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家园共育计划范文(精选7篇)
《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互相支持,互相配合,并明确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科学保育,教育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园完成教育任务,提高教育质量,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实现家园共育,协同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家长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往的幼儿园家长工作形式很多,一般都通过家访、家长会、接送孩子的短暂交谈、家园联系、家长学校等,向家长通报幼儿园的工作计划、要求,宣传科学保育和教育幼儿的知识、经验,使家长对幼儿园的工作性质、日常生活及幼儿在园的表现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但却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幼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而教师面对的又是具有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让每一个家长了解幼儿园,参与幼儿园的工作和让幼儿园发现家长的需求,从而进行指导,促进每一个幼儿身心发展,已经成为幼儿园开展家长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因此,只有灵活运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方法开展家长工作,才能使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更好的发挥教育作用,促进幼儿成长。
一、从细处入手,取得家长信任,是开展家长工作的关键。
取得家长对幼儿园、对教师的信任,是做好家长工作重要的一环,只有信任,才能有理解;只有理解,才会有配合。因此,要做好家长工作,要从细处入手。
1、家访,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第一步。
新生入园的家访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使教师了解孩子的一些性格、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观点、教养态度及对幼儿园的需求等,以便孩子入园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另外,对孩子入园前进行家访,让孩子在入园前认识老师,与老师建立初步的情感,可以减缓幼儿入园的分离焦虑,使之能较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也使家长看到教师的细致工作态度,感觉到教师对孩子的关心,使之产生好感。
2、充分利用接送孩子时间,灵活与家长沟通,是建立家园密切关系的重要环节。
老师每天与家长接触的时间虽然短暂,但三言两语中也能互通信息,使家长了解孩子当天在园的情况,对待家长决不能仅用一句“挺好的”来应付。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老师的关注,特别是对于小班新入园的孩子,吃喝拉撒睡是新生家长尤为关注的问题,教师哪怕就一两句话,也会使家长感觉到教师在关注自己的孩子,也会觉得满意。如:“馄馄今天吃了两碗饭,还在幼儿园大便了。”“玲玲午睡时,听着老师讲的故事,很快就睡着了。”等等听了老师这样的话,家长会感觉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重视,也能从中感受到教师工作的'细心,使家长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3、细致观察,做好观察记录,建立幼儿成长档案,是家长了解、信任教师的有效途径。
幼儿的成长档案,是建立在教师细致观察基础上的。在幼儿成长档案中,教师随时记录孩子在园的表现、行为、趣事,以及教师通过某件事对孩子的进一步的了解,或是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帮助幼儿改进、克服自身的缺点使之进步及提出一些建议供家长参考等,使家长通过幼儿成长档案,了解孩子在园的表现及发展,取得家长的信任、支持和配合,从而在教育孩子上产生共鸣。请家长看了孩子的成长档案,从中家长看到了教师耐心细致的照顾孩子的情节,记录了孩子每一点小小的进步及情绪的变化,使家长感受到了教师的真诚与耐心,对教师从此产生了信任。
4、用实际行动关心爱护每一位幼儿,赢得家长的信任。
记得有一段时间,班级马晨云小朋友不爱吃饭,妈妈领他看了中医,说是脾胃不好,还开了排号药。妈妈想让她在家休息,按时吃药,调养一段时间,可孩子不愿意。在了解情况后,提议把药带到幼儿园来,由老师喂他吃药。我每天都按要求用温水按时、按顺序得给孩子喂排号药,并注意一日三餐不让她吃禁食的食物。每天离园时我都告诉家长:“今天的排号药我给孩子按时服了,您放心吧。”每次听完我的话,家长都会感激地对我说谢谢。耐心换来了家长的放心,细心换来了家长的信任,爱心换来了家长的理解。只有当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的老师喜爱和关心她的孩子时,就自然会产生信任感,只要家长信任老师,家园之间自然就架起了情感桥梁,就有了合作的基础。
二、“家园互动”,提高家园共育的有效性
家长、幼儿、教师是整个幼儿园教育中的三个支点,我们让家长、幼儿共同参与当前幼儿园,这是我们所追求家园共育的新举措。
1、让家长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注重家长与孩子的共同探究、共同成长。如在大班“环保”主题活动中,为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我们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查阅水污染、空气污染、沙尘暴等环保方面的资料,利用节假日带孩子实地参观并探究:水怎么变脏了?汽车的尾气有什么危害?等等,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帮助幼儿了解和感受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孩子尝试了各种学习方法,而且初步培养了孩子的环保意识。有的家长还深有感触说:“这些活动也提高了我们成人的环保意识。”
