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科带头人述职报告(精选3篇)
一、勤于学习,与时俱进
被评为学科带头人,我深知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要胜任这一工作,必须具备更高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以更高的工作水平来应对,为此我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不放过任何机会提升教育素养,丰富艺术视野。在参加中南六省第九届音乐教育协作交流会中了掌握了最新的教育动态;在全国中小学音乐舞蹈教师培训班中学习了先进的学校艺术工作管理经验;走进广东省黄少珊音乐工作室,感受到名师的风采;观摩全国“生本教育”现场交流会,体会到“以生为本”的教育智慧。并自费观摩各种合唱比赛、舞蹈比赛、文艺演出,有国际的,有全国的,也有地区的,不计其数,通过这种高层次观摩学习,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建立教学工作博客,以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精辟的观点得到了领导及同行们的关注,点击率已突破上千次。
二、潜心致教,志在耕耘
作为学科带头人,师德要模范、教学要突出、成绩要出色。俗语说“打铁还须自身硬”,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在教学中,勇于打破教育陈规,大胆探索创新,结合学生实际,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审美特征,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采取手、脑、眼、耳齐动,唱、念、跳、奏并行,既做到生动活泼学习,又达到科学传授知识的目的,形成了“趣、实、活、新、美”鲜明的个人教学风格。XX年5月为香洲区中小学音乐教师展示了一节优质示范课教学,受到教研员与同行们的广泛好评。在拱北中学的随堂听课活动中,受到校领导的一致好评。我不仅锐意教学改革,还重视在常态教学中反思和总结,积极参加课题实验,并取得一定成果。教学设计《彝家娃娃真幸福》获全国中小学歌唱教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一等奖;撰写的论文《浅谈中小学舞蹈创作的策略》广东省第四届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论文评比二等奖。参与区级立项重点课题《香洲区小学音乐教学检测的实践和研究》(核心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并撰写论文《浅谈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评价》。积极在香洲区罗艳玲中小学音乐工作室博客上发表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教学随笔等,为推动我区音乐教学的发展作出努力。
三、率先垂范,热心引领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绝不是仅限于个人的发展与成功,应突出地表现在能够带领学科教师团队追求共同的价值观,坚持共同发展,共同成功。XX年3月香洲区罗艳玲中小学音乐工作室的成立为我们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在顾问周立清老师和主持人罗艳玲老师的全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作为工作室的一位名师,我率先垂范、积极带动培养五位学员,采取跟踪式听课,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尽快地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其中肖丽静老师、徐莹老师参加香洲区青年音乐教师赛课获一等奖,陈斯敏老师多次在国际国内童声合唱比赛中获得金奖,罗雨寒老师和况峥峥老师的的学习随笔多次各类名师工作室转载,并得到局领导的高度评价。在参加工作室的各类活动中,我都以一种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一颗真诚的心,诚恳地说出授课教师成功之处,同时也直言不讳地说出她们的不足之处,这种求真务实的指导风格受到青年教师们的喜爱。
协助教研员多次参与开展各类教学教研活动,为新教师进行上岗培训;担任香洲区教学论文评选、香洲区青年教师赛课、香洲区音乐教师基本功大赛的评委;到湾仔小学、小等学校进行教学工作指导,也正是这些任务和领导的期望鞭策着我更加努力地去工作,去钻研,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也在这短短的任期里得到极快的发展和提高。
四、特色艺术,打造精品
在担任拱北中学艺术科组长工作中,带头并承担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的实验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载体,成功策划了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如:学校艺术节、英语戏剧展演、校园十大歌手大赛等,通过活动来创建校园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让学生在各类活动中展现自我。今年拱中成立珠海市中小学第一个学生戏剧社,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专家队伍的倾力支持、教师团队的全力合作,我校戏剧社将成为学校艺术工作中的真正品牌。在节目辅导辅导方面也取得不俗的成绩:校园剧《克隆妈妈》荣获第12届蒲公英全国青少年优秀艺术新人选拔赛语言组金奖;指导的童声合唱《鸟归林》《春天来到我们战场》荣获广东省首届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一等奖,本人也荣获“优秀辅导教师”称号;指导的管弦乐《白色圣诞》荣获珠海市少儿花会银奖、香洲区少儿花会一等奖;辅导的女教师健美操《动感·丽影》荣获香洲区教职工健美操比赛三等奖。利用休息时间及假期参加香洲区教师合唱团排练,演唱的作品《春天来了》《春风行走在大地上》荣获星海杯国际合唱锦标赛一等奖及珠海市合唱比赛一等奖等。
五、反思过去,展望未来
