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日讲话稿(通用6篇)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6月12日是全国第x个“文化遗产日”。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大力弘扬麦积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极开发、传承、抢救特色地方文化遗产的广大文化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麦积文化事业发展的全区人民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麦积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浑厚,是人文始祖伏羲创造八卦的圣地,也是秦人屯兵牧马的发源之地。以伏羲文化为源头,千年而下,先秦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在这里孕育流传,争相辉映,展示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亘古不衰的魅力,蕴育了“羲皇故里”浑厚的文化底蕴。区委、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近年来,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全区文物及文化遗产的底子,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传承。目前,在我区境内发现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点319处,其中2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7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区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6类4999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8件,二级文物49件,三级文物89件。麦积高抬、凤凰山民间祭祀和天水皮影戏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新阳婚嫁礼仪、伏羲民间祭奠等9个项目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麦积木偶戏、导流山民间祭祀和天水伏羲八卦拳等25个项目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率先在全市实施了博物馆免费开放,向更多的人展示麦积恢弘的历史,扩大了麦积的影响力,提升了麦积的知名度。
尽管全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不能充分适应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表现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氛围不浓厚,文物管护条件有限,依靠口传身授的传统文化技艺传承保护难度加大,地方传统文化资源整理开发仍需加强,等等。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的足迹,是我们弥足珍贵的物质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努力。全区各级干部职工要切实增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形成“人人关注、人人参与”的良好局面。教育、建设、旅游等部门要把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爱国主义教育、旅游开发和城乡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文化遗产咨政育人、传承文明、普及知识、丰富生活的作用。文体、广电、宣传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遗产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遗产的违法行为,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促进我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健康发展。
同志们,朋友们,“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人类文明”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将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真实、完整地保护传承下去,使之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激发干劲、促进发展的力量源泉,推动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全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借此机会,我谨代表旗委,旗政府及今天到会的所有领导和嘉宾,向为促进我旗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及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文化遗产是千百年来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民族文化历经风雨、生生不息的星火,是民族精神和气质、代代相传的纽带,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高度重视和珍稀,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同时,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短短几年期间,我们准旗申报的漫瀚调如今成为国家级保护项目;灯油会、油松王祭祀、准格尔植物染色工艺、准格尔召经会、准格尔传说故事、准格尔传统婚礼骡驼轿六个项目已经进入自治区级保护名录。文化部门所取得一系列喜人的成果,为传承我旗的历史文明、丰富我旗的人文内涵、提升我旗的城镇品味、乃至凝聚我旗人民的力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代表旗委、旗政府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
同志们,在庆祝第五个“文化遗产日”之际,我们高兴得看到文化部门抓住这一契机,向全旗的群众展示了我旗文化遗产保护的阶段性成果。同时,我衷心的祝愿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我们在座的朋友们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七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借此机会,我代表旗委、政府向大力弘扬本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和积极传承、抢救地方文化遗产的广大文化工作者表示亲切的问候!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全旗各族人民及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遗产”是世界文明的源泉、是人类智慧的宝藏、是民族精神的财富、是古今联通的桥梁。保护文化遗产,对保持中华文明延续,维系中华民族特征,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有着十分特殊和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旗委政府和各级文化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认真组织开展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全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全旗文化遗产的底子,促进了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与传承。
目前,在我旗境内发现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点390处,其中1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31处为旗级文物保护单位,登记已消失不可移动文物点5处;56处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申报盟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国家、自治区、盟、旗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4项,自治区级非遗保护项目15项,盟级非遗保护项目28项,旗级非遗保护项目45项;加强了传承人的申报工作,拥有国家级非遗代
表性传承人2名,自治区级代表性传承人24名,盟级代表性传承人53名,旗级代表性传承人135名。
此次宣传活动是阿拉善左旗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的大集结、大展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使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构建起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
同志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以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更加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自觉地投身到文化遗产保护的宏伟大业中来,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让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瑰宝发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最后,预祝本次“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以座谈会的形式,纪念我国第x个“文化遗产日”,追寻中医药文化之根,审视中医药发展现状,畅谈中医事业发展未来,坚定做大做强中医服务品牌信念。
首先,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应邀出席这次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对新余卫生事业、尤其是对中医药文化的关心、支持与厚爱。
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在纪念“文化遗产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市中医院举办“传承中医国粹精神,弘扬中医文化”主题活动,邀请国家级名老中医来新余讲学,开展大型健康义诊。我认为,搞这次活动,至少有四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弥足珍贵的魂宝,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个性和精神;二是弘扬中医文化,对研究中医学的文化特征、文化内涵、中医学发生发展规律及未来发展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三是保护并利用好中医药文化遗产,是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建立世界文化多元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四是通过开展学术讲座和健康义诊,有利于扩大中医药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市中医院的知名度,带动中医学术技术全面发展。
市中医院走过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几任院班子团结带领全院职工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发展理念,突出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特色,大力实施品牌战略,致力改善就医环境,实现了创业与发展的新跨越。20xx年与1995年相比,医院固定资产净增4070万元,业务用房净增6508平方米,业务收入净增3099万元,服务功能不断拓宽,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已成为全国示范中医院、三级乙等中医院、xx省群众满意医院,跻身全省同类中医院先进行列。
促进中医药发展,确立中医药地位,已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共识。中医不仅在国内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青睐。但从自身服务能力和广泛健康需求的层面看,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并没有完全呈现出来,中医发展还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一是中医药基础科研不足,没有真正把握继承与创新、理论与实践、研发与挖掘的多层关系,忽视对中医经典著作、学术经验、单方秘方,乃至中医思想的研究;二是中医药优秀人才和后备人才不足,中医服务阵地在缩小;三是标准体系不健全,框架结构不合理,中医学术技术被人轻视。