2、让家长直接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把家长请进幼儿园,让他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幼儿的学习、生活活动,发挥来自社会各行业家长的独特作用。我们幼儿园正是本着合作、平等的态度去激发家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家长从原来幼儿教育的旁观者、被指导者的角色变成了现在幼儿教育的合作者、支持者;幼儿也从原来的被动的接受形式的学习转化为探索体验式的学习;我们的老师从各自为政执行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到现在和家长、幼儿一起选择课程、平衡课程、优化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
三、提高家园共育的实效性
为了达到家园同步地配合教育,家园双方围绕着孩子的发展经常联系、相互沟通情况做到家园相结合”。
1、家长学校与专家咨询相结合
家长学校是家园共育促进课改发展的重要阵地。为了使家长学校讲座内容具有针对性、指导性,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注重对不同类型的家长进行分层指导,如“祖辈家长会”重点指导爷爷奶奶们在家庭教育中注意不要溺爱孩子,要求他们及时与老师、与孩子的父母进行信息沟通;对孩子的父母们,我们主要采用讲座式、活动式、交流式开展活动,这样效果比较显著。
3、书面联系与电话沟通相结合
我们幼儿园设有家园联系手册,有关孩子在幼儿园的发展情况可通过联系手册达到情况交流。有的家长不能亲自接送孩子、平时工作又很繁忙,就用电话联系方式与家长联系、沟通。如有的孩子在性格上有明显的自闭症或行为习惯方面问题较大,就与家长电话联系,约定时间专门进行交流与探讨,共商对策;当孩子取得进步时,教师及时通个电话,共同鼓励,巩固和强化有效的教育方法。
四、针对不同文化层次的家长,我的做法是:
1、抓住孩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交流,使家长信服。
交流中,若对幼儿的情况缺乏了解,说话就说不到点子上,有时甚至可能会闹出笑话,使家长产生轻视感。因此,在交流中,教师必须抓准孩子的个性特点。如:哪些孩子喜欢音乐,绘画,舞蹈;哪些孩子上课专心听讲,自理能力强……这样教师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交流,让家长一听便觉得教师特别关注了孩子,且说到了点子上,会使家长心悦诚服,取得家长的信任。
2、通过主题展板展示教学内容,使家长了解孩子的发展,认可教师的工作。
针对家长工作忙,不能经常来园观看孩子的活动,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我们每个月制作一个主题展板,向家长展示一个月的活动内容。包括:主题目标、要求、孩子的发展情况以及对孩子在活动中存在的不足的分析,通过照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示出来,使家长一目了然,了解教师的工作。
3、请家长进课堂当“老师”,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挖掘教育资源。
幼儿园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是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不同的家长具有幼儿园教师不具备的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请家长亲临班上给孩子们当“老师”,给孩子们讲解与演示,会使孩子们感到新鲜,增强学习兴趣,丰富知识与感受,同时也丰富了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如:科学活动——认识消化系统,我就请在医院当内科大夫的于万晓鹏妈妈来给孩子们当老师,做生动浅显的讲解,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孩子们对进一步探索人体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家长们的参与增长了幼儿的知识,开阔了幼儿的眼界,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真正形成了家园共育。
4、对于家长提出这样的问题,我首先帮助家长分析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
如:独生子女在家里非常娇惯,要什么家长就给孩子买什么,玩具比幼儿园还多,造成孩子玩玩具时不能专心玩一种玩具,而是玩两下这个,就去玩那个。长此下去,孩子缺乏耐心、专注的做某一件事情。我建议家长在一段时间内,只提供给孩子一两件玩具,让他们对这一两件玩具玩的精心,玩出花样,然后再换。或请家长带孩子多进行美术活动的涂色练习,从短时间一点点过渡到长时间,培养孩子做事的耐性,收到很好的效果,使家长对教师的教育方法产生信服。
家园共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家庭教育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共同的目标,我们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当然,这也需要我们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在探索家园共育新举措的过程中,不仅更新了家长的育儿观念,提高了他们科学育儿的知识与技能,促进了孩子的各种能力的发展。
一、现状分析:
三岁之前,孩子生活在家里,与家长如影随形。孩子学做人是从家长身上开始的,孩子除了接受家长的人格感染之外,还可以学习生活知识和经验,但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充满竞争压力的社会里,不少父母求助于金钱的积累或事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他们不是把孩子放在老人身边,就是请保姆带,少数放在身边带的也无暇去顾及,上了幼儿园更是把教学任务一股脑的丢给幼儿园,认为这些都是幼儿园的事,要知道,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职能,是义不容辞的,是永无假期的。我班许多家长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的家长甚至到现在还认为幼儿园只是关关孩子的,上不上幼儿园无所谓,三年了,至今有几位幼儿的爸爸从来没来过幼儿园,针对这些情况,为了使这一学期的工作更有效地开展,我们制定了一些目标措施及具体活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家长的观念能有所改变,孩子们能在家园双方的密切配合下,快乐成长,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及措施
