杂,家长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学生教育的先天不足不只来自家庭,学校所处位置的周边社会文化氛围、社会人文环境也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些不良影响。学生来源的复杂性和自幼受外界影响,厌学情绪高涨,加之对知识“环环相扣”的特点,不交作业的现象十分严重,低年级每班有6-10个,到高年级上升到14个左右。为此我校各学科学困生的定义:
1、课堂接受困难,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很差,表达能力很差,课堂不回答问题。
2、作业完成困难,无法完成作业,作业错误率高。
3、测验成绩低于60分。
我校的学困生人数多年来居高不下,一、二年级每班有6至10人,三、四年级每班有10至13人,五、六年级每班有9至15人。学困生的问题,一直成为制约我校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
二、教育理念指引
教师要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是还没有找到教好学生的方法”的信念,面向“学困生”,把“学困生”的发展放在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上课,还是批改作业,起点定位在“学困生”,重点也放在“学困生”。在此过程中不断地摸索,反思,总结,同时结合理论学习,形成促进小学数学‘学困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方法。
三、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具体做法
1、转化方法
(1)各班数学教师确定学困生名单,分析确定学困生的原因,帮助学困生制定进步计划。
(2)各班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制定“兵教兵”结对帮扶方计划。
(3)每周每班两节第七节为各学科“助学课”,专门指导学生结对帮扶学习。
(4)建议教师,调整数学课堂结构,针对数学学科特点、学段特点,重点抓学困生的口算和基础题,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转化学困生,教师少讲、精讲,不仅让学生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更能让教师有机会走下讲台与学困生交流、指导。
(5)以课堂教学为转化主渠道,改革各科作业批改方式,对于学困生增加有针对性和鼓励意义的批语,增加学习自信心。
(6)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各班数学教师与学生家长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沟通:电话联系、短信联系、家校互访等。
(7)建立数学助学成长记录袋,记录学困生转化过程,积累学困生转化经验。
2、管理措施
(1)建立领导负责制,明确了相关责任和实施步骤。主抓数学的庞校长和苗主任,对任课教师课题研究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督促。每两周参加助学课,召开本科组助学计划专题会,交流课题研究工作经验,了解研究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2)中期总结交流。5月中旬,撰写“学困生转化工作经验交流材料”,交流助学工作经验。
(3)结合学校《教师理论学习制度》,每周印发理论学习活页,为各学科教师提供理论学习资料,指导教师行动研究。
(4)档案材料管理,印发了《数学科学困生转化记录》、《数学科学困生基本情况记录》等专用表格,记录工作过程,保存工作资料
四、教师们的做法
本学期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对于学困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所起的作用可以说是较大的,有些学生的行为习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根本上摆脱了学困生的困境,走出了学困生行列。在整个转化工作过程中,许多教师,调整教学思路,研究学困生心理,从情感及各方面教育入手,以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为己任,积极主动地探索和研究学困生转化方法途径,涌现出了一些好的做法:
(1)过程之初,要求该生不论是否完成数学作业,上课都要做到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老师经常提问一些简单问题,暗示他举手回答,给一些简单的口算让他计算。
(2)两个星期作为适应期。在这两个星期,别人一次做完的作业,允许该生分两次或三次做完,并要有一定的质量。
(3)再给两个星期作为过渡期。要求该生跟别人一样,每次作业都要一次完成。考虑到该生基础较差,允许他当天要交的作业最迟不能超过放学前交。
(4)巩固期。要求该生不仅每次作业要一次完成,还要和同学们一样,按时交作业,并且正确率要有提高。通过一系列的系统辅导,该生能按时交作业,对错题及时更正,各科成绩也由原来四十几分上升到七十几。
转化成功的案例甚多,不胜枚举,世上无难事,只要你用心地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五、取得的成效
近一学期的学困生转化工作,对学困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起到了较大推动作用。从20xx年3月份开始至期末,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通过对学困生的考察和测试成绩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我们看到了学困生令人欣慰的变化。学习态度端正了,由自卑慢慢有了自信,所以他们的倾听、书写、及时更正的习惯也逐步趋向良性发展。全校记录在册的100多名次各科学困生中,在单元测验中,有23名超过60分;在期末测试中,有46名学困生达标,学困生转化率为53.4%。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大幅度地提高,有效的促进了学校数学教学成绩的全面提高。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初步成效,让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发展空间,增强了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信心和决心。
六、学困生转化中存在的问题
1、学困生转化成绩不均衡,部分班级转化成效不显著。个别教师对于学困生转化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未能把关注学困生的工作持续有效地开展起来。
2、学困生转化工作开展时间短,高年级长期落后的学生赶上来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本学期要加强教师理论学习,从学困生转化工作的意义、方法策略两方面入手,帮助我校教师尽快提高认识,掌握方法,积极有效地把学困生转化工作有重点、持续地开展下去。
七、今后工作的设想
1、以“不让一个孩子掉队”为宗旨,继续以狠抓学困生转化为突破口,带动我校各科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
2、及时总结经验,加强我校教师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通过交流学习达到教师间的转化经验的优势互补。
3、进一步完善学困生助学转化评价机制,加强我校教师对学困生转化工作的重视,将该项工作开展得更加全面深入。
回顾一年来我校九年级在学困生转化工作方面取得成绩,首先要感谢上级领导的英明决策,其次要感谢各位班主任辛勤付出,和家长们的大力支持配合。为了在今后的转化工作中收到更好的效果,真正让转化工作落实到实处,特总结如下:
