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小衔接主题活动总结(通用29篇)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四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现把我们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虽然孩子经过三年多的集体生活,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普遍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于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午点,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用给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特别针对平时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的孩子,要求他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让幼儿学习模仿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在“走近小学”的活动中,幼儿逐步学会了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我们都定期检查,持之以恒,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中午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储备必要的知识经验
从幼儿园到小学,正规的课业学习取代游戏成为孩子主要的活动方式。数学和语文将成为孩子主要学习的科目。所以在入学前,认识汉字是很必要的。因此可以每周安排一次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儿歌中学习汉字。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常用的汉字如:利用评比栏、请幼儿分发课本,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认识标题字;利用晨间和中午的时间指导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学过的汉字。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汉字不但没成为幼儿的负担,而且激发孩子学字的兴趣,很好地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衔接了起来。
小学的数学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10以内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在小学还要学,如今小学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学初就把计算教学的要求认真定位。如:“在幼儿园数学的基础上略有提高,重点训练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面向小学,突出衔接。”对计算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安排,增加一些相应的内容。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地数学运算过度,重视让幼儿把单纯的运算,排序运用在游戏和生活中。利用午间让幼儿练习口头叙述的应用题。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数学衔接,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补充练习,如:《学前准备100题》,作业单等,让父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完成,通过多方面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照顾到个别差异。
四、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加强了值日生的运用范围,使每位幼儿一周内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栏目中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在临近期末时为了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每天选出一位幼儿进步最大担任小班长,告诉他们小学里的好孩子能当班干部,激发幼儿的荣誉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另外,进入大大班后,我们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逐渐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课前准备和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以便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五、养幼儿大胆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展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还常常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完毕,在学生即将升入二年级之际,校领导和一年级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幼小衔接”的,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历,反思缺乏,详细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具有了“任务意识”。
学生学会了记作业,也能够完成家长分配给的一两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例如擦黑板、收发作业等。
2、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的通病。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先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家长也形成了监视孩子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意识。
3、学生学会了认识新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师教会了孩子“主动出击”,结识新伙伴,并且能够与同伴和睦共处。
4、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老师和家长携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如;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时机。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家长不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5、家长和学生都明白了如何认真对待英语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母语环境的语言,老师、家长给孩子创造了的时机,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方,每天让家长监视孩子听录音、练口语15分钟,教师每天通过家长签字检查练习情况。
6、学校引导家长认识孩子的进步和开展方向。
开学末召开一年级家长会,传达了两个精神。第一个精神,让家长明白本学期孩子取得的进步。学生口头的.能力提高了,竞争意识加强了,学业水平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第二个精神,假期应该继续努力,稳固教育成果,让孩子顺利过渡到二年级。比方有意注意的水平的上下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根据本学期孩子的特点,协助教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开展状况,使得教育更具针对性。
二、缺乏及努力方向:
1、个别学生良好习惯未形成,教师要做好个案跟踪,因材施教。
2、个别家长的教子观念要进一步改变,要与家长加强沟通,说明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任务。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四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现把我们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虽然孩子经过三年多的集体生活,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普遍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于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午点,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用给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特别针对平时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的孩子,要求他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让幼儿学习模仿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在"走近小学"的活动中,幼儿逐步学会了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我们都定期检查,持之以恒,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中午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 储备必要的知识经验
从幼儿园到小学,正规的课业学习取代游戏成为孩子主要的活动方式。数学和语文将成为孩子主要学习的科目。所以在入学前,认识汉字是很必要的。因此可以每周安排一次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儿歌中学习汉字。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常用的汉字如:利用评比栏、请幼儿分发课本,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认识标题字;利用晨间和中午的时间指导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学过的汉字。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汉字不但没成为幼儿的负担,而且激发孩子学字的兴趣,很好地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衔接了起来。
小学的数学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10以内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在小学还要学,如今小学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学初就把计算教学的要求认真定位。如:"在幼儿园数学的基础上略有提高,重点训练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面向小学,突出衔接。"对计算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安排,增加一些相应的内容。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地数学运算过度,重视让幼儿把单纯的运算,排序运用在游戏和生活中。利用午间让幼儿练习口头叙述的应用题。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数学衔接,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补充练习,如:《学前准备100题》,作业单等,让父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完成,通过多方面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照顾到个别差异。
四、 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加强了值日生的运用范围,使每位幼儿一周内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栏目中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在临近期末时为了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每天选出一位幼儿进步最大担任小班长,告诉他们小学里的好孩子能当班干部,激发幼儿的荣誉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另外,进入大大班后,我们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逐渐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课前准备和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以便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一、家园携手,加强宣传的广度和力度
《指南》凝聚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众多专家和一线教师以及关注教育社会人士的心血与智慧,充分体现了科学性、民主性与先进行、时效性、操作性强等特点。为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从而提高幼小衔接的实效性,我园把开展这次宣传月活动作为传播正确理念、宣传科学知识、争取社会支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来的重要契机。具体举措包括:1。我园组织家长参加20xx年安海镇第四届“世纪星”杯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讲座主题为《家园合力,科学衔接》,在讲座过程中,与会的教师和家长都能准时、有序、自始至终参与活动。2。利用LED显示屏显示宣传标语“幼小协同科学衔接”,营造宣传月氛围。3。利用海报、园务公开栏等途径进一步扩大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在全镇的影响。
