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无论对于一个国家、或是一个政党、乃至一个人,都是极其重要的。著名作家王蒙说:一个人的实力绝大部分来自学习。本领需要学习,机智与灵活反应也需要学习,健康的身心同样是学习的结果,学习可以增智、可以解惑、可以辨是非。既然这样,那你知道怎么写学习总结吗?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年终总结学习心得2022(优秀3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今年的春节似乎来的不太寻常,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袭来,让闭门居家成为了“礼尚往来”。在这不同寻常的日子里,一群党员干部坚定“逆行”,风雨兼程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治疗救助、隔离监测、卡点轮值、宣传动员……没有一个冬天可以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面对疫情,党员干部要厚植五份情怀,播撒星光,汇聚战胜疫情的希望之火。
浓厚一份初心使命——哪来什么岁月静好,旗帜鲜明负重前行。突发的疫情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听之任之,岁月静好就只是未能实现的愿景。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未有丝毫改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严峻的形势,党员干部要浓厚一份初心使然、使命使然的情怀,自觉肩负起共克时艰之重,以义无反顾、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的奋斗姿态,做到任务繁重有党员干部引领、工作薄弱有党员干部支撑。
历练一份坦然从容——哪来什么三头六臂,躬身一线善作善成。从病毒手里抢人,不仅是在和时间赛跑,更是在和防疫一线纷繁复杂的情况斗智斗勇。身处一线的党员干部并没有三头六臂,却要同时救治众多确诊病例,监护疑似隔离人员,排查数量庞大的人群……面对疫情严峻的形势,党员干部不仅要尽力而为只争朝夕,更要从中深入总结思考,不断探寻治病的良药,不断发现工作的规律,不断找到破题的良方,让自己能够更加从容应对工作压力和各类突发状况。
坚定一份求真求是——哪来什么呐喊声援,力戒四风踏石留印。打开手机搜索疫情,满屏一线党员干部担当奉献的正能量报道激荡心灵。然而,有时也会出现“上级报表应接不暇”“口头呐喊接连不断”等批评声音。一线工作需要的是实打实的行动,一线人员需要的是实打实的保障。面对疫情严峻的形势,党员干部万不能“造盆景”“造成绩”“造声势”,要把精力聚焦到防疫工作当中,用部署落实的“干货”作为最亮成绩,用物资保障的“干货”作为最好声援。
诠释一份示范引领——哪来什么我行我素,亮明身份践行承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潜伏期长、传染性高等特点,各地纷纷出台“娱乐场所关停”“小区封闭式管理”等禁令。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对群众有着极强的引导作用,号召动员、群起效仿,就能“联心隔病”、战胜疫情。面对疫情严峻的形势,党员干部要主动亮明身份、慎独慎初慎微,无论在何时何地,严格按照防疫工作各项要求,率先承诺、对表践行,带头做到不各行其是、不聚会宴请、不信谣传谣。
守好一份生命敬畏——哪来什么金刚不坏,保证健康接续奋斗。在防疫一线工作中,党员干部极可能遇到被动感染的“大危险”、知而不报的“大隐患”、寻而无果的“大阻碍”、群众不解的“烦”等挑战。任重责艰,切不可让“倒在工作一线”的悲剧重演。面对疫情严峻的形势,党员干部要提高警惕,在工作中选准戴对口罩,勤洗手、多消毒,确保基础防护。注重劳逸结合,工作之余,丰富一些防疫知识,多喝水、早休息,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状态攻坚克难。
本学期,我参加了三次预备党员提高班的学习,虽然课程短少却内容丰富,每一次课程都是一个思想的盛宴和思维的升华。我从中学到的东西也非简简单单就能说得尽的。但我用三个关键词来总结我对这次的提高班的心得—“学习”,“正能量”,“信念”。
“学习”这个词汇是个历久弥新的词。从小到大,估计很多人都被灌输“学习很重要”这样的话。当然,对于我们学生而言,学习是天职。但我所体味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课堂或者是整天的泡图书馆的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我只能说这是我们在大学学习生活中一些重要的部分。并且,不仅有前面提到的“学习”,还有一些在生活、工作各方面的学习,例如在学生工作中,学习如何沟通,如何报告,如何写总结,如何安排构思一次寓教于乐的活动;在生活中,学习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自我调整等等。想必这样的东西在课本上,在课堂上是学习不到的。而这样的学习无处不在。其次,不要以为“学习”是无用的,就知识而言,并不是说有些只是现在没有用,并不代表将来没有用。知识的有用与否并不取决于用者本身,而是取决于用者的需要,所以趁着自己年轻,多学习吧!在民主生活会中的学习也是一种学习,甚至是一种批评也是一种学习。最后,在“学习”这个词中,我们现在正在学习,我们在蓄劲与沉淀,无论是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建设者,还是中国梦的承载与实现者,“学习”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正是因为我们要做建设,我们要圆梦,我们才要学习,才要不断地去挖掘和提升自己。
其次是“正能量”。“正能量”这个词是近几年来比较流行的词汇。从字面意思来说,正能量就是正面的能量,而这喻出了我们这一代青年对正能量传播的义务所在。我们这批青年其实基本拉不动GDP的增长,也不能向灾区捐款中捐出豪价,但我们能提倡捐款;虽然我们不能杜绝违法,但我们能宣传美好事物;正能量的影响虽不是直接,但它潜移默化的巨大力量往往令人刮目相看甚至叹为观止。作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建设者,我们这群大学生虽说起不到一些直接的作用,但在建设宣扬诚信,爱护自然,科学发展等的正能量,它必然影响整个中国经济。再者而言,“中国梦”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正能量,它不仅呼吁人们敢于做梦,敢于实现梦,更强调中国要做梦,要实现伟大复兴之梦。我们这群青年不仅要有这些正能量,还要积蓄与传播,因为每个人多一点正能量,国家就多一份正能量。
最后一个是“信念”,简而言之,对党的信念要忠诚。近年来,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国也不再是一个信息闭塞的国家,相反,更加公开和透明化。随着,网络中逐渐曝出中国的房哥房姐房三姑六婆,亦或是食品问题,国人眼下也对中国的现代化唏嘘不已。有些人崇洋媚外,声称美利坚才是人类的希望,有些人也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甚至党员的形象也逐渐沦为政客、官员、贪官的形象。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写着“你难道因为你是中国人而骄傲”,那篇文章对我感触很大,文章中揭露了中国社会中的丑恶现象,我进而思考中国共产党这个执政党领导中国是对的吗?我也扪心自问,自己身为中国人骄傲吗?自己的中国共产党优秀吗?答案是肯定的,对党的信念并不是_,虽然党员不能动摇对党的信念,但我认为你可以动摇,不过你要找到动摇的理由和原因。中国是由小米加步枪然后一步一个脚印走到现在这样一个拥有航母的国家,并不像其他什么国家发战争财,殖民掠夺一蹴而就就跻身世界前列,这些都是党的领导有方,我作为党员,作为国人,何不骄傲?然而,中国的各种_呢?我只能说,党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一个完美的政党,因而她也会犯错,但她敢于承认错误,敢于向前迈进,不断进步,中国的_也会在不断的改进中消失殆尽。再者而言,中国是一个新兴国家,犯错是历史的必然,我们能做的就是减少犯错的纪律。正是要有一份信念,我们才能相信党领导下的中国会越来越好。无论是作为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建设者还是中国梦的圆梦者,对党的信念都是要坚定的。
这三次的党课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在眼界上有所拓展,在思想上有更大的升华!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疫情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