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口腔医师工作计划(精选3篇)
为了适应未来口腔医疗体系,符合口腔保健服务的发展要求,培养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在20xx年招收了第一批口腔专业的本科学生,并在20xx年成立了口腔医学系,如何将口腔医学专业办出规模、办出水平,做好学科建设尤为重要,同时也体现了口腔医学专业发展的方向,为提高学院的办学层次和水平,为学院发展做出贡献,口腔医学系结合教研室的现状,特制定了口腔医学系学科建设发展规划。
一、口腔医学系整体现状
1、所属学科:口腔医学系现有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内科学(口腔粘膜病学、牙周病学、牙体牙髓学)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儿童牙病及预防学、口腔颌面医学影像诊断学8个学科。
2、师资队伍:口腔医学系现有教师8名,其中专任教师2名。教师结构:教授4人、副教授1人、讲师1名、助教2名,教师队伍中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4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名,本科学位教师3名。
3、基础设施:口腔医学系现设有5个教研室,口腔基础教研室、口腔内科教研室、口腔颌面外科教研室、口腔修复教研室、口腔正畸教研室,2个实验室即口腔修复实验室及口腔技能实验室。
二、学科建设发展目标
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建设1-2个院级重点学科,并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培养造就一批有实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组建合理的师资梯队,建立健全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过程运行和质量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充实高、精、尖仪器设备为口腔医学系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主要采取的措施
(一)、加强学科师资队伍建设
1、加强人才引进力度:口腔医学系将根据实际需要积极引进高层次口腔专业人才充实教学第一线,采取引进与外聘相结合的原则,外聘兄弟单位教授为本院兼职教授,完善口腔专业人才梯队建设。
2、加强院外短期培训:口腔医学系将选派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到省内高等院校进行脱产学习,以短期强化训练更新知识,拓宽视野、迅速提高学术水平及教学能力。
3、加强师资队伍学历层次:口腔医学系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提高学历层次和科研能力,20__年口腔医学系有1名青年教师考取了佳医的硕士研究生。
4、加强院内培养:院内培养是提高全体教师教学基本功的重要途径,培养的主要形式是通过以老带新、青年教师跟班听课、组织观摩教学、教研室内部互相听课、试讲等活动提高教学能力。
(二)、加强课程体系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手段
口腔医学专业是一门立体形象化非常强的科学,很多疾病专业知识凭空讲解无法理解,即便是采用多媒体课件或挂图也只能给学生一个平面印象,使学生理解知识大打折扣。我们口腔系将要在教学手段上下功夫,引进和开发新的教学课件和教学软件,针对操作视野小,动作精细的专业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视录像、挂图、模型、制作多媒体课件等方法,让学生更直观的学习相应的专业知识。
(2)、教学方法
在教学进程中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互动式教学,在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中依照“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教材建设和双语教学
(1)、加强教材建设:口腔医学专业将要加强教材建设,增取在近几年内结合学科专业特点主编或参编几部教材,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扩大学校的影响力,积极选用高质量的国家级推荐教材和获奖教材,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的发展,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以适应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加强双语教学:培养和鼓励中青年教师加大对外语学习的投入,选择有基础的课程率先开展双语教学,在三年内部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通过总结经验,逐步在其他课程中推广,努力向合格标准迈进。
3、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口腔医学系争取在几年内实现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主干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重点抓好2门有特色的专业课程,推动全系的课程建设。
(三)、加强实验室的建设
1、加强实验室硬件建设,建立和完善口腔专业实验室,针对口腔专业实践性和操作性比较强的专业特点,解决专业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争取在20xx年末建成设备先进、功能完善的一流实验室,以满足教学需要。
2、加强实验室软件建设,口腔医学系在系主任的带领下,建立了口腔专业实验实习指导性文件,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确立各门课程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制订了实验实习大纲、实验实习指导。
