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培养良好家风讲话稿大全(精选30篇)
爷爷年轻时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跟着队伍南征北走。经过战友介绍,认识了奶奶,在部队里结的婚。爷爷是一个对工作极度认真的人,那时他因为工作原因常年不能回家。家里只剩下奶奶和孩子们。奶奶独自一人带着3个孩子留在了农村老家,就这样一个人扛着生活的重担,整整20xx年。
我大姑、父亲、二大爷都生了麻疹,没有亲人的帮助,爷爷也不在身边。麻疹是传染性疾病,就连邻居都不敢来帮忙,生怕传染给自家的孩子。奶奶一个人硬挺着照料3个生病的孩子。说起当时的情况,奶奶眼里闪着泪光说:“3个孩子一排躺在炕上,自己都不记得吃饭这回事了,只顾着照顾孩子们,这个又拉肚子了,那个又吐了。那时啊,你二大爷病得最严重,已经并发了肺炎,小脸憋成了紫色,听说一旦严重了,很少有人能活下来。我照顾不过来,又没个帮手,还怕孩子们出事,只能咬着牙坚持。大夫让每四小时打一次针。我就整宿整宿地不睡觉,紧盯着时间,给这个打针给那个喂药。等你爷爷出差回来了,孩子们病也都好得差不多了,烧也都退了。只有你大姑,突然就不会走路了差点就得了婴儿瘫。你爷爷赶紧把她送到了医院,连着吊了一个星期的吊瓶才终于好了。”
爷爷的认真,奶奶的坚韧,支撑着这个家。他们的精神也在传承着。
我师范院校毕业之后分配到一所农村中学,工作勤奋努力,很快就入了党,提了干。33岁时,我调到县城工作,妻子执意把父母接到家里同住。他们刚来时,母亲拄个拐杖,颤巍巍地还能走几步,没几天就一步也不能走了。她的吃喝拉撒,完全要妻子照料。妻子给母亲做了三身新衣,单的夹的棉的都有,还做了两双布鞋,喜得母亲合不拢嘴。
我和妻子照顾好两个孩子上学读书之余,每天还要照顾母亲的起居饮食。轮流扶着她在家里走动,还想办法把小米加工成最细的米粉,做成面糊糊给她吃。5年后,母亲竟然又能拄着拐杖出门了。
现在父母能自己种菜做饭洗衣,闲时和邻居打打小牌,不亦乐乎。
1998年我做了母亲。看着襁褓里的孩子,我认真地思考了一个问题:“要把这个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沉静思量再三,提笔在育儿日记里我写下了这样的一段“……把孩子培养成一个阳光开朗、积极向上的人。”以此作为我对儿子的培养目标。
时光荏苒,他背起书包走进了校园。生性顽劣的他各种“状况”不断。于是有一天,我和他坐下来谈心,最终我们达成了共识——“做让家人感到幸福的事”,这成为我们家每个人的座右铭。同时我与孩子商定,我们彼此支持、鼓励和监督,力争做得更好。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在学校的每一件面对学生的工作都征求他的意见,听取他的反馈以及同学的评价,并且问他一个问题:“妈妈的表现你满意吗?妈妈让你感到幸福了吗?”对于他在学校做的事情,我们也这样评价。当他代表班级国旗下讲话,当他发表小作文,当他主持校内外大型活动,当他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当他热心社会公益……我都把他带给我的幸福表达出来。后来,他问我:“妈妈,只有在我取得成绩的时候你才幸福吗?”我告诉他,“不是的,你能捡起遗落地面的一张纸屑,能投一个漂亮的球,能和伙伴儿快乐的游戏,能独立解决一个问题……我都感到幸福。向日葵追逐阳光,我们也应该追逐阳光,我们的阳光是一种心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有这样的态度,哪怕是暂时的失败都是幸福的。”这些话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讲,也许他不一定会全懂,但是可以看得出他在努力地做着。
升入高中后,高出我一头的儿子长大了,可以带着我走北京逛上海。在过马路时候会细心地拽我一把,一如小时候我拽着他……我们就这样,都在努力地做着让家人感到幸福的事。再有三年,他会离开我,去探寻属于自己的广阔空间。相信在没有我督促的时候,他会秉承阳光做人的方向。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榜样,孩子时刻在模仿中成长,家风的践行更在于家长的身体力行。去年,我跟他商量,我想报考国家心理咨询师,作为老师,这门学科对我的工作太重要。儿子听了拍着我的肩膀说:“汪老师,我支持你。加油,我看好你!”孩子的话语让我觉得很幸福!
以廉为宝是我对党员的基本认识,并一直伴随着我和我的家庭共同成长。父亲教导我们把自力更生、丰衣足食和勤俭持家、清廉守身作为一种追求和生活的态度。
小时,爷爷是老党员,又是生产队长,带领村民搞集体生产。不管每年他出力再多,队里收入多好,他每次都是最后领取大家挑选后分配的物品,不多分一粒米,从来不搞特殊。家里人都说,我们家是党员之家,要带好清廉的头。
我们全家还特意一起去延安参观,让延安“十不准”等红色基因,在我们思想里扎根,让延安精神激励我们,坚守生活的纯真和信仰,体会清廉创造的幸福,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我也常常用父亲的言行审视自己,像真正的共产党员那样躬身实践,时刻提醒自己不迷失方向,不忘记初心,铭记理想和誓言,干干净净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用勤、俭、礼、义、廉、诚等行为规范匡正自己,为家人子女做好榜样,让家庭幸福建立在守廉、护廉、爱廉的共同自觉之中。
我和家人子女经常一起讨论身边的人和事,谈对得失的认识、谈对金钱的态度、谈对幸福的理解、谈对理想的坚持,虽然每代人生活圈子不一样,个人的生活环境有差别,但对真善美的认同是一致的,对幸福家庭的维护是一致的,对优秀文化精神传统的坚守是一致的。
我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有种幸福叫以廉为宝。
岁月匆匆,人生苦短。清明节将至,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经6年了。母亲的音容笑貌不时在我的脑际间回放,无尽的思念瞬时涌上哀思的心头,眸中顿时感觉热热的。
母亲的一生是清贫的一生,劳累的一生。在她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事迹。但她为人随和,助人不求回报。母亲虽然说不出什么伟大的警言名句,然而,她内心蕴藏着对子女的爱却是无比深厚!直到现在,我无论身在何方,每每想起和母亲的那一幕幕都会泪流满面,因为我想念母亲。
母亲生于1939年。在她的一生中,经历了许多坎坷与磨难。母亲生下了我们姊妹弟兄三个,弟兄当中我排行老大。母亲和父亲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极其艰辛地将我们养大。中年之际,母亲遭丧偶之痛。
我参加工作之后,每次送给母亲一点零用钱,她都舍不得用,并会在我下次看望她时,连同我给的零用钱一起,给我更多。母亲为了不给我们子女增添负担,在身体有病的情况下还坚持做临时工,挣钱补贴家用。母亲晚年生病卧床,我每次去看望母亲。母亲却总是说病情有所好转,不让我请假照顾,要我安心工作,不必为她担心。
母亲文化不高,却深知读书的重要性,鼓励我们读书上学,掌握文化知识,为我后来的人生之路铺就了好的基础。母亲在垂暮之年已是重病缠身了,却仍然忍受病痛的折磨为我们操持家务。当我现在想来弥补,想尽尽孝心时,母亲已经不在人间。母亲走的那一天,我刚好从医院回家准备母亲的后事,结果就接到姐姐的电话,说母亲走了。我恨自己为什么要急着离开,没有多陪母亲一会,这种遗憾已经成为不可弥补的永远。母亲去世前我未能守在病床前多陪她一会,未能在她老人家的床前同她一起回忆过去的时光……母亲走了,我却无力挽留,悲伤的心情一直持续着,这种伤痛在我心里埋得很深,这种感觉好像缺少了许多,失去了许多。
现在,只要想到母亲我就会心痛,就无法克制对母亲的思念之情。母亲的离去,留给我无尽的悲哀。母亲的温柔、善良、刚毅与坚强以及为人的诚信与亲和力,是我永远要学习的。
母亲是个正直、善良、节俭的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母亲养育我们兄妹三个,当时一家人每个月十几斤面粉、半斤油,生活的清苦可想而知,五口人的家庭吃饭是个大问题,母亲每天做临时工来贴补。后来我想她晚年的体弱多病与当年拉扯我们兄妹三人的清苦生活不无关系。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就没有穿过新衣服,尽管当时条件有限,每当过年的时候都会请裁缝师傅给我们每人做上一件新衣服,她熬更守夜给我们做上一双新布鞋。而她自己总是用我们的旧衣服缝缝补补来将就,后来条件好了,兄弟姐妹们经常给她买些衣服,她自己总是舍不得穿,都拿来送人。直到去世的时候,还有好多没有穿过的新衣服。由于当年的清苦,母亲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从不浪费一粒残菜剩饭。后来病了,儿女们探视她买的营养品、水果等都舍不得吃,要留给孙儿们。
从小到大,母亲始终教育我们要规规矩矩做事情,人多的地方不要去凑热闹,不要拿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做事情要处于公心等。我们姊妹弟兄三个之间从来没有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也没有任何一个因为行为不当受过任何处分与责备,大家在不同的岗位都做出了成绩。我想这与母亲的引导与教育是分不开的。母亲,你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也是伟大的一生。你没有留下什么,但你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你养育我们兄弟姐妹长大成人,你教我们兄弟姐妹怎么做人,教我们兄弟姐妹怎么处事,我们将永远记住您的教诲,永远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想,母亲若是有知,一定会露出安详恬然的微笑的。
春去春又回,花开复花落。转眼间,母亲离开我们已6年了,但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时光怎样流逝,我永远怀念您——我的母亲!