1、建立与家长联系的多层桥梁,做好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工作。
措施:
(1)通过家园宣传栏、召开家长会,个别交流、电话联系、亲子活动、观摩半日活动、发放亲子单等多种形式,与家长共同学习幼儿教育、切磋育儿经验,了解教育新动向,使家长了解一些与时代相符的教育思想观念。
(2)通过教师的真诚、热情、对孩子的关心、爱心换取家长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支持。如:关注体弱幼儿,幼儿缺课电话询问等。
2、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发挥家长专长,做好家长的助教及亲职工作。
措施:
(1)通过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的专长,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呼吁家长来园报名参加助教和义工活动。
(2)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动态,与家长共同探讨班内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助教、亲子小制作、亲子游戏等形式,给予家长一定的实践指导,引发家长积极体验、主动参与,让家长人人参与主题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家长资源及家长的积极性。
三、具体活动安排
2—3月份
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资源信息库
发放亲子手册,家长委员参加会议、亲子制作
4—5月份
家长来园助教、家长撰写心得、个别幼儿家长会
家长观摩半日活动、亲子活动:黄山湖沙雕秀
6—7月份
家长来园助教、家长义工活动、亲子制作
家长撰写心得投稿、家长参加幼儿毕业典礼、评出优秀家长
在新的学期, 依据新颁布的《纲要》,我们三位老师经过了讨论制定了一系列的家长工作计划,具体如下:
一、充分利用家长园地
1、制作主题活动网,展示主题名称、主题教育目标、分题的名称、各分题目标。目的是使家长能够对多元只能创意课程的主题活动的性质有个初步的了解。
2、设立名为“家园面对面”的展板,在展板中设立“心心桥”、“活动分题网”、“温馨小贴士”、“今日活动”四个栏目。 其中“心心桥”是幼儿园与家长联系的窗口, 设立这个栏目的目的是向家长开放的一个窗口,在这个窗口中我们向家长配合主题活动的一些要求,例如配合分题活动或主题活动家长需要做的事,带的材料等等。“活动分题网”是以生动活泼的配有图片的分题网络图向家长展示我们整个分题活动所要进行的活动的名称以及各个活动的目标。“温馨小贴士”是科学育儿的一个宣传的栏目。“今日
活动”是向家长出示一日活动计划和主题活动的教案, 目的是向家长宣传多元智能创意课程,使家长了解主题活动进行的过程和活动的方式也是向家长进行宣传的一种手段。
3、设立“与孩子一起飞”的展板,其中有“谁最棒”、“大家都来学”、“小小意见箱”。其中“谁最棒”是表扬家园配合工作做得好的家长,在这里会有一些表扬信,家长作业做得好的作业展等等。“大家都来学”是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多元智能的解释、课题的说明等等。“小小意见箱”是展示家长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我们对家长提出的建议或意见的一个栏目。
二、填写幼儿进餐情况记录表、幼儿饮水情况登记表、并及时向家长反映幼儿午睡情况。通过这些手段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生活情况。
三、幼儿档案的设立
我们对幼儿档案的设立有了初步的想法, 那就是依据时间的顺序积累材料。 材料的内容可以是幼儿的作品、幼儿活动的照片、老师对幼儿的评价、家长对幼儿的评价等等。那么开学之初“幼儿情况调查表”就是幼儿的第一份的档案材料。
幼儿档案的使用方面,我们也打算把它充分的应用到家园联系的工作中,可以向家长开放,使家长了解到自己孩子的变化。为我们家园工作的顺利地开展奠定基础, 也是对幼儿进行学期末和学年末总评估的依据。
四、家园联系册的填写
改变家园练习册以往地填写方式,做到随时填写,其中可以是随时观察到的幼儿的进步、幼儿在幼儿园的表现、提醒家长应注意的事项等等。
以上是我们大一班目前制定的家园工作计划,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将认真细致地完成计划内的内容。但是一切都是在摸索中,有许多的情况是我们所没有预料到的,所以我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对计划做出调整。但是任何工作的原则是:以孩子为中心,通过各种方式与家长取得共识,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良好的发展空间。
一、现状分析
家园共育,其本质特点就是一个“共”字,强调幼儿园与家庭的双向互动,幼儿园既要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指导家长遵循家庭教育的基本规律,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同时也要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的目标、要求,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与管理,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资源,实现家园相互配合,同步教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
