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工作情况汇报范文(精选5篇)
一是坚持主动作为,深查细研,找准问题
村级用工是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支出。近年来,由于对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力度不断加强,一些违规开已很难通过正常程序入账处理,x年全区开展“正风肃纪镇村行”专项行动后,我镇积极落实有关部署,由镇纪委牵头、镇农经中心具体负责,认真组织开展对农村“三资”管理领域存在问题进行自查自纠,并邀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对全镇所有村(居)进行财务审计,发现农村”三资”管理相对规范,但很多村组的用工金额呈逐年上升的势头:x年全镇农村用工为x万元,x年为x万元,x年为x万元,多的村每年有x余万元用工支出。我们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剖析,发现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由于近几年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的整治力度,导致农村用工量增长较快;二是由于科目核算不统一,部分村组将路料运费、挖掘机费用等工程类支出以用工形式进行列支;三是由于监管存在漏洞、用工支出票据不规范、记载不齐全、核查不到位,部分村组存在乱支滥报、私自用工等情形。据统计,剔除前两项,以纯农民工名义列支的用工金额,全镇每年净增x余万元,村平增加xx万元。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方式,源头管控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xx镇党委高度重视,于x年x月,与金澳信息技术公司共同研发了“xx镇农村用工管理系统”,借助互联网手段,将村级用工的基本信息全部纳入平台系统实时监管,使每笔支出每个环节都有记录可查,从源头上加强对村级用工管控该系统共有x个功能模块,分别是村信息管理、组信息管理、农民工信息管理、农民工用工项目和农民工用工管理。
第一、二模块——村、组信息管理模块。主要用于记录全镇各村(居)和村民小组相关负责人的基本信息,目的是明确责任,便于监督检查。
第三模块——农民工信息管理。主要用于管理和维护出工人员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一折通卡号、科目代码与主代码。其中,一折通卡号为财政部门涉农补贴账户卡号,科目代码与x市三资监管平台科目代码一致,可与其进行数据共享,主代码与民政部门低保、五保、贫困户以及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编码一致。留手机号码主要便于核查相关信息。
第四模块——农民工用工项目。这一块在录入前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严控项目预算。各村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村民年初议定的一事一议筹劳预算和项目化管理要求,按每个劳力全年承担x个工日,每个工日最高不超过x元的标准核定用工项目,严格控制全年用工量及用工标准。经镇审核同意后的项目,统一录入农村用工管理系统中的项目库进行固定,凡不在项目库中的用工,一律不得入账。二是重大事项报告。对于年初未列入项目预算的突击性任务,由村居出具重大事项报告表,经镇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同时明确要求,不得举债兴办公益事业。这一模块,用工项目主要包括项目所属村组、地址、项目施工方负责人和起止时间。我们目前已经能够做到,核查任何一个项目,只需要轻轻双击项目名称,该项目重大事项报告表、合同、竣工验收报告等所有信息,就会立即显示出来。
第五模块——农民工用工管理。这一模块,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模块,涉及到x张统计报表。第一张是《用工审批表》,主要用于派工前的事前审批,经审批表中所有领导批核后方可派工;第二张是《用工日结单》,主要用于查询、核对出工人在一段时间内的出工情况;第三张是《用工清单》,主要用于给出工人签字确认和公示公布时使用;第四张是《汇总审批表》,可以通过这一功能查询,经审核后全镇各村所有的用工情况;第五张是《月、季、年用工统计表》,主要是方便各村根据实际按月、季、年公示用工情况,第六张是《用工查询明细表》,刚才在第三模块中设置的一折通卡号、科目代码和主代码作用就显示出来了,通过这张表格,可以与财政、民政、农业等部门核对、交换数据;第七张是《各村用工汇总表》,主要用于各村汇总统计该村各组用工情况。
上述系统,马上我们农经中心唐勇主体将给各位领导作具体演示。
三是坚持扎紧篱笆,阳光公开,有效监管
完善村级用工申请审核机制。先后制定出台了《加强村级用工管理的通知》《村级资金管理非现金结算的.通知》等管理制度,明确由村委会一事一议编制用工计划,对用工量及支出金额等实施项目化管理,突击性用工需由村委会报送,经镇审批同意后实施。推行派工单制度,经用工组长、村(居)会计、村(居)主任、村(居)书记、村民主理财小组、镇农经中心x方验收审核后入账,对每一笔村级用工实施项目化管控。推行村级用工联网监管。“农村用工管理系统”平台与区“三资”监管平台、阳光村务APP无缝对接,村组用工项目信息、用工验收核对信息,各村信息员第一时间录入系统,镇农经中心审核员分村进行审核,凡过审数据,村组无法自行修改,系统同步进行比对,发现异常的及时预警。可通过系统自动筛选功能,对特定人或金额较大的出工记录,有针对性地查看后,进行实地走访或电话核查。同时,与银行系统实现对接,实行村级用工非现金结算,用工支出一律通过银行转账或村务卡结算,直接打到农户的一折通,资金轨迹全程留痕可追溯,杜绝截留、套取资金的行为发生。x年全镇纯农民用工支出从x年的x万元,下降为x万元,为集体节约x万元的资金。
