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总结【通用3篇】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总结(精选3篇)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总结 篇1

讲道德、有品行,是做人之本,更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注重道德修养,追求高尚情操,重视家风建设,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保持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态和生活方式,始终做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切实做生活上的正派人。何谓品行?“品”即品德,“行”即行为,品行就是人的道德情操,是通过言行举止表现出来的理念、思想、认识和品质等.体现着一个人的内在素养、人格魅力和道德水准。

“百行以德为首。”品行既折射着党员干部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作风,也反映着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毛泽东同志说,“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应当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道德品行乃做人之本,成事之基。党员干部的道德好、品行端,则作风正,就能自觉抵制各种不良习气,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做到清正廉洁。党员干部其自身的素质、作风和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要时刻牢记 “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的行为准则,时刻注重自身品德、品行、品格,做一名克己奉公、淡泊名利、爱岗敬业、公道正派的党员干部。

怎样做一个讲道德有品行的共产党员呢?

一是提高自我素质,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要把社会公德的基本准则灌输到自己的头脑中,落实到行动上。要掌握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即懂得哪些行为是社会公德所允许的,哪些行为是社会公德所禁止的,从而把自己置于社会公德的监督之下,自觉主动地遵守社会公德。要提高自己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认识到自己只有带头遵守社会公德的义务,而没有超越于社会公德之外或凌驾于社会公德之上的特权,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为全社会做出表率。

二是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党员遵守社会公德,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其重要性,而且要付诸于实际行动;不仅要善持大节,从大处着眼,而且要把握小节,不掩细过,从小事做起。

三是敢于同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作斗争。这既是党员应负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也是社会公德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做“官”先做人。一个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干部,必然是一个明辨是非、严于律己、作风正派的干部。由于身处的位置和具有的影响等因素,干部的言行举止对一个地方和部门的风气具有明显的示范引导作用。如果忽视了做人,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而且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

因此,一名党的干部必须切实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注意防微杜渐,拒绝灯红酒绿,坚持择善而交,坚决抵御腐朽没落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侵蚀,积极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和生活作风,以高尚追求树立良好形象,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和谐。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总结 篇2

市委书记李鸿忠在主持市委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专题讨论时强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讲道德、有品行,首德是对党绝对忠诚,这是立身之本、立身之魂,政治生命之存亡,个人之荣辱皆系于此。要坚决维护党中央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作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领导核心的绝对权威,虔诚、笃信、笃实,坚定政治定力,在“知行合一”中体现政治大德,以担当尽责诠释对党的忠诚。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东峰,市人大会主任肖怀远出席。

专题讨论开始时,李鸿忠听取了市委“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协调小组负责同志关于全市开展学习教育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汇报。他指出,全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委坚持以上率下、真学实学、真做实改、统筹推进,推动全市学习教育有力有序开展。要认真学习领会关于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批示指示精神,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把全市学习教育引向深入。要进一步打牢学习基础,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组织党员熟读精读党章党规,深刻领会系列讲话,特别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始终,切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解决重大问题、突出问题,列清单、建台账、定时限,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整改到位;进一步融入日常教育,牢牢把握经常性教育的特点,坚持重心在基层、阵地在基层,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市委要带头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以身作则,作出表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抓责任链条,抓分类指导,抓督促检查,确保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随后,与会同志紧扣“讲道德、有品行,作砥砺品德的表率”这一主题,紧密联系思想和实际,交流了学习体会。大家表示,要始终保持对党的绝对忠诚,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保持高度一致,在讲政治上“知行合一”,汲取黄兴国等反面教材的深刻教训,以此为镜、为戒、为鉴、为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把“讲道德、有品行”作为一生的必修课,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家园。

李鸿忠在讨论中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说,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对党绝对忠诚是首德、是大德。“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鱼失水则死,人失忠则凶。”失去了对党的绝对忠诚,政治上出了问题,轻则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重则身败名裂。我们所说的绝对忠诚,是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忠诚,忠诚必须绝对,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忠诚是心的选择,是理想、信念、价值观的体现,是心中最高层次的约束。德要从心开始,以发自内心的高度自觉,从理想信仰出发,以更高的自律标准,坚持对党初心如一、对党绝对忠诚,立政治之大德。