请朋友写了一副对联:“处世无他莫若为善,传家有道还是读书”,挂在我的书房里。之所以喜欢这两句话,是因为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我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他的命很苦,一岁零一个月时,爷爷就病逝了。父亲在村里仅仅读过几年私塾,就不得不辍学务农。或许是因为自己未竟的梦想,在子女读书的问题上,父亲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偏执和果断。他希望我们自己争气,把书读好。
那时候,我们家真的很穷,穷得有时连吃穿都顾不住。但为了给我们交学费,父亲想尽了办法。他上山挖过药材,抓过蝎子,农闲时下过煤窑,后来不知从哪里赊来两只奶羊。父亲是村里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靠养奶羊供子女读书的庄稼人。因为这个,父亲经常受到村里一些人的嘲笑,他们说父亲是十足的傻子,不知道给地里上化肥,却把钱扔给学校。父亲听到这些“风凉话”,只是笑笑,并不放在心上。隔些时日,父亲就会到学校去,给我们送些干粮或衣服,顺便问问我们的学习情况。
父亲常说:“读书和种地一样,不能懒,一懒百事不成。”有时,他也拿小时候背过的句子激励我们:“好读书,家贫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放假的时候,父亲也会让我们干些轻微的农活。他喜欢历史故事,有时翻开我们的历史课本,读得津津有味。就这样,父亲用他的远见和执着,供出了两个大学生、一个高中生、两个初中生。让读书的家风在我们这一枝上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母亲也是一个苦命人,不识字,一辈子不曾出过远门。但母亲心很善,见不得人遭灾受苦,宁愿自己忙一些,能帮别人时从不忍拒绝。母亲是做鞋能手,村里的年轻媳妇裁不成鞋样儿纳不成鞋底,都会找母亲请教,母亲总是笑脸相迎,手把手地指导,掏心掏肺地把她们当成自家的媳妇。母亲奶水旺,村里有些人家的婴儿常来借乳。有这样一件事:我三个月大时,邻居从外地抱回一个刚出生的男婴。母亲看到这个可怜的孩子,立刻动了心,就答应给这个孩子喂奶。在那个艰苦的年代,母亲还得从事繁重的劳动,饮食又差,奶水本来就不多,哺乳两个孩子实在勉强。但母亲依然坚持下来了。村里人和家人都说母亲傻,但母亲自有她朴实的道理。母亲没上过学,不懂得什么高深的学问,但她知道只要施以援手就能救人一命。
读书是人生的跋涉,行善是人生的境界。这些朴素的家风,不仅成为父母一生的写照,也成就了我的今天。
父亲是一名受党教育、对党忠诚的老党员,他的党龄比我的年龄还长。他总是把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如今的幸福生活归功于党的领导。父亲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价值追求和人生航向。回顾自己30多年来走过的人生轨迹,从一名农家子弟考入大学,从部队军官转业到地方机关,除了自身努力外,与父亲的“三知”家风密不可分,它总是在我迷茫、困惑、失落时,指引我前进的方向,给予我温暖的力量。
知书达理。父亲常说读书使人明智。一个人能够静下心来读书,为人做事不会差到哪儿去。对父亲最深的印象便是他求知若渴、手不释卷。从母亲那里了解到,父亲从小就爱学习,家里穷买不起书,他就向别人借。干完农活之余,父亲见缝插针抄书。父亲所抄的书现在还在,我随手一翻,字迹漂亮工整。坚持学习的他,知识面很广,对国际国内形势分析得入木三分,对四大名著里的人物如数家珍,对“互联网+”的理念娓娓道来……每次与他聊天都有收获。如今,父亲已年过六十,退休在家。不爱打麻将、不爱吃喝玩乐,每次回家,他总是手捧着书、架着眼睛、看得入神。
知恩图报。父亲时刻告诫我们,喝水不忘挖井人。父亲结婚那会儿,要盖新房,差300元。有个亲戚知道后,冒着雨夜,走了好几里路,把用报纸裹得严严实实的300元钱塞到父亲手中。父亲每每讲到这眼睛总是红红的。“他是把自家辛辛苦苦养的猪卖了换来的钱呀。”父亲说,当时接过钱的一刹那,感到300元是如此的沉重,心里无比的温暖。时过境迁,33年过去了,当初的300元早就还了,可这恩情却如同酒一样,越藏越深。今年,那个亲戚的小孩要在苏州买房,那个亲戚来我家借钱,父亲把所有的积蓄都借给了他。晚上,母亲有点不乐意了,说当初也就借了300元,你现在却借给别人好几万。父亲说,滴水之恩就要涌泉相报。没有当初的300元,我们婚都可能结不成!母亲不再作声。父亲的知恩图报给我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我人生道路上,指点我、帮助我、鼓励我的人,我都铭记在心。知恩让我感到生命中充满了阳光,图报为我前进注入了强大动力。
知足常乐。父亲常说:“愉快的心情是知足换来的,失落的心情则是盲目攀比而来。”爷爷没有给父亲留下什么家产,母亲经常埋怨,父亲便说,我们白手起家,不依靠上一代是好事,我们下一代也该这样。在工作上,父亲说,我干好本职,过好日子就行了。发现无论遇到什么问题,父亲总是能以一种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这种知足常乐的家风常常把我从思想的牛角尖里拔出来,从心理的阴暗面拖到阳光下。
父亲是个老实人,与母亲恩恩爱爱一辈子,踏踏实实过日子。没有挣到多少钱,但每一分钱都挣得硬气、花得踏实。没有为我积累多少物质财富,但“三知”家风,已经让我变成了一个精神富翁,让我的生活充满阳光,这是多少物质财富都无法比拟和替代的。
前些日子回家,与父亲谈到家风的话题,父亲一笑,“什么家风不家风的,我就一农民,哪懂这些,重要的是你们都生活得好……”父亲的意思我自然明白,当即一笑,也不再争辩,只是看着日渐苍老的父亲,心里充满感激,因着这些年他的坚持与付出。
父亲只是在土地上耕耘了大半生的农民中的一员,普通而平凡。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大概是父亲身上那重感情、讲义气、爱拼搏、肯苦干的品质。村里人每每提起父亲,才会竖着大拇指,由衷地称赞“老林这人不错”。
父亲总教导我们要与人为善。春耕时节,父亲带着我们平整完自家的田地后,便开始帮助缺少劳动力的乡亲干活。只是,我们终究比不得父亲,这样的日子久了,看着父亲忙进忙出,帮着左邻搭凉棚,帮着右舍搭鸡棚,心里总会觉得不解,看着父亲时,忍不住脱口而出“可是,为什么总是你在帮他们,而不是他们帮我们!老实人什么的最吃亏了!”父亲说:“我只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不是为了什么回报。而你们,也应当记住,人生于世,做好自己,只是立身处世的第一步,与人为善,能帮别人一把就帮别人一把。老话说得好‘天地补忠厚、老实终久在’。活在算计里的人才是真的吃亏!”
想及此,我不由笑着对父亲说“爸,其实我们家是有家风的!”
“嗯?”