二、特色体育,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园体育是促进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发展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重要途径。为能更好地通过科学的、系统的锻炼方法,达到有效锻炼的目的,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在上学期组织早操讲座、早操评比、组织参观等活动的基础上,于本学期开展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向快乐出发”开放性户外活动。创设了“穿越火线”、“爬山涉水”、“银装素裹”等多个精彩纷呈的运动项目。为了让孩子们有更多选择,发挥自主性,尽享运动乐趣,我园采取打破班界的做法,运动场上的所有运动器械和项目为所有孩子们开放,随孩子们自主选择,任意驰骋!在这些充满挑战的体育活动中幼儿有效锻炼了体能,发展了身体动作,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三、积极教研,提升领导管理品质
提升园级领导的管理水平,是促进办园水平的基础,我园三位副园长积极参加召开晋江市“十五”联动校“抱团发展提升品质”现场会暨20xx年第一次教委办工作例会,主动更新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并积极参加各姐妹园的教研活动。如侯思维副园长本月到永和镇中心幼儿园参加市第二游戏教研组活动主持研讨,并担任片断教学比赛评委。只有园领导带头不断深入教研,才能带领我园不断加快教研的步子,提升办园水平。
四、开心六一,让幼儿做节日的主人
根据《指南》精神,为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我园利用“六一”儿童节,向社会和家长宣传科学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掀起学前教育宣传月高潮。我园以幼儿兴趣为出发点,举办了小班段亲子时装秀、中班段美食一条街、大班段跳蚤市场、全园性“秘密乐园”画展等趣味盎然的活动,使每一位幼儿成为节日的主人,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发展各方面能力,培养善于合作的良好习惯,倡导低碳生活的先进理念,和孩子、家长一起度过一个开心而有意义的儿童节。除了本园组织了精彩的活动,我园也组织部分幼儿积极排练节目《鞭响鞭彻鞭平安》参加20xx年安海镇“平安一起创”六一少儿文艺会演,深受好评。
五、参观小学,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
为了让幼儿近距离更直观地了解和接触小学
随着二期课改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和展开,学习方式的改变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更趋灵活和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它是幼儿生活的一个重大转折,无论是课程的设置,环境及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如何很好地适应是首要的问题,为此在幼小衔接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一、满足孩子个体需要,增强学做小学生意识,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进入小学学习的重要前提,为此,本学期,我们首先请孩子每一天背着书包来园,学着整理自己的书包,多次参观小学,了解哥哥姐姐们的小学生活,满足孩子想做小学生的愿望。同时,在平时活动中,我们及时提醒孩子上课时坐的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用心思考,大声的回答教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忙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朝着良好学习习惯的轨道发展。
二、加强学习兴趣,减缓幼小衔接的坡度
1.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听、说潜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通过引导幼儿听故事、儿歌、看图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用心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潜力。我们不放弃任何能够帮忙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起阅读,增加阅读兴趣;带给可写本子,让孩子学着书写,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2.关于计算兴趣的培养
平时,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起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必须量的计算资料,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电话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孩子根据潜力需要逐渐的对计算感兴趣,使孩子为学所用。
三、加强幼儿的社会性适应
对于幼儿而言,必要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职责感和独立交往潜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生活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凡的好处。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努力创设条件,在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使幼儿能够自然地理解、理解。如:运动中加强孩子的交往潜力,班级群众中加强职责意识,具有必须的群众荣誉感等。每一环节的有意识引导,使我班孩子在只有这些潜力的同时,真的有了一份长大的感觉。
总之,通过一学期来对幼儿幼小衔接的培养,为其能顺利的进入小学打下必须的基础,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不可避免的存在着。相信,通过以后的不断的努力和实践肯定会不断的完善。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学生即将升入二年级之际,校领导和一年级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具有了任务意识。
学生学会了记作业,也能够完成家长分配给的一两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够完成老师分配的任务,例如擦黑板、收发作业等。
2、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的通病。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先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家长也形成了监督孩子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意识。
3、学生学会了认识新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师教会了孩子主动出击,结识新伙伴,并且能够与同伴和睦共处。
4、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老师和家长携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如;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家长不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5、家长和学生都明白了如何认真对待英语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20xx幼小衔接工作总结。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母语环境的语言,老师、家长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如,每天让家长监督孩子听录音、练口语15分钟,教师每天通过家长签字检查练习情况。
6、学校引导家长认识孩子的进步和发展方向。
开学末召开一年级家长会,传达了两个精神。第一个精神,让家长明白本学期孩子取得的进步。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提高了,竞争意识加强了,学业水平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第二个精神,假期应该继续努力,巩固教育成果,让孩子顺利过渡到二年级。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根据本学期孩子的特点,协助教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1、个别学生良好习惯未形成,教师要做好个案跟踪,因材施教。
2、个别家长的教子观念要进一步改变,要与家长加强沟通,说明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任务。
为了让大班段家长更多地了解幼儿在园的情绪、进餐、午睡、游戏、生活自理能力、学习等情况,也为了让家长对幼儿园工作有更深入地了解。春晖幼儿园大班段召开了开学以来的第一次家长会。
首先,空中传递。由于疫情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我们以微信公众号的形式向家长推送本次家长会的内容及流程,方便家长合理安排时间。活动的前一天,再次向家长推送细则,如:健康表、健康码、口罩、测量体温等。
接着,专家讲座。此次活动,我们有幸邀请了舟山市名师,海山小学现任小学一年级班主任张春雅老师,为我们讲解幼小衔接讲座。通过讲座,让家长们了解了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如:该不该让孩子学拼音、识字写字、幼小衔接需培养的习惯、如何科学配合等事项。
最后,绘本研读。通过专家的`讲解,各班的家长跟着自己班的老师一起进行研读绘本《晚安,大猩猩》,挖掘绘本对于幼儿的价值,提升亲子阅读的质量。家长们分组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并且分享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现场讨论十分激烈。
家长会打破了以往“你说我听”的传统模式,从家长的“亲身体验”入手,让家长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共建家园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时光如梭,岁月如棱,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年,这个学年孩子充满了期望,也赋予着家长的重托,因为过了这个学年,孩子们的生活、学习有一个重大转折,他们即将进入小学学习,无论从学习习惯、课程安排还是环境创设及潜力培养等方面,同小班、中班相比都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需要孩子们在掌握必须的知识的同时,更需要潜力的培养,还有《阅读识字》课程的开设,家长寄予老师很大的信任与期望,期望孩子们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这无形中给我们班级每一位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增加了必须的压力。为进一步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们做好入学前的心理准备,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关爱他人,珍惜学习用品的意识和潜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体现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我园大班依据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纲要,结合本学年教学任务,在幼小衔接方面做了很多努力,自查如下:
一、从多方面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首先我们注重为孩子创设一个接近小学一年级的良好活动氛围,融洽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是在一个自主、礼貌、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精神环境中生活,这对孩子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其次,在环境创设方面,为体现出大班幼儿自主动手潜力及绘画特长,老师和孩子们互动合作创设出温馨、漂亮的童话世界,有爱祖国教育,中国艺术编织剪贴,礼貌礼仪儿歌,幼儿奇思妙想作品展分别张贴在教室显而易见的地方作品栏,这样孩子们会随时欣赏、相互学习。课桌固定为每周一换,目的是保护孩子视力。
第三、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我园大班在第二学期还修改了教学活动时间:把原先每节课上课的30分钟调整为35分钟的教学活动。多渗透了朗读、分主角表演、写数字、写笔画等,教学形式逐步接近小学。同时,还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让幼儿学会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从而,促进了小学、幼儿园的有机渗透和互相适应,给孩子们营造了良好的入学心理准备。并且,我园还个性注意了以下几项工作:
1、关于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听、说潜力。例如:在一些活动中透过引导幼儿听故事、儿歌、看图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用心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潜力。我们不放过任何能够帮忙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之间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齐阅读,增加阅读兴趣;带给可写本子,让孩子学着书写,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2、关于计算兴趣的培养
除了让幼儿写数字以外,平时,我园还利用生活中的可供资源,吸引幼儿一齐数数,并练习编题和列计算题,同时,结合主题活动,自编教材增加必须量的计算资料,如:捡树叶、配菜、送鱼儿回家、小鸟的窝、破译电话号码等活动。根据不同层次的添加数学教学资料,并以形象教学突破难点。
二、加强幼儿的社会性适应
对于幼儿而言,必要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职责感和独立交往潜力的培养为他们进入小学生活和以后的成长有着非凡的好处。因此,在这些方面,我们努力创设条件,在各项活动中有机渗透,使幼儿能够自然地理解、理解。如:活动中加强孩子的交往潜力,班级群众中加强职责意识,具有必须的群众荣誉感,在活动中照顾低年级的弟弟妹妹等。每一环节的有意识引导,使孩子在具有这些潜力的同时,真的有了一份长大的感觉。同时还让幼儿参加樵园社区文艺汇演活动,透过这次演出孩子们懂得邻里团结、和睦互助的传统美德。