在学科带头人的工作中,我积极地参与了各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布置的任务活动中也发挥了自己的主动作用。但是,在工作中也总避免不了遗憾,因为时间有限,所兼顾的工作较多,我比较注重如何去做,而忽视了必要的反思与理论的提升,这样,就白白浪费了自己的实践积累,也难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成果。因此,今后我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意归纳整理自己的研究成果,逐步的形成自己的思路与风格,成为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人,成为教育创新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带头人,使自己无愧于“学科带头人”的光荣称号!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万物之始,先有节奏。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奥尔夫更是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对于低年级学生,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对节奏的创作意识和创造才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有一定的“约束”──节奏。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型节奏器音色丰富、简便易学又易于寻找代用品,是音乐课堂常用的教学工具,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唱、奏、演、听、创等音乐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但是许多低年级学生欠缺音乐节奏感,不能操作简单的打击乐,更不能准确地表达音乐的节奏,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我做了节奏教学要融入丰富生动的音乐内容、要符合音乐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创编、教师如何布臵任务与提出要求等方面的探索,尝试着摸索和运用新的节奏训练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寻求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节奏学习方式,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小学音乐教学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次我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低年级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节奏训练,是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在律动中感知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2、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3、在歌唱欣赏活动中贯穿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4、让节奏与生活紧密结合,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二)、针对低年级音乐教学构建低年级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源组件库。
1通过多媒体及音乐包看文献等收集整理有关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料,并将其整理为资源包,以便今后教学使用。
2、利用多媒体资源收集相关课堂实录音像资料,以便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参考分析和借鉴。
(三)、发展出课堂中节奏教学实施框架和方法。
学习节奏不能脱离开实践,相反,还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要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感知、去表现、去应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展出以下四点学习方法,并将其作为实施框架运用到音乐课的节奏教学中去。
1、专门学习基本节奏以及由几种基本节奏组合而成的节奏小组。
2、在游戏中巩固基本节奏以及节奏组合。
3、在歌曲中学会运用。
4、在创作中熟练掌握节奏。
(四)、探索更多样更有效地教学模式和方法。
常规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如果此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去听、去练,那么教学效果肯定是枯燥无效的,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以下两点方法。
1、可利用客观存在的节奏,建立学生心理恒拍
节奏是客观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如:脉搏、呼吸、日落日出、潮汐、钟表、火车匀速行驶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节奏。教师可利用这些客观存在的,就在孩子们身边的节奏,让他们从小就建立一个心理恒拍。心理衡拍对于学生的节奏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建立参照物。
2、节奏朗诵促进节奏训练
奥尔夫在谈到他主张的音乐教育方式时曾说:“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每个人自出生后有两个基本的能力是“每个”家长都要教的:一是说话;二是学走路。 所以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的熟悉、亲切、它无需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音乐教学,学习中自然减少了心理障碍。这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择孩子熟悉事物作为节奏朗诵最佳。例如小动物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交通工具、成语等等都非常好。这些可作为节奏训练的最初阶段,让学生对节奏有最初的概念。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探索节奏教学模式和方法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创造能力,节奏感、音乐感受力,使之都有所提高。
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它是一种智力的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通过节奏运动
的这种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通过节奏运动使身心和谐发展