一、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一项工作的开展好坏,取决于领导的重视程度,一个学期以来,在以杨敬春校长为组,杜小东、乔建来为副组长的转化小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全体成员群策群力,齐抓共管,对于转化工作计划坚决执行,领导的率先垂范更是赢得老师佩服和学生的爱戴,副组长杜主任看到班主任王海波老师年轻,缺少转化经验,“手把手”传授其转化方法,让其受益匪浅,王老师见到谁都说:“我能把班中的五个学困生转化,关键有好的校领导的同事们的关心。”
二、班主任和德育教师的真心付出。
学困生转化工作,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只有班主任德育教师坚持不懈的转化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班主任刘谭颖老师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放弃了所有的公休时间,而坚持和她转化后的3名学生吃住在一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她转化的学生有1人在县级竞赛中获奖。最为害幸的是,她班的陶丽红同学的成绩各科都达到了85分以上,这样的成绩是大多数像刘老师那样的老师真心付出的结果。
三、激发学生自信心,寻找“闪光点”。
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那些学困生更需要“爱”的阳光雨露,因为任何一果稚嫩的心灵都需要爱的滋润,渴望教师的关怀,所在转化过程中要认真挖掘其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四、对学困生转化工作要长期抓,反复抓。
学困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过程,我们在取得了一些成绩后,且不少骄傲自喜,而应该冷静地去思考,特别是面对我们今天的日子,做为教师切不可少对他们轻视,因为今天的孩子要比过去成熟的很多,所以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上,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去努力,一直到他们毕业为止。
总之,在转化过程中,我校涌现出一大批像张跃山、董永、杨月东同志那样的好老师。为今年中考成绩再创新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此就不一一介绍,因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有可能还会遇到这样或那样问题,但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本着“孩子,老师相信你”的原则,那么这些受伤雄鹰一定会早日遨游在天空中。
面对我班的实际情况,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个突出问题,做好学困生转化对整个教育有重要意义。
一、倾注一定的精力全面了解学生的心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提到学困生,无不摇头叹息,如果教师们换个角度,就会地发现学困生并非不可救药,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学生、全面了解学困生的心态,对学困生学习目的、态度、兴趣、爱好、志向、心理变化和生理特点、家庭环境、生活环境以及行为品德等方面作调查、研究,并采取分类教育的方式,用教师美好的灵悟、理智来塑造学生美好纯洁的心灵,使学困生领悟到身边的同学、老师都对“我”的进步寄予很大的希望。使教师的情感理智融入他们的心田,并能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
二、共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对学困生在活动中要多观察、多关心、多鼓励,努力沟通师生情感,搭起相互信任的友爱桥梁,建立起和谐平等、融洽纯真的师生关系。以教育启发的方式,耐心热情地替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觉得自己的荣辱牵动着老师的心理,向他们无私地奉献出真挚的爱,从他们的一言一行中善于发现闪光点,鼓励他们培养乐观的生活态度,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人格上与优等生平等相待。
三、激发兴趣,营造的学习氛围
兴趣是学习的挚友,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营养,提高学习效果,形成兴趣,才能成为开发人的智力的动力。教师要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善解人意,学困生之所以学习进步迟缓,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而丧失学习信心,针对学困生这种心理,作具体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和原因,通过这些例子的启发教育,让学困生从思想和心理上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减轻学困生精神上的压力。
四、教给学困生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学困生除了加强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外,教师教学中还应借助一切可利用的条件,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根据学科特点和作业练习要求学生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阅读法、思考法、比较归纳法、识记法、回忆重现法、分析法、观察实践法等。
实践证明,学困生与优等生不是一成不变的。给学困生多一点关心,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使学困生从思想品行到学习技能上与优等生相媲美。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轻松愉快地学生、生活,并在各项活动中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
"学困生"是指那些品德、学习、纪律一方面或几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其形成的根源复杂,就好像一个患了严重疾病的病人,"病去如抽丝",决不是轻易就能根除的。每位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学困生。"学困生"虽然只是少数,但往往会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的后进行为不仅对本人进步不利,而且常常给班级、学校、家庭,甚至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因而对他们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去做好转化工作,是班主任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学困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那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对学困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学困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学困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