三、注意幼儿生活习惯及学习潜力的训练
1、增强礼貌礼貌:幼儿学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群众;学会倾听、不乱插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2、讲究个人卫生:能做到饭前便后洗手;持续环境整洁,有事家长能及时请假。
3、改变作息制度:为使幼儿入学后,能较快地适应小学的生活节奏,我们延长上课时间,缩短了午睡时间,并要求幼儿8:00之前到幼儿园做早操。
4、在平时活动中,注重提醒孩子上课时姿势要端正,有事先举手,上课认真听教师讲述,用心思考,大声回答老师的提问,不做小动作,逐渐帮忙孩子改正一些不良的习惯。
5、在平时的活动中,我们加强幼儿的听、说潜力。例如:在一些活动课上,引导幼儿听故事、念儿歌、看图书等,使幼儿喜爱文学作品。同时,引导孩子对这些文学作品大胆提出质疑,激发幼儿用心动脑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口语表达潜力。我们不放过任何能够帮忙幼儿阅读的途径,让孩子带课外书籍,相互学习,以互相带教的方法一齐阅读,以进一步引发幼儿对汉字和写字的兴趣。
6、除正式教学课程外,又适当增加了1——10的阿拉伯数字、简单的汉字基本笔画和独体字,要求幼儿执笔姿势要正确,书写要规矩。
7、为让孩子有上学意识,我们从6月份开始就要求孩子背书包来园,并学着练习整理书包和文具,教育幼儿明白入学后什么东西能够带,什么东西不能带,培养幼儿良好的入学习惯。7月初旬毕业班的孩子们到樵园举行了开笔礼。8月下旬三个大班又为孩子举办了“大班毕业展示会”,并填写毕业留言册,组织幼儿相互签名,合影留念,增加师生、同学之间的感情。
忙忙碌碌的时光里,包含了老师的辛勤付出与关爱,使得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为一名小学生。总之,透过一学年来对幼儿做好幼小衔接的工作,为其能尽快适应小学生活,顺利的过渡到小学生的主角做了充分的准备,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是不可避免的。我相信,透过今后的努力和实践,我园的幼小衔接工作肯定会不断的完善、提高。
这个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读完这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我先将大班幼小衔接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日常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轻松养成好习惯
1、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小学,更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现在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同时让孩子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制度,努力做到不迟到。慢慢地班上也很少的孩子迟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幼儿都能够更严格地遵守作息时间制度。
二、通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日常教学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离园倒计时主题,并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帮助幼儿意识到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学前做好准备。如区域活动“我上小学了”,让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学系红领巾,模拟小学课堂,学习整理书包,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正在地像一位小学生一样去做各项活动了。如实践活动“特别的参观“,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去看看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并看看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然后进行谈话,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一给予相应的解答,让孩子排除心中的疑虑。
从活动效果来看,孩子们都对小学充满了向往,都能以轻松、向往的心情进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三、重视家园共育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首先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该做的事情,然后请两位小学教师结合她们的工作实际作了介绍。最后一起观看了幼教专家“钱志亮”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关于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
很多家长通过家长会上的介绍,具体了解了孩子马上要读小学,自己要做的事情,其中钱志亮教授的一些具体建议做法也很受欢迎,孩子们用下来也非常满意。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教师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也能在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所以孩子们的缺点也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以上就是我对于大班幼小衔接工作的总结,希望能总结经验,以后做的更好。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大班年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结合大班的“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1.开学初我们开展了《大手牵小手,携手向前走》家长会,让家长接受了幼儿园、小学的专题指导,有效地架起幼儿走向小学的桥梁。让家长进一步明确如何在心理和能力上为孩子作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幼儿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可以多与孩子玩棋类游、拼图游戏,这对培养有意注意很有益,能够帮助幼儿集中注意力;家长对幼儿进行一些零散正确入学知识准备,但不是提前教拼音、识字等,也无须把玩具收起来。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幼儿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2.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4.结合“小小值日生”和“小书包真整齐”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理能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应该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如,留给儿童一片自己的小天地,指导他学会收拾自己小天地中的器物,学会穿衣、洗脸、叠被、整理房间、端饭、擦桌子、扫地等。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期,过了关键期,幼儿能力的培养就显得特别困难。可见,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管理,家长们应在关键期培养幼儿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自己去做。比如大班时期,家长就要注意让幼儿自己整理图书、玩具,收拾小书包和生活用品等。同时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当幼儿遇到困难时,要不断给予鼓舞,使其具有较强的信心和决心,以至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此外,还要在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技术上给予适当的指导,让幼儿掌握克服困难的技巧,少走弯路。
5.参观小学,通过参观小学的校园环境、观看小学生上课、参观小学的图书室、教室、走廊文化,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小学生的基本学习生活,更增添了他们向往上小学的愿望。模仿小学生上课等。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发现孩子们求知欲旺盛,上课表现特别棒,上课位置的适当调整;增加一些书写、早期阅读的练习时间;改变举手姿势。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有了较初浅的经验练习。
四、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级幼儿的观察记录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应该尝试做好幼儿的个案追踪、分析。
(2)班级教师在材料整理方面有待提高。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革,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在学习与生活制度等都存在着一些差异,前者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导形式的教育,后者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导形式的教育,这种客观存在已造成幼儿入小学后的不适应,因此,为了处理好幼小衔接的连续性与阶段性问题,我们从幼儿园的实际出发,积极创造条件,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教育环境的创设、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长工作的开展等途径,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因此,帮助幼儿走好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个坡度,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和个体的发展创造了可能性。
一、关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学习、生活、卫生习惯从而加强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每天早晨要求幼儿做到早睡早起,有规律的生活。我们创设了生活墙:我的好习惯,让孩子逐渐养成晚上早睡觉,按时到园,不迟到。培养幼儿遵守作息制度,有规律的生活,升入小学后就能很快适应小学生活。还创设了我能干的主题墙,内容有脱穿衣服比赛、自己系鞋带等。
二、关注幼儿的任务意识、规则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养成。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力所能级的事能按时行动,久而久之,就能形成良性的动力。幼儿做事很随便没有计划想要做什么就去做,要他们有条不紊地做事很难,于是在各种活动中,运用故事、儿歌、歌曲等方式取得幼儿们的强烈兴趣,从而做到按时完成不拖拉。给幼儿布置小任务:今天我来播新闻。回家准备几段新闻,让孩子轮流学当播音员。
每个班级都有小小值日生,他们每天为大家服务,在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中逐渐建立起的任务意识。
三、关注幼儿能力、兴趣的培养
重视幼儿情商的发展在活动中发现幼儿的兴趣爱好,帮助幼儿分析成败的原因,增强其获得成功的信心。兴趣是好的老师,这是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态度。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更加关注的是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如我们利用幼儿的游戏活动,提供一定的材料、创设情景,提高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区角活动中提供资料库,让幼儿自己查阅,使幼儿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做好家长工作,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不成合力,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和实施。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针对幼小衔接工作,开学期初召开专题家长会,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定期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其了解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教育,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吸引家长参与并重视幼小衔接工作。要求家长在家庭中做好幼儿入学前的生活、心理、学习物质的准备。《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然而幼儿园和小学是分属两个学段的教育机构,在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等方面有明显差异,儿童从幼儿园那种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模式转向以课堂教学为主导形式的学习模式,很难一下子适应。因此幼小衔接工作也为大班教师所重视,在大班后期有意识的增加有关内容,但是还存在脱节的现象。此次,在教育局下达的有关幼小衔接活动的指导意见要求下,我们幼儿园及时调整部署安排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得到一些成效。
为了促进家园共育,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真正达到家园携手共同培养孩子的目标,3月18日,东陈镇南凌幼儿园大班年级组召开了“家园齐心协力,共创美好明天”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
老师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目标,展开了有效的传达与沟通,提出了本学期的要求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注意事项,并向每位家长赠予书本《人生第一课》,真诚地希望家长提升自身育儿理念,在尊重、理解、信任、支持的基础上实现家园共育,真正为孩子创造和谐的教育环境。