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音乐和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已经不只属于音乐学习的范畴,它实际上是把音乐当作一种“人性化力量”,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生命本身就是节奏,它由连续不断的多重组合单位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作为由多种功能的综合和矛盾共存的个体,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是谁体节奏和精神节奏的统一,是潜意识的自觉和有意识的意志被同样控制着进行交替。
(二)、通过节奏运动唤起儿童的音乐本能
音乐与身体运动的结合训练特别适合于儿童的本能与天性。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 但是,孤立的听觉训练不会使儿童热爱和理解音乐。只有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起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
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是未来,是希望。音乐在高中教育阶段承担着一个孩子人格魅力、感知美,温婉恬静、悠然见兰山的作用。现今的音乐教育注重学生们快乐的学习,在音乐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某种意义上说是有情感的教师面对有情感的学生,这也足以体现了音乐教育的基本机制,因此教师快乐工作也是学生快乐学习的动力源泉。我校高一高二有几千名学生,音乐教育承载的责任很重,应试是过程教育贯穿,但艺术素养、文化与音乐熏陶的奠基建立也是必不可少。重视思考付出行动方能建“城池”,有着十多位专业艺术院校毕业的教师们也会承着现有扎实的基本功和教育热情投入其中的。教育资源十五台钢琴(没有专业的小音乐厅),在阶梯教室演绎着每届艺术班毕业汇演的学生们一定遗憾,在回忆中没有一台三角钢琴去演奏肖邦,而是在一个到处透音吸音的大阶梯教室里完成生命中的第一次演出,这些教育部门是否有考虑其中的硬件设施问题。二十一世纪科技高速发展,时代由“产业时代”进入到“后产业时代”,二十一世纪提出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则也正是这一点所在,就是教育的政策性投入问题。宏观上的教育资源投资有限,而我们作为教师微观上的能做些什么呢?就是告诉学生:心里有肖邦,我是肖邦。
本人从事音乐高考教学为主。教师分单科教学,结构为:高一(高二、高三)声乐教学两名教师,钢琴(同时带视唱练耳、基本乐理)教学两名教师,每个年级四名教师;与此同时,高一高二阶段的音乐教师担任了现有开设的音乐鉴赏课程教学,专业课面对的是单立开设的音乐班级教学,鉴赏课则是面对全体高中阶段的各班学生,当下音乐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已经贯穿我校。音乐新课程目标是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来分类的,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当下教育的课程理念。因此,在带好音乐高考单科教学的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特点、调整课程结构。如在鉴赏课的第一章“音乐的美能告诉我们什么”这一章中,可根据每个学生的理解认知确定所选曲目类型,其中有地域音乐、民族音乐,中外大家熟知的小作品。由浅入深,由学生鉴赏完之后发表自己的认知,教师综合学生们最熟知的曲目后,确定一首最为有代表性的作品,挖掘其中的思想精髓,启发诱导学生去感知音乐与人生,音乐与力量,音乐与未来。
一、课程建议
高一音乐组班后开设艺术素质课程,课程结构可以自行开发,写出开发方案,组织课程内容建立,课程可以结合专业课入门教学渗透进行,(如需要另承)。普通班艺术鉴赏课可设置专门的授课时间,比如每周四下午第四节,每周课可让代课教师完成,另每月讲一节完整的艺术鉴赏的展示课,教师准备充分。在学生中推行选修的形式,各班选代表去听。
二、设备建议
琴房放置一楼很不合理,钢琴潮湿减低寿命,其次琴房光线很不好,学生们很多届都是在很暗的光线里完成学习的,可否移到二楼?(老师学生们期待)购置一台三角钢琴,为小型音乐会而准备,场地有一个小型音乐厅为合适,教育局如果投资建一个专业的小音乐厅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不现实)。不能建的话,可以考虑设置一个专门供演出的用的场所,有合唱的专业木台阶。 三、师资培训建议。每年可否请区级或者市级教育专家讲学一次,旨在提高音乐教师的前瞻性,终身学习的理论方向性。更好点的培训有:上海音乐学院每年的专业技能提高学习,有声乐,钢琴教学法的讲学,费用大约两千,可酌情选派两名教师去培训等。
音乐教师的终身学习不仅是专业技能的持续提高,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的不断提高的需要。当下的学生已经不是过去课程体制下的学生了,作为教师的我们还是我们吗?教师被动教学(常常被学生不尊重,不看好,乃至不服气)常常是因为自身才能不持续发展(钢琴、声乐、教学方式方法、对待学生态度、教师职业态度)所造成的。因此我校音乐教师闭关自守式艺术高考教学工作已经落后与整个音乐教育环境。应试教育下为了音乐高考,学生能进音乐系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的是什么呢?一首有程度的钢琴曲目参加考试可以反映学生的现有水平,也能反映出指导老师的专业水准。然而学生在台上弹奏这首作品,她(他)能懂得作品带给她(他)的是什么吗?她有否思考,教师有否思考作品的永恒力量,我们教师是否给予了学生通过作品能感受作品多少的艺术美。因此我校关于艺术高考教学的整体教学重在高考的上线率,而非学生的个人艺术素养教育以及学生的艺术创造力的教育。
真正的音乐一定是最贴近生命本质的声音。音乐之所以能打动人心,完全在于对生命的那种真诚和执着,音乐就是这样与人和人生紧密联系着,以人的生存意识为中心,反映人的本质,展示人的本质,展示人的心态,塑造人格。就终身教育而言,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也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即是学生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动力催化剂。
音乐教育作为广义的音乐教育基础部分,有着特定的涵义和界定。它比任何一种的教育形式更能体现教育的本质,他坚定不移的把自己的目标投向对“人”的塑造方面,“育人”而不是“育才”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在我校这样一所普通高级中学的现有环境下,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持续有效地进行音乐学习、音乐活动,音乐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少年时期正是人格完善,价值观人生观初步形成阶段。一节好的音乐课可能会给原本不太相信自我的孩子发现自己身上美的东西,从而相信自我,因此音乐教育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项塑‘人’的工程,“它具有唤醒、联系、和整合人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