一、认真谋划,确立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
按照新农村建设二十字的要求,XX县认真汲取江西赣州经验,结合实际,提出把“四有一新”作为XX县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即:有一个富民的主导产业,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逐步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有一个科学的村镇规划,通过左右时间的努力,逐步将目前1万多个自然村落优化成600多个农民居住集中区;有一个民主的治理制度,通过健全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民主监督等各项村民自治制度,形成布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新机制;有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通过“四清、四改”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基本实现试点村镇环境整洁,各项公共设施配套;培育一批新型农民,使每户农民至少把握一门实用技术或职业技能,每户转移1—2名劳动力。明确把“三年打基储五年见成效、力争十年提前达小康”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三年打基础就是两年内完成所有村庄规划编制任务,三年内示范村镇工程和村庄整治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五年见成效就是通过五年的实施,全县50的村镇基本达到文明村镇标准;力争十年提前达小康就是到左右,全县80以上的.村镇实现农业主导产业做强做大,农村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现代服务业水平显著提升,农民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农村面貌有较大改观,初步形成城乡一体化的格局。
二、以示范村镇建设为重点,制订配套措施强力推进。
XX县选择了秦栏、汊涧2个镇和28个行政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试点村镇,制定了具体的示范村镇建设推进机制和配套政策。一是在领导力量上推进。县里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组,建立了党委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的制度;对试点村镇实行一名县级领导牵头,3个县直部门帮扶,1-2个重点企业支持,并从县直机关和事业单位选派一批优秀干部担任指导员,驻村指导新农村建设。二是在宣传发动上推进。制定了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方案,并在县电台、电视台、网站开辟了新农村建设宣传专栏,由县委党校、农委、讲师组等部门组建宣讲团,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巡回宣讲活动。三是在资金政策上推进。财政拿出XX万元用于新农村试点建设,1000万元用于村庄规划和试点村的启动经费,1000万元用于扶持试点镇和经济强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等投入。同时,还将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农村能源建设项目、农业“三增”项目等各类扶持“三农”的项目优先向试点村镇安排。
三、以村庄规划和“四清”为切入点,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
县里先后邀请了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建工学院、XX县规划设计院等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深入我县农村调研,编制村镇规划。预计6月底前,将全面完成试点村镇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年底完成200个左右的村庄规划编制任务。同时,组织开展了以清除门前屋后垃圾、杂草、污水、乱堆乱放为内容的“四清”工作,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村镇脏乱差问题得到初步整治。
四、以培育经济强镇为结合点,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支撑条件。