通过学习,家长们了解了幼儿园与小学在学习内容、生活节奏上的变化,明确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应该从心理、行为习惯等方面为孩子做准备。会后,家长们纷纷表示大受启发,他们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方向,更体会到幼小衔接不仅依靠老师,还需要自己的密切配合。
此次家长会,让家长们进一步感受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家园齐心协力,孩子们一定能愉快地度过这段美好时光!
时间流逝,时间就像箭一样。孩子即将结束幼儿园生活三年,升入小学,成为小学生。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的我们很荣幸能够参加一次由十五幼及博才白鹤小学联合举办的幼小衔接家长会,此次家长会犹如一场及时雨,解答了我们内心无数的困惑,也让我明白了作为家长的我们,应该如何和孩子们一起共同平稳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
此次家长会主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来自于卜园长的分享:幼儿园在幼小衔接方面做了哪些准备工作?第二部分主要是博才白鹤小学谢校长的共享:关于幼小的联系,家长和孩子必须做好准备。
总之,为了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的关键阶段,快速适应小学生活。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准备
一,幼儿园方面:
(1)逐步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进入大班以来,幼儿园老师会安排一些家庭作业。这样,孩子上小学后,学习负担不会很重,孩子们会从思想上提前做好作业准备
(2)为了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大班的集体活动时间稍微延长,在集体活动时间中引导孩子逐渐保持注意力的稳定和持久性,让孩子在心理上准备时间概念。
二、父母方面:
(1)父母必须意识到孩子上学是自然的,不必过度紧张。作为监护人,调整孩子的休息时间,学习和生活习惯,创造环境让孩子认识到,上学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
(2)以身作则,法国作家卢梭说:榜样!榜样!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教别人什么,也就是说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作为监护人,我们必须发挥语言教育的作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发挥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
三,孩子方面:
(1)知识准备,在进入小学阶段之前,孩子们必须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写下自己的名字开发语言潜力的初步数理逻辑能力。谢校长特别强调,家长在孩子入学前不必让他们学习大量的知识,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习惯。比如可以不失时机,不拘形式地向孩子灌输学校的种种事情,如“学校里有许多小朋友”,“学校里有好多老师和好多书,他们将教你好多有用的东西”
(2)养成习惯,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立能力。小学和幼儿园在环境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在幼儿园阶段,老师总是关注婴儿们的饮食、睡等生活,相反在小学阶段,多依赖孩子们自己的生活自立能力。因此,为了使孩子们逐步适应学习生活,我们应该提前多多培养准小学生的自我服务能力,比如管理自己的学习用品,整理书包,自己安排课间的时间(喝水,入厕,游戏等)。在培养这类自我管理的能力时,家长应注意及时配合幼儿园在家里进行培养和加强……
本学期我们继续以贯彻国家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试行)为宗旨,以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儿童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改进和调整园本培训工作思路与方式,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与水平,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发挥实效,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全面、健康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师德培训——“国学专场”
本学期,我园结合师德学习,开发了《国学》专题特色培训项目,邀请了温州市知名的国学培训专家,为全体教师开展师德培训。
第一场:《温州地域文化传统与温州人精神提升》
1月20日晚上,我园邀请了温州市委党校文化与社会学教研部董跃武教授在二楼多功能厅为全体教师做了《温州地域文化传统与温州人精神提升》专题讲座。这一次的培训更像是一场家乡温州的文化之旅。董老师从“民间借贷”、“温州模式”入手,让我们更清晰得看到温州的现在,又旁征博引得向我们介绍了温州的地域文化传统,让我们了解了历史长河中温州的过去,温州的成长。两个小时的培训,让大家对家乡的文化历史有了深刻了解,对温州有了更强烈的归属感。
第二场:《太极、功夫、国学》
3月30日晚,我们邀请了温州武术协会主席、温州大学教授、温州市第三轮拔尖人才,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获得者袁镇谰老师来我园开展论文《太极、功夫、国学》专题讲座。袁老师从中国古代哲学中太极的定义出发,让大家了解“太极”一词的含义,他就我国古代几位大家的哲学思想和四书五经中引经据典,将太极的发展史简单呈现,还现场示范太极拳动作要领。袁镇澜教授带领大家走进太极的世界,让老师们接触到老祖宗为大家留下的精华,新儒家积极处世的思想与顺应自然的理论,武学中的仁爱之心,都启示着我们平静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平衡自身与外界的人和事,将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加精彩。
第三场:《古琴知识及其欣赏讲座》
5月18日、19日,我园邀请了中国音乐家协会浙江分会会员,西湖琴社社员,温州美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市场研究中心研究员黄德源先生来我园会议室为全体教师带来了《古琴知识及其欣赏》的讲座。黄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古琴的起源、构造以及有关的古琴知识。他用一个个历史典故告诉我们古琴不仅仅是华夏正声的代表,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结晶,想要弹好古琴,要先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感受曲子中优美的意境,真正做到心物相合、人琴合一。黄先生还为大家亲自弹奏《良宵引》、《鸥鹭忘机》,细腻深刻的琴声、古朴典雅的意境,听得大家如沐春风。老师们在工作之余感受古琴带来的深远意境,同时更感动于黄老师的勤奋和对古琴普及与推广的热衷。
二、心理健康培训——“来自星星的孩子”
4月20日晚上,温州大学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李晓燕教授来到温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为我们带来《自闭症儿童识别与教育》专题讲座。李教授从一个提问出发——“你理解或了解的自闭症是怎么样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她多年调查累积的自闭症患儿案例为大家解读自闭症的衡量标准,同时李教授也用了外国关于自闭症的经典电影《雨人》、《自闭历程》中的对白与片段来来说明自闭症儿童具有的典型特征。她用四种不同方法干预下的儿童自闭症案例为引子,告诉大家作为一名专业的幼儿园教师该如何科学地干预。这场专业性极强而又非常实用的讲座激起老师们对来自“星星的孩子”的爱心,更重要的是带给老师们关于如何帮助“星星的孩子”的科学指导与梳理,引领老师们架构正确的知识框架,以更好地应对当下复杂的教育情况。
三、技能培训——《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班级教室是幼儿和教师每天的生活环境,为了提教师们的环境创设能力,美化教师环境,5月9日—10日,我们开展了《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专题讲座。讲座人为我园许雯蕾老师,现任温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温州市开明画院副院长职务,我园教研A组合教研B组的老师们参加了培训。许老师从美化班级活动的重要性入手,引发了在座教师的共鸣,然后以世界名画为例,从色调、色彩的基本要素、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几方面从分析创设班级环境的策略,最后以大量班级环境创设照片展馆的图例角度为大家清晰讲解了教室走廊和空间环境布置的技巧。讲座后,教师们对环境创设中许多问题茅塞顿开,特别是运用统一色调布置教室,利用空间梳密布置主题墙,从幼儿视角考虑悬挂物的高低等,本次讲座极具价值和实践意义。
四、“麻花式”培训策略创新
本学期,我们延续“小组主题式”的园本培训模式,依然由组员们一起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本学期以课题为抓手,将教研组和课题组结合,以“麻花式”的交流和学习,开展我园的培训活动。每周三下午的园本培训时间,教研组和课题组针对同一个教学实践中的“真问题”、“真困惑”进行交叉、跟踪式研讨。课题组给教研组提供理论支撑,教研组将实践过程和结果反馈给课题组,课题组进行阶段小结,生成新的实践方案,依次循环,直到问题解决。“麻花式”培训使教研活动更有方向性,也使我园课题研究更有实效。教师们特别是年轻教师拥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也有了更多思维碰撞,语言表述能力、反思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五、成效与反思
本学期,我园课题《基于社会性游戏的幼儿财商教育实践研究》获得了温州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同时,该课题以成为省规划课题立项;申报到温州市的7个课题有5个立项,其中市规划课题2个,教学研究1个,教师小课题2个。未立项的课题,在教科室的指导和帮助下,也在园内继续进行课题实践活动。
本学期共有5篇文章发表于市以上教育杂志,4月份,朱俏俏老师的《轻轻听我说——爱心小屋的设计》在省级杂志《课程教育研究》发表,《欢乐大操场——幼儿园游戏性早操的编排和应用》在省级杂志《新课程》上发表,胡冲老师的《幼儿园开展食用“自助点心”活动的创意设计》《温州教育》理论专刊发表,《“五要”:提升幼儿区域活动材料投放有效性》在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发表;5月份,朱俏俏老师的《拼拼玩,阅兵乐》在《温州教育》上发表。
一学期下来,我园的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在下学期,我们将克服困难,从实际出发式,创新园本培训模式,开发更实用的培训策略,使教师们在教育教研方面更上一个台阶,取得更多成绩!
20xx年12月11日下午,黟县示范幼儿园召开了以“幼小衔接”为主题的家长会暨家长学校授课活动。一百多名大班家长准时参加会议。会议上,冯丽玲老师首先向家长介绍教育部印发《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去小学化,小学零起点教学”的教育理念。同时还介绍了幼儿园从幼儿入学的心理、独立生活能力和习惯养成等方面对幼儿进行教育,让幼儿顺利度过适应期,实现幼儿园小学的无缝衔接。会议还邀请了黟县碧阳小学的吴继红老师来园为家长授课。吴继红教师以《积极准备迎接小学》为主题,对当前幼小衔接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科学的教育理念和生动的实例向家长们阐述了幼小衔接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引导家长在孩子入小学前,应从孩子的心理、学习及生活习惯、知识及能力等方面积极做好准备,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打好基础。家长们专注聆听,深受启发。
通过本次活动,家长了解了孩子不能快速适应小学生活的原因及引导孩子顺利入小学的科学方法,减少了孩子入小学前家长的焦虑和担忧。
本学期,一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愉快、顺利的进入小学生活。回顾一学期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
一、突破幼小衔接误区。
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和与家长个别交谈的形式,突破了家长在幼小衔接工作中认识的误区。误区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盲目重视知识的灌输,给孩子造成学习压力;另一个方面是家长包办代替,忽视能力培养。
由于误区,造成了小学生在入学初的不适应。不适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学习不适应(注意力不集中,做作业慢…)
2、社会性不适应(规则意识差;随意性强)
3、心理不适应(教师形象的突然变化使他们感到压力和负担、要建立新的伙伴关系、环境变化、要求提高,所以有的压力大,出现厌学、紧张等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
1、学会整理(书包)
2、学会生活(穿脱衣服、主动喝水、入厕等)
3、学会劳动(值日生)
4、学会学习(善于倾听、自主阅读、握笔训练、拼音教学、规则意识的培养、安全教育、自我保护)
5、改变环境(作息时间、铃声等的调整)
(二)从研讨入手,加强幼儿园与小学间的教学衔接
1、加强本级部班主任之间、本级部不同班级之间、本级部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联系,共同研究幼小衔接课堂。
2、课堂教学兴趣化,向幼儿园教育靠拢。
3、带一年级学生参观二、三年级的课堂、课间活动、作业本、日常礼仪等,树立榜样,激发新生的效仿心、求胜心。
4、适当调整上课时间的活动安排。在开学第一个月,上课20分钟后,让学生在室内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继续授课,使新生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二、与家长协作,帮助孩子顺利衔接。
1、学校召开了幼小衔接家长会,宣传幼小衔接的策略。
2、学校开展了家访活动,了解家长需求,调整教育策略。
3、开学开展了素质教育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教育,参与孩子的活动,亲身了解。
三、取得的成果
本学期,孩子从三个方面实现了顺利过渡:
1、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实现了心理过渡。
2、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实现了习惯过渡。
