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二课学习总结500字(精选7篇)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8年前,“太空教师”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今她又一次踏上了太空之旅,将成为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以及中国首位出舱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身处太空,面对地球,面向地球人授课,是中国太空老师的第一人,彰显了一个航天大国的风度和气派。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了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由三名航天员在空间站中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环境,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不停的跳动;微重力环境在地球上难以取得,在地面上不能完成的搬到了太空之中,使实验现象更加直接和直观。液体表面张力试验,使水在太空中变成一张水膜;继续注水后,形成水球;将气泡注入水球后,形成一正一反两个像;加深对质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还有宇航员在无重力状态下活动等现象,并实时与地面课堂进行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
王亚平说:“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也是学生,我很期待着能够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去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宇宙是浩瀚的、宇宙是神奇的、宇宙是复杂多变的,宇宙中有许多奥秘值得探究。
昔日“上九天揽月”之宏图,不再是梦,中国航天人要把满天的神话变成现实。的确,浩瀚太空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航天身影,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据悉,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们将在太空中驻留6个月,中国航天员们将第一次在太空中度过春节。期待除夕守岁时,我们能够第一时间听到航天员们来自太空的祝福。
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更新、更大的“航天梦”,我们终将在星空中写下精彩的一笔,并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为精彩的中国印记。
今天我在学校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直播,实在是意犹未尽,巨大神秘的星球,航拍的星云、星球是那么多彩而有趣,让人看不够,浩瀚的太空给了我无限的遐想。
异想天开不再是梦想!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场景展示,太空细胞学研究实验展示,太空转身,浮力消失实验,水膜张力实验,水球光学实验,泡腾片实验,一个接着一个精彩的实验,看的我激动不已,一边看一边说,不过因为的的知识不够,更多的是表达我的惊叹和好奇!
整件衣服都暗藏者特殊功能的“企鹅服”,让宇航员们在空间站很好的预防肌肉萎缩和心血管疾病,脸部变形、胸部受压,呼吸困难,一个个问题被解决,轻松上阵。在失重下看不同细胞生长、形态、变化的规律,跳动的心肌细胞一闪一闪亮晶晶的,很是神奇,原来是心肌细胞自身生命电的节律收缩运动!……最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水膜张力实验,太空站浮力几乎消失,浮力随着重力出现。在微重力下,表面张力显神威,水膜注水变成水球,注入一个气泡,水球中形成一正一反的两个像,把气泡抽走后,放入折纸花,居然绽放开来,实在是惊艳!“绽放的太空花”,那是我见过最美的花!
自古以来,人们对浩瀚太空充满着遐想,从神话故事的嫦娥奔月,夸父逐日……曾经我也问:天有多高啊?天的外面还有什么啊?我们能像嫦娥一样奔月吗?“太空教师”王亚平老师曾经说过“因热爱而执着,因梦想而坚持!”中国实现了一个一个的不可能,太空一小步,中国进步一大步!这次三位航天员将在太空留驻半年,在太空过春节,地球上的我们将第一次收到来自太空的新春祝福,这是多么的让人振奋!
中国成为继美国、俄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在太空行走的国家,几代航天人,一个强国梦。中国空间站为我国的教育科学服务,对世界进行资源共享。今后我们还会见证神州十四号、神州十五号等的发射,让世界看到我们中国强大的实力!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将在科学中绽放。少年强,则中国强。航天员们吃苦,耐劳,科研,奉献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我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富强而奋斗。
在我小的时候,就梦想着能够坐着宇宙飞船,穿梭在令人神往的太空中,寻找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在那里建设我们新的家园。那里没有汽车排放的尾气,没有工厂排放的污水,没有严重的沙尘暴天气,到处是风和日丽的景象……
人类的智慧和努力实现了航天梦想。600多年前的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之后,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成为了登陆太空的第一人,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首次登上了月球,实现了我国古代“嫦娥奔月”的传说。中国的宇航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也成功登陆太空,实现了中国人的梦想。我也常想着自己哪一天也能成为“第一个……”
那一天,我做了一个神奇的梦,我穿着宇航服,神气十足,驾驶着飞船,探索在神秘的太空。我一脚踏上了火星,看见满地是坚硬的石头,如同一尊尊石像,招着手,欢迎着我的到来。我正欣赏着火星上的美景,忽然看见北边一片黄色,我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场沙尘暴!它很快向我移来,逐渐将我裹在了它的中间,我顿时觉得自己要飞起来似的。沙尘暴好像是个急性子,来得快,去得也快。我看着远去的沙尘暴,心中的大石头总算落了下来。忽然,一个奇妙的想法浮过脑海:利用火星上的资源,把它改造成城市般的模样,治理好沙尘,种上各种各样的树木,地球上的人们可以移居到火星上,这样,地球不会像现在这样拥挤了,两个星球上的人们互相往来,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我心里乐开了花,我成了第一个开发火星的人。
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等无数个科学家用智慧架起了宇宙的天梯,用生命铸造了航天的宫殿,我们要踏着先辈的脚印,去实现更伟大的航空梦想。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进行全程现场直播。
授课活动将采取天地互动方式进行,在中国科技馆设置地面主课堂,在广西南宁、四川汶川、香港、澳门设置地面分课堂。届时3名航天员将在轨介绍展示中国空间站工作生活场景,演示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物体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等现象,并与地面课堂进行实时交流,传播载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
八年前,在距地球三百公里外的天宫一号中,航天员王亚平为第一届“太空班”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太空授课活动。如今,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将迎来首次太空授课。首先,“课程表”全新升级!三名航天员将演示更多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现象。
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从那一天开始,璀璨无垠的星空之上,多了一抹中国红。
我时常轻倚床头,凝望星空,对空间站充满了无限的幻想与憧憬:他们如何维持氧气与水的循环?如何移动与就餐?又如何消遣与工作?
