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学总结(通用7篇)
在物理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促进主动性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激发学生探索创新、开发智力潜能的迫切要求,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自立自强精神的现实选择。但是现在就我们所在的学校中的学生来看,现在的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实在是太差了。自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自学能力对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知识是学不完的,只有把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好了,让学生从内心里想学、愿学、乐学。如果做到了这些,不论是对学生的学业、和人生发展都大有益处。所以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要有耐心的去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
1、激发自学动机。
学生学习物理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有学习物理的动机去激励他们、推动他们,兴趣就是动机,它能促使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工作,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所以,激发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是启发学生自学的动力之一。这样,在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下,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渴望知识,想学知识的好习惯,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穿
2、营造自学氛围。
学生是学习物理的主人,这是任何教师都不能取代的。因此,要将教师过多的“自我表演”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为学生自学和“自我表演”营造氛围。实际教学中,凡是学生能发现的知识,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力解决的问题,教师决不暗示。根据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智力发展水平采取教学措施,启动自学的原动力。
3、培养自学习惯。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尤其是物理知识更具抽象性,必须从日常的观察力、想象力入手,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自学物理的习惯。对物理实验或物理现象,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全面地、细致地、深人地进行观察,养成观察的习惯,并以一定的思维活动支持观察过程,激发其自学,并且鼓励其主动掌握物理现象或物理事实的本质。
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思维活动去支持观察的全过程,让学生主动运用分析、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排除观察所得到的一些表面的、次要的、偶然的因素,准确地把握问题实质,进一步激发自学热情。
另一方面,要强化对物理想象力的培养,结合教学实际,让学生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运用抽象的物理景象进行想象,先让学生对抽象概念或景象的简单关系进行想象,然后逐步增加想象的难度。通过观察力和想象力的培养,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逐步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看了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主讲的如何培养孩子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讲座,感受颇深。
首先先谈了隔代教育问题。现在很多孩子都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这个是中国现在社会特别现实的问题,不只是独生子女,而且是隔代抚养。以前都是“拉扯孩子”而现在呢,都是“供奉孩子”。因为现在不敢拉扯了,都在家里当小王爷,小公主。从小学走路的时候,走到半路被椅子、石头绊倒了,首先心痛的是奶奶、姥姥,赶紧抱过孩子打椅子一下或踢走石头,这样会误导孩子“我痛了不是我的过错,是有东西特我挨打”。现在老人呢,往往利用他们的溺爱,反而让孩子长成不自立的人。
第二就是从小教育孩子独立承诺,这既是中国的古训,也是国际的要求。让孩子知道自己要为自己的承诺负责,让孩子知道世界不给我什么,是本分;世界给我什么,是情分。不给我,我可以自己创造;给我,我就感恩。咱们不能把孩子教育成世界不给我就是亏欠,世界给我就是感恩。
第三个是兴趣班与家庭教育之间关系。兴趣班是提供不确定性,只是看看孩子在那些兴趣之间有没有才能,拿一种兴趣开发自己的。在给他报各种兴趣班的时候要根据他的兴趣报,并不是自己要求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有信念的行动,才是最好的培养。
第四个是孩子如何把父母给的压力减掉。在孩子成长期间,我们给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每次考试之前我们家长总会告诉孩子:“这次数学考分以上;语文以上;英语分以上。这样会使孩子压力更大。还不如自己退一步,先给孩子一个底,尽力让他拔尖。保底是雪中送炭,拔尖是锦上添花。
第五个是培养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运用自己亲身的经历,告诉我们好的老师和好的家长不但要教育好孩子不能躲避挫折,更应教会孩子在挫折中修复生命。
第六个是家长如何提高孩子的安全性。现在家长教给孩子谁谁谁都是坏人,谁给的东西不能吃,防范防了很严;而没有交给他防范的措施。最近我们小班一个女孩子在放学的时候等她妈妈来接她,我们班主班老师给她一片小面包给她吃,她非不吃,之后我问她:“你为什么不吃啊?”她直接回了一句:“妈妈给我说,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连老师给的都不能要?”小女孩点了点头。我们应该交给孩子一些社会常识、生活常识、人文常识并不是这些。
总之,看了于丹教授的讲座给人启迪很大,希望我们的家长、老师、社会都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让孩子走进社会、学会沟通、善于协调、融入群体、勇于承担,做一个生活的强者,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一,问题的提出及界定。
我们常说某某同学会学习,成绩好;某某同学学习得法,学习效率高;某某同学学习很刻苦,可是成绩上不来,等等。这些说法归根到底,指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
所有的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会学习,有方法,各种能力强,是学习的主人;所有的教师也都企盼着通过自己的教学,使学生学习有法,会学习,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这些希望和企盼说到底,还是一个学习能力问题。那么,什么是学习能力呢?