3、培养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能力过渡。
这些过渡,在具体的行为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习感兴趣”,即对学习内容本身充满着好奇和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学习,不懂就问。
二是“活动能合群”,就是在日常学习活动中,能与家人、亲友、老师、同学和睦相处。
三是“生活有条理”,也就是能独立自主地安排包括学习在内的基本生活起居,不必大人催着、盯着才去完成。
各位家长:
再过几个月,您的孩子就将进入小学开始人生路上有一段崭新的生活,当您的孩子告别幼儿园轻松温馨的生活环境,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中,周围的老师、同学都是陌生的,生活作息是不同的,学习的课程是如此丰富多彩的,那么您一定希望您的孩子能尽早适应这一切,为他的漫长的学业生涯带来一个良好的开始。今天,我们就将围绕幼小衔接的问题和各位家长进行一些探讨,我们希望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能构建一个“幼儿园、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让幼儿成为家园协同成果的真正受益者。
首先,在意识上我们要明白,幼儿园教育和小学的教育是不同的,幼儿的入学准备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准备,而且更应该是包括身体、心理上的准备,促进幼儿的共同发展。小学和幼儿园的变化首先表现在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物质环境的变化,幼儿园的活动室在小学里演化成了教室,除了一张张椅子以外还有一排排的书桌;操场上的玩具类运动器械被运动性器械所大量替代;教学楼里再也找不到幼儿园里随处可见的各种积木、娃娃;小学的场地比幼儿园更加宽敞。其二是时空环境的变化,幼儿园里的生活活动、运动、游戏和学习活动被小学的课程演化为非常正规和系统的课程,作息表改成了课程表,在幼儿园里的许多活动在时间上是有弹性的,因为教师更多的不是考虑幼儿能掌握多少,而是幼儿的兴趣程度和投入程度,但是在小学所有的活动都在规定的时间里执行和在规定的时间里结束,在幼儿园里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将在30分钟里结束,但是在小学所有的学科的授课时间保证在40分钟或者更长。其三是师生互动形式的变化,在幼儿园里教师更多的主动观察幼儿,引导幼儿,通过谈话、游戏、个别交流带动幼儿走入集体生活,而在小学里,教师通过书面的作业、小组探讨、集体的授课等形式和学生进行互动。
评价目标的变化,在幼儿园里教师对幼儿的发展评价是比较模糊的,因为我们知道年龄越小,个体间的差异就会越大,就好比一个一岁的婴儿和一个两个月的新生儿之间的差异那是多么大,其实他们的年龄只有11个月的差距,那么一个25岁的人和一个19岁的人,相差6岁就是72个月,他们之间的差异还会很大吗?因此幼儿园的老师的评价方法是让所有的孩子站在同一个发展起点,然后到达不同程度的发展目标,老师关注的是孩子的个性、健康、认知、品行、社会性多方面的同步协调,所以评价的方式更多是以文字描述性的,不会以数字化的形式来表现,但是在学校里,我们都知道,评价的方式很大一部分依赖于考试的分数。对幼儿的评价是量化的。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四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现把我们在幼小衔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 培养更为独立的生活自理能力。
首先培养良好的时间观念非常重要。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虽然孩子经过三年多的集体生活,在自理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还普遍存在着做事拖拉、不爱整洁等毛病。于是我们就时时提醒幼儿准时入园,不迟到和无故缺席,抓紧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解大小便,能较快地吃完午点,不影响安排好的活动,用给小学生的要求来要求自己。特别针对平时做事拖拉,不拘小节的孩子,要求他们把事情做得又快又好。其次让幼儿学习模仿小学生的自我服务劳动。在“走近小学”的活动中,幼儿逐步学会了背书包,卷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每周我们都定期检查,持之以恒,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二、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能力。
孩子在学习兴趣和能力上的差距很大,有些孩子思维敏捷,反应快,学习兴趣浓厚,可也有些孩子多学习根本没有兴趣,不爱动脑思考。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自信地走进小学,应将目光投向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首先从倾听习惯入手,通过听故事、儿歌、古诗等,让孩子从最自然的方式开始接受并模仿。在教学时教师注意语言的精炼,提醒幼儿听清问题,根据问题回答。帮助内向、不善于表达的幼儿组织语言,让他们消除紧张心理,逐步学说、会说、大胆说。做练习题时采用先统一倾听老师读题后再动笔的要求,并逐步减少重复读题的次数,帮助幼儿养成专注倾听的习惯。同时增加幼儿的阅读机会,在图书角提供书籍,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中午开展“故事会”活动,在倾听完故事后让孩子来复述故事,鼓励孩子把家里听过的故事与大家分享。对于那些能力强的孩子,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独立的思考能力,在活动中多设疑、设困,鼓励幼儿大胆地思考,培养发散型思维。面对象班级中的“小问号”们,在回答他们问题时先卖一下关子,让他自己去想,这样会比大人搜刮肚肠满足其好奇来得更有效。在一学期的活动中,教师要始终围绕“爱听”、“会读”、“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孩子学习的方法。
三、 储备必要的知识经验
从幼儿园到小学,正规的课业学习取代游戏成为孩子主要的活动方式。数学和语文将成为孩子主要学习的科目。所以在入学前,认识汉字是很必要的。因此可以每周安排一次生动有趣的识字教学,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儿歌中学习汉字。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逐步积累常用的汉字如:利用评比栏、请幼儿分发课本,让幼儿认识同伴的名字。再如利用活动区,让幼儿认识标题字;利用晨间和中午的时间指导幼儿书写自己的名字,和少量学过的汉字。这样的学习方式使汉字不但没成为幼儿的负担,而且激发孩子学字的兴趣,很好地与小学一年级语文衔接了起来。
小学的数学是从最简单的计数和运算开始的,许多在幼儿园学习过的10以内的组成和加减运算在小学还要学,如今小学的数学教学十分注重对孩子思维能力和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学初就把计算教学的要求认真定位。如:“在幼儿园数学的基础上略有提高,重点训练幼儿逻辑思维能力,面向小学,突出衔接。”对计算教学的内容进行系统地安排,增加一些相应的内容。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直观的图示运算向抽象地数学运算过度,重视让幼儿把单纯的运算,排序运用在游戏和生活中。利用午间让幼儿练习口头叙述的应用题。为了更好地与小学数学衔接,还可以选择一些课外补充练习,如:《学前准备100题》,作业单等,让父母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指导完成,通过多方面提高了幼儿的计算能力,照顾到个别差异。
四、 增强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我们加强了值日生的运用范围,使每位幼儿一周内都有事情做,在值日生栏目中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我们还尝试着培养一些组织能力强的幼儿担任组长、检查员。在临近期末时为了激发幼儿的上进心,每天选出一位幼儿进步最大担任小班长,告诉他们小学里的好孩子能当班干部,激发幼儿的荣誉感。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另外,进入大大班后,我们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逐渐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回家所要完成的课前准备和任务转达给家长听,这样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锻炼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以便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五、 养幼儿大胆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小学是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培养幼儿乐群、恋群,学会交往、善于交往,具有良好的个性,对幼儿愉快、成功地开展新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幼儿,我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品性,良好的品性是成功与同伴交往的基础,我发现那些乐于将自己的玩具、图书、食品与人分享,对人热情有礼的孩子常常成为许多孩子的玩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常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榜样、游戏等培养孩子真诚、善良、热情、守信的良好品质。另外,我还常常要求家长们多让自己的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孩子交往,多带孩子走出家门,广泛结交伙伴,使孩子们得到愉快的同时,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经过一学期的全面有效地培养,孩子们成长地很快。现在每当听到孩子被某一小学录取,被老师夸“你真棒”时,每当看到孩子脸上露出喜悦自信的神情时,作为老师都特别地高兴。我衷心祝福每一个将要踏入小学大门孩子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道路上健康成长,做一个为人真诚,活泼自信,不怕困难,好学上进的小学生。
1月14日,枣庄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召开“家园协同科学衔接”大班幼小衔接主题家长会。枣庄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主任、市母亲素质提升工程讲师团成员、市幼小衔接指导专家李杰做了“幼小衔接快乐成长”专题讲座,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深入解读,用具体生动的教育案例来解析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引发家长们展开对“幼小衔接”真正内涵的思考。
在活动中,李主任认真聆听家长们的困惑,并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的生活差异入手,从习惯养成、能力培养、知识储备等方面,提出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把幼儿园目前“幼小衔接”活动的开展情况向家长进行具体介绍,让家长们对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根据家长们反馈的“在家里不知道怎么做好幼小衔接”的问题,李主任以亲身经验具体指导家长如何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从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作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促进了园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幼小衔接的研究中,共同助力幼儿完成衔接阶段的生活准备与适应。
此次专题讲座,有效地架起了幼儿园和家庭沟通的桥梁,让家长们对“幼小衔接”工作有了一定的了解,缓解了家长对“幼小衔接”的焦虑情绪。
枣庄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将进一步深化家园合作,全面总结工作经验,破解幼小科学衔接的难点问题,让每个孩子都能过渡好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迈好第一步。
为了帮助家长们更好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地进入到小学并能快速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3月30日晚,高桥幼儿园特邀实验小学教师朱湘妹为该园大班家长做了“科学准备,让孩子顺利起飞”的专题讲座。
专题讲座中,朱老师从“小学教育现状”“小学与幼儿园的差异”“一年级初入学存在的问题”入手,详细讲述了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各项准备,如:安全教育、环境适应能力,学习习惯培养及小学的一日常规管理等。朱老师建议家长们更多从心理、品质、知识、行为习惯上为孩子提早做好入学前的准备,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同时,帮助家长更新、端正、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使家长们认识到幼小衔接的诸多问题,并学习如何科学地引导自己的孩子过度,为孩子从幼儿园跨度到小学阶段理清思路,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职责。