围绕加快经济强镇建设,重点加大了三个方面的扶持力度:一是在园区建设上给予扶持。拿出1000多万元的资金用于2个试点镇和铜城、杨村、安乐3个经济强镇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今年以来,5个经济强镇已投入园区建设资金多万元,协议引进外资接近4.5亿元。二是在招商引资上给予支持。去年县财政兑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经费达到500万元。对于涉及全县经济发展、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大项目,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由县财政给予试点镇一定的补助费用,支持经济强镇招商引资。三是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给予帮助。今年加大了县财政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筹集1000多万元的配套资金,支持经济强镇优质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今年以来,我镇深入贯彻落实区、市、县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着力实施脱贫攻坚工作。在上级各部门正确领导和各帮扶干部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脱贫摘帽工作开展情况
(一)脱贫责任层层分解、认真落实帮扶措施。我镇按照自治区一帮一联工作要求,每个村委都落实帮扶领导、帮扶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紧紧围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目标,通过领导包村、工作队驻村,实行单位定点帮扶、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办法,坚持产业帮扶到村、干部帮扶到户原则,实行五个一工作法。我镇帮扶干部337人,全镇贫困户1221户,干部按要求联系1到12户不等,确保全镇贫困户结对帮扶全覆盖,做到不漏一人、不少一户。给贫困户发放扶贫手册和连心卡,方便贫困户随时联系帮扶干部。帮扶干部每月最少下村入户一次,为贫困户宣讲政策,制定脱贫计划,积极认真地落实帮扶措施。
(二)帮扶工作稳步推进、脱贫工作取得成效。20xx年我镇预脱贫任务是264户,1019人,其中:中团村委(整村脱贫村委)任务是112户,425人。8月份经过镇干部及帮扶联系单位的共同努力,通过对贫困户八有一超双认定的走访、登记及对比分析,目前已满足八有一超脱贫标准154户,608人,脱贫完成率59.6%,其中:中团村委满足八有一超脱贫标准60户,257人,脱贫完成率60%。
二、脱贫攻坚工作推进情况
(一)产业扶贫。我镇鼓励贫困户发展产业,由帮扶干部引导,今年以来,贫困户新增种植高产高糖蔗200多亩、百香果100亩、砂糖橘150亩、葡萄200亩,根据《xx县20xx年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产业扶持以奖代补项目实施方案》规定,全镇有439户贫困户今年新增种养申请以奖代补,补贴金额超过87万元。我镇还给贫困户提供产业技术培训,截止八月底,127人次完成培训。
(二)易地扶贫搬迁。通过召开动员会、入户宣传、摸底调查,最终全镇申请县城集中安置贫困户共计28户,申请本村自建安置贫困户26户,其中内塘村、交址村、大用村三个安置点已经落实用地,可安置贫困户8户。
(三)扶贫小额信贷。我镇今年自开展小额信贷工作以来,共有107户贫困户成功申请贷款,贷款金额超过380万元,县政府上半年贴息3.5万元。
三、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是有些帮扶单位不配合工作,双认定表迟迟不能提交,提交的材料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收入来源底数不清,无法确定是否脱贫;二是包扶部门和帮扶干部措施落实不到位,增收计划注重短平快,没有长远致富规划,且对贫困户教育引导不够,导致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脱贫意识不强,等靠要思想严重。三是产业发展典型太少,家庭小型产业帮扶措施普遍规模较小,不具备带动脱贫能力,缺少高标准、高质量示范点。四是中团村作为整村脱贫有一定难度,表现在亮村村民反映现在所饮用的水源不达标,要求重新为村民打井。我镇由于年初无此项经费预算,在经费解决上存在难度;中团村委未脱贫名单中有20户无稳固住房,其中12户人均收入还低于国家扶贫标准,52户人均收入低于入国家扶贫标准,这部分人员较难全部脱贫。五是易地搬迁工作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集中建房地点难以落实。
四、下一步主要措施
(一)进一步调整充实扶贫攻坚力量。由镇党委书记亲自抓扶贫,镇党委书记、副书记每人联系一个贫困村;调整组委分管扶贫、一名挂职副书记协管扶贫。同时新聘用两名工作人员充实到镇扶贫办。
(二)分门别类归纳梳理出贫困户致贫的'主要原因,精准施策。结合村情户情实际,拟采取因户施策、一户一法方式,制定帮扶计划。对没有稳固住房的贫困户,加快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的进程;对有种养殖特长的贫困户,鼓励其发展短平快种养项目;对有务工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就近就业;对因病致贫、缺乏劳力的积极衔接纳入惠民政策范围,积极争取扶贫、财政、社保等部门支持,持续落实好低保、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大病救助等政策性救助。