“您不是说‘天地补忠厚,老实终久在’。我们就应当厚道做人、老实做事。”
“是这个理!”父亲笑着点头。
“食官饭,任官办;食官粥,任官督。”这是几千年来广泛流传在我们客家人群里的一句民间谚语,父亲常常挂在嘴边。这句谚语意思是说在其位要谋其政,对工作高度负责任,做到守土有责。父亲为人本分厚道,用行动影响和教育着我们,使我们自小就树立了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我们的老家在广东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交界的北部湾畔,每年的九十月前后,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都要迎来几回凶神恶煞的台风。台风来临,狂风呼吼,伴随的是大雨袭击,不但对人民群众的财产造成毁灭性摧毁,而且对那些在大海上捕捞耕作、堤坝上往来、蜗居在危房的人民群众的生命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那一年,我在读小学,连续几天的酷热后,那天又闷热得使人心烦,天上的乌云密布,万里浮云一动也不动,木麻黄树不时地摆动着顶端的尾巴。天刚拂晓,父亲草草地吃了两碗白粥,嘱咐一番我们要注意天气变化,就骑着自行车往他驻点的德耀村而去。德耀村南濒英罗港,打一个喷嚏也会溅起数点海水。我们到了学校后,学校宣布放假回家避台风。回到家后,雨水一点大过一点地往下扔,狂风刮得一阵比一阵猛,母亲站在家门口的屋檐下,焦急地模仿着母鸡的叫声,企图将散落在四周山边的小鸡吸引回家。正好在此时,邻居的人家冒着雨将成熟的稻谷收割回家,母亲一脸的忧愁,埋怨父亲在关键的时候不在家,眼看好收成的稻谷都成了煮熟的鸭子飞了。午时时分,接踵而来的闪电划破宁静的长空,雪白的滂沱大雨急剧而下,狂风呼啸,不时传来了竹木“噼噼啪啪”的折断声。家门前的那一口山塘也被雨水冲崩了塘基,不远处山岭上的尤加利、木麻黄被狂风吹刮得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我们兄弟3人吓得钻在被窝中,大气也不敢喘。因房子的瓦面被狂风吹坏了,母亲赶忙将家里的洗脸盆、木桶、大盘子等拿出来接水。下午时分,台风夹着尾巴逃走的时候,平时高高地昂着头的山稔花也低垂着头,裸露着红土的村道还在潺潺流水,村子的里里外外一片狼藉。母亲一直忙个不停,既要急着找鸡找猪,又要在屋前屋后忙着排水,防止积水浸崩墙基,还要牵挂禾田里的水稻。我们都说,如果父亲在家的话,就不会这么手忙脚乱了。
3天后的中午,父亲回到家里,我发现他全身上下留下不少泥巴的痕迹,变得又黑又瘦了。父亲兴奋道,3天来的努力没有白费,居住在危房的群众迁移到安全地带了。党员干部突击队夜以继日地搬沙包加固沿海危险堤坝,防风工作不留死角,群众没有伤亡,台风过后及时采取措施,群众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由于家里的稻谷没有及时收割,减产已经成定局,父亲反倒一脸的自豪,母亲难免要数落他。父亲说:“这是工作责任嘛,我们共产党人要冲锋在前,在这关键的时刻我能往后退吗?”
小小年纪的我,记住了父亲所说工作责任。参加工作后,无论是在乡镇里还是到市机关工作,我都牢记自己身上的责任,用守土有责来要求和规范自己。
30多年来,妈妈一直不忘“教子不贪”,值得我们在抓廉政中加以思考借鉴。
像母亲关爱孩子以情抓廉政。小的时候,家庭条件不好,母亲说“人穷不能志短”。如今,在机关任职,母亲说“做人不能忘本”,这体现了母亲重视道德教育的一片苦心,源于母亲对孩子深沉的爱。作为领导干部,抓廉政就要像母亲那样,教育机关干部怎样做人、怎样做官,引导干部走好人生每一步;像母亲了解孩子那样,掌握干部思想动态,针对性地教育提醒,让干部感受到组织培养、领导关心,自觉形成“只能为组织添彩,不能为组织抹黑”的责任感,自觉增强“幸福来之不易,不能因小失大”的畏惧感,自觉遵规守纪。
学母亲以小见大敏感抓廉政。“做贼偷瓜起”、“咬掉母亲乳头”的故事,母亲是从一根针、一个瓜、一分钱等小事说起,教育孩子不要贪。贪“小”多了,就想贪大;时间长了,就会上瘾。抓廉政,就要像母亲那样“抓小”,有病马上治,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养痈遗患;要“抓早”,重要时段和敏感时期,提前打“预防针”,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违纪现象的发生。
如母亲以身作则带头抓廉政。小的时候,有亲戚在外任职,时不时有人提瓶酒上门来,请母亲给亲戚说情求关照。母亲总是说:“东西拿回去,要不我就不说了。”那时候觉得母亲不近人情,后来才明白母亲也是怕“做贼偷瓜起”。工作生活中,一瓶酒、一包烟、一顿饭的情况,经常遇到,如果不警醒,第一次拿一瓶酒、收一包烟、吃一顿饭,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慢慢地就会发展到收红包、收房子,一步步走上深渊。领导干部就是要像母亲那样,拒绝小恩小惠,不搞下不为例,经得起诱惑和考验,对得起良心和职业道德。
机关单位就像一个家庭,单位主要领导就要充当好“父母亲”的角色,发挥处科室领导的作用,经常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增强他们抓廉政的意识;发挥机关干部监督作用,经常进行表扬、奖励,使他们自觉参与抓廉政。
我一直走在您走过的路上,似乎抬头,就看到了您的背影。
记得跟您买菜回来时,遇见进城打工的雪花婶,您拉着她的手,热情地邀请她到我家里坐坐。雪花婶显得很不好意思,说她在工地上供匠,弄得土不拉几的,咋能到我家里坐?您一摆手说:“没事,干活沾上的东西,就没有脏的。”
我哥家重新收拾阳台,开工前说好了,师傅们自己解决伙食,不管饭。您倒好,时不时地包饺子蒸小笼包让师傅们留下来一起吃。每次吃饭前,师傅们都显得很拘谨,觉得这里干净那里整齐,都不好意思坐落,不停地解释说自己是干活的,脏得很。您说道:“记着,干活沾上啥,都是干净的。”
没错,在我的记忆里,您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所以您干活从不惜身,也从不抱怨脏与累。
我从来不曾小看过体力劳动者,一有机会还给他们以帮助,自然更不会觉得劳动时的他们是不干净的。是您身体力行地告诉我,劳动的人是最干净的。
记得村里有个女人,是巷子东头一家的媳妇。她一旦跟公婆妯娌或他人有了矛盾,屁股一拍就蹦起老高,信口雌黄,满嘴污秽,肮脏不堪,自然是所向披靡。
您看她时,目光里充满忧伤,只是不住地摇头。您总念叨,说东头那媳妇咋忍心把自家作践成那样,鸡嫌狗不爱的。对那些品行不好口碑很差的人,您不是厌恶,而是可怜。您觉得他们那样做就是不知疼惜自己,不知咋样才是爱自己。他们那样做,是在作践自己。
您的话一直在我耳边回响,所以我一直都很小心地看守着自己,待人友善,遇事宽容,唯恐一不小心弄脏了自己,让您伤心。
“李老师课讲得很吸引人。”这是您的学生们对您的评价。“李老师多好的一个人,贤惠得找不出半个‘不’字。”周围熟识的人忆起您还是满心不舍。
我一直以您为荣的,我也做了老师,不成为优秀的老师都对不起您!我热情待人实诚做事,以免让别人因认识我而遗憾。我真的希望像您一样,很幸福很美好地活在更多人的心里。
我一直固执地认为,最大的孝顺就是具有您的行事风格。很小心地走在您走过的路上,不敢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朦胧中,似乎一抬头就能看见您的身影。我知道,那是您在天上一直守护着我,唯恐我偏离了您的路。
家风是一种传承。作为出生在物质匮乏年代的农家子弟,父母秉持的勤劳、节俭、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良好家风早已刻进我的骨髓,融入我的血液,成为自己的家庭“基因”。
父母都是种地的行家里手。父亲总是自豪地说,“哪块地庄稼长得最好,那就是咱家的地。”除了种几亩薄地,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当过木匠、做过车工、卖过字画,母亲还搞起了家庭养殖。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概括我们的家风,那就是“勤俭”。一件衣服穿三代,我们是穿着大人的旧衣服长大的。父母勤俭持家,更是一分钱也舍不得乱花。
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风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终身学习”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主旋律。
