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计划【热门三篇】

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计划(通用3篇)

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计划 篇1

20xx年重症医学学科护理工作紧跟医院发展步伐,按照护理部工作要求,仍坚持“病人第一”“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服务理念,在深化护理服务提高护士技术操作水平,持续质量改进,保证护理安全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着重做好如下工作:

一、 落实护理质量检查,使科室护理工作得到提高。

根据护理部下达工作任务及护士长手册中的周工作安排,月工作重点,对护理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并结合质控护士的检查结果,将小问题在护士轶事本上及时反馈,如果反复出现的问题则在每月的科室质量反馈会上进行分析、讨论,,共同商讨改进方法,并在信息本上记录,不断提高科内护理质量。尽量使得基础护理合格率达≧90%、等级护理合格率达≧90%、急救物品完好率达100%、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0%。、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年褥疮发生次数为0(难以避免性褥疮除外)。

二、强化护理安全意识,加强全员安全教育。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工作中具体落实到医嘱查对;注射、服药、处置查对;输血查对;饮食查对等几方面。平常工作中勤检查,医嘱班班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二次并登记、签名,出现问题及时整改。

2、对有引流管、气管插管的清醒病人、躁动患者均予以保护性约束,防止患者意外拔管。

3、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氯化钾及10%的绿化钠有醒目标志。

4、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5、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及不良事件,按情节轻重对当事人给予批评、罚款,科室及时组织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必要的防范整改措施,并上报护理部。每月质控会分析点评当月全院及科内的护理安全隐患,提出防范措施。

6、继续加强护理文件书写的培训、检查工作,进一步完善护理记录单的内容,确保护士及时、准确、客观、真实、完整地完成护理记录,保证医疗护理安全。

三、按照医院ICU感染控制标准,做好科内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各项消毒隔离制度,医疗废物按院感要求分类放置,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用后毁形率达100%,防止各种医疗废物外流。,加强清洁工的管理,保持ICU病室干净、无灰尘。

四、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利用各种机会和方式,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技能。

1、每月定期组织科内护士授课,实行轮流主讲,进行ICU规章制度、护理常规、操作规程的学习,在学习中使讲课者在授课过程中加深了印象,又使听课者得到了提高。

2、要求并督促每位护士参加院内护理部组织的讲课、远程教育、抄

写自学笔记等,有计划的完成继续教育学分。

3、鼓励科内护士参加各种形式的成人考试教育,争取科内全体护士均达到专科以上学历,使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4、每周五利用晨会提问,学习本专业基础知识,强化职责制度等。加强护士基本技能操作培训,按护士规范化培训要求认真进行考核、培训,制定切实可行和有效的三基理论、专科知识学习计划,将三基和专科理论按内容分篇,每月每篇人人考核过关。

5、增强科室护士科研意识,争取在20xx年完成护理论文1-2篇。

6、科室除了有一名护理人员没有参加ICU专科培训进修外,其余均已经外出进修学习,所以明年暂无派护理人员外出进修计划。

五、ICU护理岗位风险性较大,技术知识含量高,且ICU病房无陪护,病人的所有护理工作都落在护理人员身上,为了确保护理安全,安排了双夜班,但由于现在护理人员的不足,每个倒班护士要连续倒两个12小时的夜班,因此科室申请明年增加护理人员3名 。ICU护理工作繁杂、紧张、琐碎,只有配备相对较足够的护理人员,才能保证护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杜绝各种护理差错。

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计划 篇2

一月份

1.第一周护士长对抢救药品进行检查,每月进行一次检查。

2.第二周进行护理安全教育,落实严格交接班制度。

3.做好病人出院满意度调查工作。

4.第三周进行业务学习及护理查房,每月进行一次

5.第四周结合春节期间的工作计划安排值班人员。

6三级质控管理网络小组(组长:褚兰芹,成员:徐大惠、尹合文、黄爱玲、李卿)对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消毒隔离、几种表格进行检查,每月都进行。

二月份

1重点学习“护士行为规范”及“护士日常用语

2.落实“六个一”温馨的服务。

3.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电监护和静脉输液的操练。

4.检查与落实院内感染及消毒工作。

三月份

1.检查医嘱的执行情况,对频繁出错的护士给予警告,并告之其他护士引以为戒。

2.对本季度护理差错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教训并提出整改措施,每季度进行一次。

3.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考试。

4.检查并落实“人性化”服务。

四月份

1.督导护士对“皮内注射、皮下注射”技能操练。

2.鼓励五年护领的护士给实习生讲课,既锻炼护士本人的业务能力又丰富了实习生的理论知识。

3.每班认真核对医嘱,对电脑数字医嘱和书面医嘱中不一致的情况及时更改;即使是一瓶液体,也要退还给病人,减少病人的经济损失。

4.与病人及家属座谈,调研护士服务质量及病房管理的情况。

五月份

1.组织“512”护士节的庆祝活动,丰富护士生活。

2.选拔优秀的护士参加院内护士技能大赛,获得优异成绩的科室给予物质奖励。

3.推行“每天给病人做一件好事”的活动,并检查落实情况。

4.督导低年资护士对“心肺复苏”技能操练。

六月份

1.科室至少发表一篇文章,培养护士写作兴趣。

2.做好“明星护士、三星护士”的评选工作。

3.抽出四份住院病例,检查护理文书书写情况,分四组对四份住院病例进行评比,指出护理文书的不足,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优秀护理文书者给于奖励。

4.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考试和护理技能操作评比。

5.做好上半年的工作总结及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6.全科护士进行医德医风考试。

七月份

1.具体落实四个出院病人的随访工作.