在讲座中,家长们仔细聆听,认真做笔记,更加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要做好孩子的入学准备工作,帮助孩子克服心理因素,多陪伴、多鼓励,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专题讲座拉近了幼儿园与家庭、家长和老师之间的距离,取得了家长们的支持与认可,与幼儿园携手共育做好孩子们的幼小衔接,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度过最后一年的幼儿园时光。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上学期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园本课程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本学期我们进行了"花"和"运动"两个主题,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做好幼儿的实证收集,及时展示幼儿活动情况,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4、本学期我们根据主题进展情况设计一些与主题有关的区域活动材料,活动区材料根据主题的进展及有计划有目的进行投放,适时地与以调整。本学期应家长的要求在活动区增设的一些棋类游戏也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5、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花花世界”、“我们一起来运动”、“新年到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6、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园地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花卉,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7、学期初,我们提出将“浸入式英语活动”运用到体能活动中的设想,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除英语老师独立带班的水平提高很快以外,班级幼儿的英语会话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8、本学期,我们着重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组织幼儿坚持开展体育锻炼,在本次的小小运动会上,班级幼儿在团体操表演以及各单项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9、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其中“中秋节大带小活动、国庆亲子看花展活动、家长开放日、秋游、迎新年小小运动会等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委员、家庭联络小组组长的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班级举行的各项亲子活动,其中亲子制作“花的大书”、小小运动会上“亲子跳绳表演”、“参观花卉市场”、“参观迎春花展”等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通过此次学习,让我对幼小衔接教育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基于活动目标为导向,谨遵幼儿为本、游戏为基本活动、体现科学的保教理念、能力为重的基本目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以下从三个方面分享学习心得:
一、教育教学方面
我们以往过于关注孩子的知识、技能的掌握,简单地认为认认真真上好每一节课,便能搞好教育教学。其实不然,因为幼儿园真正要给孩子的是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规则意识,良好的成长状态。让他们成为身体健康、性格阳光、受人欢迎的人;成为坚强勇敢、自我节制、自我管理的人;成为能保持持续的学习兴趣,养成好习惯的人。这些目标的实现单靠课堂教学是完成不了的,必须要做到“一日活动皆教学”,让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正如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实施“有效教学”,杜绝低效、无效、甚至反效的教学。我们要以学定教,关注幼儿的能力、需要、发展规律、学习特点等,即先备儿童再备教材,还要提出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遵循目标性、生活性、趣味性、科学性、与周围环境一致性、直接经验性、逻辑性的原则。内容要跟着目标走,过程要跟着内容走,提问、操作等要来自于内容,而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先备教材再备儿童,先备内容再备目标。
二、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生活中经常听到小学老师的抱怨——部分上小学的孩子不会自己主动上厕所,渴了不会自己去喝水,不注意自我的卫生,总体上就是大大缺乏“自理”的能力。而孩子呢,除了学习,在生活上也很难适应小学的生活。而家长也经常抱怨小学老师照顾不周,不提醒孩子上厕所,喝水;也经常因为孩子的丢三落四、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而搞得焦头烂额。说起幼儿园时期,很多家长会说“就是玩”,其实,幼儿园时期,家长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当孩子拥有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时,对他的学习一定具有很大帮助。
那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平时生活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运用记事本记录当日或者近几日的重要待办事件,做好任务规划;养成自己的物品自己收拾好;做事不拖沓。教师在平时上课中,可以利用各种奖励措施激励孩子,及时提醒孩子做好上课准备工作,并且在课后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根据孩子的表现在班里进行榜样教育;在日常学习中,时刻注意调动的积极性,孩子逐渐养成了认真听课、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
三、家园共育方面
要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仅靠幼儿园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借助家长、社会等的力量。向已有家园共育方面成功经验的园所学习,如定期开展家长讲座,通过家长开放日、家长教师、家长助教等形式吸纳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与家长共同记录孩子的成长等等。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一定要把家园共育工作做好,落实起来。我们习惯于让家长支持、配合我们的幼儿园工作,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家长对幼教工作不仅是支持与配合,更多的是相互支持与合作,建立以促进幼儿和谐发展为目标的共同愿望,建立以尊重为前提的相互认同与接纳,建立以平等为基础的相互合作。
这个学期是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孩子读完这个学期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了,幼小衔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我先将大班幼小衔接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日常活动中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习惯的培养,让孩子轻松养成好习惯
1、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进行小学,更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现在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地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2、同时让孩子严格遵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制度,努力做到不迟到。慢慢地班上也很少的孩子迟到了。基本上所有的幼儿都能够更严格地遵守作息时间制度。
二、通过一些教育教学活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日常教学中,本学期我们进行了离园倒计时主题,并在这个主题活动中开展了一系列的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如集体教学活动“慌慌张张的莎莎”帮助幼儿意识到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上学前做好准备。如区域活动“我上小学了”,让孩子进行角色游戏,学系红领巾,模拟小学课堂,学习整理书包,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们正在地像一位小学生一样去做各项活动了。如实践活动“特别的参观“,带领幼儿参观小学,去看看小学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并看看小学的生活学习环境,然后进行谈话,教师根据孩子的回答一一给予相应的解答,让孩子排除心中的疑虑。
从活动效果来看,孩子们都对小学充满了向往,都能以轻松、向往的心情进入小学的学习与生活。
三、重视家园共育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首先从幼儿教师的角度出发去说一些该做的事情,然后请两位小学教师结合她们的工作实际作了介绍。最后一起观看了幼教专家“钱志亮”关于幼小衔接的专题。让家长全面的了解关于幼小衔接,作为家长应该怎样配合幼儿园,做些什么事情。
很多家长通过家长会上的介绍,具体了解了孩子马上要读小学,自己要做的事情,其中钱志亮教授的一些具体建议做法也很受欢迎,孩子们用下来也非常满意。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教师能及时向家长反映孩子所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也能在家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所以孩子们的缺点也得到了及时的纠正。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四、不足及努力方向:
本学期,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有不少不足:
(1)班级幼儿的观察记录还应该进一步完善,应该尝试做好幼儿的个案追踪、分析。
(2)班级教师在材料整理方面有待提高。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小学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搞好它需要幼儿园和小学的改革,需要家长热心支持及其观念的改变。总之,搞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小学和家长三方共同努力。
爱是相互的,在我的工作中我感受到了这一点。我对孩子的爱,能够变成家长对我的信任,因为我和家长都把爱放在了孩子的身上。班里的孩子不来幼儿园时我会主动打电话询问一下,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细节。让家长能够感受到我对孩子的爱,我也能够准确的明白孩子没来幼儿园的原因,这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我的一句询问,让家长明白孩子在教师的心中很重要。
我这样做也是在悄悄地告诉家长:把孩子交给我请放心,因为我爱他。此刻只要孩子不来,家长就会主动电话告诉我。因为我爱孩子所以家长很愿意和我交流,孩子有点什么事都愿意和我们说说。好像我们有神奇的魔法能够让调皮淘气的孩子变得听话懂事。我的付出这就是回报:家长对我们的信任。此刻每一天早上我都会巡视每一桌的孩子,看看是不是有谁没来。
爱是相互的,在我和孩子的相处当中我更真切的这样认为。上个星期欣蕊没来,我给爸爸打了电话明白孩子病了,需要在家里休息几天。妈妈带着去医院输液,我们的宝宝输完液还要来幼儿园看看。妈妈告诉我们说孩子想幼儿园想教师啦。我听了心里暖暖的,我对孩子付出的爱,在身上我真切的看到了孩子对我的爱。这个星期还没有完全好,就要来幼儿园上学。妈妈拗可是孩子就送我们的来上学了,可是每一天放学后还是要去医院输液的。孩子不愿在家里享受妈妈的爱,要来幼儿园和小朋友、教师在一齐。这证明了孩子爱幼儿园、爱幼儿园里的教师,才愿意来幼儿园。好多天没来了,我把她抱在自我的怀里,问一问这些天做些什么、想点什么。孩子很高兴地和我交谈,她欢乐我也欢乐。
不明白怎样才能准确的表达我的心境,高兴、幸福、欢乐……我爱孩子们,我爱我的工作。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又是一年芳草绿。花儿开了,小草绿了,一年一度的“3.12”植树节又沐浴着春风来到了。植树节让我们对大自然又多了一份呵护,对绿树又多了一份关爱。绿化孕育了文明,关心爱护绿色生命,保护身边的绿化成果,广泛开展“植绿、护绿、爱绿、兴绿”,是我们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学生即将升入二年级之际,校领导和一年级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 幼小衔接 的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成绩
1、学生具有了 任务意识 。
学生学会了记作业,也能够完成家长分配给的一两项家务劳动,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能够完 成老师分配的任务,例如擦黑板、收发作业等。
2、学生建立了时间观念。
做事磨蹭、做作业时间长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的通病。教师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让大部分学生养成了先做完作业再玩的习惯。家长也形成了监督孩子抓紧时间完成任务的意识。
3、学生学会了认识新朋友,与同学和睦相处。
教师教会了孩子 主动出击 ,结识新伙伴,并且能够与同伴和睦共处。
4、学生学会了自己解决与伙伴间的冲突。
老师和家长携手,引导孩子学会与同伴交流的技巧。例(年度学校工作总结)如;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去别的小朋友家玩,给孩子创造更多和不同年龄的孩子接触的机会。当孩子们之间发生冲突时,老师、家长不充当调解员,鼓励他们自己解决。
5、家长和学生都明白了如何认真对待英语的学习。
小学一年级教育大纲中,英语学习反而大于数学20__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工作总结。英语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母语环境的语言,老师、家长给孩子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让孩子多接触英语环境,让孩子感觉英语是好学的。比如,每天让家长监督孩子听录音、练口语15分钟,教师每天通过家长签字检查练习情况。
6、学校引导家长认识孩子的进步和发展方向。
开学末召开一年级家长会,传达了两个精神。第一个精神,让家长明白本学期孩子取得的进步。学生口头作文的能力提高了,竞争意识加强了,学业水平提高了,视野开阔了。学生形成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第二个精神,假期应该继续努力,巩固教育成果,让孩子顺利过渡到二年级。比如有意注意的水平的高低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因而家长根据本学期孩子的特点,协助教师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家长要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当前的发展状况,使得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
二、不足及努力方向:
1、个别学生良好习惯未形成,教师要做好个案跟踪,因材施教。