(四)、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控
目前口腔医学系建立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要求教师上课时必须携带教案,严格执行教学日历规定的内容授课,授课前教研室要组织集体备课,教研室主任每学期对任课教师有计划听课,并且要经常深入到教学一线,检查教学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听取意见和建议,通过试讲、观摩教学、学生评教等方式完善和促进教学质量。
(五)加强科研工作
积极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工作,发表有重要学术价值、影响因子高的学术论文,增取在三年内努力完成校级科研立项1—2项。撰写出国家级论文2—3篇。要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的学术交流,提高口腔医学系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形成学科优势、科研优势、人才优势,使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进入良性循环。
口腔医学专业是一个新成立的专业,我们系的全体教师在系主任的带领下,坚持努力探索、不断创新,积极推进学科建设,使口腔医学系不断发展壮大,日趋完善,走向成熟。
口腔科自20xx.10.1试业、12.8开业,并且经过20xx一年的运作,已由最初的起步阶段,逐渐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
一.工作回顾:
20xx年,我科在院领导的指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全力配合下,由五官科主任直接领导、统一协调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xx年口腔科门诊全年接诊患者约1500人次,其中以补牙、拔牙等基础治疗为工作重点,部分发展了门诊修复治疗,尝试开展了口腔正畸等新业务;同时注重病房工作,积极收治住院病人,开展手术治疗。我科凭借细致的诊疗、周到的服务、合理低廉的收费以及较好的治疗效果,赢得了周边居民及较多企事业团体的认可,如:**公司、**公司等较大的公司,**厂、家具等中等规模的工厂的;同时,还吸引了一定数量的较远的病人群体,如:*镇、*镇、**镇均有一定的忠实客户群体。基本上完成了20xx年初提出的“造影响、树形象、打基础”的目标。
二.现况分析:
1.目前口腔科的状况是:
一方面,科室收入:至20xx年下半年,口腔科门诊每月约完成1万多元的毛收入,平均每月1例住院手术病人。11月中旬主治医师离职后,每月门诊业务量降至0.4~0.5万元,手术无法开展。
另一方面,科室消耗:每月约2~2.5万元,包括设备折旧、消毒成本、人员工资、专科耗材、水电开支等。
所以,基本上口腔科从开业至今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2.分析原因:
(1)开展的最多的常规治疗项目,如:补牙、拔牙等,收费明显偏低,某些项目甚至低于个体牙科诊所。
(2)利润空间大的业务无法开展或开展的量不大
A.成本极少、利润最大的口腔正畸(畸牙矫正)业务,因缺乏专业的口腔正畸医生,一直没有正式开展。李医生摸索治疗的2例正畸患者均未取得满意的效果。
B.成本高、但利润也大的口腔修复业务,如:烤瓷牙、活动义齿,受专业技术及人员的限制开展得较少。
C.某些成本低、收费好的项目,如:洁牙,因本身操作需要的时间长,而口腔科一直未配专职口腔护士,没有足够的人手,不能做到及时消化所有就诊患者;有些患者因不满长时间的等候,放弃了在我院治疗,甚至由此引发投诉。
三.20xx年工作展望:
(一)20xx年口腔科发展的基础和优势条件:
1.目前口腔科的主要优势是硬件设备优势:
口腔科硬件设备投入50~60万元。装备了意大利进口的安福士A3型口腔综合治疗台3台,配置了法国赛特力ACX光牙片机、内置式超声洁牙机、Mini光固化机,法国SPORO公司口腔内窥镜、美国SybronEndo根管治疗仪,还配备了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AIRMAX喷砂洁牙机。目前的装备足以开展口腔科门诊所有常规治疗项目,并且能为某些新业务的开展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持。
2.另一优势是合格的消毒条件、过硬的感染防护设备及满意的诊疗环境:
越来越多的口腔科就诊者已经把口腔诊疗过程中的安全提到了相当重要的程度。防止患者之间、医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我院口腔科的消毒灭菌工作由中心供应室统一完成,最被关注的口腔科专用设备如:手机及车针、洁牙机手柄及工作尖均能做到独立包装灭菌,其他器械均按行业要求严格灭菌或消毒,在诊疗过程中亦有过硬的防护设备,这些都增加了患者就诊的信心。同时,优美的就医环境及细致的服务也是吸引患者的重要因素。
3.口腔科发展最核心的条件:具有强大的市场潜力
经过1年多的运作,口腔科的工作已经进入了正常的发展轨道。我们通过令患者及客户群体满意的基础治疗,赢取了较坚实的发展基础。20xx年可以在目前已有的客户基础上,一边继续通过基础治疗巩固和扩大服务群体,进一步扩大知名度、维护良好的信誉;一边大力发展修复、正畸、牙齿美容等投入少、效益好的治疗项目,来提高门诊业务量。
(二)20xx年口腔科工作计划及展望:
1.人员配置:
从以上分析综合来看,目前口腔科一边是有很好的设备优势和环境,另一边是有已经形成的消费群体,显而易见,目前制约口腔科发展的瓶颈是:缺乏应有数量的医护人员和能创造较大利润的专科人才。而20xx年口腔科能否得到很好的发展,关键取决于是否能按工作的基本需要及时的配置相应的医护人员,是否能适时的引进创造较大利润的专业技术人才。
(1)如果仍然维持现在的人员配备:1名医生,没有口腔科护士,以口腔内科和门诊口腔外科等基础治疗为主,即:以补牙、拔牙、洗牙为主,并且仍然保持现行的低廉的收费,那么:20xx年预计口腔科门诊毛收入只能完成5~7万,加上少量的烤瓷牙、活动牙,及门诊小手术,估计最多能完成6~8万左右。