其道"。
2、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尊重学困生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学困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学困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偏狭和无能。让我们一起来重新温故半个世纪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提醒教师的一句话:"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3、在教育转化工作中赏识学困生的优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学困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古人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才也。"学困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的,他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适时的加以表扬。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作为班主任,及时肯定表扬学困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4、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学困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学困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学困生的学习个性;此外还要经常与学困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5、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树立他们转化的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学困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学困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所有后进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学困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的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转化"学困生"是一项困难而艰巨的工作。我校通过“师生”结对活动,在“学困生”转化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清醒地认识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不能一帆风顺,而要满腔热情地、冷静地、客观地分析原因,反复抓、抓反复,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有比较严重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学困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一、自卑感强。
学困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评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老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二、逆反心理较强。
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学困生的压力很大,逆反心理较强。学困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根据以上表现,我对该生作了以下工作:
1、制定学困生转化实施方案,明确转化的目的和措施。在充分分析学生来源构成状况和广泛争取任课教师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学困生转化的目的。
2、分析学困生成因,制定转化计划。具体分析班级学困生形成的成因,通过讨论初步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健康问题、自身的学习方法、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乃至社会影响等等,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帮助学困生制定一学期进步。
3、合作学习,多方帮教,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证明,当求知双方展开互动,进行问题讨论时,都获益匪浅。因此合作学习是学困生转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策略。各班根据班内学生情况进行分组,分散学困生,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并确定结对帮扶人员名单。每一名学困生搭配一到两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对每一课中所要掌握的知识点、练习、作业都有优秀生帮助一一落实。这样,既减轻了教师课外辅导的压力,又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得学困生能学会,优秀生在帮教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对知识的掌握得更牢固。一帮一、小组内合作帮教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帮教方法。
4、加强家校合作,随时掌握学困生转化情况。经常的联系使家校双方对学困生的情况能够及时了解,并且针对学生的情况随时调整转化措施,采取更有效的策略。我要想全面了解学生,就要了解学生的家庭,做到经常与家长联系沟通。随时全方位的了解学生,才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学困生的有效转化需要家长更大的支持与配合。而这种支持与配合,来自于教师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建立在互相信任、共同关心学生成长的一种默契基础之上。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若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将缺乏针对性,难保其转化效果。