我园是一所县级幼儿园,由于受农村传统方式和教育观的影响,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技能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状态,为了帮助农村家长改变学前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水平,营造“家园共育”的氛围,我园通过组织开展一系列以“家长学校”、“亲子活动”、“家长志愿活动”、“版面宣传”等为载体的“家园共育”活动,引导家长切实转变观念,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孩子的早期优质发展。
二、达成目标
我园根据家园合作共育工作的'总体计划,不断创新和改进工作举措,使家长对家园共育工作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共同营造较为完善的“家园共育”机制和氛围,为更好地实施幼儿的素质教育提供基础保障。
1.幼儿园家长参与家长学校活动率争取达到60%,幼儿家长学校参与率达到80%。
2.引导更多的家长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每2月开展1次会议检查或交流活动,家长对幼儿园各项工作满意率争取达70%。
3.争取一学期开展“家长助教”2次。
4.亲子活动率争取达到60%。
三、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家园合作共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以园长张秀兰为组长、郝晓梅为副组长、各科室与个班教师代表、家委会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分工落实活动组织和总结分析工作。
组长职责:全面负责制定“家园共育”工作的实施方案。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具体负责制定系列活动的组织及资料收集和整理等工作,组织协调具体事务工作。
2.制度保障
(1)会议制度: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工作会议,制定家园共育工作各项制度。同时研究制定年度和学期家园共育工作计划,根据工作的开展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保障家园共育工作目标的落实。
(2)学习制度:组织教师学习家园共育工作实施方案,了解本年度工作目标和实施措施,使各层面的组织根据本组工作特点与实际情况,研究有效落实家园共育工作的举措。
(3)交流制度:定期组织全园教师汇报交流本组家园共育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反馈和改进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3.激励机制
将合作共育工作落实到教职工学期考核工作中,根据各组各班家长共育工作的落实和目标达成情况开展考核奖励。
一、开展日常性的"家园共育"内容:
①每周"家园联系表"。
②充分利用班级家园联系栏。
③电话、信息追访。
④个别交谈。利用晨间、离园活动时与家长的交流。
⑤家长会及家长开放日活动。
二、结合班级幼儿及家长情况开展具有本班特色的"家园共育"系列活动。
(一)、召开有针对性的"小型家长交流研讨会"
根据本班幼儿的薄弱环节,例:"自助进餐、取餐"、"生活自理能力"及半数幼儿存在"挑食、偏食"等。开展"小型家长交流研讨会",由家委会成员及幼儿能力较好的家长介绍经验,(最好结为一对一的对子,)以点带面的'进行。并及时把幼儿的进步告知家长。
(二)定期举行育儿经验交流活动
充分利用"班级家委会"的作用,由教师与家委会共同商讨,有针对性的家长专题讲座。结合不同时期家长教育孩子中存在的问题与困惑,邀请有经验的家长撰写经验材料,向家长介绍家教经验和育儿方法。例:孩子在家中任性、发脾气的原因及对策。
(三)开发利用家长资源:
征询班级家长志愿者,了解家长志愿者的资源,进行汇总。利用有特长的家长走进教育教学第一线。以节日的亲教活动为基点,拓宽“快乐亲教”计划实施渠道,进一步尝试把家长资源、社区资源引入“快乐亲教”计划实施中,形成“引导家长快乐亲教,夯实共育平台。
陈鹤琴先生说过:“幼稚教育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充分说明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都是起着各自的重要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家园合作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在实施家园共育的过程中,教师既是家园关系建构的启动者,同时也是促使家园合作的引导者、组织者。家长是幼儿成长中的第一任教师,更是幼儿最持久的教师。家长的教育理念和言行直接影响着幼儿身心发展。因此,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家长在育儿中的作用,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作为教育的合作伙伴,不应仅仅停留在“配合”与“辅助”的层面上,而应真正参与到教育中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家长发挥自身优势,与教师一道共同成为幼儿教育的“主导”。
一、家园合作教育的深远影响
在当今世界范围之内的教育改革中,家园合作、家校合作已经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和力量,推动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实践表明:父母、家庭和社区已经成为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家园合作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关键的核心性影响作用,能够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并全面引导他们走向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生活。
1.家园合作促进双方教育优势的互补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有各自的优势,且都是对方所不能替代的。对于幼儿园而言,不能忽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的作用,由于亲子之间不可替代的血缘、情感关系,以及家庭影响的先导性、持久性等特点,教育内容复杂丰富,教育方法机智灵活。对于家长而言,幼儿入园不是教育责任的移交,而是教育资源的丰富,因为教师更懂得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掌握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她们对孩子的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因此只要幼儿园和家庭发挥各自的优势,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这些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形成教育合力,促进儿童发展。