这一切,在今天找到了答案。20__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宇航员兼职老师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天宫空间站为我们讲述并演示了在失重状态下的种种基本活动——饮水、锻炼、工作等;另外,还有在失重状态下的各种有趣的现象,如液体的表面张力、液体的浮力、细胞研究等。
虽然课程仅仅四个小时,我却久久不能忘怀,感慨国家的伟大。遥想197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孩子,迈出了自己的航天史脆弱的第一步。正当世界对此嗤之以鼻时,中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1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独立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20__年,杨利伟携带全中国人民的翘首以盼,为星河增添了一抹亮丽的中国红,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20__年,“嫦娥奔月”再也不是幻想,“嫦娥一号”为月球拍下了一张绝美的“素颜照”;20__年,新一代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首次完成海上发射,弥补了中国在此方面的弱项,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海上发射技术的国家;20__年7月,“天问一号”将目光放在了火星,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同年11月,“长征五号”成功将“嫦娥五号”送入地月转移轨道,中国首次开采了“国外”的土壤……
汪国真说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50年,科学家的忍辱负重;50年,中华儿女的含辛茹苦,换来的不仅是国力的强盛,更是世界的认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50年前,中国经历了怎样的腥风血雨!没有人相信中国会干出一番大事业;50年后,中国又经历了怎样的沧海桑田!我们可以自豪地对我们的祖先说,我们没有食言,我们真的做到了,我们站在了世界的前方!
中国啊,期盼之处,皆是星辰大海;到达之处,皆是根深蒂结;回眸之处,皆是芳草萋萋。所以,少年啊少年,不要停下脚步啊,我们的学习仍未结束,我们的旅途刚刚开始。
今天下午老师宣布了一件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神舟13号将在外太空对我们地面上的所有小学展开一次太空教学,而且是直播哦!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一蹦三尺高,双手举过头顶,眉开眼笑的大声喊:“太好了!”
直播开始了,我便专心致志的观看了起来,听他们讲太空上的生活和以及特殊的现象和原理。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把水变成一个球,点上颜料,并且放入泡腾片以后的变化。
王亚平姐姐用水袋在空中挤了一个超大的圆球,这个圆球竟然没有破,并且又圆又光滑。用颜料在水球上滴了一滴颜料,颜料迅速在水球内蔓延开来,成了一颗蓝色的水球。虽然散布的不均匀,但是看起来非常好看,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这时王亚平姐姐提高了声音说:“接下来我要把黄色的泡腾片放入水球里,请大家仔细看发生了什么。”我们都知道,在水中放入泡腾片会沸腾起来,那我想,泡腾片放入水球里会不会破呢?接着神奇的一幕就发生了,王亚平姐姐把泡腾片放入水球中,水球竟然没有破,并且泡腾片发生了变化,迅速在水中挤出了许多小泡泡。泡腾片的周围散发着黄色的光,泡泡把半个球都撑满了。这令我们全班同学都非常惊讶,忍不住叫出了声:“哇塞!”
还有一件有趣的实验令我印象也特别深刻,那就是把乒乓球放入水中的变化。所有人都知道,把乒乓球放入水中,不管你怎么戳它,它都会在水面上漂浮起来,像只顽强的小强。而在外太空就不一样了,王亚平姐姐给我们展示了这个实验,把乒乓球放入水中,随后用一根筷子把它戳入水中,保持几秒再放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乒乓球竟然贴着杯子紧紧的沉在水底,没有浮上去,我心中非常疑惑:“What?这是什么操作?”视频的最后又为我们讲解了它的原理,一句话:重力消失了,浮力也就消失了。”
今天的`这堂课让我了解到了外太空的生活,以及外太空神奇的科学现象,又学到了很多道理。更令我赞叹的是我们中国科技的领先,不仅仅是因为中国空间站技术的高超,更是因为我们中国的5G在全世界排第一,其他国家都是4G,并且我们国家还能和外太空通话、视频,实在太牛了!
今天,我们在教室参与了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太空授课,“神舟十三号”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给我们上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物理课。
首先,王亚平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天和核心舱的主要结构,先后带我们参观了居住区、卫生区和太空厨房。随后,老师还介绍了太空跑步机、太空自行车、“企鹅服”等运动装置的用法,并解释了太空中锻炼的重要性:空间站几乎没有重力,微重力的环境会使人血液上涌、骨骼疏松、肌肉萎缩,需要坚持锻炼以保持身体健康。叶光富老师还为我们演示了在太空中如何行走、转身,从而让我们对宇航员在太空中的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
接着,就是最激动人心的太空实验环节了。三位老师演示了太空细胞学实验、浮力实验、泡腾片实验等,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水球成像实验。王亚平老师先制成一个水膜,再向水膜中缓缓注水。由于微重力环境下表面张力较强,水膜变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老师又向水中注入一个气泡,将脸靠近水球时,水球里竟然呈现了一正一反两个像。老师解释道,这是由于气泡将水球分割成两部分,使其分别成像。这样一节别开生面的“天宫课堂”结束之后,我终于明白了“太空授课是物理课堂上最生动的实践案例”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