李鸿忠强调,讲忠诚大德、树忠诚大德是第一位要求。作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最高利益。我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作为全党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作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坚决维护领导核心的绝对权威,政治上坚定不移、组织上坚决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赤胆忠心,声由心发,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保持高度一致。

李鸿忠强调,对党忠诚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百德之帅,大忠诚必有大胸怀、大格局、大气象。要坚持以“知行合一”为真忠,要“主一”,追求“一致”“一贯”。口忠心不忠不为忠,口忠行不忠不为忠。在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左顾右盼、怀有私心杂念,决不能口是心非、“口十心五”,决不能做“两面人”,必须坚定不移、一心一意地贯彻落实确定的重大战略和对天津工作的重要要求。要以“无我”示忠,以身许党许国,时刻准备牺牲奉献;以“小我”示忠,切实增强大局意识,服从党中央全局战略;以“成仁之心”示忠,秉持共产主义坚定信仰,以功成不必在我、我必成仁的心态,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奋斗终身。要把忠诚体现在学习上,深入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领悟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悟思维理念,掌握核心要义,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把忠诚体现在结合实际发挥创造性上,当前天津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机遇稍纵即逝,要以赤诚之心对待各自工作岗位,以不变如一的忠诚面对复杂形势,确保各项工作的效果、效能、效力。

“讲道德、有品行”专题研讨总结 篇3

要注意消息与信息的涵义及写作上的差别

《信息简报》与刚刚开始编发的《分公司信息》,从刊名上看,仅是在面向的范围上有所扩大了,意义上并无差别。这两份刊物主要的不同在于“信息简报”和“信息”的区分。我个人理解,“信息简报”的实质是以消息的形式报信息,而“信息”的实质应该是以政务信息的形式发布消息。也就是说,我们原来的《信息简报》兼有新闻宣传和信息发布两个功能,而现在编发的《信息》则没有了宣传的功能,仅剩下信息发布一项功能了。因此,以后报送信息稿件,要注意新闻消息与信息的联系和区别。

一般来说,消息中包含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一则消息可能包含非常丰富的信息,也可能只包含很少的信息。由此可知,信息是从消息中提炼出来的,是消息的精华部分。

首先,从形式上看,消息的标题完整而全面,它可以有引题、主题和副题,而信息却只有主题,一般没有副题,而且绝对不能有引题。因此,信息要采用单标题,即只有一个主标题,特殊情况可以有副标题。特别是在正式报纸上,任何消息都有讯头发(如“本报南宁讯,记者某某),讯头用来标明消息的来源,而信息不需要讯头,不需要刻意标明作者获取信息的具体地方。

其次,从内容上看,虽然信息与新闻消息都有导语,且导语的形式大多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也就是在文章开头一段,把最重要、最新鲜的事实放在最前面,其它内容依重要与新鲜程度顺序排列。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人们要求用最短的时间得到最大和最多的信息。但是一般新闻消息的导语或主体部分可以有新闻背景,甚至有一些细节,而信息则要求直接切入正题,不做过多的展开,直来直去,言简意赅。

第三,从语言风格上看,信息语言要求朴实、简洁、明快,不需要过多的修饰用语,信息讲求一个“短”字,在“短”字上见真功夫。行文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求说得多深多透,只求点到为止。因此,对信息的基本要求是:信息字数虽少,但内涵要丰富,字数少,要求不摆“龙门阵”,只登“豆腐块”。信息短而实,不在乎有多长,三言两语,直截了当,把事情说清楚,抓住主要矛盾,给人以一清二楚的印象即可。而消息则可以多做渲染和铺垫,还有对背景材料的灵活应用。(举例说明――平班公司搭建“七夕”鹊桥)

第四,从作用上看,消息的主要作用在于宣传,而信息的主要作用供各级领导参谋和参考。认识这一点,有利于我们从各种纷繁复杂的消息中选取和提炼对领导有用的信息。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