2.家园合作促使施教者教育观的转变
家园合作对于家长和教师来说,是一个共同受教育的机会,促使教师和家长转变原有的教育观念,把教育看成是发展的、联系的、整体的过程。家长的教育知识和能力需要有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家园合作就为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提供了学习的机会。对于教师,必须摒弃主从观念、树立平等意识,通过自己专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角色,以自己的人格、道德力量以及言传身教,去影响和感染家长,视家长为合作的伙伴,努力构建健康、和谐的家园关系,保持一致的教育理念,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3.家园合作有利于教育资源充分利用
家园共育的一大优势就是拓展和丰富了教育资源,实现了家园互惠。一方面是幼儿园较为丰富和全面的教育资源将有利于改变单个家庭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另一方面是家长的职业、经历、爱好、特长等,是非常有用的教育资源。如家园共育中教师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把每个家长的特长作为家园合作教育的重要资源,浅显地向幼儿展示各行各业的工作特点,而这些家长还会根据自己工作的特点和环境,为幼儿提供到一些机构部门参观、开展活动的便利条件,这是仅仅依靠幼儿园自身所不能实现的。另外,在合作的过程中,双方可以交流、分享教育孩子的经验和困惑,丰富有关的教育知识和技能,使双方从对方那里学到一些教育以外的人生经验,改善和提高双方的教育素养,从而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4.家园合作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
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对幼儿进行教育,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全面地发展。儿童的发展具有整体性、顺序性、累积性、延迟性和可塑性,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由于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行为习惯各不相同,幼儿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性,那么就需要教师不断地强化,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设法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采取幼儿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家园共育则为教育者提供了更准确了解幼儿个体特点和存在问题的机会。幼儿教师和家长对在彼此环境中幼儿的受教育情况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通过沟通,达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有利于实现幼儿教育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
二、家园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
1.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的主要目的:一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内的各方面的表现,了解教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同时通过观察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孩子的表现,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二是充分发挥家长的教育资源作用,支持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师可以通过教育活动开放日、幼儿学习成果展览与汇报会、接送交谈与家访、家园联系册、便条或电话联系、参与教育活动、参与管理活动和为幼儿园教育提供资源保障等活动,与家长进行有效的互动,共同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
2.以家长为核心的亲职教育活动
幼儿园的亲子教育是指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是一种以家长为主要对象的、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的成人教育。在亲子教育中,家长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一方面,他们需要向亲子教育的指导者学习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另一方面,他们又要把学到的东西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根据这样一种性质,亲子教育应注意内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大致可有这样一些内容:宣传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长的教育责任感;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如儿童观、教育观、人才观与爱子观;宣传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原则;帮助家长学习如何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亲子教育通常在幼儿园开设的家长学校里进行,大致有以下形式:家长会、家长园地、家教现场指导活动、家长沙龙、家庭互助组和社区教育基地。