我和哥哥自幼勤奋好学,1986年,哥俩同时考上了大学,成为当时村子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农村中学教书。期间,我通过自学考试获得了本科学历。后来,我被选调到县城的一所高中任教。为了尽快适应高中教学,我订阅了大量专业报刊,自学了《许国璋英语》《新概念英语》等教材。正是学习上的“勤劲”,工作上的“韧劲”,使我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高中教师。
20xx年,家里买了第一台电脑。网络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在繁忙的教学之余,我和妻子一起,在键盘上敲打出数以千计的教辅稿件。去年,我开始了业余创作的尝试。多篇文章被发表、转载。如果说曾经的学习,是为了升学、为了学历、为了工作,现如今我们的勤奋、忙碌,无关乎名利,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国风一脉相承。家风的传承与发展,恰恰成为见证时代变迁、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父亲是志愿军人,在部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转业后在县城当干部。父亲特别重视家风建设。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他给了我一则祖训。祖训在一个手抄本上,是父亲亲手抄的,我一直珍藏着。其内容为:“余家素忠厚,庶无玷家门,愿以垂永世,缵我祖攸行,摅中所欲言,聊以告后人,告尔以居心,居心宜诚正,告尔以立身,立身宜端整,告尔以出言,出言宜审慎,告尔以行己,行己宜谨凛,告尔以食味,食味贵菜根,告尔以衣服,衣服贵粗陈,有子所当教,教之当恭温,有侄当善待,待之贵厚情,有族须知睦,睦族尚和平,有客须知待,待之尚殷情,有家如何处,处家要严明,有业如何务,务业要专勤,不可为奢靡,不可忘艰辛,不可好懒惰,不可薄天伦,不可私妻子,不可欺兄弟,切莫使己诈,切莫构人倾,切莫弄愚懦,切莫自骄矜,切莫侮长者,切莫噬孤贫,毋为逞忿怒,毋为好逢迎,毋为夺人产,毋为压人坟,毋为贪饮酒,毋为狎恶群,当戒罔人利,当戒污人名,当戒指人短,当戒间人情,当戒唆人讼,当戒激人嗔,岂容损己德,岂容忘人恩,岂容越本分,岂容昧本心,自虑惟肃肃,于人尔彬彬,行止多坦坦,心地时惺惺,辞气必恳恳,临事务兢兢,念念对天地,事事长子孙,雍雍雅气象,油油泰天君,青青楹柏寿,绵绵祖武绳,勉勉惟德行,谆谆告后人。”
我的家在农村,妈妈一生务农。我初中毕业后,跟妈妈在生产队里劳动。一次,父亲回到家里,我要求父亲利用自己的关系给我在县城找份工作,遭到父亲拒绝。他要我拿来“祖训”,继而边读边给我讲解。他说:“你要求我找关系,是‘损纪德’、‘越本分’、‘昧本心’。”从此,我不再要求父亲给我找工作,我就老老实实在生产队干活。
1997年,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此时,父亲已经逝世多年。面对上学要求人、找工作要求人、升职要求人、评职称要求人、看病要求人、迁户口要求人的风气,对父亲的为人肃然起敬。“不求人”,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我的行为准则。
当资源的配置的权力落到具体的官员或工作人员身上,容易埋下以权谋私的隐患,民众找政府部门办事,有时不留下“买路钱”就办不顺畅。让权力真正运行在为民造福的轨道上,每一位公民,特别是每位共产党员,都要抵制“求人”思维,增强法治意识。从这个角度看,共产党员带头践行家训,建设良好家风,很有必要,且意义重大。
家风如春雨,润物细无声;家风是文化,滋养后代。家风正,父慈子孝,家庭和睦,邻里守望,英才辈出。父母言传身教,家庭教育勿忘优良家风。
玉不琢不成器,树不修不成材。养育孩子历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养育孩子不仅需要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更需要孩子品行端正。
曾看过一则报道,发生在江苏常州。一对年轻夫妇带了一名6岁左右的男孩到一家餐厅消费,因为儿子看中了装饰餐厅用的气球,父母执意要取走,遭到服务员的拒绝。令人没想到的是,孩子的母亲竟然拿出一万元要买下气球。面对儿子的需求,父母可以引导孩子,理性地面对需求。但遗憾的是,孩子的父母做出了不当的选择,用闹事、用万元赌气为儿子买气球。
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也是父母的责任和义务,关键要看父母怎么爱孩子,这不仅是教育方法的问题,更是教育理念的问题,还反映了家风问题。
年幼的孩子,看中了布置餐厅用的气球并执意要拿走,尚情有可原,而作为父母,怎能一味为了满足孩子,而置家庭美德、社会公德于不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很容易受父母言行举止的影响。如果父母总是以一副有钱人的张狂面目出现,觉得钱多能买来一切,能摆平一切,那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极有可能会种下“金钱是万能”的罪恶种子。父母以爱孩子之名,公然地破坏公共秩序和正常法理,蛮不讲理谩骂服务员,欲强行买走非卖物品,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种下“拳头就是哥”强盗祸根。
“不就是气球嘛,有什么了不起?”霸气母亲拿钱敲打桌面,在孩子面前,在大庭广众之下,透出对事态的不屑,无理取闹,这种缺乏理智的粗暴举止,更是养成孩子娇纵任性的不良土壤。孩子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如果父母不懂得进行科学的教育,让所谓的“爱”冲昏头脑,无疑会将孩子引向歧途。
常言道:“愚人用流血换来教训,智人用教训避免流血。”教养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不断学习总结、不断完善提高的过程。父母应以自身言行营造良好的家风,以科学的家教还孩子一个灿烂的明天。
父亲是一名共产党员。父亲早年在广东汕头当兵,转业后在一家国企做采购工作,从企业辞职回家后自己做装饰生意。与人相处或者处理问题,他总是坚持内心的“理儿”。
父亲是一个自制力很强的人,生活简单,淡泊名利。父亲的一个战友在县土地局工作,有一阶段农村征地用地吃紧,不论是开工厂用地,还是盖房用地用土,都管得严,很多人想通过父亲疏通关系,父亲板着脸,来者一概拒之,父亲说“人家是公家的干部,不是为我当的官。我不图啥好处,也不管这些事。”日常里,父亲与朋友聚会,只喝小酒,有谁胆敢劝他多喝,越了线,他就生气。不贪名利,心宽体胖,这是父亲的养生“理儿”。
父亲常念责任“理儿”。父亲是一个具有强烈家国情怀的人,在参军期间,多次参加救灾,曾在劳动生产中差点丧命,算是有过贡献,即使这样,父亲也从不因为没有得到应该的回报而抱怨,他自己说男人为国为家都是本分,不要计较。父亲大概是方圆数十里内,唯一一个自己掏钱订报纸的农民,读报学习数十年不间断。20世纪90年代,农村电视尚未普及,父亲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钱,购买了一台14寸黑白电视机,而且添置了充电瓶,每天夜幕降临,准时把电视机摆放在正房门口、朝着院子,为街坊邻里播放电视节目。父亲常说,尽管咱们是农民,但不能当睁眼瞎子,跟着党的政策和时代潮流,才不会被淘汰。
父亲还有一个为孝的“理儿”。父亲在本家年龄最长,在母亲家也排行老大,孝敬老人且能一碗水端平。我爷爷在1981年秋天被检查出患肝癌,为了方便照顾爷爷,父亲决然从工厂辞职,带着爷爷四处求医问药,同时也让爷爷放松心情,减轻病痛。那时候肝癌是绝症,父亲最终没能挽回爷爷的生命,但尽到了一个子女的责任。爷爷走后,留下奶奶一个人,父亲改变了尽孝的做法,他克服种种困难,带奶奶出去旅游,让奶奶最高兴的是,自己在有生之年去了天安门和故宫。我姥姥患的是甲状腺癌,是父亲带着姥姥在医院做的手术,而且隔一段时间父亲还要骑自行带着姥姥去医院化疗,那时候交通条件落后,我两个舅舅都在外地工作,回家的次数很少,照料病重的姥姥全靠父亲一个人。姥爷待我父亲如儿子,后来姥爷居家养老,只有父亲经常陪伴,姥爷的吃喝拉撒父亲样样照顾周到。
父亲爱念“老理儿”。他说“这是老百姓的规矩,啥都不讲究,天不怕地不怕,想干啥就干啥,是要遭老天报应的”。
最近,在翻看人教版高一美术教材时,无意中竟看到“新浙派人物画”的奠基人方增先1955年的成名作《粒粒皆辛苦》。画中近景为一老农形象,头带白色包头,身着青白色棉布袄。右手伸向斜前方,正欲捡起一棵麦穗;左手拿着一支旱烟袋和几棵刚捡起的麦穗。一张黑红的脸庞,低垂的目光凝视着地上的麦穗。其身后远景隐约可见两辆装满谷物的马车,施以淡墨浅色,成功地拉伸了画面的空间纵深感。车与麦穗,远景和近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喻示的精神表现得更为明确。