被动保护无益,发展才是硬道理。传承国粹精神,弘扬中医文化,首先要坚持与时俱进。人类历史进程上的任何一门科学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这是科学的生命力所在。中医药作为一门科学、一种文化,绝不仅仅停留在传统医学的范畴,完全可以在现代人们生活中提供现代医药科学的健康服务。也就是说,未来中医发展方向,必须走出一条适合中医药发展规律,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人们健康需求的体制创新之路。其次要坚持自主创新。中医药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智慧结晶,在医疗保健、卫生预防、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诊治康复上拥有独特优势。中医发展的关键,在于重大理论、学科体系、研究方法、关键技术、发展途经、临床应用、服务实践上的自主创新。只有充分发挥好这一元素功能,才能在推进中医药发展上收到实效。第三要坚持标准体系。世界经济的发展告诉我们,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规则经济,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标准竞争。就中医而言,这样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为什么很多中医优秀思想、实用技术临频萎缩、失传,关键在于自身的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或挖掘不深。可以说,加强中医药的标准化建设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中医药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第四要坚持走扩大交流合作之路。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相互联系中成长,在相互借鉴中提高的。中医药的发展,一方面必须紧紧依托于自身理论、实践、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必须切实加强学术流派之间、与其他相关学术领域之间、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的交流与合作,才能真正在更多层面、更宽领域、更大范围内传播和展示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与优势,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医,认识中医,接受中医药并从中受益。
保护中医药文化遗产,为古为今为未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让我们共同努力,秉承传统、捍卫国医、弘扬国粹,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服务好人民群众健康。
同志们,作为“文化遗产日”的活动,今年是第二年;作为“文化遗产日奖”,今年是第一次。这都将成为历史,记载在中国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历史上。为此,我向所有得奖的代表、单位表示衷心地、热烈地祝贺。
今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高度地重视和支持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了很大地发展。“文化遗产日”期间,全国各地各部门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以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重点,精心策划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讲座、论坛以及咨询服务学术活动,增强了社会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经中宣部批准,文化部从今年“文化遗产日”起设立“文化遗产日奖”。这个奖以“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坚持导向性、公正性的原则。它的设立为进一步搞好“文化遗产日”宣传教育活动,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广泛深入的开展,将起到一个重要的促进作用。今年“文化遗产日”期间,由我部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惜剧种进京展演、文化遗产主题晚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等一系列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5月23日—6月10日,我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在成都举办了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受到了成都人民的热烈欢迎,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各大宣传媒体也对这次活动做了多层面的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从各方面展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功的营造了全民参与保护非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文化遗产日”期间,人事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表彰了一批工作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希望各地各有关部门以之为榜样,继续加强和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今天,我们在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代表颁发证书的同时,还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授了牌。
《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立十个“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我部将“建设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工作”作为当前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闽南地处海峡西岸,保存着众多的原生态的非物质和物质文化遗产,它们相依相存,与人们的生产生活融为一体,充分体现了闽南文化的多样性、完整性、独特性。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闽南文化生态的保护,进一步传承着弘扬闽南文化,对促进闽南地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协调发展,推动和谐文化建设,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的统一大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福建省委、省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为加强闽南文化整体性保护,制定了闽南文化生态区保护规划纲要,并已经做了大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文化部认为在闽南地区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条件比较成熟,今天我们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颁牌,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是一项新的、开创性的工作,我们相信在福建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经过科学地规划、积极地探索,大胆地实践,一定会为我们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总结出有益的经验。
同志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文化遗产不但是为了告慰我们的祖先或者说不愧我们的子孙后代,更是守护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一个重要举措,也是历史赋予我们崇高的责任和使命。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局面,也迎来了难得的机遇,我们要按照国务院通知的精神和有关要求,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为传承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
在这骄阳似火,激-情四溢的日子,我们聚在一起,共同纪念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实施后的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化遗产日活动的主题是“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举办今年的“文化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就是要进一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宣传我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取得的重要成果,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在这里,我首先代表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向关心支持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表示衷心的感谢!向重视、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完成了第一次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采集信息一万五千余条,录入数据库普查信息五千余条,受到了文化部和省文化厅的表扬;建立了较
为完善的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现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1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5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9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项;加强了传承人的申报,我市有6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5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先后出版了《上党梆子》、《上党八音会》、《晋城民间面塑》、《晋城民俗》等一系列8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阳城县皇城村和泽州县珏山成功申报为山西省民族传统节日(重阳节和中秋节)保护示范地。这些成绩的取得对促进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我市将继续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继续挖掘和保护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及传承人,并依法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建立传习所,开展传习活动,切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今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正式颁布实施。这部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这对于加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我们要充分认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从被动保护向主
动保护,从单一保护向全面保护,从静态保护向“活态”整体性保护转变。切实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成为全体公民的一种文化自觉行为,构建起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格局。
第六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是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个崭新的起点,我坚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春天。同志们,让我们行动起来,以更加高效的工作效率和更加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自觉地投身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宏伟大业中来,为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