(2)如果增加1名精于口腔修复科的医生,估计每月可以多创造0.6~0.8万元,全年可多创造8~10万元的业务收入,加上原来1名医生的5~7万元的业务收入,20xx年口腔科门诊估计可完成14~16万的收入。如果再配备1名口腔科专职护士,及时消化所有的洁牙患者,同时作为助手帮助医生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病人等候时间,那么:20xx年口腔科门诊毛收入最高可能增至18~20万
(3)如果在以上2名口腔科医生、1名口腔专职护士的基础上,再增加1名专业的口腔正畸科医生,全年平均每月接诊2~4例正畸患者,平均每例收费3500~5000元,估计每月可以多创造0.9~1.2万元,全年可多创造11~13万元的业务收入,加上原来2名口腔科医生估计可以创造的14~16万元业务收入,那么:20xx年口腔科门诊估计可达到25~30万的毛收入。
如果业务增长迅速,还可适当发展口腔科病房,继续收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病人,做周边门诊和小规模医院不能开展的业务。
2.新开展业务:
(1)口腔正畸业务:
该业务成本少,利润空间大,主要依赖正畸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初期,在正畸患者较少的情况下,本着节约人力成本的原则,可考虑与其他有从业资格的专业口腔机构或正畸医师合作,签订协议,共同开发市场,按一定比例分配利润。
发展期及运作成熟期,可考虑引进专业口腔正畸医师,同时培养科室人才梯队,大力拓展市场,使正畸专业成为口腔科重要的利润支撑专业。
(2)口腔美白业务:
征得医院同意后,用较小的成本购置口腔美白治疗设备,常规的由厂家及供应商提供业务培训及短期技术支持,同时培养科室自己的专科技术人员。
C.设备购置计划:
目前口腔科的设备仪器足够支持口腔科门诊常规业务的开展,甚至能为某些新业务的开展提供相当程度的基础保障。
如果业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力开展口腔正畸专业及口腔美白业务,则应购置口腔全景X线机、口腔美白机,满足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
一、提高医疗质量
1、继续贯彻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按照医院管理年活动方案抓好督导;三级医院试行认证;开展医院评价的试点工作;按照《市医院管理年和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考核细则》和《关于在医院管理年暨医疗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中建立院长考核评价制度的通知》开展相应工作;对全市各医院医疗质量的薄弱环节、社会反映的热点问题进行督导检查,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促使各医疗机构自觉的抓好医疗质量的环节控制,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2、抓好《关于开展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活动的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对开展较好、取得一定创新经验的`单位进行表彰,对取得的经验进行整理,形成规范,全市推广。
3、筹建市120急救指挥中心,使卫生资源共享,统一医疗急救规范,做好医疗急救队伍的技术培训,提高我市医疗急救能力和水平。
4、做好全市血液管理工作,加大对无偿献血的宣传,确保临床用血;加强对血液的检测,提高血液质量,降低输血的医源性感染,严防传染病、爱滋病等疾病经血传播的发生。
5、举办药学、医院感染、卫生部“十年百项”和卫生厅“五年百项”卫生科技推广项目等专业培训班,提高卫生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各个专业的医疗质量。
二、降低整体医疗费用
按照省、市制定的相关规定完善措施、开展工作,重在制止乱检查、乱收费、高收费等违法违纪的现象,而不是要降低法律授予的收费标准,从而规范收费行为,树立卫生行业形象,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配合纪检监察、规划财务做好违法、违规、违纪收费的监管和查处。
三、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就医环境
1、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在全市开展惠民医疗服务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方案,医疗服务的通知》和《关于开展创建“优质规范护理服务病房”活动的通知》,在改善服务态度、规范病房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简化就医流程、推行宾馆式服务的规范服务模式、改善就医环境上制定切合实际的措施,抓好落实。
2、深入开展不设床位医疗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不设床位医疗机构的就医环境。
四、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
1、继续做好“三夏”期间万名医务工作者支农活动,在活动中间注意做好宣传、组织和督导,使“三夏”期间支农活动开展的扎扎实实、确有成效,起到宣传卫生的作用。
2、按照卫生部、卫生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做的扎扎实实,健全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个人档案,按照100分制的要求,把医院的卫生支农与医院院长考核挂钩,把卫生技术人员支农与职称晋升和执业注册挂钩,使之形成长效机制,真正把城市的医疗服务和医疗水平带到广大农村,使城市卫生支援农村卫生工作落到实处。
3、探索城市居民就医新模式。开展公立医疗机构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或转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试点工作,实行双向转诊制度,下半年全市推广,为下一步实行城市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