2、个别家长的教子观念要进一步改变,要与家长加强沟通,说明教育是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任务。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肯定会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快的适应,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小学模拟课堂”教育内容。本学期就要结束,现将幼小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幼小衔接内容:
1、调整活动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节,延长至35分钟/节,最后一个月延长至40分钟/节。让幼儿在上课时间上有个过渡,避免步入小学以后感觉一节课太长,坐不住现象。通过一学期的练习,大一班80%的幼儿能安静的上课,20%的幼儿上课精力不集中,坐不住,爱做小动作。大二班85%的幼儿基本能集中上课,15%的幼儿做小动作,精力不集中。
2、由原来的每天2节教育课,增加至每天3节教育课。每日第三节教育课主要进行幼小衔接的课程。
3、每天下午利用离园时间,适当给幼儿布置一点小任务,让幼儿学习整理书包。让幼儿养成任务意识,并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4、通过五分钟倾听训练,锻炼幼儿的注意力及认真倾听的习惯。
5、通过握笔操培养幼儿正确的握笔姿势,为幼儿步入小学做好准备。
6、利用自主管理活动,晨检管理员、午睡监督员、卫生检查员等锻炼幼儿的自主管理能力,每个岗位每个幼儿轮流一遍,培养了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和规则意识。
7、每天安排一至两次眼保健操,让幼儿学会保护眼睛。
8、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在步入小学前应做哪些准备,并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有效衔接工作。
二、存在的不足:
1、幼儿的习惯较差,注意力不集中,一边做事情一边讲话,纪律意识差。
2、部分幼儿的握笔姿势有欠缺,往往刚开始的时候我的很好,慢慢的就变了样,握笔姿势没有养成习惯。
3、安全意识差,大部分幼儿不清楚什么样的事情是有危险的,不懂得保护自己。
4、少数幼儿的任务意识差,教师在每日下午布置任务后,往往完不成,就让家长代替到幼儿园告诉老师,缺乏任务意识。
5、40分钟的上课时间,必须在老师的多次组织下进行,幼儿自己很难控制自己,易分神,爱做小动作。
6、不懂得爱护、保护自己的书本,会自己弄丢或弄坏。
7、自理能力差,出现问题没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到老师那告状,请老师帮忙。
8、课间少数幼儿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或活动,而是到处打闹,没有安全意识。
9、合作能力差,会出现争执。
三、需要注意的方面:
1、教师在培养幼儿的自主管理时,不能放手交给幼儿,而是教师做主导,幼儿为辅,因此没能很好的锻炼幼儿。
2、幼儿的握笔姿势掌握差,教师只是在做握笔操的时候,随时指导幼儿的姿势,而在幼儿运用笔的时候,往往缺乏指导。部分幼儿在家家长经常让幼儿写字,而不注意握笔姿势,幼儿养成了不良的习惯,很难更改。
3、缺乏纪律的培养,老师往往在幼儿出现问题后,告诉幼儿应怎样做,而没有在之情就强调好纪律,予以适当的奖励或惩罚。没有养成很好的纪律意识。
为认真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并以区教育局关于“避免小学化倾向”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我园依据所制定的幼小衔接工作方案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使用工具的能力,减缓两学段的坡度,不搞知识的超前而重探索能力的培养,使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形成无间隙整体,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这是研究幼小衔接的实质所在。我园在幼小衔接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回首所做过的工作,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与“手拉手“小学开展了幼小衔接工作研讨会
在参加了南岗区幼小衔接工作会议后,我园按照会议精神在第一时间与清滨小学召开了幼小衔接工作研讨会,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幼小衔接工作方案。在与清滨小学的研讨中,我园针对大班家长提出的关于幼儿入小学前要学习哪些课程等问题向参与座谈的清滨小学校长一一提出,刘校长耐心的进行解答,并提出了以下建议:希望大班幼儿入学前要轻知识训练,重能力培养,让幼儿有良好的阅读能力、热爱科学、培养对艺术的热爱,多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
二、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开展多彩的活动,激发幼儿的入学兴趣。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理能力。学期初我们带幼儿去参观了小学,了解哥哥姐姐的在校生活,使他们对学校有直观的认识。慢慢尝试让幼儿按照学校的作息制度来生活。如午睡逐渐少睡,晚上少看电视,准时上床休息,每天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我们提倡家长为每名幼儿准备一只书包,培养幼儿学会保管好自己的文具盒、手工作品等物品,并学会自己整理书包。通过一学期的努力,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期的努力,幼儿能够在与同伴的合作中用较灵活的方式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4、在日常教学中,继续以“五大领域”为指导开展"主题活动",教师结合幼儿的已有经验和兴趣设计活动,活动中体现幼儿为主体的原则,在期末的半日开放活动中,帮助家长了解主题进展情况,充分体现主题活动的延续和深入。
5、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端午节”、“我们毕业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大班幼儿集体的智慧。
6、在培养幼儿的生活能力方面我们养成幼儿能独立地完成穿脱衣服、鞋袜,养成良好的进餐、午睡等生活习惯。如我们组织“今晚我自己睡觉”及“超市购物”活动,鼓励孩子晚上自己睡觉而不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培养他们养成独立意识。设立“小小超市”区域,在该区域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物品,并在收款台结账。这些活动不但是孩子们喜欢的,同时也是家长认可的,许多家长在反馈给我们的意见表中写到“这样的活动好,希望多举行几次”。
7、培养幼儿会做一些简单的班级管理工作(班长、值日生),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如每日选出两名小朋友做礼仪小标兵,在门口接待幼儿及家长,一句“阿姨好,小朋友好”。让孩子们锻炼的更加大胆、自信,也有许多家长反映说说“孩子们真有礼貌”。
8、每个孩子的能力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对一些进步不明显的幼儿,我们会进行个案教育与管理,在教育与管理之前,我们会取得家长的帮助,让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宝贝都能快速的适应大班的生活,为自己踏入小学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如我班的张令帅小朋友通过一学期的努力变成了一个开朗自信喜欢学习的小朋友。其他的小朋友也有很大进步,如金左为的进步,让他成为一名喜欢唱歌,主动学习的好孩子,在小学的入学考试中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9、本学期,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他们对植物的生长非常感兴趣,每天都会为植物浇水,并且观察植物的每天不同的变化。这既培养了幼儿观察能力,同时也使幼儿了解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10、本学期,我们着重幼儿健康体质的培养,组织幼儿坚持开展体育锻炼,在第四__届全市幼儿园运动会上,大班幼儿在团体操表演以及各项趣味比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11、本学期,幼儿园组织了各项大型活动,其中“安全逃生自救”“我的节日我做主六一系列活动”、“端午节制作荷包秀”、“风筝大赛”参加全市及学校幼儿园趣味运动会、“成长感恩梦想大班毕业式”、家园开放半日活动、家长课堂等各项活动都获得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三、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及时让家长们了解大班的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学期初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介绍我们的幼小衔接教育教学内容,使家长们能够主动配合幼儿园,并能积极的参与到此项工作中来。日常生活中利用家园共育栏目,向家长们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们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幼儿做事的效率性,为入小学的学习提供在时间上的保证;二可以培养幼儿责任性,使幼儿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够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我们在家园联系栏“共同心声”中,开设的“数学小游戏”及“幼小衔接”看过来给家长带来好的教学指导作用。
2、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的具体内容并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3、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班级举行的各项亲子活动,在参观清滨小学活动中,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幼小衔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我园会以此为契机,把幼小衔接工作做得更加夯实,不仅让幼儿的学前生活快乐健康,更能达到顺利的进入小学,适应小学生活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会更加努力。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首所做过的工作,共同总结经验,反思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一、开展了具有班级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
1、本学期,我班结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了“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上面。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教育教学活动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各学科领域、各活动区域以及幼儿家庭教育当中。经过一个学年的努力,每一位幼儿在原有基础上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2、在“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中,我们重点对幼儿进行了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我服务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经过一学年的努力,我们认为:班级大部分幼儿能够较认真的完成老师每次交给的任务,在与同伴的合作中能够用较灵活的方式较好的与同伴进行游戏,遇到困难时能够和同伴们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班级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3、班级环境的布置与主题密切配合,发挥班级幼儿的美术特长,每一次的环境布置都邀请幼儿共同商量、共同完成,在“春天的秘密”、“我们要上小学了”、的环境布置中充分体现出了班级幼儿集体的智慧。
4、本学期,班级幼儿参与了班级种植自然角的建立,我们结合主题在种植园地里面种了许多的植物,幼儿学习进行观察记录,以此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
5、学期初,我们提出将“快速阅读”运用到教学中,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们发现,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6、本学期,组织幼儿积极参与了园里组织的各项大型活动,都获得家长以及园领导、同事们的好评。
二、引进家长参与班级管理机制,鼓励家长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人
本学期,我们采取家长参与班级管理,工作中多发挥家长作用,及时让家长们了解班级教育教学情况、幼儿在园情况,具体做法为:
1、鼓励家长配合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通过每周一次的“亲子作业”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幼儿发展水平。
2、每一次的主题活动家长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通过各种渠道为主题的开展提供各种有价值资料,有了家长的参与,我们本学期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家园共育”。
3、做好幼儿专访、约访、电访工作,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情况,了解幼儿在家情况,努力达成教育的一致性。
4、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园里的各项活动,家长们都能够积极参加,家长与教师间建构起了平等、信任、友谊的桥梁。
三、卫生保健尽量做到家长满意
1、本学期,我们严格按照园里的要求做好了班级各项卫生保健工作,让幼儿生活在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中。
2、做好生病幼儿的护理工作,坚决杜绝传染病流行,本学期,班级无一例传染病,班级幼儿的出勤率一直较高。
3、保育教师和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避免了幼儿安全事故的发生。
4、保育教师与班级教师一起,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重点引导几
个挑食、食欲差的幼儿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本学期,我们幼儿的身高、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四、班级成员配合默契,自我成长初现