看着这幅图画,我的内心感慨万千。我们一家四口,父亲和母亲都是兵团农场的职工。这在当时,家庭条件已经算是很宽裕的了。但母亲却是当地出了名的“勤俭节约”的代表。那时,心灵手巧的母亲不但能给我们一家人缝制衣裤,编织毛衣,制作布鞋、书包、坐垫、鞋垫等,而且还能用玉米面做出多种饭食。
父母亲对子女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特别在饭食方面,决不允许有丝毫浪费。小时候吃饭,饭粒掉在桌子上,是一定要捡起来吃掉的。以至到现在,不管是在家里吃饭,还是在饭店,我都养成了碗里不留剩饭的良好习惯。那时,连队大田里的小麦全部收割完后才让小家小户进地捡麦穗。记得一年夏天,母亲带我去捡麦穗,她跟我说,“想吃白面馍吗?”我说:“白面馍好吃,当然顿顿想吃呢!”母亲对我说:“那就加油捡麦穗吧!”为了实现这个愿望,我和母亲,冒着酷暑顶着烈日,中午也不舍得休息片刻。有一天,母亲流起了鼻血,我吓坏了,她说,“没事,就是热的。”然后拿出随身携带的水壶打湿手绢敷在额头、脖颈上,等鼻血止住后,她又继续寻找收割后遗留下的麦穗。我跟在她身后,想让她多休息一会,而母亲却说,“收获的日子一年就这几天,这几天懒惰了,就等于浪费了一年时间。”听了母亲的话,我弯腰苦干,一天下来,累得头晕眼花。这时,母亲总是过来提一提我捡的麦穗,夸奖地说,“不错呀,够蒸几顿白面馍的了,明天继续加油哦!”就这样,在母亲的带领下,我在麦田里度过了那个终生难忘的夏天。
后来才知道,家里分的口粮白面少,玉米面多。为改善家里的伙食,母亲就将玉米面过筛过箩,筛细后和白面混合搭配好蒸馍、擀面条,剩余的粗面就用来烧汤熬粥。到了夏天小麦收获的季节,她再抓紧时间捡拾一些麦穗换成白面,这样下来,一家人的生活在母亲节俭合理的安排下过得井井有条。
那个夏天拾麦穗,母亲一方面是要锻炼我的意志力,另一方面就是要让我明白勤劳是人的本分,只有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才会珍惜收获的果实,也才有资格享用劳动的成果。
如今,我早已为人妻为人母,也早已离开了当年那个锻炼我成长的兵团农场,我们家的生活水平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家的生活也在响应着党的号召,已开始由解决温饱问题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迈进。但是,越过越红火的日子,却让我在每次反思中也越来越感到继承优良家风的重要性。感谢母亲,感谢勤俭节约的家风。不管社会怎样变化,怎样发展,不管生活水平怎样提高,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都需要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母亲是一本书,翻开目录,我看到的是“坚持”“善良”“勤劳”,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人生道路上的路标。
母亲是一位普通的乡村教师,也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从我记事起,母亲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忙碌。30多年的教师生涯,培养了多少学生从小乡村走出去,连母亲自己也说不清楚。如今我走在城市的街道,有时就会碰到有人告诉我:“我是你母亲的学生哩!”每每听到这样的话,从心底为母亲自豪。
母亲从没畏惧过什么。她始终能给孩子们快乐的空间,也让每个孩子有安全感。在我幼年的时候。记得那时白天母亲要去学校教课,回家还要做家务,还要给我们纳鞋底、做鞋。儿时的我,常常在睡眼朦胧中,看见母亲在橘色的灯下纳着鞋底。她右手拿着锥子或者针线,右手的中指上戴着一个顶针圈,左手握着鞋底。锥子先在厚厚的鞋底上用力地钻下一个小小的孔,然后把锥子放在桌上,拿起针,往头发间一摩擦,那个动作很优美。针慢慢穿过孔,母亲在鞋底的另一边用力拔出针,一根长长的线随之而过。夜很静,能听见线穿过鞋底时的丝丝声。橘色的灯光让我感到暖暖的,慈爱的母亲让我心里感到甜甜的。长长的岁月里,我始终不能忘却灯下母亲纳鞋的身影。
母亲为人和善,心地善良。那时我们住在乡下,邻居是一个身体不是很好的孤身老太太,只有一个女儿,嫁给了外地人,常年不能回来照顾她,而她又不愿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母亲就把她当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有什么好吃的都要给她留一些,逢年过节都要打发我们去看望,一直持续了20多年,直到她离世。对于村里的一些孩子多、生活不宽余的家庭,母亲还时常将我们不穿的衣物送给他们。母亲经常教育我们要善待那些可怜人,哪怕自己少吃一口都要行善,从小就给我们埋下了善念的种子。
母亲勤劳淳朴,勤俭持家。一块破布,一件旧家具,一截线头,甚至一个用过的塑料袋都舍不得扔。母亲很注重仪表和整洁,在我印象中母亲曾很奢侈得买过一块“的确良”布料,母亲亲自裁剪缝制,由于母亲每逢盛大场合才穿上它,又穿得特别仔细,这件衣服一穿就是近20xx年,直到我工作,它才正式退休。母亲对于吃从不讲究,常常是能省则省。然而,在礼尚往来方面母亲却很大方,母亲总说,借人平还人满。
而今,我也为人父,但在母亲眼里我永远是孩子。每当季节变换冷暖交替,总有母亲的叮咛提醒。从牙牙学语到姗姗学步,从少年到中年,我永远也走不出母亲的爱。母亲的爱不需要华丽的语言,不需要强加的责任,母亲的爱就像春天万物苏醒,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母亲是一本书,感谢母亲,这本书将是我一生的珍宝。
常言道:怀善心,做善事,一生无愧;怀平常心,做平常事,日夜安宁;不忘人恩,不念人过,不思人非,不计人怨;心宽一分,则云消雾散;让人一步,则晴空万里。
我爷爷在世时,曾多次提起这样一件事。他说,当年家里很穷,自己在一家旅店当伙计,日子还过得去。一年大灾荒,住店的人很少,爷爷的工钱自然也被大幅减少,家中生活勉强维持生计。一天早晨,爷爷发现一位年轻人晕倒在自家门口,奶奶望着爷爷,等着爷爷发话。爷爷二话没说,搀扶起年轻人就往屋里走,奶奶立马去厨房拿出一家人的口粮——三个窝头,掰成小块一口一口往他嘴里送,他兴许是闻到了窝头的香味,一口气吃下了所有窝头。接下来的几天,奶奶把三个人的伙食分成了四份,爷爷每天去后山采摘野菜维持生活,就这样年轻人渐渐恢复了体能。年轻人走的时候,爷爷塞给了他好几个窝头,让他留在路上充饥,年轻人跪在我家门口磕了三个响头才含泪离开。爷爷说自己饿一点、累一点没关系,能做善事总是好的,善心、善行能救人命。
父亲时时刻刻践行着爷爷“常怀善心”的家风。我家邻居家有四兄弟,老大仗着自家人多势众,每年春种时借机侵占我家田地,虽说每年占的不多,但年复一年,我家的田地明显减少。母亲自然是气不过的,父亲宽慰母亲想开些,他说咱家人少不愁吃,邻家人口多,就让他多种点吧。事件就这样被父亲平息下去。没过多久,邻家老大的老婆早产大出血被送进了重症室监护,一天上千的费用让老大急得似热锅上的蚂蚁。父亲知道这件事后,便商量着母亲要将压箱底的1万多元给邻居送去,母亲边拿钱边说:“你忘了前些日子怎么对你的吗?”邻居老大接过钱的那一刻哭成了泪人,在父亲的资助下,老大妻子顺利出院,母子平安。父亲常说:“人这辈子不容易,仇恨带不进棺材,常怀善心才能化解恩怨,才能解开心结。”
到了我们这一代,父亲也教育我们要心怀善心,与善相违的事不可为。小时候交通不方便,我每天步行上学,一路全是别家高粱地。有一次前晚下了大雨,父亲担心我摔跤便送我上学,一路上高粱苗被风吹倒在路上挡住去路。我没多想就踩着高粱苗踏过去,哪知还未走几步,父亲的巴掌就落在我的屁股上。“高粱倒了你不扶已是大错,还踩踏过去,大错特错!你踩坏庄稼,人家秋天靠什么生活?别人踩我们家的庄稼你不心疼吗?”我第一次见父亲发这么大脾气,我赶忙扶起了高粱苗。
正是有了这次挨打的经历,我再也不敢踩踏庄稼,也让我深刻理解了什么是心怀善心。心怀善心就是多站在别人的角度,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别人吃亏。好家风是当今社会正需要的正能量,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18岁那年,我在生产大队(后来改为村)当民兵连长。得知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父亲丢过来一句话:“当党员就要带头吃苦咧!”