(三)做好政策的解释宣传。利用发放新的帮扶手册契机,再次组织帮扶队员进行培训,培训帮扶手册的填写及相关的扶贫政策。增强帮扶队员的责任感,跟贫困户做好沟通,对贫困户的收入来源做到应统尽统。
为有效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今年市委出台的《关于开展基层党建规范提质行动的方案》提出: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突出整治“村霸”“蝇贪”等问题。市县镇三级党委书记坚持挂点包村整顿,确保转化率达90%以上。
去年,针对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不够深入的问题,我市大力进行“人力”支持,给每个乡镇配备了1名协助书记抓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工作的副书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218人挂任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提供“智力”支持,开展村党组织书记大专学历教育,全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村级党组织书记达54%,提前一年完成省的任务。为了巩固拓展成效,我市还组织开展了“百村整顿工程”,市主要领导带头,带动县镇党委书记分别挂点包村,全覆盖了全市144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已全部得到转化,整改取得实效。
今年,面对新的整顿目标,我市将认真总结去年成果,将好做法制度化规范化,着重做好村级换届工作,实施村(社区)“五强书记建设工程”,配好党组织负责人,为深入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打实基础。
廉江:干部群众搞好“大合唱”聚力求发展
廉江市新民镇黄竹垌村党支部因自然村集体资产管理问题突出而被商定为20xx年需整改的软弱涣散党组织,为帮助该村“摘帽”,廉江成立了黄竹垌村党支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分析该村党支部的“软情”、“弱情”从而开出“良方”。
针对该村党组织阵地建设落后的问题,廉江结合20xx年新民镇书记项目,“四个一点”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先后对该村的办公大楼、党员活动阵地、周边配套设施进行修缮,添置电教、桌椅等设备设施,并做好周边环境场地上墙资料完善、车棚硬底化建设以及美化绿化工作,大力推进党组织阵地建设规范化建设。
整顿小组优先选拨了一批基层经验丰富、工作作风优良的党员,通过民意竞选选出黄竹垌村北埇仔、新村仔和尖角三个村的村民小组长,同时把农村“三资”平台纳入平台管理,使村集体资产管理明细对外公开透明,群众对每一笔开支一清二楚。
以往,村委班子如同一盘散沙,如何改变软弱涣散的情况?黄竹垌村精心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群众搞好“大合唱”,一方面通过举办农村实用人才技术培训班、远程教育平台、结对帮扶指导等多种形式,增强党员带头创业带富的本领,另一方面通过上党课、以会代训、法律讲座等方式,提高党员政策敏感度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务求上下联动、三位一体的'盘活方式让各方“思维的劲头”往“整顿软弱涣散”这一处上使,完成了党组织软弱涣散整顿工作。
雷州:配强干部队伍带动农村发展
“以前去村委会办事都找不到坐的地方,破烂的大楼连窗户都没有,房顶还漏水,村民办事都是直接到村干部家里去。”雷州市调风镇坑尾村的村民陈伯说,除了办公条件极差,村“两委”班子也不团结,群众怨声载道。每年调风镇进行量化考核时,坑尾村总是排在最后。
为改变坑尾村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面貌,调风镇利用精准扶贫的契机,多措并举拿出整治“药方”。该村帮扶单位雷州市卫计局筹资18万元对办公楼进行修葺改造和标准化配备,还在该村建起了雷州市第二所公共卫生服务站,即将投入运营。为该村配备年轻化、有文化、懂电脑的干部,配强干部队伍,选择在群众中威望高的人协助调解群众纠纷,有效促进农村和谐稳定。还进行高标农田建设、农村电网改造,所有通村道路硬底化……坑尾村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为提升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雷州市积极开展村(社区)名誉书记(主任)选派工作,以乐于帮助农村建设、能力强、威望高、声誉好为前提条件,从村(社区)的外出工作经商人员和离退休干部中挑选合适人选担任村名誉书记(主任),充分利用人脉关系和优势资源,为农村发展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支援。