总之,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我一定要有满腔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我们要有足够信心和决心,反复抓,时时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学困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转化工作,始终是衡量一个班主任综合素质及其工作成绩的重要方面,学困生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广大教师。他们在成绩分化的同时,思想道德品质的分化也在同步发展。他们对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后,上进心严重减弱,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厌学后对学校和教师的感情也随之淡薄,于是违纪甚至犯罪行为开始发生。学困生在班上虽然人数不多,但影响力很大。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班的班风学风,一个校的校风校纪的好坏,从宏观的角度来说直接关系到整个民族下一代素质的好坏,影响到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同等重要。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是我们广大教师的一个永远探索不尽的主题,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学困生成绩分化的原因何在呢?分析一下,有其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大致有两类,一类是智力型,另一类是非智力型,非智力型包括兴趣、爱好、意志、感情、动机、信心、性格、行为习惯、心理素质等因素。我认为成绩最好和成绩最差的学生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高下,而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进取精神和顽强的意志等。心理因素中的智力因素在人才成功的过程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学困生属先天性生理原因是极少数的,绝大多数是非智力型后进生。学生对老师、对班级、对学校的感情融洽与否,对某一学科的兴趣有无,对学习的态度是否端正等等,是决定成绩好坏的关键。造成学生学习成绩跟不上的原因也包括学生的性格因素、环境因素、人际关系因素等等。他们之所以成绩差,是由于心理品质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类学困生是可以转化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应加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的工程,下面是自己多年来班主任工作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转变观念克服错误偏见
要使学困生转化,首先,教师的观念要转变,偏见要改变。长期以来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形成了“只要成绩差就是差生”的思维模式。他们以分数划线而决定亲疏,以成绩取人而厚此薄彼。错误地认为学困生是不可调教的“朽木”,把学困生打入“另册”。有的长期歧视、冷落,上课从来不提问,表扬从来没有份;有的隔离、孤立他们,明令不许其他学生与其搭讪,把座位调到教室的最后排;有的进行惩罚(罚作业、罚打扫卫生)、体罚;有的对他们横挑鼻子竖挑眼,小题大做,刁难他们,以赶出班级而后快。这些恶劣的现象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自尊,摧残了学生的身心,直接导致了学生成绩的急剧下降,使他们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希望,造成自卑、自暴、自弃,最后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在学困生问题上,我们应该确立这样的观念:
(1)学困生不是天生就差。有的是社会环境因素所造成的,如家庭关系、交友关系、师生关系;有的属于学校教育因素,就是由于老师教育方法不当,引导不得法,简单粗暴,缺乏细心、爱心、耐心,甚至缺乏良心所造成的。
(2)学困生不是一切都差。在他们的身上往往专长突出,特长明显。在这些专长、特长中却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的思想品德比成绩优秀的学生都好。
(3)今天差明天不一定差,现在差将来不一定差。当年的学困生现在成为企业的强人、社会的能人、家乡致富的带头人比比皆是!
(4)表面差实质并不差。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模仿老母鸡孵小鸡,把老母鸡赶开自己坐上去,人们从表面现象上看,认为这孩子愚蠢透顶;在动手制作课上打造了一个三只脚的凳,老师、同学纷纷嘲笑,认为愚不可及。其实这不也体现出小爱迪生善于模仿,善于创新、发明吗?因此,我们每个教师必须转变观念,克服偏见,消除成见。在学习上多下苦心,在生活上多加关心,在精神上付出爱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挺起胸膛做人。
二、满腔热忱点燃心灵火花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学困生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读书对于他们来说无非是一桩苦差事,作为班主任老师,应从细微的。思想工作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差生的学习、生活小事抓起,勤谈心,多了解,常关心,多爱护,重来往,交朋友。对他们恰当地引导,合理地启发,适当降低标准,努力开辟这些学生的思考空间,给予他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激发学困生情感深处的火花。只要老师能审时度势,抓住这些闪光点给予及时表扬,使学困生看到自己的潜能,享受一次成功的喜悦,他们就会不知不觉中树立信心,增加前进的动力。
信任是觉醒的催化剂,鼓励是前进的助燃剂,信心是成功的推进器。要点燃学困生的心灵火花,教育者一定要满腔热忱,对学困生付出爱心。教育者既要像慈母又要像严父,以情感为桥梁,以交心为途径,以关爱为纽带。多微笑,少瞪眼;多尊重,少刺激;多表扬,少批评。要使学困生觉得这个老师可亲、可敬、可爱,愿意接近并能诉说心声,这样才能打开和谐师生关系的绿色通道,达到教师与学生的和谐统一。使他们扬起希望的风帆,鼓起奋发的勇气,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我们要学生树立信心,教育者也要树立信心。付出精力,花了功夫,做了工作不能期望在短期内立即见效,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抓反复,反复抓,多一点宽容。要注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每个人的闪光点都是一掠而过,稍纵即逝。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深刻的洞察力和细致的观察、了解、调查,一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立即给予表扬鼓励。让他们多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如球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竞赛、棋类比赛努力为他们创设可以大显身手的机会,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享受很少的甚至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引导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使他们逐步树立信心。我们要满腔热忱,想方设法点燃学困生心灵的火花。