父亲是老党员,当我站在鲜红党旗下宣誓的时候,他已经有了20多年的党龄。“当党员就要带头吃苦咧!”这是父亲一生信守的口头禅。是的,当党员就要带头吃苦。父亲的一句话时时回响在我耳边,他不知道他的吃苦基因已经顽强地浸润着我的身体,而我在离开他的日子里,总是用全身心践行他的叮咛,以儿子的身份传承父辈的期望,不向组织伸手,不向领导讨价还价,更不占公家的便宜。我在负责报社新闻业务工作的时候,我连续当了20xx年的值班总编,签样终审后几乎每天都是披星戴月归家,如今人过半百又五年,依然毫无怨言地战斗在采编第一线。
今年春节,家人团聚,女儿信心满满地告诉我说,她已经向党组织递交了自己的入党申请,随时准备着加入先锋队。“当党员就要带头吃苦咧!”我脱口而出的竟然是父亲留给我的一句话。党员父亲的吃苦作风已经化作家风在一代一代的传承。我欣然,记住一句话,做好一个人,兴旺一个家,我的女儿也将收获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光阴倏忽,母亲转眼已经离我远行两年多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她的殷切教诲犹在耳边,我越来越觉得一生清贫的母亲那“本分做人”的好家风是她老人家留给儿孙们的最大财富。
母亲是一个普通的农村老太太,但没有文化的母亲对社会、人生、为人、处事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母亲为人性情耿直,实在厚道,她要求我们也要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住本分。记得在我幼年时,母亲常引用既简练又有哲理性的民间谚语教导我说:“人生三条路,要走正当中。”当时因为年龄小,我对母亲的“三条路”理论并不十分理解:为啥“三条路”不能任意走?为什么只能走在正当中?如果不走正当中又能怎么样?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读书明理,我才真正明白了母亲的意思,那就是不能走岔道,不能走歪道,更不能走邪道;只能走正道,只能走直道,只能走光明大道。如果走了歪门邪道、旁门左道,不仅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还有可能身败名裂、毁掉一生。母亲的这句话一直成为我的人生指南,使我受益至今。
回首往事,我才发现母亲的好家风就像空气一般无所不在,时时处处都在影响着我们做人的航向。记得在灶下烧火之时,母亲会触景生情地说:“人性实,火性虚。做人要实实在在,不能欺骗瞒哄,实诚人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句句是瞎话的人谁敢跟他交往啊?这火就不一样了,火性虚,柴火虚膨着才能烧得旺。你把灶膛塞得密不透风,它还能着吗?”
真的感谢母亲这些耳提面命的“本分经”,它成了深刻影响我们弟兄姐妹做人品格的好家风。我从上学到参加工作,几十年一步步走来,时刻牢记母亲的叮嘱,本本分分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干干净净履职,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守好母亲的“本分经”是母亲生前的愿望,也是我一生最大的福分。今后,我还要把母亲留给我的“本分经”作为弥足珍贵的传家之宝,世世代代传下去。
“再穷莫偷”,这是母亲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母亲曾经是村里的妇女干部。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很严厉。从小到大,她绝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拿别人家一针一线,“别人家的东西再好,莫伸手”。
上小学三年级时,有次同桌不小心踩断了我掉在地下的铅笔。我很生气,要他赔。他理直气壮地说,能怪我呀,你的东西落在我脚下。虽然他不是有意的损坏我的笔,但我心里咽不下这口气。放学时,趁他不注意,我偷偷地把他的铅笔藏进我的书包。晚上写作业时,细心的母亲很快发现了异常。在母亲严厉的眼神中,我如实交代了“问题”。第二天,母亲陪着我将笔还给了同学。
去年,时值八岁的儿子临近暑假。晚上睡觉前儿子告诉我,学校要求学生自己购买《暑假生活》作业。我将10元钱交给了儿子。第二天,儿子上学后,我发现他居然将买作业的钱忘记在枕头上了。中午,我们正吃饭时,儿子同学的奶奶来我家串门,说她孙子上学时把钱弄丢了,不等放学就哭着跑回来了。正说着,儿子兴冲冲地放学了,手里扬着本崭新的《暑假生活》。不等我开口,母亲已变了脸色,放下碗就往学校去了。母亲刚走,儿子的同学过来找奶奶,一边擤鼻涕一边笑着告诉奶奶说他在房间里把钱找回来了。母亲回来时,笑呵呵地。瞅见饭桌上狼吞虎咽的孙子,母亲不动声色地悄悄地附在我耳边告诉我,儿子买作业的钱是老师垫付的,她已经把钱还给老师了。
家风是母亲的一把戒尺,她时时刻刻鞭策着我、我的孩子,甚至更多的人……
祖父年近90岁,生在旧社会,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战争岁月中,经历过生存的艰难;作为炊事班的一名普通战士,他对食物有着特殊的感情。
有一年端午节在祖父家吃饭,四个菜,看到有好吃的我就管不住自己,一下子往碗里夹了好些菜,可是吃起来就费劲了,最后还是剩下了,我特别担心祖父会训斥。祖父看到后,眉头略为一皱,问道:“又吃不下了,怎么每次都剩饭,这都是爷爷园子里种的,都好吃着哩!”祖父不会像从前那样给我讲以前吃顿饱饭有多难,但是他眼中充满了对来之不易的一粥一饭的心疼。
祖父很珍惜今天的生活,对衣食无忧的日子倍感满足,从不会浪费一丁点东西。他的小院子里有一个单人沙发,是那种人造革材质的,这个沙发是当年单位搬家时准备扔掉的,包的那层革已经破烂,爷爷把它捡回来放在院子里。每到夏天,祖父吃完饭喜欢坐在沙发上,然后闭目小憩片刻。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是祖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也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这句话。耄耋之年的老人,把小院前后种满蔬菜花卉,锄地、施肥样样不落,“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精心侍弄着菜园。每年春天到来之时,我都会问他:“爷爷,今年你还种园子吗?要是累就别种了!”不过每年爷爷都坚持种植。每逢八九月份,小园子里的蔬菜丰收之时,祖父就会挨家送菜,他说这是自家菜园种的,新鲜、放心。
每餐饭都饱含着汗水,所以一粒米、一根菜叶都格外珍贵和珍惜。在祖父的影响下,勤俭持家、自食其力也成为了我的生活态度。
早些年,家里境况不好,五口之家,基本上就靠父亲给人家干些泥匠活来维持一家生计。为了支持我和兄弟几个的学业,从我读高中那会儿起,父亲便戒了烟。
我清楚地记得,父亲每天晚上从工地上回来,口袋里都会揣着一包香烟。这是房东家每天发给工匠师傅的,算是“额外补助”。父亲不抽烟了,除了有时候因交际需要拆一包递给工友师傅抽外,大部分都原封不动地带回家,然后交给母亲放进衣柜里。日积月累,数量多了起来,母亲会隔三差五地拿几包香烟到附近商店兑货一些家庭日常生活必需品。兑换价比香烟的市场售价低一点,这种生意店老板自然也乐意做。
我读高中时是家里经济最拮据的时候。因离家较远,我只能寄宿。我的寄宿用品都是用父亲攒下的香烟兑换来的。每逢学校放双周假,父亲便早早地张罗,母亲拿几包烟到店铺兑些猪肉,给我改善一下。晚上,父亲从工地归来,还要仔细询问我的情况,从学习到生活,从身体状况到人际交往。望着这用香烟兑换回来的肉汤,想起这来之不易的香烟,肉汤蒸腾起来的热气模糊了我的双眼。
如今参加工作、成家立业多年了,吃肉也早已不是什么奢望,苦日子熬过来了。我还是会想起多年前父亲戒烟省钱、母亲兑肉煲汤的情景,内心总是久久不能平静,因为那香烟里、肉汤里,包含着太多太多的父爱和太深太深的亲情,更为重要的是,父辈言传身教的俭朴家风,让我在耳濡目染中成熟。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和谐家庭是中国构建和谐社会体系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没有家庭的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良好家风有助于家庭成员形成共同价值取向,使家庭成员能以民主平等、团结互助、勤奋好学、艰苦奋斗、明礼诚信、遵纪守法等家庭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倡导科学文明、绿色节俭的家庭生活方式。
党员干部在良好家风传承与发展方面要作好表率作用。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党员的特殊身份和职责所在,其担任着修身、齐家、治国乃至平天下的重要使命,因而其必须要在家族、家庭成员面前认真做好良好家风的认知、学习和建构工作。
认知。所谓家风,即家庭、家族的风尚习气,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家庭的文化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许多良好的传统家风。家风是家庭、家族成员人文素养的根基,体现了一个家庭、家族的文化涵养。一般而言,家族、家庭成员一出生便笼罩在一张无形的家风之网内,其必然经过家风的教化才能蜕变成一个社会的人。也就是说,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其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信仰、伦理道德、语言及行为规范等都会或多或少的被家风所约束,家风会潜移默化的渗入其心灵,使其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因而,良好的家风,对每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党员干部要具有对良好家风的认知,要有家风意识,在社会大众、家庭日常生活中寻找良好家风的思想文化资源,为良好家风的传播开辟更广阔和深厚的接受空间和受动效果。党员干部要积极回应和主动反应良好家风,积极导引具有感召之力的和社会正能量的核心价值观,从而把良好家风提升成为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化风尚。