学习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学习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学习过程中各种具体能力的综合概述,如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等等。学习能力的大小、强弱直接影响着学习的效率,也决定着学习目标的完成,同时影响着一个人的各种潜能的发挥。学习能力随着人的身心发展,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它与学习是两个不同概念,它们即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是认知过程,也是信息获得、存储、整合、加工和输出过程,它是客观作用主观并能产生一定的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习能力属个性心理特征,而学习属于心理过程,这是它们的区别。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存在于学习过程之中。
二,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和提高的,因而在培养学习能力时,必须从学生的学习特点出发,与时俱进,因势利导的进行培养。
(一),学生的学习特点。
1,间接性、局限性,
学生学习的内容主体是人类认识世界成果的在现,学生课本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因 而学生学习以间接知识为主,同时其内容又受政治、经济和教材编写等多种因素限制,学生的学习又具有局限性。
2,规范性,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里进行的,学校根据国家教学安排,根据学生身心发展情况,通过班级制教学形式,有计划、有组织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因而学生的学习具有规范性。
3,被动性。
学生的学习从内容到形式,均体现了外因对内因的限制,有些又具有强制性,因而学生的学习具有被动性。
(二)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
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特点,明确了教师的职责,掌握了培养方向,那么,应该怎样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呢?
1,善于了解 解决动机问题
心理学研究成果告诉我们,人的需求高低直接影响着其行为效果,感兴趣的事,乐意做的事,其主观行为是主动的;虽然个体行为伊始具有被动性,但行为目标明确,个体经过努力可以达标,其行为可以表现为意志行为。因此,培育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从解决心理动机入手,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学,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争强必胜信心。
2,教导有方 解决方法问题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进行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重在导上,学生的学重在法上,教导有方,才能使学生的学更有效率,学生才能潜移默化的把科学思想内化为自己的学法,其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3,指导监督 培养学习习惯
学习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对学习的各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学生正在心处于身心发展和习惯形成时期,教师要依据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水平,指导和监督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的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学习习惯的培养。
(1),养成制定计划的习惯
指导学生制定日学习计划、月学习计划、学期学习计划,让学生明确每天什么时间干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心中有了数,学起来主人的意识也就强了。
(2),养成良好的听课的习惯
教学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学生的学习主体也是在课堂上进行的,因而,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形成很重要,一般讲听、记、思、解,注意力集中,会听课是指跟上教师脚步,听思路、难点重点的解决;记方法、知识点和特征题的解决,要有课堂笔记;积极思考课上问题,用什么知识解决,解决思路,换个途径能否解决,形成思维程序;善于动手解题,注重解题规范性。
(3),学会记忆养成及时主动消化和收集习惯
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没有主动消化和收集就没有巩固和提高。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记忆有效有个三时间段,即每天早晨起来后一个小时、上午八点到十点、晚上入睡前一个小时,称为黄金记忆时间,善于归纳、经常回顾、手脑并用是很有效的记忆。学生通过做作业、作练习、提问讨论、实验操作、收集典型题和自己易犯错误题等途径,来内化和巩固知识,同时在此过程中也会温故知新,思维力得提高,学习能力得培养。
4,为人师表 激励培养
教师是和学生学习在一起的,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告诉我们,易模仿、崇拜、心血来潮和意志脆弱等,这些即学生的弱点,又是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很好的切入点。教师的举止言行和人格气质直接影响着学生,有道是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起到示范和榜样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管理职能,恰当好处地激励学生,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战胜挫折的能力。这样做,无论对学生的心理还是行为,特别是对学习行为都是大有益处的,模仿与崇拜内化为自己学习的行为动力,激励与磨练使学习行为变成意志行为,学习能力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特点是千差万别的,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只要用心研究,认真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提高,教师的劳动价值才能有效的得到体现。