“火车跑得快,要靠车头带,人才非常关键,把社会能人放进班子能够很好地带动发展。”雷州市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对于党组织书记缺职或党组织书记不胜任现职、工作不能正常开展的,注重从农村致富能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复员退伍军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中,选拔思想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的“一好双强”优秀党员担任支部书记。注重把社会能人发展成为党员,把党员中的社会能人选进村级班子,选好配强农村党支部书记和村级“两委”班子,把社会能人推向新农村建设的前线,为农村发展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为全面解决软弱涣散村(社区)的存在问题,雷州市结合实际,分类施策,科学制定“一村一策”工作方案,确保整顿措施科学有效,争取早日完成整顿任务,彻底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
麻章:聚焦主要矛盾解决群众困难
麻章区太平镇南夏村,多年来因为党员队伍“老”、“散”,整体素质不高,且班子“软”、“弱”,战斗力低,无法很好地为群众服务和完成上级交代任务,村委会一直处于“空壳”状态。由于村集体建设用地紧张,缺少规划,群众占地违建严重,引发的矛盾和信访问题甚多,南夏村党支部被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该村党支部以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为契机,重新规范党内民主生活,定期组织支部会议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学习党章、党员廉洁自律条例等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动员全体党员承诺不参与到占地违建中去,并积极与违建行为斗争,做好亲朋好友的思想工作。通过多次召开会议,下户与上访当事人“交心”,收集诉求,及时疏导情绪,没有再出现过上访事件,稳控工作态势良好。
如何摘掉软弱涣散的“帽子”?该村加强基层党组织软硬件的整顿,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定期召开两委班子会议,加强两委成员间团结,增强班子整体功能,逐步形成有人管事、能管好事的良好工作氛围。积极发展党在农村的后备力量,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后备干部。
该村结合“322”一线工作法、精准扶贫工作实际,倾听群众心声,在解决群众关心热点难点问题的同时,深入调查群众占地违建的深层次原因,及时把握群众思想动态,方便日后能“对症下药”,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探讨可否采取土地置换等方式从根源上解决违建问题和因此引发的信访问题,重建美丽和谐村居环境。
该村将群众反映农村基层设施建设相关的热点问题提上支部工作日程,通过党群联席会议等方式广泛发动党员群众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逐一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一事一议”等相关扶持政策,主动筹集资金建设好农田灌排水沟、环村路及路灯安装等基础设施,为群众办好事、实事,重树支部威信。
一、基本情况
(一)总体情况。我镇共有行政村22个,总人口4.2万人,无贫困村,属插花贫困型乡镇,也是全区贫困人口较多的乡镇。全镇共有建卡贫困户827户2687人。其中:20xx年已脱贫254户814人(被脱贫户86户257人);20xx年已脱贫125户462人(实际123户460人,其中2户2人是死绝户,按照省上要求作20xx年脱贫处理)。五个一批帮扶措施中,产业扶持575户20xx人,低保兜底296户984人,医疗救助573户1947人,移民搬迁1户2人,教育扶持229户359人,危房改造344户。
(二)年度任务完成情况。20xx年计划脱贫86户306人,1-7月完成脱贫任务47户158人,占年度目标任务的51.63%;累计使用各类扶贫资金87.5万元,用于生产物资购置、养殖补贴发放等项目;完成产业扶持周转金发放60万元200户;完成公益性岗位协议签订34户;完成贫困户危房改造10户正在建设35户;完成春期补助资金发放22.886万元;完成医疗救助摸底调查865人;落实贷款1户4万元;低保兜底410人,正在申请82人;为117户贫困户发放鸡苗1750余只、鸭苗20xx余只;为129名贫困人口发放临时生活救济6.7万元;助耕服务队正式成立并投入工作。
二、主要做法与措施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坚持123工作思路,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全力确保完成脱贫任务。
(一)坚定一个目标。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总体目标,到20xx年底,确保我镇827户2687人全部脱贫,绝不落下一人。
(二)实施两大工程。一是实施摘帽工程。对拟脱贫对象建立好收入台账和支出台账,细化好帮扶措施,对已达到脱贫标准的贫困户及时给予摘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精准脱贫。二是实施立志工程。把转变观念、增强信心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程来抓,引导贫困户转变思想观念,帮助他们树立干中求助、积极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创办田园党校,开设瓜果蔬菜、水产、滕椒等技术培训班,将邻近村社的贫困户组成大家庭,利用大棚课堂、田间课堂宣传政策和培训技术,教会他们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增强技术拉动效益,提高脱贫动力。目前,已开展贫困户技术培训3期,培训人数260余人次。