学习。良好家风是中华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精神滋养。由于家庭环境、社会阶层、生活方式等不同,使得各家家风呈现出各自的特色。作为党员干部,要学习、研究和借鉴各个和睦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个人背景、不同文化层次、不同生活方式等情况下所形成的良好家风。学习各种良好的家风家规,从而树立行为规范,对一名党员干部来说非常重要。党员干部在对良好家风的学习中受到春风化雨的思想引导,发挥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主动性,自觉养成良好作风,并把它们潜移默化到自身的工作家庭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时,党员干部在深入学习、研究和借鉴各地的良好家风过程中,弄清楚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充分认识到加强和改进家风建设的重要性,用良好的家风家规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从而带好头,示好范,推动各项工作开展,形成适合本地各个家庭应有的良好家风观念和方法,构建适合本地区家庭的良好家风模式,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
构建。党员干部是群众的领路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在良好家风建设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就不能仅仅只顾建好自家家风的事情,还需在立足于自身良好家庭家风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教育引导人民群众形成对良好家风的认知,引导人民群众在优良家风建设的实践中,反思各自家庭家风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和建构自己良好的家风模式,进一步形成自身家庭、家族和社区家庭的良好家风互动,构建属于适合本区域各个家庭独特的良好家风模式。
父亲是老复员军人,没有什么文化,有着军人的坚毅和任性。打我小的时候,就一直听父亲常说“三句话”:别泄气,有骨气,重新来。渐渐地,父亲的“三句话”成了传家宝。在我失落的时候,只要想起父亲的“三句话”,就勇气倍增。
别泄气。1993年高中毕业后,我迷上了写作,还自费订阅了不少报刊。每天忙碌着写作。但是,整整折腾了一年,一篇稿件也没有发表,母亲抱怨,街坊邻居说三道四,我的信心也动摇了。这时,父亲坚定地说,“别泄气,想当作家那么容易呀?继续努力。”随后,父亲把我引荐给了县文化馆的任永清老师。在任老师的指导下,1994年,我参加了山西大同电台的“94国土杯”征文,我写的散文诗《故乡的春天》获得优秀奖。至此,从开始步入了文学的大门,也摸着了写作的门道。
有骨气。因为我写作水平不断提高,乡政府聘我成了信息员,专门从事新闻信息报道工作。在单位被人冤枉,自己窝火憋气。可是,父亲对我说,要有骨气,这点委屈算啥。听了父亲的话,我继续努力写作,两年后,我被县地方志办公室抽调编撰《怀安县志》。一路走来,只要有骨气,受点挫折没事。
重新来。进入银行工作后,我越发觉得自己文凭只是高中,缺乏金融专业知识,在工作中有些吃力。父亲说,重新来,多学习些专业知识。我再次听了父亲的话,加强业务学习,知识增长了一大截,写作也更加顺手啦。
父亲没有长篇大论的说教和训诫,也没有循循善诱的旁征博引,有的只是对生活的总结和感悟。父亲的“三句话”就是最好的家训,作为传家宝,将这种家风世代传承下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样的话。
那时候,家中的晚饭是一天中最为重要的时候:外出劳动的爷爷、妈妈、上学的孩子都会围坐在一张大桌子旁吃饭。尽管端上来的也只是一盘子菜园子里的炒大蒜、菊叶汤,但是,操持家务的奶奶总是让我们必须等到爷爷坐到桌子的最上方动筷子之后,才允许我们姊妹五个端碗吃饭。而且吃饭也有规矩:一不许说话,说是会吐沫星子乱飞不卫生;二不许晃腿;三不许剩饭,这是最重要的一条,用爷爷奶奶的话说,剩饭是糟蹋粮食。
在爷爷奶奶的熏陶下,我们姊妹几个在各自长大成人之后,也都是这样教育我们的下一代的。
“笑脏不笑破”,这是妈妈的规矩。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妈妈在社办企业上班,总是早起晚睡为一家老少浆洗。记忆中的妈妈,都是晚上在灯下为我们缝补衣裳,即便是在物质贫瘠的年代里,我们家姊妹5个都穿得干干净净。
爸爸一直在外工作,总是那么忙碌。小的时候,我很少见到爸爸,直到我上了初中之后,才知道爸爸是南京市供销合作总社的一名采购科长。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很有实权的,可是我们家,大姐、二姐的学费永远都是拖欠,以至于懂事的二姐为了让弟弟、妹妹够继续升学而不拖欠学费,任凭老师上门做工作也不肯继续上学,16岁就开始上班挣钱帮助家里分忧解。妈妈既生气又心疼,冲着难得回家的爸爸发火:人家都说你在外干部,孩子都没钱上学。
“工作就要好好干,不能让人戳脊梁骨”,这是爸爸的规矩。爸爸在供销社工作,因为爸爸勤劳、认真,工作踏实,被组织任命为供销社书记。当了书记之后,爸爸工作依然忙碌而且更加辛苦,总是骑着“二八”自行车披星戴月,家里的晚饭也总是热了又热。
因为爸爸的执拗,还与他唯一的大姐夫(我的大姑父)发生了很大的争执。当时,大姑父开了个小店,进货都是从供销社批发部批发,大姑父想让爸爸帮他批张条子,想多拿几条畅销的计划外大前门香烟,不想被爸爸一口拒绝之外,还再三叮嘱批发部经理,没有他的允许,不允许任何人私下做主批给大姑父,气得大姑父当着很多人的面指着我爸爸的鼻子骂:“我看你当一辈子书记!”
是的,爸爸没有当一辈子书记,但他当了一辈子的老实人,实在做事,实在为人。
良好的家风是心中有规矩,守住小规矩才能守住大规矩。
家,是心灵的栖息地,是生活的加油站,是挡风遮雨的港湾。而对于我来说,家更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爸妈共养育了7个子女,加上小辈们现在总共有30 多人。虽然我们分散在不同的城市,彼此之间却始终相互牵挂、相互鼓励、相互扶持。在这个大家庭里,我们学会了担当、学会了付出、学会了爱。
记得小时候,妈妈每月工资80元,10元寄给山东外婆养老,10元留给自己在学校吃伙食,其余的都给爸爸统一支配。爸爸把大部分工资和养猪种地挣的钱,都用来给集体修水库、建桥梁、买化肥。爸爸离开我们后,妈妈依然和爸爸一样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生活非常简单,一日三餐基本以蔬菜为主,衣服都是买简单朴素的,把省吃俭用留下来的钱,绝大部分用来帮助他人。在她的影响下,我们全家都养成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
爸爸妈妈从小对我们要求非常严格,决不利用自己的身份为儿女们谋私利,从小让我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养成自立自强的生活习惯。年轻时,我们对爸爸妈妈不太理解,甚至有些埋怨。我记得,1974年,我在生产队当妇女主任,由于劳动积极,肯吃苦,被大队推荐上大学。当爸爸听说村里有位家庭贫困的退伍兵也想去上大学后,当即就给县里打电话,硬是把我的名字换成了退伍兵的名字。姐姐当年在单位做档案管理工作,资料室多年没人整理。尽是灰尘、又不通风,姐姐长时间待在里面埋头工作,慢慢患上了过敏性哮喘,好几年卧床不起。即使这样,妈妈也没有想到要出面说情,去给她换个工作。有时候,我们兄妹也会在一起议论:“妈妈是不是对我们不太关心呢?”然而,我在帮着整理妈妈的日记时,看到了一段关于姐姐的话后,终于我对妈妈有了更深的了解,日记里说:“平荣的哮喘病今天没有发作,精神也很好,我吊着的心才放了下来。平荣啊我宁愿少活20xx年,也情愿换你一天天的康复。”读到这里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妈妈不是不关心我们,不是不帮助我们,她是把所有的情,所有的爱,全都给了她的学生和困难群众,把对儿女的爱,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当年,爸爸甘祖昌不当将军当农民的动人故事传遍大江南北,近年来,妈妈龚全珍的先进事迹又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现在,爸爸离开我们已经20xx年了,妈妈带领我们全家一直坚守着当年的理想和信念,传承着爸爸的精神和作风。
我们兄弟姐妹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在建好自己的“小家”的同时,尽力服务好“大家”,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带动身边的街坊邻舍,努力成为社会和谐发展的一分子。对于全家人来说,向身边有困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也已经渐渐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大妹妹公荣担任了社区“龚全珍工作室”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经常带头开展志愿活动,并先后为贫困学生捐款5万多元。小妹妹和我的外孙、外孙媳妇都加入了志愿服务队,协助妈妈一同开展革命教育,服务基层群众。
家风正则民风纯,家风正则政风清,家风正则社风好。在接见妈妈时说过“我们要弘扬这种艰苦奋斗精神,不仅我们这代人要传承,我们的下一代也要弘扬,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同样,我们也要把爸爸妈妈留下来的好家风当作“传家宝”,永远传承和发扬,让它在平凡朴实的生活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到周末,我们总会提前接到妈妈打来的电话:“休息赶紧回来,我给你们做好吃的。”每次接到这样的电话,我的心里总是满满的感动。