1、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同学们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在《植物的矿质营养》这节课中我采用了这种方法。
2、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3、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时候,要对学生的每一个反应或发言要加以正确的评价和引导,这很关键。
总之,在课堂上,应该善于利用教材,灵活使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自主权交给学生,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小亨是不但学习基础特别差,而且学习习惯也不好,老师布置的作业如果不监督他一般不完成,书写也很糟糕,一叫他写作业就眼泪汪汪,一副很无辜、委屈的样子,家长也拿他没办法。老师、学生都叫我不管他,他一直都那样,别费力气。怎么办呢?是放手不管还是不让他掉队?如果选择前者,轻而举易;如果选择后者,困难重重。出于一名教师的职业责任感,我毅然选择了后者。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是我的教育宗旨。为了树立小亨的学习信心。我特别“厚爱”他,他回答问题不着边际,用的词语也“牛头不对马嘴”,但是每次我还是一边示意学生们不要笑一边装出耐心倾听的样子,讲完之后我和“聪明”的学生们会给他以热烈的掌声。渐渐地,学生们明白我的良心用苦,也和我一样呵护着她,生怕他因为我们的忽视有所伤害。他仿佛也没有觉察什么,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并在不断的进步。记得教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回顾.拓展五的日积月累的时候,那个内容有16个关于工作方法和工作精神的词语。头一天我布置孩子们预习,说好要检查的。说话算数也是我的一个特点,当我抽几个平时学习不错的孩子们背诵时效果不理想,我微笑着问:“小亨,你会吗?”小亨腼腆地回答:“会”“那就向大家展示一下吧。”始料未及的事,一向不愿意背诵的小亨竟然一气呵成背完16个词语。顿时,教室里掌声雷动。同学们的鼓掌声是发自内心的。此时,再看小亨,他脸上洋溢着自信的微笑。原来他开始自觉学习了,为能在课堂好好表现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从此,他在课堂上表现得更活跃,有些问题优秀生都没法回答,他也能有独特的见解。他更开朗了,每次见到我,大老远就满脸笑容大声喊:“梁老师好!”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为了让小亨逐步养成自我学习的好习惯,我还专门设计适合他的问题,在课堂上问他,当他回答后,我及时表扬他,鼓励他,使他在同学中产生一种成就感。日积月累,他逐步树立起自信,学习积极提高了。科任老师也反映他学习态度转变大,学习成绩也明显进步。同学们还反映他乐于助人、分担集体的事情,一改他贪玩、爱打打闹闹的坏习惯。
为了尽快使他补上落下的功课,我还特意安排了责任心强、学习成绩优秀的子敬和他同桌,在学习上帮助他。同龄人便于沟通和交流,同学的帮助带动,逐步使他改变了学习上的一些坏习惯。学习组长反映他那组的作业每天最早缴教的就是小亨。为了表扬他的点滴进步,在20xx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郑重的送他一本伍美珍的《老天会爱笨小孩》给他。同学们反映他拿到书后如获珍宝,如饥似渴地读。同学们问他借来看一下,他都爱不释手。他在拿书那天日记写道:“这是我第一次在全校师生面前领到老师给我的礼物,我超开心,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老师,放心吧,我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随后,子敬还和他一起制定一份学习计划:
1.每天预习、复习。
2.课堂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3.多读优秀文章、书籍。
4.争取每次考试都有进步。
在他每次完成他一个目标时,我都给予他表扬与鼓励。虽然一路走来,他的进步是缓慢的,但又是很大的,关键是他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上写日记,爱上了阅读。记得五年级我刚接手时他的语文成绩才35分,到了六年级第二学期,他每个单元检测都上60分,在中段考他还考了78分呢!虽然这个成绩在班里还无法和其他同学相比,用他的话来说“我创下自己历史新高分”。小亨的自信心树立起来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我坚信,他一定会越来越好。
根据课题总体研究方案,这学期我们确定研究重点是“如何创设真实有效的语文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我们在实验中探索,在实践中提高,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相促进,自主钻研与合作探究相渗透的教育模式。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线
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新的课程改革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热情。
新课标中强调“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自主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在师生和生生之间平等、融洽、和谐的对话交流过程中进行生动活泼的学习。课堂教学始终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只有教师从传统的一言堂的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帮助者、引导着、奔着这样的目标,我们才能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从备课开始就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二、尊重学生个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我们语文教师转变了角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行为,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点拨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好帮手”,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服务者。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间,充分质疑解疑的时间,充分讨论发言的时间,充分读书的时间。正视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回归学生的现实生活,构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从学习的“配角”转变为学习的“主角”。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适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引导探究学习,张扬个性意识。