(三)搞好三个结合。一是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通过支部+专合社+基地+贫困户的扶贫方式,由支部牵头引进业主带头成立专合社,培育壮大康达农庄、天润农庄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困难群众发展蔬菜、水果等特色产业,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基地务工、返包转收等方式增收;出台政策激励贫困户发展产业,对土地入股专合社发展产业在5亩以上的按150元/亩的标准给予补助,对自行发展产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按500元/户的标准给予补助。二是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书记、回乡创业青年和普通党员在扶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和率先示范作用,村常职干部定责帮扶3-5户贫困户;每个支部成立1支党员示范先锋队为贫困户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信息、帮扶物资等贴心服务,免费发放电话卡100余张。三是与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借助三江一路党建示范群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环线的遇,积极争取土地整理、农网改造、一事一议、小农水、节水灌溉等项目,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目前,完成同兴、大龙水泥路建设路3.2公里,光芒、光华产业通道4.8公里,维修整治白云泥结石路1公里、扩建水泥路1公里,正在实施4个村的小农水工程和14个村的农网改造工程,土地整理完成总工程量的80%,新增宽带乡村完成入户320户,完成农村文化服务中心1个,节水灌溉、农发项目、价调基金项目正在规划。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个别村宣传发动不够到位。部分群众存在认识偏差。在工作开展期间,不少农户认为被确定为贫困户后会得到很大的利益,少数偏激的群众还到村委会、镇政府要求评定为扶贫户。
(二)部分弱势群体产业项目实施有困难。部分贫困户为失去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精神病患者等弱势群体人员,由于本人的原因,无法亲自实施项目,脱贫难度相对较大。
(三)部分贫困户饲养的家禽销售较快。由于产业到户项目实施时,各村进度不一,饲养较早的贫困户,尤其是饲养鸡鸭鹅的贫困户,到了销售时节后,多饲养一天,就多一天的饲料成本,经济压力较大,因此还未等到抽查验收,就对饲养的家禽进行了销售。
(四)部分脱贫政策未及时落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区上制定一系列帮扶政策,但由于部分政策出台后未及时落地,导致贫困对象不理解。比如:医疗救助政策上异地就医新农合报账后剩余部分的报账政策还未兑现。而且贫困户就医仍然需贫困户先行垫付医疗费后再履行报账程序,但因病致贫的根本无法垫付医疗费。
(五)部门间政策口径不统一。由于脱贫攻坚涉及面宽,部分政策兑现牵涉到多个单位、多个部门,但部门间政策口径解释不统一,部分政策执行责任不明确,导致上报数据把握有难度,政策执行有难度。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因户制宜,科学制定减贫祥规。科学编制贫困户脱贫计划。制定脱贫规划和20xx年、20xx年的年度计划,明确帮扶任务,落实帮扶责任,确保贫困户按期脱贫;各结对帮扶干部根据帮扶户的特殊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结对帮扶方案,切实深入困难户家中,每月按时入户了解情况,推动帮扶,实实在在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二)坚持产业主导,切实夯实脱贫基础。紧紧围绕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培育特色产业,继续鼓励和支持扶康达农庄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村社发展产业,增收致富。协调康达农庄免费为周边贫困户种植葡萄两年,第三年投产后归还农户自行经营,并为贫困户提供技术指导和销售途径,前两年镇财政给予500元/亩的补助,同时动员贫困户到农庄基地务工,既可以学习技术又可以增加收入。
(三)坚持机制保障,努力完善帮扶措施。进一步建立完善驻村工作机制、对口帮扶机制、产业扶持机制、动态监管机制、财政托底机制和考核奖惩机制等六大机制,使扶贫工作进入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模式,确保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工作任务;认真落实低保、救灾救济医疗救助、助学贷款等政策,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积极筹备建立扶贫教育基金,帮助贫困学生实施奖励,切实解决贫困家庭就学问题。