三、用师爱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由于初中学生处在一个很特殊的生理和心理阶段,个性特征稳定性差,可塑性强,出现在他们身上的问题大多属于行为而非意识方面的问题。所以,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工作中,我们班主任老师要学会体谅和宽容,保持冷静,有一个博大的胸怀,有一片炽热的爱心,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遇到问题,就事论事,事完了事,不要把问题扩大化,新老账一起算,要学会遇事“冷处理”,先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再从某个学困生的个人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要耐心地对他们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要换位思考,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样他们才能容易和你在思想上达成一致,才乐于接受你的观点。坚决不能一味地谴责或发生冲动性打骂行为,想以老师的权威强行压制解决问题,更是决不可取的。
另外,我们教师必须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主体,以人为本。开发人的智能首先要激活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他们的兴趣。动机产生于需要,要使学困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就要设法让他产生对知识的强烈需求。比如,人在饥饿时会一心觅食,口渴难耐时要四处找水。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狼吞虎咽;口渴难耐时喝起水来“一饮而尽”。同样,如果一心渴求知识,那么学习的愿望、学习的动机也自然强烈。为了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我们不妨制造一种“饥饿感”,使他们从“饱食终日”的心理状态下摆脱出来,使之感到饥肠辘辘,变“要我吃”为“我要吃”。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试行。
其一,要教育学生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不能追求高标准高档次,要过俭朴的生活。不能养成用要随手掏,吃要味道好,穿要讲时髦的不良习惯。要像诸葛亮教育子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那样去教育学生、约束学生,达到既不浮躁也不奢华,防微杜渐,避免骄奢淫逸。
其二,我们的老师要设法使学生感到知识方面的“饥饿”,增强求知欲。老师不妨先让他们做些简单的题目,他们肯定会顺利完成。给学困生以成功的机会。
一次成功的愉快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化学习动机。不少学困生基础差,听不懂课,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如果老师的期望值过高,为学生定下了不切实际的目标,那么,他们永远也体会不到成功的愉悦。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出一些有梯度的题目,让他们跳一跳摸得到,或者让他们既跃跃欲试又感到困难。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引导他们
从简单的题目中悟到复杂题目的做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感受到“饥饿”,使他们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逐步形成。
四、持之以恒耐心浇灌
学困生品行、学习上的差,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他们思想觉悟的提高,道德行为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经常反复和渐进发展的过程。我们首先应当充分认识,正确面对学困生在转变过程中的反复,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要注意在教育中反复和在反复中教育的过程中,及时肯定,积极鼓励学困生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并趁热打铁,不失时机地向他们提出切合实际的更高的奋斗目标。切记面对学生的反复,一定不能急躁,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如何转化学困生,还有很多方面的工作可做。比如,对学困生进行挫折教育,磨练坚韧的意志力;适当的心理疏导;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等等,这些大量艰苦而复杂的工作需要我们满腔热忱地去做。总之,我们要以绣花般的细心,慈母般的爱心、磐石般的恒心,为民族的复兴,祖国的振兴培养一批批的合格的优秀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长期以来,学困生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尤其是中高年级)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今天在校小学生的成长直接关系到下个世纪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小学教育是基础性的教育,具有普及性。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中转化学困生工作十分必要和紧要,是一项战略性任务。学困生的致差原因多种多样,转化的措施和途径也就不一而同。致差原因主要分两大类:一是生理诱因如遗传素质、身体素质等;二是心理诱因如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兴趣淡薄、学习态度不端正、智力情绪消极、还是家庭方面等等。在转化学困生过程中,只有先查清病原,才能对症下药。
我曾对我班七位数学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进行致差原因分析。在自然观察、教育调查、智力测验后获得大量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后发现,除一位学生是因家庭原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外,其余六位学生两类致差原因都有。大脑机能如记忆力、理解力等原因比成绩优异者稍差。学习过程中表现又不够令人满意,老师的批评语、同学的嘲笑声日渐增多,学习兴趣日渐低落,自卑心理日益严重。随之而来的是成绩越来越差,原本一个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就逐渐沦落为“学困生”。从“学困生”的形成过程可见,生理方面是“致差”的根本诱因,心理方面是“致差”的“加速器”。
根据以上分析和本人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经验,我是从以下几方面转化“学困生”的:
一、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制定教学任务,实施分层教学。