本学期,班级教师在工作中遵循“一切为了班级”“班级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针对班级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班会,教师间经常沟通、交流,做到了互相学习,及时反思,随时调整。
总之,在来年的工作中,我们会更加努力,向先进班级学习,争取使我们的工作更上一层楼。
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对幼儿和小学生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幼小不衔接造成了幼儿入学后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能很好解决,不仅会严重影响初入学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对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消极影响。
通过学习这次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这次讲座公益讲座,聆听各位园长的分享,结合我们幼儿园的现状,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现状和家长重视程度、配合程度,我园对原有的计划进行了一些调整。希望我们的衔接工作既有利于儿童入学前后的学习和发展,也为小学生在中高年级以及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顺利实施九年义务教育、解决学生中出现的厌学、辍学等问题,进步提高教育质量提供保障因此。
实施幼小街接工作的指导思想:
(一)长期性而非突击性
我们不应当把幼小衔接工作仅仅视为两个教育阶段的过渡问题,而应把它置身于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去考虑。应当看到,让幼儿顺利地进入小学只是幼儿园教育的近期目标而已,它是实现幼儿园教育长远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要以儿童的长远发展为目标,对儿童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在时间上,要把幼小衔接工作贯穿于幼儿园教育的各个阶段而不仅仅是大班后期;在内容上,要涉及幼儿发展的各个方面而不仅仅是如识准备;在人员上,要包括幼儿园全体人员、家长及有关成人而不仅仅是大班老师。对小学来讲,也不能仅仅把衔接工作看成是幼儿园的事情,而应当遵循紧质教育的精神,改革不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形式、方法等。总之,双方都应该立足于儿童的终身发吸势动小街接工作,为儿童适应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整体性而非单项性
幼小衔接工作应该是体、智、德、美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使幼儿在全面发展中顺利过渡、面决不能搞单项突破上或后面发展
(三)培养入学的适应性而非小学化
我们要引导幼儿适应小学的学习方法和一日流程,而不是一味地灌输小学知识。提前组织幼儿学习小学的教材和用小学的组织形式与方法对待幼儿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是造成幼儿厌学、养成不良学习习惯的重要原因。
主要内容与方法:
幼小衔接是根据幼儿过渡期身心的特点,从体、智、德、美诸方面,为幼儿入学、也为其长远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在幼儿园教育阶段,应该从以下方面培养幼儿。
(一)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因此,幼儿园阶段应注意培养幼儿愿意上学、对小学的生活怀着兴趣和向往,为做一个小学生感到自豪的积极态度,并让幼儿有机会获得对小学生活的积极情感体验。所以,大官厅幼儿园会通过多种教育活动,特别是加强与家长、小学的合作,来让幼儿逐步了解小学、喜欢小学、渴望上小学,最后愉快、自信地跨进小学
(二)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幼儿入学后,是否适应小学的新环境,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对其身心健康影响很大。培养幼儿的社会适应性,特别是主动性、独立性、人际交往能力等,不仅关系着幼儿入学后的生活质量,也关系着他们在小学的学习质量,是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
1.培养幼儿的主动性
培养主动性就是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积极态度,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参与欲望和兴趣,我园会为幼儿提供自己选择、自己计划、自己决定的机会和条件,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尝试,并使他们尽量获得成功的体验。
2.培养独立性
幼儿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能力对入学后的适应关系很大,很多幼儿因为不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具、生活用品,不能自己按情况穿脱衣服,不能记住喝水或害怕独自上厕所等等,而影响身体和学习,在小学生活感到困难。
独立性和生活能力必须通过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才能实现。我园会向家长传递正确的衔接方法,引导家长要求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帮助幼儿字会必要的技能,如自己整理书包,自己收拾玩具、自己穿脱衣服等等。同时,做老师和家长的小帮手,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表现在入学后对新的人际环境的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幼儿胆小,不能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者不能与同伴友好的相处,遇到问题也不敢去找老师反映或寻求帮助,就造成了没有新朋友,他们会感到孤独、沮丧,学习的兴趣大大降低,学校的吸引力也随之消失。
因此,我们幼儿园着重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能力与主动性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方法是全园创设宽松、自由的交往环境,改善师生关系,鼓励幼儿之间的交往,让幼儿真正感到与教师同伴在一起的欢快,从而愿意投入到交往活动中,增长自己的人际关系知识、技能和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
要引导幼儿学习一些规则。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可以通过开展规则游戏,让幼儿逐步懂得生活学习游戏等都是有规则的,并让他们有机会体验到,如果不遵守规则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有意识的发展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大班幼儿在生活制度、作业课纪律等方面有一些改变,比如缩短午睡的时间、适当延长作业课、要求举手发言等,让幼儿逐步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有助于缩短入学后适应小学规则的时间,还可以请家长进行配合,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发展任务意识的机会。
(三)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着眼幼儿终身学习的需要,发展他们基本的学习品质,大致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用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
游戏是幼儿园的主要活动,不管幼儿在哪个年龄阶段,我们培养幼儿都要从游戏的方法上来进行创作,更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更利于幼儿理解与接受,这是所有衔接活动的基础。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幼儿期间,家长和教师应当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件事严格一致一贯的要求,才能够养成良好习惯。
3.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品质。
非智力品质是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项个性品质,主要是认识兴趣、学习积极性、意志、自信心等。教师和家长应当重视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对外部世界的兴趣和探索积极性,培养幼儿做事坚持到底、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让幼儿从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形成自信、主动的学习态度,才能产生学习愉快这一积极的情感体验。
4.发展思维能力和基础能力。
中大班教师应当从根本上发展幼儿的智力,特别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让幼儿从机械训练中解放出来,发展思维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感谢这次“幼小衔接,我们在行动”的培训,不仅给我们很多启示,更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方法,把这些方法结合本园现状进行调整,帮助幼儿更好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8月30日下午,我校全体一年级教师参加了寿光市组织的幼小衔接培训。向我们阐述了关于如何做好幼小衔接的相关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真的是受益匪浅!如何使学前班的儿童入一年级而能较快地适应一年级数学的学习,我想做到以下几点:
一、关注态势语言,关注儿童的情感。
低年级的学生刚跨出幼儿园来到小学进行有规律的学习,上课注意持续时间短,注意力易分散,加上感情的发展也还处在易受外界感染的阶段,而且数学学科本身不似其他学科生动好玩,易使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的感觉,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兴趣和效率。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有效组织课堂教学,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态势语言作用,以饱满的热情来感染学生,以简明的手势、抑扬顿挫的讲解来吸引学生,调整学生学习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养成独立思考、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教学中,一定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如在进行十几减9的减法学习时,有学生对于:12-8=4、15-9=6等倒背如流,这些学生只是单纯记忆而已,不会思考过程,更不会用凑十法、加法的是减法的逆运算计算方法做出来。13-9=4……千万不要以为学生都会了,知道答案的学生都是上过幼儿园的学生,而那些没上过幼儿园的学生则一无所知。教师一定利用学生的小棒,通过学生动手摆的过程,让他们独立思考,再让他们说出算法的过程,再次进行独立思考是很有必要的。
三、内容设计有弹性,关注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
课堂教学要满足所有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在内容的选择上体现一定的弹性,满足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需求,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可以对同一问题情境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或开放性问题,以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提供一定的问题材料供学生选择阅读;课后习题的选择与编排应突出层次性;在设计课题学习时,所选择的课题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在全体学生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体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拓宽知识的选学内容,但增加的内容应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注重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与作用,增强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而不应该片面追求解题的难度、技巧和速度。
四、找准学生学习起点,关注数学学习中认知、情感发展的阶段性特点。
从儿童身心发展上看,从学前班进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保留了幼儿的某些特征,又拥有学龄期刚刚出现的某些特征。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都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玩具、故事等),使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平时上课时,我设计多种游戏活如起立报数复习基数、序数;小棒猜数复习数的组成;送小动物回家复习口算;套圈游戏学习小小统计等,将课间活动与数学活动整合起来,体现“做数学”的理念。让学生收集信息、组织信息、处理信息,并有意识地渗透统计思想、比多少的问题意识,拓展了学生“玩”的学习资源,使学生玩中学,玩中思,玩中悟、玩中乐的情感体验。
刚入学儿童是了解生活、学习知识的最初阶段,是整个小学教育的基础中基础,总之,搞好幼小衔接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学生的思维。将对孩子今后的发展、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为今后一阶段的学习孕育潜力,增强后劲,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孩子成长的时间,孩子的成长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不能着急,要静心等待,精心陪伴,在孩子迷茫的时候,给予一定的帮助与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