总之,不管是以幼儿园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还是以家长为核心的家园合作活动,其评价的标准就是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儿童的发展以及教师的自我成长,并且归根结底要落实到儿童的发展上。
在教育越来越强调生态化的今天,幼儿教育中的家园合作是一种必然的趋势,而在其中起着领导作用的幼儿园应将家园合作视为自己的重要工作之一,成立专门的领导机构,并使之制度化。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得到更全面的教育,而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家庭与社区的教育资源才能发挥其最大功能。
一、幼儿正确的书写习惯的培养
(一)、很多幼儿在书写时,注意力不集中、坐姿不端正、书面零乱,这已经是孩子们的普遍现象。面对这些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老师的重视。对大班的孩子来说,孩子写字的正确姿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握笔和坐姿。很多孩子在家常喜欢玩电脑、看电视,画画或者书写数字的时候眼睛离作业本特别的近,家长为此也十分的担忧。因此,我们家园合作,在家让家长监督幼儿的书写姿势,我们在幼儿园内及时的加以提醒和指导,并鼓励孩子向书写姿势正确的孩子学习,孩子们就会渐渐的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具体要求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我们大班级幼儿在书写方面养成好的习惯:
(1)书写时坐姿要端正。
(2)书写时眼睛和书保持适当的距离。
(3)正确的握笔姿势。
二、养成活动课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一)在活动课上很多孩子不能专心做一件事,注重力很难集中,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做事常有始无终,一会儿这儿,一会儿那儿,轻易分心。自控力差,情绪不稳定,易变化,不能较久控制自己的反应,无法克制说话或动作,想要什么就去拿,无法遵守规范或指示或是无法按照要求控制自己的行为。如我班张新雨小朋友,他经常离开座位去捡地上的小东西,对老师的提问也是糊糊涂涂。
(二)具体要求我们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要求大班幼儿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1)不东张西望,不做小动作。
(2)会认真听老师讲课,理解活动内容
(3)会认真注意听同伴发言,同伴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
三、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一)时间对大班孩子来说已经不陌生了,他们虽然还没开始学,认识钟表,但是他们已经认识数字了,不管是上课、就餐、还是睡觉,常常让幼儿先看一下时间,要让他们知道在规定的时间里做规定的事。像是就餐,每到分针指到数字八,吃完的孩子就会主动搬凳子到外面站队,而没吃完的孩子就会自觉地加快速度。因此,合理安排时间这也是不可少的学习习惯。
(二)具体要求让幼儿学会看表。
例如:孩子还不认识钟表,我指着时钟告诉他们,长针指着5我们开始吃饭,等指到8的时候我们要准备收小碗,时间久了自然就养成了习惯。
(2)培养孩子任务意识。
例如:有的孩子当值日生的时候不想擦桌子。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要有意识告诉孩子,擦桌子是爱劳动的'表现,不断表扬当值日生的孩子,并给予鼓励,让其充满信心。一段时间后,取消奖励,让幼儿逐步养成习惯,同时觉得当值日生也是自己的任务。
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家庭的教育
因为家庭教育同其它教育相比,亲合力、感染力更强。而且家庭教育对人的习惯的影响最早、最持久。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所做所为。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在家庭中,父母的表率作用很重要,父母的言谈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幼儿园幼儿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可惜幼儿的好习惯到了家里似乎就"忘"了。原因就在于幼儿园有较严格的规范,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幼儿的习惯是具有不稳定的特点,但主要还在于家里家长没有制定严格的规范。家长对子女溺爱、娇宠,使之规定往往难以执行,而某项规定一旦破例,便会前功尽弃,良好的习惯再也难以形成了。要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家长可以适当地运用表扬与批评、肯定与否定、奖励与处罚等强化手段。制定规范不能有例外。为了培养好习惯,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下去,直到好习惯在孩子身上根深蒂固。平时幼儿在家要培养他们学习认真的习惯,能独立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有些家长面对幼儿园布置的任务不当回事,一味的任由孩子玩。殊不知,一些习惯都是在幼儿园时期就形成了,到时要改也难,真是悔之晚已。在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父母还要注重对孩子进行指导。指导对年龄越小的孩子就越重要。只告诉孩子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不够的,还必须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何才能做的更好。所以,家庭教育也是幼儿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