2.准备迎接新学生入科及落实带教老师。

3.对新实习生进行入科前的教育和培训。

4.落实“五常法”病区管理。认真做好病区环境管理制度。

5.督导低年资护士对“中心吸痰”“约束带的使用”技能操练。

八月份

1.做好病区内病员的分期管理工作,特别是基础护理。

2.全面执行一次性卫生用品的放置确保医疗安全。

3.抓好护理服务工作,并把十佳护士作为学习的榜样。

4.督导低年资护士对“导尿”技能的操练。

5.鼓励护士参与护理方面的创新。

九月份

1.鼓励护士参加函授学习合理安排排班,给她们提供方便。

2.检查科室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对优秀护士给予表扬和奖励。

3.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及护理技能操作考试。

4.检查健康教育的执行情况,及出院宣教的落实情况。

十月份

1.检查“六个一”服务的落实情况。

2.全面检查科室所有器械的性能,需要维修的器械及时维修。

3.对科室的备用药品进行全面检查,即将过期的药品及时调换。

4.督导低年资护士对“肌肉注射”和“中心吸氧”技能操练。

十一月份

1.对“爱护公物、节约用水用电”的护士进行表扬及奖励。

2.召开全体护士座谈会,探讨护理工作中的不足,畅所欲言,提出整改意见,形成行之有效的措施。

3.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护理方面的法律知识,对医患纠纷的案例进行分析学习,提高责任意识。

4.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

十二月份

1.做好20xx年年终总结,及20xx年的工作计划。

2.做好“明星护士、三星护士”评选。

3.科室内发表一篇文章,计划20xx年的护理科研论文的书写。

4.抽出四份住院病例,分四个组评比护理文书,指出护理文书的不足,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优秀护理文书者给于奖励。

5.全科护士进行医德医风考试。

6.对低年资护士一年来的理论考试和操作考试的成绩进行评比,成绩优秀者给予奖励。

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计划 篇3

一、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成立科室院感控制小组。由科室负责人∞@@副主任医师任组长,为第一责任人。成员为@@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护士长、@@主管护师 。其中感控医师为@@,负责各种院感资料整理及汇总。院感控制小组认真履行职责,避免发生重大医院感染责任事件。科室感染管理质量≥95分。

2、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科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接受院感科每月进行的质量检查,及时发现科室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有效的整改,有分析及持续改进、成效的记录。

3、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院感科、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 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手卫生,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

1、医院感染的监测: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科室院感控制小组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汇总给院感科。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季度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

3、开展科室致病菌和耐药率监测。

4、科室感染总发生率、医院感染现患率总体低于上年水平,医院感染现患率调

查实查率≥96%。

三 加强医院感染管理

1、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入内,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控制人员入室,探视者应穿探视衣、鞋套、戴帽子入内。

2、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及处理流程。在处理不同病人或同一病人的不同部位前、后均须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医务人员手培养每季度一次,特殊情况下不定期抽查。

3、每个病人所用的血压计、听诊器、床头物品、供氧吸引装置等不可与别人交叉使用。病人出室后须彻底清洗消毒后方可给别人使用。

4、各种抢救物品与监护仪器在转换使用时,应进行表面消毒、清洗,各种导管、湿化瓶、吸氧面罩等均应规范进行消毒灭菌。做好病区环境消毒、灭菌工作,并每季度行物表、呼吸机螺纹管、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培养一次。可循环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清洗、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5、加强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和防控措施,争取做到100%落实。每个病人入科时及住院期间均做到行血、痰、尿及其他相关标本送检取样。及时筛查多重耐药菌携带者及做好早期隔离、消毒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6、洁净手术术后患者入住ICU要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强

化无菌操作意识。

四 开展目标性监测:

1、呼吸机相关性性肺炎及发病率。

2、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性感染发病率。

3、留置导尿管相关的泌尿系感染发病率。

五、加强落实执行《手卫生规范》 制订并落实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加强手卫生的宣传、教育、培训活动,增强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掌握手卫生知识,保证洗手与手消毒效果。医务人员手培养每季度一次,特殊情况下不定期抽查。做到手卫生知识知晓率及洗手正确率达到100%,手卫生依从性达到95%。

六、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1、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及其配套的规章和标准,制订医务人员的卫生防护制度,明确主管人员及职责,并落实到位。结合本科室职业暴露的性质特点,制订具体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必要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 加强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参加医院每年为医护人员提供的健康体检,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做好自我防护。当出现职业暴露时,严格遵循职业暴露处理原则,按要求进行报告、登记、评估、预防性治疗和定期随访。

七、开展医院感染知识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意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队伍建设。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积极参加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的培训班,每年参加培训学习时间不小于15学时,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化、规范化。进行医院感染知识的全员培训。每月举办讲座和培训。对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进行医院感染知识岗前培训,合计每年参加培训学习时间不小于5学时。使广大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医院感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促进医院感染的有效控制。有培训记录、内容、实名签到;并每月组织进行科内院感知识考试。同时积极参加院感科组织全院各科室集中分批次进行的闭卷考试。

八、加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加强和提高临床医生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正确认识。

九、有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处理流程及医疗废物流失泄漏的应急预案。落实到位,无医疗废物泄漏流失等重大事件发生防护用品齐全。个人防护方法正确。使用后的耗材处理符合管理规定;做到分类收集、分类处理,锐器放入锐器盒或者防渗透的容器内,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识清楚,密闭运送,运送流程合理(时间、路径、单向),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完整,保存时间3年。

十、完善各项台帐记录,有分析、整改及持续改进、成效记录。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