我的妈妈出生于1960年,那时正值中国闹饥荒的时期,妈妈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陆续出生的5个弟弟。从懂事起,她就成了外婆的好帮手,在家负责烧火做饭,照看舅舅们。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妈妈央求着要跟着院里的同龄孩子们一起步入学堂。好不容易上了两个多月,外婆患了心脏病,妈妈只能辍学回家帮忙照顾家里,从此失去了读书的机会。后来,舅舅们一天天长大,妈妈跟着上学的舅舅们学会了数学加减乘除口诀。虽然她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认识的汉字也不多,但是我刚上学时家庭作业都是妈妈指导的。妈妈经常鼓励我,在学校要老老实实听老师的话,好好念书,莫着急家里,考取了,就是砸锅卖铁也会让我上学。或许正是妈妈这般鼓励和支持,我成为全村第一个考取中学和中专的女孩儿。
妈妈嫁给爸爸时,是在爷爷的葬礼上拜堂成亲的,农村的习俗叫“随丧磕头”结婚,那是爷爷离世时的心愿,希望看着她嫁过来,了却老人的念想。面对贫困的婆家和3个未成年的弟妹,勤劳的妈妈跟着爸爸一起成为家里的主劳力,每天白天下地干活挣工分,换取全家人的口粮。
到我中专上学那年,家里的田地被洪水淹没,基本的口粮没有了。更糟糕的是,每年为我们攒学费要卖的两头猪因一场瘟疫病死。这一切像一座大山,压在妈妈的心头。那年腊月,妈妈到处跑着为我凑学费,20xx多元钱当时来说不是个小数目,终于在过年以前凑齐了,妈妈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然而在我读中专第二年,我的弟弟因摔伤住院,身体一向很好的妈妈大病一场,整个家庭陷入经济困境。眼看到了上学的时间,妈妈咬紧牙关,不顾全家人的反对,毅然做出卖房供我上学的决定。当时在乡亲们看来,妈妈简直不可理喻,供个女娃儿读书,还卖房子,早晚是嫁出去的人,不值。妈妈对我说:“女儿,莫管人家咋说,跟以前一样老老实实的读书,你要争口气,妈妈小时候很想读书,没有机会,你只要能读,妈妈会想尽一切办法的。”
带着妈妈的嘱托和期望,我和弟弟努力学习,从学校里带回来的一张张奖状是我们送给妈妈最珍贵的礼物。毕业后都回到家乡工作,“在单位上要勤劳,要老老实实上班,踏踏实实做人,不能忘本。”妈妈的教诲时时萦绕在我们耳边。
现在,家里的日子越过越好,我们都相继成家立业,这一切都来源于妈妈的勤劳、善良、坚忍和无私奉献。有人说,母爱如细水长流,我却感受到母爱如山。正是妈妈,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信守着中国传统美德,用自己微弱的肩膀,为我们支撑起一片广阔的蓝天,让我们在她浓浓母爱的呵护之下长出坚实的翅膀,自由翱翔。
父母是朴实的农民,他们都是党员。从父母身上,我继承了一个中国最普通家庭的传世家风——孝顺、勤俭。
我的外祖父和外祖母一生养育九个子女,却只留下舅舅和母亲两个。舅舅作为南下干部只身留在了湖南,在老家舅妈带着四个儿女苦苦操持。在那个物质极端匮乏的年代,舅妈养育四个儿女已经不易,奉养外婆的任务便落到了父母的身上。那时父亲家中也非常困难,祖爷爷年逾九旬,叔叔、姑姑们都在上学,我和妹妹都是缠人的时候,一家的口粮全靠爷爷和父母三人。但是物质生活的匮乏丝毫没有减退父母对老人的孝敬,家里有口好吃的,母亲都是一分五份,先打发我跟妹妹分头送给老人送去,然后我们才能回家共同享用一份,我和妹妹学着母亲的样子,再把那一份四等分,一家人有滋有味地享用那口美味。现在想来,当我的女儿乖巧地把美食奉给爷爷奶奶的时候,这份孝心的根源正是我家的家风——百善孝为先。
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里,我都是一个勤快的人,勤劳也是我家的家风。父母用他们的勤劳养育我,我又把这份家风传递给自己的孩子。母亲经常告诫我们“人哄地皮,地哄肚皮”、“爹娘手里爱勤人”。这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含着伟大的哲理:勤劳可以兴家。生产队时父母是工分最高的,联产到户之后我家不仅仓廪丰实,而且还搞起了家庭养殖。农家院中,猪在酣睡,鸡在啼鸣,羊在咩叫,牛在反刍。父母用勤劳的双手换来了老人、子女的衣食无忧。邻里百家有事的时候,父母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帮张家盖房子,帮李家办喜事。父母的勤劳换来邻里的和睦,更换来家庭的和美。
父母虽然嘴里说不出“成由勤俭败由奢”的话语,但是勤俭持家却是他们的法宝。生活困难的时候,勤俭让我们得以温饱;今天生活富裕了,勤俭的家风也不能丢。如今国家提倡反对浪费,厉行节约,勤俭节约不仅是我家一个小家事情,更是一个大家、一个国家的事情,只有世代传承,我们才能家兴国旺。
母亲今年85岁了,自小因家里非常穷,没有上过一天学。但在我看来她却十分聪明,民间俗语掌握很多,口头语言非常丰富,对我一生的成长进步影响很大,某种意义上算得上是我的“语文老师”和“德育老师”。母亲的民间俗语里蕴含了人生智慧,启导着我的为人行事。
勤奋工作。母亲说“生就的那个虫,钻就的那个木”,“年轻人,气力使了气力在”,必须尽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她还说“戴花要戴大红花,骑马要骑千里马”,要勇争一流。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她就鼓励我“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口气”,“世上没有吃不完的苦,只有享不尽的福”。当我成了一名负责人,她就时常提醒我要带好头,她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廉洁自律。母亲说“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花就行。她时常提醒我“自己的才是自己的”、“眼睛要看得,手脚要干净”、“天老爷大镜子照起的”、“为人莫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这些年,她从电视上看到一个个贪官落马,经常旁敲侧击地提醒我:“这就叫人心不足蛇吞象”、“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不见棺材不掉泪”。她希望我莫学别人,她期盼我当个廉洁自律的好干部。
善待朋友和同志。我自小她就教育我不要自高自大,她说“不要把自己看成诸葛亮,把别人看成阿斗”,“十个指头有长短,但个个少不得”。她教育我要善待他人,她说“哪个背后不说人,人家议论你几句,你用个大肚皮装起就是,不要针也捡起,线也捡起。但你背后莫去议论别个,带盐带米只会带少,带言带语只会带多”。她的意思是背后议论他人传来传去就传走了样。她教育我“得理也要饶人”、“有理也要礼让三分”、“吃得亏才打得堆”、“宰相肚里能撑船”。当我担任领导职务后,她又常常提醒我不要在财物上沾同事的便宜,她说:“要想日子长,天天吃了算口粮”、“亲兄弟,明算账”。
我的父亲已年近古稀,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父亲在工作中勇于担当,在奉献中享受快乐。
1964年,年仅17岁的父亲初中毕业后,便满怀豪情地投入到内蒙古保安沼地区大规模的电力线路建设工程中去。
父亲是个工作上不服输,敢啃硬骨头的人。当年的施工条件极其艰苦,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是工作的常态。生活状况难以想象,只能睡仓库、住菜窖、吃干粮。经过3年的艰苦奋斗,父亲硬是和同事们一起让保安沼大地通上了电。
从参加工作之日起,父亲就立志成为一名电力技术“达人”。然而,对于只有初中文化的他来说,这谈何容易。白天,他泡在车间,检查设备,研究图纸,钻研技术。晚上,他点灯熬夜,攻读电力专业书籍。功夫不负有心人,父亲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自己的业务技能。
父亲有时要爬上电线杆,进行高危的带电作业。父亲怕我们为他担惊受怕,从来不对我们讲工作场景。还是别的同事和母亲聊天时,说起了父亲长年在“刀尖上跳舞”。带电作业对技术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引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惨剧。每次接到带电作业任务时,父亲总是第一个冲上前。
由于变压器市场供不应求,缺少配电变压器成为保安沼地区的供电瓶颈。为此,父亲从外线班调出,参加了变压器试制工作。父亲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制造了55台配电变压器,为保安沼地区的正常供电立下了功劳。
1980年,内蒙古自治区劳改局东部分局水电处在保安沼地区成立了供电所,父亲受命为供电所修试室主任。修试室负责保安沼地区供电设备的检修试验工作,保障着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父亲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在他的带领下,修试室出色完成了一次次检修任务,攻克了一道道设备改造难题,为保证保安沼地区电力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
20xx年,父亲从供电所副所长的岗位上退休。因工作需要,他被返聘做供电设备修试管理工作。退休不褪色,父亲依然尽心尽责坚守岗位。
勇于担当传家久,敢于负责继世长,这就是父亲留给我的无字家风。当我参加工作后,父亲的担当精神更是无时无刻不激励着我,让我做事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当我也成为一名党员后,面对接踵而来的急难险重任务,我更是挺身而出,勇挑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