传统的教学通常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这种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困生的个性发展和缺陷补偿,并且原本使用的教科书,只适用于智力相对正常和基础中等的学生,在课程难度、设置上不适用于存在缺陷的儿童。所以我在接手这个班的时候通过从各任课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分析学生的差异,并尊重学生的这些差异,与之相应地提出不同的目的、要求,并使用“扬弃”的方法,在原教材中选出适合于他们的学习内容,再结合生活实际,找出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关系,将它们归类组合,重新整理成教材供他们学习。这样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照顾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为学困生的学习降低了难度,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加强个别教育,实行同班中的分层教学,对每个级别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量体裁衣”,因材施教。
二、运用高效表扬,使语言成为学困生的“心灵鸡汤”。
从心理学角度看,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在他人的肯定与赞扬中证实自我价值。学困生遭受过不少的冷眼和嘲讽,但他们一样渴望肯定。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让每个人都抬起头来走路。本着一个教育目的,在具体教育教学中,就应该注重用科学规范的教育语言,多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少用、慎用批评语言。心理研究表明,对孩子优点和长处的肯定与赞美,可以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产生放松、愉悦的心理状态,而生生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高效地进行学习,才能保持积极的进取心和强烈的荣誉感。“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已经成为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我班的张恒同学在数学学习上存在缺陷,但在体育方面却有着浓厚的兴趣,也有一定的天赋,我就极力把握他的这项优势,来调动他的学习信心和积极性,并将简单的数学运算与体育项目相结合。他学的有趣也有味,也能积极地学习下去了,我一发现他的点滴进步就进行表扬。一段时间下来,学习有明显进步。所以表扬能够创造奇迹,使每个学生都能赢得自信和成功,也能使教师的语言成为学困生的心灵鸡汤,使老师的心和学生贴得更近,成为学困生黑暗中的引路人。
三、创造情境教学,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
“情境教学”着眼于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从积极创设学生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入手,大力发展形象思维,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教学方法,具有形象性、情感性、意境深远的特点。学困生由于其智力稍差,影响了他们的认知、思维、理解、想象、记忆等能力的发展,导致他们特殊的学习特点,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往往停留在表象、形式上,缺乏想象力,缺乏通过现象看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和能力,缺乏认识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思维能力,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这对他们学习抽象逻辑思维较强的数学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创设情景教学迫在眉睫,因为形、象、声的情境教学可以补偿学困生感性经验贫乏的缺陷,帮助其积累,形成丰富的理性知识。另外生动形象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以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以至课堂气氛形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困生的心理,就能促使他们主动积极地投入整个学习活动中。那么通过那些途径来进行情境教学呢?主要是通过生活情境、操作演示情境、音乐渲染情境、表演情境、语言情境等多方面途径来实现,从而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注意力。
四、创造集体氛围,增强班级凝聚力。
我是应届生学困生由于成绩低下,在集体中没有自己的地位,但他们同样需要在班级体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为集体办事的良好愿望得不到实现,强烈的自卑感使他们的心灵更易遭受伤害,久而久之,就会消极地对待任何事情。因此要教育好学困生,必须依靠班级体。那么,如何去创造一个良好的班级体呢?我认为应该重视班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班干部是班级体的核心,起着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纽带作用,他们既是受教育者,又是学生自己的管理者,在班级体中起着先锋模范作用,我在具体操作时,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并且制定了相应“班干部标准”,促使他们多关爱班级中的弱势群体,同时也多鼓励学困生参加集体活动,实现自我价值,帮助他们树立自强的信念,展示自信,增进学困生的集体归宿感,从而使他们看到自己的价值,为班级体而努力。
五、注重实践,提高学与做紧密结合。
学困生学习数学最大的目的是能够运用到生活中,做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在课堂上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在课外,注重实践,把课堂上所学所感运用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不仅巧妙地让课堂知识复现,得到及时的巩固,而且更大程度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体会到数学的意义。
六、教书育人,爱是基础。
对于学困生,他们本身的不良成绩就令自己感到痛苦,我们教师就更需要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田,用爱去开发他们的智力。我所教的上届学生汪虹同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在一年级时,不幸大脑摔坏,去上海开了大脑,治愈后,大脑失去记忆,从一到三年级语数成绩几乎是一对鸭蛋,一百以内的加减法都不是很清楚。当地人都叫他“傻子”。不幸读五年级时,他的父亲因车祸死亡,家中是雪上加霜。因此,六年级开学时,他就辍学在家,我针对这种情况,多次上门做他妈妈的工作,动员他重新迈进学校大门。在我多次苦口婆心的劝说下,他终于又重新背起书包跨入校门。但他离校有五里路,必须住校。这样,他的学习和生活又面临着新的困难。别的同学打饭了,他呆呆地坐在教室里,其他同学作业做好了,他一道题也不会做。因此我就及时帮他打饭,数学作业每天只教他做一题,有时一个简单的分数乘法计算,一两个小时也做不出来,但我总是耐心地一步一步教他,让他弄懂。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是教师的一种教育能力,教师应该爱什么样的学生呢?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爱优等生,更重要的是要爱那些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