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素质教育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探究性学习的主要目的不是简单接受已有的知识,而是让学生主动进入探索知识的过程。在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围绕某一主题主动地搜索信息,处理信息,并应用已有知识创新信息。探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索活动中,学生往往都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效率也随之提高。这种学习方式在未来的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倡导。
总之,自课题研究以来,呈现出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逐渐形成良好的气候,语文课堂内外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学生乐于探究、积极创新的意识不断在养成,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很大的提高。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感受到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提高,综合素质在不断增强,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一、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是进行新课改和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二、我班的具体做法
我班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中心,以任课教师为主,抓住本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中的不足及客观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持之以恒,直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任课老师适时在班级中开展有关能督促学习习惯养成的活动。如:比一比谁的坐姿好,评一评谁的作业整洁等,以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2、通过晨会、班会、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载体,营造浓厚的活动氛围。我充分利用周一班会课,对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本周具体要求和检查重点。
3、总结评比,鼓励先进。活动结束后,各小组总结每次活动的情况,评比出小组先进个人或进步个人,并通过班会、宣传栏对先进或进步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三、取得的可喜成效
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同学们的学习习惯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改观,体现如下:
(一)、课前准备的习惯:
1、大多数同学已经学会应用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并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2、同学们对学习用品已懂得珍惜、保护,并做到小心使用,不乱扔、不故意损坏。
3、每一位同学已学会根据课程表进行准备好下一堂课的学习用品。书放在桌子的两侧角上,草稿本、作业本等放在书下,笔盒与书成直角,桌面无其余杂物。
4、预备铃声响后,同学们立刻就座位上坐好,调整好心绪,集中注意力,进入上课状态。
(二)、专心课堂的习惯:
1、上课时,大多数同学都做到专心听讲,做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自觉遵守上课的纪律。插嘴、做小动作的同学少了,同学们都做到了发言先举手,不随便离开座位,情绪饱满,精力集中。
2、读写时,大多数同学做到“三个一”:即“眼距书一尺,胸距桌一拳,手距笔尖一寸”,读写姿势端正,脊柱正直,不耸肩,不歪头,不伏在桌子上,两足着地。
3、大部分同学已经做到在听取别人讲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对别人的发言作内心评价,并时时配合以点头、微笑等表情,让讲话人自始至终都感觉到对方在专心听他讲话。
4、大多数同学做到上课严肃认真、多思善问,有什么不懂的都能大胆地提出来。
5、越来越多的同学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并有理有据地阐明自己的观点。
6、同学们学会了团结协作,都能主动与同伴分享自己的看法和做法,并积极与小组队员合作研讨。
7、同学们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
8、大多数同学学会了上课做笔记的方法,笔记规范、清晰,善抓要点。课上能适当在书旁记下重点,课后及时补充。
(三)、认真作业的习惯:
1、几乎所有同学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自己选做的作业,做到认真思考,认真书写,一丝不苟,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能认真寻找解决的方法。作业错了,能及时改正过来。
2、大多数同学能保持作业整洁:写作业前检查手、桌子是否干净,作业时做到不借东西,安静作业不抬头。书写姿势也很规范:能将笔按要求握好,身子坐直,胸离桌面一拳,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并逐渐做到了姿势不对不写字,摆好姿势再写字。很多同学写的字笔画清楚,不涂改,一笔成型。同学们都能保持作业本不卷角,发现作业本上有错误,及时看清正确答案,并认真订正不延迟。
3、同学们学会了欣赏别人的好作业,并以之为榜样进行学习。
4、大部分同学对不懂的问题能及时大胆请教老师或同学,不耻下问,直到弄懂为止。
(四)、勤于阅读的习惯:
1、很多同学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能做到随时查阅字典等工具书,直到看懂为止。
2、在平时阅读时,大多数同学已经养成了随时圈点,批注的习惯,写下自己的想法感受或疑问处。
3、很多同学把课外书带在身边,在闲暇时认真阅读,边读边思考,吸收知识,已经养成每天阅读不少于15~30分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